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中醫教你補陰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一章陰陽平衡與身體健康  世間萬物離不開陰陽  世間萬物都是由陰、陽所組成的。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早在數千年前就發現,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它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另外,還歸納出屬於陽性的多為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而陰性的相對是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為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認識陰陽其實並不複雜,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陰陽的存在,如男屬陽、女屬陰。而男女的體內又是一個陰陽交錯的世界,並且互相平衡、消長。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出現也是陰陽的體現,白天溫暖即為陽,夜晚寒涼即為陰。  最能讓人比較深刻感受到的是炎熱與寒冷的交替作用,炎熱的夏季經過緩慢而悠長的時日,不可逆轉地到了寒冷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同樣經過悠長而緩慢的變化,不可逆轉地到達夏季。四季之中,春、夏季皆因為溫暖暑熱而屬陽,秋、冬季節由於寒涼清冷而屬陰。雖然春、夏總體上屬陽,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陰陽;一天中的陰陽根據陰陽氣的多少,還可以劃分為陽中之陽、陽中之陰和陰中之陽、陰中之陰。比如,上午整體上屬陽,而且是陽氣逐漸增加的過程,所以是陽中之陽;下午雖然總體上屬於陽,但是由於陽氣處於逐漸減少的過程,所以屬於陽中之陰。  陰陽是不斷變化的,不會總停留在某一個水平上。陰與陽之間的互相轉化往往是陰消陽長,或者陽消陰長,而且量變逐漸積累會發生質變。陰與陽之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而且還不斷地相互消長、轉化。  陰陽構成人體  陰陽作用於人體更是奇妙而明顯的,在我們的身體里,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陰陽交織和互相影響,只要你悉心體驗,就能感覺到。因為人體也是自然界陰陽之氣變化的產物,也就必然會有陰陽的屬性相互間的作用,並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中醫學在治療疾病的根本問題上就提出了「治病必求於本」。  那麼,人體的「本」是什麼呢?  《黃帝內經》中提出:「生之本,本於陰陽」。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生命的根本必須建立在自然陰陽變化的基礎上。以我們人體來劃分陰陽,即人的體表屬陽、體內屬陰。腹部經常屈曲,因此屬陰;背部經常伸展,因此屬陽。人體的上部屬陽,下部屬陰等等。人體里的內臟,根據其不同的生理特點也有其陰與陽的屬性。心、肝、脾、肺、腎等臟器,由於它們的功能主要是貯存精氣,屬於一種靜態,所以屬陰;胃、小腸、大腸、膽、膀胱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傳導水谷代謝產物,是動態活動,所以屬陽。  正因為如此,所以說人體里的陰陽之氣的關係決定著人體的健康狀態。人體的活動屬陽,物質基礎屬陰。一切活動都必須以物質為基礎,而基礎物質發揮作用又必須通過功能活動才能實現。如果一個人活動量太大,就會消耗過多的基礎物質,造成基礎物質的嚴重不足,進而引起疾病。如果基礎物質被耗竭,人體的生命就會因此而終止。如果一個人只有基礎物質,而沒有生命的活動,那麼這些基礎物質也會停滯下來。流通不暢的物質,不但無法發揮作用,而且還會影響生命活動的進行,從而也會形成疾病。  所以,要想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就要進行陰陽調和,達到互補而不是互堵。只有這樣,才能健康長壽,沒有疾病困擾。  平衡陰陽,才能守住健康  陰陽原理不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學和中國養生學的核心。按照中醫學和傳統養生學的觀點,人的體質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陰虛陽盛型、陰盛陽虛型和陰陽平衡型。陰虛陽盛型由於涼少而熱多,故身體發熱或手腳發熱,即為熱性體質人。陰盛陽虛型由於熱少而涼多,故身體發涼或手腳發涼,即為涼性體質人。陰陽平衡型因陰陽搭配適當,故身體不涼不熱,即為中性體質人。在這三種類型中,陰陽平衡型為最理想的,其必身體健壯、精力充沛、身材適中、很少得病。而其他兩種類型體質的人問題就多了,不論是陰虛陽盛或是陰盛陽虛,均易出現疲勞等所謂亞健康現象,嚴重時可導致過勞死。具體地說,陰盛陽虛之人易脫髮、失眠、頭暈,易疲勞,男人易患陽痿、前列腺炎,女人易不孕。陰虛陽盛之人易患熱性病,易長瘡、癤子,扁桃體炎,鼻或牙齦易出血,易牙痛、牙齦膿腫,易感冒,發熱,隨著年紀增長還易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腦血栓、腦出血等病症。  既然陰陽平衡型是最佳狀態,那我們就要設法使另外兩種類型的體質調理到陰陽平衡的狀態上來。這就突顯出了進補的重要性。  儘管許多人了解只有陰陽互相作用和平衡才能保證機體的健康和正常運轉,也知道補陰和補陽的一些辦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辯證地加以補充。否則,不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補出疾病,從而危害健康。  進補的基本原則就是平衡陰陽,具體來說,就是陰虛之人應涼補(即滋陰),陽虛之人應熱補(即壯陽)。陰陽失衡較輕者,通過食補即可達到補益目的。而嚴重失衡者,就應考慮進行葯補了。進補的基本原則是一定要分清陰陽,若不分陰陽而盲目進補,結果會適得其反。如陰虛體熱之人,再進補人蔘、海參、鹿茸、冬蟲夏草等溫熱性補品,則屬熱上加熱,是很容易補出腦血栓、腦出血,或者是心臟病。  中醫提倡夏天涼補、冬天熱補,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對於陰陽平衡或基本平衡之人來說,可以按此規律進行適當的季節性滋補。但對於陰陽失衡較為嚴重的人來說,則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滋補,如陰虛者在冬天很可能也要涼補,陽虛者在夏天也要熱補。所以,我們在進補時也一定要加以注意,切不可盲目進補,以免適得其反或達不到滋補的目的和效果。  人體的生命活動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表現,陰陽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條件。我們只有保護陽氣、珍惜陰氣,才能保住陰陽平衡,從而才可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二章老中醫為你解讀陰虛  什麼是陰虛  陰虛是中醫根據人體內出現的一些癥狀,結合陰陽理論提出的醫學理論。它主要是指人體精血或津液虧損的一種病理現象。中醫學中的「津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體內各種水液,如唾液、胃液、腸液、關節腔內的液體以及淚、涕、汗、尿等。因為精血和津液在中醫理論中都屬「陰」的範疇,所以將這種陰液虧損的現象稱為陰虛。陰虛的一般表現為身體羸瘦、面容憔悴、口乾喉燥、咽痛咽干、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甚至出現骨蒸盜汗,或午後低熱,或夜熱早涼,嗆咳、顴紅、消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這些主要是由於陰液虛虧而不能使體內激增的熱量予以抑制,進而使體內的火熾肆虐,從而消耗掉更多的陰液,導致陽熱相對增多,使機體處於虛性亢奮的一種狀態,繼而使人適應能力減弱,最後導致機體功能失調。  導致陰虛的原因  造成陰虛的主要原因既有內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內因主要有先天不足、久病不愈、喜怒無常、房室不慎、過度勞累、飲食不當等。外因主要有風邪入侵、燥邪傷津、暑邪入侵、熱邪入侵、外傷等。另外,醫源性病因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可以說是造成一切虛證的根源,陰虛更是如此。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或年長受孕、早產等,加之後天營養失調或不足,使機體先天陰氣不足。  過度勞累  人們常說「積勞成疾」,過度的勞累會使人的陰血虧耗、肝體失濡、心神失養,從而導致出現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陰虛癥狀。《十葯神書》中指出,「虛勞之由,因人之壯年,氣血完整,精力充沛之際,不能保養生命,酒色是貪,日夜耽嗜,無有休息。以致耗散正元,虛敗精液,則嘔血吐痰,以致骨蒸體熱,腎虛精竭,氣力全無」。《素問·宣明五氣論》中也說:「五勞所傷,久視傷血。」這些都告訴我們,生活中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加以休息和調養,就會損耗大量陰血,正元耗散,疾病自會找上門來。  飲食不當  美食雖然可以讓我們享受口福,但卻會暗自傷了我們的內臟。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人天天有享用不盡的美食,卻依然一身的疾病。其實,這都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惡果。《丹溪心法》中指出:「酒而無節,……臟腑生熱,燥熱熾盛,津液干焦,渴飲水漿不能自禁。」這說明過量飲酒會使體內產生燥熱,從而損傷陰液。此外,飲食不潔則不僅會引起腹瀉、嘔吐等,也還會使陰液虧耗。過食辛辣、甘肥食品或暴飲暴食,則可致脾胃受傷,從而出現脘腹脹滿、心煩易哭、手足心熱等陰虛病症。  外邪入侵  人生活在大自然當中,當然也要經受大自然風霜雨雪的考驗。作為肉體,當然不可能抗拒住風吹日晒。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風邪入侵體內,可致機體衛陽失固,營陰失守。可見,風是既傷陽又耗陰的。風邪襲人,又往往兼合其他諸邪,如風熱、風溫、風燥等,結果可出現化燥傷陰的情況。同樣,燥熱也是傷身的,若燥邪入侵體內,則易傷耗陰津和灼傷肺陰,從而引起鼻干、唇乾、口乾、咽燥及乾咳少痰、痰黏難咯等癥狀。此外,暑氣為陽邪,其入侵人體後,可使人因出汗過多而耗損陰液,從而出現心煩口渴、尿少而赤等陰虛癥狀。  性生活過頻  節制性慾是我國傳統養生之道,《醫學源流論》早就指出:「夫精者,即腎中之脂膏也,有長存者,有日生者,腎為藏精之處,充滿無缺,如井中之水,日夜充盈,若縱慾不節,如淺挾之井吸之無度,則精枯矣。」這是在提醒人們,有規律的、有節制的性生活對身心健康有益處,但如縱慾過度則對身體大有傷害。性生活過頻,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都可導致腎精虧耗,並出現種種腎陰不足的表現,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少寐、夜夢遺精等。  外傷  外傷包括火燒傷、化學藥品灼傷、熱水燙傷、機械或暴力損傷等。這些外傷都可損耗陰津而致陰虛。如燒傷、燙傷,可因火熱內攻、津液蒸發或滲出而損耗陰津;槍彈傷、刀傷、跌打損傷則可導致出血而損耗陰血。這些傷害都可以使陰液損耗過大,從而造成陰虛。  喜怒不節  喜怒無常的人容易火氣大,火氣大了,自然耗費陰氣。《靈樞·百病始生篇》指出:「喜怒不節則傷臟。」喜怒不節不但可以傷肝,還傷肺和脾。當人長期處於憂思之中,就會傷脾。因為「脾在志,為思」,也就是說人的思慮的情志活動主要是通過脾來表達的。過度思慮可致脾陰不足,並因之而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當人有脾陰不足時,可表現口乾但不欲飲、食欲不振、上腹脹滿、心煩意亂及手足心熱等癥狀;易發怒、脾氣大的人,肝必受損。肝是藏血器官,是主要負責疏泄工作的。如情緒過於激動,可傷肝陰。肝陰不足時,就會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面紅耳赤,嚴重時可見嘔血吐血;恐懼悲傷太過,則可致肺氣鬱結,郁而化熱,熱則傷津,引起肺陰不足。當肺陰不足時,可表現為乾咳氣喘、午後潮熱、顴紅盜汗、聲音嘶啞,嚴重時可見痰中帶血或咯血等。  久病不愈  久病不愈是十分耗損陰液的,如熱性病,熱久不退,或久咳、久瀉、久痢、久瘧等,均可耗費大量津液。而處於疾病中的人,由於體質差而吸收營養慢等,又加速了病情的惡化,往複循環,造成陰虛。  醫源性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陰虛是誤用藥品而造成的。當人患感冒時,多數人都會選擇喝薑湯、捂被子來發汗,或吃發汗的葯,認為汗出透了,感冒也就好了。當然,如感冒初起時使用發汗藥,則會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如果其病雖在表,卻發汗太過,或其病不在表而使其發汗,則可能導致陰液虧耗。誤用補藥也是比較常見的失誤,在臨床上,一些溫病患者在後期因已用寒涼藥物,則可出現脈靜身涼的癥狀,但體內仍有「火」。此時如果醫者辨證失誤,誤認為患者已陽氣受損,而投以附子、肉桂、乾薑等溫補之葯,就有可能使其火復燃,耗劫陰津而導致陰虛的出現。  易陰虛的群體  嗜好辛辣食品的人。  生活在燥熱環境里的人。  不愛喝水的人。  不喜歡吃蔬菜、水果的人。  煙酒成癮的人。  過於偏食,食物攝取單調的人。  久病的人。  糖尿病患者。  脾氣暴躁的人。  性生活頻繁的人。  整天心事重重,思慮過度的人。  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的人。  超強體力勞動,導致體力過度消耗的人。  長期失眠得不到改善的人。  愛熬夜,作息沒有規律的人。  過服溫燥補品的人。  警惕陰虛的信號  我的手腳總是發熱  生活中我們總是見到一些人手、足心以及胸口煩熱。例如他們一進家門就想脫鞋、脫襪子,老覺得手心、腳心像有團火似的燥熱。這就是典型的陰虛癥狀。主要是心中煩熱,同時也伴手、足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由於身體陰虛火旺、心血供應不足,或是病後虛熱不清以及火熱內郁所致。  半夜嗓子幹得難受  有些人經常有這樣的感受,一覺醒來,口渴難耐,喉嚨有乾澀的感覺。即使喝了足夠的水,但也解決不了問題。這是因為體內火氣大,陰液損耗過大,難以滿足機體需要所造成的。一般來說,這是腎陰虛的表現,必須從根本入手,及時進行補陰調理。  午後心煩易躁  下午三四點鐘時,有一些人,尤其是女性白領階層,總會有一些特別的癥狀:牢騷多,心情煩躁,易衝動,臉面潮熱。這其實是一種「陰虛」的表現。從中醫天人相應的角度來解釋,下午一點至四點是自然界陽氣最勝的時段,此時,如果你是個陰虛患者,那麼身體中的陰氣則不夠制約陽氣,人就會表現得偏於亢奮。  頻頻盜汗為哪般  盜汗多為陰虛所致。當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不足,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癥狀。由於陰虛內熱,迫使汗液外泄,從而導致盜汗現象的產生。「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則必會嚴重耗傷心陰。所以,在治療上宜養陰清熱。  舌像帶來的陰虛信號  陰虛的信號有舌色較紅,舌面光滑,沒有舌苔或者少苔,缺少津液,感覺非常乾燥。不論何種疾病,凡見到這種舌象,都表明機體內有陰液不足的徵象,津液嚴重損耗。舌光而色紅絳為熱盛傷陰,舌光而色淡為氣陰兩傷。  眼睛乾澀是陰虛表徵  如果眼睛老是感覺干、澀,甚至幹得發紅,這可能是肝腎陰虛在作祟。肝腎開竅於目,人的視覺功能主要依賴於肝的陰血滋養。如果肝腎陰液虧損,則會導致眼睛乾澀、怕光、雙眼頻頻眨眼、白睛隱隱淡紅等癥狀。所以,對眼睛的保護應從滋養肝腎開始。  「春困」可能源自陰虛  「春困」是因為氣候轉暖後,體表的毛細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這時腦組織的血流量就會相應減少,腦組織供氧不足,從而出現睏倦、疲乏、嗜睡的現象。有關研究指出,有「春困」癥狀的人,往往存在著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等「陰虛」現象。所以,我們要重視「春困」給我們帶來的陰虛警訊,積極地對其進行調理。多食些馬蘭頭、薺菜、芹菜等滋陰的食物,少吃橘子、羊肉等溫性食品。  消瘦是陰虛的信號  肥胖可導致多種疾病,而身體消瘦也不一定就是健康的標誌。如果在消瘦的同時,伴有潮熱盜汗、頭暈易怒、面色萎黃或黧黑虛浮、乏力委靡、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癥狀,即為陰虛的信號。這是因為體內虛火消灼,榮血耗散增加的緣故。  陰虛帶來的疾病  咽炎  咽炎患者多表現為鼻燥口乾、咽痛音啞,而出現這種癥狀,主要是因為肺陰虧損所致。由於肺為水之上源,主要負責布散津液,以濡養全身,如果肺陰受燥熱之邪所傷,而出現虧損,便會導致鼻燥口乾、咽痛音啞等癥狀。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屬中醫的「胃脘痛」  「痞證」等範疇。胃陰虧損是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中醫認為,「胃喜潤惡燥,為五臟六腑之大源,乃多氣多血之腑」。這是說胃是一個喜歡潤澤、陰液充盈的臟器,一旦陰液虧虛,則易出現口燥唇焦、舌赤乏津、胃脘疼痛、大便乾結等癥狀。所以,治療上應以補充津液、緩解或消除燥澀之症為宜。  頭暈頭痛  頭暈頭痛是由於肝陰虧損所致。肝為藏血之臟,血屬於陰,肝以陰為體,若體陰虧,於是便會出現頭暈頭痛、目眩耳鳴等病症。  失眠  失眠與陰虛關係密切。中醫認為,心屬火,腎屬水,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腎水上濟心火,使心火不至於偏旺而擾亂心神。而對於腎陰不足之人來說,其腎水不足以制火,心火就會亢盛起來,擾亂心神。腎陰虛而心火旺,陰陽不相和諧,因而發生失眠。此外,素體陰虛者,由於內火旺,就會出現虛假性亢進,亦會導致失眠的產生。  腰脊酸痛  腰脊酸痛是腎陰虧虛的體現。由於腎陰虧虛,以致陰虛不能濟陽而使虛火內生,水虛不能潤澤五臟而五臟液枯。所以,便顯現出腰脊酸痛、渾身無力的徵象。  遺精  遺精主要是因精、水兩種基礎物質不足而造成的,精即陰精,水即水液。精宜封藏固密,藏而不瀉;水則宜充盈流暢,瀉而不藏。若房事不節,暗耗陰精,則可使精不鎖固,從而就會出現男子遺精。  腎病  腎為水臟,如果腎陰暗耗,陰不制陽,虛火上炎,便會形成腎陰虛,從而給腎病打開了方便之門。  便秘  陰虛患者由於陰不制陽而導致陰陽失衡、內熱過盛,使潤滑之津液減少,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特別是大腸的功能減弱。沒有足夠的津液,自然出現大便乾燥,長此以往,便會形成便秘。  扁桃體炎  由於肺陰虧損,陰不制陽,導致陽火上升,久熱而不消,便引發扁桃體出現炎症。  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是因為陰液不足,胃熱過盛,內熱導致血液膨脹,對血管壁產生大的壓力。毛細血管,特別是黏膜中的毛細血管因抵抗力弱而容易被脹破出血。所以,胃熱過盛易引起牙齦出血。  齲齒  陰虛則內熱,而內熱過盛之人,口腔溫度也相應高一些。口腔溫度升高,細菌繁殖速度就會加快。所以,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中風  中風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嚴重病症,引發中風的原因有很多。素來身體陰虛也是導致其發病的重要因素。由於腎陰虧虛,無法滋養肝臟,而使肝陽上亢,內熱生風,風熱上炎,心神昏而引發中風。  肺結核  由於肺之津液不足,而陽火趁機入侵,先天不足,後天又失養,耗費氣血津液,從而導致肺部病變,最後出現結核。  糖尿病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於素體陰虛、五臟柔弱或勞欲過度而耗傷腎精,使腎火偏於亢奮,陰精受損而導致;或者因飲食不節,過食一些肥甘燥熱之品,積滯於胃中,傷了脾胃,化燥傷津而致;或因情志失調,經常憂鬱,使氣機鬱結,郁滯生熱,化燥傷陰而致。可見,糖尿病是由於陰虛造成的。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的發生是由於機體陰陽失衡,正氣漸虛,外邪乘虛而入,氣化不利,導致氣結、痰凝、血瘀、熱毒搏結日久積滯而成。無論是陰虛還是陽虛,都會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惡性腫瘤。但陰虛火旺者更易誘發或加速腫瘤的生長。這是因為,人體之陰分為陰津、陰液、陰精三大部分,陰津以水液為主,對人體主要起滋潤作用;陰液含有較多營養成分,主要起濡養作用;陰精為屬陰的精華物質,主要起養生(即促生長、防退化)的作用,陰虛導致的機體精、血、津液等物質虧耗,容易受到外邪侵犯,從而引發和加速了腫瘤的快速生長。  陰虛的自我測試  經常覺得臉上皮膚乾燥、皸裂。  皮膚變得蒼白或者萎黃,沒有光澤。  兩頰的顏色常常呈現偏紅的現象。  雖然秀髮如絲,可是發梢經常開叉。  總是覺得眼睛乾澀,甚至疼痛。  嘴唇常發乾、起皮,或是口腔潰瘍反覆發作。  舌頭的顏色呈深紅。  經常口渴,飲用大量水後作用仍不大。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喜歡喝冷飲。  說話很快,說話時聲音很大,也很準確。  脾氣越來越大,性子也很急躁,總感到有一種莫名的火氣。  夜間經常感覺咽喉發乾,有時候會咳醒。  常常失眠,或勞累地夢了一夜。  記憶力越來越差。  指甲薄且干、脆。  月經量比一般人少。  關節出現彈響。  經常有便秘的困擾。  女性在性生活時,需要使用潤滑劑。  在上述常見的「陰虛」指征中,如果你獲得了:  3個以下的「是」,說明身體剛剛有了陰虛的跡象,還不嚴重。  4~8個「是」,說明身體的陰虛癥狀已現,要加以重視了。  9~14個「是」,說明體內的陰氣處於中等匱乏程度,需要進行調理。  16個以上的「是」,可以說你的陰虛已經使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需要馬上去看醫生。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三章臟腑陰虛及中醫補陰調理  心陰虛  心陰虛的癥狀  心陰虛是指心的陰液虧虛,不能濡養心臟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癥狀體征。心陰虛常見的癥狀有心悸,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心情煩躁,手腳發熱,或口舌生瘡,兩顴發紅,潮熱盜汗,口乾咽燥,舌紅少津等。  心陰虛的病因病機  心臟是主管血脈正常運行和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它離不開陰液的濟養。如果心陰不足,使心臟失去所養,必會導致虛火內動而擾亂心神,心神不寧則會出現失眠、多夢、心煩、心悸等癥狀。由於陰液的虧損,不能濡養全身,所以也會出現口乾咽燥、大便秘結、舌干紅等陰虛火旺的徵象。  導致心陰虛的原因:  1.久病不愈。久病不愈是十分耗損陰液的,尤其是熱性病。  2.思慮過度。過於思慮可耗傷心血,神耗精散。如「詩鬼」李賀,讀起書來廢寢忘食,必傷心陰,自減壽數。  3.情志不暢或經常動氣動火。心情不舒暢,必會導致心火內生而耗損心陰。  4.腎陰不足。由於腎陰虛虧,腎水不足以上濟制約心火,則會耗傷心的陰液,而使心火亢盛起來。  心陰虛的調理  心陰不足者在調理上應以滋補心陰、清心安神為主。又由於心陰靠腎水的上濟滋養,所以在治療心陰虛時,也應當佐以滋養腎陰的藥物。在藥物上,宜選用生地黃、玄參、麥冬、阿膠等,以補益心陰;在飲食上,可選用小麥、百合、蜂蜜、雞蛋、粳米、牡蠣肉等補心安神的食品。  中藥調理法  天王補心丹  配方組成:生地黃、天冬、麥冬、五味子、硃砂、党參、茯苓、柏子仁、酸棗仁、當歸、丹參、桔梗、玄參、遠志。  劑型規格:本品為丸劑,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補心安神。適用於心腎不足、陰虛火動所致的失眠、夢遺、心悸、健忘等症。  安神補心丸  配方組成:丹參、五味子、石菖蒲、安神膏。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褐色濃縮丸或糖衣丸,每15丸重2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丸,每日3次。  功效主治:養心安神。適用於陰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黃連阿膠湯  配方組成:黃連3克,阿膠、黃芩、白芍各9克,雞子黃2枚。  製作方法:將黃連、黃芩、白芍水煎2次,混合2次藥液,將阿膠打碎,放入其中,再將生雞子黃調入葯汁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安神。適用於心腎不足,陰虛火旺較重的心煩失眠,舌紅苔燥,脈細數。  飲食調理法  小麥粳米粥  配方組成:小麥50克,粳米100克,大棗15克。  製作方法:將小麥洗凈,放入鍋中煎煮40分鐘,然後撈出小麥,加入洗凈的粳米和大棗,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煎煮30分鐘,以米熟為度。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溫食。  功效主治:養心安神,補虛止汗。適用於心氣陰虛所致的心悸、失眠、多夢,以及心肝陰虛所致的精神恍惚、悲痛欲哭等。  百合粥  配方組成:百合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百合洗凈,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燒沸後改為文火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滋陰液,養心肺,安神止咳。適用於心陰虛所致失眠、心煩、精神不安、驚悸等病症及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咯血。  龍眼肉粥  配方組成:龍眼肉15克,粳米60克,大棗3~5枚。  製作方法:將粳米、龍眼肉、大棗均洗凈,加適量清水,同煮為粥即可。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次。但用量不宜過大,須熱服。  功效主治:養心安神,健脾補血。適用於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貧血,脾虛泄瀉、浮腫,體質虛羸,以及神經衰弱,自汗、盜汗等。  棗仁粥  配方組成:酸棗仁5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酸棗仁炒熟,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熬,取其藥液備用。將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倒入藥液煎煮,待米熟爛時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小碗。  功效主治:養陰,補心,安神。適用於心脾兩虛之心煩、不眠等症。  玫瑰花烤羊心  配方組成:玫瑰花(干品)15克,羊心50克,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玫瑰花放入鍋內,加入食鹽,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將羊心洗凈,切成小塊,串在燒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覆在明火上烤炙,烤熟稍嫩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養心,安神,解郁。適用於心血虧虛,驚悸失眠,鬱悶不樂等症。  日常護理小貼士  合理用腦,思慮不可過久。看書、解題、寫文章時,切莫一趴就是幾個小時。感到勞累時,就應起身休息休息,放鬆一下身心。  擁抱快樂心情。欣賞音樂、郊遊、釣魚都是不錯的好辦法。  學會減壓。過重的思想負擔會勞心費腦。  重視體育鍛煉。鍛煉身體可增強心肺功能,提升機體免疫力。  飲食起居要有規律,勞逸結合。  肝陰虛  肝陰虛的癥狀  肝陰虛是指肝臟的陰液虧虛,使其濡養功能減弱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體征。肝陰虛常見的癥狀有眩暈耳鳴,目澀干痛,脅肋疼痛,情志不舒,懶言少語,心煩易怒,潮熱盜汗,口燥咽干,舌紅少津,或手腳麻木,肌肉顫動,小腿抽筋,經閉經少等。  肝陰虛的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這是說眼睛是肝與外界相通的竅道。肝的陰液虧虛,必會導致兩眼乾澀、視力減退。肝是主管筋的,肝的氣血可以撫養筋,肝本身陰血虧虛,就沒有更多的氣血滋養筋骨了,所以會出現肌肉顫動、小腿抽筋等現象。肝陰不足,肝經失於濡養則呈現脅肋疼痛。肝陰虛虧,不能剋制陽氣,使肝陽偏旺,氣火上擾,而導致面部烘熱,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舌紅少津,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目眩耳鳴、失眠健忘等癥狀。  導致肝陰虛的原因:  1.情志不暢。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心主以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有直接關係。人的心情舒展,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氣血流通。反之,則肝氣鬱結,氣鬱化火,榮耗肝陰。  2.久病所致。肝病、溫熱病後期極易耗傷陰液,使濡養功能不足而導致肝陰虧虛。  3.腎陰不足而致。肝陰有賴於腎水的滋養,所以腎陰不足常是肝陰虛虧的原因。  肝陰虛的調理  在肝陰虛的治療上應以滋陰養肝為主,或稍佐以解郁之品,可以更好地補充陰液,而使肝木漸見柔順,常用補肝湯、一貫煎等方劑。若見肝陽上亢可選瀉肝丸、龍膽瀉肝湯;肝腎陰虛可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之類的中成藥。藥物宜選用麥冬、天冬、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等,以滋養肝陰;飲食上,可吃一些甲魚、銀耳等滋陰食物或多吃一點酸味的食物,因為酸甘化陰,可以補充陰津,但要少吃消耗陰液的辛辣之品。  中藥調理法  杞菊地黃丸  配方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腎養肝。適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瀉肝安神丸  配方組成:龍膽、黃芩、梔子(姜灸)、車前子(鹽炙)、珍珠母、龍骨、牡蠣、酸棗仁(炒)、柏子仁、茯苓、麥冬。  劑型規格:本品為綠褐色的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清肝瀉火,重鎮安神。適用於肝陰虛而致失眠,心煩,驚悸及神經衰弱。  一貫煎  配方組成:生地黃18克,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各9克,川楝子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去渣。  用法用量:分2次溫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滋養肝腎,疏肝理氣。適用於肝腎陰虛,肝氣不舒,症見胸脘脅痛、噯氣吞酸、咽干口燥、舌紅少津。  清肝湯  配方組成:川芎、川牛膝、地骨皮各15克,菊花20克,地龍10克,夏枯草、玉米須各30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每日2次。  功效主治:平肝清熱,通絡止痛。適用於肝火上擾所致頭暈、頭痛、目赤。  二甲復脈湯  配方組成:炙甘草、乾地黃、生白芍各18克,麥冬(不去心)、生牡蠣各15克,阿膠、火麻仁各9克,生鱉甲24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加水800毫升,煮取640毫升。  用法用量:分3次溫服。  功效主治:育陰潛陰。適用於溫病熱邪深入下焦,有肝風欲動、陰枯液竭的癥狀,表現為舌干齒黑、手指微微蠕動及舌質干紅、少苔或無苔。  飲食調理法  雙決明粥  配方組成:石決明25克,決明子10克,白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6克。  製作方法:將決明子入鍋,炒出香味後起鍋,與白菊花、石決明同入沙鍋煎汁,取汁去渣。把米淘洗乾淨,與葯汁共煮成稀粥,加冰糖食用。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3~5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養肝潛陽,清肝明目。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目睛乾澀等症。  玄參燉豬肝  配方組成:玄參15克,豬肝500克,植物油、蔥、生薑、醬油、白糖、黃酒、水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1小時後,撈出豬肝,切成小片裝盤。鍋內加植物油,放入蔥、生薑稍炒,加醬油、白糖、黃酒,兌加原湯適量收汁,勾入水澱粉後淋在豬肝片上,拌勻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養肝明目。適用於肝陰不足之兩目乾澀、昏花、夜盲,慢性肝病等。  葛粉羹  配方組成:葛粉250克,荊芥穗30克,淡豆豉150克。  製作方法:將葛粉做成麵條,荊芥穗、淡豆豉水煮6~7沸,去滓取汁,煮葛粉麵條至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食1次。  功效主治:滋養肝腎,息風開竅。適用於肝腎陰虧之中風,症見言語蹇澀、神志昏憒、半身不遂,也可作預防中風之用。  兔肝湯  配方組成:兔肝1具,枸杞子、女貞子各10克,植物油、蔥、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枸杞子、女貞子洗凈,放沙鍋內,加水適量,以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煎30分鐘,去渣取汁。將葯汁煮沸後,加入兔肝片、植物油、醬油、蔥末,煮一二沸,至肝熟為度。  用法用量:吃肝,喝湯。  功效主治:補肝養血,明目清熱。適用於肝腎陰虛,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腰膝酸痛。  兔肝粥  配方組成:兔肝2具,粳米100克,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兔肝洗凈,切片,備用。將粳米淘凈,放沙鍋中,加入適量沸水煮粥。粥熟後,加入兔肝片及食鹽適量,煮一二沸,肝熟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2次溫服。  功效主治:補肝養血,明目清熱。適用於肝血虧虛,面色無華,頭暈眼花。  何首烏粥  配方組成:何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大棗2~3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何首烏放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大棗、冰糖同煮為粥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主治:養肝補血,益腎抗老。適用於老年人頭暈、耳鳴、頭髮早白、貧血、神經衰弱,以及老年性高血脂、血管硬化、大便乾燥等。  日常護理小貼士  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  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以前休息。  怒可以傷肝,所以要保持心情開朗,少生氣、少發火。  飲食上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及酸味食品,少食油膩、葷腥、辛辣之品。  肝病失治易傷肝陰,所以一切肝炎、肝鬱都要很好地治療,以保肝陰。  脾陰虛  脾陰虛的癥狀  脾陰虛是指脾的陰液不足,並由此而引發的諸多病理狀態。其常見的癥狀有飲食不化,食後腹脹,大便乾結,口乾口渴,口唇乾紅,皮膚乾燥,面色皎白,肌肉消瘦,四肢乏力,手足煩熱,舌淡紅少苔或無苔等。臨床上單獨脾陰虛較為少見,多與其他病症合併出現。如脾陰虛與胃陰虛互相兼見,因脾胃同位於中焦,二者協同,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任務,所以脾胃有病往往互相影響。此外,脾陰虛也常與脾氣虛同時出現,因氣陰互根互化,陰虛不足就勢必會影響到氣的化生。  脾陰虛的病因病機  脾為後天之本,人體各部位的濡養都有賴於脾氣的散精輸布。如果脾的陰液不足,燥熱內生,便會出現皮膚乾燥、顴紅、口渴、心煩、消瘦、便秘等身體徵象。脾是主要負責運輸工作的,脾陰既虧,運化飲食物的功能減退,所以會導致不思飲食、飲食不化或食後腹脹等癥狀。脾也是主管肌肉的,由於脾陰不足,導致消化、營養不良,無法濡養肢體,便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萎縮。脾還是氣血生化的根源,脾陰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於顏面,所以會使人的臉色皎白。  導致脾陰虛的原因:  1.飲食不節。脾陰虛多由飲食不節而造成,如恣食辛辣、香燥食品,或酗酒等,皆可導致火氣傷中,耗傷脾陰。  2.憂思過度。由於人的思慮的情志活動主要是通過脾來表達的,所以過度的憂思便會暗傷精血,從而損及脾陰。  3.四肢過勞。過於勞累會消灼陰津,使虛火妄動,損及脾陰。  4.吐瀉或熱病、久病也會傷及脾陰。  5.誤用或過用溫燥剛烈之品而劫傷脾陰。  6.因腎水虧乏,不能滋養脾臟,而導致脾陰不足。  脾陰虛的調理  對於脾陰虛的調理,中醫講究「甘淡滋脾」,也就是說適宜甘潤養陰。在藥物上,宜選擇那些溫而不燥、涼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藥品,如黃精、玉竹、天花粉、沙參、麥冬、葛根等。在飲食上,可選用蓮子、山藥、白扁豆、紫米、粳米、大棗、豬肚、薏苡仁等性味平和之物。如脾陰虛、脾氣虛同時出現的脾氣陰兩虛者,可選用參苓白朮散、資生丸、六神散、滋陰健脾丸等;如脾胃陰虛患者,宜用沙參麥冬湯、益胃湯等方。  中藥調理法  參苓白朮散  配方組成:人蔘、茯苓、白朮(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劑型規格:本品為散劑,每袋裝3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袋,每日2~3次。  功效主治:健脾,益氣。適用於脾氣陰兩虛而致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資生丸  配方組成:党參(炒)、白朮(炒)、山藥、薏苡仁、茯苓、蓮子、芡實、白扁豆(炒)、陳皮、廣藿香、六神曲、山楂(炭)等18味。  劑型規格:本品為黑色的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健脾開胃,消食止瀉。適用於脾虛不適,胃虛不納,神倦力乏,腹滿泄瀉。  養真湯  配方組成:人蔘、白朮、黃耆、白芍、茯苓、山藥、蓮子、麥冬各15克,甘草7克,五味子8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去頭煎,只服2、3煎。  功效主治:滋養脾胃。適用於脾陰虛而致中氣虛弱,消化不良諸證。  加味脾陰煎  配方組成:生地黃、淡竹葉、五味子、山茱萸、炙甘草、連翹各10克,墨旱蓮、蓮子各15克,山藥20克,赤小豆、生白芍各30克,黃連6克,大棗10枚。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每日2次。  功效主治:養陰益脾,潤燥,清熱。適用於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熱,熱傷絡脈則血外溢。  歸芍六君子湯  配方組成:當歸、白芍各6克,人蔘、白朮、茯苓各4.5克,陳皮、半夏各3克,炙甘草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補氣養血。適用於脾陰虛弱,大便下血。  飲食調理法  豬油蜜膏  配方組成:豬油、蜂蜜各100克,党參、白朮、玉竹各300克。  