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閑聊紅樓與圍棋

閑聊紅樓與圍棋

李一之

「琴、棋、書、畫」,為中國古代文人知識分子的四大嗜好,同時也是四大特長。在這四個領域中,文人、士大夫的成就也是最高的。中國文人的四大喜好和所作出的成績,不僅影響了歷代的統治者,也對貴族宮廷藝術,傳統民間文化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早已深深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這一點,在《紅樓夢》中有許多生動的描寫。

「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原故,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命丫環們收了。」(第七回)

「卻說寶玉自出了門,他房中這些丫環們都索性恣意的歡笑,也有趕圍棋的,也有擲骰抹牌的,磕了一地的瓜子皮兒。」

「彼此正月內,學房中放年學,閨閣中忌針 ,都是閑時,正遇見寶釵、香菱、鶯兒三個趕圍棋作耍。」(第二十回)

「且說寶玉自進園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環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第二十三回)

「所有賀節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和薛姨媽李嬸娘二人說話隨便,或和寶玉寶釵等姐妹趕圍棋摸牌作戲。」(第五十三回)

從文摘中,可以看到在賈府里,把圍棋當作遊戲,是多麼普及,深入到青年、老年男女皆玩的地步。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圍棋、象棋早已出現,但是在貴族和知識階層中更傾向於圍棋,市俗平民則多熱心象棋。從歷史上來看,似乎圍棋在中國出現的比象棋還要早。兩種棋類均是中國古先人發明的,是古代文化和娛樂的重要成就之一。

圍棋,在古代被稱為「弈」。《說文》曰:「弈,圍棋也。」圍棋名稱的產生是在西漢初年,西漢楊雄《方言》曰:「圍棋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在文字上多以弈而書之,在口頭上卻常常稱之為圍棋。弈字的古文字,是指兩個手持棋字對局的形象和意思。而圍棋,則是指棋盤上黑白二子互相包圍、堵截、廝殺的情景。文字所描述的對象不同,事情卻是同一件事,同一個名稱。針對下棋的人,稱為「弈」。是形容對戰對方的鬥志、斗勇、斗心,又稱作「博弈」。另一名稱是對棋子在棋盤上的千變萬化,是針對「物」的,黑白兩種棋子,互相圍堵、拼搏,態勢瞬間巨變,如戰場之激烈殺,圍追堵截,所以才稱之為「圍棋」。

剔紅台式圍棋具——棋盤

圍棋,是在縱橫各十道的線上,用「子」在線的交叉點上落子。雙方按先後次序,每人一次一子的方式,在棋盤上對弈,各展「著法」。各布局勢,以佔地多少定輸贏,以數字多少決勝負。其判定方式有「數實子法」和「填目數空法」。從古至今,其棋盤的道線由當初各十道,後來演變為十三道、十七道,如今皆統一為十九道,這是目前正規國際通行的競賽棋盤。但是在民間,在鄉間,鄉民們則在地上劃道,用石子擺陳遊戲的方式,並不計較道線的正規性和道數,僅僅是娛樂或以小賭為快的鄉土方法,卻依然遺留著弈圍棋的原生態痕迹。

至於圍棋究竟何時發明,何人發明,歷來說法不一,史論也並非統一。《左傳》曰:「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這是公元前548年衛國的太叔文子,講解的做事如下圍棋,不可「舉棋不定」,那是難以戰勝對方,取得成功的道理。

《孟子·告子上》中曾講過,有兩個學生學習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人在學堂,心在射鳥,結果兩個人的棋藝大不相同。這時老師弈秋感嘆道:不是一個聰明,一個笨,而是每個人的志向興趣不相同。一個熱愛弈棋,專心致志,一個熱愛射箭獵鳥。其志趣迴異。他說道:」學弈者不其專心之所主,致其志之所向,則不得其數之精靈。「顯然,圍棋到了春秋戰國時,已經相當普及。人們十分熱衷成立專門的弈棋學校,召收培養從事圍棋的人才。大概春秋戰國是圍棋蓬勃發展階段,也並非是初始的起源。

圍棋到底起源何時何代。據先秦史官編纂的《世本·作篇》中講:「堯造圍棋」。晉代張華《博物志》曰:「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這些史料證明圍棋起始於堯舜時代。唐代詩人皮日休認為圍棋是以戰爭博殺為戲,不是堯舜仁義君主的作風。而戰國時各地征戰不已,追求奸詐、拼殺,擴大保存自己,消滅打敗對方是戰國時的社會風氣,因此他說:「則弈之始作,必起自戰國,有害詐爭偽之道,當縱橫之流作矣。」認為圍棋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發明的。當然皮日休只是推測,並無實證。他僅僅是依據堯、舜、禹三代乃古代聖賢仁義之王,講究和平,人人平等,不倡導爭執戰爭的主觀臆測推斷的。實際從遠古歷史上,就是在原始社會階段,部落間的爭鬥擴張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堯、舜、禹之前的炎帝、黃帝之戰,炎帝與蚩尤之戰,以及後來炎黃聯合與蚩尤的涿鹿大戰,均是遠古著名的戰爭。在夏禹時期,大禹還發動了對黎,對苗的兩次戰爭,均獲勝利。所以皮日休認為圍棋不會在沒有戰伐爭鬥的堯、舜、禹時代,好象是沒有歷史根據的。

