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妙喻30則淺析
下面著重從《論語》中的比喻性語句入手,含英咀華,為了解《論語》及其思想找一扇合適的窗口。
一、道德之星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譯文: 孔子說:「(國君)依靠品德教化統治國家,他就會像北極星一樣,泰然處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環繞在它周圍。」
解析: 聖人無言無為,垂拱而天下治。這是儒家的至高理想,也是《老子》的極高境界。儒道兩家在「以德治國」的理念上是不謀而合,異曲同工。「德」有什麼神力,使天下翕然而從,廓然而清?首先,德是一種標準,是一種感化,使遙望的人心馳神往,心醉神迷。其次,德是一種胸懷,是一種境界,使到達的人神清氣爽,心安理得。最後,德是一種恩惠,是一種滋養,使擁有的人氣宇軒昂,左右逢源。
2.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譯文: 子貢向孔子請教實行仁道的方法。 孔子說:「工匠想做好自己的事,一定要先使自己的工具鋒利。在這個國家居住,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賢能的人,結交士人中的仁道的人。」
解析: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是器械在行動中的重要價值。工匠如此,一般人不也如此嗎?那麼,一般人做事的「器械」又是什麼呢?根據下文「賢」、「仁」二詞逆推,當指向人的才能與品德;意即一般人要做成自己的事業,需先提升自己的「才能」與「品德」。因為在儒家看來,「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起點,是人生的核心功課。由一般人再深推一層,執政者更應從「工匠」身上得到有益的啟發:舉賢任能應是治國者的核心功課。子夏曰:「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3.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季氏》
譯文:孔子說:「見到好的品德,便像追趕不上似的,(奮力追求);見到不好的品德,便像手伸進了沸水似的,(趕緊避開)。
解析:對品德的親近或疏遠,實際體現的是一個人對道德的反省與自覺。這種反省與自覺在孔子這裡已經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行為方式。而我們知道,一種行為要成為條件反射式的本能,那不但是習慣,更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強烈渴望。能修為到孔子所說境界的,何止是君子,應是聖賢級的人物!
我們今天都能理解孔子的理想主義,也能理解孔子以自己君子之心來度天下人之腹。其實,一個民族的人們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國家的文明程度何止可以凈化精神;這是人間的伊甸園。我想,只要是熱愛自己民族的人,只要是熱愛這個世界的人,都會十分欣喜:中國2500年之前,竟然就有這樣偉大的理想主義者。在過於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不正需要這樣的理想主義者,讓我們燥熱的心有一片遮蔭的地方嗎?
4.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堆成,停止堆下去,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填平一塊地,即使只倒一筐土,如果能繼續幹下去,就是自己取得的進展。
解析:前人有言:「為山九仭,功虧一簣」,又說:「行百里者半九十。」說的都是半途而廢的情景。而這種情景的出現,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自己。孔子在這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成敗不怨人,進退由自己。自己是自我人生的總設計師。孔子是十分重視自我的修養的提升的,所以,「修身」是儒家人生的必修課程、第一課程;這是孔子在2500年前留給中華民族的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自己是世界的鑰匙,可以打開世間的一切奧妙之門。」
5.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一國的軍隊可以俘獲它的將帥;一個普通人,卻不能強迫他改變志向。
解析:俘獲三軍之帥,是何等艱難的事,但孔子認為,這與改變人的志向相比,卻要容易得多。這一方面說明了「志」在人生中的崇高地位和驚人力量,——有志的人所向披靡,世界也會為他讓出一條道路來。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立志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人若不趁早立下遠大而有價值的志向,必為一些瑣屑的甚至毫無價值的願望所佔領,並最終為其所毀。這句話還有一方面的意義:一個人若沒有志向,是缺乏力量的,是很容易便被人左右的;一個民族也是如此。
6.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走出房間不經過大門呢?為什麼沒有人從這條(仁義)大道走呢?
