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 公正 民主 自由
富裕 公正 民主 自由
劉進田
內容摘要: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邏輯結構看,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圓點內核,而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的價值內容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從核心價值觀的縱向源流看,貫穿於孫中山三民主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和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連續性重大社會理論中的核心價值觀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從核心價值觀的橫向社會基礎及其價值特徵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現代社會、國家政治制度、多元社會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共同價值,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最大價值共識。
關 鍵 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裕公正民主自由
作者簡介:劉進田,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2006年提出來的,至今已有6年了。在6年時間裡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了廣泛研究和宣傳,但效果並不是很好,表現在大多數人只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表述,但其中的內容和精神是什麼,並不完全知曉。針對這一嚴重問題,我們需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提煉出若干簡明扼要、易懂易記的詞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大塊」內容中提煉出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四個價值概念,以之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麼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四種價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擬對此問題作一論證和闡釋。
一、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大塊內容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有一個根本內容和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其他三大塊內容,都是圍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的,一旦離開了這個主題它們就會變成空洞的、抽象的東西,就會脫離中國實際和中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和追求。拿馬克思主義來講,如果脫離了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馬克思主義就會變成抽象的教條化的東西。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1]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要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道德情感和規範要反映和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否則是沒有意義的。正像論者所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一個基本內容,又是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展開的,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服務的。離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抽象地講馬克思主義指導和共產黨領導,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2]
既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內容和主題,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內容和本質是什麼呢?是鄧小平提出的社會主義本質觀。鄧小平從中國實際出發,深刻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教訓,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豐富內容,其內在本質就是鄧小平講的這28個字。本質是決定事物性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由其本質所決定。因此,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最能集中體現堅持鄧小平提出的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上。也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其他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其他內容都是圍繞著社會主義本質,為其充分展開和實現服務的。
既然鄧小平提出的社會主義本質觀是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內容,那麼,我們就必須從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來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富裕價值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的基礎價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其目的或價值就是要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擺脫貧窮,過上幸福生活。這是從人民角度講,從國家角度講就是追求富強,使國家強大起來。人民富裕,國家富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性內容和起碼追求。
其次,公正價值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特質性價值。公正價值體現在「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命題中。因為剝削、兩級分化,少數人富裕都是不公正的表現,所以,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就是要消除不公正,實現公正價值。公正作為社會關係和社會制度價值,其本質是勿損他人。剝削和兩級分化都是損害他人及其結果。共同富裕是社會公正的表現。公正是社會主義的特質性價值。
