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太極拳(15)--手、眼、身、法、步

播放GIF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閱讀知行合一太極拳連載(11)請返回公眾號對話欄回復關鍵詞 「知行合一」

太極拳的手法有些區別於其它拳的獨特點;具有粘、柔、綿、順、隨、化、截、發。

粘---太極拳用粘手來聽勁,推手就是其中最顯著的訓練手段,長期的推手訓練,會使感覺敏銳,瞬間的接觸,輕微的接觸都能感知對方的「勁路」,包括方向,輕重,深淺,虛實。然後用自己熟悉的、習慣的、熟練的手法得機得勢施展開來。這裡是一種反射式的行為,無需神化或玄化它。因為這是本能,和老虎撲食,貓捉老鼠是一回事。粘有瞬間的,也有連續的。有點的,也有面的,所謂的聽勁實際是對對方虛實的判斷,虛實的控制,虛實的反應。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拳架所體會的虛實,和推手是不同的,推手和實際散打也是體會不一樣的。拳架所能體會的大致在虛實分明的範疇里,推手就能把虛實提高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更進一步就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無定論了。

柔---太極拳特點之一,這是對剛而柔,對柔亦剛,不丟不頂,剛柔相濟的狀態。這正是太極拳的妙處,又是使人迷惑的地方,怎樣把握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是可說而難以說清的問題,希望我們太極同道以實踐為基礎步入此境界。知行才能合一。就象騎自行車,學游泳一樣,單靠理論是難以達到的,實踐才能出真知。這裡只能說柔是以掤為基礎的,掤是拳架,勁路為基礎的。

綿---綿綿不斷,太極拳拳路要求綿綿不斷,勁路上更要求綿而不斷,滔滔不絕,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太極拳的特點。勁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的意思,是在動作停頓,啟收之間的氣息聯繫,意識連續,精神連續。不斷勁,不僅是勁的連續,更是勁的整合,我們叫整勁,也就是「手、眼、身、法、步」的一勁。「這個勁斷掉了」「這是兩個勁」這是我們經常講的。希望有志於太極拳的各位,真正重視起這種「綿勁」綿綿不斷,滔滔不絕是太極拳立世的主要原因。

順---柔而不頂就是順,順而不失就是中。無論拳架,勁路,以及對練都要尊循這個原則,把握這個尺度,養成這方面習慣。這裡牽涉到拳架里的基本功,亦是腰腿功夫,虛實的掌握。起跨、落跨、沉跨,鎖跨。以腰領勁,以腰胯帶動手腳就是這個道理。許多太極拳瓶頸就往往在此。柔是個境界,順則是太極拳的更高階段。順是以聽勁為基礎的。聽勁的好壞取決於柔的程度,是反覆實踐中得來的。

隨--- 假如順是意識達位,隨則是動作達位了。這兩個字可以連貫,但跨躍也許是幾年或幾十年的功夫了。這裡的隨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隨順」,第二階段是「隨意"第三階段是「隨心所欲」。也許就是拳論里的「著熟」「懂勁」「神明」這是需要苦練不綴,狀態的最佳發揮之境地。是相對而言的,不是永遠的狀態。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二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外行都能看到。遊離於外的人是無法讀通這些的。

化---化即是打,打即是化是太極拳陰陽並存,交融,轉化的典範「只化不打非太極,只打不化硬太極,化打結合真太極」我還是崇尚這個理念。

截---是化打一體的具體體現,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頂,其實真正看懂其門道的人能體會的是大圈套小圈,小圈別大圈的技藝手法,細膩的虛實轉化手法所得到的效果,是喂勁,引勁,拔根一系列手法的綜合運用。是松、沉、整的連續效果。截得住,連得起,發得出是太極拳運用的境界,非一日之功。

