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寺廟匯總。
文峰寺位於雲南省麗江壩子西南文筆山腰,是著名的喇嘛教聖地,滇西北噶舉派喇嘛教最高學府。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文峰寺原有大殿5 院,僧房24院,建設規模居麗江寺院之首。現存主體建築大殿和僧房2院,大殿為三重檐樓閣式建築,面闊22.06米,總進深20.2米。頂層屋頂為四角攢尖頂,形如四方亭閣,位於大殿最高層。一、二層檐下均施異形斗拱。殿內空間宏敞,高 4米,6棵方形金柱雕有蓮瓣及各種圖案,承托著雕捲雲紋樣的大雀替。雀替柱身通體施貼金箔,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覆斗式藻井繪有喇嘛教八寶和金剛座圖樣,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寺背後的文筆山腰間有一靈洞號稱「南贍部州第一靈洞」,是滇西北噶舉派十三大喇嘛寺已取得「格隆」稱號喇嘛坐禪學經的地方。 四川德格八邦寺
八邦寺位於四川省德格縣八邦鄉政(蟹)府北300米處的俄色拉山麓,海拔3800米,相傳於南宋高宗二年(1128年),由噶瑪巴一世都松飲巴始建,系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多康地區之宗教中心。整個寺院以主殿為中心,依山逶迤而下,分別為經堂、行院、僧校、印經院、跳神法台及僧舍。計有大寺三院、小寺五院、講堂三十五處、禪堂二十五所、大小僧舍一百八十餘間。主殿(卓拉空)高二十四米,樓三層、房八十三間,金頂紅牆、丹青披佛,十分富麗堂皇。泥塑和壁畫刀筆細膩,形象逼真。盛時有僧八百人,現今常有僧四百餘人,規模之大居噶舉派寺廟之最。還有屬寺一百餘座,分布於康、青、滇及西藏的波密、昌都地區。八邦寺與楚浦寺共為噶瑪噶舉的上下二主寺,凡多康的噶舉派教徒欲入藏受比丘戒者,例須先在八邦寺住學三年,方能取得入藏受戒的資格。寺內收藏典籍豐富,現有各種經書三萬餘函,木刻經版近四萬塊,其中包括全套的噶舉五大文庫存和珍稀的藏醫塞魯派典籍。寺內有各種唐卡一萬餘幅,半為稀世珍品,是著名的噶瑪唐卡畫派的代表,被稱為「八邦一絕」。還有大小銅佛一萬餘尊,其中有歷代王朝之賜品和不丹等國的供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青海西寧瞿曇寺
瞿曇寺位於青海省樂都縣城南約20公里的馬圈溝,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賜額瞿曇寺,命喇嘛三羅藏主持,寺從此聞名。全寺依山面水,三進院落,為明代宮式建築。從山門起的中軸線上,依次有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隆國殿等,兩旁配置碑亭、壁畫廊、大小鐘鼓樓、佛塔、經堂等小建築。單體建築中以隆國殿規模最大,重檐廡殿頂,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全寺從金剛殿起,經大小鐘鼓樓、隆國殿兩側及壁畫廊,布滿彩色巨幅壁畫,為明代早期藝術精品。 內蒙古美岱召
美岱召又名靈覺寺,位於包頭市薩拉齊鎮東20公里的大青山麓,是明萬曆年三年(1575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坦汗所建,為內蒙古地區最早的召廟。邁達里胡圖克圖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曾來此傳教,所以又叫做「邁達里廟」。美岱召是一座堡寨式建築,佔地40000多平方米,四周圍以長190米、高5米的石砌城牆。城牆牆體內為黃土夯築,外表砌以毛石,四角建有角樓。從美岱召的整體建築布局來看,它是集城、寺、宅一體的建築。初建時,是阿拉坦汗及其家人居住和生活的官邸。與明修好後,阿拉坦汗被封為「順義王」。其晚年篤信喇嘛教,在城堡內修建了寺廟殿宇,成為阿拉坦汗及其後人政治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美岱召是融合蒙藏風格,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時的一個重要弘法中心,它對於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美術史都具有重要價值。 內蒙古大召