再次,民主價值蘊含於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因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主體是人民,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成果要讓人民共享。那麼,「共同富裕」就是人民共享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成果的體現。「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也是站在人民立場上作出的價值訴求。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主體都是人民,因而人民是經濟的主體,這是經濟民主。經濟民主決定政治民主,政治民主隨經濟民主和經濟利益而來。要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達到共同富裕,就必須要有政治民主。因為只有政府及其官員善待人民,對人民負責,才會有共同富裕,而政府及其官員善待人民,對人民負責的政治條件就是民主,就是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沒有共同富裕。因而,民主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
最後,自由價值蘊含於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因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為了實現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自由;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是為了實現人在社會面前的自由。生產力發展程度愈高,人就愈能自由支配自然界,成為自然的主人。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達到共同富裕,是為了平等、公平,為了不受他人損害,也不損害他人。平等是自由的前提,不損害他人就是不損害他人的自由。有了公平正義,就有了人與人的關係中的自由。正義本身就是自由和平等的統一。勿損他人,意味著我與他人是平等的;勿損他人主要是勿損他人的自由。可見,自由是公正價值中的根本要素。
於此足見,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中包含著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四種價值,而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內容和主題。因此,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質和精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中國人民百年來的根本價值訴求
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須解決兩大生存矛盾,即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人類歷史進入近代社會以來,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改造自然以滿足人的物質生活訴求。解決人與人的矛盾的國內方式主要是通過維護權利以實現公正價值訴求。解決國與國矛盾的方式主要是以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後盾維持民族國家關係之平等公平。因而,國家富強成為國家的價值訴求。國家內部人民的富裕,社會的公正要靠民主,民主的主體性前提是自由。因而,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現代性社會中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價值體系。現代性社會形態有著不同的表現,但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實現這四種價值的方式又有不盡相同之處。不同國家在實現上述四種價值方式上的差異,使得各國有了自己的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由此而來。這主要是由各國國情和文化傳統造成的。
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四種價值的排序和組合結構十分重要。在價值排序和組合結構上的差失會影響國家、政黨和人民的命運。儘管不同領袖人物和政黨對上述四種價值在排序上有所不同,但想實現這四種價值的願望,則是相同的。當然,價值排序和結構並非不重要,它往往制約著事情的興衰成敗。只有這四種價值排序組合好了,國家和人民才會走上成功和進步,才會有正確的歷史發展道路。
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試圖告別中國舊的文明秩序,建立新的現代性文明秩序。在孫中山看來現代性文明秩序的核心價值內容就是他提出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作為價值體系來看其內容正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
孫中山把「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看作是自由價值,把民權主義看作是平等價值,把民生主義看作是博愛價值。富裕和公正價值主要體現在民生主義裡面。孫首先強調的是富裕價值,表現在他把「三民主義」叫做「發財主義」,人人發財就是人人富裕。孫說:「中國人聽到說發財就很歡迎的緣故,因為中國現在到了民窮財盡的時代,人民所受的痛苦是貧窮,因為發財是救窮獨一無二的方法。」「我們的三民主義,便是發財主義。」[4]孫講的發財、富裕不是少數人的發財、富裕,而是全體國民的發財、富裕,這就要求把富裕價值和公正價值結合起來,這一結合體現在民生主義的基本內容之中。民生主義的基本內容是「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節制資本」的主張是既想利用資本,又想避免資本所造成的貧富兩級分化弊端。利用資本就是想實現富裕價值,因為資本制度能造成富裕;節制資本是想實現公正價值。這樣「節制資本」主張就把富裕和公正兩種價值結合起來了,既可以克服舊中國的貧窮,又可以避免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分化。「平均地權」就是收買地主土地為國家所有,不使土地只為地主所有,國家把收取的土地稅收用於民生,以解決貧富分化問題。可見,孫的民生主義主張正是要將富裕和公正兩種價值統一起來。所以孫中山說:「我們的民生主義是作全國大生利的事,要中國像英國美國一樣富足。」[5]又說:「民生主義即貧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壓制貧者是也。」[6]所以孫中山把「三民主義」也叫做社會主義。他所理解的社會主義就是富裕和公正的結合,像資本主義那樣富裕,但又沒有資本主義的兩級分化。孫中山講的民權主義就是民主價值和自由價值。民權是民生的政治保障,因而,民主和自由就成為兩種重要價值。可見,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核心價值觀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