製作方法:將党參、白朮、玉竹放鍋中加水適量,煎沸30分鐘取煎液,反覆取煎液3次,再將其液熬濃縮為稠糊狀。豬油、蜂蜜分別用小火煎煮至沸,晾溫,與稠糊狀藥液混合調勻即可用之。  用法用量:每次食用1湯匙,每日2次。  功效主治:補氣養血,滋陰潤燥。適用於脾氣虛弱之痿證兼有口乾、舌紅、便秘等脾陰虛證者。  山藥扁豆粳米粥  配方組成:山藥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將山藥切成片。將洗凈的粳米、白扁豆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以大火燒沸,再以小火煨煮,至八成熟時,加入山藥片、白糖,繼續煮至米爛成粥即可。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可做正餐早、晚食用。  功效主治:補益脾胃。適用於脾胃氣陰不足所致乏力倦怠、氣短少言、飲食無味、口乾欲飲等症。  菠菜粥  配方組成:鮮菠菜、粳米各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菠菜洗凈,放滾水中燙半熟,取出切碎。將粳米淘凈,加水煮成粥,將菠菜放入,拌勻,煮沸即成。  用法用量:可做早、晚正餐食用。  功效主治:健脾調中,潤腸通便。適用於脾陰虛所致便秘。  日常護理小貼士  不可過度焦慮憂思,學會自我減壓。  工作、學習、勞動不要過於勞累,以免損耗陰精。  在飲食上可多吃些山藥、大棗等健脾食物,盡量少吃辛辣、刺激或熱性食品。  戒煙限酒。煙、酒都屬於燥熱之品,易傷陰液。  保持心情開朗。  有了疾病及時治療,不能拖延,以免久病耗傷臟陰。其他臟器陰虛了,也必然會累及脾陰。  肺陰虛  肺陰虛的癥狀  肺陰虛是指肺的津液消耗,使肺失去濡養而出現的陰津不足,不能很好地發揮它將水液布散全身的職能,從而導致虛熱內生等臨床表現的概稱。肺陰虛的主要癥狀有: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帶血,聲音嘶啞,舌紅少津,口咽乾燥,身體消瘦,五心煩熱,盜汗,顴紅等。  肺陰虛的病因病機  肺臟喜歡濕潤的環境,而厭惡乾燥。在六邪之中,燥邪最容易傷肺,燥邪多從口鼻而入灼傷肺津,肺陰耗損易出現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喘息胸痛等。鼻子是肺臟的外竅,肺陰虧虛,津液不能向上散布給口、咽、鼻、舌等器官,使咽喉失去陰津濡潤而聲音嘶啞,口鼻唇舌得不到陰液的滋養而乾燥。肺陰不足,不能濡養肌肉,所以會導致身體消瘦。肺陰虛虧不能制陽,則會導致虛熱內生而五心煩熱,虛火上炎則表現為雙顴發紅,虛擾陰營會出現盜汗的徵象。  導致肺陰虛的原因:  1.發汗太過。發汗太過會損傷肺之陰津。  2.久病體弱,久咳傷陰。久病、久咳之人,必會耗損陰精,導致陰精虛虧。  3.邪熱傷肺。經常在干邪、炎熱的環境中,會導致肺陰損傷。  4.心陰虛所致。心陰虧損而使心火上炎,熱盛灼津,導致肺之津液不足。  5.腎陰不足。腎水不足,不能上承於肺,使肺失去滋潤而致。  6.悲傷過度。肺是表達人的憂愁、悲傷的情志活動的主要器官。悲傷過多也會導致肺陰耗損。  肺陰虛的調理  肺陰虛多因燥熱之邪所傷,所以在治療上宜採用清肺、潤肺的方法來滋養肺陰,方可奏效。中藥上,應當選用麥冬、天冬、百合、生地黃、阿膠、川貝母、當歸、芍藥、甘草、玄參、桔梗等滋陰潤肺的藥物。飲食上,可選用銀耳、黑木耳、蜂蜜、雪梨、山藥、白蘿蔔、百合、綠豆、荸薺等食品進行調理。  中藥調理法  養陰清肺丸  配方組成:地黃、玄參、麥冬、川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劑型規格:本品為黑色的大蜜丸。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養陰潤肺,清熱利咽。適用於肺陰虛而致咽喉乾燥疼痛,乾咳、少痰或無痰。  百合固金湯  配方組成:生地黃、麥冬各6克,熟地黃10克,百合、白芍(炒)、當歸、川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各3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養陰潤肺,化痰止咳。適用於肺陰不足,腎水虧虛,虛火上炎所致咽乾咳嗽、痰中帶血諸症。  補肺阿膠湯  配方組成:阿膠(麩炒)9克,牛蒡子(炒香)3克,甘草(炙)1.5克,馬兜鈴(焙)、杏仁(去皮尖)、糯米(炒)各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水煎。  用法用量:每次6克,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養陰補肺,清熱止血。適用於肺陰虛咳嗽氣喘,咽喉乾燥,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  沙參麥冬湯  配方組成:沙參、玉竹、天花粉各15克,白扁豆12克,桑葉、麥冬各9克,甘草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清養肺胃,生津潤燥。適用於陰虛而致的咽干、口燥。  飲食調理法  麥冬粥  配方組成:麥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麥冬切碎入鍋,加入清水適量,先浸泡2小時,然後煎煮40分鐘,取汁。將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以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煎煮15分鐘,加入麥冬汁和少量冰糖,繼續用文火煎熬20分鐘,米熟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清心養胃。適用於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痰少及胃陰虧虛所致的食少反胃、咽干口燥、大便燥結等。  燕窩粥  配方組成:燕窩8克,糯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燕窩放入裝沸水的大碗中,加蓋浸泡,水冷後換入清水,擇去絨毛和污物。將糯米洗凈,與燕窩同入鍋中煮成粥即可。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補肺養陰。適用於肺陰虛而致的虛勞,形體消瘦,乏力。  五汁蜜膏  配方組成:鴨梨(去核)、白蘿蔔各1000克,生薑500克,薑汁10克,煉乳、蜂蜜各250克。  製作方法:將鴨梨去核,白蘿蔔、生薑洗凈切碎,分別以潔凈的紗布絞汁,取梨汁、蘿蔔汁放入鍋中,先以大火後以小火煎熬,濃縮如膏狀,加入薑汁、煉乳、蜂蜜攪勻,繼續加熱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頓服。  功效主治:消火止咳,滋陰潤肺。適用於虛勞、肺結核低熱、久咳不止等症。  豬肺粥  配方組成:豬肺500克,薏苡仁50克,大米100克,蔥、姜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肺洗凈,加水適量,煮七成熟撈出,用刀切丁,備用。再以薏苡仁、粳米、豬肺丁、豬肺湯適量,煮成粥,可加蔥、姜等調味。  用法用量:經常食用。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消咳去痰。適用於肺陰虛久咳、多痰、咯血等。  百合雞子黃湯  配方組成:百合30克,雞蛋黃1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用清水洗凈百合,再以溫水浸泡一晚,當白沫出,去其水,另加以清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再入雞蛋黃攪勻,加冰糖煎至100毫升。  用法用量:溫服,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清心安神。適用於陰虛久咳、肺燥咯血、失眠。  銀耳鴨蛋羹  配方組成:鴨蛋1隻,水發銀耳5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銀耳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稍煮,再將鴨蛋打入碗內攪勻,倒入鍋內煮沸,加入冰糖略煮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陰潤肺。適用於陰虛肺燥諸證。  日常護理小貼士  戒煙。吸煙是最傷肺陰的,所以欲養肺,先戒煙。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  改善衛生環境,防止空氣污染。  飲食上,多吃清肺、潤肺、補肺的食物,如百合、無花果、甘蔗、蘋果、荸薺、桂圓等,從而達到保護肺功能,最終可預防和抵禦呼吸系統的疾病。  憂傷肺,所以生活中應少一些憂愁和悲傷。多一份快樂,就多一份健康。  治咳病養肺陰。肺陰虧多由咳嗽失治引起,所以大凡引起咳嗽的氣管炎、肺結核等疾病都要徹底地治療。  腎陰虛  腎陰虛的癥狀  腎陰虛是指腎臟陰液不足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體征。其常見癥狀為: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頭髮脫落,牙齒鬆動,失眠多夢,五心煩熱,面頰紅暈,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男子陽強易舉、遺精早泄,婦女經少經閉,或見崩漏等陰虛內熱的癥狀。  腎陰虛的病因病機  腎陰又叫「元陰」「真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濡潤、滋養的作用。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腎主要負責骨骼的生長和發育,腎中陰精不足,則骨髓減少,骨骼失去滋養,所以會腰膝酸痛;腦髓不充盈,則導致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牙齒與骨骼同出一源,腎中精氣不充沛,則牙齒容易鬆動脫落。心為火臟,腎為水臟,二者互相配合,才能水火相濟,陰陽調和。如果腎水虧虛,則腎水不能剋制心火,便會使心火偏於亢奮,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失眠多夢;如擾動精室,可致遺精。腎還負責生殖系統的工作,腎陰虛虧,則女子經血來源不足,所以經量減少,甚至出現閉經。腎與大、小便的排泄也有著一定的關係,腎陰不足時可致腸液枯涸而發生便秘。由於腎中陰液不足,身體內部就會滋生虛熱,故而可呈現出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舌紅少津等癥狀。  導致腎陰虛的原因:  1.先天稟賦不足。腎為先天之本,如果先天腎精不足,後天又沒有及時地給予營養和補充,必會導致腎陰不足。  2.久病傷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骨質增生等,長期消耗陰血而導致腎陰虛;一些大病後期,如急性、傳染性、大出血等疾病後期,由於氣血虧虛也易導致陰虛。  3.年老體衰。人的腎精隨著年齡的衰老而衰退。  4.房勞過度。性生活過於頻繁,手淫過度等直接導致腎虛血虧。  5.過服燥亢食品。盲目服用鹿茸、動物鞭和腎、激素之類燥亢的藥物及食品,致使腎陰受損而出現腎陰虛。  腎陰虛的調理  由於腎陰虧虛,陰不能濟陽,而導致體內虛火妄動,所以在治療上宜滋陰補腎,壯水制火。根據中醫虛則補之的原則,在藥物上,當選用熟地黃、何首烏、枸杞子、山茱萸、淮山藥、生地黃、龜甲、玄參等葯;在飲食上,當選用魚、鴨、海參、甲魚、黑木耳、黑芝麻、花生、蓮子、銀耳、蜂蜜、綠豆、芹菜等來進行食補。  中藥調理法  六味地黃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用溫白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適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麥味地黃丸  配方組成:麥冬、五味子、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用溫白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補肺腎。適用於肺腎陰虛證,虛煩勞熱,咳嗽吐血,潮熱盜汗。  知柏地黃丸  配方組成: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用溫白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適用於腎陰不足而致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等症。  歸芍地黃丸  配方組成:當歸、白芍(酒炒)、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用溫白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適用於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後潮熱,腰腿酸痛,腳跟疼痛。  左歸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藥、菟絲子、牛膝、龜甲、鹿角、山茱萸、枸杞子。  劑型規格:本品為黑色水蜜丸或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水蜜丸、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口服,每日2次,飯前服用。  功效主治:補腎滋陰。適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自汗盜汗,遺精血濁,虛熱時作,神疲口燥,頭目眩暈,眼花耳鳴。  飲食調理法  補髓湯  配方組成:甲魚1隻,豬脊髓200克,生薑、蔥、胡椒面、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用開水燙死甲魚,揭去鱉甲,去除內臟和頭爪,放入鍋內,加蔥、姜、胡椒面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燉,待其肉熟爛後加入豬脊髓,待豬脊髓熟後,加入味精即成。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適用於腎陰虛所致頭昏、眼花、腰膝酸痛、多夢、遺精等症。  冬蟲草淮山鴨湯  配方組成:冬蟲夏草15克,淮山藥420克,鴨1隻,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鴨和冬蟲夏草、淮山藥洗凈,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每星期可食用1~2次。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適用於因腎陰不足而導致的失眠、耳鳴、腰膝酸痛、口乾咽燥等。  豬胰蘸山藥末  配方組成:豬胰1條,山藥50克。  製作方法:將山藥洗凈,炒干,研末。將豬胰洗凈,放沙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文火燉煮1小時,以豬胰熟爛為度,撈起切片。  用法用量:以豬胰蘸山藥末食用。  功效主治:滋陰潤燥。適用於肺腎陰虛而致的煩熱多飲,消谷善飢,小便頻多。  滋腎雙耳粥  配方組成:銀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大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銀耳、黑木耳以溫水泡發,除雜質並洗凈,放入碗內,加冰糖、大米和適量清水,再隔水蒸煮成粥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而致口乾咽燥,失眠,渾身乏力。  枸杞炒肉絲  配方組成:枸杞子20克,豬瘦肉100克,青筍30克,植物油、鹽、醬油、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瘦肉、青筍均洗凈,切絲。將枸杞子泡洗乾淨。將油鍋燒熱,加入肉絲和青筍絲爆炒,加入枸杞子及佐料,略炒,出鍋裝盤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適用於腎陰虛諸證。  蟲草紅棗燉甲魚  配方組成:活甲魚1隻,冬蟲夏草10克,大棗20克,料酒、鹽、蔥、姜、蒜、雞清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切塊,入鍋中煮沸,撈出,割開四肢,剝去腿油,洗凈,放入湯碗中,上面放洗凈的冬蟲夏草、大棗,加入料酒、鹽、蔥段、薑片、蒜瓣和清雞湯,上籠隔水蒸2小時。取出,揀去蔥、姜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陰益氣,補腎固精。適用於腎陰虛而致腰膝酸軟、眼花、遺精、早泄等。  芝麻粥  配方組成:芝麻、蜂蜜各5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粳米與芝麻分別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用小火熬成粥,調入蜂蜜拌勻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1次,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適用於肝腎陰虛、鬚髮早白、身體虛弱、頭暈目眩、貧血、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等。  枸杞蒸雞  配方組成:枸杞子15克,子母雞1隻,蔥、生薑、清湯、鹽、料酒、胡椒面、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子母雞洗凈,入鍋,用沸水氽透,撈出沖洗乾淨,瀝盡水。將枸杞子裝入雞腹內,再將雞腹朝上,放入盆里,加入蔥、姜、鹽、清湯、料酒、胡椒面,將盆蓋好,上籠蒸2小時,揀去姜、蔥,放味精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適用於腎陰虛諸證。  日常護理小貼士  及時治療各種疾病,以免拖延日久耗損腎陰。  不可縱慾,要節制房事。  恐傷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少看一些令人恐怖的影視片及場景。  飲食上不可過食辛辣,多吃一些滋補腎陰食品。少喝酒,少吃鹽,也都是養腎的保健之道。  進行必要的體育運動。太極拳、各種活動腰部的保健操最適宜腎虛患者。  胃陰虛  胃陰虛的癥狀  胃陰虛是指由於胃的陰液不足,而使胃失去濡潤、和降功能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體征。其主要癥狀為:胃脘部隱隱灼痛,飢餓但又不想飲食,或胃脘嘈雜、滿痞不舒、吞咽不利、乾嘔呃逆,以及口乾咽燥,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舌干紅、少苔等癥狀。  胃陰虛的病因病機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也就是說,胃是容納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臟器。胃喜濕潤而怕乾燥,胃陰不足也即胃燥,使胃失去潤養,便會發生胃脘隱隱灼痛、脘痞不舒等癥狀。胃失去陰液的滋潤,使胃接納食物的功能受到了限制,就會呈現出沒有食慾、飢不欲食的徵象。胃陰不足使胃失去了和降的職能,導致胃氣上逆,所以表現出乾嘔呃逆。胃陰虧虛使陰液不能向上散布,則口燥咽干;不能向下滋潤腸道,則大便乾結,小便短少。  導致胃陰虛的原因:  1.胃病久延不愈。  2.一些溫熱病耗傷胃陰所致。  3.情志不遂,氣鬱化火,灼傷胃陰。  4.飲食不潔,導致嘔吐、腹瀉太過,傷津耗液。  5.過食辛辣、香燥之品而灼傷胃陰。  6.用溫燥藥物太過,耗傷胃陰所致。  胃陰虛的調理  對於胃陰不足的調理,應養陰益胃為宜。藥物上,可選用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石斛、芍藥、甘草等。飲食上,可選用小麥、牛奶、雞蛋、豬肉、鴨肉、銀耳、燕窩、枇杷、梨、蘋果、番茄、豆腐、藕汁、冰糖等滋養胃陰的食物。  中藥調理法  陰虛胃痛沖劑  配方組成:北沙參、石斛、白芍、麥冬、川楝子、甘草。  劑型規格:沖劑。每袋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功效主治:養陰益胃,緩中止痛。適用於胃陰不足引起的胃腔隱隱灼痛、口乾舌燥、納呆乾嘔等症,對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見上述癥狀者可用。  玉石梅楂飲  配方組成:玉竹、石斛、生山楂、白芍各6克,烏梅、甘草各3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代茶飲。  功效主治:補陰益胃。適用於陰虛型胃痛。  沙參麥冬湯  配方組成:北沙參、玉竹、麥冬、白扁豆各10克,天花粉15克,桑葉6克,生甘草3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滋陰生津,清養肺胃。適用於燥傷肺胃,津液虧損而見口渴咽干、或乾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者。  益胃湯  配方組成:北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冰糖各15克。  製作方法:把北沙參潤透切片;麥冬洗凈去心;生地黃洗凈,切片;玉竹洗凈,切成5厘米長的段;冰糖打碎,待用。把北沙參、麥冬、生地黃、玉竹、冰糖同放燉杯內,加水300毫升。把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飲。  功效主治:益胃生津,潤肺止咳。適用於脾胃陰虛,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煩熱,口渴等症。  五汁飲  配方組成:梨30克,荸薺、鮮藕各20克,麥冬10克,鮮蘆根25克。  製作方法:將鮮蘆根洗凈,梨去皮、核,荸薺去皮,鮮藕去節,鮮麥冬切碎,均以潔凈的紗布絞擠取汁。  用法用量:不拘量,冷飲或溫飲,每日數次。  功效主治:潤肺止咳,滋養胃陰。適用於外感熱病、口渴、咽干、煩躁等症。  飲食調理法  甘蔗粥  配方組成:甘蔗汁150毫升,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粳米淘洗乾淨,甘蔗汁兌入粳米中,加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煎煮30分鐘,煮成稀粥即可。  用法用量:早、晚餐服用。  功效主治:養陰潤燥,清熱生津。適用於熱傷肺胃,陰液不足所致心煩口燥、乾咳少痰、大便秘結等。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組成: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山藥、百合、大棗、薏苡仁、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共煮粥。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補脾和胃,清熱潤燥。適用於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白鴨小麥粥  配方組成:白鴨胸脯肉50克,小麥80克,鮮薑汁、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清水煮熟後的白鴨胸脯肉用刀背搗成泥,加少量鮮薑汁和料酒和勻,30分鐘後與去殼的整粒小麥置鍋中,加入煮白鴨的清湯,去掉浮油,以文火燉煮,熟後加適量鹽和味精。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補陰益胃。適用於胃陰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津虧腸燥。  涼拌豆腐肉絲  配方組成:嫩豆腐100克,瘦熟豬肉50克,鹽、味精、香油、番茄醬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嫩豆腐蒸熟後晾涼,用手抓爛;將瘦熟豬肉切絲;將豆腐和肉絲加鹽、味精、香油,拌勻,表面澆一層番茄醬。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生津潤燥,補肺和胃。適用於陰虛而致的納差食少,乾咳少痰,身倦乏力等。  銀耳湯  配方組成:干銀耳15克,冰糖10克。  製作方法:將干銀耳置大碗中,加冰糖和清水200毫升,上籠蒸1小時左右即可。  用法用量:餐後食用。  功效主治:養肺和胃。適用於咳嗽氣短,陰虛少食。  日常護理小貼士  及時治療胃病以及其他各種慢性疾病。  保持心情順暢,以免使氣鬱化火,耗傷陰液。  飲食上,要注意清潔衛生,以免導致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而耗損胃陰。  忌食辛辣刺激及溫熱性食品,如秈米、狗肉、羊肉、河蝦、韭菜、芥菜、辣椒、肉桂、乾薑、花椒、大蒜等。  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以七八分飽為宜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四章傳統補陰中藥  補陰單味中藥  玉竹  藥物概述:玉竹又名尾參、玉參、萎蕤、鈴鐺菜。其性平,味甘,入肺、胃經。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  功能主治:本品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補益五臟、滋養氣血、鎮靜神經及強心、除風熱之功效。適用於肺陰不足,燥熱咳嗽,乾咳少痰;胃陰不足,舌干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還適用於糖尿病的消谷善飢、冠心病之心悸胸悶等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胃部脹滿、不善飲水、痰多、苔厚膩等濕痰盛者忌用。  山茱萸  藥物概述:山茱萸又名蜀棗、鬾實、鼠矢、雞足、肉棗、棗皮等。其性平,味甘、酸,入肝、腎經。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實。  功能主治:本品為滋補腎陰之要葯,有滋養肝腎、斂陰止汗之功效。適用於肝腎兩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虛汗不止等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3~9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火旺者以及濕熱易小便濕滯不暢或尿痛者忌用。  靈芝  藥物概述:靈芝又名瑞草、仙草、三秀。其性平,味甘,歸心、肺、肝、腎經。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子實體。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草藥。  功能主治:本品有補脾肺、養肝腎、寧心神、強身體之功效。適用於虛勞,咳嗽,心悸失眠,消化不良,腰膝酸軟,耳鳴眩暈等症。  用法用量:若酒浸,將靈芝切成塊,浸於米酒中,20日後飲用,每次1小杯,每日2次;若水煎,劑用量為3~15克;若吞服,將靈芝乾燥後,研為細末,每次2~6克。  注意事項:服用靈芝忌超量,大量則易發生副作用。  黃精  藥物概述:黃精又名兔竹、老虎姜、雞頭參、生薑。其性味甘、平,歸肺、脾、腎經。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乾燥根莖。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羸瘦,風癩癬疾等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或浸藥酒。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泄瀉、痰濕痞滿氣滯者忌服。  沙參  藥物概述:沙參又名白參、知母、羊乳、鈴兒草、虎鬚等。其性微寒,味甘、微苦,歸肺、胃經。沙參又分為南沙參和北沙參兩種。二者功用相似,但南沙參效力較北沙參弱。  功能主治:本品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熱傷胃陰或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乾結。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不能與藜蘆同用;虛寒證忌用。  麥冬  藥物概述:麥冬又名沿階草、闊葉麥冬。其性微寒,味甘、微苦,歸心、胃、肺經。為百合科沿階草或大麥冬的塊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清熱潤燥、滑腸之功效。適用於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熱病津傷,胃陰不足,舌干口渴,便秘等病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感冒風寒或有痰飲濕濁的咳嗽以及脾胃虛寒泄瀉者均忌服。  天冬  藥物概述:天冬又名明天冬。其性寒,味甘、苦,歸肺、腎經。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塊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之功效。適用於肺腎陰虛火旺,燥咳痰黏,勞嗽咳血,舌干口渴,心煩體倦,大便秘結等證。  用法用量:常用量6~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忌食鯉魚;寒性病症及泄瀉者忌用。  石斛  藥物概述:石斛又名鐵皮石斛、金釵石斛、環草石斛。其性微寒,味甘,歸胃、腎經。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金釵石斛及同屬多種植物的莖。千年以來,它一直和靈芝、人蔘、冬蟲夏草等一樣被列為上品中藥。  功能主治:本品有養胃生津、強腰明目之功效。適用於熱病津傷,煩熱口渴,舌絳苔黑等症;以及胃陰不足,舌紅口乾,食少乾嘔,或因陰虛視力減退及腰膝酸軟等證。  用法用量:常用量6~15克,入湯劑宜先煎。  注意事項:本品能斂邪,使邪不外達,故溫熱病者不宜早用;又能助濕,如濕溫病尚未化燥者忌服。  百合  藥物概述:百合又名強瞿、番韭、山丹。其性微寒,味甘、平,入肺、心經。百合花、鱗狀莖均可入葯,是一種葯食兼用的花卉。  功能主治:本品有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肺陰虛的燥熱咳嗽,痰中帶血,及熱病餘熱未清,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清心宜生用,潤肺蜜炙用。  注意事項:寒性病症者忌用。  枸杞子  藥物概述:枸杞子又名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針。其性平,味甘,歸肝、腎經。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是一味常用的補肝益腎中藥。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陰虛目暗,視物不清,陰虛勞嗽,消渴等病症。  用法用量:常用量5~10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風寒咳嗽者、食少便溏者、胸悶腹脹者皆不宜服用。  桑椹  藥物概述:桑椹又名桑果。其性寒,味甘、酸,歸心、肝、腎經。為桑科落葉小喬木植物桑枝的果穗。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烏髮明目之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頭暈目暗,耳鳴失眠,鬚髮早白,視力減退,陰虛肺燥乾咳,腸燥便秘,及津傷內熱消渴諸證。  用法用量:常用量干品10~15克,鮮品20~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便溏瀉泄者不宜食用;桑椹與鴨蛋不宜同食;因其含糖量高,故糖尿病患者應忌食。  墨旱蓮  藥物概述:墨旱蓮又名旱蓮草、黑墨草、野葵花、爛腳草、水旱蓮等。其性寒,味甘、酸,歸腎、肝經。為菊科草本植物鱧腸的全草。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牙齒鬆動,鬚髮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血衄,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脾腎虛寒者忌服。  女貞子  藥物概述:女貞子又名冬青子、蠟樹、蟲樹。其性涼,味甘、苦,歸肝、腎經。為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喬木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補肝腎、烏髮明目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腰酸腿軟,頭暈目眩,鬚髮早白,陰虛陽亢,耳鳴,頭痛,煩躁不眠,視力減退,目暗不明等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陽虛者忌服;脾胃虛寒瀉泄者忌服。  龜甲  藥物概述:龜甲又名龜板、龜殼等。其性寒,味咸,歸肝、腎經。為龜科脊椎動物烏龜的腹甲。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心補心之功效。適用於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手足抽搐,筋骨痿軟,小兒發育遲緩;肝陽上亢,眩暈頭痛;心虛驚悸,失眠,健忘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入湯劑宜先煎。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脾胃虛寒者忌服。  鱉甲  藥物概述:鱉甲又名上甲、腳魚殼、團魚甲。其性寒,味咸,歸肝經。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  功能主治:本品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之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勞熱骨蒸,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盜汗,淤血閉經,久瘧不愈、瘰癧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入湯劑先煎。滋陰潛陽宜生用,軟堅散結宜醋炙用。  注意事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黑芝麻  藥物概述:黑芝麻又名胡麻子、脂麻、黑脂麻、巨勝子。其性平,味甘,歸肝、腎經。為胡麻科植物芝麻的黑色種子。  功能主治:本品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鬚髮早白,腸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宜炒熟用。  注意事項:大便溏瀉者忌服。  生地黃  藥物概述:生地黃又名乾地黃、生地、干生地、牛奶子、山煙等。其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肺經。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根。  功能主治:本品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月經不調,胎動不安,腸燥性便秘,血熱型崩漏,高熱及高熱退後餘熱未盡。  用法用量:常用量10~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脾虛濕滯、腹滿便溏、瀉泄者忌服。  補陰方劑  補陰益氣煎  配方組成:人蔘3~9克,當歸、山藥(酒炒)各6~9克,熟地黃9~15克,陳皮、炙甘草各3克,升麻09~1.5克,柴胡3~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7片,煎至32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時,溫服。  功效主治:補陰益氣。適用於勞倦傷陰,精不化氣,或陰虛內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熱痰瘧,或防虛便結不通。  補陰升提湯  配方組成:白芍90克,人蔘、熟地黃、茯苓、山藥、山茱萸各30克,升麻6克,甘草3克,北五味子、訶黎勒各9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適用於陰液虛虧,虛陽上浮,大便純血,肛門大開,不能收閉,面色反覺紅潤,唇紅口乾。  麥冬湯  配方組成:麥冬60克,半夏9克,人蔘、粳米各6克,甘草4克,大棗12枚。  製作方法:將上6味葯,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3次溫服。  功效主治:清養肺胃,降逆下氣。適用於肺胃陰虛而致虛火上炎,咳唾涎沫,氣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紅少苔,脈虛數者。  麥煎散  配方組成:赤茯苓、當歸、乾漆(炒令煙盡)、鱉甲(醋炙)、常山、大黃(煨)、北柴胡、白朮、生地黃、乾地黃、石膏各30克,甘草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麥50粒,煎至120毫升。  用法用量:食後、臨卧時溫服。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除蒸斂汗。適用於陰虛骨蒸黃瘦,口臭肌熱,盜汗,婦人血風攻疰四肢,心胸煩壅。  麥冬平肺飲  配方組成:人蔘、麥冬、赤芍、檳榔、赤茯苓、陳皮、桔梗各3克,甘草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時,服用。  功效主治:益氣養陰,化痰排膿。適用於肺癰初起,氣陰兩虛,咳嗽氣急,胸中隱痛,嘔吐膿痰。  麥冬麻仁湯  配方組成:麥冬(連心)15克,火麻仁、生白芍各12克,何首烏9克,烏梅肉、知母各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3次溫服。  功效主治:滋養胃陰。適用於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飯後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  一貫煎  配方組成:生地黃18克,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各9克,川楝子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養陰疏肝。適用於肝腎陰虛、肝氣不舒所致的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紅少津等症。  左歸飲  配方組成:熟地黃40克,山藥、枸杞子、茯苓、山茱萸各6克,炙草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時,溫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補益腎陰。適用於腎陰不足而致腰酸遺泄,盜汗,口燥咽干,口渴欲積,舌尖紅,脈細數。  培土養陰湯  配方組成:制首烏9克,丹參、扁豆、谷芽各3克,白芍、車前子各25克,蓮肉4.5克,豬腰1具。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時,溫服。  功效主治:益腎健脾。適用於虛勞,食少痰多,陰分不足,自汗盜汗,遺精。  二冬湯  配方組成:天冬(去心)6克,麥冬(去心)9克,花粉、黃芩、知母、荷葉各3克,甘草、人蔘各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空腹時,溫服。  功效主治:養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於陰虛而致口渴多飲。  大營煎  配方組成:當歸6~15克,熟地黃9~15克,炙甘草3~6克,杜仲、枸杞子各6克,牛膝4.5克,肉桂3~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  用法用量:空腹時,溫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養陰補腎。適用於腎陰精血虧損,及婦人經遲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  二陰煎  配方組成:生地黃、麥冬、茯苓各9克,酸棗仁、黃連各6克,甘草3克,玄參、木通各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心養陰,寧神。