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 唐仲容先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講記(八)
懺悔品第六
懺悔,對我們學佛人來說不可不知,主要是對我們未學佛以前所作的種種惡業要徹底懺悔,而且還要對未來的種種惡業悔其不犯。懺悔二字,六祖對它有精確的解釋,如說:「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在普賢菩薩十大願中就有一個「懺悔業障」,如果不懺悔業障,我們造業是一定要感果的,釋迦佛在《大寶積經》上說了一偈語:「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目犍連是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有一天目犍連外出弘法回來,走在山腳下,裸體外道就從山上推石頭下來將其打死,正在這時,目犍連想用神通逃出,可怎麼也用不起神通,飛也飛不起,跑也跑不動。既然是證了阿羅漢,可為什麼還是在他晚年被裸體外道打死呢?因為目犍連前幾生是個捕魚者,由於他傷害的水族動物太多,在六道輪迴的流轉中,那些水族動物轉為人身,而目犍連傷害了他們的生命,那些水族動物轉為裸體外道,所以在證果這生還要償報。佛說神通大不過業力,業力現前,神通也不起作用了,這也就是佛說的「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佛法講實我實法雖不可得,但因果是毫釐不爽的,還有一個幻因幻果的存在。不要認為我也空、法也空,連幻相的因果也沒有了,就可隨心所欲,不分善惡去做一切事,這就大錯特錯。如《優婆塞戒經》(卷四)中說:「身口意業……雖復過滅,時到則受,……雖念念滅無有住處,然至百年亦不亡失。」《維摩詰經》(卷一)上也有首偈語:「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學佛人迷而不覺,以前作了惡業,今生又怎麼辦呢?當知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懺悔的方法來對治。如何懺悔呢?懺悔的法門非常之多,佛教現在流行的就有梁皇寶懺、地藏懺、凈土懺、藥師懺、三昧水懺,但最有效的懺悔方法,就是釋迦佛親自為我們說的「實相懺」。關於「實相懺」有兩部經說得十分明白,一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如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就是要念罪性本空,一切如幻,我不可得、法不可得,要知道一切都是緣生幻相,不真實、無體性,這就叫「實相懺」,所以說「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二是《金光明經》(卷一),如說:「千劫所作,極重惡業,若能至心,一懺悔者,如是眾罪,悉皆滅盡。」什麼叫「至心懺悔」?即是以虔誠之心,用般若智慧觀照罪性本空,了達沒有實在的我在造罪,也沒有實在的罪被我受,心裡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見罪性的真如實相,這就叫至心懺悔。另外,只要如理的讀誦受持《金剛經》,並認真弘宣,也能懺悔罪業。如佛在《金剛經》上說:「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叫實相懺悔。永嘉玄覺禪師在《證道歌》里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阿鼻業,就是墮無間地獄的重罪,只要證實相,無人法,一下就滅盡了。如果不證實相,那麼就是釋迦佛所說的「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為什麼能懺悔罪愆呢?其原因是,你在做惡業時,心裡生了大的怨恨之心,心裡起的念是惡念,表現在身、語二業上也是惡,這樣三業的惡習氣就熏習在阿賴耶識中。你在傷害其他眾生之時,其他眾生也有一種怨恨之心,也熏有種子在他的阿賴耶識中。你如果不徹底懺悔,他的怨恨之氣就與你的嗔恨之氣都藏在各自的阿賴耶識里,到緣成熟時,這種業緣就現前,互相吸引,就會受報。那麼,學佛人如果能懺悔,徹底將以前的惡行、愚行、煩惱執著懺除,對方雖然沒有懺除,他的怨恨之氣就僅僅成了因,而沒有你的緣,就無法現前。總之,有因無緣不能現行,反之有緣無因也不能現行。