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六大瓶頸期|設計觀點|酷友觀點/經驗|Goodmor寧

引言:

工作中的「瓶頸期」很容易令設計師們手足無措,但事實上,瓶頸期並非不可預見,基於此,Goodmor寧在與諸多設計從業者交流探討後,總結出設計師的六大「瓶頸期」及其應對方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青年設計師順利度過職業生涯的「瓶頸期」。

那麼什麼是「瓶頸」呢?「瓶頸」就是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再往上便是出口,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種職業,都需要有一個積累和積澱的過程。

基本上,每一個設計師都會遇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瓶頸」期,處理得好,便可以找到事業新的發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人在這個時期放棄了破開重圍的努力,從而導致職業生涯的擱淺甚至倒退。其實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你靜下來思考何去何從的,「瓶頸期」就是這樣的一個時間段。而「瓶頸」狀態的出現表明事業進行得並不是很順利,但是這恰恰給你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反思自己的機會。

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一樣有波峰和波谷,如果一直都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挫折,一旦掀起一個大浪,跌下來,會是更大的危險。瓶頸一時期正如波峰和波谷的銜接處,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它讓你有時間去反思自己對事業的選擇是不是正確,自己對事業的追求方式是不是最恰當。從這個角度來講,出現「瓶頸」狀態不但是正常的,而且還對你今後事業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利用「瓶頸期」呢?首先,你要把握和預見 「瓶頸期」的分期。

以下是Goodmor寧整理的「設計師六大瓶頸期」:

1、畢業迷茫期:剛畢業,面對工作和生存壓力,感覺無從下手。

2、一年局限期:正式工作1年半,被能力,眼界和環境敏感度所限制,看不清自己。

3、三年突破期:正式工作3年,創作枯竭,思考該何去何從。

4、五年思考期:是否能繼續設計這條路,還是換個行業重新出發。

5、八年重塑期:重塑自己。

6、十年穩定期:著眼現實,放眼未來。

一、畢業迷茫期

畢業等於失業,估計這是很多大學生的想法。

當我們站在畢業的走廊上,我們迷茫了。

當我們站在校門口面對社會時,我們迷茫了。

在我所接觸的許多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同學都很迷茫,不知道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記得有一天,一位微友問我:Goodmor寧老師,您好,我快畢業了,但是我不知道我要選什麼行業,廣告設計,遊戲設計,UI設計……我不知道怎麼去選擇,不知道未來該怎麼去走。

我說:我無法告訴你應該選什麼,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教會你怎麼選,選擇的方法。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你需要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期望自己未來能得到什麼。只有想通你才知道路該怎麼選擇。人生導師李開復,關於人生目標,他是這樣說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響力,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家庭、幫助國家、幫助世界、幫助後人,能夠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夠為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

正因為有了這個信念,他才放棄在美國的工作,隻身回到中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才有了現在的李開復。因為他覺得後一項工作有更大的影響力,和他的人生目標更加吻合。

但你非常堅定你的目標的時候,這個信念會在你人生的旅途中幫你做出選擇。

作為Goodmor寧創始人的我,在畢業初期也經歷過迷茫,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在當時是如何抉擇,如何衝破「瓶頸期」的。

大學的象牙塔時光曼妙而又輕盈,當我還沉醉其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它卻飄著飄著就逝去了。但是「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呢?很自然地,我也和身邊大多數的朋友一樣,開始了我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生活——「學而實習之」。

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現實的生活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坎坷與淚水同行,夢想與堅強為伴,但它們也正是生活最鮮活、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那一段不太順利的時間裡,我心裡一直記著這樣的一句詩:「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我狠狠地把自己丟進社會的大熔爐里,希望能讓自己百鍊成鋼。很快,我便能很好地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便選擇用「內拓以書,外展以旅」的方式全面地豐滿自己——畢竟實現夢想需要的不是想,而是需要腳踏實地去做。

「內拓以書」

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以迎合社會需求,我跑遍了武漢大大小小的書店,特別是規劃類的書,幾乎被我翻了個遍。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大量的閱讀使我提升了自身的文學素養,也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工作中技巧。

除了自己研究,我也經常請教前輩們尤其是設計圈的資深大師,了解他們的人生經驗,這讓我感覺受益匪淺。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到了現在,就算工作再忙,我也會抽空出來和公司的前輩們聊聊天,一席之談勝讀萬卷。