後來國民黨蔣介石在同共產黨毛澤東的鬥爭中失敗了,共產黨毛澤東勝利了,其原因從核心價值觀上看,是因為國民黨蔣介石未能忠實地堅持「三民主義」中的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而共產黨毛澤東則通過新民主主義理論和實踐很好地吸收了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
蔣介石在取得全國政權以後,並沒有真正實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沒有進行土地革命,沒有實行土地國有,仍然實行土地地主所有制。這樣就解決不了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的富裕問題。蔣也沒有實行「節制資本」,而是憑藉政治權力,採取超經濟手段積累起了以四大家族為核心的國家官僚壟斷資本,加劇了貧富分化。李澤厚指出:「在辛亥革命後民生主義更是被人置於腦後,連孫中山的嫡系派別的大多數人也把它忘得一乾二淨」。[7]蔣介石對民生主義的忘記,也就是對富裕和公正兩種價值及其統一的忘記,同時也是對其中包含的自由和民主價值的忘記。對「三民主義」中四個核心價值的忘記正是國民黨蔣介石失敗的價值觀原因。
與此相反,毛澤東和共產黨人則通過新民主主義繼承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繼承了其中所包含的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毛澤東指出,孫中山重新解釋的三民主義同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即新民主主義政綱的基本點是相同的,所以共產黨承認三民主義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8]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現在所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義共和國。」[9]毛在談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時直接引用的是孫中山寫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對經濟的看法。他說:「中國經濟一定要走『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10]這就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也就是新民主主義的經濟。「而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就是這種新民主主義經濟的集中表現。」[11]顯然新民主主義理論與三民主義在經濟和政治上是相通的。由於三民主義中的核心價值觀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所以新民主主義中的核心價值觀也就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實行了新民主主義,實行了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所以在同蔣介石國民黨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蔣介石失敗的原因在價值觀上就是沒有堅持和實踐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之核心價值觀。
毛澤東1949年勝利的原因是由於堅持了新民主主義及其核心價值觀富裕、公正、民主、自由,而他在1953年以後所造成的曲折的原因則是由於他過早的放棄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及其核心價值觀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放棄新民主主義在經濟上,就是放棄以「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為基礎的民生主義,搞單純的公有制,所以也就放棄了富裕、公正價值,把社會主義搞成了貧窮的社會主義,搞成了平均主義;放棄新民主主義,在政治上就是放棄民權主義,人民沒有了人權、權利,這也就放棄了以權利和法律為保障的民主、自由價值。這樣就導致了中國現代化在1978年以前的彎路。
鄧小平1978年開始搞改革開放,把社會主義的本質創造性地解釋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從而繼承了新民主主義的基本內容和核心價值觀,同時也就繼承了三民主義及其核心價值觀,引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鄧小平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新民主主義、三民主義在核心價值觀上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於此足見,中國人民百年來的價值追求正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價值。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有其堅實的歷史實踐和歷史哲學根基的。我們應在尊重和理解中國人百年現代化歷史及其價值發展的基礎上來理解和確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會有深切厚重的歷史感,才能體現歷史智慧。以研究中國現代化歷史著稱的學者金耀基指出:「百年以來,中國長期處於國族求生存、發展而起的各種變革運動中,從曾(國藩)、李(鴻章)的洋務自強運動,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包括清代的『廢科舉』,『設學校』),到民初的新文化運動,以及1911年國民黨共和革命,1949年共產黨社會主義國家建構,一直到1978年開放改革所展開的經濟為中心的現代化發展。這一連串的變革運動背後,確有一股強烈的動力,那就是求國家之富強,求民族的獨立與尊嚴。……我們應該強調指出,中國現代性的建構絕不僅僅是求國家的富強(經濟現代化是而且僅是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的現代性,不多也不少,是指一個中國的現代文明秩序。」[12]「現代文明秩序」的價值觀內容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
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之核心價值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未得到真正的實踐體現,在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中以革命的形式得到體現,在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真正開始進入中國人民的現實生活中。確立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把百年來中國人民的現代化價值理想付諸實踐,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秩序。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當代中國人的最大價值共識。
上面我們從縱向時間維度論證了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明將這四種價值及其聯繫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有深厚歷史根據的。下面我們將從橫向空間維度論證將富裕、公正、民主、自由確定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理性,以表明這四種價值及其聯繫是當代中國人民的最大價值共識。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和確立,就是要在尊重價值差異中擴大價值認同,在包容價值多樣中增進價值共識