如果不懺悔,因緣聚會時,必受果報。釋迦佛在很久生以前未學佛時,時常生活在花天酒地之中,有一天去妓院,見一妓女滿身都是金銀珠寶,他就將此妓女帶到野外,將其金銀珠寶據為己有,並把此妓女推到枯井中摔死了。即使這樣還不甘心,又將死屍背到一個老和尚的寮房裡,想污陷是老和尚所為。由於他的手段太卑惡,就墮了五百世的地獄,報受滿後,生到人天,才發心學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因圓果滿,證了無上菩提。但妓女的怨恨之氣未消,一直想報仇,但殺她的人最初在地獄受報而無機會復仇,報受滿後又生在人天,由於嚴守禁律也無隙可乘。但在佛成道的這一生,他還是來污辱佛,一天佛在法會上給弟子們講經說法,忽然進來一位大肚少婦,污衊是佛與她有不凈行。此時佛大慈悲,只是用手一指,少婦衣服里藏的筲箕就滾了出來,現了原形。但這些弟子不解,就問佛:你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為何還有這類人來毀謗你呢?佛就對他的弟子講了這段前生故事。所以,我們作了罪業,不懺悔,其危險就大得很。我們以前到底做了些什麼惡業,我們現在不知道,只有認真懺悔,將其懺盡,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這段就是六祖將當時到會的人召集在一起並告訴他們,你們諸位善知識學佛要知「從自性中起」。什麼是從自性中起呢?就是念念都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念念都要知道是緣起性空,無法分別執著;念念都要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生法,體自空寂。你能真正這樣觀、這樣做,就叫做念念從「自心起用」。
「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就是說從「自心起用」,不是想到了才這樣觀,而是二十四小時都要念念觀,念念起用,念念自觀其心。也就是要長期無間斷地精進,時時刻刻都要有般若智慧現在其前。你如果有間斷,在提起正念時是智者是聖人,而沒有提起正念時就是愚者,就是凡夫。所以,學佛一定要時時刻刻提起正念,對境不迷,通達緣生性空之理,不執著。
「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佛教中有這樣的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不修不得。」所以,修行要自己努力用功,不要有依賴思想,認為佛大慈大悲,我不努力修行,他也會拉我一把。這種思想就如現實生活中的有些人,自己不努力學習,無才無德,但仰仗他有關係,時時做升官發財夢,你無才無德,即使給你一個官位也坐不住。所以學佛人,一定要自己修行才能成佛,光靠他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見自己法身」,一切眾生與佛的法身是平等無二的,見法身是要見自己的法身,他人的法身你要見也見不到。你如要去見他人的法身就叫作「相外覓佛」,始終是見不到佛的。如果見到你自己的法身,實際上也就見到了三世諸佛的法身,這也就是「用自真如性,以般若觀照」的意思。
「自度、自戒」,學佛主要靠自己度自己,不要完全依靠他人,六祖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迷的時候要假外緣,假大善知識開示,大善知識開示後,你要自己照著去行持,所以叫「自度、自戒」。
「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大家從各處而來,匯聚於此,這種因緣都是多生累劫修行所得,不要錯過。
「今可各各胡跪」,古時候聽法人都是跪著聽,就是梁武帝請傅翕大師給他演說《金剛經》都事先率文武百官環跪在金鑾寶殿之上。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什麼是五分法身呢?即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稱五分法身。(一)戒身,又作戒蘊、戒眾、戒品,即無漏之身語業。戒是防非止惡,有如現在的法律,使我們的口不亂說,手不亂做,心不亂想,就給你規定了很多條款。