大召蒙語稱「伊克召」意為「大廟」。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前街。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主持創建的。明延賜名「弘慈寺」。寺中釋迦牟尼像是銀鑄的,故又稱銀佛寺。西藏的三世達賴喇嘛曾親臨大召為銀佛主持了開光法會。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擴建,大殿改鋪黃琉璃瓦,並充作帝廟。大召除大殿外,皆為漢式廟宇布局。大殿是常見的藏漢式喇嘛廟形制,由三部分組成。前部是雙層三開間的前殿,下層為空廊;中部是經堂;後部是佛堂,佛堂內正中供奉的就是銀鑄佛像,佛像前有一對金色的木雕巨龍蟠於木柱之上。殿前有空心石獅子一對。召內另有山門、過殿、東西配殿、九間樓等建築。大召的宗教文物眾多,其中銀佛,龍雕、壁畫堪稱「大召三絕」。大召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 內蒙古席力圖召
席力圖召是蒙古語,首席或法座的意思,漢名近壽寺,為康熙所賜。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中部。始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5年)。後在清朝年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為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並掌握著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佔地面積1.3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千平方米。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築,金碧輝煌。大殿採用藏式結構,四壁用彩色琉璃磚包鑲,殿頂有銅鑄鎏金寶瓶、發倫、飛龍、祥鹿等飾物,大門塗以朱紅重彩,前側立有清康熙御制「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召廟的東南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塔,高15米,頗為雄偉。上繪彩色圖案並寫有佛教六字真言,其精緻完美,在內蒙古現存喇嘛塔中堪稱第一。席力圖召內的壁畫,亦遠近聞名。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現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廟,每年還會在這裡舉行佛會、跳「恰木」等宗教活動。 內蒙古准格爾召
准格爾召又名西召,藏名葛丹石達辦布大爾展林寺,座落在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西南,是鄂爾多斯市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召廟。始建於明天啟三年(1623),清政(蟹)府賜名為寶堂寺。是一座黃綠相間磁瓦蓋頂的正殿大廟。廟內供釋迦牟尼雕像,從明、清以來三百多年不斷擴建整修。准格爾召的主要建築為經堂、佛殿及左右配殿。這些殿宇,全部用黃綠兩色琉璃瓦復蓋,並堆綉各式圖案花紋,極為絢麗。其他小廟和倉房,不規則地散布在大殿兩側及後方,自成系統。其結構有漢式和藏式兩種。喇嘛住宅一般保持200多間,常住喇嘛300餘人,參加唪經喇嘛600多人。准格爾召平時佛事活動頻繁。准格爾召所保留的格魯派喇嘛教宗教儀軌,對展示和研究蒙古族地方格魯派喇嘛教的歷史、現狀以及蒙古族的歷史文化都具有很高價值。此外,該寺的召廟志記述完整,所藏經卷亦可謂浩繁。寺中供有用金銀鑄造、如人身量一般大的至尊釋迦牟尼、至尊彌勒菩薩、軌範師蓮花生等三尊威光四射的身像。法相僧院及密僧院中,講、聽興盛。 內蒙古五當召
五當召原名巴達嘎爾廟,藏語意為「白蓮花」,位於內蒙古包頭市東北約70公里的五當溝內。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是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在此興建的,逐步擴大規模。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召廟主體由六個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幢安放歷代活佛骨灰的靈堂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喇嘛舍房。建築採用西藏式建築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映照在藍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顯輝煌耀眼。主建築為蘇古沁獨宮,裡面供奉著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蘇古沁宮的西邊為講授佛教教義的卻依林獨宮。五當召是享有特權的政教合一寺院,設有監獄、法庭,並有武裝。活佛傳世七代,喇嘛最多時達1200餘人。 內蒙古小召
