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國在戰術上又一次輸給了日本
釣魚島爭端,中國在戰術上又一次輸給日本
炮瞄雷達照射日艦一事無論是否屬實,被日本人利用來搶先披露,再一次暴露了對日鬥爭中戰術運用上的被動。
據披露,軍艦是一國流動國土,當在公海航行被確認受到外來威脅時,動用包括雷達瞄準等手段在內的一切警告方式,都是各國海軍通常使用的自衛行動。我國海軍在公海上航行就常常被有敵意的外來海軍跟蹤干擾,甚至被用雷達照射。尤其是當我艦艇編隊進出島鏈通過日本周邊海峽時,日本艦機長時間近距離跟蹤拍照等等明顯帶有挑釁的行為,就像是家常便飯,我們通常不予理睬了之。多年來,這樣的思維模式被廣泛理解為:對於國家而言,是寬宏大度;對於軍人來說,是英勇無畏。可問題就恰恰出在這裡。
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又是自認為世界和平的實踐者和保衛者。寬宏大度和英勇無畏對國家和人民來說是光榮和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當這種美德運用到國際交往場合,尤其是在對待譬如日本這樣的無賴國家時,就顯得蒼白無力,好像是秀才遇到了兵。一些別有用心或者不明真相的國家與人,當聽到日本防衛大臣面對記者哭訴時,第一反應往往就是:中國好戰。這一結果是完全與事實背道而馳的!類似的黑鍋是我們要重新洗刷多久才能洗乾淨的?也許會有人講,怕什麼!再來幾次八國聯軍也不怕。中國人民不信邪!是的,新中國證明過這一切。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古訓,在中國人民珍惜民族復興的戰略機遇時,在面對國際及其周邊惡劣環境時,記住這句古訓是很重要的。
和平不等於和事,和事不能帶來和平!以和為貴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但它不適用於所有對外交往。我們與有些國家的確有著不同的價值觀。西方國家在幾個世紀當中靠的是船堅炮利對外交往,國家利益在哪裡,炮艦就開到哪裡,他們是將商業法則運用到外交關係當中,正所謂:無利不起早;張嘴(開炮)三分利。對於這樣的國家來說,沒有永遠的和平,只有永遠的利益。這與我國對外交往中,有時為了和平而不惜犧牲自身的利益有著天壤之別。試想,如果我們抱著和平優先的願望與抱著利益優先的國家打交道,我們能夠得到的和平是什麼?中外歷史證明,和平對於將和平置於利益之上的狹隘和平觀來說只能是一種奢望。這一點已經被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說明的再清楚不過了。
中國是一個大國,既然是一個大國,就要有所謂「大國風範」。西方國家有時就是這樣提醒我們的,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於是,我們自己也覺得要高尚起來,凡事不能斤斤計較,能忍讓的就忍讓吧,為了和平嗎!殊不知,我們倒是想的和平,人家想的卻是利益。要我們做「負責任的國家」,是要我們對他們的利益負責,而不是對和平。譬如:我們的艦隊被人騷擾,為了息事寧人而不去抗議,對方覺得正常。我們維護自身安全有點動作,他們就認為不正常,鬧得周圍的人只知道我們有行動而不知道我們整天遭到侵擾,結果成了我們不要和平。再譬如:西方國家把貨幣當武器,屬於自衛,我們卻不予置評。我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平衡匯率,人家就說是匯率操縱國,如果沒有被定為匯率操縱國時,我們有些人倒還以「險勝」自慰。請問,難道這些不是以和為貴的理念在運用於無賴國家時,在戰術上的失敗嗎?
中國人歷來不以經商為榮,所以商業法則永遠被打入另冊,更不可能將商業利益置於重要位置,因為,古人云:和能生財。為了「和」,我們在國外的商業利益得不到保護,華人在國外有成千上萬經營者,只能忍辱負重,永遠受人欺負而得不到母親的關懷。可我們為什麼不想一想,當年八國聯軍為什麼要打入北京;倭寇又為什麼要與北洋水師拚命,是我們沒軍艦嗎?說來說去,還是人家想的是「利」,而我們想的是「和」,為了「和」所以步步忍讓。人家為了「利」可以跟你拼個你死我活,我們為了「和」只好放棄「利」。如此這般,哪有不失敗?
中國的復興應該首先在理念上復興。有些舊有傳統不能真正帶給我們民族復興,需要予以革除。對外交往中,遇到愛好和平,平等待我的國家和民族自然應該以和為貴;遇到以「利」為先「價值觀」的刁蠻無恥國家和民族時,要堅持討價還價,張嘴三分利的原則!如若不然,我們國家民族的利益就永遠得不到保證,我們民族偉大復興將被利益的大量流失所困。
今天,我們在外交宣傳戰上的疏鬆被動,實際上就是以和為貴的理念用錯了對象。如今,我們有了讓敵人怕的武器,可我們還不具備讓敵人怕的理念—商業法則。如果我們仍然抱著和平優先的法則,而不去與敵人「斤斤計較」.
推薦閱讀:
※處理婆媳關係的戰略戰術! | 李白故里--安陸 - 孝感槐蔭論壇
※女人應對婚姻危機四招戰術
※二戰時期,論戰術水平,誰能超越曼施坦因?
※黑馬王子150803盤前:百日低量待確認,兩套戰術破僵局
※趙曉 | 中美貿易談判:戰術與戰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