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觀血液病之病因

  「中醫認為血液病之病因與六淫、疫毒、情志、體質、飲食起居、勞傷等密切相關,其發病機理不外正虛、血瘀、熱毒交織一起,相互影響。」河南省中醫院名醫堂血液病專家陳安民說。

  重補脾腎

  「人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的新生命,受精卵則源自父母的腎源之氣,沒有先天之根就沒有新的生命。而脾為後天生化之源,後天缺乏生化之源則難以活命。」陳安民說,骨能生髓、能藏精,精血可以互化。腎能生精,將先天精氣源源不斷地補充到骨髓。

  因此,對再生障礙性貧血、化療後骨髓抑制等虛證的治療,尤其要注重補益腎氣,遣方多從六味地黃系列演化而來,如陰陽辨證後用的左歸飲、右歸飲等。

  通過補腎把生機調動起來後,還要靠後天源源不斷的化生來給機體提供新的能量。食物和藥物的吸收,都離不開正常的脾胃功能。水谷精微轉化為血離不開脾,治療藥物的吸收運化同樣要依賴脾的功能。如果吃一點葯就嘔吐腹痛,正常的治療就無法進行。只有脾氣健旺,藥物的有效成分能被吸收傳輸至全身,才會收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因此應當把健脾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當然,補腎健脾同等重要並不是兩者各佔5成,而是根據脾腎病機的側重仔細權衡,科學組方,善補又不可偏廢。

  氣血陰陽同步共調

  氣屬陽,血屬陰,氣與血互根互生。氣虛時以補氣為主,佐以補血之品;血虛時可在補血之時,加用補氣之品。陳安民說,這是「陽中求陰、陰中求陽」辨證論治思想的運用。治療血瘀,必以氣推之助之帥之,是為行血而祛瘀;如果氣不足,要補氣。血瘀形成後,一定會阻礙氣的運行,因此治氣滯也要輔助活血祛瘀。

  治療血液病始終要注意陰陽變化,以陰陽為綱,補陰之中需兼以補陽;補陽之中需兼伍補陰。

  中醫治療靶點是「證」

  「中醫在不識病的情況下能治病,就是因為中醫的靶點是證。」陳安民說,對證不對病既是中醫的劣勢,也是中醫的優勢。說它是優勢,是因為疾病也是隨著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處在時刻變化中的,新發疾病層出不窮。一種新發疾病,在現代醫學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前,中醫就能根據其證候辨證論治。

  陳安民根據血液病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將其分為虛證、血證、熱證、瘀證四大基本證候。病發過程中的具體證候很多,虛證可以包括氣虛、血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以及心氣不足、心血不足、肝血不足等五臟諸虛。熱證可見外感邪熱、肺胃熱盛、邪熱充斥三焦、熱入血分、熱毒襲髓、氣虛發熱、血虛發熱、血郁發熱、肝鬱發熱等。血證可見邪熱迫血妄行、虛熱所致出血、氣虛不能攝血、脾虛不能統血等。瘀證可見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熱結血瘀、邪熱痰血互結成瘀、氣血瘀阻經絡臟腑而見各種雜證等。

  而且,疾病全過程可以由數個或多個證候組成。在多種證候中,單純出現一種證候者少見,多數為虛實並存、寒熱錯雜。在疾病的進展過程中,證候還會不斷變化。中醫治療血液病,不僅需要辨病,更需辨證。

  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會呈現不同的證候,不同的疾病又可能呈現同樣的證候。中醫治療的「靶點」是證,也因此而形成了中醫特有的「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準確辨證是中醫認知疾病的核心和治療的前提。

  此外陳安民說,根據血液病虛、血、熱、瘀四大證候,其治療也可分為補、活、清、消四大基本治法。如前所述,此四法要隨證候變化而運用,單用一種方法者很少,往往兩三種方法合用。遣方用藥也貴在「和中求效」。

  要有治未病意識

  用藥時,對用藥後患者的反應要有預見性,應該把「治未病」的理念用在處方配伍中,以和為貴,以保胃氣、正氣。

  陳安民認為,血液病多起病緩慢、病程長,且虛證多,補虛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服藥周期較長,有的需要1年以上。長期服藥會傷及脾胃,或由葯的偏性傷及其他器官正常生理功能而產生副作用或毒副反應。因此,在遣方時應該預見這些毒副反應並予以規避。

  另外,還要考慮預防疾病傳變的問題。比如,益氣養血之品其味多甘,可致中滿,應該配伍砂仁、木香、枳殼、山楂等消積導滯的助消化之品;對虛不受補、胃氣上逆導滯的乾嘔噁心,可配伍陳皮、半夏、藿香、竹茹、生薑和胃降逆;如果藥味厚重滋膩,脾胃無力運化而導致泄瀉,可配伍炒白朮、車前子、炒薏仁、炒山藥等;對平時肝陽亢盛、血壓較高者,可配伍川牛膝、夏枯草、廣地龍等。

推薦閱讀:

血液粘稠易「三高」, 試試這幾種普通食物, 讓血管幹乾淨凈
熊貓血和普通血型的區別?
怎樣增加血小板數量?
螞蟻的血液是什麼顏色的?
pd1抑製劑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為什麼無效?

TAG:中醫 | 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