解析:孔子認為,仁義是門戶,是道路,讓我們從一個狹小陰暗的地方走向廣大光明地地方。既然如此,為什麼沒有人走呢?也許因為,第一、人們還不知道有這樣一條大路;第二、人們還認識不到這條路的價值。仁義真的是門戶、是大路嗎?看看孔門72賢人與3000弟子的浩浩蕩蕩,看看中國兩千年的文明選擇,聽聽在主題為「面向21世紀」的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漢內斯·阿爾文博士(瑞典,1970年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發言。他在其等離子物理學研究領域中的輝煌生涯將近結束時,得出了如下結論:「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解析:這是孔子以德治國的主張的具體體現,也是對修身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的形象闡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道德感召的力量等觀念,都可以從這裡找到思想的源頭。在「以德服人」、「以德化民」這一點上,孔子比老子要仁慈許多。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充滿了肅殺之氣。當然,孔子的以德服人帶著理想主義的濃重色彩,在封建時代難得有這樣明智的君王出現。因為「以德服人」的背後更多的是一種智慧,一種胸懷。道德如果不能與智慧同行,常常是跛腳的。另外一點,十分重要,需要反思:道德之風與「草民」還不是同類,不能夠長期共處。風再大,一離開,草就會恢復原樣。真正的道德應該是土壤,人民才會永遠與之不離不棄。中國的道德教育常常是一陣風的說教形式,只怕與孔子的這種認識有很大的關係。從這一點來看,孔子的「風」與「草」的比喻對後人產生了某種程度嚴重的誤導。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臂膊,枕著頭睡,快樂就在這中間了。不合道義而變富變貴,這種富貴對我就像天邊飄浮的雲。」
解析:孔子從來不故意拒斥富貴。他自己就公開宣言過:「富如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為了財富,就是給人趕馬車,也可以做,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他在《憲問》中說:「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意思是:國家有道時,應該作官求俸祿;國家無道時,也去做官求俸祿,這就是恥辱。
當然,君子完全應該也有權利追求富貴,但求富貴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道義。如果不合道義,富貴不但「於我如浮雲」,而且是一種恥辱。這裡有儒家的積極用世代精神和用世時遵循的道德底線。讀著這樣的話,我們分明看到孔子就在眼前,血肉豐滿,神情俊朗。
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岸上,說:「流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啊!不分白天與黑夜。」
解析:孔子將抽象的時光比作湍急的一刻也不肯停息的流水,既是對自身的提醒,也是對身邊弟子的勸誡:你們看這滔滔不息的河水,也有他的使命;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為了到達自己的大海,他一刻也不肯放棄,一刻也不曾偷懶。所以後來孔子自述道:「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句話讓古往今來的人生歲月朝氣蓬勃。因為簡介而又無限豐富的內涵,這句話被後世無數人所傳誦。毛澤東先生在《沁園春 長沙》中就直接引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因為這句話傳達了一種積極開闊的人生思索、人生態度,既耐人尋味,又激勵有志者及時行動,與時俱進。
1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為政》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他如何可以處世。(就像)牛車馬車少了木銷,車子靠什麼駕馭呢?
解析:少了木銷,車轅就不能與車的橫木聯結起來,牛馬就有力也用不上。人也如此,少了信用,就無法交流溝通。孔子的比喻我們今人不易理解,換作今日的比喻,可以說「信用」是橋樑,是船隻,將此岸與彼岸連接起來。
其實,以現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信用」,你可以發現「信用」的神通廣大。「信用」不但是交友處世的橋樑,而且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與保障。試問「貨幣」憑什麼流通天下?「信用」而已。貨幣不過是以國家信用為前提的一種符號性的虛擬與假設,一旦國家信用崩潰,十萬元的鈔票有時買不到一隻麵包,甚至一根火柴!我們的消費卡不就叫「信用卡」嗎?一個人的信用如果被另一個人接受,你可以交到朋友;被一千人接受,你可以開設商店;被千萬人接受,你可以競選總統了。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信用」之為用,真可謂「天生神力」。
1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
譯文:子貢說:「君子的錯誤,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有了過錯,人人都看得見;改了過錯,人人都景仰他。」
解析:子貢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人人都會犯錯誤,君子也不例外。犯了錯誤不可怕,改正了,依然是一個可敬的人。這是儒家的智慧與寬容。儒家不狂妄地以為君子絕無過錯,也不專橫地對犯錯之人一棍子打死。子貢這句話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更加理智,更加開明。因為運用比喻,子貢的話顯得更委婉,更謙和,並為天下坦蕩的人們指明了改過對自我對人群的價值所在。
12.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季節寒冷了,這樣就知道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解析:當孔子將松柏放在寒冬臘月的天地里,就使松柏一下子成了特立獨行的君子形象,並一直蔥鬱蒼翠在中華文明之中,在最寒冷的時節溫暖那些矢志不渝的中國的脊樑!
這句話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樣樸素,不帶功利勸誘敵目的,似乎也不帶人間煙火氣,卻直抵人心,兩千年來,一直在中國人的心底如地火涌動,在中國人的唇邊如蓮花綻放!大音希聲,大巧若拙,此之謂
二、天下木鐸
13.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譯文:儀地的邊防官請求會見孔子,說:「(只要是)君子到了這地方啊,我從沒有不相見的啊。」孔子的隨從弟子讓他見了孔子。出來了說:「你們幾位為何擔憂先生失去官職呢?天下失去正道也很久了啊,上天將要用夫子來做人們的導師。」
解析:這位邊防官員十分有見地,就像一位先知一樣:兩千年過去了,孔子幾乎一直被當作中華民族的木鐸,振搖著,以振聾發聵的聲音警醒著世人。總會有一些人被驚醒,睜開眼睛,仔細看自己,看世界,看人民,看真理。
在莽莽原野上,彷彿到處都是路;但通向真理的路是哪一條呢?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來,你一定可以聽見那從歷史深處傳來的聲聲木鐸,那樣清脆,那樣動人。
中華文明就像一隻駱駝,在時間的沙漠里艱難跋涉。而孔子就像駝鈴,打破了沉寂,撫慰著尋覓綠洲的心靈。
對聖人的評判,看來不是他有沒有做官,以及他做了多大的官。
儀封人,這個儀地的邊防官還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比較深刻的思想。
一是他願意會見每一位君子,二是沒有用庸俗的眼光來看人。
他對孔子學生的勸說,極大地表現出對於「道」的尊重,對於孔子的尊重。
在「道」面前,官職又算得了什麼?
