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古跡——浙江寧波鄞縣東錢湖石刻【圖文】
東錢湖石刻群位於浙江省鄞縣東錢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線。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至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前後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體。石刻群全部是圓雕。屬南宋時期的近140件,屬元明時期的超過40件。卒於北宋政和八年的冀國夫人葉氏太君的墓葬位於東錢湖鎮下水長樂里山,神道石刻群是在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由太君之孫史師才增置。
主要由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史浩墓道、史漸墓道、史彌遠墓道和余有丁墓道等5處墓前石刻組成,其中屬南宋時期的近140件,屬元明時期的超過40件。東錢湖石刻雕刻精美,形象生動逼真,且部分神道布局規整,整體保存較好,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罕見。
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為核心。其墓道長200米,寬25米。整組石刻氣勢雄偉,刻劃精緻,在中國現存發現明墓中較為罕見。
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為中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填補了中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其元明石刻部分也是研究元明職宮、衣冠、雕刻、墓葬等內容的重要實物。
其墓道選址運用堪輿學原理,依山臨水,兩旁按王公禮制,從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筍、石鼓、石羊(石虎)、石馬、武將、文相依次相對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精美傳神;武將戴盔穿甲,雙手握劍,威武肅穆;文相戴冠穿袍,雙手執稟,沉靜含蓄;石馬披鞍系緝,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堅耳睜目。馬鞍等處還飾有纏枝牡丹、海獸波濤等圖案,表達美好意象。
冀國夫人葉氏(1033—1118),慈溪人,19歲嫁配史簡,25歲夫亡,生遺腹子史詔(史浩祖父)。葉氏性格剛強,立誓守節,後史詔以八行垂訓被朝廷舉薦,家門漸漸興旺,子孫相繼入朝,一舉成為四明望族。享年86歲。葉氏墓初無石刻。南宋時後代增置墓道石刻,包括文臣、武將、站馬、蹲虎、跪羊、石筍等各一對,並壘成小池於墓道西側。在墓西南側建無量壽庵供奉。1935年,史氏後裔餘姚分支修太君墓,重豎墓碑一塊,上書「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造「鳥鳴橋」,並立「昭茲來許」碑一方。造像、牌樓毀圮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93年,史氏後裔集資捐修石階、圍牆,並從附近遷來南宋石刻虎、羊、筍等近十件。
清史在鼎《冀國夫人葉氏墓》曰:生前苦節耐時光,漠漠幽魂節更長。春露秋霜六百祀,墓旁猶覺姓名香。 史詔(1057——1129),字升之,冀國公史簡之子,早立志,律身甚嚴而事母極孝。受業於四明名士樓郁,「遇大比,輒引避;……誓終身母子不相離。」「善居鄉里。民有爭鬥,從先生求直,不復訟官。」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取士,詔補太學上舍太守,史詔避官,奉母遷居東錢湖大田山而未應命。宣和年間(1119——1125)再詔不赴,宋徽宗書以旌之,賜號「八行高士」,後稱「八行公」,並建「八行堂」紀念之。建炎四年(1130)卒,終年84歲。後追封越國公,危素撰墓誌。史詔墓道石刻是其被追封為越國公後補設的,為南宋早期作品,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宋·史彌大《謁越國公墓》曰:滿眼松楸護石塋,此來倍覺暗傷情。煙雲深處眠翁仲,俎豆香時薦特牲。一寺迫回溪水曲,萬山青向墓門橫。楊花無限營春思,送我輕舟十里程。
史漸(1124——1195),字進翁,號東皋,史浩堂弟,史嵩之祖父。幼年喪父,由母王氏撫養成人。40歲入太學。生7子,5人中進士。祖以孫貴,累封贈至太師齊國公。葬於東錢湖上水下庄黃梅山南坡辨利寺後山(今下庄),太常博士葉適撰墓誌。史漸墓前石刻建於南宋紹熙五年(1195)前後,墓道全長170餘米,分三平台,前後兩端各有牌坊1座,牌坊間列置石筍、石虎、石羊、石馬、石武將、石文臣等各1對。
史涓(1120—1202),字澤翁,史浩弟。補承議郎,卒贈中散大夫。墓道現存石像生6尊,包括武將2尊,文臣2尊,石馬1匹,石虎一隻。
史彌遠(1164——1233),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淳熙六年(1179)入官,十四年舉進士。累官至丞相。紹定七年(1234)卒,歸葬於母葬地大慈山,追封衛王,理宗御書神道碑額「公忠翊運定策元勛之碑」。史彌遠墓及墓道構築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前後,規模極為宏大,原長200餘米,享殿前後各一組石像生。盡毀。墓道左首大慈寺,創建於六朝,紹興二十年(1150)重建,史彌遠請為功德寺,時有僧人千餘。南宋時,五位日本高僧得道於此,回國傳法在日本建了大慈寺兩座,尊東錢湖大慈寺為祖庭。
大慈寺北首數百步,即為南宋宰相史彌遠之墓道,位於山嶴正中。陵墓由人工堆土壘石而成,高數十仞,周數千步,與兩旁山坡相接,凸立如山丘。墓四周原砌有石圍牆,上覆石筒瓦蓋頂,現仍可以辨認。墓周翠竹成蔭,松樟掩映。神道兩旁石翁仲、石獸依次屏立,墓道依山階遞升,長里許。居中尚存有祭亭,為五開間歇山頂,石柱承托。亭前有合抱銀杏二棵,為百年古木,久已枯槁;1993年忽又枯木逢春,枝葉扶疏,直插雲天。
明·屠隆《史彌遠墓》:霜落蒼藤老樹枯,眼看巨石壓重湖。墓前只有山僧住,黃葉青燈照野狐。 清董沛《史彌遠墓》:丞相墓前野草枯,御題碑碣半模糊。不知此地牛眠老,勝似天童嶺上無? 史浩入相,宋孝宗詔賜家廟,祀及五世。後罷政回到東錢湖,淳熙十五年(1188),因慨念始祖暨高祖俱無墳墓,於是卜地東錢湖下水之原,營造五穴,俱為衣冠葬。這是史氏家族最早卜葬東錢湖畔的記載。寶華寺在大慈寺邊上,與大慈寺同為史彌遠功德寺。墓道依山勢而築,有石羊、石虎、石馬、文臣、武將各1對,皆以太湖石雕琢,半數已殘。墓前後有石牌坊構件數堆,殘件特徵與史彌遠墓道石牌坊相似,是研究宋《營造法式》的重要實物。
史浩(1106——1194),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歷官三朝,為政一生。紹興五年(1194),卒於里第(生平詳見上編)。嘉泰元年(1201)樹碑,宋寧宗御書「純誠厚德元老之碑」,敕封魏王、越國公。墓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現存文臣、武將、石馬各1對。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浙江林女士卡內被盜90萬,只用了一招全部追回!趕快學起來!
※2018年浙江工業土地的價格肯定下降---因為沒錢
※2000萬標箱是這樣實現的 浙江日報
※杭州有兩家浙江製造的代表,一家是老闆電器,另一家是……
※浙江行>> 尋龍不獲,欣賞林包兩姓老族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