適用於陰虛煩熱,驚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瘡瘍,疹毒,失血。  三物黃芩湯  配方組成:黃芩、苦參、乾地黃各12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養血滋陰。適用於產後血虛陰虧,風邪入里化熱,證見四股煩熱、頭痛者。  射干消毒飲  配方組成:射干、玄參、連翹、荊芥、牛蒡子各10克,甘草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宣肺透疹。適用於肺胃熱重,外為風邪所襲,不能盡達於表之麻疹,證見麻疹、咳嗽頻作、咽喉腫痛。  清絡飲  配方組成:鮮荷葉邊6克,鮮銀花60克,西瓜翠衣、鮮扁豆花各5克,鮮竹葉心10克,絲瓜皮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解暑清肺。適用於暑傷肺經氣分,證見身熱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頭微脹,舌尖紅,苔薄白。  消毒飲  配方組成:鉤藤、板藍根各30克,柴胡、薄荷、蟬蛻各10克,赤芍、大青葉、夏枯草、蒲公英、菊花各15克,甘草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肝熱,解熱毒,疏風明目。適用於肝陰不足,眼痛羞明,流淚異物感,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綠風羚羊飲  配方組成:黑參、防風、茯苓、知母、桔梗各6克,羚羊角、車前子、大黃、細辛各3克,黃芩2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研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  用法用量:早、晚食後溫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肝瀉火。適用於肝陰虛虧、肝陽上亢而致目珠脹痛連眶,視力急降昏蒙,鼻、目牽引作痛。  辛夷清肺飲  配方組成:辛夷花12克,生甘草、升麻各6克,石膏30克,知母、梔子、黃芩、枇杷葉、麥冬各9克,百合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肺宣氣,散結通竅。適用於風熱郁滯肺經致生鼻痔,鼻息肉,頭暈,頭痛等。  退熱散  配方組成:赤芍、歸尾各12克,生地黃15克,黃連、木通、梔子、黃芩、黃柏、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瀉火解毒,涼血散結。適用於陰虛而致眼乾澀痛,羞明流淚,口苦咽干,舌紅苔黃。  清肺飲  配方組成:白花蛇舌草、魚腥草各30克,桑白皮15克,菊花、枇把葉、苦參各10克,黃芩、白蒺藜、白鮮皮各12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肺熱,散風毒。適用於肺熱引起的皮膚病。  黃芩瀉白散  配方組成:黃芩9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2克,甘草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瀉肺。適用於肺虛火旺咳嗽及肺熱引起的小便不利。  升麻芷菖湯  配方組成:升麻、生薑、薄荷、陳皮、炒半夏各10克,葛根、石膏各20克,川芎、甘草、白芷各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止痛。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頭痛、身熱口渴、舌紅等。  清胃瀉火湯  配方組成:連翹、桔梗、黃連、黃芩、梔子、干葛、甘草各3克,玄參、升麻、生地黃各5克,薄荷2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胃瀉火。適用於心胃之火上攻,證見口舌生瘡腫痛及咽喉、牙齒、耳面腫痛。  冬地三黃湯  配方組成:麥冬、銀花各10克,玄參、細生地黃、生甘草各5克,黃連、黃柏、黃芩各1克,葦根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養陰生津,清熱瀉火。適用於邪熱傷陰,證見發熱、口渴、無汗、小便不利、舌質紅、脈數。  玉女煎  配方組成:石膏15克,熟地黃20克,麥冬6克,知母、牛膝各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胃滋陰。適用於胃熱陰虛牙痛,證見頭痛牙痛、煩熱口乾渴、舌紅、脈數。  黑參湯  配方組成:黑參(玄參)、黃芩、生地黃、赤芍、菊花、青葙子、白蒺藜各10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肝滋陰,祛風明目。適用於肝經風熱攻目,證見眼見黑花,或如蚊蠅飛舞,或如蛛絲飄拂。  羚羊飲  配方組成:羚羊角3克,知母、黃芩、桔梗、柴胡、梔子各5克,茺蔚子10克,玄參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水煎。  用法用量:分2次服用,每日2劑。  功效主治:清肝瀉肺,退翳明目。適用於肝肺陰虛火熱,上沖於眼,致生赤膜,胬肉攀睛。  都氣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24克,山茱萸、干山藥各12克,澤瀉、牡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五味子6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研成細末,以火將蜂蜜煉好,將葯末與煉蜜混合均勻,搓揉成丸即可。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服用。  功效主治:滋腎納氣。適用於肺腎兩虛,證見咳嗽氣喘、呃逆滑精、腰痛。  補陰中成藥  六味地黃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以溫開水或溫淡鹽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適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消渴,潮熱,盜汗,遺精,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知柏地黃丸  配方組成: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以溫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的骨蒸勞熱,虛煩盜汗,口乾咽痛,腰背酸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血淋等症。  左歸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藥、菟絲子、牛膝、龜甲、鹿角、山茱萸、枸杞子。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飯前服用。  功效主治:補腎滋陰。適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自汗盜汗,遺精血濁,虛熱時作,神疲口燥,頭目眩暈,眼花耳鳴。  麥味地黃丸  配方組成:麥冬、五味子、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腎養陰,斂肺止嗽。適用於肺腎陰虧諸症。  大補陰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知母、黃柏、龜甲、豬脊髓。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蜜丸。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以姜鹽湯或淡鹽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  七寶美髯丹  配方組成:何首烏、牛膝、菟絲子、當歸、補骨脂、枸杞子、茯苓。  劑型規格:本品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以淡鹽湯或溫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澀精止帶。適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鬚髮早白,頭暈目眩,牙齒鬆動,身體消瘦,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夢遺滑精及婦女白帶過多,面色萎黃,舌淡紅,脈細弱。  河車大造丸  配方組成:紫河車、熟地黃、天冬、麥冬、杜仲。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補腎益肺。適用於肺腎兩虧、陰血不足所致耳聾耳鳴,頭暈目眩,虛勞咳嗽,潮熱骨蒸,盜汗遺精,腰膝酸軟。  二至丸  配方組成:女貞子、墨旱蓮。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空腹時,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補腎養肝。適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失眠健忘,頭目眩暈,五心煩熱,心悸盜汗,腰膝酸軟,脫髮白髮,目澀昏花等症。  滋陰虎潛丸  配方組成:黃柏、白芍、龜甲(炙)、鎖陽、知母、乾薑、陳皮、熟地黃、虎骨(炙)。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褐色的小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養陰潛陽,強筋壯骨。適用於腎陰不足,筋骨痿軟,精血虧損,骨蒸潮熱。  人蔘固本丸  配方組成:人蔘、生地黃、熟地黃、山茱萸(酒炙)、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麥冬、天冬。  劑型規格: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益氣,固本培元。適用於陰虛氣弱,虛勞咳嗽,心悸氣短,骨蒸潮熱,腰酸耳鳴,遺精盜汗,大便乾燥。  蓯蓉益腎顆粒  配方組成: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車前子、茯苓、五味子。  劑型規格:本品為顆粒劑,每袋2克。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補氣,填精益髓。適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記憶衰退,頭暈耳鳴,四肢無力。  杞菊地黃片  配方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劑型規格:本品為糖衣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滋腎養肝。適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生脈飲  配方組成:人蔘、麥冬、五味子。  劑型規格:口服液體劑,每支裝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功效主治:益氣復脈,養陰生津。適用於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  坤寶丸  配方組成:女貞子(酒炙)、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何首烏(黑豆酒炙)、龜甲、地骨皮、南沙參、麥冬、酸棗仁(炒)、地黃、白芍、赤芍、當歸、雞血藤、珍珠母、石斛、菊花、墨旱蓮。  劑型規格:本品為深棕色的水蜜丸,每100粒重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鎮靜安神,養血通絡。適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月經紊亂,潮熱多汗,失眠健忘,心煩易怒,頭暈耳鳴,咽干口渴,四肢酸楚,關節疼痛等症。  五子衍宗丸  配方組成: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車前子(鹽炒)。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助陽止遺。適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腎水不足引起的遺精,陽痿,早泄等證。  養陰清肺丸  配方組成:生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每次1丸,每日1~2次,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養陰清肺,涼血解毒。適用於肺腎陰虛、水不制火而導致的咳嗽,口渴咽干,咽痛音啞,白喉,氣喘陰虛內熱等症。  滋腎寧神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酸棗仁、菟絲子、白芍、女貞子、五味子、茯苓、丹參、黃精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黑色的濃縮水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寧心安神。適用於肝腎虧損而致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怔忡健忘,腰酸遺泄,神經衰弱等症。  玉泉丸  配方組成:葛根、天花粉、生地黃、五味子、甘草。  劑型規格:本品為濃縮丸。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9克,每日4次。  功效主治:養陰生津,清熱止渴,益氣和中。適用於肺、胃、腎陰虛,症見口燥咽干、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心煩失眠、夜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石斛夜光丸  配方組成:石斛、人蔘、山藥、茯苓、甘草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補腎,清肝明目。適用於肝腎兩虧、陰虛火旺所致的內障目暗,視物昏花,瞳仁散大或變色,羞明畏光等。  玄麥甘桔沖劑  配方組成:玄參、麥冬、甘草、桔梗。  劑型規格:本品為沖劑。每袋重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4次,以開水沖服或含服。  功效主治:清熱滋陰,祛痰利咽。適用於陰虛火旺,虛火上浮,口鼻乾燥,咽喉腫痛。  百合固金丸  配方組成:百合、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玄參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日2次,以溫開水送下。  功效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適用於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症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手足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口炎清沖劑  配方組成:天冬、麥冬、玄參、金銀花、甘草。  劑型規格:本品為沖劑。每袋10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以開水沖服。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清熱解毒。適用於心肺胃腎之陰液虛虧、虛火浮熱引起的口腔各種病症。  明目地黃丸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空腹時,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腎,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目澀羞明,視物模糊,迎風流淚,夜盲等。  首烏片  配方組成:何首烏(制)、地黃、牛膝(酒制)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糖衣片。每片02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補肝益腎,調和氣血。適用於肝腎陰虛導致的貧血,頭暈,陽痿,遺精,腰膝疼痛。  石斛明目丸  配方組成:石斛、肉蓯蓉、麥冬、茯苓、五味子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大、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3~6克,小蜜丸一次5~9克,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清肝瀉火,滋陰明目。適用於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內障目暗,瞳神散大,視物昏花。  蛤蚧定喘丸  配方組成:蛤蚧、瓜蔞、紫菀、麻黃、黃芩等。  劑型規格:本品為水蜜丸或蜜丸。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克,蜜丸一次1丸。每日2次,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主治:滋陰清肺,止咳定喘。適用於肺陰虛而致虛勞久咳,氣喘發熱,胸滿鬱悶,自汗盜汗,不思飲食等。  補陰藥茶  天冬貝母茶  配方組成:天冬25克,川貝母10克,綠茶5克,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將天冬和川貝母水煎,趁葯汁沸熱時沖泡綠茶,加蜂蜜調味即可。天冬和川貝母可煎2~3次。  用法用量:每日1劑,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滋陰潤肺。適用於肺陰不足所致的乾咳無痰。  玉竹烏梅茶  配方組成: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各12克,烏梅6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前5味中藥水煎,取汁,加冰糖調味。  用法用量:代茶飲。每日1劑,15劑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咳。適用於肺胃陰虛所致的煩熱口渴,乾咳少痰,咽喉干癢,胃脘隱痛,飢不欲食。  天冬冰糖茶  配方組成:天冬25克,冰糖15克。  製作方法:將天冬切碎,冰糖搗碎,一同放入茶杯中,沖入適量沸水。  用法用量:代茶飲。每日1劑。  功效主治:養陰清熱,潤燥生津。適用於陰虛咳嗽。  百合青桃茶  配方組成:百合50克,碧桃干15克。  製作方法:將上2味葯以沸水沖泡。  用法用量:代茶飲。  功效主治:補肺陰,斂肺氣。適用於肺陰不足而致乾咳、盜汗等。  補肺養陰茶  配方組成:百合50克,桑葉10克。  製作方法:將2味以開水沖泡。  用法用量:代茶飲。  功效主治:滋養肺陰。適用於肺陰虛盜汗、久咳。  清肺利咽茶  配方組成:玄參、麥冬各15克,桔梗、射干各9克,粉甘草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共研為粗末,水煎,取汁當茶水。  用法用量:不拘時,代茶飲。每日1劑,15劑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滋陰清肺,解毒利咽。適用於肺陰不足表現的咽喉干痛,聲音嘶啞,慢性咽炎。  沙參白芍茶  配方組成:沙參15克,生白芍12克,銀花9克,生甘草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放入熱水瓶中,用沸水沖泡,蓋悶15分鐘。  用法用量: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  功效主治:養陰清肺,解毒利咽。適用於陰虛火熱而致慢性咽炎,證見咽喉異物感、胸悶、胃脘嘈雜、苔少舌紅等。  潤膚烏髮茶  配方組成:生地黃30克,何首烏15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用白酒浸泡生地黃和何首烏,將之切成薄片,與冰糖同放茶杯中,用沸水沖泡,  用法用量: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主治:補肝益腎,潤膚烏髮。適用於陰虛白髮或皮膚粗糙。  玉竹薄荷茶  配方組成:玉竹10克,薄荷9克,粉甘草3克。  製作方法:將玉竹切成薄片,與薄荷、粉甘草一同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1劑,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主治:滋養胃陰,除臭解毒。適用於胃陰虛引起的口臭。  首烏桑椹  配方組成:制何首烏、桑椹各25克。  製作方法:將何首烏、桑椹子放入茶杯中,以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鐘即可。  用法用量: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主治:滋腎補肝,益精養血。適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目眩。  首烏養陰茶  配方組成:何首烏6克。  製作方法:將何首烏切成薄片,以沸水沖泡。  用法用量:不拘時,代茶飲。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眼睛乾澀、白髮增多、腰酸腿軟。  白菊花茶  配方組成:白菊花5克,綠茶10克。  製作方法:將白菊花、茶葉一起放入杯內,以開水沖泡。  用法用量:代茶頻飲。  功效主治:清肝瀉火,祛風止眩。適用於肝陰虛引起的口乾、目赤、頭痛諸證。  菊花槐花茶  配方組成:菊花6克,槐花5克。  製作方法:將菊花、槐花洗凈後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頻飲。  功效主治:養陰平肝。適用於陰虛陽亢引起的頭痛。  麥冬蓮心茶  配方組成:麥冬20克,蓮心2克。  製作方法:將麥冬洗凈,晒乾,與蓮心同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即可。  用法用量:代茶頻飲。  功效主治: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引起的口瘡。  桑椹奶茶  配方組成:鮮桑椹50克,鮮牛奶200克。  製作方法:將新鮮桑椹洗凈,晒乾或烘乾,放入大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待用。將鮮牛奶放入鍋中,用中火煮沸即離火,將牛奶調入沖泡桑葚的杯中,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用量:上、下午分服。  功效主治:滋陰養肝,補血,定眩。適用於肝陰血不足引起的眩暈。  黑芝麻豆奶茶  配方組成:黑芝麻、紅糖各30克,黃豆40克。  製作方法:將黑芝麻揀去雜質,用微火炒熟,研成細末。將黃豆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後打成豆漿,放入沙鍋,以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15分鐘,加入紅糖,並調入黑芝麻細末,拌和均勻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隨意飲用。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適用於陰血虧虛諸症。  杞菊柿葉茶  配方組成:干柿葉6克(或鮮柿葉12克),枸杞子10克,菊花5克。  製作方法:將干柿葉洗凈,晒乾,研成粗末備用。將枸杞子、菊花與柿葉粗末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頻飲。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平肝止痛。適用於陰虛陽亢引起的頭痛、目赤、眩暈。  杞菊決明子茶  配方組成:枸杞子20克,菊花5克,決明子30克。  製作方法:將枸杞子、菊花、決明子洗凈,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成。  用法用量:代茶頻飲。  功效主治:養陰平肝。適用於陰虛陽亢引起的頭痛、目眩。  薄荷杭菊茶  配方組成:薄荷6克,杭菊1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薄荷、杭菊用開水浸泡,加蓋悶10分鐘,調入冰糖即可。  用法用量:隨時飲用。  功效主治:疏風清熱,通肺氣,止咳逆。適用於外感初起,症見風熱頭痛、發熱、咳嗽等。  三味醒神茶  配方組成:枸杞子、麥冬、五味子各10克。  製作方法:將上3味葯洗凈,放於茶杯中,用沸水沖泡。  用法用量:代茶溫飲。  功效主治:養心補腎,滋陰潤肺。適用於腎陰不足而致頭昏目眩、多汗心煩、口乾舌燥。  大棗烏梅茶  配方組成:大棗、烏梅各10枚。  製作方法:將2味以開水沖泡。  用法用量:代茶溫飲。  功效主治:補脾養陰。適用於脾肺陰虛而致盜汗、氣短、易疲勞。  補陰藥酒  地黃滋補酒  配方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各100克,淮山藥120克,茯苓、澤瀉各50克,牡丹皮25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洗凈,研粗末。放入紗布袋中,扎口,置入酒中,浸泡30天,過濾,去渣留液,裝瓶備用。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0~20毫升,臨睡前飲用。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盜汗遺精。  地黃糯米酒  配方組成:乾地黃155克,糯米2500克,酒麴180克。  製作方法:將地黃略蒸,搗碎;將酒麴研末,備用。將糯米淘洗,瀝干,蒸飯,待溫,置容器中,加入地黃、酒麴拌勻,密封,保溫,約21日後開啟,去渣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隨量飲之,勿醉,  功效主治:補肝腎,滋陰血,烏鬚髮,延年益壽。適用於肝腎陰血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軟,耳鳴目眩,月經不調,鬚髮早白,面色無華,脾胃虛弱,食後不消等症。  首烏地黃酒  配方組成:何首烏、枸杞子各120克,熟地黃240克,當歸、龍眼肉各90克,薏苡仁20克,檀香9克,白酒10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搗成粗末,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於凈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14日後開啟,去掉葯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30~50毫升,臨睡前溫飲。  功效主治:滋肝腎,益精髓,養心肝,益氣血。適用於陰虛而致腰膝酸軟,失眠健忘,頭目暈眩,耳鳴,心悸,食欲不振等症。  百部酒  配方組成:百部6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百部炒後搗碎,放入乾淨的瓶子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後開啟,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主治:潤肺止咳。適用於肺氣陰虛,乾咳少痰,口乾氣促,骨蒸煩熱及各種新久咳嗽。  萬年青酒  配方組成:萬年青150克,熟地黃100克,山藥200克,桑椹子120克,黑芝麻60克,花椒、南燭子各30克,白果15克,白酒2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切碎,以紗布袋盛,扎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振搖1次,1個月後即可飲服。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空腹服20~30毫升。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養血益精。適用於肝腎虛虧、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毛髮乾枯,未老先衰等。  黃精糯米酒  配方組成:黃精、蒼朮各250克,側柏葉、天冬各300克,枸杞根200克,糯米600克,酒麴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前5味搗碎,水煎,待冷備用。將糯米淘凈,蒸煮後瀝半干,倒入凈缸中待冷,然後將葯汁倒入缸中,加入酒麴(先研細末),攪拌均勻,加蓋密封,置保溫處。經21日後開封,壓去糟,貯瓶備用。  用法用量:每次溫服10~2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補養臟氣,益脾祛濕,潤血燥,烏鬚髮,延年益壽。適用於陰虛而致的體倦乏力,飲食減少,頭暈目眩,面肢浮腫,鬚髮枯燥變白,肌膚乾燥,易癢,心煩少眠。  延壽酒  配方組成:黃精、天冬各30克,松葉15克,枸杞子20克,蒼朮12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黃精、天冬、蒼朮切成小塊洗凈,置容器中,加入松葉、枸杞子和白酒,搖勻,密封,浸泡15天後即可取用。  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主治:滋養肺腎,補精填髓,強身益壽。適用於肺腎陰虛,食少乏力,腰膝酸軟,視物昏花,鬚髮早白,眩暈等症。  春壽酒  配方組成:天冬、麥冬、熟地黃、生地黃、懷山藥、蓮子、大棗各等份,每210克藥材用黃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前7味搗碎,混勻,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隔水加熱後,靜置數日,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主治:養陰生津,補腎健脾。適用於陰虛津虧所致的腰酸,鬚髮早白,神志不寧,食少等症。  黃精酒  配方組成:黃精2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黃精洗凈,切片,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酒罐內,將白酒倒入,浸泡30天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服5~10毫升。  功效主治:益脾祛溫,烏髮,潤血燥。適用於陰虛所致的發枯變白,肌膚乾燥易癢,心煩急躁而少眠等症。  綠豆酒  配方組成:綠豆、蜂蜜、山藥各30克,黃柏、牛膝、玄參、沙參、白芍、山梔子、天冬、麥冬、天花粉各22克,當歸18克,甘草4.5克,白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除蜂蜜外,將上藥粉碎,以絹袋裝好,紮緊口,放入壇內,倒入白酒浸泡,封口。14天後開封,取去葯袋過濾一遍,兌入蜂蜜,置凈瓶中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凡有咳血、衄血的患者應慎用。  功效主治:養陰清火。適用於肺津不足,燥熱而咳,乾咳少痰,口乾易煩等症。  石斛酒  配方組成:石斛24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石斛倒入酒罈,加入黃酒浸漬,加蓋密封,經5~7天後開取。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功效主治:生津益胃,清熱養陰,補虛。適用於虛熱,腰腳軟弱,陰傷目暗等。  玉液酒  配方組成:生豬板油100克,白蜜2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豬板油、白蜜置入凈瓷器中,倒入白酒,再將瓷器置文火上煮數百沸後取下,待溫後用細紗布過濾一遍,收貯凈瓶中。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空腹溫飲20~30毫升。  功效主治:甘涼潤肺,滋陰生津。適用於老年人肺虛久咳不已,肌膚粗糙,毛髮枯萎等症。  山藥酒  配方組成:山藥、山茱萸、五味子、靈芝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加工破碎成粗末,用細紗布袋盛之,紮緊口,再將酒裝入小瓦壇內,放入葯袋,加蓋封固,置陰涼乾燥處,每日晃動數下,經1個月後啟封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0毫升。  功效主治:滋陰生津。適用於肺腎陰虧,虛勞痰嗽,口乾津少,盜汗遺精等症。  天冬酒  配方組成:天冬500克,糯米750克,酒麴50毫升。  製作方法:將天冬煮汁,酒麴研末。將糯米蒸煮半熟,用涼開水過一遍瀝去水,倒入小瓮中,再將天冬連汁倒入瓮內,加入酒麴末拌勻,加蓋密封,置保溫處,聞有酒香味即熟,壓去糟便可飲用。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功效主治:滋陰和血,潤肺止咳。適用於肺腎陰不足的咳嗽,血脈失和,肢體麻木、酸痛等症。  雙耳酒  配方組成:白木耳、黑木耳各20克,糯米酒1500毫升,冰糖40克。  製作方法:將前2味用溫水泡發,瀝干切絲,備用。另將糯米酒置容器中,用文火煮沸,再加入雙耳絲,煮約30分鐘後,取下候冷,密封,浸泡24小時後過濾去渣,加入冰糖,溶後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溫飲20~30毫升。  功效主治:滋陰生津,益氣補腦,強心。適用於陰虛而致虛熱口渴,食欲不振,大便燥澀,腰酸等症。  雙參酒  配方組成:西洋參30克,沙參、麥冬各20克,黃酒800毫升。  製作方法:將西洋參、沙參切為小段,麥冬搗碎,裝入小壇內,然後再倒入黃酒,置爐上用文火煮沸,取下待冷,加蓋封固,置陰涼處。每日搖晃1~2次,經7日後開封,加涼開水200毫升拌勻,再用細紗布過濾後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用溫開水送服10~20毫升。  功效主治:補氣養陰,清熱生津,潤肺。適用於熱病氣陰兩傷,煩倦口渴,津液不足,口乾舌燥,肺虛燥咳等症。  西洋參益肺酒  配方組成:西洋參15克,白酒、黃酒各250毫升。  製作方法:將西洋參洗凈,晾乾表面水分,放入潔凈的瓶中,加入白酒和黃酒,加蓋密封,浸泡10天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飲服25毫升。  功效主治:益肺陰,生津液,清虛火。適用於咽干口渴,肺虛久咳,虛熱疲倦等症。  桑龍藥酒  配方組成:桑椹子、龍眼肉各60克,燒酒1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置於凈瓷瓶中,注入燒酒,加蓋密封,隔日搖晃數下,經7天後開封飲用。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適用於心脾不足、陰虛血少所致的心悸失眠,體弱少力,耳聾目眩等症。  桑棗杞圓酒  配方組成:枸杞子、龍眼肉、桑椹子各30克,大棗30枚,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上藥加工搗碎,置入凈壇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處。經常搖動數下。浸泡14天後開啟,用細紗布過濾,澄明備飲。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功效主治:滋陰補血。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四肢乏力,腰膝酸軟,貧血,神經衰弱等症。  雞子阿膠酒  配方組成:雞蛋黃4枚,阿膠40克,青鹽適量,米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雞蛋打破,按用量去清取黃。將米酒倒入壇中,置文火上煮沸,下入阿膠,化盡後,下入雞蛋黃、青鹽,拌勻。再煮數沸即離火,待冷後貯入凈器中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隨量溫飲。  功效主治:滋陰潤燥,補虛養血。適用於體虛乏力,血虛萎黃,虛勞咳嗽,吐血便血等症。  地黃酒  配方組成:乾地黃6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先將地黃洗凈,切成薄片,倒入凈壇內,注入白酒封固,浸7天以上即成。  用法用量:每次飲服15~20毫升,以晚睡前飲之為佳。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涼血,舒筋通養血脈。適用於陰血不足、筋脈失養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或驚悸勞損,吐血鼻衄,跌打損傷等症。  獼猴桃酒  配方組成:獼猴桃25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獼猴桃去皮,洗凈,裝入酒罈中,將白酒倒入,蓋上蓋,封嚴。每3天攪拌1次,浸泡20~30天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1~2次,每次飲服15~25毫升。  功效主治:清熱養陰,利尿通淋。適用於熱病煩渴,熱雍反胃,尿澀,尿道結石,黃疸,痔等症。  蘋果酒  配方組成:蘋果3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蘋果洗凈,去皮、核,切成小塊,放入酒罈內,加入白酒,蓋上蓋密封。每隔2日攪拌1次,浸泡7天即成。  用法用量:隨量飲用。  功效主治: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適用於脾虛火盛,中焦諸氣不足,煩熱中暑,醉酒等症。  雪梨酒  配方組成:雪梨5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將雪梨洗凈,去皮、核,切成小塊,放入酒罈內,加入白酒,加蓋密封,每隔2日攪拌1次,浸泡7日即成。  用法用量:隨量飲用。  功效主治: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適用於陰虛煩渴,咳嗽,痰熱驚狂,呃逆,大便秘結等症。  補陰葯膳  沙參玉竹燉豬肉  配方組成:豬肉(瘦)600克,北沙參20克,玉竹、大棗(干)各30克,姜、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玉竹、沙參、大棗分別用水洗凈。將豬瘦肉洗凈,切成塊,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然後,將焯好的豬瘦肉及洗好的玉竹、沙參、紅棗和薑片放入燉盅內,倒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後改以小火燉2小時左右,至豬肉熟爛時,放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用法用量:食肉喝湯。  功效主治:滋補陰虛,和胃理氣。適用於脾腎陰虛,消化不良。  茯苓燉豬脊骨  配方組成:豬脊骨500克,茯苓4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土茯苓洗凈,搗碎備用。將豬脊骨洗凈,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煮半小時,撈去豬脊骨和上面的浮油,加入茯苓熬至剩湯2碗,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飲湯。  功效主治:健脾利濕,補陰益髓。適用於陰虛。  百合杞子燉兔肉  配方組成:兔肉300克,百合40克,枸杞子2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兔肉洗凈,切片;百合用清水漂一夜,撈出。將百合、枸杞子及兔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先以旺火燒開,再以小火燉至肉熟爛,加食鹽、味精、香油調味即成。  用法用量:食肉喝湯。  功效主治:滋陰養胃,消腫止痛。適用於陰虛引起的消化不良,上火等。  冬蟲夏草燉龜肉  配方組成:冬蟲夏草30克,烏龜250克,北沙參9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龜去頭、足,剁開龜殼,除去內臟,用清水洗凈。