發---不到萬不得已太極拳不下絕招傷人,發就是其常用的方法,發是防禦之後的手段。一般亦「後發制人」這就是體現的「太極精神」也是武術的文明之舉,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的「仁」。化是多種手法的組合,發則是多種手段的綜合,裡面有圓、卷、揉、挫、勾、掛、分、合、震、送等。掤、履、擠、按、採、挒、肘、靠八法的學以致用,前、後、左、右、中的方位組合,太極拳的精髓便在其中了。

太極拳的手法可分為掌法,拳法,指法。不管怎麼分,歸根結底都離不開虛實法。以虛實感悟、判斷,化打。沒有虛實,就沒有陰陽也就不成為太極拳。掌法---太極拳習慣用掌,大都數時間都用掌法。分平掌,立掌。平掌一般在防禦上常用,比如按勁當中的收勢。立掌則常用到,攻防上都要用到。有直立,側立。有用掌身,掌根之分。掌根出擊往往帶有鼓盪。掌身往往在運化中應用。拳架中有不少人拳意不明一味以鬆軟為由,出掌成為塌掌,這樣就弱化了太極拳,成病拳耳。虛實是太極拳掌握程度的標誌,沒有虛實,或虛實不清是太極拳能否走入「懂勁」階段的試金石。太極拳的虛實也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要虛實分明,第二階段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第三階段要處處有虛實,虛實在處處,一寸有一寸虛實,一分有一分虛實,亳厘之間有毫釐虛實。處處有虛實和虛實在處處是反映了太極拳化即是打,打即是化的實質。不少太極拳同道都提到羅旋勁,我認為羅旋勁的本質就是虛實,沒有虛實是出不了真正的羅旋勁,相信各位同道應該有更深的感受。太極拳的掌最大的特點是陰陽掌,抱球就是其中陰陽掌的表達,分合往往用陰陽掌引化,化打更離不了陰陽的交換,縱觀整套太極拳手法都由陰陽掌組成,由此可以講太極拳離了陰陽虛實就難成為其太極拳了。

拳法---太極拳作為拳真正稱拳用拳的動作並不多,楊式拳里比較著名的有五錘(拳)撇身錘、搬攔錘,栽錘,指擋錘 加上肘底錘,用錘名代替拳稱我認為更多強調的是勢,所以太極拳拳勢很重要。除了被稱為錘的動作還有打虎勢,雙風貫耳都有出拳的。太極拳里有翻身撇身錘和進步搬攔錘,這兩個是比較典形的複合動作,有多重拳意和拳理支撐著。談談我對這兩個動作的理解,僅供參考。 撇身錘具有長途奔襲作用是勁勢十足的動作,進步搬攔錘則是近身貼打的動作,是腰腿勁的連續。有人把搬攔錘當作和撇身錘一樣打法,可能不一定適用拳理。其理由有三;一,這是兩個緊緊挨在一起的相連動作,從實用上講沒有必要兩長連擊,一長一短更符合練習,更符合實打需要。二,撇身錘是利用翻身之勢打出一記幅度不小的撇身之錘,可以過肩齊眉,也應該乘這個勢。三,搬攔錘則是受敵後的攔防出擊動作,此勁不宜過大,過明,用胯沉腰轉迎敵之擊,所以動作大了不僅失勢,而且沒用。我認為這兩個動作有區分才會有助於對太極拳的認識。

指法---拿、握、摔,打太極拳有自己的指法,柔中帶剛,剛中帶柔都會在指上體現出來。繞、卷、分、插、勾、帶、刮、抓都用指法。肘比肩靠長尺,拳比肘擊長尺、指比拳又長寸。練好指法是太極拳不可缺少的內容。力由脊發,植於根,發於端,指是未節,太極拳演練時的手指漲,可不是虛構的。

推薦閱讀:

八段錦和太極拳一天練幾遍合適,30多歲的人練習?
經絡與太極拳修鍊
楊氏府內派太極拳
陳式心意混元24式太極拳(五)
楊班侯太極拳提腿拳架的練法(2)

TAG:太極拳 | 知行合一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