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閱讀】高山流水-古典音樂歷史典故
中國古典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門類,也是中華民族璀璨的藝術瑰寶。它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貌。或輕柔婉轉,或洶湧澎湃,琴簫琵琶,一曲知音,從音樂里流淌出高山流水般的情感,讓如今的我們仍能感受到當時創作者在琴瑟之間傳達出的心境。
古人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可見在古代人們把音樂置於重要的地位,認為它有淳風化俗的作用。人們常把樂與禮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認為「禮節民心,樂和民聲」「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古人認為用音樂來調和民心,就能使政通人和。正因為如此,音樂才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也因此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移風易俗是音樂的社會功用,而音樂對於普通人更重要的作用則在於能夠陶冶性情,是文人雅緻生活的點綴。東晉詩人陶淵明隱居田園,飲酒之後常常撫弄無弦琴以寄託情志。陶淵明本不善音律,而無弦琴也不加裝飾,所以他的這一愛好是純粹地藉助琴這一樂器來陶冶性情。唐代劉禹錫《陋室銘》中也說:「可以調素琴」,這裡的「素琴」也是如陶淵明的無弦琴一般不加裝飾的古琴,卻能夠使自己在陋室之中享受一份文人的清雅,自得其樂。
古人不僅關注到了音樂淳化風俗和陶冶性情的功用,而且在長久的音樂理論發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音樂審美。孔子評價《關雎》,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話,可見其在對音樂的審美上崇尚的是一種有節制的「中和之美」,而這也成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主要審美特徵。中和之美反映了中國古典音樂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這「中和之美」,既包含了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又有著使人心境平和的情懷,成為自古中國音樂所崇尚的理想境界。
關於音樂與欣賞者的差異,有一個「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典故。《古文觀止》中記錄了一個楚襄王與宋玉的故事,宋玉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辭賦家,才華橫溢,自視甚高。有一次楚襄王問他是否有過不檢點的行為,否則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喜歡他。宋玉說:「當一個人唱《下里》《巴人》這樣的歌曲的時候,跟著他唱的有幾千人;而他唱《陽春》《白雪》的時候,跟著他唱的不過幾十個人。由此看來,曲高和寡,歌曲越是高雅,唱和的人就越少。」楚王聽後,深以為然。《下里》《巴人》是戰國時期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通俗易唱,《陽春》《白雪》則曲調高雅,演唱複雜,所以能唱和的人很少。後人用「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用「陽春白雪」泛指高雅的藝術。
最後
推薦閱讀:
※看歷史典故,讀懂中華滄桑6
※給孩子說故事:煮豆燃萁(qí)-血永遠濃於水
※給孩子講國學:把古人的經驗用在今天的一本書籍
※給孩子講國學:日月風雨,古詩詞中描述的大自然蘊藏無盡的智慧寶藏
※歷史典故:蘇秦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