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邦何以得天下?--一葉飄然煙雨中

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鴻門宴》:劉邦何以得天下?

學完《鴻門宴》,學生對文中的劉邦和項羽有著鮮明的愛憎評價。他們認為,項羽是真英雄,他雖然頭腦簡單,上了劉邦的當,但性情直爽,心地善良。而劉邦則老奸巨猾,卑鄙無恥,兇狠無賴,是個典型的小人。但是劉邦最終獲得了天下啊,這豈不等於說卑鄙無恥,殘忍兇狠才能獲得天下嗎?這個結論顯然是荒謬的。因此,我們有必要細讀課文,對比找找劉邦和項羽究竟有何不同。一、頭腦項羽的頭腦非常簡單,喜怒之情完全由外人控制。曹無傷報告劉邦「欲王關中」,他勃然大怒,而到了晚上,瞞著他和劉邦結為兒女親家的項伯一番勸說又讓他回心轉意。為什麼?因為他根本沒有把劉邦當作自己將來的競爭對手,而是看作昔日的戰友。所以,范增鴻門宴前的勸說,會上的「數目」以及「舉玦」都沒有能使項羽下定決心,他頭腦的簡單讓劉邦死裡逃生。而劉邦則不同,他頭腦靈活,一旦發現形勢不妙,馬上從做關中王的美夢中清醒,立刻著手解決問題,對項伯不僅以「兄事之」,還「約為婚姻」,積極的化被動為主動,第二天親自上門致歉並對項羽自稱為「臣」,鴻門宴的中途又假借入廁而逃,終於躲過了生死劫難。頭腦簡單的人如何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呢?只有心思縝密者才能化險為夷,雄霸天下。二、城府項羽是典型的胸無城府。當劉邦向他說明自己無意稱王關中時,為表示坦誠,心無芥蒂,他馬上主動供出是曹無傷泄的密,沒有保護好對自己有利的情報來源,從而失去了極為重要的內應。而劉邦則不然,他城府極深,當張良明確詢問誰為他出主意「王關中」的,他卻只是含含糊糊,泛泛而答是「鯫生」。項羽的誠實實際上是對自己朋友的背叛,而劉邦的回答則是對朋友最好的保護,哪怕這個朋友出的只是一個餿主意。這樣看來,劉邦的城府讓人更有安全感,曹無傷不是死在劉邦手裡,而是早就死在項羽嘴上了。三、決斷項羽更大的弱點是優柔寡斷。當項莊舞劍欲刺劉邦時,項伯起身翼蔽,項羽心中一定十分矛盾,他既希望項莊殺掉劉邦,又怕背上殺戮功臣、企圖攫取勝利果實的罪名。而樊噲闖帳,他本也可以藉機發怒殺掉劉邦,卻被樊噲的氣勢震懾,更被其言詞說動。甚至劉邦逃走本也可以作為誅殺的借口,他卻默默接受了對方的白璧,放虎歸山!劉邦的逃走是其優柔寡斷性格的必然結果。劉邦就完全不同,他做事果敢堅決。為挽回不利局面,他不惜孤身犯險,親赴鴻門;見到項羽,他低聲下氣,忍辱卑屈;鴻門宴上刀光劍影,他端坐不動;後又抓住時機,巧妙逃離;而且甫回軍營,「立誅殺曹無傷」。他的能屈能伸,果敢堅決,是真正的豪傑之士,而項羽的婦人之仁是難成大事的。四、用人正如劉邦所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鴻門宴》中正是如此。范增建議抓住機會殺掉頭頂「龍虎」「五采」雲氣的劉邦,結果卻敵不過項伯夜半的讒言;鴻門宴上范增「數目項王」,舉玦暗示,他都「默然不應」,萬般無奈下范增只得招呼項莊,可惜項伯從中阻撓,這也就怨不得范增宴後的感嘆!而劉邦則是知人善任,人盡其用。他事前巧妙籠絡項伯,使之先去為自己說情;再借張良的足智多謀認真準備變被動為主動,而樊噲臨危時候的奮不顧身,巧舌如簧也顯然是早有準備的。這樣看來,劉邦的知人善任也是他最後成就霸業的基本條件。的確,劉邦身上確實也有這樣那樣的弱點,但是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善用時機,果斷堅決才是劉邦的性格優點,「鴻門宴」中展現出的劉邦的這些優點和項羽的種種不足,預示著在將來的爭霸戰中劉邦必然的勝利。

(發表:《考試報·高一語文》2005年2月11日,第30期)


推薦閱讀:

鴻門宴後劉邦被發配蜀地
影評:項羽沒套住劉邦 導演套住了自己
劉邦老婆是"偷情"高手
秦末,有這麼個大忽悠,把項羽、劉邦等英雄全給忽悠了
【格格講壇】劉邦錯殺了曹無傷——話說嵌名詩之二十四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