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講堂 | 徐陽老師人像攝影(二)

攝影 · 旅行· 名師

26°C,讓你的旅行有溫度。

步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看一下徐陽老師的近照吧,相當有味道啊有木有!

好了,不要再看了,上課了上課了!

接下來要呈現的是徐陽老師人像攝影用光分享的後半部分內容,另外,26度C名師講堂第三期直播將在2月24日即本周五晚7點半開始,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學習!

3、人造光各種光型的造型效果

在人像攝影中無論你的光線如何布置,它們所起的作用無外乎兩類,一種是主光,一種是輔光,主、輔光在對拍攝主體的塑造中起到了不同刻畫作用,運用主燈布光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主光橫向角度的方向,然後再調節主光縱向角度的高度,被攝人物面部的光線效果將隨著主光照射方向和高度的不同位置而變化,它可在被攝人物面部形成五種基本的光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五種基本的光線。

正面光

正面光也俗稱 ,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用光方式,主要針對人物肖像拍攝的布光方式,這種布光方式大家可以在早期的好萊塢看到,是非常經典的針對女性的一種布光方式。

上述兩張圖是我所畫的正面光的光點陣圖,光源位於所拍攝人物的正面,但它的高度要高於人物頭頂,基本在30-60度之間的角度。

這張圖拍攝的時候主光燈的位置與被攝人物的鼻子垂直線平行,人物面部受光達到四分之三以上,這種光位使人物面部受光平均、光效柔和,得到的影調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缺少光和影的對比,立體感效其他布光方式較差。在拍攝時我們可以通過調整主光的高低位置,可以達到改變被攝人物臉型的作用,如果將主燈位置升高使光線由上而下投射,這時在人物的鼻部、腮、頸和眉骨下面會出現較深的投影,從而使人物在視覺上給人以消瘦之感。但要注意高位布燈對於眼窩深陷的女性不合適,因為這時候的光線無法照亮她的眼睛,會使人物顯得無精打采,這時解決方式是把主燈的位置降低一些。如果把主燈位置降低,光線與臉部形成的正面平測效果,這時人物的面部基本沒有陰影,看上去更加豐滿圓潤,這樣的用光適合偏瘦的女性拍攝。

這位女性肖像使用了正面光,燈位稍高,這樣可以在人物鼻樑、額頭、嘴唇和下巴部位形成高光,而且在人物兩腮、鼻子下面、下顎部分會形成陰影,這樣可以使人物面部更顯立體和消瘦,這種布光又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蝴蝶光,光線在人物鼻子下面形成一個類似蝴蝶的陰影,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些早期的好萊塢大片,這種光在這些電影中運用得非常多。

底光

底光也叫腳光,光源的位置在所拍攝主體的腳步位置,一般腳光都是作為輔助光源,很少作為主燈,隨著人像拍攝的布光越來越多元化,現在也越來越多的被攝影師所使用。為了創造某些神秘的氣氛感,也可以使用腳光的方式來拍攝圖片,上圖拍攝於一個賓館的樓道,我把閃光燈放置在模特眼前的地上,雖然是在白天拍攝,但是卻給很平常的場景添加了一些神秘感。

上面三張圖都是運用了底光來拍攝,如果底光作為主光燈,一般用來表達被拍攝人物的陰險和狡詐,一般多用於恐怖片來使用。這組照片我用了底光而且拍攝對象為女性,我主要想表達一種神秘或另類的主題,所以使用了這種另類的光來拍攝。

輔助光

輔助光是用來協助主光源加強或者調節被攝者的照度、反差層次、皮膚質感、修飾畫面影調來使用的光,輔光要根據拍攝者的意圖和主光的位置、強弱,同時還要顧及被攝者的外貌、胖瘦、高矮等身體差異,這都是輔光使用的難度要大於主光的原因。一些畫面的層次、人物的膚色表現、明暗表現、臉部的立體感都不需要靠輔助光來確定,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輔助光的作用。

從上圖可以看出主燈位於被攝者前面45度一側,而副燈位於相機旁,它的作用在於減弱人物側面的陰陽分界線,彌補暗部光線的不足,使面部光線明暗連接均勻柔和,這次拍攝的對象是女性,所以我的主輔燈的光比控制在1:2。