而對一個已經失道很久的世界來說,精神上的導師才是最可貴重的。
「何患於喪」另一解——在孔安國注里認為:「言何患於夫子聖德之將喪亡也。」孔子在魯國辭了官位,周遊列國,宣傳聖人之道,無人能用,好像天之將喪斯文。儀封人認為,聖人之道不會喪亡,故說:「何必憂患?」
木鐸是一種木舌銅鈴,是施行政教時所用的一種鈴鐺;還有金鐸,金鐸的鈴舌是金屬做的,金鐸是打仗時搖的,「武事振金鐸,文事振木鐸。」
14.子曰:「君子不器。」《為政》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
解析:孔子這句話,可以有三種理解:第一、從器具的用途看,因為一種器具只有一樣用途。那麼,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君子應該多才多藝。」孔子在《子罕》篇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認為自己多能只是因少時貧賤,為謀生才不得不多學幾項手藝啊。孔子認為這些手藝、技藝只是謀生手段,因而是「鄙事」,所以君子也就不必強求自己「多才多藝」。由此,我們就不能由「君子不器」得出君子必須多才多藝的結論。
第二、從器具的地位看,器具安放的位置不同,尊卑也就不同了。那麼,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一個人如果像器具一樣,就有可能聽任別人隨意擺放,所以,君子不應該斤斤計較自己的地位如何,而應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在《公冶長》里有一句話:「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瑚璉也。』」瑚璉是祭器,地位尊貴,喻治國之才。那用這句話來印證,是不是說:子貢既然是「器」,而孔子又認為「君子不器」,那麼子貢就不算「君子」了?其實,孔子在對子貢的評價里隱含著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你的人品與學識提升了你的位置,而你的口才又非常好,你善於推銷自己,只要機會合適,你就會被人放置於一個相當高的地位上。當然,在這個評價里,孔子至少認為子貢的才比他自己的德要高一些。
第三、從器具的容量看,再大的器具容量都有限。那麼,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要有寬廣的胸懷,才能「泛愛眾而親仁」。
孔子曾問弟子賜這樣一個問題:「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賜對此作了肯定回答並反問道:難道不是這樣啊?孔子回答說:「非也!予一以貫之。」重要的不是多,而是要有個一貫處。這個一貫處就是孔子一生追求的「仁」。「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種仁者風範,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在孔子的潛意識裡,君子就是為「器」,也要努力成為「大器」,而千萬不能成為「小器」。老子說:「大器免成」,孔子的「君子不器」是否就含有與老子相同的立足點呢?
15.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譯文:子游問孝道。先生說:「現在的人,把能養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馬,一樣能有人養著。沒有對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處作分別呀?」
解析:所謂「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孔子強調「敬」,而不是表面上的「養」。心,惟在當下,一心不敬,則不過將父母當成犬馬,即使能養之,又有何益?按孔子的分析來看,他認為只做到贍養父母而沒有敬愛之心,如同我們現在看到的養寵物,是算不上孝的。
孔子認為「敬」是「孝」的關鍵,對父母的供養是基本的要求,而父母對子女的期待更多是情感的,而不僅是衣食。但一般人對待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恰是敬重。所以,子夏問孝時,孔子又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可見,孔子對孝的認識,是立足於「禮」,立足於情感態度的。有時候,想想歌曲《常回家看看》的迅速流行,是否能從中窺見一點「可憐天下父母心」?
16.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季氏》
譯文:孔子說:「冉求,周任說:『有能力你就站到那個位置,不能就要辭職。』盲人走到危險的地方卻不去攙住他,跌倒了卻不去扶起他,那麼還要那個幫助瞎子的人幹什麼呢?並且你說的話也不對,兇猛的野獸從籠子里出來,美玉在匣中被毀,是誰的過錯?」
解析:在這裡,孔子以古訓「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告誡學生輔佐之道,要求學生善盡勸諫的職責。試看歷代明君締造盛世之際,大多有賢能臣子敢為國家百姓之大計而勇於冒死進諫。反觀冉有、子路面對季氏執意征伐之事而保持緘默,甚至找一些看似堂而皇之的理由來使自己不合仁義的行為合理化,更是不智不真之舉。孔子在這裡一連借盲人的幫忙者、老虎、犀牛籠的守護者與玉匣的保管員設喻,強調為人臣者的最重要職責,是通過引導、輔助、約束以保全其君主。言外之意是:如果君主是盲目的,臣子要盡到引導和輔佐的責任;如果君主是殘暴的,臣子要盡到約束和餵養的責任;而如果君主是品德美好而尊貴的,臣子就要盡到保全和使之顯赫的責任。這不但需要臣子的智慧,而且需要臣子的修養。「能者上,庸者讓。」正是儒家治國擇才的標準。
17.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經》矣。」《八佾》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那麼迷人和俏皮啊,美麗的眼睛還左顧右盼啊,用素粉來打扮更加絢麗啊。』這是什麼道理呢?」孔子說:「白底子上畫了很漂亮的圖案,繪畫完成以後才顯出素色的可貴。」子夏又問:「難道禮儀的後面還有一個禮的精神嗎?」孔子說:「真能啟發我的人,是你子夏啊,現在開始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解析:子夏所問之詩,頭二句在《詩·衛風·碩人》,第三句逸失。《碩人》之詩是用來描寫庄姜的善良和美麗的。庄姜有著美好的笑貌,美麗的眼睛。但庄公惑於嬖妾,而疏庄姜,衛人憫之,故有此詩。
而「繪事後素」之意,據楊龜山所引《禮記#禮器篇》「白受采」之文,將「素」解釋為「素地」。「素地」即是白地。白色可以接受采色。繪畫必須先鋪一塊白繒或白絹,是為素地,然後始能在此素地上施采繪畫。所以「繪事後素」,就是繪畫之事後於素。這句話既是比喻,則知「素」是比喻美女的口輔美目,這是美的素質;「繪事」比喻笑倩盼動,這是美的姿態。先有美質,而後有美姿,故說繪畫之事在素地之後。繪畫之事,於五色之中,白色為質,眾色因白色而成畫的文采,所以說「繪事後素」;做人之道,於五德之中,禮以為質,眾德因禮而成,所以說修身後禮。庄姜雖然美麗,但也須行禮以成其端莊。 楊龜山引《禮器》之文:「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禮以忠信為主,學禮以忠信為前提,不忠不信之人學不到禮。禮後,就是禮在忠信之後,做忠信的襯底。