也有人說,象棋產生在戰國時期,因為棋子中已有帥將、相士、車馬炮兵等稱謂。顯然有了等級之分,出現了階級、官兵。所處的位置和棋子代表的功力,都反映了地位、權勢的差異。而圍棋只分黑白,沒有大小高低等級的分別,均都是一個棋子,表現為一種原始的平等思想。因此認為象棋產生於商周奴隸社會,而圍棋則出現在原始社會的堯舜禹時代。這種分析也不無道理。即圍棋、象棋與社會的等級有關,與戰爭有關。

但是,還有一點,即棋弈活動也可能與古人類的占卜有聯繫,還可能與古人類的勞動娛樂有關。特別是圍棋帶有明顯的占卜跡象,陰陽學說的萌芽。一黑一白,一陰一陽,一先一後,一生一滅,大化小,小而大,強弱之變,勝負之分,皆在於應變之中。一切皆有可能,所有應當屬於變化之內。於千變萬化之中觀察、計算、猜測、謀劃、預測。自己於其中,避凶驅害,以取吉利,充滿了原始樸素的哲學觀、數思想學、預測學和心理管理掌控能力。是一種原始宇宙觀、自然觀、社會觀在棋盤上的折射。也是集社會環境、戰爭、智慧、哲學、遊戲於一體的智力活動。所以才把圍棋歸為「六藝」之中。《周禮·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六藝。」其六藝為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數」就是圍棋。

由於孔子、孟子的大力倡導,給古代圍棋又增加不少社會道德色彩。因此在宮廷、貴族、士大夫階層極受推崇。古代「六藝」為貴族必學、必備的才藝和修養。《論語》曰:「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中國古代皇帝幾乎沒有不喜歡圍棋,而文人詩客對「琴棋書畫」,則奉為雅藝,更是情有獨鍾,終日樂此不疲。漢高祖與戚夫人每年八月四日下圍棋,並把這天定為圍棋日,歷來被當作美談。關公刮骨療毒,神色若定,帳內只聽刮骨的驚怵之聲,而關公依然平靜的下圍棋,毫不在意,被後世當成英雄。唐代詩人輩出,詩人喜棋者頗多,詩中論述圍棋的更是比比皆是。李白、杜甫都偏好圍棋,尤其是杜甫除吟詩,便是圍棋。杜甫的夫人也好棋,杜甫為此還賦詩曰:「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老婆陪他下棋,兒子陪他釣魚,連棋盤、魚鉤都幫他弄好,與他同樂。宋代皇帝人人好棋,宋太宗還親自創製棋譜,著有「棋圖」一書。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觀棋》詩曰:「我時獨游,不逢一士,誰歟棋者,戶外履二。不聞人聲,時聞落子,紋坪坐時,誰究此味……勝因欣然,敗亦可喜,優哉游哉,聊復爾耳。」把下棋的樂趣,下棋時對輸贏的態度剖析到很高境界,為後來人捧為至哲至理。「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游哉,聊復爾耳。」對那些過分計較勝敗,爭強好勝,忘記了快樂的意義,尤其是對那些以賭博為目的的下棋,確是一種高尚的警勸。

元 荷亭對弈圖

到了元、明、清,圍棋更為興盛,不僅有專門的學校培養弈棋人才,還實用競賽評考制度,設立棋局,金鑾殿專門試弈,大力推廣棋藝。出版棋藝棋譜書刊,同時圍棋戰術,圍棋理論也開始形成不同流派風格:宮廷派、江南派、長安派、山東派等。還利用嚴格的比賽,評出棋聖、棋主、國手等不同大師級別。清末中國圍棋與國運一樣橫遭摧殘,江河日下,而臨近的日本、韓國的圍棋卻乘勢而上,反而名聲勝過華夏。其實日本、韓國圍棋是在唐代由中國傳去的,後來在宋元明時又倍受中國影響,漸成國棋。近百年來日韓兩國圍棋更盛,反過來促進了中國圍棋的復興崛起。如今中日韓三國,撐起了古老圍棋在世界的蓬勃興旺大局,成為國際間娛樂體育、智力體育的重要項目,讓人感到十分欣慰。

不可否認的是在200多年前,中國圍棋無論在政府、宮廷中,還是在民間士人之中,都是一片昌盛景象。只要看看清代初期的《紅樓夢》,便可窺視一斑。榮寧二府的公子、小姐,甚至老祖母、小丫環都能夠隨手下圍棋,視為極平常娛樂活動,更不用提賈政和那些清客、閑士們,更是擅長此技。