比如在家學佛之人,一般都要受三歸五戒,所謂三歸即是歸依佛、法、僧三寶;所謂五戒,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而出家人,男性最初出家要先受沙彌十戒,女性要受沙彌尼十戒;然後再受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最後才受菩薩戒。戒條雖然很多,但可以歸納為三類,即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而律儀戒又分為性罪戒和遮罪戒,性罪戒就是止十惡而行十善;遮罪戒,比如「李下不整冠」、「叔嫂不通問」等,主要遮止他人的嫌疑。此律儀戒是大小乘共同守護的,不能輕易觸犯。還有大乘菩薩所持的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這是不共二乘的。但是,就大乘菩薩來講,持戒是靈活方便的,有時可以舍律儀戒而持大乘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所以,戒總的來說有開有遮才能將戒持好。(二)定身,又作定蘊、定眾、定品,即無學之空、無願、無相等三三昧。就聲聞所習定而言有九止、六觀、四禪、八定;大乘的定就有集福定、賢守定、健行定、大乘光明定。(三)慧身,又作慧蘊、慧眾、慧品,即無學之正見、正知。慧有三種,即加行、根本、後得三無分別智,在《解深密經》中被稱為「世俗諦慧,勝義諦慧,饒益有情慧。」以上三身即戒定慧三學,如佛說的經來說,大部份屬於定學;佛說的論主要指的慧學;佛說的律就是戒學。所以,經、律、論三藏代表戒定慧三學。(四)解脫身,又作解脫蘊、解脫眾、解脫品。即與正見相應之勝解。(五)解脫知見身,為如來法身之一分,故稱解脫知見身。又作解脫所見身、解脫知見蘊、解脫知見眾、解脫知見品,即無學的盡智、無生智。六祖此處所說的「五分法身香」與上面所說多有不同,我們可作靈活的理解。
「無相懺悔」,就是實相懺悔,就是要善達諸法的真實相。龍樹菩薩在《中觀論頌》(卷三)中有一首偈語:「諸煩惱及業,作業及果報,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響。」如果能這樣觀,就是實相懺悔。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
由此可見,戒是防非止惡的,也就是要我們起心動念都要符合因果,不與因果相違。所以,要止惡而行善,舍染而求凈。
「無非」,就是無惡念,如六祖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裡無惡念就把戒持好了。
「無惡」,就是心裡常時起慈悲心。慈是與眾生施樂,悲是與眾生拔苦,即是對一切眾生拔生死大苦,與涅槃安樂。
「無嫉妒」,不要嫉妒他人的才能等。菩薩常起四無量心,其中的喜就是見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生歡喜。而世間人是見他人能力比我強,名氣比我大,道德比我高就心生嫉妒,想方設法地加以毀謗。所以,真正學佛者,應遠離嫉妒,常起慈悲喜舍之心。學佛人中,有了嫉妒之心是很可怕的,如達摩祖師東來,許多人要去加害他,就是出於嫉妒。就是天台宗的慧思禪師時常講經說法,也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多次向他下毒藥!雖然沒有將他毒死,但把他的弟子毒死了幾個。再如六祖得了衣缽後,五祖門下一千多人都要去追逐衣缽,殺害六祖,這些都是出於嫉妒。所以古人說:「離卻朝廷朋黨壘,佛門依舊有干戈。」
「無貪嗔」,真正的持戒要做到無非、無惡、無嫉妒,還要無貪嗔。貪嗔就是貪他人的錢財、名譽、地位,貪他人之法。如呂純陽盜黃龍禪師之法,就屬外道來盜法。佛在世時也有盜法,如有一天佛正在為他的弟子們講法,有一人就悄悄來到法會偷聽,佛說今天有人盜法,我不講了。這人趕緊向佛跪下,他是佛的弟子,來向佛學習的,佛就嚴厲喝斥他說你學法要來去光明,心地坦蕩,對法要尊敬,而不是對人尊敬;如果對法不尊敬,就是把整個法傳給你也守不住。就在《壇經》中,也有盜法的記錄。學佛人要對法寶恭敬,你如維護法寶的尊嚴是最大的慈悲,避免了他對法寶的不尊敬所造的大罪。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什麼是定呢?就是在逆順一切境界上,內心如如不動,不為境界所左右就叫定。在佛法中有一專用名詞,即「專註一境」,心不散亂謂之定。學大乘佛法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都專註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正念上就為定,就是大定大慧。