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傑:無論作為維繫華人文化紐帶或純粹經濟工具 華文華語對下一代仍極重要
王瑞傑:無論作為維繫華人文化紐帶或純粹經濟工具華文華語對下一代仍極重要
陳能端 (2011-10-05)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體";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無論是作為維繫華人與母族文化的紐帶,或是純粹的經濟工具,華文華語對下一代仍然極為重要。
教育部長王瑞傑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教育部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家庭用語傾向英語的趨勢下,繼續加強華文教學的研究,以協助教師有效和生動地教導華文。
5月下旬出任教育部長的王瑞傑上周第一次接受本報專訪。他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訪問中,自在地以華英雙語談論母語教育的課題。他重申,母語政策是新加坡的基石,而這個立場沒有動搖過。
王瑞傑說:「李光耀先生開始推行雙語政策並非出於經濟考量,因為中國和印度當時還沒有崛起。政策的初衷是因為我們要通過母語傳承文化價值觀和取得身份認同。我們的教育制度經歷了不少變化,但這點是沒有改變的。我覺得令人慶幸的是,本區域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將有助於鼓勵人們學習華語。我們要把握良機,提高大家的意識,把重點放在學習母語上。」
雖然國際趨勢對學習華文華語有利,但新加坡的情況卻剛好相反。過去20年來,有越來越多家庭以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教育部最新的數據顯示,華族小一新生當中,高達61%的家庭主要用語是英語,比去年的60%高。我國面對的挑戰不僅限於如何為孩子創造使用華語的環境,而是怎樣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下學習華語的良好基礎。
王瑞傑因此認為,教育部接下來必須不斷投資在教學研究,像華文教研中心正在研發的「小一華文口語能力診斷工具」若能成功並廣泛使用,將能幫助教師有效地針對不同起跑點的孩子落實差異教學,實現華文華語「樂學善用」的目標。
他說:「要多做研究是因為我們要找到最有效的教學法。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學習華語的過程,這樣他們才能將語言相關的知識內化,學得更好。」
曾掌管金融管理局6年的王瑞傑也從經濟師的視角,分析掌握華文華語的價值。
他說,中國未來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中國繼續順利發展,會帶給新加坡契機,也會帶來壓力。比如,中國沿海地區經濟體要朝增值領域邁進,以知識產權和創新工業為主,這和新加坡目標類似。
若和這些經濟體直接交鋒,競爭非常大。但這同時也意味,兩國合作與創造雙贏的機會不少,所以本地學生能掌握華文華語,對將來還是有好處。
為了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中國近年來颳起學英語的熱潮,懂得講英語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因此質疑學華語的必要性。
針對這樣的看法,王瑞傑表示新加坡推行雙語政策這麼多年,大家已意識到這並不容易,更何況中國的語言環境和新加坡相距甚遠。中國當局雖然希望國民都曉得基本英語,但精通雙語的人終歸不佔多數。
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說:「很多中國央行的官員都會講英語,我們開會討論技術性的事也用英語,但吃飯或談起其他東西都用華語。那種默契是不同的。」
|
王瑞傑參觀立德中學那天,剛好看到李真彥老師(中)和學生上華文課。在那節華文課上,李真彥利用本報旗下的學生刊物——《逗號》與學生展開生動的對話和有趣的分組活動。(林國明攝) |
《逗號》等學生報受讚賞
王瑞傑上任教育部長四個月來,走訪了十多所學校。在專訪時,他如數家珍地與記者分享這些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其中,立德中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來王瑞傑參觀立德中學那天,剛好看到李真彥老師(中)和學生上華文課。在那節華文課上,李真彥利用本報旗下的學生刊物——《逗號》與學生展開生動的對話和有趣的分組活動。《逗號》是面向中學生的學生報,每個星期三出版。
為此,王瑞杰特地向本報,以及本報推出的各種學生報,包括《逗號》、《大拇指》及《小拇指》表示支持。
他說:「我對這些華文報刊有很大的期望,我希望更多學校能訂閱它們。那天這位老師告訴我,她時常用《逗號》教學,因為這是提高學生對華語感到興趣的重要工具。」
nengduan@sph.com.sg
推薦閱讀:
※【一個木函】可能是最適合國內用戶的小工具合集
※產品經理日常使用的工具會有哪些?
※【新提醒】靜心、冥想是靈性療愈的工具
※腳趾甲又長到肉里了?別擔心,用這6樣小工具輕鬆去除
※一年一度的年度營銷計劃制定,你需要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