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抗日戰爭之八:張作霖「抵抗日本」真相
20 世紀 20 年代以後,一旦張作霖建立了對東北的切實有效的統治,他就不再甘心做一個「東北王」。
成為「東北王」後張作霖試圖進軍全國導致了和日本的扶植政策發生矛盾。
張作霖從全面投靠到產生背離
從1911年11月到1919年8月,即張作霖崛起到統一東三省,張的對外基調是以親日、爭取日援以圖自固。張欲做「東北王」的心情迫切,困難重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外援幫助他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寺內正毅上台組閣時,張曾委託其日籍顧問菊池武夫轉達親日立場:「我對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地位十分了解,對日本開發滿蒙一事」,「抱歡迎態度」。上一期《重讀抗戰·張作霖才是危害最大的賣國賊》一期中已經充分列舉了張是怎樣為了個人和奉系軍閥集團的崛起用出賣國家利益的方式爭取日本援助的。
當時的日張關係,用時任首相的原敬的一番話可以準確描述。原敬首相在日記里寫道:「張作霖試圖以日本為後台擴展他的影響。很好地對待張,以便我們在東三省進行擴張,對日本來說也是重要的。這樣,雙方的利益恰巧能夠協調一致。」
這一過程,到了20年代後,發生了一些改變。
20 世紀 20 年代以後,一旦張作霖建立了對東北的切實有效的統治,他就不再甘心做一個「東北王」,而是野心勃勃地制定新的目標,那就是從地理上、經濟上、軍事上以東北為基地和跳板去控制整個中國,力圖以東北為基地和跳板進行關內擴張,問鼎中央政權,從而與日本的對張政策之間發生根本性矛盾。
日本政府1921年5月17日制定了《關於對張作霖態度的文件》。該文件強調:「張作霖期望在滿洲維持和確保實際權力,進而向中央政界伸張其權勢,這幾乎不容置疑。最近,張對我文武官員表示,需要武器及其它物質援助,對此人今後之活動,帝國之態度需要最為慎重考慮。大體而言,對張作霖在滿洲整頓充實內政及軍備,在當地確立其牢固勢力,帝國應給予直接或間接的援助,但其為了在中央政界實現野心而要求帝國幫助時,以不採取進一步幫助的態度為適宜之對策。」
日本政府採取這個態度,是因為,張作霖向外爭權必然不利於東北的穩定,也就不符合日本的利益要求;再者,張的行為也會招致美英列強對日本在華權益的打壓。因此,日本對張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囿於一定的範圍。這表明,日本對其在華動作恐招致各方的不滿而憂心忡忡。這種「穩健」政策背後,則是日本根據自身實力認為需要對中國局面進一步發展進行觀察後再作實質的判斷。
張作霖試圖引進美英勢力平衡日本
最終,張作霖不顧日本的反對走上關內擴張之路。在繼續爭取日本援助的同時,開始在各個領域裡或明或暗、或輕或重地抵制和排斥日本。日、張之間矛盾疊加並日趨激化。
張作霖的奉系首先為美國資本的滲入大開方便之門。奉系當局歡迎美國資本滲入的傾向在以下幾件事上表現得非常明顯:修築吉海、呼海鐵路所用建築材料及車輛,主要從美國購買;張主動要求美英承建洮南至熱河、齊齊哈爾至黑河兩大鐵路;答應美國,在接收中東鐵路之後,吸收美國銀行向該路投資;張與美英荷三國銀行團議妥,由該銀行團投資二千三百萬元承建葫蘆島港。
同時,張作霖還籲請英國援助。拉攏美英藉以驅逐日本,建立新的外交均勢,擺脫與日本過於緊密的捆綁關係,是張所追求的新的外交目標。但張的籲請和他略帶威脅的方式並不奏效,英國官方對張明顯信心不足而且表示出一定的反感:英國官員對此的結論是「張元帥當初靠當土匪為生,現在並沒有多大變化。他可能比民族主義者更壞。」
在經濟上,1920年代後,奉系軍閥開始抵制「中日合辦事業」,由於奉系當局採取抵制措施,1924 年以後東三省幾乎沒有新建的中日合辦企業。同時,奉系軍閥還開始創辦民族企業,發展地方實業,還收回關稅主權,實行二·五課稅,且嚴禁土地商租與日人。在交通運輸系統方面,奉系也採取了對日本具有抗衡性的舉措。20 年代以後,奉系開始積極醞釀自建東北鐵路幹線,計劃於南滿鐵路兩側修築東、西兩大鐵路幹線。除自建鐵路計劃外,另一引人注目的舉措就是籌建葫蘆島港。其計劃是企圖通過自建鐵路,把奉、吉、黑以及內蒙聯接起來,以葫蘆島做吞吐港,並在南滿鐵路沿線設卡徵收貨物稅等,以此來限制日本利用南滿鐵路對東北財富的掠奪。
