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抗戰-147 國軍抗戰名將(14)張發奎

張發奎(1896—1980),又名逸斌,字向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9月2日出生於廣東韶關始興縣,客家人,香港崇正總會名譽會長。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參加中國同盟會。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武漢、崑崙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著名的抗日名將。

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營(後改行轅)主任,1947年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 會委員。1949年3月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7月辭職,去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月10日病逝。

「九·一八」事變後,張發奎向廣州國民政府請纓抗日,率部北上援助東北軍馬占山,並得到批准,但軍費無著落,無法開拔。不久十九路軍在上海跟日本人打起,北上援馬,改為東向援蔡(廷鍇),但軍費還是無著落。不久上海戰事結束,張發奎無奈,只讓四軍歸順中央。1931年12月,國民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張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民國21年(1932年)3月,他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龍江,蔣又不允,反將其調往江西「剿共」。張發奎痛感國事危急而報國無門,於10月隻身出國遊歷歐美。張在國外宣傳抗日救國受各地華僑歡迎。在倫敦他發表談話說:「如有機會,余願率一旅之孤軍奮起抗敵,期有報國讎於萬一也。」在美國,一位醫生名叫雅侖,用一個傳家之寶的酒杯盛滿白蘭地對張說:「在我有生之年,如你能打敗日本,情願把這杯子送給你」。張發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抗戰勝利後,雅侖找到張的弟弟勇斌果然把酒杯交其帶回)。

民國24年(1935年)春張回國到南京見蔣介石,提出:「今後中國之出路,唯有抗戰之一途」。蔣許他日後為抗日先鋒。民國25年張任皖、贛、浙、閩四省邊區總指揮及蘇浙邊區綏靖主任,專事督辦抗日防禦工事。

民國26年(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張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並親自指揮炮兵轟擊日軍司令部和日軍旗艦「出雲號」給敵以重大威脅,被譽為神炮。10月30日左翼軍開始敗退,蔣改任張指揮左翼及中央軍。面對殘局,他仍表示:「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11月5日,日軍於杭州灣登陸,張部腹背受敵,奉命放棄上海。

民國27年(1938年),張發奎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他指揮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八、第七十、第五十四、第二、第四、第六十各軍,負責確保贛鄂門戶,固守九江以西至蘄春長江兩岸各要點的任務。戰鬥開始後,張發奎所部的預備第十一師、二十五軍之一個師和二十九軍團主力在姑塘的守軍損失慘重。他「下達變換陣地的決心」,以預備隊第四軍附一五五、第一八七兩個師佔領獅子山、張家山、兩台嶺等為第二抵抗線,掩護主力轉移。但這一撤退遭到蔣介石的斥責,認為他想保存北伐時第四軍的實力,叱令他交出指揮權調回武漢。回漢向最高統帥部彙報戰況後,張發奎又調到瑞昌以西地區及馬頭鎮、羅東鎮等要塞進行守備,均被日軍以優勢兵力襲取。後來張發奎又率部在陽新、大冶和通城、岳陽、蒲圻等地組織守備,直到武漢會戰結束。

民國28年(1939年)春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軍事。冬,張指揮第一次粵北會戰獲勝。

民國29年(1940年)1月,四戰區遷往廣西,他乘隙回家鄉住了十天,然後到廣西任職,相繼收復南寧、龍州、欽州。

民國33年(1944年)10月,日軍進攻廣西,桂林、柳州、南寧失陷。張部敗退至百色。冬,張發奎改任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

民國34年(1945年)5月,二方面軍奪回南寧,7月攻克龍州、憑祥,進軍梧州。

抗戰勝利後,在軍委會委員長廣州行營主任任上,毅然下令逮捕意籍日本間諜、法國領事衛映章的姘婦貝安加,並派兵包圍法國駐穗領事館,強行搜索該犯之來往文件檔案,勒令法領事當面簽字認錯。1945年10月斷然派劉紹武師長率部封鎖穗澳邊境,禁止肉類蔬菜出口,迫使澳葡當局引渡匿澳日本戰犯與漢奸且查封其財產。1948年1月批准軍統廣州站組織特別行動隊,在港九散發傳單,警告港英當局停建屏山機場、取消限制華人入境,引渡所有漢奸到廣州受審,否則將發動十萬青年對香港實施毀滅性行動。凡此種種都維護了國家主權、捍衛了港澳同胞的合法權益。

1949年7月,辭職到香港定居;

1980年3月10日,張發奎在香港病逝,終年85歲。

他死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元帥電其家屬:「驚悉向華將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縈懷。特電致信,尚希節哀。」台灣始興同鄉會曾開會追悼並獻一輓聯:「望出曲江,緒承風度,千載道範,先後獻身邦國,古今輝映;聲揚咸寧,威鎮華夏,一代名將,從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推薦閱讀:

抗戰勝利70周年:南嶽「忠烈祠」的等待
抗戰時期的延安·老照片
漁民打魚撈上最早丹書鐵券,333個金字免死9次,抗戰再沉水底
不要再說「八年抗戰」了!
老薩談抗戰天下第一槍

TAG:名將 | 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