這段時間裡,我看清了很多東西,也一直有所思考。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興趣,並同時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工作能力。除此之外,我決定,要結合自己外向的性格特點,走出一條屬於自己路。

「外展以旅」

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以尋求在設計上有更多的靈感,在2010年,我開始了我的設計之旅——以旅行工作的方式走人生路。邊旅行,邊工作,用上一個城市賺取的資金支付下一個城市的生活支出。在路上,我逐漸確立了人生的短,中,長三個目標。

1、短期目標:得到一份設計方面的工作。

2、中期目標:進入一家知名設計公司。

3、長期目標:建立一家屬於自己的設計公司。

幸運的是,如今,前兩個目標已被我逐個實現。只是這一路走來,冷暖自知。

你所有的付出,將在未來給予你回報。

前幾天有微友跟我溝通,具體如下:

前輩你好!拜讀了您的文章,令我心裡產生了很大的觸動,想跟您交流交流。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平遙古城,現在在一個地級市的一個非常不知名的2本b類的大學上大三,平面設計專業。個人而言很愛設計,看見網上的好的作品就會細細拜讀。可現實生活中有好多羈絆:父親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工傷逝世,母親一人在家,領的一個月2000多塊錢的退休金供我讀大學,兩個姐姐都已嫁人,大姐還有輕微的心理疾病。現在我正在一個小公司當美編,剛應聘了不到一個月,老闆對我很好,開2000的工資加提成。

工作有時忙的沒時間吃飯,有時候又閑的一天沒事幹。可公司只有我一個美編,沒有能討論的同伴,對我的設計思想也沒法起到太大幫助。我有時在想,我想要的是什麼生活,又想安安穩穩,以後能養活一家老小就行;又不甘平庸,放棄我的設計師夢想。家庭條件不好,想去培訓班也去不起,僅有的一點ps技能還是自己搗鼓自己玩出來的。大一大二也沒好好聽理論課,到現在才覺得理論也挺重要,又想補起來。暑假才正兒八經自學了一點東西。怎麼辦?好迷茫?

Goodmor寧: 每個人走上設計都會有束縛,那麼問題出現了,是該繼續追尋設計夢想,還是跟現實妥協呢?我們都知道,魚跟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繼續追求設計夢想,卻被家庭所束縛。再加上你說你的理論基礎不紮實,設計之路就更加艱辛了,但這並不是沒辦法,需要你強大的毅力。

針對你的情況,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1、既然現在不能選擇夢想,不如先干著積累資金的支持, 過幾年有了積累在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時間不宜過長,三年以內為佳。

2、理論底子,你可以加強對理論的學習,把高考的精神拿出來,白天工作,晚上學習,用別人玩的時間為你的夢想添磚加瓦。

3、至於你對設計軟體不熟練,這個沒有捷徑,就是多練習,網上很多教程足夠你學習,但這需要你有毅力,能堅持。不然什麼熱愛設計,什麼希望提高,就是扯淡。

4、孩子,不要總抱怨現實,不要總感覺沒辦法,你要有背水一戰的危機感,多把時間放在你熱愛的設計上。網站有很多設計QQ群,設計交流群之類的,多交些朋友,多學習。相信自己,開發自己最大的潛能,既然設計是夢想,就要做出個夢想的樣子來。別只是嘴裡喊著。

二、一年局限期

工作一年多的設計師,熟悉所有工作需要用到軟體,基本功已經沒問題了,並且有了一點小小的創作經驗,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自以為是高手了,開始對客戶的觀點極不認同了,覺得他們胡攪蠻纏,不可理喻,他們根本就不懂設計,對待自己的作品像親身兒子一樣,甚至有時候總監提出修改建議,他們也會開始反抗,彷彿誰對自己作品有意見,就是對他的挑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緒,如抱怨工作枯燥、沒有技術含量、看不到前方、沒有發展等等。

這些舉動表明一個問題,你開始遇到職場中的第一個「瓶頸期」了。這個階段,你無法放開自己的胸懷去接受他人對你的建議,因為才工作一年的你,所接觸的東西還沒累積到一定量,包括設計技能,溝通技巧,創意流程等都還很欠缺,這個時候你抱怨什麼工作枯燥、重複、沒有空間,這些都只會阻礙你們的發展,影響你們的心態,制約著你們的空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時候的你,應該努力修鍊「內功」。打穩基礎,繼續前進。小事,雜事,並不會影響你的成長,每個職場成功的人,都是從基礎做起,都是從你們現在天天抱怨的枯燥、無味、沒有空間的初級職位做起來的,--------------而區別在於,成功的人往往能夠通過這樣的工作學習成長以及不斷的前進,但失敗的人卻只會抱怨!

