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隋煬帝楊廣「弊在當代,功在千秋」?為何隋朝兩世而亡?

隋·楊廣《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首先我有些話想和讀者們說,說實話,我知道在頭條號上寫這種歷史科普文並不討喜,而且很多人都說,所謂的「自媒體」就是絕不能獨芳自賞,但我不以為意!

從小,我就愛看我大華夏的古代歷史,真的是極其令人自豪!請不要說我是民族主義者,一個人就應該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能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其實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因為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說的有點多,下面進入正文。)

富大龍飾演隋煬帝

楊廣是隋朝滅亡的關鍵,從楊廣身上可以看到整個隋朝的發展過程。

首先楊廣上位就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隋書》:文帝寢疾病危,煬帝調戲文帝后妃宣華夫人陳氏,文帝臨終欲易儲。

但是,大家要知道《隋書》可是唐代史官編撰的,下面看看本紀是怎麼記載的。

「甲辰,上以疾甚,卧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寶殿,時年六十四。」

甲辰時,隋文帝感到自己已時日無多,和百官握手訣別。丁未時,文帝死於大寶殿。

記載完全不同,那麼哪個可信哪?見仁見智吧!

重點來了,楊廣即位,史載其有效秦皇漢武之心,定年號「大業」!

「大業」這個年號可十分不簡單,大家自己領會精神吧!

隋朝時期疆域

四百年上下長時間的大分裂時代,終被隋朝划上了句號。民族在四百年的過程中海納百川,吸收胡族尚武之風,漢化了胡族,民族實現融合。可這「陣痛」以及遺留問題又哪有那麼容易過去!

隋文帝改革,不光有民族融合問題,尚有世家控制了文官系統,貴戚控制了軍隊實權,「皇帝」就相當於「世家聯盟的領袖」。換言之,皇帝多有掣肘,所以楊廣要鞏固統治——集權!

下面梳理一下楊廣在位期間的「大事」。

遷都洛陽是楊廣做的影響極大的政治行為。

「遷都,好大的手筆。」洛陽為天下之中,天下分裂久矣,關中關隴貴族勢力根深蒂固,還有世家大族崔盧李鄭,楊廣遷都洛陽的目的就是逐漸瓦解各世家大族的勢力,想要把權力收歸己用,實現中央集權。

「十一月乙未,幸洛陽。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大業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蕭氏為皇后。改豫州為溱州,洛州為豫州。」

京杭大運河浙江段

唐·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而修大運河則是人盡皆知,連接南北全國各地,開展南北融合,利於隋朝控制、消滅地方集團勢力的威脅。此運河對於後世華夏之重要性,大家有目共睹!

楊廣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恢復「國子監」、「太學」,打開寒門衝擊上層的通道!(自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世家就一直把握著國家的上層統治,庶民並沒有向上的通道,已三百餘年!)

楊廣打擊突厥等外族。重建西域絲綢之路。但三伐高句麗之戰,隋亡。

「以隋的綜合國力,滅高句麗易如反掌,敗在君主不知兵而剛愎自用,親自出征指揮,一來軍事指揮錯誤,二來為保護君主軍隊有所顧忌。另外君主因一己之事功,求片面榮耀,為意氣顏面,不計代價,對彈丸之地數次傾全國之力,終至大錯。本來征伐失敗無甚大礙,只因親征失利而意氣用事,一方面一得力將帥即可解決,卻徵用舉國財量人士,再次以身犯險重蹈前轍。」(這是我曾看到的對三征高麗的評論,侵刪!)

隋朝兩代皇帝拼儘力氣削弱世家大族,目的是皇帝可以中央集權。

那麼,征高麗失敗後,統治集團出現了裂痕!

楊玄感跳了出來,你楊廣不行,換我做皇帝吧!

李淵為首的關隴世家,叛變了。

山東世家大族擁立竇建德,叛變了。

貴戚重臣宇文家族、王世充,叛變了。

隋朝根本救不回,高層合夥趁底層動亂之機,推翻皇家,誰都救不了隋朝!

綜上,隋朝收拾魏晉的爛攤子,另立乾坤,但楊廣操之過急,開科舉動搖世家根本,遷洛陽鞏固統治,開運河貫通南北,任何一件都是一代皇帝能做的極限!當然,最後楊廣親征高麗,三次傾國之力均失敗,農民起義後,貴族藉機反叛,利益集團分裂,萬劫不復。

可能楊廣想的很好,征討高麗成功後,攜大勝之威,平定國內叛亂!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所以隋朝亡!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


推薦閱讀:

歷史上隋朝的騎兵是不是人馬具裝?
中國歷代有沒有實行過九州制?
燕雲十八騎真的存在嗎?
北周為什麼會禪讓皇位給楊堅?

TAG:隋朝 | 隋煬帝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