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北京—正陽門箭樓千斤閘  

  正陽門,原名麗正門,俗稱前門。從整體結構上看,它包括正陽門箭樓和正陽門城樓,原先的時候是由瓮城牆連為一體的,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模宏大;瓮城的氣勢雄渾,是老北京城垣建築的傑出之作。歷經歲月的滄桑變遷,到今天僅有城樓和箭樓存在,是目前北京城內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城門。  作為明清時代內城的正門,正陽門是最早修建完工的城門,也是京師九門中規模最高、最為壯麗的城門。明朝正統元年至四年(1436—1439年)改建並加修瓮城箭樓,是當年全城最高的建築。古人以南為陽,以南為正,遂更名為「正陽門」,只供皇帝出入,因此又稱「國門」,俗稱「前門」。  據資料顯示,正陽門箭樓佔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2米,門洞為五伏五券拱券式,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箭樓上下共四層,而且在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供對外射箭用。箭樓四闊七間,寬62米,北出抱廈五間,寬42米,樓高24米,門兩重,後面為對開鐵葉大門,前面的則為吊落式閘門,這就是名聞天下的千斤閘。  明朝初年開始建造的正陽門箭樓的千斤閘,從表面上看來,閘門的外層是鐵皮包成的,上面布滿了加固的鐵釘,裡面是實木,據相關人士的測量,閘門寬6米,高6.5米,厚度則為9厘米,重量為1990千克,是北京乃至全國古代歷史名城中最大的千斤閘。從工作機制上看,開閘時,閘門升至門洞以上城台內閘槽中;關閘時,閘門從閘槽中平穩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經過近來相關專家的研究,人們發現,正陽門箭樓千斤閘開關閘的結構設計與運作原理非常合理,也非常科學。走近箭樓,我們就會發現,門樓一層有一對顯而易見的千斤閘主結構——絞盤柱,而且在每根絞盤柱自一層地面向上1米處的地方,都有兩個絞杠的插孔,是「十」字絞杠的軸心。閘槽頂部位於兩個絞盤正南2.8米處,閘槽長6.2米。兩個絞盤正南方通向閘槽之間各有一塊的「支撐石」,「支撐石」南北長0.9米,東西寬0.6米,高0.66米。  當然,這並不是千斤閘機關的所有部件,它還包括其他的輔助部件,這當中包括兩根保險梁和保險繩。保險梁就位於兩根絞盤柱的內側,南北長3.05米,東西間距也有2.6米,每根保險梁的直徑則是19厘米,南北方向跨在閘槽上方1米的位置上。就這樣,整個千斤閘運作起來,顯得非常的科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傑出代表。

昔日的前門大街
推薦閱讀:

老北京人如何「貓冬」的?
暴走衚衕 | 東四條子里的那點事(上)
一個北京丫頭和她家老爺子的對話,只有北京孩子才看的懂
18年前的北京,第3張圖讓人看著心酸!
張國榮喝豆汁兒的往事:像酸奶的味道

TAG:北京 | 老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