眼神光

眼神光作為人像拍攝,尤其是肖像拍攝特寫是不可或缺的。一張照片上的人物眼神是炯炯有神還是黯然失色和眼神光有直接關係,眼神光的塑造和燈的數量也是有直接關係的;由於眼睛是反射體,被攝者眼前有幾盞燈反映到眼睛裡,眼神光就有幾點,燈位越近眼神光的面積越大,燈位越遠面積越小;如果使用柔光箱,燈箱的面積越大眼神光越大,拍攝時燈位高眼神光就朝上,燈位低眼神光就朝下。

眼神光也因人而異,如果用同樣的布光,眼睛大的人會顯得眼神光光亮漂亮,小眼睛和深眼窩的會顯得稍微暗淡一些。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及時的降低燈位以保證眼神燈的完整,需要注意的是眼神光不能過多,一般以一點到二點為宜,多了後會顯得人物眼神分散。眼神光的光斑位置不能位於瞳孔中央的位置,這樣會給人眼盲的感覺,通常的位置應該在瞳孔的斜上、下方。

上面這張圖片拍攝時我採用了主光在上輔光在下的布光方法,可以從模特的眼神中看到上面這盞燈用的是八角,下面這盞燈用的是柔光箱,從眼神光的形態可以看出來,而這種上下布光的方法又被戲稱為鱷魚光,因為兩盞燈的位置像鱷魚的嘴一樣。拍攝時主輔燈的光比採用的是1:4,以此來強調上下眼神光的主次,這種布光方法最簡單同時也最有效,也可以單獨加燈或者加反光板,有時可以把下面的燈改為反光板來拍攝,這種方法也使用得非常多。

發光

發光的主要作用是突出頭髮的層次,提升頭髮的質感,調整畫面的整個影調,把深色的頭髮一絲絲的表現出來,這樣會給觀者神采奕奕的感覺。這種方法對於亞洲人使用較多,對於淺色發色的被攝者使用少一些。

從上圖可以看到發光是位於被攝者身後同時又高於被攝者,由於從上而下垂直角度照射被攝者的頭髮,這樣可以表現出人物的頭頂橫頂面的亮度與深。這種布光方式的最佳位置在頭頂稍後,太靠前光線容易在人物的額頭凸起部位造成亮斑,影響整體正面光的效果;太靠後發光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接近逆光了。發光兆度的大小還要根據被攝者的頭髮多少、色澤來確定。

腳光

腳光和底光差不多,在拍攝一些多半身和全身照的時候使用,燈的位置也是布置在被攝者前方地面上,主要多用於全身人像的拍攝。

主光源以被攝者面部照射為基礎,由於人工光會根據距離遠近有所衰減,用這種布光方式拍攝人像,腳光是為了彌補人身體下半身的照明不足來使用的,但一定要注意腳光的輸出功率不應超過主光,腳光的照射方嚮應與主光的照射方向一致,兩者處於同一軸線上盡量不要偏移。腳光也多以柔光箱的方式出現,在使用腳光的時候一定要使其和主燈的銜接均勻,不要留下痕迹,保持亮度一致。

背景光

背景光從上面兩張照片可以看到,拍攝時力求突出歌手的特點,不僅在主燈上突出他的特點,照片拍攝時也像音符一樣跳動,所以構圖時我沒有採用常見的平整構圖方式。為了配合主體,使整體畫面統一,我採用了背景燈對背景進行照射,使背景有一個明顯的明暗變化,更切入主題。

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光線照射面積大小、強弱來形成一定的影調過渡,使背景不要全白或全黑。背景最有最亮的部分,但最亮的部分不要超過被攝者面部高光部分的亮度,暗部也不要比被攝人物最暗的部分黑,這是使用這種光的基本要求。

這張圖正好與上圖相反,為了使整個畫面更整潔更平面化,在拍攝時考慮到背景兆度應均勻,在被攝者的背後布置了兩盞帶柔光箱的閃光燈對背景進行補光,目的就是想讓整個背景過渡均勻,使背景的明暗過渡減到最小。所以背景燈的選擇是根據你的題材來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求拍攝的照片用光要自然、和諧、美麗。

輪廓光

輪廓光是作用於照亮被攝者的輪廓,使之與背景分開,非常像自然光下的逆光的輪廓光,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棚內增強整體照明的立體感,有助於表現對象的立體形態,使光線效果真實動人,對活躍畫面和整個影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輪廓光一般多為聚光燈和極光燈,在舞台上使用得非常多,所以也被稱為舞台光。

