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思維方式
佛教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表現在其思維方式上,而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說是:一種否定形態的思維方法,也可以稱之為「遮詮法」。「遮」即否定,「詮」即說明。以此方法來展示或認識事物。
遮詮法所強調的一種基本思想是:對於事物的本來面目或最高實在不能採用正面表述的方式來展示,而是應採用不斷否定各種有關名相概念實在性的方式來顯明,即要在否定中體悟事物的真理。
這裡說的「般若波羅蜜」指佛教以最高智慧來度眾生出苦海;「三十二相」是佛教中描述佛及轉輪聖王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微妙相;「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關於宇宙形態的一種說法;「法相」指事物的相狀或本來面目。在《金剛經》看來,佛在解釋這些事物時,所使用的言語本身是不能執著的。只有體悟到了這些名相概念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本質,才能明了有關事物究竟是什麼。這也就是通過不斷地否定達到對事物本來面目的真實展示。
大乘佛教中除了般若類經中有這種表述外,其他一些佛典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如《維摩詰經》卷上中說:「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在此經看來,事物的本質或本來面目用一般言語概念是不能真正認知的。那麼,是不是就不能認識了?也不是!只是要採取特殊的認識方法,要在不斷否定描述有關事物的名相概念中,才能體悟出來。
如該經卷中記述說,維摩詰居士向文殊菩薩等三十二位佛教聖者問什麼是「入不二法門」。文殊菩薩認為:「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為入不二法門。」但這些回答在維摩詰居士看來都不準確。當文殊菩薩反問維摩詰居士「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居士僅僅以「默然」相對。文殊菩薩由此領悟「入不二法門」的真正途徑,他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裡實際也是通過對「入不二法門」各種解釋的否定來說明為達到一種最高境界的正面表述的局限性,說明使用種種名相概念不能絕對地真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名相概念是有局限性的。
《中論》卷第一中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這裡所提出的「八不」實際上就是一種遮詮的表述。通過對生、滅、常、斷、一、異、來、出這些概念的否定,中觀派表明了處於因緣變化中的事物的實相。
中觀派明確認為:事物的本來面目用一般的言語概念是不可說的。《中論》卷第四中說:「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這裡表明的是:連如來所說所言也都是「無」,是不能執著的,更不要說其他的言語概念了。從絕對真理的標準來看,「佛亦無所說」。
瑜伽行派的主要文獻《成唯識論》卷第七中說:「於唯識應深信受: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即此派強調非有非無、非空非不空。認為我和法是「非有」的,也就是性空的,而空識是「非無」的。非無似乎是肯定了識,但識之前又有一個「空」字,因而識在實質上也是「空」的,也要「遮」。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中記述了向佛陀提出的十四個問題:「世間常、……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佛陀對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反應是「默然不答」,或「一切不說」。後來一般稱佛陀對這十四個問題所採取的態度為「十四無記」,就是對這些問題不回答或不明確表明態度。佛陀認為:如果做出明確的答覆,無論如何也會產生錯誤。在佛陀看來,無論說世界是常恆的還是不常恆的等,都有局限性,都不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要想避免產生錯誤,就只能採用「無記」的態度。即佛陀認為,對這些問題做出明確的回答會產生顛倒見,會受到束縛,產生種種痛苦。只有採取「無記」或「默然不答」的態度,才能擺脫愚痴,擺脫痛苦。佛陀所要強調的是:不能進行各種明確的肯定。
佛陀在世時,對於極端的享受和極端的苦行都是反對的。《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中說:「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舍此二邊,有取中道。」
在佛教產生時,不少人在行為上往往有兩種態度或傾向:一種是追求極端化的享樂的傾向,另一種是追求極端化的苦行的傾向。在佛教看來,這是兩個極端,都不能達到覺悟或涅槃。
部派佛教中實際也有認為某一特定的觀念或概念有局限性的思想,要求離開各種極端。(佛教可知,離開所有的極端,必然又走上另一極端)他們意識到,事物或有關的概念往往有對立的兩邊或兩端。
佛教與古印度婆羅門教中遮詮法的淵源
相同處在於:兩教遮詮法所「遮」的都是描述事物的各種概念、名相、範疇,都認為要通過遮除這些概念等的局限性來使人體悟事物的本來面目。(道法自然)
差別點在於:婆羅門教聖典「遮」後要顯示的主要是一個實體或本體。而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中「遮」後所要顯示的主要是事物的實相。佛教否定有一個不變的實體或本體。
儘管佛教中所使用的遮詮法從產生時間上看要晚於婆羅門教聖典,但在古代印度以及在中國等佛教傳播的國家,其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一方法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主要表現在:
遮詮法的使用者看到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概念、名相、範疇等在表明事物時所具有的局限性,實際上也就是看到了人的認識在把握事物本質時所具有的局限性。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理論向人們展示的是:人在認識事物時無論使用任何言語或名相都會有偏差,正面的直接陳述或詮表最多只能接近事物的本來面目。這種面目絕不可能通過人們附加給事物的各種屬性或性質而真正展示出來,人們只能在不斷地否定事物具有種種具體屬性或性質的過程中來體悟事物。對這些屬性或性質的不斷否定實際也就是人們不斷消除自己認識中不正確成分的過程,這將使認識者逐步接近事物的本來面目。
本文採集於百度,有刪減。2017年3月13日
不極端,無以立。佛來源於極端,必然衰於極端。
推薦閱讀:
※從說話方式看性格
※練啥丨花式「拿小拳拳捶你胸口」,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愛,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秘籍:從接吻方式看穿男友的情史
※從手相看你適合靠什麼樣的方式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