我自己,當時在這個階段的時候也犯過錯誤,事情是這樣的。

剛畢業不到一年,我在杭州的一家設計公司找到工作。但也許是因為當時能力有限,上級沒有給我機會大展拳腳,每天的生活僅僅是幫助主設計師找找資料,扣扣圖,打打雜。每天感嘆工作枯燥乏味,缺乏激情,令人大失所望。強大的心理落差充斥我的內心,既然自己有技術,有經驗,為什麼總是讓我做這些雜七雜八的,一會兒做個名片,一會兒扣個圖,這難道不是虛度光陰,大材小用?我希望做項目,做大項目,可我又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我的苦悶,把憤怒發泄在身邊人身上,跟同事、跟BOSS玩「冷戰」。幸好,當時公司的總監對於新手設計師的心境非常了解,就找我談心。當他明白我的想法後,就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參加最近做的一個標誌提案。

然而,當我千辛萬苦完成一家藥店標誌設計,歡天喜地地拿去給總監過目時,得到的卻是他冷冰冰的一句:你覺得這像是一個設計師的水平嗎?當然,他立即收到了我的振振有詞,又或許有點強詞奪理的回復,因為我不允許自己的努力受到一點質疑。幸運的是,總監比較寬容,沒跟我爭論下去,要是換了別人,估計直接會說:你愛干不幹!

如今時隔幾年再想起來,自己其實是過於冒失,不夠虛心。彷彿心是玻璃做的,一划就花,一碰就碎。每當遭遇總監的質疑時,我總是義正嚴辭的反駁,只知道閉門造車,孤芳自賞。那時候的我,估計是很讓人受不了的。

再回到大的方面,「一年局限期」這個階段,設計師應該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主要從九個方面來發展:想、看、練、審、問、知、勤、德。以上的方法,這是借鑒網上一篇很好的文章,在我的博客有轉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ba57abe0102v1o0.html

我個人認為,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可以分成以下五點:

1、多看設計作品好的書。 看書,其實最重要的是過程,你需要去思考。這個作品好,它為什麼好?它的創意點在哪裡?如果你來做這個作品,你會怎麼做?你怎麼安排點線面的結合?色彩該如何應用?但是此類書籍多為廣告類的書,價格可能偏高,你不一定要買,如果店家允許,到書店翻閱也是可以的。

2、從網路上了解和吸收別人的設計精華。 在設計領域,學習的不應該是別人做的某種效果,而是為什麼他要做這樣的效果。網路是自由空間,可以更好的,更快速的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國外最新的設計作品。

3、交流。 和同行之間的交流很重要,例如大家都在這裡發自己的作品讓大家評論,雖然各人的觀點不一,但總是代表觀眾的看法,別人提了意見和建議後,要多聽從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改善自己的設計作品,今後不再犯同類的錯誤或做同樣的不適宜的設計。

4、多想。 設計之所謂為設計,首先要體現的是你的設計思想和你的創意,而不是「拼版」一樣作品。在設計一樣東西之前,要先想,想好怎麼做,畫草圖,再修改,聽取意見,再修改,等思路清晰,再動手用電腦做,不是一邊做一邊想。否則,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什麼。

5、一段時間後對自己過去的作品作些自己的評價,覺得不好的地方做修改,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這樣溫故而知新,會有更好的效果。

作為我們年輕的設計師要有遠大的理想,但在實際生活中又必須腳踏實地,衡量自己的實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三、三年突破期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就是贏在轉折點。

工作頭三年,既是起點也是轉折點。它決定了你一生的職場生涯。正如張愛玲所說:「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對職場新人而言,職業生涯的「3歲」也尤為關鍵,這三年將會決定你未來的職場發展趨向,同時也會定型你的職業思維模式。其中,職業思維模式是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根基,也是一個人日後能否成龍成鳳的分水嶺。而影響思維模式的核心,就是職場新人在前三年的自我價值觀的形成。