如最初發心修學的人,修白骨觀、落日觀等。修白骨觀,就是念人死前死後面容的各種變化,即死前先是臉色不好,死後先是青烏,後腫脹,再後就膿爛,再後就蛆蟲,再後就是白骨……你的心,始終沒跑出所修的白骨觀之外去,始終在你觀之內,這也叫定。但這種定還不能稱大定,而真正的大定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心都住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之上,任何境界現前都沒有越出這一正念,這也就叫般若三昧。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此處之慧身說明了兩點,一是不取於相,遠離執著;二是廣作眾善,用即了了分明,這就是慧。如果我們沒有達到這點,就沒有真正的慧。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解脫就是戒定慧三學已修圓滿,其境界是心裡自在,一是沒有攀緣,不向外馳散,而心住心位,遠離了執著分別。二是不思善,不思惡,常時都是證的不二之性,而沒有兩邊的分別執著,通用無滯,與六塵境界無染無雜,即名解脫。若能如是修習,當然就得了自在解脫。然而解脫有兩部份,一是相解脫,一是因果解脫(粗重解脫),這裡的解脫是相解脫。若要達到真正的因果解脫只有佛,小乘證阿羅漢果也算解脫,但它不是圓滿的解脫。所以解脫是包括了大小二乘在內,對大乘來說是因果圓滿的解脫,而小乘是沒有圓滿的因果解脫。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前面的解脫是指斷了煩惱得了相解脫,已不受生死束縛了,而解脫知見是在此基礎上,隨順眾生,積集無量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由聞思修三學的圓滿來成就無上的大菩提、大涅槃,此即解脫知見。根據這種講法,如《心經》上所說的菩提薩埵證涅槃就叫解脫;三世諸佛證菩提就叫解脫知見。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
稱這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香,這種香能夠使我們熏修無漏的善種,達到最後的大轉依,成就無上菩提、涅槃。而此五分法身不是在外求得到的,必須在我們自心中尋求,也就是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取不舍,才能得到。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自此以下是六祖教學人「無相懺悔」的儀軌。為什麼要六祖說一句,大家說一句呢?因為你說的是從你自心流出來的,從你自心流出來的,才表示你是誠心懺悔,你如果沒從自心流出來的懺悔,僅在皮表上,就很難得將罪業懺除。這裡主要是要我們自心真誠懺悔,從內心深處來反省以前所造的罪業,即要洗心革面,從新做人。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都要有智慧明照,而不被煩惱愚痴染污,不被煩惱愚痴束縛。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以前的一切惡業,都要誠心懺悔。所以佛法中有這樣的話:往日種種都比如昨天死,未來種種都猶如今日生。我們不怕不覺悟,就怕對以前的種種惡業、愚迷不懺悔,你如果知道回頭,能徹底懺悔,那就是智慧現前,善根現前,知道舍染趨凈,知道舍惡揚善,知道回頭。如果不知道懺悔的,他始終是不知道回頭,要說解脫就談不上了。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上面有個愚迷染,這裡是個憍誑染。愚迷是指的貪嗔痴,尤其是指痴。憍誑,憍就是對於自己的勝事喜歡自吹,常時喜歡宣揚自己的長處而隱蔽自己的短處,這稱為憍;誑,說謊話,欺騙話,不老實,稱為誑。這裡就是要我們懺除愚迷,懺除憍誑。念念都不要被愚迷染,不要被憍誑染,這樣才能得清凈,得解脫。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此即教學人懺除嫉妒染。嫉妒,就是嫉賢妒能,也就是對別人比自己強就不高興,從而想盡辦法去誹謗陷害他人。學佛人就要遠離嫉妒之心,心裡時常都要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安住在平等的法性之中。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衍,不知悔其後過。