提出和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核心價值觀的前提背景是當代中國社會思想文化中存在著價值多樣和價值差異事實。價值多樣和差異的存在是價值事實,也是合理的。因為價值多樣與差異的存在表徵著社會生活的巨大活力和創造力,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然而,哲學辯證法告訴人們,多樣性和統一性、多與一是對立統一的,多樣性不能離開統一性,統一性也離不開多樣性。離開統一性的多樣性,會陷入無序無政府狀態,離開多樣性的統一性,會陷入僵化和專制狀態。我們既要避免無序無政府主義,也要防止僵化專制,因而要在尊重價值多樣的同時,尋求價值共識和價值認同。哈貝馬斯在批評阿多爾諾和利奧塔把統一性、整體性和共識視為虛假的,必定會抹殺個性、差異的觀點時指出:「共識並不像利奧塔所說,必定抹殺個性,取消話語的多元性,相反,是建築在個性和多元性的承認之上的。但承認多元性和個性決不意味著異質多元的話語可以不遵守任何規則,可以超越語言交往的有效性要求。」[13]那麼,在當代中國多樣差異的價值觀中具有最大共識性的價值觀是什麼呢?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價值。
1.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現代社會的共同價值。現代社會既不同於傳統社會,也有別於後現代社會。傳統社會的價值觀重視超驗崇高價值,現代社會重視經驗的功利的富裕價值;傳統社會重視等級價值,現代社會重視平等正義價值;傳統社會重視君主價值,現代社會重視民主價值;傳統社會重視支配控制價值,現代社會重視自由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屬於現代社會,處於馬克思所說的人類歷史第二大社會形態之中,因而其價值也就是現代社會的價值,不能是傳統社會的價值。我們不能把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混同起來,把傳統社會的價值誤認為是現代社會的價值,在國學熱尚盛的當下尤其須警惕這一價值誤置。當然現代社會也不同於後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要否定現代社會的主體性價值,消解主本,因而主體所追求的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也就不被重視。譬如,後現代社會價值反對正義、公正價值,認為正義價值像休謨說的那樣是建立在財產私有基礎上的,而財產私有制把人與人隔離開來,因而是必須加以否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於在社會發展階段上屬於現代社會,因而,它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現代社會價值保持一致,所以也就必須把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作為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固然有很多不同,但它們同屬於現代社會,這是相同的。區別在於,社會主義在上述四種價值的排序上把公正價值放在首位,而資本主義則把自由放在首位。李德順指出了:「從理論上看,社會主義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在尊重和保護自由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以平等為特徵的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後於資本主義、高於資本主義的價值追求。」[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當然要重視公正價值,但中國是在貧窮落後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因而不能只重視公正價值,還要重視富裕價值,同時要實現富裕和公正,又需要民主和自由。沒有民主和自由,絕不會有富裕和公正。例如,沒有市場經濟對人的自由的實踐肯定和釋放,就不可能有富裕,沒有民主就不會有共同富裕,即不可能有公正。所以富裕、公正、民主、自由諸價值是相互緊密聯繫的價值觀整體。
2.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國家政治制度或公共領域的共同價值。各價值領域的彼此分離化,特別是社會系統與文化系統價值的分離化,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上傳統與現代的基本分野,是現代性的核心所在。中國傳統思想家強調內聖和外王統一,從「現代理解世界的方式」看,內聖屬於個人人格完善價值,而外王則屬於社會政治制度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要屬於國家政治制度價值,因而不能將其完全歸於個人內在心性價值。有論者正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規定必須確立在國家制度文化層面,必須是一種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訴求,而不能變成僅僅是對公民的行為要求和道德規範。」[15]核心價值觀規範的行為主體主要是國家,而不是公民。「核心價值觀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制度精神』,它實際上是一種國家制度、一個國家運作模式賴以立足、藉以擴展、得以持續的靈魂,也是國家軟實力的內核。」[1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政治國家制度的價值,而政治國家制度的價值不同於個人內在心性價值。個人內在心性價值或內聖價值以崇高為特徵,而政治國家制度的價值以公正為特徵。羅爾斯說:「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17]正義或公正包含自由和平等,公正要靠民主來實現,這樣公正就同自由、民主內在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特徵在於國家具有組織經濟建設職能,肩負實現共同富裕責任,因而富裕價值就是國家制度所要達到的價值。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就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核心價值的國家政治制度定位要求我們不要把核心價值同個人心性價值、內聖價值混同起來。內聖價值是高度價值,而國家制度價值是中低度價值。富裕顯得低度甚至在有些人看來庸俗,但我們不可從道德理想主義的角度去否定它,否則會把國家引向道德浪漫主義歧途。
3.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多元文化價值思潮中的共同價值或「重疊共識」。中國社會文化轉型及其走向牽動著古今中西各種價值的顯現、參與和競爭。各種文化價值主張紛紛登場。有學者指出,中國當前存在著八種社會思潮,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外,還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民粹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18]八種思潮就是八種價值觀,這是我國當前的價值多元事實。價值多元是現代社會的特徵,是好事,它可以使社會具有活力,具有創造性,使各種價值可以相互制約,不至於使社會走向獨斷。但只有價值多元,沒有價值統一性和價值共識,社會就會陷入無序和動蕩。因此我們要尋找多元價值中的共同價值,在包容多樣中增進價值共識,在尊重差異中擴大價值認同。
