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官場「不倒翁」的秘訣絕學

官場「不倒翁」的秘訣絕學

冷成金

2011年12月08日14:48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國學大師錢穆指出,中國古代最無恥的時期就是唐末的五代。確實,五代是一個紛亂的時代,在這亂鬨哄的氛圍中,各色人等都容易顯示其本色。我們都知道,五代時期出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塘,而這裡我們要看的是那個歷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場不倒翁馮道。  馮道也曾艱苦樸素,為民說話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確實存在著一批「明君」、「賢相」,確實有很多正直的官吏在為民請命,在憂國憂民,確實有很多封建士大夫為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發展而嘔心瀝血,甚至殞身不恤;但無可否認,也確實存在著一批不辨是非、了無廉恥,不管誰當皇帝,只求有官可做的無恥之徒。這些人有時也能做一些好事,但從本質上講,其人格是卑微的,是絕不足以效法的。  馮道的出現確實是中國仕宦史上的一個奇蹟。  仔細讀《五代史·馮道傳》、《新五代史》及《資治通鑒》中的有關篇章,馮道這個官場不倒翁的形象就會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省交河縣東北)人,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據記載,馮道早先一邊耕種土地,一邊讀書學習,其家庭可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康之家。馮道幼時性格純厚,善寫文章,不以穿破衣服、吃粗食為恥。據查,他的祖先沒有一個縣令以上的官員,在當時的歷史情景中,馮道以這樣的家庭出身而想躋身官場,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唐末軍閥割據,戰亂頻仍,李克用割據晉陽,獨霸一方。從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里可以知道,李克用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人,其子李存勖在滅梁前期,也還頗有作為。也許是因為馮道看到了這一點,才投奔了李存勖,以圖前程。  此前,馮道在離家鄉較近的幽州做小吏。當時,幽州軍閥劉守光以兇殘聞名,即使對屬下也是一言不合,即加誅戮,甚至在殺人之後,還叫人「割其肉而生啖之」。一次,劉守光要攻打易、定二州,馮道卻敢勸阻,結果惹怒了劉守光,幾被殺死,經人說情,被押在獄中。由此可見,當時的馮道還是較為正直的。後來馮道經人幫助,逃奔太原,投在晉大將張承業的門下。不久,經張承業的推薦,馮道成了李存勖的親信。從此,馮道踏上了仕途。  馮道起初擔任晉王府書記,負責起草收發各種政令文告和軍事信函。不久,李存勖看到朱溫的後梁政權越加腐敗,就準備滅掉後梁。晉王和後梁的軍隊在黃河兩岸對峙,戰鬥打得十分殘酷,馮道身為李存勖的親信,卻能以身作則,過簡樸的生活。據記載,在軍中,他蓋了一個小小的茅草屋,連床席都沒有,只睡在一束乾草之上。  馮道還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糾紛。在消滅後梁的軍隊時,晉王的軍餉十分匱乏,因為陪李存勖吃飯的將領太多,主管人員弄不來那麼多供應,十分為難。大將郭崇韜對李存勖說:「供應緊張,能不能少幾個陪著吃飯的人?」李存勖發火說:「我想為那些替我賣命的人弄頓食吃都不成,哪裡還能當主帥呢?」郭崇韜嚇得不敢作聲,馮道在一邊說:「糧餉供應確實困難,郭崇韜這麼說,也是對大王的一片忠心啊!」這場風波就此消弭。  但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後唐以後,只重視那些名門貴族出身的人,馮道職位不高,徒步回家奔喪。直到李存勖被殺後,明宗鑒於前朝教訓,重用有文才的人,想以文治國,馮道這才被任命為宰相,真正發跡。  在馮道當宰相的七年間,應該說做了一些好事。一天,明宗問臣下年景如何,臣下們大多說了些粉飾太平的話,但馮道卻給明宗講了一個故事。馮道說:「我當年奉命公幹,途經井陘。