設計師的職場三年,很容易碰到的一個瓶頸,就是創意的枯竭和跳槽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下面慢慢分開來講:

創意枯竭:從事設計三年,在一家公司,所做的工作非常熟悉,創意流程也知道,但是正因為這樣,你每天都用同一種創意思維去思考創意,每天解決問題總是這麼幾個,你就會感覺到職業厭倦,會有時候不想做設計,甚至很討厭做設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突然發現自己不會做設計了,碰到項目沒設計思路了,我只能說恭喜你,碰到了設計職業的瓶頸了。

如果你碰到以上癥狀,Goodmor寧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1. 首先,要明白你並非真的江郎才盡

有時,當你陷入困境的時候,你會擔心自己會一直止步不前。你需要明白的是,事實上你的大腦是創意永不枯竭的源泉。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是不斷地向你的大腦注入新的東西,不斷地給它新的信息和刺激。

2.給自己減壓、放鬆、充電

有時候,壓力和焦慮會成為創造力的攔路虎。當你因拿不出新想法而變得愈發焦慮時,攔路虎看起來就愈發強悍了。現在,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走出去。老盯住問題是幫不了你的,實際上,這還有可能令問題惡化。因此,出去走走吧。是時候放輕鬆,給自己減減壓了。嘿,如果喜歡踢球,那就去踢吧,如果喜歡跑步,那就去跑吧。把手頭事情放一放吧,去享受一下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你很輕鬆地就可以獲得全新的體驗,與陌生人的一句交談或許就可以使你的創造流蘇醒,你也可能會因此帶著許多新的想法回來。

3.堅定自己的目標,看看對手,看看行業,看看外面

花點時間去閱讀自己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了解所發生的事情。你的領域裡面人們正在談些什麼?你的潛在客戶裡面最大的話題是什麼?他們最擔心的東西又是什麼?找出這些問題,了解到自己行業的那些頭頭們對此有何見解,會激發你對自身業務、產品、服務以及演示的思考有一個全新的角度。

花點時間研究一下競爭對手。他們下一步打算做什麼?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又是什麼?他們對東西的封裝有何不同?他們的自我演示又有何不同?找出其創新點,並分析其所做的事情裡面有哪些新意和不同之處,弄明白他們是如何尋找創新途徑的,然後按照他們的行為模式來開闢自己的疆域。

其實有時候產業界會變得與世隔絕。那種情況下,思想在行業內部獲得改良,然後重複利用,並一遍又一遍地重演。 而一些最優秀的創新,卻發生在把其他行業做事的方式和思路融入本行業的時候。你只需看看行業以外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其它行業是如何以不同的做事方式來轉變,並如何運作的。

想法隨時隨地會產生。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在哪兒你就會冒出一個美妙的想法,你不會願意給遺忘這美妙的想法以可乘之機的,對吧? 我總是隨身攜帶一本口袋大小的Moleskine筆記本,這樣可以隨時把想法記下來。我有時不得不把車停到路邊一會兒,以便把文章的標題或者想要創建的新產品寫下來。創造力會在你最不抱期望的時候不期而至,因此最好的行動就是隨時做好準備。

我們都經歷過感覺創造力要離我們而去的時刻。發生這種情況時,請不必驚慌。你的大腦需要清除路障,或者只是需要獲得新的輸入。保持冷靜,要記住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重新刺激你的神經元,現在就開始吧!

跳槽:

職業第三年很容易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分水嶺。這個時期的新人,對各項工作已經是輕車熟路,如果在「熟練期」就已自滿自負的人,此時的工作只是他向上級主管談判回報的籌碼,一旦有了其他選擇,這類新人必將跳槽離去,而領導對這類新人也無意挽留。

關於跳槽,我給出兩點建議:

  1. 如果你熱愛設計卻一直在非專業的設計公司工作,果斷跳槽,儘快去專業的設計公司磨練自己吧。

2.如果你希望在設計圈有所建樹,就去盡量爭取進到大型設計公司。小公司為大公司培養人才,當你有能力進軍大公司時,不要猶豫,因為在那裡,大公司一年能抵你在小公司三年。

四、五年思考期

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夢隕落的地方。

工作五年了,你還記得當初畢業時的夢想嗎?你還在堅持自己的道路嗎?你的人生是否還按照之前設計的目標在走嗎?你是否還有當年畢業的雄心壯志嗎?