小召又稱崇福寺,在呼和浩特舊城小召街,蒙語原稱作把格召 (小的意思),清康熙36年(公元1697年)建成。小召原是明朝俺答汗(阿拉坦汗)的後裔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寺院。康熙31年(公元1692年),康熙委派在小召坐床的托音二世做了呼和浩特掌印扎薩克達喇嘛。托音二世於是展開活動,一方面受命入藏聯絡班撣,又隨康熙皇帝出征協助策劃。因此,康熙西征凱旋迴京時路經歸化城,駐蹕小召,並將甲宵、弓箭、腰刀等隨身之物,留在小召做為紀念。後又在小召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立石碑,紀念他的勝利,同時也表彰了小召活佛有功。從此,小召在當時的歸化城召廟中的地位曾一度凌駕於大召之上。小召喇嘛受到清皇帝的許多特殊恩賜,如獨許應用蒙文經典。小召除了得到本地人的布施外,康熙皇帝還特別批准內蒙東部科爾沁十旗做為托音呼田克圖的化緣地點。小召的顯赫地位在托音二世死後,逐漸走了下坡路。到了嘉慶年間,呼和浩特召廟的權利中心已經轉移到席力圖召。 新疆巴倫台黃廟
巴倫台黃廟位於新疆自治區巴音郭楞和靜縣北部天山深處,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宗教法名「夏爾布達爾傑楞」,意為「黃教聖地」。始建於乾隆年間,落成於光緒十四年。該廟是聘請西藏、內蒙的能工巧匠,耗費500兩黃金建造的。整個建築結構嚴謹,軒宇昂然,並與金庫熱等14座廟宇組成氣勢森嚴的喇嘛寺廟古建築群,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歷史上最盛時,喇嘛多達四五百人。現有的黃廟,金庫熱、蓋干拉吾龍等殿堂尚保存完整。黃廟殿堂內珍藏著許多珍貴的經卷和稀世文物,大殿中央供奉著一尊巨大的金身麥德爾佛像。東、西後殿中供奉彌勒佛、觀世音菩薩等諸多銅佛像。大殿四壁皆塑有擴法神像,栩栩如生,生動精美,每天前來育經朝聖的教徒絡繹不絕,香火極旺。 新疆伊犁聖佑廟
聖佑廟藏語名「吉金鈴」,蒙古語名為「博格達夏格松」。位於新疆伊犁昭蘇縣城西北三公里處,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始建於清朝(1889年),現存建築8座,面積2000平方米,寺廟佔地數百畝之多。寺廟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寶殿,後殿,東西配殿等布局對稱。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檐斗拱,畫棟雕梁,鎏金瀝粉,氣勢恢宏。正壁和殿廊上繪有珍禽異獸,奇花異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我國中原傳統風格的壁畫,廊畫等。大殿前,高懸漢文書寫的「敕建聖佑廟」匾額。殿內陳設著數百尊佛像,張掛著來自西藏的帳幔,旗幅,銹工極其精美。佛樓上的蒙古包里,佛像,各種金銀祖魯杯滿設祭壇,大小古鐘聲播草原遠近。寺院內古木繁蔭,晨鐘暮鼓,僧眾齊集,鳥鳴雀舞,顯得古樸而又莊嚴肅穆。 西藏拉薩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舊城中心,始建於647年。當時松贊干布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兩公主入藏時各帶了一尊珍貴的釋迦牟尼像,松贊干布決定修建一座收藏佛像和經書的佛堂,即大昭寺。大昭寺現佔地25100餘平方米,中間是巨大天井,四面沿牆壁修建佛堂。殿高四層,上覆金頂,屋檐下吊銅鈴,具有唐代及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特色。四周走廊和經堂、佛殿布滿藏式壁畫,描述歷史人物和神話故事,長近千米。大殿中間座上的釋迦牟尼十二歲時等身鍍金銅像,是當年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1409年黃教祖師宗喀巴給佛像獻上了金制玉佛冠,佛像變得更加威嚴。在內殿前還雕有當年運送釋迦像的四力士像。大殿兩側配殿中供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尺尊公主的塑像。簽瓶是清乾隆57年(1792)所賜,筒內放置如意象牙五支,供尋找活佛和呼圖克圖靈童時用,常供奉在宗喀巴佛像前。寺內還保存著自唐代以來的各種典籍、檔案等大量珍貴文物。 西藏拉薩小昭寺
