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聯中的比喻

對聯中的比喻

2010-03-30 19:51:18|分類: 對聯庫 |舉報 |字型大小訂閱

對聯中的比喻

張廣祥

在眾多修辭格中,比喻當屬最常見的了。比喻,即打比方,其基本的含義就是用具體的事物,概括而形象地說明另一較為複雜、抽象的事物,使之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有相當多的對聯就運用了比喻這一修辭。

  有的是明喻。這種形式多帶有喻詞「如」「像」「似」「若」等。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對聯以「逆水行舟」和「平原走馬」兩件具體的事情,來比喻「學」和「心」這兩件難以捉摸的事物,使學習之艱難與心之易放縱變抽象為具體、模糊為清晰,比喻貼切,富於哲理。再如紀曉嵐的自輓聯:「浮沉宦海為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上聯寫他的從政經歷,下聯寫他的治學生涯。透過「鷗鳥」「蠹魚」之形象生動的比喻,我們不是對其從政之坎坷起伏、治學之嚴謹刻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嗎?

有的是暗喻。即省去喻詞,隱去了比喻的形跡。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隱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如「谷乃園之寶;民以食為天」,「谷」「民」均是本體,「寶」「天」是喻體,通過系詞「乃」「以」二字,把本體和喻體組成相合的關係。又如清代詩人張爾藎為史可法衣冠冢題聯曰:「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聯中,那紅色的梅花多麼像忠臣因故國滅亡而悲痛欲絕時所流下的帶血的淚水,那皎潔的明月又多麼象史可法無比忠於明王朝的一顆高潔的心靈。但是,聯中不用任何帶有比喻意義的辭彙。

  似乎用得更多的是借喻。在明喻、暗喻中,本體和喻體是同時存在的,而借喻是只出現喻體,本體在聯中則不出現。比如大家普遍熟悉的:「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這是明朝知名翰林學士解縉撰寫的,後來還曾經被毛澤東引用到《反對黨八股》一文中。對聯表面上是寫牆頭蘆葦和山間竹筍的形態特徵,其實是在諷刺挖苦那些徒有虛名,並無真才實學,只會搖頭晃腦,夸夸其談的腐儒。又如題河北趙縣趙州橋的一個對聯云:「水從碧玉環中去;人在蒼龍背上行。」上聯中的「碧玉環」比喻橋洞,下聯中的「蒼龍背」比喻橋面。雖然不見本體,但是本體猶在,語言卻大為簡煉。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掀起後,上海市各階層愛國人士曾使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對內外敵人開展了無情的鬥爭,其中對聯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閘北一家蟲鳥店貼的是:「三鳥害人鴉鴞鴇;一群賣國鹿獐螬。」上聯的「鴉」即烏鴉,「鴞」即貓頭鷹,「鴇」是一種壞鳥。這三種鳥,都曾被人們看成是不祥之鳥。下聯的「獐」也是一種鹿,「螬」是一種吃莊稼的害蟲。下聯的「鹿獐螬」三字又分別諧「陸」「章」「曹」。顯然,這副對聯主要用比喻的手法,在罵賣國賊陸宗輿、章宗祥、曹汝霖都是獸類,不是人!

  還有用博喻的。這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說明一個本體。王力先生所題桂林小廣寒樓聯,堪稱這方面的代表作:「甲天下名不虛傳: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佳擬紫金,高若鷲峰,穆方牯嶺,妙逾雁盪,古比虎丘,激動著倜儻豪情,志奮鯤鵬,思存霄漢,目空培塿,胸滌塵埃,心曠神怡消塊壘;冠寰球人皆嚮往: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放歌疊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賞雨花橋,賦詩蘆笛,引起了連翩遐想,農甘隴畝,士樂縹緗,工展鴻圖,商操勝算,河清海晏慶昇平。」上聯連用八個喻詞,充分表現了桂林之「奇、幽、雅、佳、高、穆、妙、古」等風景特色。  

除此之外,比喻的其他變體如倒喻、引喻、強喻、互喻等,也在對聯中有所運用。


推薦閱讀:

<撒種的比喻>
??太有才了,比喻的很恰當,實在經典!
到底是剩男急還是剩女急?網友的一個比喻,道出了最後的真相
你知道哪些運用比喻/類比的高手?

TAG:對聯 | 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