工作五年了,你已經有了深厚的行業知識,你已經能辨別是非,掌握人生的選擇權。五年的你在公司,可以選擇跳槽去選擇更好的,也可以留在公司繼續干。但公司能否給出匹配你需求的薪酬職位?跳槽能否真的換到一個更好的?這些都需要思考。

工作五年了,這時候的你,不再像當初剛出來時候,孤身一人去闖蕩,逍遙快活。這時的你必須要考慮家庭、父母、環境、薪酬或許還有孩子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蜂擁向你而來。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喘不過氣,彷彿肩上的壓力太大,既要考慮工作,又要顧及家庭。

有一個新詞叫:職場五年陳,說的就是這一群人,不同的企業對待他們的態度是不同的。

在一家公司幹了五年,如果沒有升職,就不會被重視了,人才成長是有規律的,個體與企業存在磨合期,人的才能增長也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的時間以三至五年為宜。

前三年是優點相加,創造力、工作熱情最高,後三年就是缺點相加,工作的創新能力與熱情都在不斷下降。適時地調整崗位和職位,對於個體不斷提高、繼續成長大有益處,對於企業來講,也需要不斷地更換新鮮血液,這時的跳槽也許就是雙贏。

有的企業把他們當做寶貴資源,認為他們深諳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的運營流程,在企業內部人脈與影響力廣泛,因此,備受重視,被當作陳釀珍重。

但確實相當多的企業,會忽視一個在同樣崗位幹了多年的老員工,忽視他們的職業成長、潛力再挖掘,對他們反而不如對新引入人才的重視,甚至棄之如敝履。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職場不斷進步,就要被淘汰。在這類企業,工作五年的員工是非常不穩定,容易跳槽,甚至有的企業內部工作超過五年的人鳳毛麟角。

出路在哪裡?出路在於思路!

當我面對自己的五年設計生涯的時候,我大腦中所反映的是:繼續從事設計行業,還是轉型到另外一個領域去發展。工作五年的我,有深厚的設計功底,並且有知名設計公司工作的職業經驗,這無疑對我日後的職場生涯有巨大幫助。

離開老東家早晨設計之後,接到了不少設計公司的邀請,也受到來自設計朋友的邀請,希望一起去開創設計事業,對我來說,這種反響真的是對我五年設計生涯的最好的榮耀。

但這個時候的我也在思考今後的出路。

Goodmor寧首先對自己進行分析,並且會問自己一些問題,並且從多方面去思考。

  1. 我真的熱愛設計嗎?(是的)。

2. 那你會做一輩子設計嗎?(不會)。

3. 為什麼不會(因為五年的自己還一直在設計的最低端,執行這塊。做執行做一輩子也只是一個美工,我希望能從執行晉陞到管理)。

4. 那你覺得你的性格適合做設計嗎?(前五年適合,之後就不適合了)。

5.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前五年,我知道我只能依靠設計來生存,來提高自身能力。之後我可以不用依靠設計生存,並且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去發展)。

6. 五年的設計生涯如果放棄,你不覺的可惜嗎?(不會,因為五年的設計是為之後的發展打基礎,並且這五年的設計生涯,我看到很多,也懂了很多,我覺得我可以把握住人生的方向。並且設計是個金字塔行業,最上面的只有那麼幾個,你想上去很難)。

7. 你有想好你未來的發展嗎?(未來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但不管如何,我選擇了一定會走下去。最近有投一些傳媒類公司的簡歷。傳媒行業的某些職位還是可以讓我有用武之地的,並且傳媒行業是最接近前沿時代發展的行業。每天能接觸大量新聞資訊,接觸最新的商業模式,能與各行業打交道,很符合我的性格,我也希望在這個行業能尋求出設計行業與傳媒行業結合的新型商業的發展領域)。

8. 最後一個問題,現階段的你有什麼需要跟年輕設計師說的。(人的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有夢就會紅,愛拼才會贏。只要不把自己束縛在心靈的牢籠里,誰也束縛不了你去展翅高飛)。

