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禱的三十二個原則

本文再次鼓勵那些在公禱中常要承擔帶領會眾這一神聖責任的基督徒,學習並反思公禱的重要性。堅持用心使用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禱告的方法》(Method for Prayer, Alliance of Confessing Evangelicals, 2010)這類資料,有助於準備這項至高的特權和責任。雖然引言中已經推薦了撒母耳·米勒(Samuel Miller)的《思考公禱》(Thoughts on Public Prayer, 1849)一書,但這裡把米勒的主要原則和建議列舉出來,或許更能幫助讀者,也有助於評估我們自己在公禱中的努力。

米勒發現當時的教會公禱中存在以下通病,這些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公禱中常見問題

1.濫用一些喜歡的詞語和表達方式。如果某人每周都帶領教牧禱告,這種濫用會變成千篇一律。也要極力避免過多重複神的名(如「主」,「父」,「天父」等等)。這往往只是出於習慣,而非深思熟慮。

2.發音時的猶豫和明顯尷尬。長時間尷尬的停頓和咬文嚼字削弱了公禱的能力。

3.禱告中不合語法的表達。我們要留意語法和句法規則,以免自己蹩腳的用詞成為會眾敬拜的絆腳石。

4.禱告中缺乏秩序和某些要素。那些想和帶領者一起禱告的人會因為混亂而分心。我們的公共敬拜中應包含所有基於聖經的禱告要素(如崇拜,認罪,感恩,祈求,以及代禱)。如果這項服事中只有一個完整的禱告,那麼它應體現出禱告的每個要素。如果禱告的各部分被分成多個禱告,那麼在整個服事中應體現出每個要素。忽略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公禱在本質上是有缺陷的。

5.禱告的某些部分細節過多。我們應合理分配禱告的各個部分。

6.禱告太長。應避免公禱時間過長。「長時間的禱告應放在密室中。」在米勒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廣度遠長於我們,他建議禱告至多12到15分鐘。讀者可自行判斷適合自己的時間。

7. 禱告風格過於寓意化。不鼓勵濫用高度象徵性的語言,禱告形式應簡單化。

8.禱告中涉及黨派政治和人身攻擊。這在公禱中是嚴重的錯誤。在禱告和政治的問題上,博學睿智的米勒博士在他地上生命即將結束時說,「我三十多年前就下定決心,無論是在公開的禱告還是在講道中,永遠都不允許自己在政治高熱和政黨紛爭期間發表意見,以免讓任何人猜測我在政治衝突中的立場。」順便提一下禱告中的人身攻擊,在公開的敬拜中永遠都不應「針對」某人禱告。

9. 禱告中亂用煽情或親密的語言。公禱中應避免亂用愛情語言(特別是直接面對三位一體中的位格時)。無論動機有多好,這種語言常常顯得做作或古怪。

10.禱告變搞笑。耍聰明,玩幽默或是挖苦在公禱中絕對不可原諒,也無法容忍。

11.禱告當說教。米勒說,「公禱的優點被大量的說教破壞了。」禱告不是為闡述基督教義的文章、講道或主題提供大綱,而是為了把罪人引到恩典的寶座前。

12.草率地過度強調對非信徒來說特別反感的教義。在禱告中傾向於論述教義可能也傾向於「不厭其煩地用心介紹那些對屬肉體的心來說最具攻擊性,總能引起頑固聽眾反感的教義。」當然沒有任何的聖經教義不適合禱告,或不應放在公禱中(即便是那些難解且有攻擊性的教導:救贖,原罪,預定論等等),但我們不能因為言語中的強調或輕率而讓人產生歧義。

13.向全能者說話過於隨意或過於親密。至高至聖的主常常被過分隨意對待(有時幾乎是無禮)。這會令虔誠的人分心困擾,應當著意避免。

14.不恰當地展現牧者的「謙卑」。很多牧師習慣於在講道之前承認自己不配宣講福音,要在神面前謙卑自己。米勒說,「有種不合時宜的表達,帶來謙卑的極端職業化。」公開宣稱我們牧師式的謙卑(即使是以禱告的形式)會帶來一些屬靈危機,我們都必須對此警惕。