這一篇通過繪畫的過程,形像的說明了禮在五德中的重要性。仁、義、智、信,皆離不開禮。儒家「後禮」的思想,並不是說禮不重要,相反,是更強調禮的重要性。只有行禮才可能為仁,才可能行義,才可能有智,才可能成信。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禮的重要性是不可以忽視的。我們正是通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道德法則、行為準則等這些禮的現代意義的過程,來展現我們的品質修養和文化素養的,來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 在這篇對話中,「素」是最關鍵的元素,是理解儒家和中華文化的一把鑰匙。孔子告訴學生「繪事後素」,意思就是說繪畫完成以後才顯出素色的可貴。這句話的意思,以現在人生哲學的觀念來說,就是一個人由絢爛歸於平淡;就藝術的觀點來說,好比一幅畫,整個畫面填得滿滿的,多半沒有藝術的價值;又如布置一間房子,一定要留適當的空間,也就是這個道理。中國文化里講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所謂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換句話說: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看起來是笨笨的,事實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極點,真是絕頂聰明。這是哲學上一個基本的問題。人沒有誰算聰明,誰又算笨,笨與聰明只是時間上的差別。所謂聰明人,一秒鐘反應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這五十年與一秒鐘,只是那麼一點差別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上台是這樣,下台也是這樣。所以曾國藩用人,主張始終要帶一點鄉氣——就是土氣。什麼是土氣?我是來自民間鄉下,鄉下人是那個樣子,就始終是鄉下人那個樣子,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就是「素」。
18.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子張》
譯文: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賢。」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拿圍牆來作比喻吧,我家的圍牆只有齊肩高,人們在牆外可以看得到房屋的好;老師的圍牆卻有幾仞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就看不見那宗廟的富麗堂皇,和那房舍的又多又大。能夠找到門的人或許不多吧,叔孫武叔那樣講,不也很自然嗎?」(今「七尺」為古「一仞」)
解析:皇侃疏:「子貢自言識量短淺,如及肩之牆。牆既及肩,故他人從牆外行,得窺見牆內室家之好。孔子聖量高深,如數仞之高牆。牆既高峻,不可窺看,唯從門入,乃得見內。若不入門,則不見其所內之美。」牆高宮廣的,只有從門入,然後得見其中的富和美。故後以「入門」喻為學的進路、入口。若不得其門而入,遂成為「門外漢」,未能看得真切了。
但是,深入理解子貢的話,我們會發現,從古到今,太多人只注意了「牆」的比喻義,並且曲解了「牆」的比喻義,而忽視了「宮室」的比喻義。「圍牆」用在這裡比喻一個人外在的禮儀,而「室家之好」與「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才是指人的內在的學識與品德。孔子重「禮」,對人彬彬有禮,就像高高的「圍牆」一樣,似乎不容易讓人親近;只有從「禮」的大門進去,才能了解孔子的學養與為人,了解孔子的如宗廟的尊貴、廣大,如百官的豐富、崇高。子貢在這裡不僅謙虛的說明自己在學識與修養上不如自己的老師孔子;而且非常形象的表明自己在「禮」方面與自己老師的巨大差距。孔子重「禮」,把「禮」提到一個極高的境界,而且身體力行,這是子貢一輩子所不能望其項背的。子貢在這裡向人們展示了親近、了解自己老師的捷徑:得其門而入。什麼門?「禮」之門。
19.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譯文:叔孫武叔誹謗仲尼。子貢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以超越過去;仲尼好比日月,是沒法超越的。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恰恰是表明他的不自量而已。」
解析:孔子的學說,經常受到一些人的毀謗和貶低,孔子本人也因此遭受厄運,「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莊子·讓王篇》。面對他人詆毀孔子,「辯賢於丘」的子貢挺身而出,極力捍衛老師的尊嚴,把孔子喻為「日月」,而把一般的人比為「小山丘」。 此處子貢用兩個不可同日而語的事物作對比來頌揚老師,反襯出孔子的崇高與偉大,事實上是點明孔子的無人能夠與之媲美的人格魅力。孔子一生行教,為人高尚,愛生如子,嬴得了眾弟子的衷心愛戴。所以即使孔子在「厄於匡,困於陳蔡」的危難情況下,弟子們始終跟孔子在一起同生活共患難,而且誦讀不斷、弦歌不絕。可以說,孔子的人格魅力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前來求學的每個弟子。
按照柳詒徵先生《中國文化史》的說法,「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因此,孔子是華夏文化承前啟後的代表人物,華夏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孔子的貢獻,華夏民族的文化信仰少不了孔子學說,所以宋代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子貢總會不時在形形色色的場合,坦坦蕩蕩地披露心跡:「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
孔子如日月,難以企及,難以超越; 孔子如日月,獨立而完善。
20.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譯文:陳子禽對子貢說:「你(對孔子)十分謙恭,仲尼難道比你還賢能嗎?」子貢說:「君子一句話就表現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出他的不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慎重啊。老師的高不可攀,正像天是不能靠梯子爬上去一樣。老師如果成為諸侯或卿大夫來治理國家,那就會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教百姓立於禮,百姓就能立;引導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走;安撫百姓,百姓就會來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同心協力。他活著大家都尊敬他,他死了大家都哀痛。我們怎樣能趕得上呢?」
解析:孔子不恥於向各種各樣的人學習,「賢者」、「不賢者」皆可為師。事實上,孔子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問官於郯子,學琴於師襄等,乃「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的佐證。孔子自己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聖人無常師啊!
