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它表現為人體對環境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產生過強的免疫反應,並導致組織和器官的損傷,從而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以下種類: 1.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包括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鼻炎-哮喘綜合症、咳嗽變異性哮喘等。 2. 皮膚過敏:濕疹、接觸性皮炎、蕁麻疹、皮膚劃痕征陽性等。 3.其他過敏性疾病: 花粉症、過敏性紫癜、胃腸道過敏、食物不耐受等。
與過敏有關的因素: 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逐年增高,與人們的生活壓力、緊張、空氣污染、化學製品接觸、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紊亂及失調等多種因素有關。 常見的過敏原: 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稱為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是最常見的過敏原之一,它是指在空氣中漂浮,隨呼吸道吸入人體的過敏原,可導致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疾病。 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塵蟎、花粉、真菌、動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
吸入性過敏原中,塵蟎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過敏原之一。其個體微小,需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塵蟎適合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春秋季節生長。塵蟎主要存在於家居卧室內,尤以床褥、沙發、地毯、衣物、空調過濾網中最多見。「塵蟎過敏」已被列為世界性的衛生問題,80%左右的哮喘、鼻炎、皮炎均與塵蟎有關,危害人類健康。 其他常見的過敏原:花粉、真菌、昆蟲、乳膠、動物皮毛與唾液、海鮮、雞蛋、牛羊肉、牛奶等。 只有正確認識過敏性疾病,選擇綜合治療方法,才能控制過敏,預防疾病複發、加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二)夏季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夏季常見的過敏症主要是過敏性皮炎,包括日光性皮炎(紫外線過敏)、防晒化妝品過敏、濕疹、蕁麻疹、以及常吃海鮮引發的過敏。這些過敏症以皮膚的斑丘疹、紅腫熱痛和色素沉著為特點。 一 、日光性皮炎和多型日光疹:其發病誘因多為食入或接觸某些光感性物質後,經過紫外線的照射,體內的光感性物質吸收光能量後演變成對人體有害的過敏原或毒性物質而誘發的過敏性皮膚炎症。這類病人通常是在日晒後1-2天後發病,皮疹多發於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表現為淡紅斑、斑丘疹、水泡疹,自覺瘙癢,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瘙癢明顯,消失很慢。如不積極治療,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膚病。因為此病發作與過敏體質有關,因此要注意防光,外出時做好防晒措施;還要避免接觸光敏物質。 常見的光敏感物質有: 1.食物類:如灰菜、芥菜、薺菜、莧菜、辣椒、韭菜、芸豆、菠菜、萵苣、蕎麥、槐花、蘿蔔葉、無花果、某些海產品、某些動物蛋白、蘑菇和木耳等真菌類食物;
2.藥物類:如磺胺類、四環素、喹諾酮類等抗生素;阿斯匹林、水楊酸鈉等解熱止痛藥;雌激素、雙氫克尿噻、氯丙嗪、異丙嗪、補骨脂、白芷。 二、丘疹性蕁麻疹(蟲咬性皮炎):本病與蚊蟲叮咬有關,如臭蟲、跳蚤、虱、蟎、蚊等昆蟲叮咬皮膚後注入唾液,誘發的過敏反應。皮疹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皮疹多發於軀幹、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癢明顯。預防此病盡量少到草叢、樹蔭下或潮濕、蚊蟲多的地方,室內可熏蚊香,被褥、床單、草(竹)席要常洗常曬;發生皮疹後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種軟膏或霜劑或選擇適合的口服藥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紅花油等塗抹,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過敏,反而加重病情。 三 .蕁麻疹:由塵蟎及植物花粉等引起的過敏性疾病,使過敏體質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膚過敏的反應。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噴嚏、流清鼻涕和鼻塞、頭痛、流淚,狀如感冒;皮膚可出現局部或全身出現風團、面部紅腫、瘙癢等癥狀。防止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應盡量少吃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有過敏史的人,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遊時要穿長袖衣褲、鞋襪,並帶脫敏藥物。若遇皮膚髮癢、全身發熱、咳嗽、氣急時應迅速離開此地,如癥狀較輕,可口服抗過敏葯,一旦出現哮喘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四.手足濕疹:夏季,有些人的手和腳會因為汗腺發達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別是腳,如果長期穿不透氣的鞋子,悶熱潮濕一起來,腳就會脫皮、癢、長水皰,很多人誤認為是腳氣,其實是濕疹。防治濕疹,局部要保持乾燥,用抗過敏藥膏塗抹患處,一天兩至三次。要穿透氣的鞋子,如布底的布鞋。因為手足濕疹的癥狀和手足癬的表現有相同,所以,治療前要做一個真菌試驗,判斷到底是否屬於真菌感染。 (三)為什麼皮膚容易過敏 健康的皮膚,本身擁有一層天然的保護膜----皮脂膜。正常的情況下,皮脂膜含有約5%~7%的油脂20%~30%的水分,呈弱酸性,不但能防止水分的過度蒸發,也能防止紫外線及空氣污染的傷害,可以說是皮膚的一道天然屏障。但下面的一些因素會破壞皮脂膜: 1、 年齡增長,使皮膚分泌功能退化; 2、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或污染空氣中; 3、 劣質化妝品或不當藥物傷害; 4、 生理因素,如內分泌紊亂; 5、 過敏體質。 皮脂膜一旦遭受破壞,不但保水功能降低,使皮膚變得乾燥、發癢甚至脫皮,對冷熱、觸壓的防禦力亦跟著減弱,極易引起紅腫、局部泛紅等現象。因此,對於脆弱易敏感的皮膚,人們需要小心的呵護。 (四)皮膚過敏患者的自我護理 我省地處亞熱帶地區,夏秋季氣溫較高,天氣炎熱,皮膚過敏、瘙癢的患者明顯的增多,除了規範的藥物治療外,我們在這裡提醒新老患者,自身的護理與應用藥物治療同等重要。自身護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忌搔抓摩擦 搔抓和摩擦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尤其要避免在洗澡時應用搓澡巾、毛巾等粗糙物。 二、忌熱水燙洗 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 三、忌肥皂、沐浴液等 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或反覆使用沐浴、護膚類產品,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建議選擇天然無香味添加劑的產品,並減少應用次數。 四、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以及海鮮、牛羊肉、牛奶等高蛋白類食品,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複發,都應禁忌,可能的情況下建議清淡飲食。 五、忌盲目用藥 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覆,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止癢葯;反而加重病情;許多外用藥膏含有激素成分,如果不恰當的使用,甚至會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使疾病更頑固,反覆不易治癒。 六、保持規律生活,避免情緒過度波動、避免過度勞累、多飲水,氣候乾燥,風大時盡量減少室外逗留時間,避免日晒。 七、以往有類似疾病患者,應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和類型。 八、如果出現感冒或其他疾病時,及時應用藥物治療,用藥之前一定向大夫講明自己的過敏性疾病情況,以免造成疾病反覆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