輪廓光在室內拍攝使用時一般不加柔光箱,用標準罩加四葉板居多。輪廓光最好是在被攝對象的後側兩邊,主要作用是在被攝者的頭髮、肩部和身體周圍形成勾勒的亮邊,使人物與背景分開。

彩色光

彩色光是輔助光中最有個性也最有特點的修飾光,它對畫面氣氛的營造是其他輔助高無法比擬的。因為它有色彩,所以它的特點就是利用色彩的對比、冷暖來刻畫和活躍畫面的氣氛。我很多時候用這種布光方式來拍攝比較個性化的商業照片和充滿神奇色彩的圖片。

這張圖片我在被攝者的左右兩方加了兩盞副燈,同時在兩盞燈上分別加了紅色和藍色的濾色片,主燈位於被攝者前方的位置,所以最終拍攝效果有冷暖變化,同時由於主燈的使用,人物正面膚色的還原也非常準確。

4 、各種光比的造型效果

在攝影時副燈的位置和輸出功率決定了輔光的強弱,而輔光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主輔燈光比的大小,不同光比的光線在人物臉上所營造出來的光比效果是迥異的,不同光比的光線對人物刻畫的作用也是截然不同的。

4.1 硬性光

硬性光在被攝者的臉部主輔光的光差一般在4到6倍或者更多,所應達到的光比在1:4或者1:6,即主燈應該是輔燈的4倍或者6倍。光線造型的特點是鮮明有力、投影濃重、光影對比強烈,對表現肌膚的質感、強化性格、突出重點特徵有非常好的效果。通過硬性光來拍攝男性,可以表現出男性的男子漢氣概;如果拍攝女性,往往會出現一種幽幽的神秘感。此外,如果主輔燈的光位稍高一些的話,會把人物拍得更加削瘦、硬朗。

硬性光的使用要求:主輔燈的光比較大,一般光比不應小於1:4。主燈的光束應集中、明亮,主要使用標準罩或者雷達罩,這樣投射範圍小,光放射出的光線呈直線形,光束直徑變小,燈的亮度同時也就增加了。而輔燈可以用柔光傘或柔光箱的方式出現,讓光線變得柔和而散漫。

4.2 人像用光種類

自然光

關於人像用光的種類,我們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然光,自然光就是太陽給我們帶來的光明和色彩,在世間萬物因為陽光而變絢麗繽紛。我這裡談到的自然光是除了人為光源以外的光,他是來自於大自然空間的各種太陽光。太陽光不同於各類人工光源,它是唯一不會因為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的光源,自然光在外景人像中是用得最多的,也是畫面效果最接近自然的用光方式。大家有時可以看到一些人文的人像作品,它都是利用太陽光這種自然光來進行拍攝的。

用自然光拍攝人像就是利用太陽光和一些輔助工具,以實現對拍攝人物的布光和拍攝。在戶外自然光是瞬息萬變,它根據時間和太陽的角度不斷變化,奇妙莫測,再加上氣候的差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光線以及光影效果。

在自然光下拍攝人像照片,一定要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時間以及氣候下的光線特點,並能效的運用這些光線,為塑造人像來服務。從時間間隔來看,在晴朗的白天陽光下,萬物色彩艷麗,而人物會形成較大的明暗反差,立體感很強;而早晚光線比較柔和,照射角度低,有很強的方向性,這時只要略微改變被攝者的受光角度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光線效果。所以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早晨和黃昏時的陽光是拍攝外景人像的最佳光線,也是平時拍攝風光的最佳光線。

上面這一組就是利用自然光線完成拍攝的圖片,拍攝地點是在北京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時間大約是十月份左右,可以從畫面中看到已經是深秋。我在拍攝中沒有使用其他的人工控光手段,比如閃光燈、控光板都沒有使用,整組圖片全部利用現場條件,利用秋天下午的太陽光照射角度低、色溫低、光照柔和的條件使整組畫面充滿了深秋的氣息。