小昭寺位於拉薩著名的八角街北面,與大昭寺相距不足千米,始建於唐代(646年),與大昭寺同時。最初是由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漢族工匠建造,早期建築系仿漢唐風格。小昭寺座西朝東,由庭院、神殿、門樓、釋迦牟尼像、屋面金頂和內外轉經迴廊組成,總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歷史上幾經火焚後重建,現存的建築中只有底層神殿是早期的建築,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四周環繞花草、捲雲以及珠寶、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殿共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廓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三層樓上過去是達賴喇嘛下榻的地方。小昭寺的金頂也是漢地的歇山式樣,整座建築風格漢藏合璧。寺內原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帶進藏,是西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後來在金城公主時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將尺尊公主攜帶的另一尊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移至小昭寺,成為小昭寺的主聖。如今這裡是西藏僧侶修習密宗的上密院,這是格魯派僧人修習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昌珠寺
昌珠寺位於西藏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始建於吐蕃松贊干布時代,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寺中有一口銅鐘在整個西藏都很有名。帕竹政權時期,昌珠寺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昌珠寺在其晚期歸屬格魯派。藏語中,昌是鷹、鷂的意思,珠是龍的意思。相傳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惡龍,被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降伏後才得以建寺,故得名。據說蓮花生和米拉日巴等藏傳佛教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昌珠寺周圍修行。昌珠寺由大殿、轉經圍廊、廊院三部分組成。主要建築是措欽大殿,殿內供奉一尊三世佛像,和其它寺廟裡不一樣的是,這尊銅佛像是由全銅澆鑄而成,甚有特色。昌珠寺的珍珠唐卡為鎮寺之寶,長2米、寬1.2米,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共耗珍珠26兩,計29026顆,鑲嵌鑽石一顆,紅寶石二顆,藍寶石一顆,紫寶石0.55兩,綠松石0.91兩,計185粒,珊瑚4.1兩,計1997顆,黃金15.5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桑耶寺
「桑耶」,藏語譯音,意為「不可想像」。桑耶寺位於西藏札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臨近吐蕃贊普冬宮所在地扎瑪宮。由赤松德贊親自主持奠基修建,始建於76 2年,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桑耶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羅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烏達波寺為藍本而建造的。整個建築群佔地面積11萬餘平方米,完全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偉的烏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太陽、月亮兩殿象徵宇宙中的日、月兩輪;烏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圍均勻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威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環繞寺廟的圓形圍牆象徵世界外圍的鐵圍山。「烏孜」大殿即「祖拉廉」,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大殿正門口有一座石碑和一口銅鐘,還有石獅一對,形制大小完全一致。大銅鐘鍾高1.1米,直徑0.55米,鐘上鑄有古藏文,十分罕見。據《賢者喜宴》載,此銅鐘是西藏地區所鑄的第一口鐘。該寺是最早傳播舊密法的寺院,藏傳佛教寧瑪派興起後,該寺屬寧瑪派。後因薩迦派曾出資修復,寺政又由薩迦派掌管一部分。 西藏托林寺