孔子安葬後,其弟子皆在墓地守喪三年。三年滿,相訣而去。「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孟子》﹚「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史記·孔子世家》﹚子貢比其他人多守喪三年,以盡師生之孝。 司馬遷說:「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史記·貨殖列傳》﹚子貢自始至終都是孔子最堅定的捍衛者,無論誰在他跟前對孔子說三道四,他都一一還擊,維護老師的形象。
子貢在這裡比孔子為青天,這個比喻比將孔子喻為日月更進一步。「青天」突出了孔子的廣大與包容;當然,也指明了孔子的無人可以企及。子貢對自己老師的讚頌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而這種稱頌,也巧妙的抬升了孔子所有門徒的地位。子貢智足以知聖人,又能善言之;有如此善於推銷的高徒,孔子的地位怎能不高呢?其實,孔子也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天」的「無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崇高境界。孔子一生沒有留下自己獨立的論著,就是「予欲無言」的一個極好明證。所以,子貢將孔子比喻為「天」,並不突然,只不過是再一次說出了孔子一生的心愿與苦苦追求。當然,子貢在這裡將孔子抬高到與「天」齊,並不過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孔子的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天」。但,「不可階而升也」卻封殺了後來人的生命高度的想像。在中國,一千年出現一個聖人級的人物,其實不算什麼;五百年出現一個聖人,不是許多人的夢想嗎?遺憾的是,兩千五百年的中國,有太多的喑啞,且幾無聖人;因為孔子。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對中國,彷彿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所以如今,我們重讀孔子,當把孔子當作一門理論來讀,就像將馬克思主義當作一門理論來學習,這將是中華文明的最大幸運。21.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再說了!」子貢說:「老師如果不說,那麼做學生的還能傳述如何?」孔子說:「天說些什麼呢?春、夏、秋、冬四季運行,百物自然生長,天又何曾說了些什麼?」
解析:先說句子里的「天」。孔子說的「天」可不單純,在中國古代哲學裡,「天」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哲學名詞。最早提到「天」這一概念的《尚書》和《詩經》中,「天」就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含義,一是指「蒼天」,古人認為上為天,下為地,合稱「天地」,指的就是「物質的天」;另一個是抽象的天,如同具有人格意志的神靈,一如我們現在說的「老天爺」。《論語》里記載孔子談到「天」的時候大多是在遭到重大變故的時候「引天自慰」,如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說:「噫!天喪予,天喪予!」在受匡人圍困之時,他說道:「……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裡說的「天」都是「老天爺」。而「天何言哉」中的「天」,結合後面所說的「四時」、「百物」,顯然是「物質的天」。但也並不僅僅如此,這裡也有「老天爺」的意思,是說「老天爺說什麼了嗎?天地萬物不還是照常運行嗎?」看來此處的「天」是兩種含義兼而有之的。這很有點像屈原《天問》里的「天」,既有「蒼天」的意思,又有「老天爺」的意思,甚至還有「宇宙」、「時空」的成分。
再說句子中的「言」。孔子的「言」,除了講學的「言」之外,還有三個更為重要的內容。一是對當時時政的評價。比如《論語·八佾篇》第一章:「孔子謂季氏,『八佾(yì)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第二章:「三家者以《雍》徹(撤)。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這是孔子對當時魯國權臣違禮做法的批評;二是對歷史和當時政治人物的評價。比如《論語·憲問篇》有:「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仁)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孔子通過這些評價,來展示自己的政治觀點;三是向各國國君、權臣解說自己的學說。比如《論語·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然而,孔子對時政的抨擊並不能對政治現實產生任何改變,孔子對人物的評價對當時的當權者也沒有任何正面的啟示,尤其他在推銷自己的政治學說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尋求從政以推行大道的「周遊列國」也以失敗而告終。到了周遊列國後期,孔子思想出現了消沉的傾向。《論語·子罕篇》:「子曰:『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也是在這一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都表達了孔子對現實政治的失望,也流露出對自己的政治努力破產的失落。而這裡的「予欲無言」,也是這一消沉傾向的又一次表達。 孔子「言」了一輩子也沒什麼效果,所以很感慨地說:「予欲無言!」這種內心的失落與絕望能有幾人理解呢?甚至孔子比較得意的學生子貢也理解成「不再講學」,真令孔子更為傷感,所以連連慨嘆「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上面文字摘自 馬千里先生的相關言論,略有刪節,望先生見諒)