在自然光條件拍攝人像時,拍攝前的測光要領,我的經驗是相機的曝光參數要以測得人物面部為基礎來確定一個基礎的曝光值,我一般是使用手動相機的中央重點測光或者點測光功能,將取景畫面中的測光點移至被攝者的面部位置進行測光,來確定一個基本曝光值,然後再根據現場環境的明暗和被攝者的衣服深淺以增加曝光來確定最終的曝光值。但是這裡需要說明在基礎曝光值上增減曝光值不應大於1.5檔。雖然現在的數碼相機寬容度越來越高,但作為人像拍攝,如果曝光不足超過1.5檔,後期做的時候人物面部容易出現噪點,會顯得臟,所以我在拍攝時盡量不超過這個數值。

這張在拍攝的時候,我進行點測光以後,由於模特是低頭的瞬間,如果完全按照所測曝光值拍攝,背景就會稍微過曝,最終在再次拍攝時,我將曝光量在基礎上增加了0.7檔,最終得到了這張照片。

這裡我還需要提及一些數碼相機的曝光曲線問題,由於數碼相機的電子影像感應像的成像特點,決定了數碼相機在拍攝的時候曝光曲線和膠片時代的反轉片類似,就是我們常提到的曝光時寧欠勿過,也就是說在人像拍攝的時候,曝光應該稍欠一點,就是像我剛才說的別超過1.5檔,後期調整時可以調整成正常水平。

如果在前期拍攝過程中曝光部分過曝太多,在後期處理的時候很難補救,雖然現在相機的感光器越來越先進,寬容度越來越高,而且我們一般都是以RAW格式拍攝,但是以我的拍攝經驗,我現在用的是尼康D4這台相機,它的寬容度已經是很好了,以我的經驗它在拍攝人像上的極限應該不會超過4檔,通過RAW格式在後期軟體的處理上還可以挽救回來。

人造光

這裡所說的人造光是以人造光源為主來拍攝人像圖片,人造光所使用的燈具非常多,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閃光燈和一些長亮燈,我們利用這些工具可以隨心所欲的拍攝人像圖片,可以通過任意的布光來得到滿意的人像作品。

由於人造光源的兆度可以通過人為的加強和減弱,它對我們拍攝人物的外表特徵的刻畫、人物內心精神實質的烘托,對於人物整體的立體感以及表現的質感,能夠由我們拍攝者自由選擇和發揮,同時不同的用光方法對平衡畫面結構、調整影調層次、烘托主體、渲染氣氛可以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影棚拍攝人像時,布光要點就是我們一定要模仿自然光中單一光源的效果,即時你使用多個光源、多盞燈,也需要其中某一個單一光源起主導作用,用它勾勒出人物面部的陰影和高光區域,其他光源用來修飾主光,這是影室人像布光基礎中的基礎。一些棚拍人像作品的用光感覺很亂,就是對主光把握不足所帶來的不好的效果。

上述圖片就是利用人工光源手段在棚內或者室外以人工光為主塑造的一些效果,大家可以看到用人工控光手段後,在人物的表現力和刻畫上要強於自然光下。

上面兩張圖就是我們平時在影室用得最多的燈光設備,為了控制光線的方向、角度、強弱使用的一些外圍的一些設備,比如雷達罩、豬嘴、四葉片、反光傘、柔光箱,這些都是為了控制光線的方向、強弱來使用的。

三角光

三角光又稱45度角布光,這種光多見於著名德國畫家倫勃朗的人物繪畫作品中,所以也叫倫勃朗式光。

三角光的光位相比正面光的光位偏向被攝者的一側45度左右,但是高度和正面光差不多,可以根據所拍攝人物的面部特徵不同進行高低角度的調整。

上圖拍攝時主光燈的位置與被攝人物的面部正面成45度的夾角,面部受光面積為三分之二,由於非受光的面頰部位形成一個小塊的三角曝光,可以從圖片中模特的右側臉頰部位看到,所以這種光也叫三角光。這種光線效果明暗對比比較適中,若配於附光可以使被攝人物面部層次豐富、立體感強,還能很好的表現皮膚的質感,是人像攝影經常採用的主光燈位,無論被攝者的年齡、性別都可以使用。

上圖所拍攝女孩是一位音樂人,而且主要是以鄉村民謠或者搖滾為準,這時我也採用了三角光來進行拍攝。可以注意圖片中人物左側的臉頰、鼻樑形成了非常標準的三角形亮斑,所以三角光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的突出,正是因為我所拍攝的對象是一位音樂人,所以我採用三角光來突出被攝者的性格和職業特點。