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並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想要卓爾不群,就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所以你想讓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須把自己從一粒沙子變成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

對於我來說,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重新出發。所以,我選擇了轉型,而不是繼續。是好是壞,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華麗的轉身,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

五年的你,一定要選好自己的位子,是走是留,是繼續前進還是原地踏步。是堅持自己的設計夢想,還是勇敢轉型去展望另一片天空。都在於你一念之間。我在這個階段選擇重新出發,是因為我還年輕。

最後Goodmor寧給工作了五年的你幾點建議:

1、帶著感恩的心去工作。如果你每天都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的心情與態度,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或成就感時,那麼就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一次旅行、和同事、朋友多做溝通,利用工作之餘學習多做休閑運動都是好的選擇。

2、重新衡量自己。經過幾年的職場經歷,對自己的優劣勢和興趣所在,都會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應該對自己進行一次盤點,寫下自己優劣勢、喜好、希望獲得的發展方向,然後考慮現有的工作是否能夠充分發揮你的優勢,是否有足夠的上升空間,是否讓你覺得扭曲了自身性格。當目前的工作確實不能再引起自己的興趣時,可以「另起爐灶」,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去做。

3、態度決定一切。更多的職場之癢可能來自於感覺的自我枯竭,對未來缺乏信心。對於這種狀況,不是跳槽所能解決的,在改變工作之前首先要改變心情。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樂觀地去看待問題,要相信自己應對困難的能力。其次要懂得終身學習,不斷自我增值,應對信息技能的更新變化。而那些在IT等行業從事單一的技術性工作的人,更要注重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以便在適當的時候完成自我角色的轉換。

五、八年重塑期

職場八年,三十而立。

八年的職場生涯,算下來都快三十了。古人云:三十而立。

八年的設計師,之後的發展一般會有以下5個方向:

1、在美術指導這個職位繼續錘鍊。

2、晉陞總監職位,做管理,帶團隊做項目。

3、創業,做設計公司BOSS。

4、被迫轉行其他行業。

5、繼續從事設計行業,但已沒有之前的雄心。

第一個,要麼綜合能力不夠,要麼缺少機遇。

第二個,相信是大家都會羨慕的,已經走到了人生的某個巔峰。

第三個,對於我們設計師而言,也是比較好的發展,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加上又有客戶渠道,慢慢發展中。如果沒有穩定的客戶,那公司很難支持到第三個年頭。

第四個,這個時候,設計對我們而言,已經是負擔,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熬夜,去和年輕人拼身體,再也不像年輕的時候,能全身心的去投入到設計中,我們要顧忌很多。特別是都三十了,設計也一直沒有干出什麼成績,繼續熬下去,生存都是問題。

第五個,有可能還在繼續從事設計,但也不在像當初那樣去追求設計的美感,這時候講的是時間,效率,商業,只要客戶喜歡就行,只要做出來的東西能賣出去就行,很多已不在是單純的做設計,可能還負責後期製作,現場安裝等後期服務。不再靠設計賣錢,靠後期服務賺錢。

八年的職場,需要明白三件事:

1、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年輕的時候勇於嘗試是值得讚賞的,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具備了一定的職場閱歷後,須知27歲-30歲的黃金期如果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特長,比不能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一味揚短避長去體驗激烈的競爭要好得多,此長彼消,個人損失的可不僅僅是一點時間,而是對意志的消磨和自我的否定。

2、跟對人、入對行:其實在什麼行業、什麼公司、什麼崗位有時候也真的沒那麼重要,在經過幾年職場磨練之後,如果真有職場的貴人願意帶你入行傳承經驗,將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就是有的人看上去實力平平但卻平步青雲,其實每一個人的進步都有他必然的過人之處,只不過你未看到罷了,所以不應該放棄對你示好的貴人的橄欖枝,一味只在自己狹隘的視野里苦苦尋覓良機,要知道,一個好的領導、搭檔或團隊確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思維模式很重要:有些道理其實是一通百通,例如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說到,人生的成就=思維模式×能力×激情,其中思維模式具有正負之分,能力和激情常人易於把控,那麼思維模式的好壞將決定你成就的高低,如果很多事情到了該想明白的時候還未想明白,也就是同樣一個B,往北走時是NB,往南走時就成了SB的道理了。