在最敏感的軍事領域,張也表現出了排日自主的傾向。在不放棄與日本原有聯繫的同時,張開始與西方各國廣泛交往,進行軍火和軍械貿易,以減少對日本的依賴。
總之,為了維護奉系軍閥集團的現有利益和未來野心,原本全面依靠日本成為「東北王」的張作霖在無法得到日本對其統一中國的支持後,表現出強烈的擺脫日本的傾向。
耍無賴背後:張作霖勢力與日本緊緊捆綁掙扎乏力他依靠日本人的援助成為「東北王」的代價就是與日本緊緊捆綁在一起,這會兒想拆也拆不開了。
郭松齡的倒戈和失敗讓張作霖明白,能靠的只有日本。
郭松齡反奉事件凸顯張作霖命運為日本所控
雖然張作霖自覺羽翼豐滿,想逐步擺脫日本的控制。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拉攏英國受挫,引進美國勢力收效並不明顯,他所能依靠以圖逐鹿中原的外國勢力,依舊只有一家:日本。他依靠日本人的援助成為「東北王」的代價就是與日本緊緊捆綁在一起,這會兒想拆也拆不開了。
為了奉系軍閥自身的利益,張作霖不時向日本的侵略要求耍無賴,但在這背後體現出的卻是他無奈的現狀:除了日本他再沒有其他勢力可供依賴,否則直接求別家即可,還用得著耍無賴?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郭松齡反奉事件。
1925 年11月23日,手握重兵的奉系軍事將領郭松齡在河北灤州發表反奉宣言,公開聲討張作霖,並將所屬的奉系第三方面軍改稱「東北國民軍」,聲勢逐漸壯大。郭松齡發電要求張作霖下野,並由其子張學良任東北軍總司令,提出在東北實行民主共和的主張。起初進軍順利:27 日國軍佔領山海關,而後逐漸佔領連山、錦州等軍事要塞,一路勢如破竹,連連告捷,直逼奉天城。張作霖驚恐萬分,一度做好打算棄城而逃。日本人在作壁上觀良久後,最終選擇了繼續支持他們的「老朋友」張作霖,打著「不干涉」幌子,以各種方式較為隱蔽地支持了奉張,如當郭軍一鼓作氣直搗張作霖奉天老巢之時,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分別於 12 月 7 日和 15 日發表名為不干涉實為偏袒張作霖的聲明:「不準郭軍通過南滿鐵路或在附屬地二十華里以內作戰。」這極大地遏制住了郭軍的進攻勢頭,給張作霖以緩衝和重新軍事部署的時間。
在此情況下,郭松齡雖然發電抗議但仍然按照日本的要求採取了徒步行軍繞遠包抄奉天的軍事戰略。18 日至 20 日,郭軍佔領了白旗堡、柳河溝、新民等重鎮。22 日便發動了總攻。不料,此時情勢卻急轉直下,巨流河一戰,郭軍大敗。
24 日早晨,郭松齡夫婦乘大車出逃,不幸被王永清部俘虜,在押解回瀋陽途中慘遭殺害。
在郭松齡反奉的過程中,郭表態:「張作霖為了個人的權利出賣國家,這種引狼入室的做法,無論如何我是不能苟同的」,而與此同時,張作霖分兩次與日本簽下密約,一次六項:
一、 割讓海城以南各縣;
二、 承認二十一條中關於滿蒙的部分;
三、 讓與鴨渾兩江航行權;
四、 東三省之鐵路、礦山均為中日辦;
五、 日人在東北三省及東部蒙古有自由居住權、土地所有權,遇有必要時設置警察權;
六、 參加奉軍之日兵,有戰死者,每人給恤金一萬日元。
另一次五項:
一、日本臣民在東三省和東部蒙古,均享有商租權,即和當地居民一樣有居住和經營工商業的權利;
二、間島地區行政權的移讓;
三、吉敦鐵路的延長,並與圖們江以東的朝鮮鐵路接軌和聯運;
四、洮昌鐵路所屬各線均准許日本人開設領事館;
五、以上四項的詳細實施辦法,另由中日外交機關共同協商決定。
這兩個條約的賣國尺度甚至遠遠超過了當初日本逼迫袁世凱接受的《二十一條》。
也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日本決定保張作霖,從而直接插手干涉反奉作戰,最終保證張作霖得以逃出生天。