此一段是在解釋懺悔一名之含義。現有些人知道懺悔的重要性,但不知「懺是懺其前愆,悔是悔其後過」,有的人知道要將以前所做的一切罪障懺盡,永不受報,但就忘了一條——以後不要再重犯以前的罪障。如果只懺前愆而不悔後過,是無法將罪障懺盡的。因為一方面在懺悔,另一方面又在犯罪。懺罪主要是將過去犯的罪惡誠心懺除,另一方面還要痛改前非,永不再做。所以懺悔是要有立志發誓的決心,才能將罪懺盡。尤其重要的一點是你時常觀我空法空,二十四小時都將此正念住心,自然就不會再造新的罪業。例如《維摩詰經》上記載了一個故事,即釋迦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比丘到山上去坐禪,這兩個比丘本來是要學大乘佛法的,但由於愚迷,不知道要在生活中去學,就離開現實生活,到深山古洞中去修。一天中午,師兄去化緣後,剩下師弟一人在洞中坐禪,這時進山砍柴的樵女看見洞中坐著一位相貌端正的比丘,樵女就起了邪念,就到洞中調戲比丘。坐禪比丘由於沒有正念,就與樵女發生了性關係。化緣的比丘回洞就遇上樵女還在洞中,當下就火冒三丈,舉起拳頭就打樵女,樵女慌不擇路,不小心就從洞口滾下懸崖,粉身碎骨。這兩個比丘一個犯了殺戒,一個犯了淫戒,羞恥萬分,驚恐不安,不敢去問佛,就去問佛的大弟子之一的優波離,想請優波離為他們懺悔。優波離就如法為他們宣說,犯殺戒要感什麼果,犯淫戒又要感什麼果,越說越使兩位比丘惶恐不安,不但沒將他們的罪惡懺除,反而增加了他們的畏懼恐怖之心。正在這時,維摩詰來了,就大呵優波離,不能如是為他們懺悔。遂對兩位比丘講了「無相懺悔」,即令其觀罪性空寂。所以懺悔也要審機,如何審機呢?如果犯了錯誤的人,他知道悔改、知道回頭,那麼,我們就不應如實給他講造什麼因感什麼果,而要對他們講罪性空。如果不知悔改,仍要犯罪,就不能給他講空,只能給他講因果報應。這就說明優波離沒有方便善巧的智慧,不能觀機施教。所以維摩詰就對他們講「無相懺悔」,說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兩邊,就是要他們不住而住,讓他們懂得罪性本空的道理。所以,這兩個比丘不僅當下懺盡了罪障,而且還得了無生法忍,登地成了大菩薩。這裡所說維摩詰向兩位比丘宣講無相懺悔,使之懺除了罪障,永嘉玄覺禪師在《證道歌》里嘆道:「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熒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再如禪宗三祖僧璨,原是一位白衣,此人的前生做了許多惡業,在今生就受滿身朧泡瘡之報,百醫束手,疼痛難忍之極。他聽說慧可親受達摩之傳,是個有道之人,於是他就去求二祖慧可為他懺悔。他見二祖後就說:「和尚慈悲,請你給弟子開甘露法門,懺除罪愆!」二祖說:「將罪來,與汝懺!」僧璨默然良久,答言:「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我與汝懺罪畢。」當下僧璨豁然大悟,體證到了「罪性本空」之理。所以罪性既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也不在兩邊,只是有相無體的緣生法。我們只要認識到以前的罪業而不再作,不取於相,不執著,就在罪性上入了不二法門。後來二祖看僧璨根基不差,就留他出家,其瘡也就不藥而癒,後來承二祖衣缽,為禪宗三代祖師。講到這裡,我們可見「無相懺悔」是多麼的重要。
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這裡就是說,你前面的罪惡沒有懺悔,現在又不改過自新,這怎說是懺悔呢?若只知懺其前愆,但末悔其後過,也不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
這裡就講了學佛人先要懺悔罪過,懺悔後就要發大願。