其實,「天」在這裡應該含有比喻的成分,而不是單純理解為「蒼天」或「老天爺」。孔子在這裡借「天」暗示了自己的願望:我希望向「天」學習,我更希望達到「天」的境界。「地無不兼載,天無不周覆」這是天地的寬容;孔子一生極力提倡的「仁」所要達到的至高境界,應該就是這樣的一種寬容。孔子一生「一以貫之」的正是一個字「恕」。但是,孔子在回望反思自己人生的時候,忽然有一種很深的失落感與疑惑:我真的做到「恕」了嗎?你看天空,功也好,過也罷;成也好,敗也罷,他老人家不說一句話,卻四時周行,百物生養;我說了這麼多,究竟價值幾何?意義幾何?要是能夠「不言」該多好啊!但是孔子清醒的意識到:自己離「天」之「不言」的境界還太遠了,所以他老先生謹慎的選擇了一個「欲」字。這個「欲」字下得如此小心翼翼,子貢卻還不肯讓步;他心裡不由一下子湧起太多的感概。當他反覆說:「天何言哉?」的時候,我們難道聽不見他言語背後的無限神往與失落嗎?所以,「天」在這裡應該是被賦予了「道」這樣的意義,是一種境界的寄託,是一種人生的嚮往。而「無言」並不代表沉默,而是一種承擔,一種建構,一種覺悟。在這一點上,我比較認同錢穆先生的觀點:孔子懼學生以言語求道,故以此警之。言外之意是:善體天心者,可以無言;不然,無言無以施教也,更無以行「仁」也。
三、喻巧理至
22.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泰伯》
譯文:曾子說道:「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解析:鳥將死的哀鳴是留戀,人將死的善言是饋贈。古人說:「贈人以言,貴於黃金珠玉。」曾子這句話為臨終者開啟了一扇天窗,讓生命的最後一縷靈光投入人間,給人間以最後的溫暖,甚至長久的光明。「善」是說者的希望和聽者的希望所撞擊產生的火花。
23.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先進》
譯文:孔子說:「仲由彈瑟,為什麼在我這裡彈呢?」孔子的學生們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說:「仲由嘛,他在學問上已經達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還沒有入室罷了。」
解析:孔子大概是從子路的琴聲里聽出來殺伐之音,覺得這不合中和的主旨,所以批評了一句,但不是責備子路彈琴。但學生們居然都看不起子路了,所以孔子趕忙解釋,借廣大的「堂」與精微的「室」來做比喻。說子路已經懂得了儒家的陽剛正大之理,登堂了;只是還沒有進入儒家的內室,通曉儒家精深的義理。言外之意是說子路已至廣大,但還沒有盡精微。後世因這句話而有了「登堂入室」的成語。
在這裡,孔子前後對子路的評論的變化就很有意思,很耐人尋味。孔子言談之間,子路的鼓瑟水平並沒有提高,但孔子為什麼改變了說法呢?是不是孔子出於照顧子路的面子呢?不全是,這裡面的潛台詞還有:你們門人對子路不敬的態度不合適,偏離了中道,要趕緊糾正。可以想見,「中和」就是儒家的「內室」。另外,為師者、特別是有特殊地位的人的出言吐語不可不慎,有時候,一句話就可能陷人於萬分尷尬的境地。子貢說:「言不可不慎也。」信然。
24.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陽貨》
譯文:孔子說:「表面裝得聲色俱厲,其實內心十分膽怯。這樣的人,用普通人做個比喻,就好像鑽狗洞的小偷吧?」
解析:為什麼一個人會「外表剛強,內心虛弱」呢?那肯定是因為他內心裡的東西見不得人,拿不到陽光底下來。但這樣的人又不甘心被人揭穿,就像小偷不會束手就擒一樣,比如「貪官」。「貪官」是政府的官員,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就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較高,平時就裝出一付趾高氣揚的樣子,孔子說他們「表面裝得聲色俱厲」,一點也沒說錯。但是,他們取了「不義之財」,肯定有心理壓力,時刻怕被人發現了,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其實內心十分膽怯」。這就是孔子給貪官的畫像,不是很形象嗎?當然,其他一些在社會上受人尊重的君子,如果,幹了壞事,也是這個模樣吧!等待這樣的人,首先自己要有一顆慧心,以便建立心靈的防護網路;其次要有一雙慧眼,不被面具迷惑,也不被假面嚇倒。
25.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
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他象朽木一樣無法雕琢,象糞牆一樣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孔子又說:「以前我看人,他說什麼,我信什麼;現在我看人,聽他說,再看他做。因為宰予,我改了過來。」
解析:宰予是孔門十哲之一,擅長言語,和子貢並列。他這麼優秀,孔子還罵他,為什麼?首先,有個誤解要排除。大家讀這段話,千萬別以為,他老人家發這麼大火,是因為宰予在課堂上打盹,不聽講,就像現在的某些老師,看見學生在課堂上打盹,就勃然大怒,覺得特傷自尊,臉上下不來。這是誤會。孔子的時代,還沒有課堂教學,學生跟他學,主要靠聊天,有時在老師屋裡坐著聊,有時在戶外散步走著聊。孔子教學,很隨便,學生可以在旁邊彈琴(《先進》),好像崔永元的《實話實說》。他不是因為宰予不聽講。其次,我們也不要以為,「宰予晝寢」肯定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如梁武帝、侯白、韓愈等人說,「晝寢」是「畫寢」之誤,宰予搞豪華裝修,把寢室搞成雕樑畫棟,太奢侈。還有人妄事推測,說「晝寢」就是大白天和老婆行房。這都是求之過深。其實,「晝寢」是古書固有的詞。如上博楚簡《曹沫之陳》,魯庄公鑄大鐘,聽曹沫之諫,毀鍾型而聽邦政,「不晝寢,不飲酒,不聽樂,居不設席,食不二味」,「不晝寢」,是說魯庄公不再白天睡覺,變勤奮了。孔子罵宰予,主要原因,還不是他白天睡覺,而是他言行不一,說話不算話。