從《黃帝內經》看道醫(一)
《黃帝內經》與《神農本草經》、扁鵲《難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並稱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前有機緣參加清一山長的大道醫學講座,以及方典經方中醫館在深圳圖書館南書房的幾次公益講座,最近又拜讀了倪海廈先生對《黃帝內經》的註解,對"道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就從《黃帝內經》上看看一個真正的道醫身上所具備的大道、醫道、診道、治道。
一、大道"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天人相應、陰陽五行是《黃帝內經》整體觀和方法論的根本。天有八風九野、風熱濕燥寒,地有木火土金水、生長化收藏,人有九竅與天地之氣相通,有肝心脾肺腎與五行相應。陰陽用於人時,也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陰經與陽經、寒與熱、表與里、虛與實、補與瀉、標與本等具體化或延伸。"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行相生相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更是處處皆是。比如受風寒的過程就是一個五行沿相剋方向傳遞加重的例子:風寒一開始至皮毛,人感冷而毛豎孔閉,此時可發汗治療;如果進入肌肉,則感到麻木或腫痛,可熱葯燙布或火灸痛處,或針刺放血;如果進入肺(金),則會咳嗽氣逆不下(肺痹);如果進入肝(木),則會肋痛嘔吐(肝痹/厥),可用針刺;如果進入脾(土),則全身發黃、煩躁不安、小便黃(脾風),可用湯藥或按摩穴位或熱藥水浸泡;如果進入腎(水),則小腹煩熱刺痛,大小便出白津(蠱/疝瘕),按症施藥;如果病邪進一步再進入到心(火),則手足痙攣拘急,須針葯並施;再不治,十日必有性命之危。
二、醫道1. 上醫醫未病----為什麼日常養生如此重要?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有兩段話廣為人知。一個是見蔡桓公故事中說的:「疾在腠理,湯熨(熱水或葯敷)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針刺)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湯藥)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黃帝內經》中也說,"善大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等有了(重)病再治,無異於亡羊補牢。另一段話是魏文侯問扁鵲其兄弟三人誰醫術最高明時扁鵲說的,「長兄最善,二哥次之,扁鵲最下。長兄在病沒有顯現時就幫助人治好了,所以名聲不出家門;二哥治病,治小治早,所以名聲不出街坊;象我扁鵲,下毒藥治大病,反而聞名諸侯。」即上醫醫無病(病尚未顯現),中醫醫欲病(治小治早),下醫醫已病(大病重病)。這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如今之人,一方面對養生保健、對身體和疾病的認識遠遠不足,動不動就吃藥、打吊針、動個手術,豈不知在湯藥之前,還可用針石焫(燒針)灸熨,在針灸之前還可用按蹺/喬摩(按摩),在按蹺之前還可用祝由(祭祀祈福/心理暗示/催眠/移易精神/變換氣質),在祝由之前還可用導引行氣(類似五禽戲八段錦/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使用不當的治療方法對自身的免疫系統等同於一次次的破壞。另一方面,古人運動擇居、淡泊名利,僅導引祝由即可安定心情祛除病邪,針灸其實都是多餘;今人患得患失、苦形傷外、名利物慾,懶惰不動,不順應時令節氣,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小病必甚,大病必死,必須"針石治其外,毒藥治其內"。這樣看來,現代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還不如上古之人。那麼日常該如何正確地養生、修身煉性?《黃帝內經》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效法上古之人,知天地之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正所謂"合於道,德全不危"。具體來說就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朴);嗜欲不勞其目,淫邪不惑其心。恬淡虛無,志閑而少欲(從其欲/得所願),心安而不懼(於物),形勞而不倦;真氣從以順,精神內守(於虛無),形與神俱,可度百歲而動作不衰,病安從來。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故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調通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2. 人為什麼會生病?現實生活中,人們免不了生病。《黃帝內經》中告訴我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勝數。虛邪之風,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容其形,大病乃成。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洛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夫天之生風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居也,故常為病也。從上面的論述不難看出,生病的原因無非外因(天氣、環境等)+內因(人的情緒與自身免疫力下降--營衛之正氣虛弱)的作用。因此不過飲、過飽、過勞、過於暴露於外在不良環境中,一切適中,生活規律,心情平靜(過喜傷陽/過怒傷陰),使陰陽和,陽固外、陰安內,這樣人體的免疫力強,自然不易生病。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人人可自保,天下可無醫。此外,"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大腿);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腘(膝蓋後面)",《邪客》篇中的這些論述,也給目前流行的通過拍打拉筋治療疾病的人們提供了醫典依據。