側光又稱夾光。

側光又俗稱夾光,從燈點陣圖上可以看到燈光在被攝者的側面,所拍攝出來的效果大家平時也稱陰陽臉。

主光的位置與被攝人物的面部基本成90度夾角,人物面部的受光面積約為二分之一,受光的一側叫陽面,非受光的一面叫做陰面。由於這種光影特點明顯頗具立體感,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突顯被攝者苗條身材的布光方法,而它的光影主要分列左右,上下比較均勻,投影落在面部,故面孔消瘦的人凹凸感可以減弱,胖的面孔凹凸感可以加強,這種用光易於改變被攝者的臉型,配合輔光的強弱可以隱藏被攝者面部線條的一些缺憾和不均勻,比如眼睛的大小不一、鼻子的不直都可以通過這種光線很好的掩蓋。

後側光

後側光有點像前面講到的自然光的逆光,這種布光方式會給人與眾不同的光感,同時作為輪廓高光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的布光是主光燈的位置位於被攝者的身後,與被攝者的面部正面成100到200度的夾角,面部的受光面積少於二分之一。

這種布光方式的特點是陰影多、亮面少,面部和身體的受光區域不大,面部邊緣明顯、鮮明,勾勒出的效果很突出,能夠較強烈的顯示被攝者的身體及面部輪廓,這時採用暗背景可以使人產生空間的縱深感,這種拍攝很像平時在自然光下拍攝的剪影照片。

這組照片是我為一位準媽媽拍攝的一組懷孕時的照片,可以從光位布置圖上看到兩盞燈位於被拍攝者的雙後側,為了保持暗部的一些細節,我在拍攝時在拍攝對象的前面加了兩塊反光板少許補光,將人物一生最美麗的時刻用鏡頭保留下來。

後側光也稱為側逆光,這種布光方式非常容易突出人物的剛毅性格,一般是為一些臉部線條比較明顯、硬朗的人物拍攝肖像。這張布光圖在原來的基礎上變化了一下,在人物的前側和後側的對角線上布置了一個硬光源,形成這種布光效果,這種光主要用於男性的拍攝。

逆光

在棚內的逆光在主燈的位置位於被拍攝者的身後,人物的面部不受光,因為主燈光照直接面對相機,所以故稱為逆光。有時為了獲得人像攝影用光的特殊效果,採用逆光效果可以使人物的頭部和肩部產生強烈的輪廓光效果,如果是深色背景就可以把人物的輪廓光效果顯得更加突出,如果這時加入照明的情況下,再加大面部和背景的光比,就可以把人物拍成非常清晰的剪影效果。但是在室內拍攝過程中用純單燈的拍逆光效果極少,一般都配合主輔光來使用,一般在被攝人物的前部再增加一盞光源。

上面兩張圖是逆光拍攝的一種變種式拍攝方式,由一盞燈變成多燈來營造氣氛,由於是閃光燈的直接照射,這時候對相機的鏡頭抗炫光能力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柔性光

柔性光的主輔燈光比一般在1:2左右,最大不超過1:4。這時的光線造型特點是:陰線淺、投影邊緣柔和、明暗過渡平滑、質感細膩,這種用光多使用於女性或者兒童的拍攝中。

柔性光一般使用柔光裝置或擴散裝置,一般為柔光箱或者燈罩上加柔光布,這樣使光質變軟、變柔和,相較於漫散光光線投射的範圍更多,拍攝全身或大半身時可以讓光源能柔和的投射到全身。柔光本身由於兆度低,在背景選擇上盡量選擇淺色背景,而且背景的光照度應均勻、亮度高,布光時主燈的位置盡量根據被攝者移動,盡量照射到人物的正面,避免對人物面部造成明顯陰影。

以上就是我們平時人像拍攝中的幾種光線和基本使用,在布光上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來進行調整。

26度C名師講堂第三期直播將在2月24日即本周五晚7點半開始,趕快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學習吧!

推薦閱讀:

10張搞笑動物攝影,不止人會逗比哦
學攝影:如何拍出好照片,先要掌握下面7個技巧
讓拍攝不單一!照片背後的故事
一項賭上生命的攝影大賽揭曉,為勇敢者喝彩 [一點資訊]
教堂婚禮跟拍的內容和注意事項

TAG:攝影 | 人像攝影 | 人像 | 名師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