「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他是從宰予晝寢這件事才改變看法,不看他說什麼,只看他幹什麼。宰予能說會道,我猜,他在孔子面前發過誓,一定夙夜不懈,勤勉於事,孔子高興,信以為真,沒想到,讓他逮個正著,大白天睡覺,所以氣不打一處來。戰國秦漢,有段話很流行,據說出自孔子,「以容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很多古書都提到。孔子的意思是,子羽雖然長得丑,但人很規矩,以貌取人,是錯誤;宰予會說話,但並不守信,以言取人,也是錯誤。後面兩句,估計就是指這件事。宰予在孔門中,論資歷,深;論本事,大。孔子死後,子貢樹孔子,他也與有力焉。這麼好的學生,卻被老師罵成「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原因主要是他說話不算話,老師都敢騙。
26.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kuo )猶犬羊之鞟。」《顏淵》
譯文: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解析:子貢在這裡用虎豹皮與犬羊皮設喻,強調「仁」的文采與本質的同等重要性。孔子曾經說過要「文質彬彬」,文、質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孔門與以後的儒家高下之別,我們不妨說就在這一個「文」字,孟夫子的文章向來古文家是很佩服的了,我卻覺得孟夫子的毛病就在於有點「野」,即孔子說的質勝文則野。同時孟軻也就有點縱橫家的習氣,或者也就是孔子說的文勝質則史吧。孟軻總還不失為深造自得的大賢,到了唐朝的韓愈,他說孟軻功不在禹下,他又以唐朝的孟軻自居,是子貢所謂「犬羊之鞟」者乎。宋儒的毛病也就在乎缺乏一個「君子」的態度,即不能文質彬彬。
再說,禮節儀式對儒家是十分必要的。它或許使君子更容易在人群中被區分出來,更重要的作用卻在於吸引並影響更廣大的人群。這是禮節儀式潛在的價值與動力。當然,生命僅就個體來說,有沒有品德,實在不算什麼,更不要說禮儀;而從群體角度來看,品德就顯出他的價值來了,而禮節儀式也顯出她的魅力來了。所以,推崇個體修真的道家可以蔑視禮儀,拋棄道德,而關注群體生存的儒家卻必然要借重品德的號召力、禮儀的影響力。來完成自己的神聖使命。從這一點來看,孔子將禮提到無以復加的崇高位置上,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因為儒家的「仁」學,本身就應該算是中國最古老的關係學、人群學。
27.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罕》
譯文:子貢說:「如果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還是高價把它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
解析:子貢的言外之意,是將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比作「美玉」,而孔子的回答卻十分傳神地表達了推銷自我的迫不及待!孔子待價而沽,正是他自己說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聖賢對這個事情,看得很開。後人由夫子這句話引申出:「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這與孔子門徒主張的「學而優則仕」是一脈相承的。古人一輩子求學修身,若沒有機會展示自己證明自己,也是相當寂寞,相當不甘當事。而才藝與品德的最大買家,除了帝王,還能有誰?!遺憾的是,歷代帝王,沒有幾個識貨的。這就難怪中國歷代有許多的不平之鳴與不得志的牢騷。
當然,孔子之在野非老莊之隱,而是身在山林而心無異於廟堂之中的心懷天下之隱,因而依然是弘道之舉。在野著述立說以弘道是其一;隨時待招而在朝以弘道是其二。孔子說:「我待賈者也。」孔子所待賈者應該具有怎樣的品行是不言而喻的。
在弘道策略上的轉換,正是原本意義上的「窮則思變」。這是孔子所遭遇的問題,但也是對所遭遇問題的有效解決;這是孔子的無奈,也是無奈後的無可無不可。
28.佛肸( xi )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陽貨》
譯文:佛肸來召孔子,孔子準備去幫忙。子路說:『我以前聽老師說過,親自投身做壞事的人,君子是不到他那裡去的。』現在佛肸在中牟造反,老師卻要去幫忙,這是怎麼說的呢?」
孔子說:「是的,有這句話。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而不薄,潔白的東西染而不黑嗎?我難道是個苦味的葫蘆嗎?怎麼能只懸掛在那裡不被人食用呢?」
解析:孔子先將自己比作「堅硬的東西」、「潔白的東西」,強調自己不會被外在不利的環境所影響;這是孔子對自我品德的自信。孔子再借「匏瓜不食」來說明自己的理念不應當也不可能只是被世人拒絕的東西;這是孔子對自己信仰的自信。當然,這自信里有積極用世的甜味,也有道義不被接受的牢騷之苦味。
佛肸,是亂臣賊子;而亂臣賊子,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怎麼可能輕身前往呢?雖然聖人不是小人所能染污的,但聖人又有什麼必要一定要往小人堆里鑽呢?再者,孔子應召而往,就已經不再白也不再堅了,又拿什麼來教育說服自己的學生呢?更拿什麼來證明自己對仁義的追求與堅持呢?一個背叛了自己信仰的人是根本沒有什麼說服力與影響力的。人格有問題,信仰就一錢不值。所以,這句話讓人對孔子百思不得其解。真有此事此言,孔子的強詞奪理,就簡直到了無恥的地步,還妄稱什麼聖人?考諸歷史文獻,載有「佛肸以中牟畔」時間在趙襄子之時。《韓詩外傳》云:「趙簡子薨,未葬而中牟叛之;葬五日,襄子興師而次之。」《新序》云:「趙之中牟叛,趙襄子率師伐之,遂滅智氏,並代,為天下強。」襄子立於魯哀公之二十年,孔子已卒五年,佛肸安得有召孔子事?!不知後來儒家門人弟子,竟然對此無一言之辯,真可怪也!