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自心煩惱」與「自心眾生」這兩處大家要注意,這是唯識的道理,是說眾生各證一境,各一宇宙。雖有情各一宇宙,但也可以互作增上緣,在變境時互仗對方的本質境而別變一個同時同處同一相狀的境為自己的親所緣緣。我們度眾生不是度他人,而是度的你自己變現的眾生。比如,我們晚上做夢時,夢見有人要打我們、追殺我們,但是這打我、追殺我的人是我自心所變現的。既然晚上是這樣,白天亦然。你變他,他變你,互相變,這在佛法中就稱互作增上緣,互為本質境,互相別變。比如,我與李老師,他見到我,不是直接見到我,是他的阿賴耶識仗我的阿賴耶識變現的報身為本質境,然後又別變一個同時同處同一樣子的我為他阿賴耶識的親所緣緣;這時他阿賴耶識的親所緣緣才能為他前五識的疏所緣緣,而他前五識又仗他阿賴耶識親所緣緣為本質境,又別變一個同時同處同一相狀為他前五識的親所緣緣。所以,他給我說話不是直接給我說話,而是經過他阿賴耶識變了一道,然後阿賴耶識又給前五識提供本質境(原材料);前五識又仗他阿賴耶識的本質境又變一次,然後他才能夠發生認識關係。如果不經過這幾個過程,那就成了我直接認識他,他直接認識我,那諸佛如來就可以把我直接提升到佛位上去。所以,我們對佛所說的法,要認真行持,佛陀才能把你度得了;你若不認真行持,佛陀就是在你面前終日為你說法也把你度不了。因為眾生各證一境,眾生各一宇宙,你若沒有仗他的本質境變過一次,變後又沒有照著行持,那麼彼此始終不相關。但這裡有一個疑問,如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既是我們識之所變,為何在死了之後依然還存在?當知這個世界並非是我們某一個有情之所變的,而是由共業之所感的。如室內有一千盞燈,拿走了一盞,而室內還有其它九百九十九盞燈,其光明依然。同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情共業之所成就,一有情去,而並不能令世界也隨之而消失。我們離開成都後成都還在,死後這世界也還在,但是我們變成都、變寶光寺又不是直接變的,還要仗其他眾生——如你們父母已變好的器界為本質境,你才能別變一個。所以器界是影像而不是真實,如果是真實的,那麼每人一個器界如何容納得了?但是雖是影像,看到好象又是實在的,這是大家共業所感,都現有這個影像,光光相網,各遍似一。實在是你走了,就把你的這盞燈提走了,其它眾生的燈還亮著,所以器界還在。那麼世界上如果一個有情都沒有,也就沒有器界了?如果一個有情都不存在,還有這個有情的器界,這一點在唯識中講得特別清楚,今天我們只是略略提一下。你只有這樣理解才懂得「自性眾生誓願度」這句話,我們既要度眾生,又要知道「自心眾生」,也就是眾生是你變的。你自己隨識內因緣變的自心眾生不要去分別執著,不是心外實有眾生,所以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你懂得這點就懂得「自心眾生」、「自性法門」、「自性佛道」,不然就搞成了心外之法,是實有,境就空不下去,法執也就破不了。所以,學佛人要改造人生、改造宇宙,就是要改造你的主觀世界,把你主觀內心境界改造好了,自然客觀世界也就改造好了。因為客觀世界是你自心變的,你自心改造好了,當然所變的客觀世界就不同了。所以,佛、祖師們都要我們不要向外求佛,而要從自心求佛的道理就在這裡。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
在四宏誓願中,第一句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但這無邊眾生指的是哪些呢?就是你心中的無邊眾生。因為你有了邪迷心,就是眾生;有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等,你就是眾生。所以,若把你的邪迷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都改變了,就度了你心裡的無量眾生。也就是每個人要自己度你心中的無量眾生,因為你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眾生念頭,若你把無量的念頭消滅了,用般若智慧觀照,改邪為正,改惡為善,改迷為悟,你就度了你心內的無量眾生。
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各自用正見、正念、智慧把心裡的煩惱、愚痴、邪見降伏,就是自度的方法,也就是唯識所講的破我執、破法執。由我執引生煩惱障,法執引生所知障,若把你自己內心的煩惱障、所知障破除了,就做到了自度,也是唯識所講的「眾生各一宇宙,眾生各一境界」。你自己種善因,你自己的阿賴耶識就變樂果;你自己種惡因,你自己的阿賴耶識就變苦果。因果都是由自心現,自己造業、自己感果,這都不在外,而是在內心。如果你要度自己以外的眾生,只能與他作增上緣,不能作親因緣,他若不聽教誨,你就把他度不了。