把冬蟲夏草、沙參用溫水泡2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同龜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以小火隔水燉至龜肉熟透。  用法用量:食肉喝湯。  功效主治:補益肺腎,養陰潤燥。適用於肺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肺炎,氣管炎等。  田七烏雞煲  配方組成:烏骨雞600克,三七6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烏雞洗凈切塊,與田七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煨煮,待雞塊熟爛後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食肉喝湯。  功效主治:健脾益胃,養陰退熱。適用於脾胃陰虛而致消化不良,胃脘疼痛等。  干燒杞麥冬筍  配方組成:冬筍350克,枸杞子15克,麥冬10克,鮮菊花5克,梔子2克,黃酒、醬油、白砂糖、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冬筍入油鍋,低溫炸成金黃色,撈出。鍋中留余油,加入冬筍、清湯、料酒、枸杞子、菊花、梔子、麥冬、味精、白糖,以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至汁干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平肝祛風。適用於陰虛所致心煩胸悶,頭暈目赤,心悸汗出,善食易飢,便干尿黃等。  夏枯草鴨條  配方組成:夏枯草300克,烤鴨150克,鹽、味精、姜、辣椒、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夏枯草洗凈,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過涼水,擠干水,切段待用。將干辣椒、姜分別洗凈,切絲。將烤鴨去骨,切成鴨條肉。將油鍋燒熱,放入干辣椒絲、薑絲,煸出香味,投入鴨條翻炒,然後再投入夏枯草及精鹽、味精、清湯,翻炒均勻,裝盤即成。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陰清肝,養胃,利水,散結。適用於陰虛所致乳癰,目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症。  黃精煨肘  配方組成:豬肘750克,黃精20克,大棗(干)15克,鹽、大蔥、姜、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黃精切薄片,用紗布裝上扎口。將豬肘刮洗凈,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洗凈,放入沙鍋,再放入黃精藥包、大棗、蔥段、薑片和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撇去浮沫,轉小火煨至豬肘熟爛,揀去藥包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心肺,強筋骨。適用於氣血虛弱,筋骨不健,咳嗽多痰,腰膝酸軟等。  麥冬山楂燉甲魚  配方組成:甲魚1000克,麥冬15克,山楂15克,姜、胡椒、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宰殺後洗凈,置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麥冬、山楂、薑片、胡椒,用小火燉煮至肉熟爛,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每周服用1次。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益氣活血。適用於心陰不足,虛火內擾。  山雞羚斛盅  配方組成:山雞2隻,羚羊角(代)、石斛各3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山雞處理乾淨,入沸水中,去除血穢後,裝入燉盅,投入羚羊角(代)、石斛,加沸水數碗,調入鹽和味精,隔水燉90分鐘,至肉爛即成。  用法用量:食用前除去藥渣。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補虛除熱,調和臟腑。適用於陰虛火旺煩渴,白內障,癲癎,麻疹之毒等。  雪菜炒肉絲柏葉  配方組成:雪菜100克,豬肉(瘦)150克,側柏葉10克,蘇打粉、醬油、澱粉(豌豆)、香油、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雪菜洗凈,切小粒,放入清水中浸5分鐘,撈出濾干水。將瘦肉洗凈,切絲,加入醬油、澱粉、香油拌勻。將側柏葉放入沸水中,加入蘇打粉浸泡至軟,撈出洗凈,切粗條。燒熱油鍋,放入肉絲炒熟,盛出。復燒熱油鍋,放入雪菜爆炒透,加入側柏葉、醬油、白糖、香油和適量清水,煮至汁液收干,將肉絲回鍋炒勻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之。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解毒消腫,開胃消食。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瘡癰腫痛,胸膈滿悶,咳嗽痰多,耳目失聰,牙齦腫痛,便秘等。  天冬粥  配方組成:天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天冬水煎,去渣取汁。將粳米加入天冬汁,煮至成粥,加入少許冰糖,稍煮即可。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養陰清熱,潤肺滋腎。適用於肺腎陰虛,咳嗽吐血,陰虛發熱,咽喉腫痛,消渴,便秘等症。  冬蟲草米粥  配方組成:冬蟲夏草10克,豬瘦肉50克,小米100克。  製作方法:將冬蟲夏草用布包好,將豬肉切成細片。將藥包與小米、豬肉共同煮粥,粥熟時取出藥包即可。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適用於肺腎陰虛,虛喘,癆嗽,咯血,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不復等症。  地黃粥  配方組成:鮮地黃5000克,粳米100克,白蜜、酥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新鮮地黃洗凈搗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克,熬成膏狀收貯,封好。將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入地黃膏10克及酥油少許調勻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滋陰,養血,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乾咳少痰,骨蒸潮熱,咯血,血崩,陰傷便秘等症。  何首烏糖粥  配方組成:何首烏30克,粳米60克,桂圓肉10克,大棗(干)2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何首烏放入沙鍋,加適量水,煎至濃汁,去渣留葯汁。將粳米淘洗凈,倒入葯汁鍋內,加入大棗、桂圓肉和適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再轉成小火煮至米熟爛成粥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滋肝補腎,益氣養血。適用於肝腎陰虛,頭暈耳鳴,駝背彎腰,腰腿酸痛,口乾咽燥等症。  小麥玉竹粥  配方組成:粳米60克,玉竹9克,小麥15克,大棗(干)10克。  製作方法:將小麥、大棗、玉竹、粳米淘洗乾淨,加入適量清水,共煮為粥。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滋補肝陰。適用於肝陰不足諸證。  桑椹枸杞糯米粥  配方組成:糯米100克,桑椹、枸杞子各30克,白砂糖15克。  製作方法:將桑椹、枸杞子、糯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以大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熬至米熟爛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頓服。  功效主治:養陰補血,滋肝益腎。適用於肝痛,腰痛骨酸,心煩熱,口乾燥,尿黃,便干,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或閉經、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等症。  沙參粥  配方組成:沙參15~3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取沙參煎取葯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粥熟後加入冰糖,略煮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頓服。  功效主治:滋養肺胃,祛痰止咳。適用於肺熱肺燥,乾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咽干,或熱病後津傷口渴。  當歸荸薺薏米粥  配方組成:當歸15克,荸薺30克,薏苡仁100克,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將當歸切成片,入鍋煮30分鐘,去渣後加入荸薺和薏苡仁煮成粥,出鍋後加蜂蜜食用。  用法用量: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濕。適用於陰虛而致咽喉腫痛、痰熱咳嗽、心煩口渴等證。  阿膠麥冬粥  配方組成:糯米100克,阿膠30克,麥冬15克。  製作方法:先將阿膠搗碎,備用。將麥冬切碎,以冷開水搗絞取汁。再將糯米加適量水煮粥,待粥煮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麥冬汁,邊煮邊攪勻,視粥稠膠化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頓服。  功效主治:養陰補血,滋肝益腎。適用於貧血,肝痛,腰痛骨酸等症。  益母草汁粥  配方組成:粳米100克,益母草10克,生地黃、蓮藕各40克,薑汁、蜂蜜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鮮益母草、鮮生地黃、鮮蓮藕分別取汁。將粳米煮粥,待熟時,加入益母草汁、生地黃汁、蓮藕汁、薑汁煮成稀粥,調入蜂蜜即成。  用法用量:每日頓服。  功效主治:滋陰除煩,養血調經,消瘀解渴。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產生血暈、惡露不凈、瘀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茯苓車前子粥  配方組成:茯苓粉、車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加水煎半小時,取出。將車前子液、粳米、茯苓粉共煮為粥,粥成後加白糖調勻即可。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服2次。  功效主治:清熱利尿,健脾寧心,明目,祛痰。適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目赤腫痛,痰熱咳嗽,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洋參花果生魚湯  配方組成:黑魚400克,西洋參40克,無花果100克,姜、鹽、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黑魚去鱗、鰓,用水洗凈,抹乾,放入油鍋中煎至微黃色,撈出瀝油。將西洋參和無花果用水洗凈切片,與黑魚、薑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大火煮沸後,再用中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食魚喝湯。  功效主治:清熱潤燥,養陰生津。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身體燥熱,唇焦喉涸,聲音沙啞,睡眠不足,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痔出血等。  鱉肉滋陰湯  配方組成:甲魚800克,生地黃25克,知母、百部各10克,地骨皮15克,料酒、鹽、白砂糖、大蔥、姜、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宰殺,取出內臟,斬去腳爪、尾,揭去背殼,斬成6塊,放清水鍋中煮沸後撈出洗凈。將百部、地骨皮、生地黃、知母均洗乾淨,裝紗布袋內。鍋中放入甲魚肉,加入雞湯、料酒、精鹽、白糖、蔥、姜,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燉至六成熟,加入葯袋,繼續燉至甲魚熟爛,揀去蔥、姜、葯袋,淋上豬油即成。  用法用量:食肉喝湯。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潛斂浮陽,退虛熱,涼血潤燥。適用於陰虛火旺者,尤其對肺結核患者療效顯著。  冬瓜茯苓蟶肉湯  配方組成:蟶子250克,冬瓜1000克,茯苓60克,通草15克,陳皮6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冬瓜(連皮)去瓤及子,切塊;將茯苓、陳皮、通草、蟶肉洗凈。把蟶肉、冬瓜、茯苓、通草、陳皮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以大火煮沸後,再小火煲2小時,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食肉、冬瓜,喝湯。  功效主治:清熱除煩,利水通乳。適用於陰虛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產後虛損等。  豬骨沙參湯  配方組成:豬脊骨500克,菠菜100克,北沙參、石斛、茯苓各12克,大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脊骨洗凈放入熱水鍋內,加入生薑,燒沸後去掉浮油,煮至熟。將石斛、沙參、茯苓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脊骨湯中,再煮20分鐘,揀去藥包。將菠菜擇洗乾淨,切段,放入湯中煮沸,加入精鹽、味精、蔥花調好味即可。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滋陰潤燥,祛痰止咳。適用於煩熱口渴,咳嗽多痰。  甲魚豬脊髓湯  配方組成:甲魚750克,豬脊骨200克,骨碎補、肉蓯蓉各60克,姜、大蔥、胡椒粉、味精、鹽、料酒、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肉蓯蓉、骨碎補裝入紗布袋扎口,煎熬成藥汁,備用。將甲魚宰殺,去頭、內臟、背板、腹殼,洗凈,入沸水中燙3~5分鐘,切成肉塊,放入蒸盆中,再加入豬脊骨、葯汁、雞清湯、薑片、蔥結、料酒、食鹽、熟花生油、胡椒粉,蓋好蓋,上籠蒸一個小時以上至酥爛,取出,加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用法用量:食肉飲湯。  功效主治:滋陰涼血,補益調中,補腎健骨。適用於肝腎陰虛,骨蒸勞熱,肺結核及肺外結核低燒不退,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糖尿病,腎炎水腫等症。  車前田螺湯  配方組成:田螺1000克,車前子250克,大棗(干)2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用清水浸養田螺1~2天,經常換水,以漂去污泥,斬去田螺篤。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大棗去核洗凈。將田螺、大棗、車前子包一起放入剛煮沸的水鍋中,用大火煮滾,改用小火煲2小時,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飲湯食螺肉。  功效主治:利水通淋,清熱祛濕。適用於陰虛所致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等。  枸杞蚌肉蛋花湯  配方組成:枸杞菜480克,河蚌80克,雞蛋150克,鹽、姜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枸杞菜取葉片,枸杞梗捆成一紮,用水洗凈。將蚌肉用水浸透,洗凈。將雞蛋打散成液。將枸杞梗、生薑片和蚌肉放入瓦煲內,加入水煲至水滾,用中火煲1小時,取出枸杞梗,再放入枸杞葉,再煲30分鐘,淋入雞蛋液,用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頓服。  功效主治:清熱養陰,益眼明目。適用於身體燥熱,眼睛視物不清,小便不利等。  鯪魚粉葛豬骨湯  配方組成:鯪魚640克,葛根960克,豬脊骨480克,大棗20克,陳皮5克,花生油、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鯪魚洗凈;將葛根去皮,洗凈,切塊;將豬骨洗好;將大棗去核,沖洗;將陳皮浸軟,刮凈。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燒沸後放入葛根、豬骨、大棗、陳皮。另用油將魚煎黃,待湯煮約1小時後放入鍋中,加入鹽,再煮1小時即成。  用法用量:喝湯食魚肉。  功效主治:清熱除煩,清腸通便。適用於陰虛體熱,氣血不足,膀胱熱結,小便不利等。  石斛瘦肉湯  配方組成:豬肉(瘦)100克,石斛、蘆根各3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瘦肉洗凈,切塊,與石斛、蘆根一同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沸,再轉以小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肉。  功效主治:養胃陰,清胃熱,除煩止渴。適用於胃陰虛所致虛火上炎、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  洋參雞肉湯  配方組成:雞肉100克,西洋參9克,石斛3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洋參、石斛、雞肉洗凈,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以大火煮沸後,轉以小火煮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肉。  功效主治:滋養胃陰,生津止渴。適用胃陰不足,虛火上炎,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形體消瘦,神疲乏力。  龍眼二冬鮑魚湯  配方組成:天冬、麥冬各30克,龍眼肉20克,鮑魚肉60克,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天冬、麥冬、龍眼肉洗凈。將鮑魚用開水浸發3小時,洗凈,切片。然後,將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小火隔水燉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鮑魚肉。  功效主治:滋腎潤肺,養陰清熱。適用於陰虛癆熱咳嗽,口乾欲飲,心煩失眠等。  淮山玉竹沙參白鱔湯  配方組成:淮山藥、玉竹、北沙參各30克,白鱔500克。  製作方法:將淮山藥、玉竹、北沙參洗凈。將白鱔去腸臟洗凈,切短段。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小火隔水燉2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喝湯食鱔肉。  功效主治:滋陰生津。適用於虛勞羸弱,骨蒸潮熱,煩熱失眠,乾咳口渴。  淮山枸杞白鴨湯  配方組成:枸杞子30克,生地黃、淮山藥各100克,女貞子50克,白鴨1隻,蔥、姜、料酒、胡椒粉、味精、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白鴨去毛及內臟,切小塊,放入鍋中,加入枸杞子、生地黃、淮山藥、女貞子、蔥結、薑片、料酒和清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至鴨肉熟爛,加胡椒粉、味精、鹽調味,供用。  用法用量:喝湯食鴨肉。  功效主治:滋陰養腎。適用於陰虛腰膝酸軟,形體消瘦,眩暈耳鳴,午後潮熱等。  桑椹骨雞湯  配方組成:桑椹子、熟地黃各30克,紫草、側柏葉各10克,牡丹皮5克,烏骨雞1隻,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烏雞去毛、皮及內臟。其他葯料洗凈,放入烏骨雞腹腔里,用線或繩捆紮好,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煮至烏骨雞肉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雞肉。  功效主治:滋陰涼血。適用於陰虛血熱之白髮、脫髮等。  龜羊湯  配方組成:羊肉、龜肉各100克,党參、枸杞子、制附子各10克,當歸、薑片各6克,冰糖、料酒、蔥、味精、胡椒粉、熟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龜肉、羊肉洗凈,隨冷水下鍋,煮開2分鐘,去掉腥味,撈出,用清水洗凈,切成方塊。將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時,下龜肉、羊肉煸炒,烹入料酒,炒干水分後放入沙鍋內,再放入冰糖、党參、制附子、當歸、蔥節、薑片和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燒開,再轉小火上燉到九成爛時,放入枸杞子,繼續燉10分鐘左右,離火,去掉姜、蔥、當歸,放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用法用量:喝湯食肉。每日2次。  功效主治:滋陰補血,補腎壯陽。適用於腰膝酸軟、面色無光、鬚髮早白、畏寒、尿清長以及心煩口渴等陰陽俱虛者。  女貞子脊骨湯  配方組成:豬脊骨250克,女貞子20克,杜仲15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女貞子、杜仲用紗布包好扎口。將豬脊骨洗凈,放入鍋中,加入藥包及適量清水,煮約1個小時,去藥包,用鹽、味精適量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每日1劑,連飲5劑。  功效主治:補腎填髓。適用於腎陰不足而致腰膝酸軟、腰腿不利,伴有頭暈、耳聾、目眩等。  芡實杞龍龜苓湯  配方組成:芡實、龍眼肉各50克,枸杞子30克,茯苓60克,烏龜1隻,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烏龜宰殺,去內臟、頭爪,放入鍋內,再放入芡實、龍眼肉、枸杞子、茯苓,加清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龜肉。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祛濕解毒,健脾益腎。適用於陰虛骨蒸潮熱、濕疹瘡毒者。  沙參玉竹鴨煲  配方組成:鴨肉650克,北沙參10克,玉竹8克,枸杞子10克,姜、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老鴨剁成塊,用水沖凈血污,放入鍋內,再加入沙參、玉竹、薑片和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撇去浮沫,放入枸杞子,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至鴨塊熟爛時,放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成。  用法用量:喝湯食肉。  功效主治:清熱滋陰。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五心煩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等症。  鵝肉補陰湯  配方組成:鵝肉、豬瘦肉各250克,淮山藥30克,北沙參、玉竹各15克,精鹽、味精、料酒、胡椒粉、薑片、雞清湯、雞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鵝肉、豬肉分別洗凈,放入沸水鍋中氽透,撈出瀝水,切成絲。把淮山藥、北沙參、玉竹分別洗凈,裝入紗布袋中扎口。將鍋置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鵝肉絲、豬肉絲、葯袋、精鹽、料酒、胡椒粉、生薑片,共煮至肉熟爛,淋上雞油,以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用量:喝湯食肉。  功效主治:益氣補虛,養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於肺胃陰虛諸證。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五章中醫特色補陰妙法  按摩補陰法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中醫按摩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利關節、和血脈、滋陰調陽的作用。  常用按摩補陰穴位及方法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熱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緩解因便秘造成的頭暈、飲食不振、情緒煩躁、黃褐斑、痤瘡和腹痛等症。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  內庭穴  內庭穴位於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內庭穴是瀉胃火的效穴,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症、吐酸、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胃病症。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內庭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於足太陰脾經,位於腳內踝骨尖上3寸,脛骨後緣。三陰交穴具有補脾胃、助運化、利水濕、疏下焦、理肝腎、通氣滯、調血室、理精宮、通經絡、祛風濕之功效。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尤為女性的保健要穴,可用於婦科病。也稱為「補陰穴」。  按摩方法:按壓法,每天1~2分鐘。  迎香穴  迎香穴位於鼻翼旁邊,平鼻子的最下端,鼻唇溝內。迎香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有滋陰潤燥之功效,可以治療各種鼻炎、鼻塞。  按摩方法:每天按揉兩側迎香穴2分鐘,待感覺鼻內濕潤時即可。  腎俞穴  腎俞穴位於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穴具有滋養肝腎、滋陰清熱、除煩安神、外散腎臟之熱之功效。對失眠、多夢、頭暈、目花、耳鳴、心悸、小便不利等症有防治作用,同時對降壓有一定的效果。  按摩方法:每天按揉兩側腎俞穴各1分鐘。  會陰穴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人體肛門與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是人體精氣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經常按摩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按摩會陰穴,還可以治療痔、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等症。  按摩方法:  方法一:睡前半卧半坐,食指搭於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點按會陰108下,以感覺酸痛為度。  方法二:全身放鬆,將意念集中於會陰穴,守住會陰約15分鐘。  方法三:取站式,全身放鬆,吸氣時小腹內收,肛門上提(如忍大便狀),會陰隨之上提內吸,呼氣時腹部隆起,將會陰肛門放鬆,一呼一吸共做36次。  照海穴  照海穴位於足內側部,內踝尖正下方與距骨相接的凹陷處。照海穴具有滋腎養陰、清熱利咽、通調三焦、寧神之功效。主治目痛、咽干、喉中閉塞、溺黃、小便淋澀、陰挺等症。  按摩方法:每天按摩照海穴3~5分鐘。  二馬穴  二馬穴位於手背環指及小指掌指關節後凹陷中。二馬穴具有滋陰補腎、順氣散結之功效,能滋陰潛陽,使腎水上滋於心,並能利尿通淋,使水從小便而去。  按摩方法:按揉二馬穴100~300次。  勞宮穴  勞宮穴位於手掌心中,屈指時,中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中點;握拳時,中指尖下即是。勞宮穴具有清心、腎兩經虛熱的功效。  按摩方法:每天用拇指指腹自小指指根按運,經掌小橫紋、小天心至內勞宮止,運10~30次。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趾縫上2寸凹陷中。太沖穴具有安神降火之功效。太沖穴又稱「消氣穴」,陰虛體質的人由於陰液不足,虛火偏旺,所以易著急上火、脾氣急躁,常按此穴有疏解情緒、降火消氣的作用。另外,還可緩解陰虛火旺引起的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脅肋脹痛,崩漏,閉經等證。  按摩方法: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腳太沖穴上、下3厘米左右,從腳前部向腳根部,呼氣並慢慢擦揉。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個回合。左、右腳穴位各做3~6回。  少商穴  少商穴位於雙手拇指的外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用指甲掐按該穴位,有酸痛或酸麻的感覺即是。少商穴具有滋陰降火、解表清熱、通利咽喉、潤肺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而致的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牙齦出血、發熱、昏迷、癲狂等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甲掐雙側少商穴1~2分鐘。  太溪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本穴為腎經經水的傳輸之處,故重在補腎,具有清熱生氣、滋補腎陰之功效。主治腎陰虛而致的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失眠、健忘、消渴等病症。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踝太溪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踝太溪穴,手法同前。  復溜穴  復溜穴在在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厘米處。該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俞穴,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之功效。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復溜穴1~2分鐘。  心陰虛保健按摩法  選穴:勞宮穴、太沖穴。  按摩方法:每天分別以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按揉對側手掌上的勞宮穴,每穴按揉1分鐘。也可兩手手掌相對推擦2~3分鐘。每晚臨睡前按摩雙足太沖穴10分鐘,對心陰虛引起的失眠有很好的效果。  肝陰虛保健按摩法  選穴:承山、陽陵泉、三陰交。  按摩方法:每天晚上睡覺前,先用熱水泡腳10分鐘,然後開始從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兩側陽陵泉穴3分鐘,產生酸脹的感覺即可。然後,點按承山穴,小腿一定要放鬆,點按時刺激力量不宜過大,時間也不宜過長,3分鐘即可。最後,按揉雙側的三陰交,向著骨緣內側點揉5分鐘。  肺陰虛保健按摩法  選穴:合谷。  按摩方法:每天堅持按揉雙側合谷穴3分鐘。  脾胃陰虛保健按摩法  選穴:神闕穴。  按摩方法:兩手手掌相疊,放置於上腹部,以胸骨劍突下為中心,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按摩各30次。然後,以相同的方法在神闕穴(即肚臍處)按摩各30次。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  腎陰虛保健按摩法  選穴:太溪穴、複流穴。  按摩方法:熱水泡腳後,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踝太溪穴(內踝尖與跟腱的中點),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踝太溪穴,手法同前。再向上按摩雙腿復溜穴1~2分鐘。  冰灸補陰法  冰灸法是按照中醫學「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法則,運用「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的寒性,採用冰結晶圓錐體對經絡腧穴進行局部的冷凍刺激,來疏通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肌體陰陽平衡,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灸法。用艾灸及其他溫熱灸法,即是用溫熱之法去治療寒性為主的病證;而冰灸法則適合實熱證或陰虛火旺患者清瀉實熱、滋陰降火的需要。本法是基於中醫學熱病寒治的「反治法「觀點而研製出來的。儘管剌激的方式不同,但防治目的一致,刺激反應類似,有殊途同歸之妙。  灸材製備  普通冰柱的製作:製作冰柱時,按照臨床需要製作一定規格的冰圓錐體,一般以冰圓面直徑2厘米左右為宜。製作冰圓錐體的水,可選用天然潔凈的水,也可用離子水或磁化水。將上述的水倒入圓錐體模具內,然後放入冰箱冷凍室,結冰後備用。  葯汁冰柱的製作:葯汁冰柱是臨床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針對病情選用合適的方葯。煎濃縮汁冷卻後,按普通冰柱的製作方法,裝入圓垂體模具,放入冰箱結冰,製成葯汁圓垂體備用。  操作方法  將大小適宜的普通或葯汁冰圓垂體,直接放在選好的腧穴部位上施灸。使局部肌膚感到冷、痛、發熱,以皮膚局部出現紅暈為度。灸後皮膚有發燒感覺。每灸完1枚冰圓垂體為1壯。每次一般灸3~5壯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1個療程。  適用病證  普通冰柱,臨床常用於熱證、實證及溫熱病等,也可用於冬病夏治。臨床上常用於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病,可在夏、秋哮喘病發作的間歇期或緩解期,用冰灸法來進行調理。  葯汁冰柱多用於肝陽上亢所致頭痛、頭眩、心悸失眠等病症。  用於補陰保健時,一般多用普通冰柱。通過冰灸人體十二原穴為主,具有自我健身的作用。  十二原穴表  經脈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原穴太淵合谷沖陽太白神門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陽池丘墟太沖拔罐補陰法  拔罐是我國傳統的中醫療法,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拔罐可以逐寒祛濕、拔毒瀉熱、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常用拔罐補陰穴位及方法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頭部中線與兩耳連線交點處。百會穴具有平肝息火、清熱開竅、昇陽益氣、醒腦寧神之功效。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效果。其升提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奇效。主治中風失語、癲狂、癇病、頭痛、眩暈、老年健忘、心悸、耳鳴耳聾、高血壓、腦供血不足、鼻塞、脫肛、痔、泄瀉、陰挺、口噤等症。  操作方法:將頭髮剃掉,正坐,選擇適當大小罐吸拔於此穴,留罐25分鐘。  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位於人體背部極上,故為陽中之陽穴,具有統領一身之陽氣、聯絡一身之陰氣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調節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等疾病,以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力之功效。主治發熱、頭痛、咳嗽、氣喘、咽炎、扁桃體炎、瘧疾、精神病、血液病、消化系統病、皮膚病、癱瘓及一切虛證。  操作方法:根據患者體形,選擇適當大小罐吸拔於大椎穴之上,留罐10~20分鐘,到皮膚出現淤血現象為止。  合谷穴  合谷穴即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此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於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合谷穴具有清泄、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效。主治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目赤生翳、鼻炎、面腫、口眼斜、聾啞、痄腮、隱疹、指攣、臂痛、半身不遂、癲狂、發熱、無汗、多汗、咳嗽、嘔吐、便秘、痢疾、瘧疾、痛經、閉經、滯產、小兒驚風、丹毒、疔瘡等症。  操作方法:一般宜小號罐,留罐10~20分鐘。  湧泉穴  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足心陷者中,即足底中線前、中1/3交點處。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因此,經常拔罐可疏通足少陰腎經的經氣,使腎氣充足旺盛,人體精力充沛。湧泉穴具有滋陰降火、寧神蘇厥之功效。主治癲癎、中暑、中風、類中風、癔症、暈厥、小兒驚風、頭頂痛、眩暈、失眠、善恐善怒、健忘、失音、心律失常、炎症、過敏、腎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症。  操作方法:拔罐前宜先將腳用溫水浸泡10~15分鐘,以免皮硬掉罐;或拔罐後在罐的周圍和皮膚接觸處塗上拔罐密封油或眼藥膏,可起到密封作用。一般選小號罐,留罐10~20分鐘。  內關穴  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常拔此穴,可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主治心悸、心痛、胸悶、煩躁、氣短、胃痛、嘔吐、呃逆、眩暈、失眠、癲狂、中風熱病、中暑、偏癱、哮喘、偏頭痛、手麻等。  操作方法:宜選擇小號罐吸拔,留10~20分鐘,至皮膚出現紅色淤血現象。  三陰交穴  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重要穴位,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位置在內踝上3寸,骨下陷者中。三陰交穴具有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之功效。主治腹脹腸鳴,脘腹疼痛,飲食不化;經、帶、胎、產諸病;男子遺精,陽痿早泄,陰莖痛,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腳氣,下肢痿痹等症。  操作方法:一般選擇小號罐,留罐10~20分鐘。  冷水補陰法  冷水補陰法是依照中醫學「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法則,運用冷水作用於人體,從而達到消炎、退熱、鎮痛、鎮靜、催眠、強身健體、防病療疾的目的。