我早就聽說井陘是個很難走的地方,人馬到了那裡,多發生被絆倒摔傷的事。因此我十分小心,沒有摔倒。沒想到到了平地,卻差點摔死,我這才明白要處處小心,時時提防。我的事雖小,卻可以用來比喻大的事情,望陛下不要以為五穀豐登、河清海晏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兢兢業業,不要放縱享樂,這是我們臣下所希望的呀!」又有一次,明宗問馮道:「天下百姓的日子怎麼樣?」馮道趁機進言說:「唐朝有位叫聶夷中的詩人,寫了一首《傷田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帝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宴,偏照逃亡屋』。」明宗聽後,連說好詩,並命人抄錄,經常誦習。  為做官而做官,正直向上之氣盡失  明宗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李從厚即位。從此以後,馮道就喪盡了正直向上之氣,一味地為做官而做官了。李從厚即位不到四個月,同宗李從珂即興兵來伐,要奪取帝位。李從厚得到消息後,連臣下也來不及告訴,就慌忙跑到自己的姨夫石敬塘的軍中。第二天早上,馮道及諸大臣來到朝堂,找不到皇帝,才知道李從珂兵變,並率兵往京城趕來。馮道這時的做法真是一反常態,極其出人意料。他本是明宗一手提拔,從寒微之族被任命為宰相,按常理說,此時正是他報答明宗大恩的時候,況且李從珂起兵實屬大逆不道。但馮道沒有考慮這些,他認為李從珂勢大,而李從厚尚未掌握實權,在權衡了利弊之後,他決定率領百官迎接李從珂。  馮道身為宰相,又兼一些官吏為他所親手提拔,他一倡議堅持,多數人也不好說什麼。雖然有中書舍人盧導等人抗議,但大多數人無奈,只得跟馮道一起到洛陽郊外去列隊迎接李從珂,並獻上了勸進文書。就這樣,馮道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搖身一變,又成了新朝的開國功臣。但李從珂對他不放心,把他放到外地任官,後來才把他調回京中,給了他一個沒有多大實權的司空之職。  不久,石敬塘同李從珂發生了衝突,石敬塘想借恢復明宗的旗號打倒李從珂。但石敬塘兵力很單簿,不能同李從珂抗衡。為了奪取帝位,石敬塘也不顧一切,竟派使者赴契丹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並許下三個條件,事成之後,一是向契丹稱臣,二是石敬塘向耶律德光稱兒子,三是割讓雁門關以北諸州給契丹。耶律德光正想插手中原,石敬塘主動去求,正合其意,便約定等中秋以後傾國赴援。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石敬塘打敗了李從珂,做了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  石敬塘以恢復明宗為號召,在當皇帝後,就把原明宗朝的官吏大多復了職。也許是因為馮道未受李從珂重用的緣故,馮道也被任命為宰相。  石敬塘當皇帝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實現對耶律德光許下的諾言,而自稱「兒皇帝」一事,實在是說不出口。據載,寫這道詔書的官吏當時是「色變手戰」,乃至於「泣下」,可見這是奇恥大辱。至於派人去契丹當冊禮使,更是一個既要忍辱負重,又要冒生命危險的事。石敬塘想派宰相馮道去,一是顯得鄭重,二是馮道較為老練。但石敬塘很為難,恐怕馮道拒絕。誰知馮道居然答應了。其實,石敬塘哪裡知道馮道的心思。馮道十分清楚,只有把耶律德光這個「爸爸皇帝」籠絡好了,「兒皇帝」也才好對付。從這一點看,馮道對於長保富貴的確算得上有膽有識。  馮道在契丹被阻留了兩個多月,耶律德光覺得這個老頭實在忠誠可靠,才決定放他回去。誰知馮道還不願回去,他多次上表,表示對耶律德光的忠誠,想留在契丹。越是這樣,耶律德光就越覺得應當讓他回去,好讓他在石敬塘那裡為自己辦事。經過多次反覆,馮道這才顯出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在路上走走停停,走了兩個多月,才出契丹的國境。他的隨從不解地問他:「能活著回來,恨不得插翅而飛,您為什麼要走得這麼慢呢?」馮道說:「一旦走快,就顯出逃跑的樣子。即使走得再快,契丹的快馬也能追上,那有什麼用呢?反不如慢慢而行!」隨從人員這才佩服馮道的深謀遠慮。  這趟出差回來,馮道可真的風光了,甚至連石敬塘都得巴結他。石敬塘讓馮道手掌兵權,「事無巨細,悉以歸之」,不久又加馮道為「魯國公」,終石敬塘一朝,石敬塘對馮道是「寵無與為比」。  