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揚:「京西小故宮」萬壽寺(12.8.8)

文/許 揚

北京作為一個文化古都和國際化大都市,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等世界著名文化遺產都是不容錯過的景點。然而在北京車水馬龍的西三環,有一座坐落於路邊的古剎,卻很少為外地人知道,這便是曾經鼎鼎大名的萬壽寺。

萬壽寺始建於明朝,稱聚瑟寺。該寺營建最初是為了收藏佛經。據明代史料記載,當時在京城有番漢兩「經廠」,年久失修。穆宗皇帝曾打算重新修建,但未能如願。萬曆皇帝繼位後決心完成先皇帝的遺願,下旨命司禮太監馮保在京西督造佛寺。萬曆之母慈聖李太后十分高興,便自己出資支持這項工程,在太后的帶動下,宮內的妃嬪、公主以及中貴無不紛紛捐資。

萬曆五年(一五七七年)工程順利動工,次年六月落成,改名萬壽寺,從此成為皇家寺廟。到了清代,萬壽寺因其吉祥福瑞的嘉名而備受皇室青睞,逐漸成為清代皇家祝壽慶典的特定場所。

萬壽寺佔地約三萬平方米,寺內分東、中、西三路。中路為主體建築,自山門起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已毀)、大禪堂。其後還有乾隆御碑亭、無量壽佛殿、光緒御碑亭、千佛閣等。東路為僧人生活區。寺內亭閣台榭、池石假山錯落有致。

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乾隆帝為其母祝壽,曾兩次重修萬壽寺。修葺一新的萬壽寺,更具規模。尤其是中路建造西洋風格的門樓,金碧輝煌的御碑亭和典雅秀麗的三聖殿都是這個時期所建。而寺院最大的改觀,則是西路行宮的建造。光緒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光緒命內務府又一次重修萬壽寺。增建御碑亭一座,戶部尚書翁同龢撰寫了重修碑文。

萬壽寺前,長河奔流,舊時設有碼頭。每當春末夏初,帝王太后從紫禁城走水路到頤和園避暑,均在此駐蹕下船稍事休息。當年慈禧太后往來於紫禁城和頤和園途中,也常常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而西路院落行宮的後罩樓則是慈禧梳洗休息的地方,故稱為「梳妝樓」。據統計,慈禧一生曾三十二次去頤和園,大太監李蓮英為討好慈禧,特意命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三世佛的後面製作了一個面似慈禧的觀音像。據說,慈禧「老佛爺」之名就由此而得。

歷經多次修葺和擴建,萬壽寺最終成為集寺院、行宮、園林為一體,東中西三路毗鄰的皇家重寺,被譽為「京西小故宮」。

如今的萬壽寺已成為北京藝術博物館,遊客來到這裡不僅能享受到佛國風光,還可以盡賞大量的古代藝術精品。而在當年的慈禧水道上花上幾十元,還可享受到老佛爺當年的待遇。


推薦閱讀:

《萬壽寺》王小波.pdf/epub

TAG:故宮 | 萬壽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