冷水浴可降低體溫,刺激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提高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經常堅持冷水浴,可預防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多種疾病,對神經衰弱、頭痛、失眠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另外,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常用冷水補陰方法  浴面  將面部浸入冷水中,用鼻子呼氣,呼吸抬頭吸氣,如此反覆5~10次;或用毛巾蘸冷水摩擦臉、耳和頸項部,洗後用干毛巾擦乾。  擦身  擦身的順序為臉—頸—上肢—背—胸—腹—下肢。摩擦四肢時,沿向心方向,即從肢端開始,以助靜脈反流,手法由輕到重,時間因人而異,以皮膚髮紅溫熱為度。  淋浴  開始先用冷水淋濕手足,再用濕毛巾摩擦胸背部,然後在噴頭下沖淋,同時用毛巾擦洗。時間根據水溫、氣溫及個人身體情況靈活掌握,一般為3~5分鐘,在寒戰期前結束。淋畢,宜用干浴巾擦乾全身,使身體感到清爽、溫暖、舒適。  浴足  將兩腳浸入冷水中,用手或腳相互摩擦,每次1~2分鐘,然後用干毛巾擦乾擦紅。另外,還可用手指按摩湧泉穴(在腳心前部)各30次左右。  浸浴  浸浴即把身體浸入冷水中。但應嚴格根據個人的耐受性來調節水溫,開始可略高,逐步降低,直至所需溫度。水中停留時間一般為半分鐘至兩分鐘。出浴後用干浴巾將皮膚擦至微紅,以鍛煉後感到精神振作、溫暖舒適、眠食俱佳為宜。  冬泳  冬泳須經系統的室內冷水浴鍛煉後,機體對寒冷有較強適應能力、體質強壯者,方可考慮室外冬泳鍛煉。冬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一般時間不宜過長。  注意事項  1冷水療法後,要用干毛巾擦乾身體,並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2冷水療法宜由夏季開始,逐漸進行;時間宜從短到長逐漸延長。  3一切虛寒證者禁止使用此法。  4年老體弱者不宜用全身冷水沖洗,但患有遺精、早泄等病證時,可做局部冷水沖洗。  5婦女月經期、妊娠期,不宜做全身冷水沖洗和冷水浴、冷水澆灌、冷濕巾包裹等。  音樂補陰法  古人對音樂早有論述,曰「通神明」,能達到「人氣相接」,「動蕩血脈,疏通精神」,可「使人喜,使人悲」、陶冶情志。音樂旋律的陰陽升降,可以協調人體陰陽升降,以達到平衡。所以,音樂有防治疾病的作用。陰虛體質者由於五心煩熱、情緒急躁,所以宜經常聽一些舒緩輕悠、悅耳宜人、柔婉綿長的音樂,以使患者身體放鬆、心理暢快,從而達到消除急躁、平和怒氣、緩解緊張的作用。  陰虛體質者聽音樂時宜選擇《幽蘭》梅花三弄》《病中吟》《空山鳥語》《平沙落雁》《塞上曲》《春江花月夜》《仙女牧羊》《出水蓮》《春思》《銀河會》等古典樂曲。這些音樂對陰虛引起的失眠、頭痛、煩躁、易怒等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  吸月補陰法  天空中的月亮是采陰氣的最佳來源。每當陰曆十四、十五、十六月亮最明亮的時候,我們可以面對月亮靜坐或站立,用口、喉頭吸氣二十四口,吸氣後將月光芒用意送到丹田,以取月之精華,可起到滋陰作用。  夜晚補陰法  中醫認為,白天屬陽,夜晚屬陰。對於陰虛體質來說,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夜晚」這個陰氣最濃的時刻,來採擷大自然中的陰氣。每當夜晚降臨時,我們站在院子里,採取松靜站立姿勢,兩手心朝下,當吸氣時,兩手向上提,吸地陰,呼氣時,兩手向下按;或者吸氣時,兩手向前平推,吸地陰,呼氣時,兩手向後拉,此為吸地陰法。長期堅持,可以收到養生補陰的效果。  吐納補陰法  習練吐納補陰法可以通過順腹式呼吸法多吸進氧氣,有助於氣血的生化,能收到陰昇陽降、滋陰壯水的效果。  先取仰睡姿勢,兩手放於體側,手心向下,全身放鬆。然後,取用順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吸氣時腹部擴張,呼氣時腹部收縮。吸氣時慢慢吸至丹田(小腹),停閉2秒左右,並舌抵上顎(搭雀橋)及意念微微注意會陰穴。呼氣時順其自然,感覺全身入靜放鬆,進入一種虛無狀態,意念微微注意雙腳底的湧泉穴(足底前1/3的凹陷處),停閉2秒左右。如此配合意念形成「吸—停—呼—停」的順腹式停閉呼吸法,習練15~20分鐘後進入睡態即可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六章飲食補陰  食補陰陽的原則  食補之所以具有各種生物效能,可用於養生和防治疾病,就是在於各種食補品都是稟受天地陰陽之氣而生,是天地陰陽之氣矛盾運動的產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屬性。有的陽氣偏盛而性溫熱,有的陰氣偏盛而性寒涼;有的入肺、有的入肝、有的入腎、有的入心、有的入胃等。因而,分別可以有清熱養陰、溫陽散寒、滋補陰精、行氣活血、養心安神、健脾開胃等諸多功效。通常,人們選擇具有不同特點和功效的食物、藥物來治療和平衡陰陽,協調臟腑,促進氣血運行,強壯筋骨肌肉,調養精神,增進智力等。食補養生是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起到其他養生方法所難以起到的作用。但食補養生不可一味取補,利用食補強身健體、調節陰陽應掌握以下幾點原則:  有故而補  進行食補要區分陰陽、氣血及五臟、六腑,有針對性地給予補益,方可起到扶持正氣、保持健康的作用。比如最常用的益氣、養血、滋陰、補陽四類補法,各有其主要適用對象。如滋陰,適用於因陰液虧虛、津液不足而出現的身體消瘦、口咽乾燥、手足心熱、心煩失眠、神疲盜汗、大便乾燥等;重在甘寒滋潤,以肝、腎為主,兼補五臟。又如補陽,適用於陽虛和陰盛體質者,因陽氣不足而出現精神倦怠、畏寒肢冷、手足不溫、自汗多汗、夜尿頻繁、陽痿早泄、白帶量多、腹脹腹瀉、下肢浮腫等;重在溫補腎陽。由此可知,食補陰陽其針對性、目的性應該是明確的,切不可亂補一氣。  補之有度  應用食補是為了糾正氣血陰陽的虧損,促進五臟六腑的功能,改善身體狀況,從而達到平衡,最終保持健康。如過用滋陰,則會因寒涼太過損傷人體陽氣;過用溫補,則會因助陽化火、損傷陰精,同樣會破壞陰陽平衡。  補之有時  四時交替,陰陽消長,人體陰陽也隨之變化。因此,應順應春、夏、秋、冬的季節交替而應用食物和藥物。如春季陽氣升發,當以辛溫升散為主;夏季天氣熱,雨濕多汗,當以益氣生津、解暑除濕之品;秋季氣候漸涼,燥氣偏勝,易傷陰津,故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冬季寒冷主藏,陰氣偏勝,故應多用溫補之品。  以和為「補」  人生病除了由於氣血陰陽虧虛、臟腑功能衰弱之外,還有陰陽失衡、臟腑不調、氣血失和的狀況。因此,通過應用補品和藥物來調和陰陽、疏達氣血、調理臟腑,使之保持平衡與協調,同樣是食補養生的重要措施,較之單純應用補藥會有更好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調和陰陽、疏肝理氣、調和肝脾、健脾開胃等方法。  以通為「補」  人體發生疾病和衰弱常因氣血的阻滯不通引起,如腑氣不通、經絡不暢等。由於阻塞,氣血不暢,臟腑功能衰弱,升降出入受阻,影響了氣血的生化和臟腑功能的進行,必然引起疾病,最終縮短壽命。因此,通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食補養生方法,如通腑降濁、行氣活血、通宣理肺、溫陽通脈等,其中通腑降濁和行氣活血法最為常用。  補陰食品進補宜忌  人身體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水分,沒有充足的水分,人體就不能正常運轉,從而容易引起一些疾病。中醫所說的津液,是人體中正常水液的總稱。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是維持正常代謝的必要條件,在人體患病過程中,常出現陰陽消長、失去協調和平衡,其中表現之一是陰虛陽亢。所謂陰虛,是指體內的津液、精血不足,使滋養、寧靜功能減退,甚至出現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癥狀。及時補養陰液,預防「陰虛火旺」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如新鮮蔬菜、瓜果或纖維素及維生素較高的食物,宜吃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食品,忌吃性熱上火食品,忌吃脂肪、糖類含量過高的食品。應用養陰生津食品的同時,還應注意少用溫熱香燥之物,如胡椒、辣椒、肉桂、乾薑、狗肉、韭菜、茴香等,這些食品多為辛辣、刺激食物,可耗傷津液,使養陰食品失去作用。也應少用利水之品,以免加速水液的排泄,造成陰液的喪失,如西瓜、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其次,還應關注養陰食品多為滋膩之品,容易引起腹瀉,故在一般飲食中應少用葷腥厚味及其他容易引起腹瀉的食物。  補陰食物  補陰穀物  大米  大米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血脈、止煩、止渴、止瀉之功效。尤其是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  小米  小米性涼,味甘、咸,歸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滋陰養血、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脾胃陰虛而致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症。因小米性涼,所以素體虛寒、小便清長者宜少食,氣滯者也應忌用。此外,小米不宜與杏仁同食。  小麥  小麥性涼,味甘。具有養心安神、除煩除熱、益氣止汗之功效。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精神抑鬱、悲傷欲哭等症。  大麥  大麥性涼,味甘、咸。具有健脾消食、除熱止渴、下氣利水之功效。適用於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燙火傷等症。  蕎麥  蕎麥性味甘、平。具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飲食不香、腸胃積滯的人群食用,同時適用於出黃汗之人和夏季痧症者、糖尿病患者多食。蕎麥還具有清理腸道沉積廢物的作用,因此民間稱這為「凈腸草」。但蕎麥一次不可食用過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經常腹瀉及易過敏人群不宜食用。  大豆  大豆性平,味甘,歸脾、大腸經。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之功效。適用於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症。大豆還有抗菌消炎作用,對咽炎、結膜炎、口腔炎、菌痢、腸炎有效。由於大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而造成脹肚,故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盡量少食;患有嚴重肝病、腎病、痛風、消化性潰瘍、低碘者應禁食;患瘡痘期間也不宜吃大豆及其製品。  玉米  玉米性平,味甘。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利水通淋、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效。此外,玉米對於防癌、降低膽固醇、健腦也有一定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人群食用。  綠豆  綠豆性寒,味甘,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之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服藥時,特別是服溫補藥時不要吃綠豆食品,以免降低藥效。綠豆性寒,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也忌多食綠豆。  補陰肉類  鴨肉  鴨肉性平,味甘、咸。具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之功效。鴨肉是最理想的清補之物,十分適宜陰虛體質者食用。對於平素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身體發低熱以及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均有很好的食補調理作用。而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則應少食。  豬肉  豬肉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本草備要》也說: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澤皮膚。所以,陰虛體質者宜食用豬肉。  獺肉  獺肉俗稱水狗肉,能補虛弱,並能養陰、除虛熱。故凡陰虛體質或陰虛內熱骨蒸之人,食之頗宜。《醫林纂要》中載:獺肉益陰。《本草圖經》也說,其主骨蒸熱癆。所以,陰虛體質者食之亦宜。但獺肉不可與兔肉雜食。  蛙肉  蛙肉性涼,味甘,歸膀胱、腸、胃經。具有補虛益精、養肺滋腎、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癆熱、浮腫、疳積、水腫、呃逆、痢疾、小兒熱瘡等症。尤其是消化功能差、體質弱及陰虛體質人群最適宜吃蛙肉來滋補身體。蛙肉性涼,受涼、感冒、咳嗽和脾虛便溏者勿食,孕婦不可食用。  兔肉  兔肉性涼,味甘,歸肝、脾、大腸經。具有補中益氣、滋陰養顏、生津止渴、涼血解毒之功效。其還有滋肝明目,可用來治療陰虛引起的目痛、目暗、目赤等症。常吃免肉,有祛病強身的作用,因此,有人將兔肉稱為「保健肉」,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但是,孕婦及經期女性、有明顯陽虛癥狀的女子、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補陰蔬菜  菠菜  菠菜性涼,味甘、辛。具有利五臟、助消化、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補血止血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痛、目眩、風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等病症。菠菜所含草酸與鈣鹽能結合成草酸鈣結晶,故腎炎和腎結石患者不宜多食。  油菜  油菜性涼,味甘,歸肝、脾、肺經。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寬腸通便、強身健體之功效。適用於手足癤腫、習慣性便秘、丹毒、乳癰、老年人缺鈣等病症。痧痘、孕早期婦女、目疾患者、小兒麻疹後期、疥瘡、狐臭等慢性病患者要少食。  山藥  山藥塊根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等症。山藥還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鹼性藥物同服。  番茄  番茄性微寒,味甘、酸,歸肝、胃、肺經。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慾之功效。適用於口渴、食欲不振等。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活動期患者不宜食用;番茄忌與石榴同食。  枸杞菜  枸杞菜性涼,味甘、苦。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明目之功效。適用於發熱頭暈、口乾煩渴、高血壓、目赤眼痛、夜盲以及熱毒瘡腫等症。另外,還適用於五勞七傷、腰腳疼痛、房事衰弱及糖尿病患者食用。大便滑泄之人忌食。枸杞菜忌與乳酪同食。  綠豆芽  綠豆芽性涼,味甘。具有清熱消暑、解毒利尿之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等症。綠豆芽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馬齒莧  馬齒莧性寒,味酸,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適用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諸證。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均不宜食用。  蒲公英  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之功效。適用於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囊炎等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苦菜  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破瘀活血、排膿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結核、吐血、衄血、闌尾炎、腸炎、痢疾、盆腔炎等症。苦菜性寒,故脾胃虛寒者忌食。苦菜不可與蜂蜜同食。  白菜  白菜性平,味甘、微寒,歸腸、胃經。具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養胃生津、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等症。氣虛胃寒的人忌多吃。  芹菜  芹菜性涼,味甘、辛,入肺、胃、肝經。具有清熱除煩、平肝、利水消腫、涼血止血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痛、頭暈、暴熱煩渴、黃疸、水腫、小便熱澀不利、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瘰癧、痄腮等病症。脾胃虛寒、腸滑不固者以及血壓偏低者不宜食用。  黃花菜  黃花菜性平,味甘、微辛。具有養血平肝、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頭暈、耳鳴、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腸下血、水腫、淋病、咽痛、乳癰等證。患有皮膚瘙癢症者忌食;黃花菜含粗纖維較多,腸胃病患者慎食。  冬瓜  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之功效。適用於心胸煩熱、小便不利、肺癰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壓等。冬瓜性寒涼,脾胃虛寒易泄瀉者慎用;久病與陽虛肢冷者忌食。  苦瓜  苦瓜性味苦、寒,歸脾、胃、心、肝經。具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止渴消暑之功效。苦瓜與雞蛋同食能保護骨骼、牙齒及血管,使鐵質吸收得更好,有健胃的功效。苦瓜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絲瓜  絲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通經活絡之功效。適用於熱病身熱口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疔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症。絲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瀉。  黃瓜  黃瓜性涼,味甘,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身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症。脾胃虛弱、腹痛腹瀉、肺寒咳嗽者都應少吃,因黃瓜性涼,胃寒患者食之易致腹痛泄瀉。黃瓜當水果生吃時,不宜食用過多。黃瓜中維生素較少,因此常吃黃瓜時應同時吃些其他的蔬果。  蘿蔔  蘿蔔性涼,味辛、甘,歸脾、胃經。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適用於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頭痛等。蘿蔔為寒涼蔬菜,陰勝偏寒體質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先兆流產、子宮脫垂等患者應少食蘿蔔。服用人蔘、西洋參時不要同時食蘿蔔,以免藥效相反,起不到補益作用。  茄子  茄子性涼,味甘,歸胃、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之功效。適用於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瘡瘍等病症。適合長痱子、生瘡癤的人食用。但茄子性涼,脾胃虛寒便溏者、哮喘者不宜多食。  芋頭  芋頭性平,味甘、辛,歸腸、胃經。具有寬腸通便、解毒散結、補中益肝腎、消腫止痛、益胃健脾、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適用於腫塊、痰核、瘰癧、便秘等病症。對於有痰、過敏性體質(蕁麻疹、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者、小兒食滯、胃納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應少食;芋頭忌與香蕉同食。  空心菜  空心菜性味甘、淡、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之功效。適用於食物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等。外用可治瘡瘍腫毒。  補陰水果  梨  梨性涼,味甘。具有生津、潤燥、清熱之效,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適用於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等。梨性寒涼,一次不要吃得過多。慢性腸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忌食生梨。吃梨時不宜喝熱水、食油膩食品,否則會導致腹瀉。  桑椹  桑葚性寒,味甘。具有滋陰補血之功效,最能補肝腎之陰。適用於肝腎陰虛體質出現消渴、目暗、耳鳴等症者。桑椹有黑、白兩種,鮮食以紫黑色為補益上品。因桑椹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後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所以應適量食用,每次20~30顆(30~50克)。此外,脾虛便溏者亦不宜吃桑椹。桑椹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應忌食。  橘子  橘子性涼,味甘酸,歸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適用於胸膈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乾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等。風寒咳嗽、痰飲咳嗽者不宜食用。橘子不宜與螃蟹、獺肉、檳榔同食。  草莓  草莓性涼,味甘、酸。具有潤肺生津、健脾滋陰、消暑解熱、利尿止渴之功效。適用於風熱咳嗽、口舌糜爛、咽喉腫毒、便秘、高血壓等症。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無花果  無花果性涼味甘、酸。具有補脾益胃、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等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痢疾、肺熱聲嘶、咳嗽痰多、咽喉干痛等症。  香蕉  香蕉性寒,味甘,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潤肺滑腸之功效。適用於溫熱病、口煩渴、大便秘結、痔出血等症。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西瓜  西瓜性味甘、寒。具有消煩止渴、寬中下氣、解暑熱、療喉痹、利小便、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等功效。但陰虛患者不可多食,因為西瓜通利小便作用明顯,以免使小便過多而造成體內陰液的不足。  蘋果  蘋果性涼,味甘、酸,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開胃醒酒、止瀉之功效。適合中氣不足、消化不良、輕度腹瀉、便秘、煩熱口渴、飲酒過度、高血壓等群體食用。腎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李子  李子性平,味甘、酸,歸肝、腎經。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熱、利水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骨蒸癆熱、消渴引飲、肝膽濕熱、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症。李子多食易生痰濕、傷脾胃,又損齒。故脾虛痰濕及小兒不宜多吃。潰瘍病及急、慢性胃腸炎患者忌服。李子同蜜及雀肉、雞肉、雞蛋、鴨肉、鴨蛋、麋鹿肉不宜同食。  補陰水產品  甲魚  甲魚性平,味甘。具有滋肝腎之陰、清虛癆之熱、涼血之功效,為清補佳品。陰虛之人,食之最宜。對陰虛血熱或陰虛火旺、虛癆骨蒸者,更為適宜。甲魚的背殼,又稱鱉甲,也有滋陰補血作用,陰虛之人食之亦宜。甲魚滋膩,久食敗胃傷中,導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減退、孕婦或產後虛寒、脾胃虛弱腹瀉之人不宜食用;患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腹瀉便溏之人也不宜食用。甲魚不宜與桃、莧萊、雞蛋、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黃鱔、蟹一同食用。  龜肉  龜肉性平,味甘、咸。具有除濕痹、補陰虛、滋腎水、止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骨蒸癆熱、陰虛血熱、久嗽咯血、久瘧、血痢、腸風痔血、筋骨疼痛等病症。治癆瘵骨蒸,由烏龜殼加工而成的龜甲或龜甲膠,同樣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乾貝  乾貝又稱江珧柱、馬甲柱。其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之功效。適用於頭暈目眩、咽干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低膽固醇、抗癌、補益健身。乾貝不可過量食用,否則會影響腸胃的運動消化功能,導致食物積滯,難以消化吸收。  紫菜  紫菜性味甘、咸、寒,歸肺經。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之功效。適用於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癭瘤、淋病、腳氣、高血壓等。消化功能不好、素體脾虛者應少食,否則可致腹瀉。腹痛便溏者及脾胃虛寒者應忌食。  海帶  海帶性味咸、寒。具有消痰軟堅、泄熱利水、止咳平喘、祛脂降壓、散結抗癌之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由於海帶性寒,故脾胃虛寒者應忌食。患有甲亢的患者也不要吃海帶。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循環進入胎(嬰)兒體內,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所以孕婦、乳母不宜吃過多海帶。  蛤蜊  蛤蜊性寒,味咸。具有滋陰、明目、化痰、軟堅之功效。適用於陰虛患者、糖尿病、乾燥綜合征、結核病以及腫瘤病等患者食用。有宿疾者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蛤蜊忌于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蚌肉  蚌肉性寒利。具有滋陰、清熱、明目、利尿、解酒毒之功效。陰虛之人常用蚌肉煨湯食用,最為適宜。尤其是對於熱性病或小便不利者,食之更宜,但由於其利尿力過強,所以陰虛津枯之人也不可食用,以免傷津劫液而損陰。小便清長者、便溏者亦不宜食用。  烏賊魚  烏賊魚性平,味咸。具有補血滋陰之功效。適用於陰血虧虛、面色無華、唇舌淡白及月經量少、後期或經閉,或經行量多色淡,產後乳汁不足,以及兩目視物不明,皮膚乾燥等症。尤其是肝腎陰虛患者,食之最宜。但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烏賊魚肉屬動風發物,故有病之人酌情忌食。  鰒魚  鰒魚又稱石決明肉。具有滋陰清熱、益精明目之功效。對肝腎陰虛引起的目翳目暗、雀目夜盲、結核病及陰虛的低熱不解、潮熱、骨蒸盜汗有治療作用。  牡蠣肉  牡蠣肉性味甘、咸、微寒,歸肝、膽、腎經。具有滋陰養血、軟堅散結、收斂固澀之功效。適用於煩熱失眠、眩暈耳鳴、心神不安、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丹毒等癥狀。但不宜多服、久服,以免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此外,脾虛精滑、有癩瘡者也不可食用。  河蜆肉  河蜆肉性寒,味甘咸。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開胃、通乳、明目、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於消渴、腳氣、肝病、麻疹退熱等。  其他補陰食品  雞蛋  雞蛋性平,味甘。具有益氣養血、滋陰潤燥之功效。凡陰虛之人食之頗宜。雞蛋白能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適宜咽痛音啞、目赤、熱毒腫痛者食用。雞蛋黃能滋陰潤燥、養血患風,適宜虛勞吐血、熱病驚厥、心煩不得眠、胎漏下血者食用。但雞蛋黃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牛奶  牛奶性平,味甘。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之功效,可潤肌止渴、潤皮膚、潤大腸,凡體質屬陰虛者宜常食之,裨益頗多。缺鐵性貧血、乳糖酸缺乏症、膽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飲用;脾胃虛寒作瀉、痰濕積飲者慎服。  馬奶  馬奶性味甘、涼。善清膽、胃之熱,具有補虛強身、潤燥美膚、清熱止渴之功效。適用於咽喉口齒諸疾。長飲能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阿膠  阿膠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潤肺、補血止血、定痛安胎之功效。《本草綱目》指出:「阿膠大要是補血與液。」尤其是肺腎陰虛之人,食之最為適宜。對吐血、便血、崩漏、陰虛咳嗽、虛煩不眠、陰虛發熱等,都具有很好的功效。阿膠性滋膩,有礙消化,故胃弱便溏者慎用,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者忌用。  豆漿  豆漿性平,味甘。具有利水下氣、滋陰潤燥、調和陰陽、消熱防暑、生津解渴、制諸風熱、解諸毒之功效。豆漿中的蛋白質易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被消耗掉,所以飲豆漿時宜吃些麵包、糕點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從而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豆腐  豆腐性平,味甘,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有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之功效。更適用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銀耳  銀耳性平,味甘,歸肺、胃、腎經。具有補腎強精、益胃補氣、提神強心、滋陰潤腸、生津潤肺、壯身補腦、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婦女月經不調、胃炎、大便秘結等病症,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患者是一種良好的補品。外感風寒、出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黑木耳  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止血、澀腸、強志、養容等功效。適用於氣虛血虧、四肢搐搦、肺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壓、便秘等症。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食用;腹瀉者應不食或少食;孕婦也不宜多吃。  燕窩  燕窩性平,味甘。具有補氣陰之功效,尤其能益肺陰,為清補佳品。凡陰虛體質,尤其是肺陰虛者,如肺結核病、支氣管擴張、肺痿、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最宜食之。  蘑菇  蘑菇性涼,味甘,歸胃、大腸經。具有益神開胃、化痰理氣、補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於精神不振、食慾大減、痰核凝聚、上吐下瀉、尿濁不禁等症。蘑菇性滑,便泄者慎食。  草菇  草菇性寒,味甘、微咸。具有消食祛熱、補脾益氣、清暑熱、滋陰壯陽、增加乳汁、防止維生素C缺乏病、促進創傷癒合、護肝健胃、增強人體免疫力之功效。它是優良的食葯兼用型的營養保健食品。  芝麻  芝麻性平,味甘,歸肝、腎、肺、脾經。具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適用於頭暈耳鳴、高血壓、高血脂、咳嗽、身體虛弱、頭髮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乳少、尿血等症。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忌食;男子陽痿、遺精者忌食。  補陰營養菜譜  檸檬燉乳鴿  材料:雛鴿500克,檸檬30克,黃酒、味精、白砂糖、醬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乳鴿悶死後,用開水燙毛,去盡毛及內臟,洗凈,鴿身腹腔內外用料酒、醬油抹勻,腌一會兒後,下沸油鍋中炸約3分鐘,撈起。  2.檸檬去皮、核,切成薄片待用。  3.將鍋置火上,加入高湯燒開,放入乳鴿、檸檬片、白糖、味精、醬油、料酒燒開,去盡浮沫,改用文火燉至鴿肉熟爛,盛盆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化痰止咳、補腎益氣、清熱解毒、滋陰養顏、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暑熱口乾煩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群體滋補。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及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玉米須燉蚌肉  材料:河蚌500克,玉米須30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河蚌用清水養1~2天,並經常換水,使蚌肉污泥排盡。  2.然後,用開水略煮,去殼,取凈肉,洗凈。  3.將蚌肉與玉米須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煮1小時,至蚌肉熟爛,加入鹽、味精調味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適用於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瘺、目赤、濕疹、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者慎服。  蔥油田雞  材料:田雞1000克,大蔥50克,花椒、姜、料酒、胡椒粉、香油、滷汁、植物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田雞去頭和爪,從脖子處開刀,將皮撕掉,再去內臟,洗凈,取兩腿,浸漂在冷水中,去盡血水,撈出控盡水,用蔥、薑汁、鹽、黃酒腌漬一段時間。  2.將鍋洗凈上火,下生油燒熱,下蔥煸出香味後加滷汁、清水、鹽、薑片、花椒、黃酒,燒開後放入田雞腿,再開時撇去浮沫,蓋上鍋蓋,移小火,燒至肉質酥軟入味,轉用大火收汁,下胡椒粉,淋香油,撒蔥花,起鍋裝盤,冷卻後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延緩機體衰老、潤澤肌膚、補脾虛等功效。適用於陰虛牙痛、腰痛、久痢、缺乳、肝硬化腹水、神經衰弱等群體滋補。田雞肉中易有寄生蟲卵,故一定要加熱至熟透再食用。  銀耳桔梗苗  材料:銀耳(干)50克,桔梗250克,大蔥、姜、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桔梗的嫩苗去雜,洗凈;將銀耳用清水泡發,洗凈。  2.炒鍋燒熱放油,油熱後投入蔥、薑末,煸香,再投入銀耳、桔梗、鹽、味精,急速翻炒,斷生入味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肺、補腎養胃、生津潤腸、強心和血之功效。適用於陰虛火旺、肺燥乾咳、咽喉腫痛、大便秘結、肺痛胸滿脅痛等群體滋補。外感風寒、出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板栗燉蛤蜊  材料:蛤蜊800克,豬肉(肥瘦)200克,板栗(鮮)200克,料酒、鹽、醬油、薑汁、白砂糖、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蛤蜊洗凈,投入沸水鍋中煮一下,待殼張開時,取肉,洗凈後放入碗內,用料酒和薑汁腌半小時左右。  2.將板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置火上煮熟,撈出剝去外皮,去掉內衣,對切為二。  3.將豬肉洗凈,切成片。  4.將蛤蜊肉、板栗和豬肉片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置中火上燉半小時左右,加入醬油、精鹽、白糖和料酒,燉至肉熟爛入味,淋上香油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人們在食用蛤蜊和其他貝類食物後,常會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這對緩解陰虛引起的煩躁情緒無疑是有益的。  大棗煨肘  材料:豬肘1000克,冰糖150克,大棗100克。  做法:  1.將豬肘、大棗均洗凈。  2.將冰糖30克炒成深黃色糖汁。  3.在沙鍋底上墊幾塊豬骨,加入適量高湯,放入豬肘,燒開後打去浮沫,再將大棗、冰糖汁及其餘冰糖放入,用微火慢慢煨,待豬肘煨爛,汁黏稠即成。  巧手妙廚  修割豬肘時皮面要留得稍長一點,因為豬肘的皮面含有豐富的膠質,加熱後收縮性較大,而肌肉組織的收縮性則較小。如果皮面與肌肉並齊或小於肌肉,加熱後皮面會收縮變小而脫落,致使肌肉裸露而散碎。  紅燒龜肉  材料:烏龜1隻(250~500克),菜油、黃酒、生薑、蔥花、花椒、冰糖、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烏龜處理乾淨,切塊。  2.鍋中加入菜油,燒熱後,放入龜肉塊,反覆翻炒,再加生薑、蔥、花椒、冰糖等調料,烹以醬油、黃酒,加適量清水,用文火煨燉至烏龜肉爛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補血、益腎填精、止血之功效。適用於陰虛或血虛所引起的低熱潮熱、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乾咽干、舌紅苔少、咯血、便血以及婦女產後體虛不復者滋補食用。烏龜肉不宜與酒、果、瓜、莧菜同食。  竹蓀蝦仁扒豆腐  材料:豆腐(南)200克,竹蓀(干)50克,百合20克,蝦仁100克,姜、大蔥、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百合洗凈,置於碗內,加入50毫升清水,上籠蒸熟。  2.將竹蓀去雜質後,洗凈,發透;將蝦仁洗凈;將豆腐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將姜切成片,蔥切成段。  