托林寺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扎達縣境內,由古格王扎西袞之子益西沃於996年仿桑耶寺而建,托林,意為「飛翔空中永不墜落」。由於古格王朝的大力興佛,托林寺便逐漸成為當時的佛教中心。在藏族歷史上,托林寺的地位舉足輕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峽、仁欽桑布等任務的故事都以托林寺為背景展開。完好時的托林寺由迦薩殿、白殿、十八羅漢殿、米勒佛殿、護法神殿阿底峽殿、仁欽桑布譯師殿以及眾多僧舍、佛塔林構成,規模宏大,而今已很難從遺存的斷牆殘塔窺見當初的規模格局了。托林寺的建築風格和壁畫明顯直接受尼泊爾和印度的影響,是各地的建築和佛像風格的集大成者。現存的托林寺的主殿,是一座壇城式建築,造型典雅,建構奇特,四面的高塔象徵四大護法金剛,殿內供奉了許多鎦金佛像。其中的壁畫保存完好,裡面的壁畫仍栩栩如生。塔林分兩組,每組塔群中各有三條長塔,每條長塔由幾十乃至幾百座形式相同的小塔一字排列連成一串,長達幾十米至幾百米,十分壯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楚浦寺
楚浦寺又稱「楚布寺」、「楚普寺」或「磋布寺」,位於距西藏自治區拉薩約七十公里的堆龍德慶縣那嘎鄉境內白瑪瓊宗山下,海拔4400米。由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於1189年修建,是噶瑪噶舉派的主寺。楚浦寺坐北朝南,建築群以大殿為中心分布,包括經堂、佛堂、護法殿、佛學院、密宗修習院、活佛私邸及僧舍等。杜康大殿是楚浦寺的主要建築,高三層,面積614平方米,由經堂和佛殿等組成。經堂中心升起一層,構成高敞天窗用以採光。這裡是全寺僧侶集會、誦經的活動場所。經堂內裝飾華麗、雕樑畫棟,幃幔交織,五光十色。經堂四壁繪有十六羅漢等壁畫。楚布寺所藏的稀世文物,有江浦寺建寺碑、高約兩米半,寬約半米,上刻古藏文,是研究吐蕃時期重要的史料。空住佛,楚布寺鎮寺之寶,傳說銀像塑成之後竟自動懸浮空中達七天之久。第二世噶瑪巴活佛嘎瑪巴希,長時間在成吉思汗宮廷中傳教,蒙古大汗蒙哥專門賜給他一顆金印和一頂金邊黑帽,故稱黑帽派。1283年, 二世噶瑪巴逝世前,在楚布寺開創了活佛轉世的宗教習俗。活佛的轉世習俗就是從楚布寺開始的,後來在西藏的其它教派推而廣之。 西藏日喀則夏魯寺
夏魯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市東南20處的夏魯村,於宋元祜二年(1087)由僧人吉尊西饒瓊乃創建。為藏傳佛教後弘期所建的著名寺院,屬被譽為藏傳佛教各教派之源的布頓教派,也是藏傳佛教夏魯派的主寺。夏魯寺內的主體建築為「夏魯拉康」,由大殿、四個扎倉及僧舍組成。大殿坐西朝東,為兩層,底層主殿為集合埸所,面積約1500平方米,內供釋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像;兩側有經堂,藏有《甘珠爾》、《丹珠爾》經。大殿的第二層屬漢式四合院布局,設正殿、配殿、前殿、左右對稱。四個殿堂各設琉璃歇山頂和飛檐翹角,檐下為斗拱。屋脊是琉璃面磚,瓦當圖案多形,有仕女、飛天、獅虎、花卉等。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和布敦大師塑像,還有大小不一的銅噶當塔。用檀香木製成的經版和盛聖水用的罈子並稱寺內兩寶。該寺以具有藏、漢風格完美統一的建築而聞名全藏。夏魯寺的壁畫年代久遠,欣賞價值極高。該寺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西藏白居寺
白居寺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江孜縣西北宗山腳下,海拔3900米。始建於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歷時10年竣工。據說是由克珠傑和熱丹兗桑帕二人共同修建的。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禮的情況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各派和平共存於一寺。每個教派在此寺內都擁有五六個「扎倉」(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響。該寺現有16個扎倉。主寺有三層,殿內掛滿各種風格的「唐卡」,還有一尊近8米高的銅佛坐像。據史料記載,鑄造這尊佛像,用去14噸黃銅。大殿二層東廂殿內,供有文殊菩薩和泥塑羅漢共20多尊,為明代藝術珍品。白居寺旁,有「十萬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層,高達32米多,有108個門、77間佛殿、神龕和經堂,是中國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珍品。殿堂內藏有十餘萬佛像,千餘尊泥、銅、金塑佛像,堪稱佛像博物館。 西藏昌都強巴林寺
