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失望之作讓人失血過多,而這部就像顆速效救心丸
王寫寫,微信公號:PictureWriter。只愛寫作
徐皓峰曾在書中寫道:「電影呈獻給觀眾的不應是道德的是非,而應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進步。高級的敘事藝術是混淆是非的,電影是視聽的敘事藝術,所以人類發明電影不是為了看明星,而是審視自身。」
加文·胡德的《天空之眼》就是這樣一部「呈現道德困境」的傑出作品。
它表達的命題緊扣時代之脈,與人類文明本身息息相關。因此《天空之眼》從某種程度來說,具有永恆的價值。不管這個價值是高還是低,它提出的道德困境具有深刻的哲學意味,已足夠引人深思。
我們可能是坐在寫字樓里喝咖啡的白領,也可能是在田園中耕作的農民,但每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應該意識到,其中的故事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儘管可能是以不同的形態。在道德困境的層面下,影片更深的主題是提醒世人:和平總是岌岌可危的。決策者坐在安全的辦公室里,隨時可以摧毀一個家庭的安寧——哪怕他們與你在一秒前還素不相識。
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數小時內的反恐行動。導演沒有渲染過多的行動場面,他不會為了視覺快感而背離現實。電影的名字已經充分點出了核心要素,這就是盤旋在雲端之上的無人機。《天空之眼》將這架攜帶地獄火導彈的冷酷殺人機器拍出了令人膽寒的效果。
影片利用反恐戰爭背後的決策事件,來體現戰爭的殘忍無情。正如電影開頭黑底白字所說的:在戰爭中,真相是第一個犧牲品。古希臘悲情詩人埃斯庫羅斯的這句名言,不僅成為影片的情感主旨,點出了戰爭的本質,同時也暗示著故事是一個毀滅性的悲劇。
影片視角輾轉於英國白廳和眼鏡蛇總部、倫敦聯合指揮部、美國內華達州空軍基地、新加坡國際貿易武器展、以及中國乒乓球隊的某處訓練基地。鏡頭毫不偷懶,事無巨細地描繪著英美兩國的高層官員,如何策劃用無人機刺殺五名準備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的恐怖分子,以及附帶傷害一名無辜的小女孩。
為了突出悲劇性,影片前段還著重描繪了小女孩一家的普通生活。鏡頭首先擺放在這個位於肯亞內羅畢的家中,隨後跟隨小姑娘賣饢的路徑,將視野漸漸升高,直至變為無人機攝像頭。電影通過鏡頭語言建立了一種由微觀到宏觀、由主觀到客觀、由個體至群體的視聽系統。
在這個合理的系統內,影片於宏觀敘事至細節展現上收放自如,富有韻律的敘事,令每一場戲都張力十足,扣人心弦。電影在類型片的流程中,剪輯、調度、表演和情感描繪幾乎做到了無懈可擊。充滿矛盾的各方決策,通過巧妙的鏡頭運動和交叉剪輯,帶來精妙的敘事節奏,從而並沒有令主要由室內戲構成的故事顯得沉悶。
緊湊的劇情充分調動著觀眾的情緒,令人隨著故事的層層推進而不斷思考:這樣做是否正確?這個人物的立場是否合理?但最終,觀眾發現無論如何,整個反恐行動都無法做到完滿。要麼恐怖分子行動得逞,炸死至少八十多人,要麼無辜小女孩面臨突如其來的死亡——這是類似於「電車困境」的道德命題。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體現出了這種悲劇性的兩面都不可避免,從而引出戰爭的殘酷真相。於是到最後,當導彈落下時,真相也就隨之犧牲了。
加文·胡德的調度功力體現在各個場景的編排之間,這是另一個高明的地方。眾所周知,群戲是相當難拍的,容易混亂。《天空之眼》中的出場人物非常多,但每個都被表現得有血有肉,哪怕是龍套,也有著自己的性格和立場。這說明,導演對每個角色的分寸感拿捏得很到位。
海倫·米倫扮演的英軍上校,代表著激進的一方。她追蹤了恐怖組織青年黨數年,好不容易逮到了其中的高層,自然不肯因為一個小女孩就此罷休。但通過影片,我們能體會到,海倫也有著自己理性的判斷,並非全然冷酷無情。另一邊,小粉扮演的無人機操作員,通過與新人凱莉的幾句對話,就能顯出其為一個人情味很濃的士兵,也為後面猶豫不決沒有立刻發射導彈埋下伏筆。至於給女兒買娃娃的艾倫·里克曼、坐在馬桶上參與決策的英國外交大臣,甚至拜訪中國熱情打乒乓球的美國國務卿,都是十足的政客嘴臉,充滿了諷刺意味。
影片有一眾角色的出色表演,戲劇性自然生動十足。而其中的點睛之筆自然是紅衣小女孩。同樣為了形成戰爭的摧毀性,影片加入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即無人機的暴力和小女孩的純真可愛。電影通過無人機攝像頭的插件視角,將焦點放置在玩呼啦圈的小女孩身上,小女孩肢體動作的美感被無限放大,與之後的攻擊形成強烈發差。這一幕成了我近期看過最震撼人心的上帝視角。
提到恐怖主義,自然能聯想到極端宗教信仰、落後國家的生存狀態、西方軍事打擊的爭議性、以及白人參與恐怖活動等全球現象。《天空之眼》也一個不落的把這些點了出來。影片中,反恐行動的目標是三位青年黨高層,分別位列全球通緝名單的二、四、五位。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人都是英美公民,導演的意圖不言而喻。而通過劇情的安排,這次反恐行動也成為了西方世界政治圖景的一個縮影。
在如此的道德困境下,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態度。影片以各種實時通信手段,作為交叉剪輯的次序,具有強烈的臨場感。不斷變換的視角,使得觀眾從最初的旁觀者,漸漸通過那些貼近現實的細節,彷彿置身於這些幕僚的場景內,代入感因此而生。實際上,影片中多數人物,也都以旁觀者這一身份符號做著決斷,這就為觀眾的移情心理鋪平道路。
電影並沒有任何傾向性,它拋出了這個道德命題,向影片中的所有人物發難,同時也是在向觀眾發難,觀眾進而成為這群擁有不同立場的決策者的一部分。而結尾的冰冷事實,不僅體現了不可逆轉的無力感,也明示了道德層面的無解,和戰爭的冷酷本質。
因而,《天空之眼》具有永恆價值。從電影語言來講,每個環節都完美無瑕,情節入勝,氛圍到位。從情感主題來講,它是一次對人性的拷問和質疑,也是對任何形態的戰爭一種駁斥和控訴。它故事背後的痛苦具有無法爭辯的、刻骨銘心的力量。催人淚下、引人深思。
最後,這是艾倫·里克曼生前的遺作。通過本片再次緬懷他吧。
推薦閱讀: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思念
※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最近特流行的句子,笑掉你大牙
※全球排名第一的卡達航空,最近變成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