3.將炒鍋置武火上,加入素油,待漬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薑片、蔥段爆香,再加入蝦仁、豆腐、百合、竹蓀,然後加入50毫升清水,煮10分鐘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肝益腎、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之功效。適用於肺虛熱咳、喉炎、痢疾、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食用。脾胃虛寒之人不宜吃得太多。  菊花肉絲  材料:豬肉(瘦)200克,菊花10克,鹽、味精、花椒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成細絲;將干菊花泡開,備用。  2.將肉絲上漿,入熱油鍋內炒熟,撈出,加入菊花,撒入鹽、味精、花椒,拌勻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健身清熱、滋陰養血、明目解毒之功效。適用於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耳鳴等群體滋補。平素怕冷、手腳發涼、脾胃虛弱等虛寒體質者不宜服用。  冬菇蝦仁番茄豆腐羹  材料:香菇(干)40克,蝦仁160克,豆腐(北)200克,番茄100克,火腿50克,姜、大蔥、鹽、胡椒粉、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冬菇浸軟,切粒,浸冬菇的水留用。  2.將蝦肉洗凈,用鹽和胡椒粉腌漬;將豆腐和番茄切粒;將火腿切片。  3.起鍋爆香蔥、姜,放入蝦肉、冬菇粒略炒,取出。  4.將浸泡冬菇的水加適量清水煲開,下入豆腐,再沸後加冬菇。  5.待煮開後加番茄、火腿、蝦肉,加鹽、胡椒粉調味後,加熟油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氣血、清熱潤燥、降壓消脂、化痰理氣、益胃和中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身體虛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結等群體滋補。  苦瓜鴨片  材料:鴨肉125克,苦瓜150克,大蒜(白皮)、豆豉、大蔥、澱粉(豌豆)、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苦瓜處理乾淨,切片;將大蒜去皮,洗凈,剁成蒜茸;將豆豉搗成豆豉泥;將蔥洗凈,切成蔥段;將澱粉加水適量,調勻成濕澱粉。  2.將鴨肉切片,用濕澱粉拌勻。  3.燒鍋放油,將鴨片放入拉油至熟,傾在笊籬里。  4.利用鍋中余油,把苦瓜、蒜茸、豆豉泥、蔥段放在鍋中炒香,放入鴨片,用濕澱粉、麻油調勻為芡,加上包尾油炒勻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止渴消暑等功效。適用於肝熱目赤或疼痛、中暑發熱、牙痛、腸炎、痢疾、便血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青豆粉蒸肉  材料:豬肋條肉(五花肉)300克,青豆25克,糯米粉30克,豆豉、姜、大蒜、豆瓣醬、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五花肉洗凈,切成大片,裹上糯米粉後待用。  2.將豆瓣醬和豆豉倒入五成熱的油中炒香,加入姜、蒜、青豆,再將五花肉片倒入鍋內,加入鹽、味精、雞粉拌勻,上蒸籠蒸1小時即可。  巧手妙廚  豬肉烹調前不可用熱水清洗,因為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以上的水中易被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散失許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蚝油鮑魚  材料:鮑魚400克,冬筍、口蘑、蚝油各50克,料酒、鹽、醬油、味精、白砂糖、大蔥、姜、胡椒粉、雞油、豬油(煉製)各適量。  做法:  1.將水發鮑魚去雜,洗凈,切片,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控干水分;將冬筍切片;將口蘑切成兩半;將蔥白和姜拍破。  2.炒鍋放豬油燒熱,投入蔥、姜炸至呈金黃色,揀出蔥、姜,下蚝油,烹入料酒,加高湯、鹽、味精、白糖、胡椒粉。  3.燒開後除去浮沫,加入鮑魚、冬筍、口蘑燒10分鐘左右。  4.用濕澱粉勾芡,淋入雞油,出鍋盛盤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清熱、平肝潛陽、解熱明目、止渴通淋、潤燥利腸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肝熱上逆、頭暈目眩、骨蒸癆熱、青光眼、白內障、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群體滋補。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食用,素有頑癬痼疾之人也應忌食。  木耳拌海蜇  材料:海蜇皮250克,木耳(干)50克,大蔥、大蒜(白皮)、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海蜇和木耳水發後,洗凈切絲,用開水燙熟,撈出盛入盤中,晾涼待用。  2.將蔥切花;將大蒜去皮,搗成蒜泥。  3.將醬油、醋、味精、香油、蔥花、蒜泥調勻,澆入晾涼後的海蜇和木耳絲盤中拌勻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化痰、消積化滯、潤腸通便、消腫降壓、健身抑癌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肺燥、痰熱咳嗽、食積痞脹、煩熱口渴、大便燥結、高血壓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者慎食。  白油嫩蛋  材料:雞蛋250克,鹽、植物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水、澱粉、鹽、高湯,用筷子攪勻。  2.炒鍋內放入植物油,在旺火上燒至六七成熱時倒入雞蛋汁,即快速攪動,炒至水氣漸干,蛋上起亮油光時,即可剷出入盤。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潤生津、調養脾胃之功效。適用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滋補。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症之人忌食。  木耳菊花魚丸  材料:草魚300克,鮮菊花、玫瑰花各20克,木耳(干)30克,雞蛋清200克,香油、鹽、胡椒粉、雞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草魚去刺、骨、皮,剁碎;將黑木耳、菊花、玫瑰花均切成碎末。  2.將黑木耳、菊花、玫瑰花、魚肉一起和勻,放入盆中,加入少許蛋清,再加入少許香油、鹽、胡椒粉和雞精,然後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做成小丸。  3.把剩下的蛋清用筷子使勁攪拌成稠沫狀,澆在魚丸上,然後上鍋用旺火蒸五六分鐘至魚丸熟,取出,擺放在盤子中央。  4.將鍋中倒入雞湯煮沸,加入水澱粉勾薄芡,均勻地澆在魚丸上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養血、平降肝陽、活血祛瘀、通經活絡之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頭痛、久瘧、冠心病、高血壓、貧血等群體滋補。  醬蛤蜊  材料:蛤蜊300克,鹽、辣椒粉、大蒜、大蔥、醋、芝麻各適量。  做法:  1.將洗凈的蛤蜊肉加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後裝入罈子中,並將壇口封死,放在陰涼處腌3~4周。  2.蛤蜊肉腌好後取出,放上醋、辣椒面、蔥末、蒜末、芝麻粒拌勻後即可上桌。  巧手妙廚  蛤蜊等貝類食品本身極富鮮味,烹制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以使其吐乾淨泥土。  新鮮百合蒸老母鴨  材料:母鴨1隻,百合300克,黃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新鮮百合洗凈,濾干,待用;將鴨子去毛,剖腹,洗凈,濾干。  2.將百合放入鴨肚內,再放入已洗凈的鴨內臟,淋上黃酒,撒入鹽,然後將鴨頭彎入腹內,用白線將鴨身扎牢。  3.用旺火隔水蒸4小時,至鴨肉酥爛時離火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補血、清降虛火、斂肺治咳之功效。適用於肺結核病痰中帶血絲、支氣管擴張少量咯血、熱咳無痰、慢性支氣管炎等滋補。  珍珠海參  材料:海參(水浸)150克,蝦仁、肥膘肉、金華火腿、火雞胸脯肉、豬裡脊肉各50克,青豆、口蘑各25克,鹽、黃酒、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海參切成丁;肥膘、火腿、雞脯煮熟後均切成丁;蝦仁、青豆用水氽過;裡脊肉剁成肉末,備用。  2.將清湯倒入鍋內,加熱於將沸時,投入肉末,稍煮片刻即撈出,加入適量精鹽、料酒和醬油。  3.湯煮沸時撇去浮沫,投入海參、蝦仁、雞脯、肥膘、火腿、青豆、口蘑,煮沸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補腎、壯陽益精、養心潤燥、補血之功效。適用於腎精虧損、陰血不足、陽痿、遺精、小便頻數、大便燥結者滋補。感冒、咳痰、氣喘及大便溏薄患者忌食。  雪菜炒鮮魷銀絲  材料:雪菜100克,魷魚(鮮)300克,粉絲50克,辣椒、姜、醬油、胡椒粉、香油、蚝油、白砂糖、植物油、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雪菜用清水洗凈,切小粒;將粉絲用清水浸透,切段;將鮮魷魚洗凈,切花紋,切大塊;將紅椒去蒂、籽,洗凈,切成絲;將生薑洗凈,切絲。  2.將醬油、料酒、胡椒粉、香油調配成腌料。  3.在魷魚塊內加入薑絲、腌料拌勻。  4.將炒鍋中油燒熱,放入雪菜,炒透後加入調味料、粉絲,加蓋同煮5分鐘,將魷魚、紅椒絲放入,炒熟後即可食用。  巧手妙廚  魷魚須烹制熟透後方可食用,因為鮮魷魚中有一種多肽成分,若未煮透就食用,則會導致腸蠕動失調。  銀耳蘆筍  材料:蘆筍200克,銀耳(干)15克,香菇(鮮)50克,大蔥、姜、植物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蘆筍洗凈,切成段;  2.將銀耳、香菇分別用溫水泡發,銀耳撕小朵,香菇去蒂,瀝干水分,待用。  3.將鍋內倒油燒熱,下蔥絲、薑絲炒香,將蘆筍、銀耳、香菇倒入並不斷翻炒。  4.然後,放入鹽、味精調味,炒熟炒勻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生津利水之功效。適用於心臟病、高血壓、水腫、膀胱炎、血管硬化、腎炎、膽結石、肝功能障礙、肥胖症等患者滋補。因蘆筍含有少量嘌呤,故痛風患者不宜多食。  筍片繡球  材料:冬筍、蝦仁各200克,銀耳(干)15克,雞蛋清60克,油菜心50克,味精、香油、鹽、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蝦仁剁成茸;將水發銀耳、冬筍均洗凈,切成細絲;將油菜心洗凈。  2.將蝦茸加少許水、精鹽、干澱粉、雞蛋清、銀耳絲、筍絲攪拌均勻,製成小丸子,上鍋蒸5分鐘,取出備用。  3.炒鍋添水燒開,放入丸子、油菜心煮熟,用水澱粉勾芡,撒入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利膈爽胃、養肝明目之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脘痞胸悶、大便秘結、痰涎壅滯、形體肥胖等群體滋補。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奶油白菜  材料:大白菜500克,洋蔥50克,豬裡脊肉100克,煉乳(甜罐頭)45克,姜、鹽、白砂糖、色拉油、小麥麵粉各適量。  做法:  1.將白菜洗凈,切塊;將洋蔥切絲;將裡脊肉切薄片。  2.將白菜與薑片、鹽、白糖、水拌勻,放入微波爐中高火10分鐘後取出,留汁,瀝干白菜。  3.將色拉油、煉乳放入微波爐中高火2分鐘後,放入洋蔥,高火2分鐘,再放入麵粉、煉乳、水、白菜湯汁拌勻,最後放入白菜與肉片,高火5分鐘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便秘、丹毒、腎病等群體滋補。胃寒腹痛、大便溏泄及寒痢者不可多食。  涼拌海蜇菠菜  材料:菠菜250克,海蜇皮100克,小蔥、姜、鹽、味精、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海蜇洗凈,切絲,用開水略焯一下,撈出過涼開水。  2.將菠菜去雜洗凈,用開水焯一下,過涼開水撈出,切成寸段。  3.將海蜇、菠菜放入盆中,加入蔥、姜、鹽、味精、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血止血、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利五臟、通血脈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痛、目眩、風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等群體滋補。菠菜草酸含量較高,一次食用不宜過多;另外,脾虛便溏者不宜多食。  木耳核桃燉豆腐  材料:豆腐200克,核桃100克,木耳(干)30克,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黑木耳水發,洗凈。  2.將核桃仁去皮,洗凈,與豆腐、木耳一同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燉熟後加精鹽、味精,淋上香油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潤燥、補中益氣、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補心腎之功效。適用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等群體滋補。  墨魚雞塊  材料:雞腿320克,大白菜400克,香菇(鮮)、金針菇各200克,墨魚240克,大蔥、鹽、雞精、胡椒粉、料酒、姜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腿肉切塊,加入鹽、料酒和薑片腌漬30分鐘。  2.將蔥切段;大白菜洗凈,切塊;香菇泡軟,切塊;金針菇去頭;墨魚洗凈,交叉劃刀,不要切斷,放沸水裡煮,使之自然捲起。  3.鍋中放入雞湯和蔥段,沸騰後加入雞塊燜煮20分鐘,最後放入香菇、金針菇、白菜、墨魚卷燜煮5~10分鐘。  4.起鍋前放入雞精,撒上白鬍椒粉即可。  巧手妙廚  墨魚體內含有許多墨汁,不易洗凈,可先撕去表皮,拉掉灰骨,將墨魚放在裝有水的盆中,在水中拉出內臟,再在水中挖掉烏賊的眼珠,使其流盡墨汁,然後多換幾次清水將內外洗凈就可以了。  養陰美味鴨  材料:鴨1500克,白果(鮮)200克,豬油、胡椒粉、料酒、雞油、姜、大蔥、鹽、味精、花椒各適量。  做法:  1.將白果去殼,放入鍋內,用沸水煮熟,撈出,去皮膜,切去兩頭,去心,再用開水氽去苦水,放入豬油鍋內炸一下,撈出待用。  2.將母鴨洗凈,剁去頭和爪,用食鹽、胡椒面、料酒將鴨身內外拌勻後,放入盆內,加入生薑、蔥、花椒,上蒸籠約1個小時取出。揀去生薑、蔥、花椒,用刀從鴨背脊處切開,去凈骨頭,鋪在碗內,齊碗口修圓。  3.將修下的鴨肉切成銀杏大小的顆粒,與銀杏拌勻,放入鴨脯上,將原汁倒入,加湯上籠蒸30分鐘,至鴨肉煮熟爛,即倒入盤中。  4.鍋內摻清湯,加入料酒、食鹽、味精、胡椒面、水豆粉勾芡,放豬油少許,做成白汁。  5.將白汁蘸於鴨肉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定喘止咳之功效。適用於體內有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盜汗、遺精、咳嗽水腫、咽干口渴等群體滋補。素體虛寒者不宜食用。  銀耳炒芹菜  材料:西芹250克,銀耳(干)5克,大蔥、植物油、鹽、酒、姜各適量。  做法:  1.用溫水洗凈銀耳,泡發2小時,去蒂後撕成瓣狀。  2.將西芹去葉,洗凈後切段。  3.鍋內放入植物油,油熱後放入薑絲和蔥花,炒出香味,然後加入西芹、銀耳翻炒數下,放入料酒、鹽調勻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除煩消腫、涼血止血、清腸利便、潤肺止咳、降低血壓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暈、暴熱煩渴、黃疸、水腫、小便熱澀不利、脾胃不和、咳嗽氣喘等群體滋補。  紫菜魚卷片  材料:鯪魚200克,胡蘿蔔、西芹、火腿各50克,紫菜(干)100克,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胡蘿蔔、西芹、火腿洗凈,分別切成長條,抹乾水。  2.將鯪魚肉洗凈剁細,與鹽、胡椒粉同拌勻成魚膠。  3.將魚膠放在紫菜中,塗勻至滿,加入胡蘿蔔、西芹、火腿,排疊成長形,捲成筒形,放入碟中。  4.將魚卷隔水蒸8分鐘至熟,盛出,斜切成薄塊,排入碟中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益氣血、健筋骨之功效。適用於膀胱熱結、小便不利、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腳氣、肝硬化腹水、高血壓等群體滋補。陰虛喘嗽患者不宜食用。  蒜茸魚皮  材料:魚皮200克,大蒜(白皮)、醬油、白砂糖、白醋、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先將魚皮放入鍋中,加清水,置旺火上,煮沸約45分鐘,撈出去沙。  2.再放入60°熱水中,蓋上鍋蓋,燜8~10小時(如水溫降低,應重換熱水)取出,用清水洗凈。  3.按老、嫩分裝竹籃中,浸入沸水鍋中煮沸後,移及微火上,蓋上鍋蓋,燜半小時(硬的可再燜一下)。  4.然後,取出放清水中漂洗幾次即可使用。  5.將水發好的魚皮洗凈,去雜質,切成條,先在沸水鍋里氽熟,迅速放在冷開水中浸泡一會,以去除黏液。  6.將蒜末、醬油、白糖、白醋、味精調和,拌入魚皮即成。  巧手妙廚  魚皮是由各種鯊魚皮加工而成,在選購時應以體厚身干、皮上無肉、潔凈無蟲傷者為佳。  生扒八寶甲魚  材料:甲魚1  250克,雞肉、豬肉(瘦)各50克,乾貝、蝦米各15克,鴨肫、豬心、香菇(鮮)、冬筍各25克,豬肉皮80克,姜、大蒜、八角、小蔥、醬油、鹽、味精、料酒、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甲魚砍去頭,瀝凈血,放沸水鍋中氽一下,去外膜、內臟,洗凈,裝燉罐。  2.將甲魚內放入生薑、蔥結、八角、醬油、料酒,上籠屜蒸20分鐘後取出,剔去肉骨,揀掉生薑、蔥結、八角。  3.將乾貝發好,洗凈,備用;蝦米發好,洗凈,備用;鴨肫洗凈,備用;豬心洗凈,備用;香菇去蒂,洗凈,備用;冬筍削去外皮,洗凈,備用。  4.將雞肉、豬瘦肉、乾貝、蝦米、鴨肫、豬心、香菇(留1朵大的)、冬筍,切成丁,下沸水氽一下,裝進甲魚肚。  5.將香菇1朵和剩餘冬筍切葉形片,蓋在甲魚肚皮上,再用鮮肉皮蓋上,入籠屜以中火蒸爛取出。  6.將甲魚裝大盤中,揭去豬皮,瀝出汁到鍋中,鍋移旺火上燒沸,用濕澱粉勾薄芡,淋於甲魚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散結平肝、補益調中、補腎健骨之功效。適用於盜汗、體質衰弱、肝腎陰虛、骨蒸癆熱、營養不良等群體食用。消化功能減退、孕婦或產後虛寒、脾胃虛弱腹瀉之人不宜食用。  桂花梭子蟹  材料:海蟹750克,鴨蛋100克,竹筍30克,香菇(鮮)10克,大蔥、鹽、料酒、白砂糖、姜、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海蟹剝去蓋,洗凈內臟,刮下蟹黃;切去腳彎部以下的殼,片成6~8塊和2個大鉗。  2.將香菇、竹筍切梭形片;蔥白切馬蹄形;姜切片。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劃油後留余油,倒入蟹塊,略煎再翻鍋煎另一面,然後倒入香菇、竹筍、蔥、姜、鹽、料酒、白砂糖和適量雞湯,煮片刻至熟。  4.將鴨蛋磕在碗里打散成漿,一邊用勺翻動蟹塊,一邊淋上蛋漿,待蛋漿成桂花狀,裝盤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利肢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適用於瘀血、黃疸、腰腿酸痛、風濕性關節炎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大便溏薄、皮膚瘙癢、月經過多、痛經及懷孕婦女忌食。  肉燜豌豆  材料:豬肉(肥瘦)100克,豌豆750克,白砂糖、鹽、味精、澱粉、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去皮豬肥瘦肉洗凈,切成豌豆大小的塊。  2.將新鮮豌豆用清水淘過,瀝干水。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加熱,下豬肉粒炒散,即倒入豌豆與肉粒合炒,然後摻湯加鹽在小火上燜燒。  4.將豌豆熟透酥爛時,加白糖、味精調味,下濕澱粉勾芡,起鍋裝碟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衛、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通利大腸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口渴、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等群體滋補。豌豆粒多食會發生腹脹,故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清炸螺塊  材料:海螺350克,小麥麵粉15克,植物油、鹽、味精、料酒、椒鹽、醋各適量。  做法:  1.將活海螺用醋、鹽搓洗去黏液,用水沖凈,切小滾刀塊,加料酒、鹽、味精抓勻稍腌,周身蘸滿乾麵粉。  2.將勺中植物油燒熱,將螺塊置入油中炸2次後撈出,盛盤,帶花椒、鹽碟一同上桌。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肺陰、清熱明目、利膈益胃之功效。適用於心腹熱痛、肺熱肺燥、雙目昏花、黃疸、水腫、小便不通、痔便血、腳氣、消渴、風熱目赤腫痛群體滋補。海螺性大寒,故風寒感冒期間忌食,女子行經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海蟶燉雙白  材料:蟶子500克,豆腐(北)、白菜各200克,韭菜50克,雞蛋150克,大蔥、姜、植物油、鹽、味精、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蟶子洗凈,用開水氽出,掰出肉放原湯中洗凈、浸泡;豆腐切丁,在沸水中焯出;白菜用手撕成塊;雞蛋打入碗內;韭菜洗凈,切末。  2.鍋內加植物油燒熱,加蔥、薑末,烹出香味,加白菜煸軟,即加入高湯、蟶湯、豆腐、鹽燉至入味,甩入蛋花,加入蟶肉,淋香油,撒韭菜末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陰、清熱、除煩、解酒毒等功效。適用於產後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痢疾、醉酒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腹瀉者應少食。  徐嫂船茄  材料:茄子、豬肉(肥瘦)各300克,蝦仁、雞蛋各150克,大蔥、姜、料酒、鹽、味精、白砂糖、胡椒粉、澱粉、植物油、甜麵醬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均切成末,搗碎,用料酒取汁,即成蔥姜水。  2.豬肉放盆中,徐徐加蔥姜水沿一個方向攪勻,再加鹽、雞蛋、味精、胡椒粉攪勻成餡。  3.將帶蒂茄子洗凈,用刀從兩邊順切直刀,每刀間隔1厘米。茄子中間留1.2厘米的空隙,每刀切口內釀滿肉餡,餡口上撒干澱粉,放植物油中炸透。  4.鍋內加底油,燒熱後加蔥、姜烹出香味,加甜麵醬煸炒,即加入高湯、醬油、鹽、白糖等調料,放入全茄燒透至熟,將茄子取出放長盤中,余湯放入蝦仁炒熟,將蝦仁先擺在茄子頭上1個,另10個分兩行均勻地排在茄子上,余湯淋明油澆在茄子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消腫解毒之功效。適用於陰虛火旺、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瘡瘍等群體滋補。脾胃虛寒、哮喘者不宜多吃。此外,在手術前也不宜食用,因為本品中的茄子會使麻醉劑無法正常分解,拖延患者蘇醒時間,從而影響患者康復速度。  大蒜菠菜拌蛤仁  材料:蛤蜊750克,菠菜250克,大蒜、姜、鹽、味精、醋、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蛤蜊洗凈泥沙,用沸水煮開口,剝出蛤仁,用原湯洗凈。  2.將菠菜洗凈,用開水燙熟,過涼後切成2厘米的段。  3.將大蒜去皮,洗凈,搗成蒜泥;姜切末。  4.將菠菜加鹽、味精、醋、大蒜泥拌勻,置冷盤中央墊底,將蛤仁用味精、薑末、香油拌勻,置菠菜上即成。  巧手妙廚  因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食後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食用菠菜時宜先用開水焯燙一下,以減少其中的草酸含量。  烏龍舞三絲  材料:海參(水浸)、掐不齊各150克,海蜇皮、墨魚各100克,香菜、大蔥、姜、鹽、味精、胡椒粉、辣椒油、澱粉、香油、料酒、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海參切粗絲,用鹹味開水氽出;海蜇皮絲用80°熱水略焯燙;姜、蔥分別洗凈,切細絲;香菜擇洗乾淨,切段,待用。  2.將掐不齊菜絲放入開水焯一下,撈出。  3.將墨魚宰殺洗凈,取魚肉切絲,放入溫植物油中滑出。  4.在勺內加底油,燒熱後加入姜、蔥絲烹出香味,加入海參絲、海蜇皮絲、墨魚絲、掐不齊絲,加鹽、味精、料酒等急火快炒,隨即加入香菜段,用水澱粉稍微勾一下芡,淋香油、烹醋出勺。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消腫降壓、行瘀化積、軟堅化痰、滋脾腎、補血脈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體質、頭暈腦漲、煩熱口渴、大便秘結、小兒風熱、氣管炎、哮喘、貧血等患者滋補。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感冒、咳痰、氣喘及大便溏薄患者忌食。  椒鹽蛋皮椿卷  材料:香椿500克,豬肉(瘦)200克,雞蛋240克,荸薺50克,澱粉、味精、椒鹽、姜、小蔥、植物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豬瘦肉去筋,切成細絲。  2.將香椿芽洗凈,用開水氽一下,下冷水漂涼,擠去水分,切碎,用鹽和香油腌拌。  3.將荸薺削去皮,洗凈,切絲;蔥、姜洗凈,蔥切絲,姜切末。  4.炒鍋置旺火上,燒熱植物油,將豬瘦肉煸炒幾下,扒在盤內晾涼後,放胡椒粉、味精、椿芽、鹽、荸薺絲、蔥絲、薑末一起拌勻。  5.將雞蛋磕入碗內,加濕澱粉攪勻,倒入抹過油的炒鍋中,置微火上攤成4張蛋皮,切為兩半,呈半圓形。  6.將切好的蛋皮放入拌好的餡心,捲成卷,以濕澱粉封口,依次製作8條。  7.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將蛋卷逐條下鍋翻炸2分鐘,離火再氽炸2分鐘,最後置旺火上炸1分鐘,撈出瀝油。  8.將蛋卷瀝干油,切成3厘米長的段,碼入盤中,撒上花椒鹽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健胃理氣、潤膚明目之功效。適用於瘡瘍、脫髮、目赤、肺熱咳嗽等患者滋補。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複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沙鍋丸子  材料:豬肉(肥瘦)250克,白菜500克,粉絲50克,澱粉(蠶豆)、醬油、小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白菜取心,洗凈,撕成小塊;粉絲用溫水泡軟,剪短。  2.把豬肉製成肉末放在盆內,倒入醬油,順著一個方向用筷子不停地攪拌,待肉發黏後,加入蔥、薑末、食鹽、味精、澱粉,再用筷子不停地攪拌,待肉末有黏性時即可。  3.將鍋坐火上,加入冷水,用手將肉餡擠成小丸入鍋內。  4.擠畢待水沸後,撈出肉丸,下白菜粉絲。  5.湯開後倒入丸子,用食鹽、味精調好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除煩、解渴利尿、通利腸胃、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之功效,適用於陰虛煩熱、目赤、大便秘結、皮膚粗糙者滋補。  諸侯鵝  材料:鵝1  500克,大白菜750克,玉蘭片25克,香菇(干)10克,澱粉、白砂糖、桂皮、八角、姜、茴香籽、小蔥、蓽茇、黃酒、豬油(煉製)、醬油、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  1.將鵝宰殺後,剖出內臟,用水沖凈,剔去骨筋,放盆內,注入醬油、黃酒腌漬。  2.將蔥切段,姜切片。  3.凈炒鍋置旺火,加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鵝炸至微黃撈出。  4.將炸過的鵝置另一鍋中,加水淹沒鵝肉,放入精鹽、黃酒、蔥段、薑片、八角、茴香籽、蓽茇、桂皮,蓋上鍋蓋煨煮,煮至九成熟時,取出切成坡刀片,整齊裝入碗內,加入煮鵝的原汁上籠蒸熟。  5.將白菜洗凈,切成條;玉蘭片浸發,洗凈,切成細絲,待用;香菇浸發,去蒂,洗凈,置沸水中泡透,放入碗內,加清湯、精鹽、黃酒上籠蒸1小時。  6.炒鍋置旺火上,加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切好的白菜,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7.另取炒鍋置旺火上,注入適量清湯燒沸,加入炸好的白菜及精鹽、黃酒、醬油、味精、白糖,燒開後將湯潷出,用濕澱粉勾芡,起鍋裝於盤內。  8.將蒸鵝取出瀝去汁,翻轉扣在白菜上,將蒸好的香菇點綴其上。  9.凈炒鍋置中火上,傾進蒸鵝的原汁,加入玉蘭片絲燒開,用濕澱粉勾芡,起鍋澆於鵝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之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群體滋補。皮膚瘡毒、瘙癢症者、痼疾者忌食;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之人也不宜食用。  奇香紅白絲  材料:圓白菜50克,豬裡脊肉150克,辣椒(紅,尖)15克,雞蛋清40克,大蔥、植物油、醬油、味精、白砂糖、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圓白菜切成長4厘米的細絲。  2.將豬肉洗凈,切成長5厘米的細絲,以醬油、味精、白糖、麻油、蛋清拌和腌20分鐘;蔥、紅辣椒均切成細絲,備用。  3.先以大火燒熱炒鍋,注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肉絲,拌炒至肉轉白即盛出瀝油。  4.鍋中留底油,以大火略炒白菜絲,加入蔥絲、辣椒絲,再加入肉絲,拌炒均勻即成。  巧手妙廚  白菜絲宜大火快炒,以免使營養散失和影響口感。  海米扒木耳菜  材料:木耳菜750克,蝦米25克,大蔥、大蒜、鹽、料酒、味精、澱粉、香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木耳菜洗凈,入開水中燙至斷生,撈出沖涼。  2.炒勺置於火上,加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熟,煸蔥、蒜,烹料酒、清湯,下精鹽、海米及木耳菜,移至小火,燒至酥爛。  3.加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香油裝盤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滑腸、潤燥、涼血、生肌之功效。適用於便秘、痢疾、癤腫者滋補食用。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食。  脆皮蚵卷  材料:牡蠣(鮮)、麵粉各200克,豬肉餡150克,韭菜、韭黃、芹菜各75克,胡椒粉、豬油(煉製)、白砂糖、味精、鹽、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韭菜、韭黃、芹菜洗凈,去頭尾,切末,和豬肉餡攪拌後,加白鬍椒粉、鹽、糖、澱粉、味精調味,做成餡料。  2.將牡蠣沖洗,去雜質,加適量鹽、味精和白鬍椒粉攪勻備用。  3.將麵粉加水和成麵糰,分成多個小麵糰,擀成薄皮,做熟。平鋪潤餅皮,放入餡料和牡蠣(放在餡料的上面),然後捲起,放進約有80°熱度的油鍋中,約炸3分鐘,待炸至金黃色時,取出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潛陽補陰、軟堅散結、收斂固澀、安神之功效。適用於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癧痰咳、徵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等患者滋補。此菜含熱量高,肥胖症者不宜食用。  荸薺獅子頭  材料:去皮荸薺5隻,瘦肉餡300克,菜心50克,鹽、醬油、白糖、雞蛋、澱粉、蔥、姜、味精、料酒、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荸薺捻成米粒大小,拌進肉餡中,加鹽、雞蛋、料酒、濕澱粉、味精、蔥薑末拌勻,做成四個大肉圓。  2.炒鍋上火,倒入油,油熱後放入肉圓,煎至兩面黃時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高湯,用小火燜燒15分鐘。  3.將獅子頭盛入用菜心墊好底的盆中,把滷汁勾芡,澆於上面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化痰、滋陰潤肺、活血止痛、健脾利濕之功效。適用於咽喉腫痛、痰熱咳嗽、心煩口渴等人滋補。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瘀者不宜食用。  荷葉粉蒸鯰魚  材料:鯰魚1000克,蒸肉粉150克,豆瓣30克,泡椒20克,荷葉100克,姜、大蒜、花椒、鹽、白砂糖、胡椒、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凈鯰魚肉改成6厘米長、3厘米寬、0.6厘米厚的片。  2.將荷葉洗凈,入沸水中燙軟,切成長12厘米的等邊三角形。  3.將魚片中加入姜、蒜、豆瓣、泡紅椒、花椒、鹽、白糖、胡椒、料酒、鮮湯與蒸肉粉拌勻。  4.用荷葉包裹,入圓籠,上籠後用旺火蒸熟,放入托盤即可上桌。  巧手妙廚  本品在最後的蒸制時要掌握好火候,待米粉和肉片熟透即可,不宜久蒸,以免使肉質變老,從而影響口感。  龍眼燒白  材料:豬肋條肉(五花肉)500克,白菜200克,泡椒40克,豆豉、醬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刮洗乾淨,放鍋內煮五成熟後,撈出控干水分,在肉皮上擦上紅醬油,待用。  2.炒鍋放旺火上,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肉塊,炸成棕紅色撈出瀝油,切片。  3.將紅辣椒去蒂、子,切段;白菜洗凈,切碎。  4.在每段辣椒中塞入兩粒豆豉,放在一片肉上,捲成筒形,豎立放碗內,帶皮的一面貼碗底,逐個放整齊,淋上紅醬油(加精鹽)。  5.將白菜攤平放在上面,上籠蒸2小時,取出扣在碟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除煩、滋養臟腑、通利腸胃、解渴利尿、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效。適用於五心煩熱、小便不利、大便秘結、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人滋補。肥胖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補陰營養粥譜  百合蓮子綠豆粥  材料:大米200克,百合(干)25克,蓮子、綠豆各50克,冰糖20克。  做法:  1.將大米用清水洗凈;百合洗凈,切小塊;蓮子去心,洗凈。  2.鍋內加適量水燒開,加入大米、蓮子、綠豆,以大火煮沸。  3.轉中火煮半小時,加入百合,冰糖煮開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清心安神、健脾止瀉、益腎固精、解毒利尿、延緩衰老之功效。適用於肺熱久咳、陰虛煩熱、咽喉腫痛、身體虛弱、失眠、腰痛等人滋補。  黑木耳芹菜粥  材料:大米、芹菜各100克,木耳(水發)30克。  做法:  1.將黑木耳用清水發透後去除蒂、根,洗凈,撕成瓣。  2.將芹菜洗凈,切碎。  3.將大米淘洗乾淨,置於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加入芹菜、黑木耳,改用文火煮45分鐘即成。  巧手妙廚  在溫水中放入木耳,然後再加入兩勺澱粉,之後再進行攪拌。用這種方法可以去除木耳上的細小雜質和殘留沙粒。  芹菜山楂粥  材料:大米100克,山楂20克,芹菜100克。  做法:  1.將山楂洗凈,切成片。  2.將芹菜洗凈,切成顆粒狀。  3.將大米淘洗乾淨,置於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燒沸,再改用文火煮30分鐘。  4.然後,放入芹菜、山楂,再煮10分鐘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平肝利水、涼血止血等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痛頭暈、暴熱煩渴、黃疸、小便熱澀不利等人滋補。芹菜有降血壓作用,故血壓偏低者慎用;常吃芹菜能減少男性精子的數量,所以準備生育的男性應注意適量少食。  甘蔗粥  材料:甘蔗汁150毫升,粳米100克。  做法:  1.將粳米淘洗乾淨。  2.用新鮮甘蔗榨取甘蔗汁約150毫升。  2.將甘蔗汁中兌水適量,下入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燥之功效。適用於熱病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舌乾咽燥、肺燥咳嗽、大便秘結等人滋補。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  山楂銀耳粥  材料:大米100克,銀耳(干)2克,山楂10克。  做法:  1.將山楂洗凈,切成片。  2.將銀耳用清水發透,去蒂、根,撕成瓣狀。  3.將大米淘洗乾淨。  4.將大米、山楂、銀耳一同置於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熬煮成粥即成。  巧手妙廚  銀耳用清水泡發後,應去掉未發開的部分,特別是那些呈淡黃色的東西不宜食用。  海味粥  材料:糙米100克,墨魚40克,蛤蜊60克,香菇(鮮)、蘑菇(鮮蘑)、洋蔥各20克,番茄50克,菜花、西芹各15克,姜、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蛤蜊去殼,留肉;墨魚、洋蔥、姜洗凈切絲;香菇、蘑菇、番茄、西芹均洗凈,切片;菜花洗凈,切末;糙米加水,煮熟。  2.炒鍋入油,加熱後放入洋蔥、西芹、蘑菇、香菇略炒,然後倒入雞湯,放入糙米,改以小火慢燉成粥。  3.放入蛤蜊肉、墨魚、薑絲,煮熟後加鹽,撒上菜花末略煮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養血滋陰、清胃祛熱、益腎通氣、滋肝腎、補氣血、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體質、貧血、腰痛骨酸等人滋補。有宿疾者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蓮子百合燉燕窩  材料:蓮子、百合(干)、燕窩各40克,冰糖10克。  做法:  1.將燕窩用清水浸透發開,揀洗乾淨,瀝干水。  2.將蓮子去心,用水浸透,洗凈。  3.將燕窩、蓮子、百合、冰糖一起放入燉盅,加適量涼開水,蓋上盅蓋,隔水燉一個半小時後,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肺、養心安神、補氣生津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傷津、神疲氣短、咳嗽有痰、消化不良、心悸失眠、陰虛盜汗等人滋補。平素肺胃虛寒、腹瀉患者不宜服用;濕熱者及糖尿病人群也不宜食用。  白鴨粳米粥  材料:白鴨1隻,粳米50~100克,鹽、蔥、姜各適量。  做法:  1.將白鴨宰殺,去毛及內臟,加入適量清水及蔥段、薑片,以大火煮沸,加入鹽,再轉小火將鴨煮熟。  2.