六、十年穩定期

十年設計設計生涯,你已經開始被定型了。但是也不排除大器晚成型。

在這一章節Goodmor寧引用楊石頭老師的一段話:

在人生大計劃的賽場上,有一個上下半場的時間節點。總體說來,35歲以前是人生上半場,關鍵詞是「不猶豫」。35歲開始是人生下半場,關鍵詞是「不後悔」。如果你搞得上半場猶豫,下半場後悔,那你的職場人生就悲催了。

在不猶豫的上半場,趁年輕把該乾的「壞事」都幹了吧!事業上想嘗試什麼盡量嘗試,寧願為自己做過的後悔,也不要為自己沒做的遺憾。這個階段的你,有青春和時間允許你折返跑。來到這個世上,就別打算活著回去!早期敢放大話、敢做大夢,好過成了「老夫」再去「聊發少年狂」,要讓你所做的配得上你年輕時吹過的牛。

在不後悔的下半場,要想不後悔,就要想清楚你是什麼?定位明確,定向清晰,定性明白。如果你是魚,就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就不要痴情海洋。不要讓不平衡心理影響理性判斷,即便你是飛魚或能潛水的海鳥這類動物,也要明確什麼才是你安身立命的屬性,什麼只是你愛好情趣的個性。千萬別把自己搞成個「四不像」,什麼都是的你,最後發現,你什麼都不是。

最後再分享我一位朋友的十年感悟。

關於未來:我們雖然不能控制未來,但是我們卻可以把握今天。

未來對我來說是美好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我有三個理由:

1、因為我自己是個努力的人,所以未來很美好。

2、未來只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的,我一直在準備迎接未來。

3、當我們把一件事情當做終生事業去做的時候那也是會成功的。所以未來是美好的。雖然在未來的大路上仍然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插曲,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些對我而言都不是問題,人生就是這樣跌蕩起伏的,太過平靜的路那不叫做人生。

十年設計路,十年學習路,我在這十年里學到了很多,也體會了很多,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我會用我的智慧去創造出更大的輝煌。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未來有什麼東西在等我,未來對信心實足的人而言它是天使,對於自己沒有做好準備的人而言它就是魔鬼。

所以讓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未來吧。雖然我們不能控制未來,但是我們卻可以把握今天。每天起床太陽都是新的,未來永遠都是對那些努力的人張開懷抱的。讓我們大聲地對未來說句:「未來,你好!我來了!」

七、總結

瓶頸只是表象,實質是眼界出了問題;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人生高度。

從十二月發表第一篇文章,到今天終於把「設計成長三部曲」寫完了,《從菜鳥到總監!成為優秀設計師的10個必備技能》《設計師到總監的晉級路線》《設計師六大瓶頸期》。這三篇文章加起來大概接近四萬字,也算是對自己設計生涯的一個總結和提煉。接下來還會繼續創作,大家拭目以待吧。

《爆裂鼓手》安德魯說過一句話:「與其平庸地活到90歲,我寧願成為結束在35歲的傳奇」。人生短短几十年如何發揮出自身最大價值,就是要加入一個好的平台,好的組織,好的人脈圈。這次就是一個機會,一個機遇,我們組織起全國各地的實力派設計師一起共同打造Goodmor寧平台。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加我私人微信號:GDMN888。說明你能為平台做什麼,以及你想在平台得到什麼。歡迎各界有實力的設計師挑戰。

在文章的最後,也藉此向之前幫助我的朋友及前輩致敬。

人生一路走來,有許多人都間接性的去幫助自己成長。上海斯巴迪克品牌設計創始人劉義,北京顧鵬設計創始人顧鵬,杭州陳飛波設計事務所創始人陳飛波,廣州傳世國際品牌創意集團創始人龔凱,深圳力銳品牌設計創始人歐陽黎明。設計路上正是有這些前輩的分享,才慢慢的成長,當然除了上述外,還有很多,感謝你們,一路感恩。


推薦閱讀:

別墅花園設計的幾大要素
妥妥的幸福 感,25萬120平,我的設計加上老公的執行就是完美
除了石膏吊頂,給你10種天花板設計嫌不嫌多?
設計師工作流程及注意要點
樓梯裝修煥發驚喜的設計

TAG:經驗 | 設計 | 設計師 | 觀點 | 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