所以佛常說:「我如良醫,應病與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佛也告訴你要自度,因為佛也不能轉定業,你自己內心有煩惱,就造染污業,染污業就感染污果,佛也把你莫奈何。所以,佛只能給你說法,作你的增上緣,自修自度才是親因緣,才是成佛的主要根據。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我們心裡有煩惱有邪見,要靠自己用功,通達法性本空才能將煩惱邪見斷盡去除。正見與正念不可分割,我們通達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通達一切法都是此有故彼有,知一切法都無實體本性空。懂得這一道理就為正見,並將這道理住於心中不忘就是正念。有這個正見正念住於心中,自然煩惱就不起,自然就得解脫,所以叫「自性自度」。
「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這是講般若行的用功方法。眾生在聞法時開了悟,但過後煩惱還是要起,因為我們無始時來,被煩惱所熏習的時間長,不是悟一下就能將煩惱斷除,而是要將我們悟境堅持下去,遇到煩惱現前,就用正念去對治它。假如我們迷,起了我法執,就要通過體悟我空法空來加以對治,這就叫「迷來悟度」。我們的邪念生起時,馬上就用正念去克服。比如,我們起了「想吃鮮魚湯」的邪念(在成都一帶流行活殺,即是稱之為的「點殺」,這是犯根本戒中的「殺戒」),我們馬上就要起同體大悲的正念,想想魚也和我是一樣的,是一個生命,是個眾生,我怎麼能忍心去吃它呢?同時因果昭彰,今生我吃它,來生我又要被它吃,這樣就很恐怖。所以我們要遠離殺生,這就是「邪來正度」。我們痴迷時,就要用智慧來救度。若起了噁心,如貪嗔心,就要用善來對治,象這樣在煩惱現起時不放鬆、加緊用功,才是真正的自度。我們這裡有些聽法的居士對我講,他們在聽法時,心裡很清凈,可回去之後就有時清凈,有時不清凈了。當我們煩惱現起時,就一定要將其降伏,降伏的方法就是我們這裡所講的「迷來悟度,邪來正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要對治我們心裡的邪見、煩惱是一定要下功夫的,「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就是要用苦功夫來降伏我們的煩惱,這就是真正的修般若行。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無邊煩惱誓願斷」,如何斷呢?《百法明門論》舉根本煩惱有六種,小隨煩惱十種,中隨煩惱二種,大隨煩惱八種,各各眾生都有這二十六種煩惱。其中隨煩惱是依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根本煩惱是生起隨煩惱的基礎。活動範圍寬的稱為大隨煩惱,活動範圍窄的稱為小隨煩惱,活動範圍不大亦不小的稱為中隨煩惱。煩惱多得無邊,這裡只是舉其大綱而言。
「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此是講斷煩惱之方法,即知道一切法本性空,懂得一切法本性空的無漏智慧就是「自性般若」。我們眾生的智慧僅僅是有漏的俗智而不是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是觀緣起性空而生起的智慧。用自性般若將我們的不善心,煩惱無明降伏下去,就叫「煩惱無邊誓願斷」,這都是說要在心上踏實用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用我們的自性正知正見來學無量法門,即用般若智慧觀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以此來對待一切境界,就是「法門無盡誓願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我們的願是要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道,如果能按上述修行,就能滿我們的一切願。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福報哪裡來》
※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之三
※巧用大師作品幫你搞定色彩搭配
※雪浪法師恩公中興法道傳 憨山大師
※太虛大師《佛理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