將煮鴨的湯兌水適量,入大米煮粥,待粥熟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養胃祛熱、利水消腫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勞熱、口渴、咳嗽、尿少水腫等群體滋補。素體虛寒、胃部冷痛、腹瀉清稀以及動脈硬化、慢性腸炎者均應少食。  小麥粥  材料:小麥60克,粳米100克,大棗10克。  做法:  1.先將小麥洗凈,加水煮熟。  2.撈去小麥,取汁,再入粳米、大棗同煮成粥即可。  巧手妙廚  在製作本品時,不可放鹼,因為鹼能破壞米中的維生素B1,導致維生素B1缺乏。人體若缺乏維生素B1,則易患「腳氣病」。  補陰營養湯譜  蜂蜜白蘿蔔湯  材料:白蘿蔔100克,蜂蜜20克。  做法:  1.先將白蘿蔔洗凈,去皮,切丁塊,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熟。  2.在白蘿蔔湯中加入適量蜂蜜調味,即可飲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生津潤燥、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之功效。適用於腹脹停食、咳嗽、痰多、便秘、高血壓、支氣管哮喘等患者滋補。脾虛泄瀉者應慎食或少食;胃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子宮脫垂等患者忌吃。  雙杏雪梨煲田螺  材料:苦杏仁、甜杏仁各25克,雪梨250克,田螺30克,陳皮3克,姜3克,冰糖20克。  做法:  1.將田螺去殼取肉,除去污物,洗凈,備用。  2.將杏仁和陳皮洗凈;雪梨洗凈,去皮、核,切成小塊;姜去皮,洗凈。  3.燉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杏仁、陳皮、雪梨塊、田螺肉、薑片,先以大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煲2小時,加冰糖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祛痰止咳、清熱利水、除濕解毒、下氣開痹、潤腸等功效。適用於心腹煩悶、肺氣咳嗽、熱結小便不通、黃疸、水腫、消渴、痔、便血、目赤腫痛、疔瘡腫毒等患者滋補。素有胃寒病者、便溏腹瀉之人及風寒感冒期間忌食。  酸奶銀耳水果羹  材料:酸奶、獼猴桃各250克,銀耳(干)、木瓜、蘋果、梨各100克,冰糖50克。  做法:  1.將銀耳用溫水洗凈,泡開,撕成小片。  2.湯鍋置於火上,加適量水,放入銀耳熬成稠狀,中途加入冰糖,熬好後放涼。  3.將獼猴桃、木瓜、蘋果、梨均切丁,放入冰糖銀耳中,最後加入酸奶,拌好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等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氣血不足、腸燥便秘等群體滋補。本品含糖量高,不宜睡前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另外,外感風寒、出血症、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冰糖芙蓉羹  材料:銀耳(干)25克,葡萄乾、杏脯、冰糖各50克,澱粉適量。  做法:  1.將葡萄乾、銀耳摘洗乾淨。  2.湯鍋中放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燒開後,放入葡萄乾、杏脯、銀耳、冰糖,開鍋後用水澱粉勾薄芡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助消化、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通利小便之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痹痛、浮腫、氣短乏力、水腫等患者滋補。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忌食,肥胖之人也不宜多食。  海蜇荸薺湯  材料:海蜇皮50克,荸薺100克。  做法:  1.將海蜇皮洗凈。  2.把荸薺去皮,切片。  3.將海蜇皮、荸薺共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熟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化痰、滋陰潤肺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肺熱咳嗽、咽干舌燥、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患者群體滋補。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瘀者不宜食用。  西紅柿梨汁  材料:西紅柿、雪梨各300克。  做法:  1.將西紅柿、雪梨均洗凈,去皮。  2.分別放入榨汁機中,榨取汁水。  3.混勻兩種果汁即可飲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增進食慾之功效。適用於熱性病發熱、口渴、食欲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者滋補。而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及潰瘍活動期患者不宜飲用。  雪梨飲  材料:梨200克,冰糖20克。  做法:  1.將鴨梨去皮、核,切成薄片,放入冰鎮的涼開水內。  2.將冰糖放入鴨梨水中,攪勻,蓋上蓋,浸泡4小時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熱咳、痰熱、呃逆、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人滋補。梨性寒涼,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吃生梨,可把梨切塊煮水食用。  赤小豆白菜湯  材料:白菜200克,赤小豆30克,大蔥、姜、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赤小豆去雜質,洗凈。  2.將白菜洗凈,切成6厘米長的段。  3.將姜切成片,蔥切成段。  4.將炒鍋置大火上,加入植物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加入薑片、蔥段爆香,然後加適量清水,放入赤小豆煮40分鐘。  5.再放入白菜煮至斷生,加鹽調味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利水降壓、利腸通便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頭暈、耳鳴、腦中空痛、兩目乾澀、腰膝酸軟、心悸、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人滋補。赤小豆通利水道作用顯著,故尿多之人忌食。  薏米鴨肉冬瓜海參湯  材料:鴨肉500克,冬瓜460克,海參60克,薏苡仁、芡實米各40克,豬肉(瘦)80克,荷葉20克,姜、蔥、紹酒、花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鴨肉洗凈,放開水中燙2分鐘,撈出。  2.將豬肉、海參洗凈,切片;冬瓜去皮、瓤,切條。  3.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鴨肉,置旺火上燒開,撇去浮沫,加薏苡仁、芡實、蔥段、薑片、紹酒、花椒、豬肉,蓋上荷葉,以中火煮60分鐘。  4.然後,加入冬瓜燒開,移小火上,加海參、鹽,至鴨肉熟爛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補虛、補血健脾、養胃生津、止咳行水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咽干口渴、食欲不振、大便乾燥、水腫、盜汗、遺精等群體滋補。急性腸炎、感冒、咳痰、氣喘及大便溏薄、出血兼有瘀滯及濕邪阻滯的患者應忌食。  紫菜豆腐蝦米瘦肉湯  材料:紫菜(干)、蝦米各20克,豬肉(瘦)120克,豆腐(北)100克,大蔥、姜、醬油、澱粉、花生油、胡椒粉、鹽、冰糖各適量。  做法:  1.將紫菜剪成絲,放入鍋中,不用下油,用慢火烘炒片刻鏟起,洗凈後抓干水。  2.將蔥洗凈,切碎;蝦米浸軟,瀝去水,加腌料拌勻;豬肉洗凈,切絲;豆腐洗凈,切粒,放入沸水中煮5分鐘,撈起瀝干。  3.燒熱鍋,下油,爆香姜及蝦米,放入適量清水燒開,下豆腐、紫菜滾片刻,入鹽調味,放豬肉絲,用鍋鏟兜散,待豬肉熟後,除去浮在湯麵的油,撒下蔥花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之功效。適用於甲狀腺腫、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腳氣、高血壓等患者滋補。消化功能不好、脾胃虛寒者應少食或忌食。  清燉鱉湯  材料:甲魚、豬脛骨各500克,大蔥、姜、白砂糖、雞油、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脛骨砍斷,加清水燉湯,湯燒沸後,去除浮沫,再放蔥、姜、胡椒粉,以小火燉煮1~2小時。  2.將甲魚宰殺,用開水泡燙後,剝除外膜,沿甲殼四周剖開,掀起甲殼,去掉內臟;將肉和甲殼均剁成塊,隨冷水入鍋燒沸,去除浮沫,撈出後用清水洗凈血污。  3.將備好的骨湯燒開,放入處理好的甲魚,湯再沸後,改用小火燉1小時左右,揀出蔥、姜和豬腿骨,加鹽和少許雞油即成。  巧手妙廚  甲魚肉的腥味較難除掉,可在宰殺甲魚時,從甲魚的內臟中撿出膽囊,取出膽汁,待將甲魚洗滌後,將甲魚膽汁加些水,塗抹於甲魚全身。稍待片刻,用清水漂洗乾淨即可。甲魚膽汁不苦,則不用擔心會使甲魚肉變苦。  瑤柱生菜白菜湯  材料:乾貝200克,白菜160克,生菜(團葉)80克,大蔥、鹽、料酒、醬油、花生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乾貝(瑤柱)放在以蔥、醬油、料酒、鹽、胡椒粉和清水調成的汁中浸1日,再連汁蒸20分鐘。  2.將上湯燒沸,倒入蒸汁後調好口味。  3.將白菜洗凈,用沸水焯軟,切長條;生菜洗凈,切塊;蔥洗凈,切絲。  4.將生菜、蔥置於湯皿底,上蓋白菜及乾貝,將調味後的上湯澆入。  5.上籠以旺火蒸約8分鐘,以胡椒粉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乾貝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具有滋陰、補腎、調中、下氣、利五臟之功效。但乾貝所含的谷氨酸鈉可分解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可轉化為有毒、有害物質,干擾大腦神經細胞正常代謝,所以一定要適量食用。  木耳粉絲肉丸湯  材料:豬肉(瘦)240克,雞蛋70克,木耳(水發)100克,粉絲50克,姜、鹽、澱粉、味精、胡椒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瘦肉與蔥、姜一起剁碎,盛入碗內,打入雞蛋,放入澱粉、鹽、肉湯,攪拌成餡,攪拌時要始終朝一個方向攪,邊攪邊加肉湯,直至肉鬆軟成團為止。  2.湯鍋加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將肉餡擠捏成丸子,投入湯鍋中煮沸。  3.肉丸浮起後,撇去浮沫,加入木耳、水發粉絲,煮沸,加鹽、胡椒粉、味精、香油調味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養心安神、輕身強智等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煩熱口渴、身體乏力、失眠、便秘等人滋補。食用本品中時不宜與田螺同食,因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後,不利於消化。  尖筍腐皮湯  材料:豆腐皮150克,竹筍4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豆腐皮放入涼水中,泡軟後扯碎。  2.將竹筍泡入清水中,浸去鹹味,用刀切成小段。  3.湯鍋中放入鮮湯、竹筍、鹽、味精煮沸,撇去浮沫,投入豆腐皮,淋上香油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潤燥、滋陰涼血、和中潤腸、解渴除煩、解毒透疹、養肝明目、祛積減肥之功效。適用於氣虛血虧、食欲不振、大便秘結、肺虛咳嗽、咯血、吐血、崩漏等群體滋補。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人群不宜多吃。  蒸制桑椹牛骨湯  材料:牛骨500克,桑椹(紫、紅)25克,姜、大蔥、鹽、料酒、白砂糖各適量。  做法:  1.將桑椹洗凈,加料酒和白糖各少許,上鍋蒸一下,備用。  2.將牛骨洗凈,砸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開後撇去浮沫,加姜、蔥,再煮至牛骨發白,撈出牛骨,加入桑椹繼續煮。  3.開鍋後再撇去浮沫,加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肝益腎、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之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消渴口乾、大便秘結、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等人滋補。桑椹不宜與鴨蛋、韭菜同食,否則容易引起腹痛。  豬膚湯  材料:豬肉皮500克,糯米粉15克,蜂蜜30克。  做法:  1.先用水煮豬皮,煮至水減一半後去渣。  2.加糯米粉、蜂蜜,熬香,和勻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和中扶脾、補血止血、滋潤肌膚之功效。適用於因陰虛炎浮、脾不健運而引起的咽疼、心煩、下痢、吐血、婦女血枯、月經不調等患者滋補。不適宜糖尿病患者、脾虛瀉泄及濕阻中焦的脘腹脹滿、苔厚膩者食用。  大棗豬皮腳筋湯  材料:豬肉皮100克,豬蹄筋30克,大棗(干)50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豬皮颳去皮下脂肪,洗凈,切片。  2.將豬蹄筋用清水浸軟,洗凈,切小段。  3.將大棗洗凈。  4.把全部材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以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小時,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利咽除煩、益氣安神之功效。適用於陰液不足而致咽喉干痛或咽喉不適、心煩胸滿、肢體乏力、口渴舌燥、失眠等人滋補。外感咽痛、虛寒泄瀉者不宜食用;患有肝病疾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烏魚冬瓜湯  材料:墨魚500克,冬瓜250克,黃油、大蔥、姜、味精、色拉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將冬瓜洗凈,去皮、瓤,切片;蔥切花,姜切片。  2.將墨魚留鱗去內臟,洗凈,切塊,放在爆香薑片的溫油中略煎,然後烹入黃酒,加少許清水燜煮20~30分鐘。  3.再加入冬瓜片,煮5分鐘,撒上蔥花、鹽、味精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調經止帶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體質、貧血、婦女血虛經閉、帶下、崩漏患者滋補。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也應慎食。  蘑菇豬肉湯  材料:蘑菇(鮮蘑)、豬肉(瘦)各100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薄片,放入湯鍋中,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煮沸。  2.將鮮蘑菇洗凈泥沙,切成塊,待肉煮至七成熟時放入鍋中,煮熟。  3.用精鹽、味精調好味即成。  巧手妙廚  在清洗蘑菇時,由於蘑菇表面有黏液,泥沙不易洗凈。可以在水裡先放點食鹽攪拌使其溶解,然後將蘑菇放在水裡泡一會兒再洗,這樣泥沙就很容易洗掉了。  蘑菇鴨塊湯  材料:鴨肉500克,蘑菇(干)100克,料酒、鹽、姜、大蔥各適量。  做法:  1.將鴨肉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洗凈血水。  2.將蘑菇洗凈,與鴨肉一起放入燉盅內,加入料酒、鹽。  3.另用鍋將清湯和蔥、姜略熬片刻,撈起蔥、姜,將湯傾入燉盅內,隔水燉2小時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潤腸、滋陰補虛、消食清神、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體內有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產後病後體虛、盜汗、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等群體滋補。對於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及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豆腐泡豆芽髮菜湯  材料:豆腐(北)160克,豆芽480克,香菇(鮮)100克,髮菜(干)50克,姜、大蔥、白酒、白砂糖、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豆腐洗凈,切片;冬菇浸軟,取出抓干水,去腳,切粗絲;髮菜浸10分鐘,洗凈後擠干水;豆芽去根,洗凈,瀝干水;姜、蔥洗凈,姜去皮並拍松。  2.下油爆香姜、蔥,放入適量清水,下髮菜煮5分鐘,撈起壓干水並切段。  3.燒熱鍋,放入豆芽菜,烘乾後片刻鏟起。  4.再燒熱鍋,下油爆香姜,下豆芽略炒,加適量水煮開,將其餘的材料放入再煮開,至材料熟稔,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潤燥、軟堅化痰、消腸止痢、利尿除濕、解毒消滯之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內熱痰結、濕熱郁滯、食少體倦、營養不良等人滋補。虛寒尿多者不宜食用。  絲瓜豆腐湯  材料:絲瓜、豆腐(南)各250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絲瓜洗凈,切塊。  2.將嫩豆腐洗凈,切塊,備用。  3.在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絲瓜煸炒片刻,加適量清水煮沸。  4.下嫩豆腐再煮沸一會兒,加鹽調味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潤燥化痰、解暑除煩、涼血活絡之功效。適用於熱病身熱口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疔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人滋補。但絲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瀉,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髮菜海蚌湯  材料:海蚌300克,髮菜(干)15克,料酒、鹽、味精、雞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每隻海蚌肉片成2片,蚌裙切開,去沙後洗凈,放入熱水鍋中氽一下撈出,揀凈蚌膜,放在碗里,加料酒抓勻,淋入上湯稍泡,然後取出蚌肉片,瀝干汁後裝入湯盤左邊。  2.將髮菜用清水泡發,洗凈後捏干水分,放入小盆,加上湯和熟雞油,上籠屜用中火蒸5分鐘取出,捏干蒸汁,裝入湯盆右邊。  3.鍋置大火上,倒入適量上湯,加精鹽、味精調勻煮沸。  4.起鍋後,徐徐沖入蚌肉髮菜上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中的髮菜具有清熱消滯、軟堅化痰、消腸止痢之功效;海蚌具有滋陰補虛、清熱涼肝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導致的肺熱咳嗽、內熱痰結、五心煩熱、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者食用。  白果南杏生魚湯  材料:白果、南杏仁各60克,腐竹90克,荸薺10克,生魚1條,生薑、食鹽、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白果去殼,以開水稍煮後去衣膜;南杏仁也用開水燙去衣膜;腐竹浸軟,切段;荸薺去皮,洗凈,切為兩半。  2.將生魚去鱗、腮、腸臟,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以大火煲沸騰後,改用小火煲2~3小時。  3.調入適量食鹽和少量花生油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中的白果和南杏仁均具有潤肺化痰、斂肺止咳之功效,再與滋陰潤燥的荸薺、生魚共煲湯,對陰虛群體十分適宜。尤其是對於肺陰虛而致的久咳、乾咳、氣喘者,具有很好的調理滋補功效。  補陰營養主食譜  臘肉小米飯  材料:小米600克,臘肉(生)150克,油菜心35克,鹽適量。  做法:  1.將小米淘洗乾淨,去雜質,瀝干水;油菜洗凈,擠去水,切成末粒狀;臘肉切成小顆粒,放入盤中,備用。  2.飯鍋中倒入適量水,燒沸後放入小米、臘肉粒、油菜末、精鹽,再次燒沸後改用小火燜煮,煮熟後即可食用。  巧手妙廚  小米適宜與大豆或肉類食物混合食用,這是因為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賴氨酸,而豆類和肉類中富含賴氨酸,可以補充小米的不足。  小米麵發糕  材料:小米麵500克,小麥麵粉120克,赤小豆60克,酵母15克。  做法:  1.將赤小豆淘洗乾淨,煮熟。  2.將麵粉放入盆內,加入酵母和適量溫水,和成稀麵糊,靜置發酵,待面發起後,加入小米麵,和成軟麵糰。  3.將蒸鍋內倒水,燒沸後鋪上屜布,放入1/3和好的麵糰,用手蘸清水輕輕拍平,把煮熟的赤小豆撒入1/2,鋪平,再放入剩餘的麵粉的1/2拍平,把餘下的熟赤小豆放入,鋪平,最後將麵糰全部放入,用手拍平,蓋嚴鍋蓋,用旺火蒸約30分鐘,即可食用。  4.食用時,將發糕切成小塊。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養血、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補益虛損、和中益腎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等人滋補。素體虛寒、小便清長者應少食。  濟南扁食  材料:小麥麵粉600克,豬肋條肉(五花肉)300克,雞肉60克,蒲菜50克,大蔥、姜、鹽、醬油、料酒、花椒、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均切成末,備用;蒲菜擇洗乾淨,瀝干水分,切成碎末,備用。  2.將豬五花肉、雞肉分別洗凈,剁成肉末,備用。  3.將剁好的肉末放在盆中,加入醬油、花椒水、精鹽、料酒,順著一個方向攪動,直至肉料呈稠糊狀,上勁,再加入蔥末、薑末和香油,攪拌均勻,放置約30分鐘,然後再撒上蒲菜末,即成餡料。  4.將麵粉倒入水,和成麵糰,餳約1個小時,揉透後搓成長條,分成數個小劑子,按扁,擀成圓形,包入餡料,捏成扁食生坯。  5.鍋內倒入水燒沸,下入扁食煮熟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養心安神、除煩除熱、止汗之功效。適用於骨蒸潮熱、心神不寧、煩躁不安、精神抑鬱、失眠、自汗、盜汗等人滋補。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藕餡水餃  材料:小麥麵粉600克,豬肉、蓮藕各300克,大蔥、姜、鹽、味精、醬油、香油、豬油(煉製)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均切成末;鮮藕洗凈,切去藕節,切成藕絲,剁成末,擠去水分,備用。  2.將豬肉洗凈,剁成餡,放入盆里,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薑末拌勻,分次加入適量水,攪稠為止,加入藕末、蔥末、麻油、豬油拌勻,即成餡料。  3.將麵粉放入盆內,倒入水和成麵糰,餳約1個小時,揉透搓成長條,分成數個小劑子,按扁,擀成圓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生坯。  4.將鍋放在火上,倒入水燒沸,分散下入餃子生坯,煮至水餃熟透,即可食用。  巧手妙廚  煮餃子時,待鍋里的水燒開,把適量的鹽放入水中,待鹽溶化後再向鍋里放餃子。蓋上鍋蓋,直到煮熟不用加水,不用翻動,這樣煮出的餃子不粘鍋,不粘皮,就連吃剩下的餃子也不會粘皮。  鴛鴦蒸餃  材料:小麥麵粉400克,豬肉(肥瘦)300克,荸薺、韭黃、菠菜各300克,鹽、白酒、薑汁、蔥汁、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取200克麵粉加水、鹽揉搓成麵糰,再把麵糰分成小塊,擀成餃子皮。  2.把菠菜洗凈後剁碎,用紗布包裹好擠出菠菜汁,再將菠菜汁、鹽和剩餘麵粉揉勻成翠綠色麵糰,分小塊擀成餃子皮。  3.把豬肉剁細,拌入酒、鹽、蔥汁、薑汁、香油調勻,並加入切碎的荸薺、韭黃,拌成餃子餡。  4.兩種麵皮中分別包入餡料,並對摺捏邊,再把兩種不同顏色的餃子合在一起,捏攏。  5.把做好的鴛鴦餃放在蒸籠中,用大火蒸10分鐘,熟透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止渴、利濕化痰、滋陰潤燥、降低血壓的功效。適合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痔出血等患者滋補。  清湯蛋餃  材料:雞蛋300克,豬肉(肥瘦)150克,韭黃50克,鹽、醬油、味精、料酒、香油、大蔥、姜、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切成細末;韭黃摘洗乾淨後,切成末;澱粉放入碗內,加入適量水調製成濕澱粉。  2.將豬肉剁成肉泥,放入碗內,加蔥花、薑末、精鹽、醬油、味精、料酒、香油,用筷子快速用力攪拌上勁,再放入洗凈切好的韭黃調勻。  3.將雞蛋打入碗內,加精鹽、濕澱粉調勻。  4.將鍋在火上烤熱,加入熱油少許,用湯匙將蛋糊舀入,將鍋在火上輕轉,把蛋糊烤成蛋皮。  5.把調好的餡放在蛋皮上,用筷子將蛋皮包好,用濕澱粉將邊粘實,放在大盤內。  6.待餃子全部包好後上蒸鍋蒸5分鐘,取出,放在碗內。  7.將鍋置火上,加鮮湯、精鹽、味精、香油,調味後倒入碗中,待蛋餃浮起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之功效。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等群體滋補。患有腎臟疾病的人應慎食雞蛋。  茼蒿水餃  材料:小麥麵粉400克,豬肉(肥瘦)150克,茼蒿1000克,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茼蒿洗凈,切去根部,放入開水中氽燙一下,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切成粒;鮮豬肉洗凈,剁成肉餡。  2.茼蒿中加入水適量的鹽,仔細揉捏,直至出水,再把茼蒿的水分擠干,加入肉餡和鹽、味精、植物油,拌勻製成餡料。  3.將麵粉和勻,做成水餃麵皮,包入茼蒿餡,捏成餃子。  4.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燒開後放入包好的茼蒿餃,煮熟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消食開胃、通便利腑、清血養心、潤肺化痰、降壓補腦等功效。適用於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心煩不安、痰多咳嗽、脘脹、失眠、高血壓等患者滋補。脾胃虛寒者應慎食。  薺菜水餃  材料:小麥麵粉600克,豬肉(肥瘦)300克,薺菜500克,大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薺菜擇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略焯,撈出,放入冷水浸透,再撈出,擠干水分,切碎;豬肉洗凈,剁成肉泥;蔥、姜去皮,洗凈,均切成末。  2.將豬肉泥放入盆內,加入蔥末、薑末、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麻油拌勻,再放入薺菜末,拌勻成餡料。  3.將麵粉放入盆內,倒入水和成麵糰,餳約1個小時,揉透搓成長條,分成小劑子,按扁,擀成餃子坯皮,包入餡料,捏成餃子生坯。  4.將鍋放在火上,倒入水燒沸,分散下入餃子生坯,煮至水餃熟透,即可食用。  巧手妙廚  製作餡料時,可將剁碎的豬肉加少量水使勁兒攪拌。同時,一點一點地加入醬油(有肉湯最好加肉湯),邊滴邊攪拌,攪拌成糊狀後,再加入其他調料和蔬菜拌勻即可。這樣做的餃子餡,吃時湯汁飽滿,味鮮可口。  梅乾菜餃  材料:小麥麵粉350克,豬肉(肥瘦)、梅乾菜各200克,大蔥、姜、醬油、鹽、澱粉、豬油(煉製)各適量。  做法:  1.將梅乾菜泡開後洗凈,切碎;蔥、姜洗凈,蔥切絲,姜切片。  2.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燒熱後放入蔥絲、薑片略微煸炒一下,撈出。  3.再放入梅乾菜,干煸後加入醬油、肉湯適量,蓋上鍋蓋,改用小火把梅乾菜煮熟。  4.熟透後加入澱粉勾芡,直至冷卻後和肉餡混合,加入醬油、鹽、豬油攪拌成餡。  5.麵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捏造好封口,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10分鐘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養心安神、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解毒等功效。適用於心煩、失眠、消化不良等人滋補。  乾貝蒸餃  材料:小麥麵粉300克,乾貝100克,豬肉(肥瘦)400克,大蔥、鹽、白砂糖、白酒、醬油、澱粉(豌豆)、香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將乾貝用水浸泡2小時,再隔水蒸1小時,撕成細絲。  2.將豬肉剁爛;蔥切粒。  3.把乾貝、豬肉、蔥混合在一起,加入鹽、白糖、酒、醬油、澱粉、香油、胡椒粉拌勻,備用。  4.將麵粉加水和面,做成餃子麵皮,包入適量的餡,捏好封口,包成餃子。  5.將餃子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10分鐘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利五臟之功效。適用於陰虛引起的頭暈目眩、咽干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患者滋補。乾貝不適宜兒童和痛風病患者食用。  圓籠蒸餃  材料:小麥麵粉300克,豬肉(肥瘦)400克,芹菜150克,大蔥、姜、大豆油、香油、醬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剁細;蔥、姜分別切末;芹菜去葉,洗凈,切末。  2.豬肉餡中加入醬油略浸,再加入適量的水,用筷子順時針攪拌,當肉餡濃稠時加入切好的芹末、蔥、薑末和鹽,以香油拌勻。  3.麵粉加水,和勻,做成餃子麵皮,包入適量的餡,捏好封口,包成餃子。  4.將包好的餃子放在抹過油的蒸籠中,用大火蒸10分鐘,熟透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安神養心、清熱除煩、平肝、利水消腫、涼血止血等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頭痛、頭暈、暴熱煩渴、黃疸、水腫、小便熱澀不利,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瘰癧、痄腮等患者滋補。芹菜性涼質滑,故脾胃虛寒、腸滑不固者食之宜慎。  冬瓜蒸餃  材料:小麥麵粉500克,豬肉餡300克,冬瓜150克,火腿腸20克,姜、白酒、鹽、醬油、香油各適量。  做法:  1.麵粉加入開水,和勻,將燙麵團切分成小塊,再擀成餃子皮。  2.豬肉餡中放入火腿末、薑末和白酒、鹽、醬油、清水、香油拌勻。  3.將冬瓜洗凈,去皮,切成小丁,放入肉餡中攪拌勻。  4.每張餃子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料,捏成餃子。  5.把做的餃子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10分鐘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等功效。適用於心胸煩熱、小便不利、肺癰咳喘、肝硬化腹水、高血壓等患者滋補。脾胃虛寒易泄瀉者慎用;久病與陽虛肢冷者不宜食用。  薺菜包  材料:豬肉(肥瘦)250克,薺菜750克,小麥麵粉500克,鹽、味精、白砂糖、香油、植物油、泡打粉、酵母各適量。  做法:  1.將麵粉、酵母粉、泡打粉、白糖放盛器內混合均勻,加適量清水,攪拌成塊,用手揉搓成團,放案板上反覆揉搓,直至麵糰光潔潤滑即可。  2.將鮮豬肉洗凈,絞成肉餡。  3.將薺菜洗凈,入開水鍋燙過,撈出後用冷水沖涼瀝干,切成細末,擠干水分,加鹽、味精、白糖、香油、植物油拌勻,取鮮肉餡,放入與菜拌勻,做成餡心。  4.將發好的麵糰分小塊,再擀成麵皮,包入餡心,捏好,以常法蒸熟食之。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潤燥、和脾利水、健胃消食、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目赤腫痛、尿血、月經過多、咯血、高血壓、感冒發熱、腎炎水腫、產後血虛等人滋補。薺菜可寬腸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蝦仁雞蛋面  材料:麵條500克,雞蛋2枚,蝦仁25克,油菜心150克,鹽、味精、雞油、黃酒、豬油(煉製)各適量。  做法:  1.將油菜心洗凈,切成細條;蝦仁切碎,待用。  2.將清湯倒入鍋內,開鍋後倒入油菜心、蝦仁,隨即將麵條投入。  3.熟後加入鹽、黃酒、豬油、味精,甩入雞蛋,淋上雞油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腎陰、健脾胃之功效。適用於久病體虛、短氣乏力、面黃肌瘦者等人滋補。雞蛋是高蛋白食品,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增加腎臟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1枚,青少年及成人每天2枚比較適宜。  乾貝米飯  材料:粳米300克,乾貝60克,豌豆苗35克,百合(干)20克,鹽、醬油、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百合根部切去,一片一片地剝下,用水洗凈,削掉有黑色的部分;豆苗擇洗乾淨,備用。  2.將粳米淘洗乾淨,瀝干水分;乾貝用鹽水洗一下,瀝干水分,備用。  3.在湯鍋內倒入鮮湯,燒沸後加入粳米、醬油、料酒、精鹽和百合,蓋上鍋蓋,燜煮至飯將熟時,倒入乾貝,再燜10分鐘左右,上下輕輕攪拌混合均勻,盛入碗中,上面再放入豆苗,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平和五臟、止煩渴、壯筋骨、通血脈、益精強志等功效。適用於胃氣不足、口乾渴、嘔吐、瀉痢、諸虛百損等患者滋補。乾貝與香腸不能同食,因為其含有豐富的胺類物質,香腸含有亞硝酸鹽,兩種食物同時吃會結合成亞硝胺,對人體有害。  三鮮鍋貼  材料:小麥麵粉350克,豬肉(肥瘦)400克,香菇(鮮)150克,韭黃50克,鹽、醬油、澱粉、香油、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麵粉加入適量清水和少許鹽,揉搓成麵糰,再把麵糰分小塊,擀成大小均勻的麵皮。  2.將豬肉剁爛;冬菇浸軟,切粒;韭黃切粗粒。  3.把3種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入鹽、醬油、澱粉、香油、胡椒粉、植物油攪拌均勻,做成餡料。  4.麵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捏好封口,做成鍋貼。  5.鍋中倒入油,放入鍋貼,用猛火煎至微黃,倒入少量熱水,燜煮4分鐘左右,再倒入適量油煎熟即可。  巧手妙廚  煎制鍋貼時,你可用高壓鍋來進行烹制,這樣既省時又省力,操作十分方便。方法:將壓力鍋燒熱後,放適量油,抹勻後把包好的生鍋貼擺在鍋底。半分鐘後,向鍋內灑點水,蓋好鍋蓋,加上限壓閥,過2分鐘後取下限壓閥,放完氣,噴香的鍋貼就可以出鍋了。  黏黃糕  材料:黃米面600克,白砂糖100克。  做法:  1.將黃米面放入盆內,加入溫水,和成麵糰,用手捏成扁窩頭形,上籠蒸30分鐘,即熟。  2.趁熱食用,配以白糖同食。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補陰虛、利肺、通便、利尿、養心之功效。適用於陰虛陽盛、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群體食用。可用來治療凍瘡、疥瘡、毒熱、毒腫等症。  黃米面油糕  材料:黃米面600克,赤小豆120克,大棗(干)60克,赤砂糖、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黃米面放入盆內,倒入水,拌勻成濕塊狀,上籠蒸半小時至熟,取出後倒入盆內,手蘸涼水趁熱軋勻揉光,在麵糰上抹上少許油,備用。  2.將赤小豆、大棗洗凈,放入鍋內,倒入水煮沸,改用小火燜煮至軟爛,去掉棗核,加入紅糖,用手勺軋成泥,即成餡料。  3.將手上抹少許油,揪一塊麵糰,揉圓後壓扁,包上棗豆餡,捏成球狀,然後用手按成扁圓形,即成糕坯。  4.鍋內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糕坯,炸呈金黃色,撈出,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將赤小豆與穀類食品混合食用,可使穀類中的蛋氨酸與豆類中富含的賴氨酸互相補充,從而提高其營養價值。另外,更具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之功效。  金銀元宵  材料:黃米面、糯米粉各600克,核桃、桂花醬各60克,芝麻50克,小麥麵粉、白砂糖各100克,蜂蜜120克。  做法:  1.將芝麻、麵粉分別炒熟,待用;將核桃仁去雜質,剁碎,放入盆內,加入熟芝麻、桂花醬、糖、蜂蜜、熟麵粉一起和勻,用手搓成帶黏性的團塊,並將糖餡分成大小均勻的塊。  2.將糯米面、黃米面分別放在案板上,將切好的餡塊放入水中蘸一下,隨即放在糯米面、黃米面中滾動,當滾至不粘面時,放入水中又蘸,接著再滾動,如此三四次,滾成核桃大,如此法滾成元宵,即為金、銀元宵生坯。  3.將鍋內倒入水,燒沸後放入金、銀元宵生坯,並用手勺輕輕推轉,待元宵浮起,加入少許冷水,反覆幾次,至元宵熟透,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生津補陰、利肺養心、補血明目、祛風潤腸、健脾利水等功效。適用於頭暈耳鳴、腹脹腹瀉、身體虛弱、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髮早白等患者滋補食用。糯米黏膩,不易消化,嬰幼兒、老年人、病後消化力弱者及糖尿病患者均應少食或不食。  荸薺蒸肉餅  材料:豬肉(肥瘦)150克,荸薺75克,植物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豬肉剁為米粒形狀,用碗盛著,加入精鹽攪至起膠,放上些清水攪勻,攪打至有黏質。  2.再將荸薺肉用刀拍碎,剁為米粒,放入碗內,與豬肉攪勻後,再放在塗了油的碟上,用手按至平滑。  3.放入籠內蒸熟即成。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生津潤肺、化痰利腸、通淋利尿、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清熱止渴之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等患者滋補。脾腎虛寒和有血瘀的人群應少食。  雞蛋煎餅  材料:西葫蘆200克,雞蛋50克,小麥麵粉100克,蘇打粉、植物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西葫蘆洗凈,削皮,切成細絲,裝入大碗中,加鹽拌勻,靜置10分鐘,使其汁水充分滲出。  2.將麵粉、雞蛋和西葫蘆汁攪拌,打成麵糊,加入小蘇打粉,攪勻,備用。  3.平底鍋倒入油,燒至溫熱,倒入2匙攪好的麵糊,以小火慢煎,將餅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盛出。  巧手妙廚  將煎好的小餅,蘸著調料汁吃味道更佳。調汁的做法很簡單:將大蒜壓成蒜泥,調入醬油和米醋即可。  槐花包子  材料:槐花、小麥麵粉各1000克,豬肉(肥瘦)500克,骨頭湯700毫升,糯米粉15克,面肥150克,醬油、香油、大蔥、鹼各適量。  