石敬塘的後晉政權只維持了十年多就完蛋了。後晉出帝開運三年,耶律德光率三十萬軍隊南下,佔領了汴京。馮道大概覺得契丹人可以穩坐中原江山,就主動來投靠耶律德光。馮道滿以為耶律德光會熱烈歡迎,沒想到北方夷狄不懂中原的人情世故,耶律德光一見馮道,就指責他輔佐後晉的策略不對。這可把馮道嚇壞了,趕緊改換策略。耶律德光問:「你為什麼要來朝見我呢?」馮道說:「我既無兵又無城,怎敢不來呢?」又問:「你這老頭是個什麼樣的人?」答曰:「是個又憨又傻無德無才的糟老頭!」馮道的態度弄得耶律德光哭笑不得,就沒有難為他。由於馮道善於逢迎,耶律德光慢慢地相信並喜歡上了馮道,讓他當了遼王朝的「太傅」。  契丹人十分殘暴,三十萬大軍,無正常的軍需渠道,只靠剽掠為生,因而激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反抗。大概連馮道也看出契丹人如此下去長久不了,就開始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他想方設法地保護了一批投降契丹的漢族地方,為自己日後的仕途留下了退路。他這種做法,以至連歐陽修都認為「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馮)道一言之善也」。  在人民的反抗之下,契丹人被迫撤回,石敬塘的大將劉知遠趁機建立了後漢政權。劉知遠一方面想安定人心,籠絡勢力,一方面馮道也因保護別人而得讚譽,馮道被拜為太師。  隨時準備投靠新主子,想在下一個朝代繼續當官  五代時期的政權更迭,真如走馬燈一般,令人眼花繚亂。劉知遠的後漢政權剛剛建立四年,郭威就扯旗造反,帶兵攻入汴京。這時候的馮道,又故伎重施,準備率百官迎接郭威。他做了後唐明宗的七年宰相,尚且不念舊恩,何況只做了不到四年的後漢太師,更是不足掛齒。  於是,他率百官迎郭威進汴京,當上了郭威所建的後周政權的宰相,並主動請纓,用欺騙的手法收服了劉贇,為後漢的穩固立了大功。  但沒過幾年,郭威病死,郭威的義子柴榮繼位為周世宗。割據一方的後漢宗族劉崇勾結契丹,企圖一舉推翻後周政權。根據馮道半個世紀的經驗,此次後周是保不住了,肯定又得改朝換代,自己雖已近苟延殘喘之年,還是要保住官位爵祿。  柴榮當時只有34歲,年紀不大,卻很有膽識氣魄。當劉崇、契丹聯軍襲來時,一般大臣都認為皇帝新喪,人心易搖,不可輕動,但柴榮卻一定要親征。別人見柴榮意志堅定,便願隨出征,不再多說,只有馮道在一邊冷嘲熱諷地「固爭」,下面的對話很能刻畫出馮道的心態。柴榮說:「過去唐太宗征戰,都是親自出征,難道我就不能學學他嗎?」馮道說:「不知陛下是不是唐太宗。」柴榮又說:「以我兵力之強,出擊劉崇、契丹聯軍,猶如以山壓卵,如何不勝?」馮道說:「陛下能為山嗎?」這些莫名其妙的話說得柴榮大怒,他私下裡對人說:「馮道太看不起我了!」  其實,馮道倒不是看不起柴榮,而是在為自己在下一個什麼朝代做官留下一條後路,弄一點投靠新主子的資本。  誰知柴榮還真不怕邪,親率軍隊,於高平之戰中大敗劉崇、契丹聯軍。就在柴榮凱旋之時,馮道對在下一個王朝做官失去了信心。高平之戰的勝利終於送了他的老命。  馮道死在自己的家裡,死後無哀榮,身後境況凄涼。他一生度過了73個年頭,是封建官場的不倒翁,也是一個「長樂老」。  在任後漢宰相時,馮道作一篇《長樂老自敘》,這是中國封建官場上的無恥宣言。在這一宣言里,馮道把自己的覆歷表填得一清二楚,洋洋得意地羅列自己的歷任官職及封號,甚至還包括契丹政權授予他的「偽官」,可謂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了!  馮道的確是一位「長樂老」。中國人說「知足者常樂」,馮道是有官就長樂;中國人說「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馮道是無官不能活,有官萬事足。  馮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學」。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場常勝將軍,是一部活的教材。他一生的意義也許就是教人怎樣做官,他用一生的實踐向人們宣告著官場不倒的秘密:良心喪盡+善於投機。

推薦閱讀:

洞林秘訣卦生章
讓女生無法拒絕你的9個小秘訣,想脫單一個都不能落下
活在愛中的秘訣 -9
3862,,做老闆的秘訣:操控資源和金錢的能力
百歲女作家羅洪的長壽秘訣

TAG:官場 | 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