張作霖自己也知道這次賣國賣得太狠,因此,事件平息後,日本多次要求張履行郭松齡事件中所許的承諾,但張作霖卻借詞推脫,無限期地推延正式辦理簽約手續。使出了慣常的耍無賴的手段,就是拖著不辦。
但這件事已經清楚的表明,緊要關頭,能夠救張作霖的,只有日本人,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後果:張作霖的命運實際上攥在日本人手裡,張式耍無賴能否成功,決定的是日本人而非張作霖無賴耍得有多堅決。
小聰明的下場:張作霖命喪黃泉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張選擇綁在日本戰車上成為「東北王」後,所謂耍無賴也好,拖延也罷,不過是賣國的姿勢做得更好看一些,尖叫兩聲以示自己是被強姦而非主動賣身而已。
張作霖無賴耍到最後還是被逼就範,自己不久後被炸死。
耍無賴被逼就範
從上文的敘述可以看出,日本此時在東北的擴張還要大力藉助張作霖的作用——日本在東北的擴張如太快太明顯,將招致美英列強對日本在華權益的打壓。這也是張作霖得以耍賴的根本原因:那些太明顯,步子太大的侵略條款,張耍賴了,日本礙於國際利益的牽扯,也只好聽之任之。但這讓一些人造成了錯覺,就是張的耍無賴是有效對抗日本人的手段。
事實如此嗎?並非如此。
一方面,日本人在一些過分的侵略計劃被張作霖耍無賴後會聽之任之,但對於日本人認為在合理範圍內的步步進逼和蠶食,任憑張作霖如何耍無賴,日本人都會逼其就範——而到最後張作霖也只能乖乖就範。
如日本謀劃的奉海路與南滿路聯運計劃。自1926年2月起奉系與日本雙方就聯運事宜多次協商。1927年6月雙方意見接近,但因路局總理易人,交涉暫時擱置。至1928年初,因奉海路車輛不足,計劃向滿鐵租車,遂而聯運之動議又起。1928年2月8日,奉海與南滿二路於大連召開聯運會議,24日成立協定及細目,向南滿鐵路商藉機車並訂立20萬元之聯運合同。奉海與南滿鐵路聯運一項實已基本達成解決方案。其後,日方只做承認,日後鐵路協定必經中國政府批准乃為有效。奉海一旦與南滿鐵路之聯運,奉海路就成為南滿鐵路的培養線,中國名為自建實則徒增日本之功效。
但正在此時,張作霖派常蔭槐新任交通部長兼奉海路督辦,將奉海路改為國有,又以違背該路建設之原旨為由,廢止此前與滿鐵訂立之聯運協議。3月5日,奉海鐵路公司稱,奉奉天省省長令向南滿鐵路聲明,聯運合同立時廢止。中方單向「廢止滿鐵與奉海之聯絡協定」,也就是所謂的「奉海路聯運問題」。
可以說奉海路聯運問題,是張作霖集團慣常的向日本耍無賴的行為。
但事情的發展如何呢?這次日本根本不給張作霖耍無賴的機會。
日本政府於1928年4月11日,令駐奉滿鐵事務所所長鈴木二郎禁止滿鐵火車駛赴瀋陽站及城根支線,停止供給京奉、奉海二路任何車輛,停止供給二路石灰,中止撥借京奉路城根線貨車。索回四洮、洮昂兩路之本利,杜絕兵工廠互惠運輸,並命令在奉天一切中國鐵路上所有之日本貨車一概停工。
當時,張作霖以關內戰事緊張,令吉林奉軍入關助戰,吉林省駐紮農安長城嶺的十六師十旅常堯臣部計士兵1820名,馬1300頭及迫擊炮等,原定由長春出發入關作戰,卻因滿鐵以車輛不足為借口,拒絕提供長春、奉天間運輸而被迫滯留於寬城子。滿鐵方面聲稱,如果無效,該會社將採取更嚴厲手段,將所有中國鐵路與南滿路隔斷交通。同時,日本軍部方面為確保萬一,召秦特務機關長至旅順,以村岡軍司令官為中心,由關係當局協議中。日本大使透露日本以不惜用兵解決。最終,軍情緊急,張作霖不得不妥協讓步,4月30日下午三時,常蔭槐部長批複准聯運大綱實施。10月奉海滿鐵聯運協議成立。奉海路機車、客車、貨車及守車向滿鐵租用。次年,又陸續增租。日本的目的完全達到。
張作霖式耍無賴最終被全吞
又如更加著名的「新滿蒙五路」條約的簽訂。
1927年6月日本的「東方會議」確立了所謂的「滿蒙分離政策」,而實施「分離政策」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推行滿蒙「鐵路計劃」。因此,「東方會議」之後,日本就滿蒙鐵路問題與張展開了交涉。此次交涉的內容主要圍繞五條鐵路,即指吉會(吉林——會寧)、長大(長春——大賚)、吉五(吉林——五常)、洮索(洮南——索倫)、延海(延吉——海林)。此五路一旦建成,等於是把整個東北變成了日本的附屬地。張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在交涉過程中解數盡使,抵制和妥協並施。