做法:  1.先將槐花擇去雜物,清水洗凈,瀝干水,切成碎末,待用。  2.將豬肉放入清水中洗凈,用刀剁成末。  3.把碎肉末放入盆內,分3次加入醬油,每次加入後一定要拌勻,再加上糯米粉,拌開後倒入骨頭湯,放入槐花碎末、蔥花、香油,攪拌均勻成餡,待用。  4.面兌入面肥發好後,兌入鹼揉勻,稍醒。  5.把麵糰搓成長條,揪成面劑,擀成中間稍厚邊稍薄的圓皮,包入餡心,捏好之後放入小屜內。  6.蒸籠入鍋上汽後,小屜再上籠,以旺火蒸15分鐘,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之功效。適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消化不良等人滋補。陽氣不足、脾胃虛寒者慎食。  山藥餅  材料:小麥麵粉100克,雞蛋75克,山藥(干)50克,大蔥、鹽、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山藥研成細粉,與麵粉拌勻,加入去殼雞蛋,攪拌均勻,加入蔥(切末)、精鹽、芝麻油少許,和成麵糰備用。  2.平底鍋置火上,加適量的油,煎成薄餅即可。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益氣養陰、滋養強壯、健脾和胃、降糖斂虛等功效。適用於氣陰兩虛、口渴多飲、肺虛痰嗽久咳、小便頻數、倦怠乏力、消瘦氣短、手足心熱等人滋補。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蔥香餡餅  材料:小麥麵粉600克,豬肉(肥瘦)600克,大蔥、鹽、味精、白砂糖、醬油、香油、料酒、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麵粉倒入盆內,加入水,和成麵糰,餳約30分鐘。  2.將蔥洗凈,切成末。  3.豬肉剁碎成肉泥,放入盆內,加入精鹽、醬油、料酒拌勻,然後加入適量清水攪拌上勁,再加入白糖、味精、花生油,繼續順一個方向攪拌至上勁後,加入蔥末、香油拌和,即成餡料。  4.將麵糰放在案板上,搓成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擀成長20厘米、寬10厘米左右的薄皮。  5.在薄皮長度1/2處加進餡料,鋪平,然後將另外1/2的薄皮覆上,四周封口,即成肉餡餅的生坯。  6.將平鍋內倒入花生油,燒熱後放入肉餡餅,待餅底部烙黃時刷上油,翻身烙黃烙熟即可食用。  巧手妙廚  餡餅的皮要擀得略厚一些,否則在煎的過程中容易破開漏餡。鑒別餡餅是否熟透的方法是看在煎的過程中餡餅有沒有「起鼓」,只要一起鼓就說明餡餅已經熟了。  味噌牛肉蕎麥麵  材料:牛腱225克,蕎麥麵條300克,海帶(鮮)50克,豆腐(南)150克,香菇(鮮)15克,柴魚30克,豆瓣醬、白砂糖、胡椒粉、高湯各適量。  做法:  1.將牛腱子切片,氽燙後洗凈,備用。  2.將嫩豆腐切丁;海帶切絲;蕎麥麵條煮熟,備用。  3.將豆瓣醬、白糖、胡椒粉、柴魚片加入高湯中,攪拌均勻成味噌湯,再加入牛腱子肉片,以小火燉煮約40分鐘。  4.待牛腱子肉片熟透入味後,加入海帶絲、嫩豆腐丁、新鮮香菇煮滾,再加入煮熟的蕎麥麵條,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除濕下氣、降壓止血等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腸胃積滯、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者食用。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經常腹瀉及過敏體質者不宜食用。  狗不理包子  材料:小麥麵粉600克,豬肉(肥瘦)500克,大蔥、味精、料酒、植物油、鹼、香油、鹽、酵母各適量。  做法:  1.將蔥洗凈,切成末;豬肉洗凈,剁成肉末。  2.將豬肉放入盆內,加入醬油、精鹽、料酒、蔥末、味精、香油拌和,再將肉骨頭湯徐徐倒入,邊倒邊順同一方向攪動,攪成具有黏性的餡料。  3.將麵粉與酵母摻在一起,用溫水和好,揉勻,待麵糰發起,兌入適量食鹼,揉勻揉透,分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擀成圓皮,將餡料放入圓皮的中間,收邊捏緊,做成包子生坯。  4.將包子生坯擺入屜中,用旺火沸水蒸熟,即可食用。  養陰小貼士  本品具有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清熱止渴、養心安神之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產後血虛、心神不寧、失眠、婦女臟躁、煩躁不安、自汗盜汗、骨蒸癆熱等人食用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七章運動補陰  慢運動與補陰  陰虛之人,由於體內陰液的虧虛,陰不制陽,使體內陽氣過盛而產生虛火,因而多脾氣暴躁、性急火旺、好動不好靜。所以,我們要將這種急躁、不定的情緒壓制下去,以利於其體內陰氣的培植,從而使陰陽達到平衡,方可身體健康。在運動方式上,不宜選用那些節奏快、運動量大的運動,應以選用慢運動為宜,如靜坐、慢跑、散步、氣功、五禽戲、太極拳等。慢運動能牽動全身各個部位的肌肉,吸入大量的新鮮空氣,使血液循環加速,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其熱量消耗不大,但健身的質量卻很高,最重要的是它有助於轉移注意力,具有一種舒緩、解壓的作用,能使人身心得到放鬆,保持心情愉快,可以使人心態平和,達到抑陽消火、補陰養陰的目的。  運動養陰要則  養陰運動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度。因為運動量大,容易出汗,汗屬陰液,而大汗淋漓必會損耗體內陰液,使體內津液更為不足。在時間選擇上,春、夏季節應在清晨和傍晚進行,避免陽光暴晒和酷熱。秋、冬屬陰長陽消的階段,最適宜養陰,可以隨時進行運動。運動地點最好選擇在水邊、樹蔭下、花草茂盛的地方,這樣可以藉助大自然的陰氣來滋養我們體內的陰氣。養陰宜靜,我們除了選擇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外,平時還要注意靜養。所謂的靜養,就是養心、養腦,即靜煉精氣神。養心可以通過靜坐來實現,靜坐可使人體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順暢,從而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對神經官能症、頭痛、失眠、高血壓、胃腸道疾病、冠心病及心理障礙等均有良好的作用。養腦則是要勤于思考,但不是胡思亂想。養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下棋、釣魚、養花、養魚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練就恬淡的心境,人沒有了雜念和煩亂,對大腦、對心臟都有莫大的好處。  游泳補陰鍛煉法  游泳對養陰大有益補。水本身屬陰,人在水中游泳鍛煉,既可以直接接收自然界陰液的滋潤,又可在鍛煉中達到補陰的作用。游泳是在水中進行的,水中的密度和導熱性都與空氣不同。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導熱能力、壓力和阻力都比空氣大。因此,對人的新陳代謝、體溫調節、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肌肉系統、生長發育、延緩衰老都有積極的作用。游泳能夠提高心肺功能。游泳時,由於水的浮力,使負荷量遠比陸上活動對人體的刺激小,平卧在水中還可以減少血液循環系統的阻力和支撐器官的負荷,游泳時各種姿勢都要求脊柱充分伸展,對防止駝背和脊柱側彎有很好的效果。游泳還能增加呼吸系統的機能,游泳時人的胸腔和腹部都受到水的壓力,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提高。游泳還是調節情緒的好手段,可以輕鬆化解掉焦慮、憂鬱、浮躁不安等癥狀。  陰虛體質者游泳鍛煉宜選擇小運動量和中運動量,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選擇。  小運動量:  5分鐘準備(熱身),使用浮板做自由泳打腿5程。在每程結束有45秒休息;5程仰泳,在每程之間有45秒休息,連續游3分鐘,可運用任何游泳姿勢。然後,休息1分鐘,做2程放鬆游。約需20分鐘。  中運動量:  5分鐘熱身,仰泳游5程,僅用一個臂浮,在每一程之間休息30秒。仰泳3程,僅用雙腿打,在每一程之間休息30秒。做這兩種姿勢都要注意技術。不停頓地游自由泳10程,快慢交替地做5程蛙泳,每一程之間休息45秒,做4程放鬆游。約需30分鐘。  散步補陰鍛煉法  散步運動比較適合陰虛體質的人,因為散步比較平緩,運動量又不大,能達到鍛煉體質和修養性情的作用。散步時,由於心臟較快收縮,使心血輸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促進血液循環,血管壁平滑肌能得到舒張,血管彈性增加,毛細血管網的開張增多,明顯增加微循環血流量,降低血糖和血壓,減少血凝。另外,散步能夠加強和改善消化腺功能,並能促進胃腸規則地蠕動,增強消化能力,還可以減少腹壁皮下脂肪的堆積。  散步正確的身體姿勢為:身體正直,抬頭挺胸,收腹收臀,保持頭部與脊柱成一直線,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在步行過程中,頭部正直,可以自由轉動;身體正直,雙臂協同雙腿邁步,動作自然前後擺動。  普通散步法:  用慢速(60~70步/分鐘)或中速(80~90步/分鐘)散步,每次30~60分鐘,可用於一般保健。  定量步行法:  在30°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後漸增至在50°斜坡的路上散步2  000米,或沿30°~50°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鐘,接著在平地上散步15分鐘。此法適用於糖尿病、心血管系統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擺臂散步法:  步行時,兩臂用力向前後擺動,可增進肩部和胸廓的活動.適用於呼吸系統慢性病的患者。  摩腹散步法:  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疾病。  雨中散步法:  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僅可凈化被污染的空氣,雨前陽光中及細雨初降時產生的大量的負離子還具有安神舒氣、降低血壓的功能。在細雨中散步,還有助於消除陰雨天氣引起的人體鬱悶情緒,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毛毛細雨猶如天然的冷水浴,對顏面、頭皮、肌膚進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煩俱除。  騎自行車補陰鍛煉法  騎車運動是一種比較大眾的運動,特別適合陰虛體質者鍛煉。騎車運動耗費體力較小,通過鍛煉可以使體內陰液增加,對心、肺有營衛作用。適當的運動能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能使你心胸開朗、精神愉快。騎車可壓縮血管,使得血管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使肺通氣量增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提高。  有氧騎車法:以中速騎車,一般要連續騎行30分鐘左右,同時要注意加深呼吸。這樣對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好處,對減肥也有特效。  間歇型騎車法:在騎車時,先慢騎幾分鐘,再快騎幾分鐘,然後再慢,再快,如此交替循環鍛煉,可以有效地鍛煉人的心臟功能。  腳心騎車法:用腳心部位(即湧泉穴)接觸自行車踏板騎車,可以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具體做法是:一隻腳蹬車時,另一隻腳不用力,以一隻腳帶動自行車前進,每次一隻腳蹬車30~50下。  太極拳補陰鍛煉法  太極拳是一種調和陰陽的運動。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二氣互為其根,此消彼長,相互轉化,不斷運動則變化萬千。太極拳是一種意識、呼吸、動作密切結合的運動,「以意領氣,以氣運身」,用意念指揮身體的活動,用呼吸協調動作,融武術、氣功、導引於一體,是「內外合一」的內功拳。由於太極拳將意、氣、形結合成一體,使人身的精神、氣血、臟腑、筋骨均得到濡養和鍛煉,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  練功要領:  1.神靜、意導:練習太極拳,要始終保持神靜,排除思想雜念,使頭腦靜下來,全神貫注,用意識指導動作。神靜才能以意導氣,氣血才能周流。  2.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含胸,即胸略內涵而不挺直;拔背,即指脊背的伸展。能含胸則自能拔背,使氣沉于丹田。  3.沉肩墜肘、體松:身體宜放鬆,不要緊張,故上要沉肩墜肘,下要松胯松腰。肩松下垂即是沉肩;肘松而下墜即是墜肘;腰胯要松,不宜僵直板滯;體松則經脈暢達,氣血周流。  4.全身協調、渾然一體:太極拳要求根在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只有手、足、腰協調一致、渾然一體,方可上下相隨、流暢自然。外動於形,內動於氣,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內外相合,則能達到意到、形到、氣到的效果。  5.以腰為軸:太極拳中,腰是各種動作的中軸,宜始終保持中正直立,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腰宜松、宜正直,腰松則兩腿有力,正直則重心穩固。  6.連綿自如:太極拳動作要輕柔自然,連綿不斷,不得用僵硬之拙勁,宜用意不用力。動作連綿,則氣流通暢;輕柔自然,則意氣相合,百脈周流。  7.呼吸均勻:太極拳要求意、氣、形的統一和協調,呼吸深長均勻十分重要,呼吸深長則動作輕柔。一般來說,吸氣時,動作為合;呼氣時,動作為開。呼吸均勻,氣沉丹田,則必無血脈僨脹之弊。  太極拳的流派很多,比較簡便易學的是「太極二十四式」。其各式名稱為:①起勢,②左右野馬分鬃,③白鶴亮翅,④左右摟膝拗步,⑤手揮琵琶,⑥左右倒卷肱,⑦左攬雀尾,⑧右攬雀尾,⑨單鞭,⑩雲手,單鞭,高探馬,右蹬腳,雙峰貫耳,轉身左蹬腳,左下勢獨立,右下勢獨立,左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勢。具體做法及注意事項詳見《太極拳法》。  床上八段錦補陰鍛煉法  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練習八段錦對人體的養陰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它是機體全面調養陰陽、氣血的健身功法。  練功要領:  床上八段錦可以在床上做,也可以在椅子上做,室內光線不要太強烈,白天最好是掛上窗帘,晚上的燈光要柔和,裸體進行效果最好。在進行鍛煉時,要排除雜念,耳不旁聽,目不遠視,心靜神凝,意守肚臍。待呼吸、姿勢、意念調整好以後,即可進行幾次深長呼吸。呼吸是自然的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凸出,同時胸部內縮,呼氣時則腹部內收。  第一段:干沐浴  1.浴手:練功者兩手合掌快速搓熱,左手緊握住右手背用力摩擦一下,緊接著右手緊握住左手背用力摩擦一下。相互摩擦20次。  手是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的起止點,所以,干沐浴從手做起可直接牽動臟腑各器官,從而達到調理陰陽平衡的作用。  2.浴臂:右手緊握住左手腕裡面,然後用力沿臂內側向上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到左手背。如此往複共擦20次。然後,換用左手如上法擦右手臂。  臂部是經絡脈路的要道,通過鍛煉可以疏通經絡、活血、益陰。  3.浴頭:兩手掌心按住前額,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頜,再翻向頭後兩耳上,輕輕擦過頭頂,回到前額,如此往複為一次,共擦20次。然後,用十指肚或指甲均勻地輕柔整個頭部的髮根20次。  頭部是諸陽所會、百脈所通,浴頭功可以百脈調和、氣血不衰、平衡陰陽。  4.浴眼:兩手輕握拳,兩拇指彎曲,用拇指背分擦兩上眼皮各20次;然後,用兩拇指分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10次,再向相反方向揉動10次;最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兩眉頭中間部位,揪20次,與此同時,用左手從後頭髮際向下捋到項部十幾次;換手同上動作20次。  浴眼可使眼部氣血暢通,保持豐滿,眼瞼不下垂,對預防近視、遠視也有一定的作用。太陽穴附近毛細血管多,揉動此處可以抗風寒侵襲,有助於治療頭痛、頭暈。揪兩眼中部,可使眼內虛火外瀉,助陰,防止由陰虛導致的眼疾的發生。  5.浴鼻:兩拇指微屈,其餘四指輕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樑骨兩側上下往複用力個擦20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側)。冬天、天氣驟冷時可增加30次。  浴鼻有助於陰液充盈,使鼻腔內保持濕潤,防止感冒,避免傷風及鼻炎的發生。  6.浴胸: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部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到左大腿根部處。然後,再用左手從左乳部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到右大腿根部處。如此左右手交叉進行20次。  浴胸可以調理心、肝、肺等臟器的平衡,有助於陰液在臟器內通達,預防陰陽失調而導致運行不暢,引發疾病的發生。  7.浴腿:兩手先緊抱住左腿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回大腿根。如此上下來回擦20次(一上一下為一次)。擦右腿法同左腿。  腿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的經絡要路。浴腿可防腿疾,增強步行能力。  8.浴膝:兩手掌心緊按住兩膝,先齊向外旋轉20次,後先齊向內旋轉20次。  膝關節多橫紋肌和軟骨韌帶組織,血管分布較少,故最惡濕怕寒,也易老損。此功可以增高膝部溫度,驅逐風寒,靈活筋骨,防止關節炎等疑難雜症。  第二段:鳴天鼓  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兩手中間三指輕擊後頭枕骨(小腦部)20次。然後,手指緊按後頭枕骨不動,掌心掩按耳孔後,再驟然抬離,這樣連接開閉20次。最後,兩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內轉動3次,再驟然撥開(為一次),這樣共進行10次。  後頭枕骨內是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所,又是小腦所在的部位,故輕擊可清醒頭腦、增強記憶,特別是早起、晚睡、疲勞之後。兩耳內有前庭等神經直通大腦,通過開閉兩耳鼓膜震蕩,可以加強聽覺、預防耳疾。  第三段:旋眼睛  端坐凝神,頭正腰直,兩眼向左旋轉5~6次,然後向前注視片刻;再向右旋轉5~6次,然後向前注視片刻。每天早、晚認真做兩遍,日久效果奇佳。  第四段:扣齒  先心靜神凝,口輕閉,然後上下牙齒互相輕輕叩擊30次。  牙齒不僅是骨的末梢,同筋骨也有直接的關係,而且同胃、腸、脾、腎、肝等內臟也有密切聯繫。  第五段:鼓漱  閉口咬牙,口內如含物,用兩腮和舌做漱口動作,漱三十幾次。漱口時,口內多生津液。等津液滿口時,再分3次慢慢下咽。久練津液自增。此法可達到養陰津的效果。  此功可解毒免疫、潤胃腸、助消化。  第六段:搓腰眼  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分,然後再搓回兩臂後屈盡處(為一次),共用力30次。  腰眼位居帶脈之中,也是腎臟所在部位。此功可增強腎臟機能,疏通帶脈。  第七段:揉腹  先用左手叉腰或放在左大腿根(仰卧做時,手的位置不限);右手從心窩左下方揉起,經過臍下小腹向右擦揉,還原處為一次,共揉三十幾次。然後,右手叉腰或放在右大腿根,左手再擦揉三十幾次,揉法同上,只是方向相反。  此功能潤胃腸,增強腸胃消化功能。  第八段:搓腳心  兩手對搓發熱後,搓兩腳心,各80次。  腳心,屬足少陰腎經。此經起於腳心,止於胸上部,是濁氣下降的地方,所以搓此處可導引腎臟虛火及上身濁氣下降,並能舒肝明目。  固精功補陰鍛煉法  固精功可以生津液,強腎氣,調理陰陽平衡。對遺精、陽痿、滑精頻頻,同時伴有頭暈、乏力、心悸、神經衰弱癥狀有很好療效。  具體功法:  1.意守丹田:入靜後先排除雜念,用意念把精力集中在丹田處,輕輕閉上雙眼。內視丹田,兩耳的聽力也移到丹田,然後有意的在呼氣時將丹田輕緩地向里吸,並意念肚皮已與腰部的脊柱相貼,當吸氣時,再將腹部放鬆回來,稍停,再反覆作5~8次,就靜靜地守著丹田。  2.意守會陰:會陰在肛門與陰器之間,當意守丹田有了熱的感覺或跳動時,然後用意念將熱感導引向會陰部,反覆練至會陰亦出現熱感為止。  3.意守命門:命門在第二腰椎下(與前面肚臍相對),在守會陰出現熱感後,即可將會陰部熱感導引向命門外,意守命門至發熱為止。  4.練精化氣:在意守各穴位時,可能出現舉陽現象及射精感覺,當守會陰部時更易發生,如出現此現象即採用練精化氣法。常用的方法是:吸、抵、提、閉四字訣。吸,是用意念由龜頭向會陰吸,再迅速過尾閭,經夾脊、玉枕,到上丹田,用意念守住;抵,是吸的同時舌舐上齶;提,在意念吸過尾閭時收提肛門、會陰和睾丸;閉,即是吸氣過尾閭時閉目、閉口、咬牙,意守上丹田。按四字接連做3遍,一般陰莖即可萎軟。然後,繞臍36圈收功。  5.捏陰莖根部:兩手食指、中指分別捏住陰莖根部兩側,用力捻捏約30~50次。  6.揉睾丸:先用右手緊握陰莖根部,左手四指併攏,以手心按壓在睾丸上稍加壓力,而行由左向右迴旋式的揉摩,共30~50次。  7.搓睾丸:兩手四指併攏,托住睾丸,然後兩手拇指按於睾丸上,稍加壓力,行上下搓動30~50次。  8.捏睾丸:兩手將睾丸固定,然後以拇指、食指輕輕捏擠附睾及一些疼痛明顯之處。  9.頂睾丸:兩手固定睾丸後,將其一端向恥骨上。按一起一落為一次,共3次。  靜坐功補陰鍛煉法  靜坐可以使人心氣平和,消煩安神,養陰。除了可以減低焦慮之外,也會增加自己的內控程度,改進睡眠狀況。  靜坐方法:  在臨睡前的洗漱之後,盤腿而坐,兩手上下疊放,頭頸正直,下頜微收,雙目微閉,唇微合,舌頂上齶,背伸直,兩肩下垂,全身肌肉放鬆,排除雜念,緩慢腹式深呼吸,意守丹田,徐徐靜養,使人逐步進入一種似醉非醉、若有若無的超然狀態。  靜坐功每天隨時都可進行,一般每次靜坐不少於20分鐘為宜。  「四」字功補陰潤肺法  讀「四」字可以補陰潤肺,能幫助我們情緒內斂、收攝平和。這是前輩總結出來的一種屬於呼吸性質的養生方法。  具體功法:  兩腳平行,與肩同寬,口型為兩唇微後收,上下齒相合而不接觸,舌尖插上下之縫,微出。呼氣念「四」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6次,調息。  放風箏補陰鍛煉法  放風箏是一項比較適合陰虛體質者鍛煉的運動。它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使體內的陰陽得以調配。它可以鍛煉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體各個部位,是一項舒展筋骨的全身運動。放風箏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可輕鬆消散火氣,達到抑陽助陰的鍛煉目的。  放風箏方法:  1.先要分清風向和風的強弱,可以把枯草或小紙片拋向空中,測出風向。  2.選擇風力十足的時候,馬上拿起風箏的提線逆風向前跑,感到風箏線有拉力、風箏向上爬升時,即可以停下來慢慢放線。風力不夠時,要快速向後收線。若風箏開始下降,迅速收回一部分風箏線,直到風箏能在天空保持穩定,不下墜。  3.風箏飛翔穩定時,風箏線可以系在樹榦或物體上,任其飄浮。而當風向、風力不穩定的時候,操縱者必須隨手操縱。若是風力突然轉強,風箏搖擺幅度過大,就可能會翻轉栽落,這時要麼迅速放線,要麼迅速向前奔跑數步,以緩和其擺動的強度。有時候風力停頓,風箏也會向下墜落,這時可將風箏輕抖幾下或迅速向後奔跑來控制風箏。如果後退無路,則應迅速收線。  4.收迴風箏時要盡量遠離高大樹木,以免風箏落下時掛在樹上。另外,放風箏要選擇空曠場地,如機場旁、電線杆附近、火車道旁、高樓頂部都不適宜放風箏

老中醫教你補陰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八章補陰養生保健  春季補陰養生  春季需養肝滋陰,因春季是陽氣旺盛的季節,對於陰虛者應調節情緒,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以免使肝陽上亢。春季可適當服用西洋參、楓斗或麥冬等養陰保健品調理,並適量進食滋陰的食品,少吃羊肉等溫性食物,不吃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酒類、火鍋等熱性食物。平時不要過度勞累,應保證睡眠,早卧早起。犯困時,可適當做頭部按摩來緩解癥狀。同時,要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運動,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好的地方活動,給大腦以更多的氧氣。由於春季氣候乾燥,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損傷肺,出現皮膚乾裂、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乾燥病症。而春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不僅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療與肺有關的疾病,是春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春季宜食的果蔬有大棗、石榴、柑橘、甘蔗、柿子、百合、蘿蔔、菠菜、蓮藕、荸薺、銀耳等。  春季補陰膳食舉例  枸杞粥  材料: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  做法: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益精明目,潤肺。適用於陰虛體弱、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人滋補食用。  鯧魚扁豆粥  材料:鯧魚1條(400~500克),鮮扁豆50克,大米200克,薑絲5克,蔥末5克,精鹽3克,味精2克,料酒5克,胡椒粉2克。  做法:將鯧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入沸水鍋內過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備用。將扁豆、大米去雜,洗凈,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大米、鯧魚、扁豆、薑絲、蔥末、精鹽、料酒共煮粥,熟後調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用法:每日1劑,當日分2次食完。隔日1劑。  功效:益氣養血,健脾養胃,健脾化濕,利尿消腫,清肝明目。適用於消化不良、目赤腫痛、身體瘦弱等人滋補。  夏季補陰養生  傳統醫學認為,暑熱則陽亢、氣盛,氣盛則傷陰。養陰就要保津,這裡說的津就是人的體液(水分),人的體液占體重的60%~70%,年齡越小水分越多。而體液又再通過呼吸、消化、泌尿及皮膚系統與環境進行著不斷交換、更新。夏天炎熱最容易丟失體液,所以保液養陰是根本。夏季可選擇菊花茶、黃芪茶,既補充了體液,又有清頭、明目、除煩、消暑的作用。西瓜、鮮甘蔗汁也具有養陰功效,可以經常食用。涼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在暑熱難耐的夏季,陰虛體質者一定要多飲用,以彌補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散失的陰液。夏天容易上火,在飲食上要力求清淡,多吃含糖分少的生菜、黃瓜、苦瓜、絲瓜以及野菜等,少食烹、炸、煎、炒的油膩食品。傳統的豆腐湯、豆芽湯、絲瓜湯、紫菜湯、豌豆黃瓜湯等有利尿、排除廢物毒物的作用,要適當多喝一些。此外,陰虛體質者應注意避暑,多在陰涼處吸取大自然的陰氣。納涼方式有很多:到深山老林、溶洞去「旅遊納涼」;逛逛地下商場、地鐵、海底世界等「觀光納涼」;選個幽靜的湖邊柳下,泡上一壺生茶,談笑對弈;也可自己躺在涼席上,閉目靜養,不思煩悶事,為之「心理納涼」。游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它不僅可以帶走體內過多的熱量,有降溫除暑之效;還可消耗過剩營養,降低血脂、血糖,減少脂肪儲存,有強身健美之功。如果沒有條件,可在家沖個溫水澡或經常用溫水擦身也有除暑降溫之效。冷水浴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老人不宜沖冷水澡。  夏季補陰膳食舉例  百合粥  材料:百合3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百合與糯米洗凈,同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即成。  用法:早、晚服用。  功效:潤肺止渴,寧心安神。適用於陰虛體質五心煩熱等人滋補。  綠豆粥  材料:綠豆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綠豆、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熬成粥。將冰糖加入粥內,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早、晚服用。  功效:清暑生津,解毒消腫。適用於暑熱煩渴、中暑等人滋補。  秋季補陰養生  秋季氣溫漸涼,氣候乾燥,燥盛則干,有傷陰液,會加重一系列陰虛津液不足的癥狀。五臟與季節關係之中,肺主肅降,與秋季相和,易使人出現口咽乾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結等癥狀。所以,在秋三月里應多吃一些潤肺清燥、補養肺氣的食品,以防止因肺陰虧虛引起的不適,如西紅柿、空心菜、枸杞子、甲魚、木耳、銀耳、甘蔗、梨、芝麻、藕、蜂蜜、百合、天冬、麥冬等食品。特別是在秋季應涼不涼,反而燥熱的反常氣候發生時,容易對年邁體弱者傷及肺陰,加重慢性氣管炎、肺結核、肺癌、哮喘等疾病,這時應注意多飲水,減少汗液的蒸發,適當多吃些滋補多汁的水果及蔬菜,如梨、甘蔗、葡萄、楊桃、西紅柿、包心菜、百合、甲魚等。在運動方面,秋季可以適當多做一些簡單易行的養肺益氣的功法,如呼吸吐納功等,都能有效地滋陰潤肺。伸展動作具有「運化作用」,不僅可幫助拉身、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循環,而且還能收斂心神。所以,不防經常習操練功,以使心情寧靜而志遠。運動時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此外,適當地凍一凍,可以避免因多穿衣物而出汗,導致陰津耗損。在作息上也要依照自然界律則,早睡早起。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維持心性平穩。  秋季補陰膳食舉例  百合麥冬白果粥  材料:百合30克,白果15克,麥冬1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百合、白果、麥冬、粳米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止咳功效。適用於秋季燥咳者滋補。  白果南杏生魚湯  材料:白果、南杏仁各60克,腐竹90克,荸薺8個,生魚1條(約500克),生薑2~3片,鹽、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將白果去殼,以開水稍煮後去衣膜;南杏仁用開水燙去衣膜;腐竹浸軟,切段;荸薺去皮,洗凈,切為兩半;生魚去鱗、腮、腸臟,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以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和花生油即可。  用法:喝湯。白果、生魚可撈起,拌花生油和醬油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養血生肌,斂肺止咳,滋養胃陰。適用於秋燥之季陰虛咳喘、耗傷氣陰,或平素陰虛氣弱、口乾渴、胃納差、動則氣短等人滋補。  冬季補陰養生  冬季是陰長陽消之際。所以,順應冬季陰長的天時,應該給人體補陰。尤其是陰虛之體,不要錯過冬季這個賦予陰氣最好的時機。可以到水邊、樹林、高山、峽谷等地做深呼吸和一些輕緩的運動。在飲食上勿貪涼,尤其是平時陰虛有寒者更應謹慎。宜吃蘿蔔、鴨肉、鴨蛋、花生、山藥、羅漢果、藕等,同時要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冬季雖然排尿、排汗減少,但是人體每天新陳代謝至少需補水2  500毫升以上,才能夠有效地帶走機體內產生的廢物和毒素。所以,每天飲水應不少於2500毫升。如可在餐前喝點湯,以保持體內新陳代謝對水分的需要。冬季陰氣肅殺,在起居上宜早睡遲起,以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如果每天少睡3小時,免疫力會下降,在過度疲勞時病毒易入侵致病。天寒要適當添加棉衣,要適當地進行體育運動,以加強抗病能力。性生活上要有所節制,在冬季如果精液頻泄,陰不養陽,氣血虛弱身衰,邪氣就會侵襲人體而導致發病。在精神情緒方面要安寧平靜,如過度興奮、激動,則會使陽氣浮動,從而可能引起疾病。因此,在冬季既要順應氣候,又要保持神志的清靜。另外,可以通過養花、冬泳、書法、繪畫等來消除冬季的煩悶。  冬季補陰膳食舉例  竹葉卷心粥  材料:生地黃15克,麥冬、竹葉卷心各6克,綠豆、粳米各50克,白菜心40克。  做法:將生地黃、麥冬、竹葉卷心洗凈,加入清水,煎煮15分鐘後去渣取汁,加入洗凈的綠豆、粳米、白菜心熬煮成粥即可。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養陰生津,清熱除煩。適用於陰虛導致心悸、煩躁、失眠多夢、潮熱盜汗、手足心熱等人滋補。  百合黃精粥  材料:杏仁、黃精、玄參、桔梗各10克,百合、銀耳各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杏仁、黃精、玄參、桔梗洗凈之後加水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將百合、銀耳用水發好後洗凈。在葯汁中加入粳米、百合、銀耳,煮成粥食用。  用法:早、晚服用。  功效:養陰潤肺。適用於肺陰虛群體滋補。  精神調養與補陰  陰虛體質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所以,我們應遵循《內經》「恬澹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來進行調理。具體來說,應自覺地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在生活和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我們可以通過養花、釣魚、下棋等較緩和的活動來使易暴躁的情緒穩定下來。  環境調攝與補陰  環境養生是十分重要的,由於陰虛者體內虛火旺盛,故常手足心熱、口咽乾燥,常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挨。因此,每逢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減少室外活動,多喝水。有條件的應到海邊、高山之地旅遊。這些地方空氣清新,風兒涼爽,可以幫助調節人體內的溫度。秋、冬養陰對陰虛體質之人更為重要,特別是秋季,乾燥的氣候更易傷陰。另外,要及時進補一些水分大的水果、蔬菜和一些粥品。居室環境應保持安靜,通過加濕器來調節濕度。盡量減少在室外活動的時間,風沙天氣最好留在室內靜養。  書法養陰法  書法靜以修身,儉以養性,身性具養,內外兼修,身自強健,這是長期練習書法者的切身體會。醫學專家認為,書法是腦力、體力並用的一種活動。書法能保持心態平衡,腦體並用,使身體得到鍛煉。練書法是一種相對靜態的運動,它要求書者進入一種專註狀態。長期的鍛煉可使人變得寧靜,遠離浮躁,益於補陰養生。書法練習時要求人們凝神靜氣,摒棄雜念,萬念歸一,心神歸一,最大限度積聚生命能量,自然起到養神、養心、養生延年的功效。習書法與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練書法同樣需平心靜氣、全神貫注、全身肌肉鬆弛才能將心力貫於手腕之上。書法的一筆一畫都要求呼吸自然的配合,練書法又可鍛煉呼吸系統,使肺活量得到加強。所以,堅持練習書法不但可以提高藝術造詣,還能鍛鍊出一個健康的體魄。  釣魚調陰法  釣魚既是一種修身養性、抑陽調陽的好方法,又是一種保健強身的慢運動。垂釣者大都在花草樹木茂盛之地,或垂柳下、或草叢中,臨水而坐,這有利於採擷到大自然的陰氣。水邊垂釣,時立時蹲,時俯時仰,變換出各種不同的姿勢;緊張與鬆弛,驚呼與惋嘆,屏息凝神與爽朗大笑交織更迭,都可以舒活筋骨、伸張手腳、促進血液循環及增益陰陽的調節。垂釣者時刻呼吸著戶外的清新空氣,提高人的耐性,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增強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釣魚還有助於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保持心理健康衛生,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從而可以防止抑鬱症、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  養花補陰法  養花不僅是閒情逸緻,而且是一種益康、益智的行為。養花可以鍛煉身體,一年四季參與種花、鋤草、滅蟲、防病、澆水、施肥等勞動,可活絡筋骨,有益於身心健康。養花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培養人們熱愛生活的蓬勃向上精神。由於養花不需要大的體力,因此適合養陰保健。通過養花可以內養臟腑,外濡皮毛筋骨,從而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平衡機體陰陽。  良好的睡眠幫你補陰  陰虛體質的人多數伴有失眠癥狀,長期失眠,可導致陰虛加重。夜晚是屬於陰的,勞累了一天的身體損耗許多津液,需在夜晚休息時進行調節津液。正如跑了一天的汽車一樣,需要及時添加油料和水一樣,以備明天有充足的能量繼續跑下去。如果睡眠不好,自然會消耗更多的津液,使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受阻。良好的睡眠有助於體內的陰陽調節,所以一定要保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中醫學認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合陰」時間,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晚上9~11點入睡,效果最好。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在晚上十點左右上床休息,儘快進入睡眠狀態。因為睡眠由淺睡到深睡有一個過程,一般需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熬夜的人之所以容易造成陰虛體質,與調陰有直接的關係,違背了人體與自然和諧的關係和規律,健康肯定會受到損害。  你可以在睡前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另外,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大棗粥、藕粉等,這對補益心陰有好處。失眠的患者別忘了睡前用溫水泡泡腳,這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當然會使睡眠達到最佳境界。  陰虛者應節制性生活  陰虛體質者多體現出腎虧。所以無論男女,都需要認真護理自己的腎臟。特別是陰虛者,在起居調節上尤需注意,不要損傷自己的陰精,而性生活太過可傷精,使腎臟陰液更加不足,所以應節制性生活。在調理期間,最好減少性生活次數,可根據年齡、陰虧程度來決定性生活次數的多少。一般來說,陰虧較大,年齡較高者在調理期間最好不要過性生活,而青壯年每周可以過一次性生活。等到身體恢復正常狀態時,可根據體力自行安排,但一定要控制在體力允許的範圍內,在不損害身體的情況下科學安排性生活

推薦閱讀:

一位百歲老中醫教你22招,秋冬不會得病
中醫慢慢談-3-葛根湯
中醫針灸之針刺手法
#穴位養生#之大椎、風府、氣海(中醫知識)
中醫師爸爸口述:忌口是怎麼回事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