多種思潮和價值中的共同價值就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新老左派的共同點在於主張「共同富裕」價值,主張民主價值。「共同富裕」也就是富裕加公正。自由主義主張自由、民主、富裕,強調機會平等。民主社會主義的價值是「五大原則」,即各國社會黨先後提出的自由、公正、團結、民主、人權。當代新儒家主張內聖開出新外王,而新外王的內容就是民主、自由、科學、法治。可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為各種文化思潮所認同,可以作為多元價值中的共同價值或羅爾斯所說的「重疊共識」。其實,多種社會思潮的價值分歧,主要不是表現在目的價值上,而是表現在手段價值上。富裕、公正、民主、自由作為目的價值,各種價值思潮一般都不反對,是認同的,分歧在於通過什麼方式來實現這些價值。譬如,民主價值大家都認同,但有的思潮主張通過多黨制、憲政來實現之,有的則反對用多黨制的方式來實現之。富裕價值有的人主張同市場經濟來實現之,有的則反對用市場經濟實現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保證在目的價值上達到共識,同時在手段價值上也有望擴大共識。因為只要能實現目的價值,那麼,大家是遲早會增進共識的。多種社會思潮及其多元價值,是社會公共領域中自生自發地產生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在國家主導下自覺形成的意識形態。作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越是切合社會公共領域的價值,越是切合人文學科真理就越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就是最為切合社會公共領域價值,最為切合人文學科真理的價值,因而它具有更多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因而它能具有引領社會思潮的作用。
4.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表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共同價值。這四種價值之所以是多種社會思潮和價值中的共同價值,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四種價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決定的價值體系。價值觀屬於社會意識和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和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決定了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特色主要表現在以公有製為主體和宏觀調控上,而公有制和宏觀調控的價值意義在於實現共同富裕,即實現富裕價值和公正價值的統一。「在清末立憲派和革命派有關是否需要社會革命的大論戰中,社會主義之所以是革命派的旗幟,這是因為他們既認同平等價值,又要求中國經濟發展應儘可能避免資本主義的弊病。而1919年以後,社會主義思潮的勃興,實際上正是平等和反對西方現在制度這兩種價值的再次匯合。」[19]在現實中社會主義通過公有制和宏觀調控兩種手段來實現平等、公平正義價值。在現實實踐中公有制如果能避免國企壟斷,宏觀調控如果能避免尋租,其公平正義價值是有望實現的。因此怎樣避免國企壟斷和政府尋租就成為社會主義能否實現公正、共同富裕價值的關鍵,亦即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實現的關鍵,這是一個尖銳的挑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市場經濟的價值之一是實現富裕價值。中西方實踐證明只有市場經濟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富裕價值。市場經濟的價值之二是實現公正價值,因為市場中的競爭和交換是平等競爭、平等交換,所以馬克思說市場是天然的平等派。平等體現著公正。當然市場經濟中的平等主要是機會平等,結果平等則要由公有制和宏觀調控等手段來補充。市場經濟的價值之三是實現自由價值,因為市場主體必須是自主的、自由的,是自由經營、自由交易的。市場經濟的價值之四是實現民主價值,因為市場主體的自主性和自身利益要求他們要保護自己權利,限制政府權力,這就是憲政民主。由此可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結構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其他經濟來說是普照的光,此普照之光從價值觀上理解就是富裕、公正、民主、自由,因而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注釋: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頁。
[2]袁貴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3]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
[4]孫中山:《三民主義》,中國長安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頁。
[5]孫中山:《女子須明白三民主義》。
[6]孫中山:《欲改造新國家當實行三民主義》。
[7]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修訂本,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頁。
[8]參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556頁。
[9]《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2頁。
[10]《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頁。
[11]同上。
[12]見丁學良:《辯論「中國模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頁。
[13][德]德特勒夫?霍爾斯特:《哈貝馬斯傳》,章國鋒譯,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146頁。
[14]李德順:《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公平正義》,《報刊文摘》,2012年6月11日。
[15]韓震:《民主、公正、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光明日報》2012年3月15日。
[16]侯惠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識?》,《紅旗文稿》,2012年第8期。
[17][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1頁。
[18]馬立誠:《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19]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43頁。
推薦閱讀:
※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香港第一 美國跌出前十
※【塘主作業】科學的理財規劃,邁向財富自由第一步
※保守主義者與自由至上論者:不和睦的表親(下)|羅伯特·尼斯比特
※王菲的"傳奇"源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