下圍棋是清雅之事,其娛樂形態不是外表張揚、熱鬧的方式,多是內斂、靜處,以鬥智斗心為主。考究一個人思維是否慎密周全,能否不動聲色,鍛煉一個人的胸襟、耐性和通局權變之能力,所以才會使皇帝將帥們喜歡,又讓文人青睞。在第六十二回中。賈寶玉生日,因為當朝太皇妃子死了,全國哀悼,一年內停筵止樂,庶民三個月不得婚姻,有官爵職稱的都要隨朝守靈。賈政、賈赦、賈母、王夫人、邢夫人等均不在家中。加上王熙鳳小產休養,內府事暫由探春、寶釵、李紈臨時管理。李紈為人少說為佳,寶釵又多不出頭,就只有探春出頭露面主持大局。在這個時候,留在家中的人們,只好睏守在府內,由探春出頭,大家出份子,悄悄為寶玉過生日,倒也熱鬧。

正在大家各自歡娛快樂之際,又有人來向她請示工作,她一邊下棋,一邊聽彙報。探春處理一件件棘手之事,卻是輕重利害,拿捏恰到好處,尤如圍棋。「探春便和寶琴下棋,寶釵岫煙觀局……只見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帶了一個媳婦進來,那媳婦愁眉淚眼,也不敢進廳來,到階下便朝上跪下磕頭。探春因一塊棋受了敵,算來算去,總得了兩個眼,便折了官著兒,兩眼只瞅著棋盤,一隻手伸在盒內,只管抓棋子作想。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頭要茶時,才看見。問:『什麼事?』……探春點頭,仍又下棋。」這段描寫,把一個沉緬於棋局之中的人,那沉思入迷的狀態,刻畫得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又把探春那種知識女性的淑女狀態,溫文爾雅,外柔內剛的形象塑造出來。更襯托出處於競技比賽狀態中的探春,在處置突然遇到的家中管理事務時,那份沉穩和智慧。反映出棋謀與事謀的一致性,也鮮明刻畫出,同樣都是處理家中繁雜衝突事務,探春與王熙鳳那種飛揚跋扈,淫威張揚,貪私忘義的作法之間,有著巨大區別。

在《紅樓夢》中,除了上述「下圍棋」之外,還有一種叫做「趕圍棋」人玩法。「也有趕圍棋的,也有擲骰抹牌的。」「正遇見寶釵、香菱、鶯兒三個趕圍棋作耍。」「或和寶玉、寶釵等姐妹趕圍棋摸牌作戲。」

「趕圍棋」,不同於「下圍棋」,卻比下圍棋要簡單得多,通俗易學。是利用丟骰子數點數來推進棋子進行的路程。每一點數一格步,大點多步,小點少步。每人擲丟一次,按點數前行挪步。先到者為勝。這種玩法,沒有什麼布局、計謀和著法,只要簡單丟骰子就可以。因為是你追我趕,先後常常互相變化,所以稱之為趕棋子。為了使娛樂增加趣味,過去常常賭點彩頭,用些小錢來刺激贏輸。「下圍棋」是文棋,也有賭物,但比較文明,以競比棋藝、棋力、棋智為主,而賭博為次。但是趕圍棋則簡單明了,是以賭為主,其他智謀則難以表現,純粹是以骰子點數定輸贏。明代歷史上開國皇帝朱元璋與大將徐達下圍棋,朱元璋指著南京莫愁湖說,若你能贏了,湖邊的閣樓歸你。結果徐達不但贏了棋,而且還迫使朱元璋的落子在棋盤上擺成了一個「萬歲」二字。朱元璋又驚又喜,遂把此樓給了徐達,並起名為「勝棋樓」。

寶釵、香菱、鶯兒三人趕圍棋,賈環看見,非要上炕來玩。寶釵對待他如同寶玉,也就同意他一起玩。「一注十個錢,頭一回,自己贏了,心中十分喜歡。誰知後來接連輸了幾盤,就有些著急。趕著這盤正該自己擲骰子,若擲個七點便贏了,若擲個六點也應贏,擲個三點就輸了。因拿起骰子狠命一擲,一個坐定了二,那一個亂轉,鶯兒拍著手兒叫『么!』賈環便瞪著眼,『六!』『七!』『八』的混叫。那骰子偏生轉出么來,賈環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來,就要拿錢,說是個四點,鶯兒便說:『明明是個么!』」看到賈環已經面紅耳赤,一臉急色,寶釵就壓制受委屈的鶯兒放下應得的十文錢。而丫環鶯兒,在兩個主子面前,只得放棄,卻心中不服,口中嘟囔著:一個男人,還是爺們,還賴小小丫環的錢,讓人噍不起!為此賈環還大鬧一番。從中又牽扯出哥哥寶玉,母親趙姨娘,管家大嫂王熙鳳。在一件極為平常的遊戲中,曹雪芹把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人物的獨特行為、品行、描寫得活靈活現,酣暢淋漓。

棋內棋外皆是棋,神筆酣暢痴弈迷;

誰知世間黑白子,千變萬化趕圍急。

2009.5.17


推薦閱讀:

閑聊中東– ISIS 反恐跟土耳其
一個工種的基本修養與2B
非?審訊
偽?ASMR台本
一個觀察,不一定對

TAG:圍棋 | 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