15.禱告中奉承。在公禱中即便近乎奉承也是個嚴重的問題。如米勒所說,「在任何場合下奉承任何人都是犯罪。」然而牧師們常常在這種誘惑下屈服,特別是有來訪政要出現在教會或在講台上發表講話時。我們禱告的對象是神,而非人。全能的主才是我們的聆聽者。讓我們來尋求神的喜悅。

16.不看場合。有些禱告並不考慮事奉的實際情況,千篇一律,在不同場合下幾乎能夠通用。公禱應當有針對性,切合事奉的實際。

17.總結禱告缺乏敬畏。禱告的遣詞用句常給人留下一個印象,禱告者更關心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甚於恭敬地仰望全能者。我們的結束禱告應該像開始禱告一樣充滿崇敬。

18.禱告過多或過快。有時為了表達情深意切,人會大聲快速地禱告。這本身不但令人分心,而且讓會眾很難跟上。

合宜公禱的特徵

討論完公禱中的常見問題之後,米勒給出了合宜公禱的特徵。以下概要來自他的論述。

1.公禱應富於聖經語言。米勒認為這是「公禱中最重要的優點之一」。神的話語永遠是正確、安全、有益的。此外,神的話語簡單溫柔卻滿有能力,特別能抓住人心。最後,這讓聽者更容易跟上禱告。

2.公禱應井然有序。固定的禱告程序能幫助帶領者記憶,也能促進敬拜者參與。此外,這也有助於控制合理的禱告時間。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每次禱告都用一樣的程序。

3.公禱應全面普遍。米勒觀察到,「公共聚會中合宜的禱告在布局上莊重而周全,事項全面,同時不會陷入過多細節。」這讓禱告更適合會眾作為整體而發出的一般性祈求。

4.公禱不應單調冗長。注意在禱告中不要涉及太多主題或細節。

5.公禱要因地制宜。這符合聖經的模式,是對敬拜者的幫助,也是防止牧師禱告過於沉悶冗長的好方法。

6.公禱應包含一定的福音真理。米勒建議,只要不變成講道,「公禱中包含對福音真理的認同很重要,這些福音真理對所有參與者和聆聽者都大有裨益。」

7.公禱應展現出多樣性。在主的教會中,適合集體祈求的內容極其豐富,只有懶惰才會讓我們周復一周地用同樣的方式禱告同樣的內容。豐富多樣的禱告非常有助於抓住那些想參與禱告敬拜者的注意力。

8、如果禱告按慣例以聖經中的三一頌結束,那麼讚美詞應當多樣化。這是米勒時代的標準操練,也是我們今天要向廣大基督徒推薦的。

9.公禱應祈求福音的宣揚。米勒說「一個好的公禱總要祈求福音廣傳,並為教會採用的方式能夠成功而禱告。」

10.禱告的不同部分應適當使用主不同的名字。在禱告的不同進程中適當改變對神的稱呼,而不是從頭到尾只簡單地用一個名稱來稱呼神。

11.應有聖靈的帶領,使用自信而有盼望的語言。米勒說,「我們守約施慈愛的神喜愛話語被看重;被堅定親切地信靠;祂那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被一直承認;像一位樂意溫柔的父親那樣被接近,不僅『能夠拯救』,而且準備好願意去救;隨時準備賜下祂恩典的禮物,甚於地上的父母把好東西給他們的兒女」。

12.證道後的禱告應當莊重有力。米勒建議「用最能深深抓住意識和心靈的方式體現出來。」

13.經常使用主禱文是合宜的,但非強制。我們不應在每個周日都覺得非用主禱文不可。

14.我們禱告的聲音和語調應當與莊重的行為相稱。米勒說,「值得補充的是,發出公禱的整個方式應與謙卑、順從、溫柔而虔誠的靈一致,禱告本身的特徵由其決定。」罪人若以「浮誇專橫的方式」向全能之神禱告,就與我們罪人的地位和禱告的行為不相稱(禱告是承認我們被造的依賴性,並操練謙卑的倚靠)。

總而言之,我們注意到米勒對合格公禱的簡練描述。他說「一個合宜禱告的特徵是話『少』、『深思』、和『有序』。」


推薦閱讀:

我們按這些原則交往
[轉載]靜禪學八字【17】八字分析的基本原則
舒服安全注射胰島素的九個原則
NLP12條前提假設=幸福生活原則
南師開示:做人做事正反相依的六個原則

TAG: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