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留戊二醛致腸鏡檢查後直腸乙狀結腸出血一例

患者 女,45 歲,因「發作性下腹隱痛不適 1 年」於我院門診就診。查體無陽性體征。行全結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檢查全過程順利,患者無不適主訴。腸鏡檢查後約 8h 患者出現左下腹部逐漸加劇的疼痛,約 16h 出現黏液、鮮血便,共約 4—5 次。24h 再次行腸鏡檢查,見直腸、乙狀結腸黏膜廣泛充血、糜爛,表面附著黏液,未見明顯潰瘍,降結腸、橫結腸及升結腸未見明顯異常。病理檢查:黏膜充血,上皮層及腺體缺失或減少,表面有纖維素及化膿性滲出,並有炎性細胞的浸潤,黏膜血管充血伴中度的巨噬細胞浸潤,隱窩破壞。擬「結腸炎」收住人院。人院後檢查:體溫正常,左下腹部壓痛,其餘無陽性體征。大便培養陰性,腹部 CT 及血管造影未見異常,自身抗體全套未見異常。予激素灌腸、抗感染、及對症處理,10d 後再查腸鏡未見明顯異常。最後診斷為「化學性結腸炎並出血」。 討論 戊二醛有明顯的殺菌效果,對人體有一定毒性,可引起皮疹、頭痛、呼吸道過敏。角膜、口腔黏膜、鼻黏膜的病變及局部組織水腫等,對部分人群有致敏作用,但國內鮮見由其引起結腸鏡檢查後結腸出血的報道。國外有報道,戊二醛殘留液致腸鏡檢查後 5—48h 出現腹部疼痛、血性黏液便,直腸出血、里急後重等癥狀。 本例患者在腸鏡檢查後 8—16h 出現腹痛加劇、黏液血便,腸鏡提示腸壁明顯充血、糜爛,我們認為是由戊二醛所致。因為雖間隔 24h,但兩次腸鏡表現完全不同,說明在短時間內腸壁出現了損傷,同時通過臨床資料分析,排除了可能引起相應癥狀的感染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缺血性腸炎等。同時該患初次腸鏡是由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操作,且整個經過順利,患者術中術畢無任何不適,因此排除了操作不當所致的機械性損傷。鑒於當日內鏡清洗中心護士是臨時抽調,對清洗流程不完全熟悉,可能因此導致戊二醛殘留。戊二醛直接接觸大腸黏膜,損傷大腸隱窩上皮細胞最終會引起組織壞死。當然,因個體差異,個別人對戊二醛比較敏感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戊二醛結腸炎患者的 l 臨床表現、內鏡特點、病理等往往缺乏特異性。因此患者的病史對診斷尤其重要。本例患者是在腸鏡檢查後約 8h 急性發病,24 h 內先後兩次完全不同的腸鏡結果,就是診斷的重要依據。鑒於腸鏡檢查中殘留於腸鏡上的戊二醛量畢竟很少,引起的化學損傷也就相對較小,所以我們認為一旦發生後可通過抗感染、少量激素灌腸、對症處理等而得以痊癒,一般不會發生如腸穿孔、腸壞死、結腸狹窄等併發症。此病例進一步提醒我們,在器械清洗消毒過程中,必須徹底清洗內鏡外表面,對內鏡內管道及各附件活檢人口閥門、吸引器按鈕和送氣送水按鈕均需徹底清洗殘留消毒液並吹乾,以避免發生戊二醛結腸炎,同時內鏡醫生在每次內鏡操作使用前需堅持持續送氣和送水步驟,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消毒液殘留所致併發症的發生。
推薦閱讀:

直腸滴入或直腸注入的藥物配製 (處方用量均為5歲內兒童劑量)轉載此處學習學習 基層茶社 基層醫生網
直腸癌化療期間飲食
直腸滴注 內病外治
直腸滴入
【1052】重磅!2016年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震撼發布!(附指南全文)

TAG:出血 | 檢查 | 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