首先,張作霖在日方壓力和重金誘惑下,對日妥協,在滿蒙五路草約上簽字。為解決滿蒙五路問題,田中一面訓令駐奉總領事、駐華公使、武官、軍事顧問、滿鐵密切配合,從各方面造成壓力,迫使張接受日本的要求。一面委派滿鐵社長山本條太郎為田中的私人代表,以企業家身份,與張展開秘密交涉。在日本的軟硬攻勢面前,張表示妥協。10月15日,當日方代表將滿蒙五路協約抄本呈給張並令其簽字時,「張作霖親書個閱字,以為同意之證據」。「表示張作霖和山本間之協定,已經議定」。
接著,張作霖又一次用起耍無賴,運用拖延戰術與日周旋。滿蒙五路草約簽字以後,日方一再催促奉省當局儘快履行協議,簽立鐵路承造合同。從1928年1月開始雙方展開磋商,以張為首的奉系當局在磋商中採取了拖延戰術。由於張的部下不時提出種種要求以做變相抵制和拖延,簽約談判進行了四個月毫無進展。
張作霖的耍無賴這令山本惱羞成怒,遂命江藤轉告張:「假如目前不能儘快簽字,對大元帥恐將成為值得憂慮的事情。」5月13日,滿蒙鐵路承造合同簽訂儀式在日方的威逼下舉行。在交通總長常蔭槐避去天津、路政司長劉景山臨時辭職的情況下,張命航政司長趙鎮以兼交通次長兼代部務,在敦圖、長大兩路承造合同上簽字用印。張在洮索、延海兩路的承造合同上親筆簽寫了「閱,准行」等字樣,並許諾吉五路的承造合同待「罷免張作相之後簽字」。同樣,張的耍無賴再次無果。
究其原因,還是日本直接控制了張作霖和奉系軍閥的生命線,張作霖不能不答應。其時奉系軍閥與北伐軍的長期鬥爭,已經使奉軍難以為繼。張作霖本人安國軍大元帥的地位也已是風雨飄搖。北京的失守只是時間問題。1928年,蔣、馮、閻聯合攻打奉系,奉軍四面受敵,陷入全線崩潰的困境中。面臨空前嚴竣形勢的張作霖為擺脫困境,能夠依賴的只有日本的支持。面對命懸日本之手的現實,拖延政策已經成為自己找死的架勢。
日方在恫嚇威逼張作霖更直接說:「如果你不合作,日本軍隊將幫助你的敵人蔣介石!」
在此威脅之下張作霖只能表示鐵路問題必須現在解決。在其被炸身亡前的一封密信中,叮囑奉天省長:「現在對日外交純取公誠態度,所有從前懸案,如系無關緊要者,應速分別解決,不必爭持。倘因關係重大不能輕易讓步者,仍應本外交方式慎重辦理。」 在巨大的壓力下,張作霖只得將原來並不想讓出的權益出賣給日本。其耍無賴的拖延,也只能是扭捏作態的擺擺姿勢,根本無濟於事。
事實上,當日本真的拋開國際利益的牽制時,奉系集團在任何問題上的耍無賴都是無用的,九一八事變日本乾脆直接吞併東北,張作霖集團多年賣國建立起的基業頓時翻為畫餅,想不想給日本人的,也都成為日本人的了。
這就是張作霖「抵抗」日本的真相:當張選擇綁在日本戰車上成為「東北王」後,所謂耍無賴也好,拖延也罷,不過是賣國的姿勢做得更好看一些,尖叫兩聲以示自己是被強姦而非主動賣身而已。
一個土匪出身的弱國軍閥,試圖用那種充滿江湖氣的小聰明加蠻橫的耍無賴手段作為外交策略去對付一個近代化強權帝國,還試圖能玩弄對手,只取其利,賴掉其害,這本身就是一種愚蠢。其結果就是張作霖那樣,作為出賣籌碼的國家利益和作為出賣國家利益所得的小集團利益全都被強大得遠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對手一口并吞,賠了夫人又折兵,身死為天下笑。
鳳凰網歷史:讓歷史照亮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或您的好友。
對本文有想法?
回到首頁,在「發送」欄輸入觀點。
想看更多猛料?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移步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新聞客戶端,天天有料!------
推薦閱讀:
※朝鮮戰爭:俄國檔案文件
※德媒:西方視普京為"戰爭販子" 戰爭越來越近
※在愛情的戰爭里,永遠沒有勝者
※美國向中國發起了第四種戰爭?
※【戰爭啟示錄】明槍——火牛陣;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