29.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子罕》
譯文:有的幼苗雖然發芽,但是不抽穗不開花,有的雖已抽穗開花但卻不結果實。
解析:孔子借一棵苗而講為學之道,告訴人們不僅要付出努力,更要有所思考,有所創造。否則,你就是看似學到了滿肚子的學問,但因為只懂複述,不懂創造,你就不過是一個兩腳書櫥而已。
孔子借一棵苗還講了為官之道,告訴人們不能只是尸位素餐,而應「在其位,謀其政」,應出謀劃策,為國為民做些實在有益的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官而無政績,就是「苗而不秀」;雖有政績,但並不能真正長久的造福人民,就是「秀而不實」。你看看現在人批評那些當官搞花樣的叫「作秀」,不是很貼切嗎?
孔子借一棵苗還講了做人之道,告訴人們不能光說不做,不但要做,還要做出成績來。否則,人家就會認為你是在作秀,認為你不過一個吹牛專家,甚至覺得你是一個騙子,言而無信。用廣告來比較,我們會說,會製造一點產品而不懂做廣告的企業是「苗而不秀」,而把廣告做得天花亂墜,而實際有名無實的產品稱之為「秀而不實」吧?如今,可怕的倒不是「苗而不秀」而是「秀而不實」,這才害人無窮。
30.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
譯文:孔子到武城去,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便微笑著說,「殺雞哪裡用得著宰牛刀呢?」子游回答道,「以前我聽老師說過,『君子學了禮樂就會愛人,小人學了禮樂就容易聽使喚。』」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講的話不過是開玩笑罷了。」
解析:孔子的學生子游做了武城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由於武城是魯國邊境的一座城市,經常需要打仗,所以武城人尚勇善戰。子游到任後,覺得武城人多武而少文,比較粗俗,於是展開了禮樂等文化活動的教育工作。經過了幾年的努力,自己感覺治理的不錯,就特意邀請孔子到武城去觀光。孔子帶來眾弟子一進入武城,就聽到談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嘴巴一咧,眉毛微垂,笑著說:「子游啊,你真有意思,在這麼一個偏僻的小城市大興禮樂,等於殺一隻雞卻用牛刀一樣,過於小題大做了吧。」
迎接老師和師兄弟的子游本來想聽些表揚的話,可沒想到老師竟然這樣評價他。他馬上委屈的辯解道:「老師,我記得以前聽您老人家說過:"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寬容和仁慈,更能夠愛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規矩和道理,就能夠更好的用他們做事。"」言下之意是:當年您這樣教導我們,作為管理者不但要自己勤於學習,還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讓整個團隊都要學習和接受教育。現在我成為了管理者,按照您的話在做,可是您卻又這麼批評我,我心裡不服!孔子也馬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子游這種不忘師訓而又當仁不讓於師的態度很欣賞,於是對身旁的弟子們說:「小夥子們!子遊說得非常正確,我剛才那句話不過是同他開玩笑罷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性化的孔子,一個知錯即改的孔子。其實,孔子本來就很人性化,只不過被後世的弟子們和帝王們基於自己的目的強行抬到了神壇之上,讓孔子在被人們景仰的同時也遭受著誤讀和誤解。
孔子作為一個自學成才者,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以及愛國主義情結。可惜生不逢時,所以他只能自己開辦了一家政學院,培養自己的學生成為政治家。而從孔子與自己弟子的各種交談中,我們深切的認識到,孔子之所以深受自己學生的愛戴,那是因為孔子不但學問淵博,而且為人正派,積極進取,百折不撓,更可貴的是孔子不掩飾自己的過錯,有錯必改。在弟子面前的孔子,不但有血有肉,而且有骨有刺。兩千年之後,我們讀《論語》,還能看見一個躍然紙上,栩栩如生的孔子。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拒絕《論語》與孔子呢?
推薦閱讀:
※閱讀《論語》,推薦這十本好書
※紀念日|《論語》的雜亂形影
※讀書筆記:《論語》
※《<論語>六則》
※論語註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卷十五·衛靈公第十五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