3. 為什麼道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黃帝內經》雲,"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其實這個要求正體現了道醫講求的"天人合一"、"天時地利人和"、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天文】:至少要明白四季、節氣之變,知道時令、節氣、一日的養生之法和治病時機:比如:一年二十四節氣為天地之氣,人之氣通過九竅與天地之氣相接。陽氣固外,陰氣安內。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一年四季,(農曆)春季陽氣聚在經脈上,夏季聚在孫絡上,長夏聚在肌肉上,秋季停在皮膚上,冬季潛藏在骨髓中。春季應晚睡早起,無欲養情志;夏季晚睡早起,當汗則汗;秋季早睡早起,情志安靜;冬季早睡晚起,汗不出皮膚,太陽出了再起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不當風,夏不暴晒,秋收養,冬收藏不泄。又如:(農曆)正月/二月,氣在肝,三月/四月,氣在脾,五月/六月,氣在頭,七月/八月,氣在肺,九月/十月,氣在心,十一/十二月,氣在腎。觀察天氣/節氣之變化,在氣至之時,可預期疾病之變化。而正當氣旺之時,病變於此時恰生於氣旺之臟,則必嚴重。體內五臟各有受病之季節,非當令時節而生病,必是自他臟傳來。再如:一天之內,清晨日出時,陽氣由里走表,至正午時至盛極,日暮而收,晚上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因此廣場大媽們晚上的廣場舞是不適宜的。盡量按照一天中的子午流注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鍛煉學習。對於道醫常用的針刺之法,不僅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季八風,候氣之浮沉,待氣定神閑時調之於身,以天時而調氣血,在具體根據虛實施針時還需要把控氣至之時機,"伏如橫弩,起如發機,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時機至關重要。【地理】:至少要知道地之五味、不同的地域的特點,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陽為氣,陰為味。五味入口,味之精藏五臟產生五氣。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味重為陰)。酸收斂,過酸傷脾,筋病少酸;咸軟堅,過咸傷心,血病少咸;甜緩和,過甜傷腎,肌肉病少甘;苦幹堅,過苦傷肺,骨病少苦;辛發散,過辛辣傷肝,氣病少辛。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又如:東部近海之人,飲食多魚、咸,中焦氣熱、血粘稠,多(風)癰瘍之病;西部多山陵,飲食多肉酪,脂肪厚,體內的病多;北部多寒冷,飲食乳酪油脂,寒氣入內的病多;南部水多低洼多霧露,食酸,人多痙攣、麻痹;中部平坦中原,物產豐富,食雜而勞動少,肌肉萎縮,往來寒熱較為常見。對於道醫,這些都有助於在治療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人事】:至少要體察人的身體結構、飲食起居、環境、七情六慾、心理狀況、過往史:《黃帝內經》中以陰陽之人、五行之二十五人來區分人的性格,同時人的形志有苦樂之別,個體亦有差異。為年長之人治病,從腑部消化系統著手;為年輕之人治病,從主經脈上著手;為壯年之人治病,從內臟著手。更重要的是,因為醫術不精、人事不明可能會產生"五過"、"四失"。醫術主要是三部九候之脈,九針之術等,人事則是指對病患過去貴賤、情志(大喜大怒苦悶等)品性(勇怯等)、飲食起居與環境等的了解,以便更全面了解病之前因後果。這些都使得道醫對"人事"不得不察。
4. 道醫診治的原則和出發點----知標本,明終始,調虛實,陰陽勻平,以平為期人有三部九候之脈,如人之門戶,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病。先度其形之肥瘦,去其(瘀)血(所苦),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如一,命曰平人。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內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以之化之變也。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治病必求於本。病有標本,刺有順逆。知標本者,萬舉不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天下式,天下道畢矣。氣有從本者(少陽太陰從本),有從標本者(少陰太陽從本從標),有不從標本者也(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在《病本》一篇中除了"先病而後中滿者"、"大小便不利"治標之外,基本都是治本。春夏可利用陽氣在表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正氣內斂先治其本後治其標。脈有始終,病有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從內之外者,調其內也;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針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經脈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與四末,陰受氣於五臟,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天道畢矣。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有餘、不足始生於五臟。人的意志心情內通骨髓,行之於外,內藏五臟。"五臟之道,皆處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治病,都在於調理經脈暢行。
推薦閱讀:
※道醫學堂丨方士醫學
※道醫學堂丨 人類養生文化,華夏智慧的顯現!
※道醫丨用好氣與力,給疲憊的身體一次放鬆
※道醫學堂丨面部氣色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