強巴林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鎮內的四級台地上。該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佈於1444年創建的。佔地面積三百餘畝,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名。昌都強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12個扎倉,僧人最多時達5000餘人,並轄周圍小寺70座。昌都寺與內地王朝的關係歷來極為密切。從清朝康熙帝開始,該寺主要活佛受代皇帝冊封。該寺主要建築保存完好,經堂內塑有數以百計的各類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畫以及眾多的唐卡畫。強巴林寺的「古慶」跳神素以猙獰逼真的面具,整齊典雅的動作造型,宏大的場面而聞名雪域高原。 西藏昌都孜珠寺
孜珠寺位於西藏東部昌都丁青縣著名的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也是全藏區最大的苯教寺院,和保留苯教儀式儀軌最完整的寺院。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由西藏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修建而成的。苯教又稱「苯波教」,是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流行於藏區的原始宗教。因教徒頭裹黑巾,故俗稱「黑教」。由於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孜珠寺由苯教著名高僧羅鄧寧波?仁增康珠於十四世紀中期再度興建和恢復的。孜珠乃六座山峰之意,六座山峰上到處都是大殿,經堂,僧舍人數多達二、三千人。孜珠寺的苯教禪院可系統地講述苯教經典、傳授包括神秘而古老的苯教無上瑜珈等各種修習方法。孜珠寺由於地處雪山上,自然條件極為艱苦,至今還沒有通電,僧人是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鍊苯教的佛法。現在孜珠寺有200多個僧人,寺廟為他們開辦了內明、辯論、禪定3所學校,僧人在孜珠寺從內明開始修學到禪定,要把苯教現有甘珠爾(祖師敦巴辛繞口述的苯教知識)187部顯宗、密宗、大圓滿經典學完。該寺還存有一種古老的苯教裸體神舞。 西藏日喀則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西南方約160公里薩迦縣境內,海拔4280米。薩迦,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由薩迦的創始人昆?貢卻傑佈於公元1073年創建,是該教派的祖寺。其後薩迦王朝統治全藏70餘年,這裡曾是薩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薩迦寺的建築呈正方形,像一塊魔方一般,體積約2萬立方米,四周築有圍牆。寺牆很高,牆外還有一道人工挖的護城河。外牆粉刷成紅、黑、白三色,紅色象徵文殊,白色象徵觀音,灰色是金剛持菩薩,三色成花,故人稱薩迦教派為「花教」。寺內主要建築有大經堂、八思巴「則金拉丈」(公署)及僧舍多處。大經堂面積5700平方米,高約十米,殿內共使用了164根直徑超過3米的硃紅色木柱,氣魄十分雄偉。薩迦寺最負盛名的就是它的唐卡和珍藏典籍了。薩迦寺收藏各種經書28000多本,在全國寺廟中居於首位。其中一部金粉抄寫的1.3米寬、1.7米長、1米厚的世界上最大的經書。還有3000多塊已有上千年歷史的梵文貝葉經。薩迦派准許教徒娶妻生子,政治權力父子相傳,而宗教權力則叔侄相傳。 西藏雄色寺
雄色寺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曲水縣的雄色山上,環境清雅,灌木環繞,林中棲息著飛禽走獸。該寺建成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早在12世紀,藏傳佛教噶舉派祖師帕珠.多吉傑布曾派弟子克貢.曲吉僧森格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座寺院,遂成為噶舉派八個支系之一香巴噶舉的中心。二百年後,著名的紅教僧人貢結朗欽巴從藏東來到這裡修鍊,雄色寺由白教(噶舉派)改成了寧瑪派(紅教)修行的聖地。貢結佛法造詣高深,其著作《朗欽寧底》至今仍為寧瑪派教徒的重要經典。雄色寺主要分為僧舍區和佛殿區兩大部分,僧舍主要分布在離經堂不遠的山坡上。經堂建在僧舍前的一塊平台上,主要建築有白塔一座,大經堂一座,另大經堂右前建有一小經堂或稱藏經室,其建築規模都不是很大。雄色寺現有尼姑一百多人,是西藏境內最大的紅教尼姑寺。 西藏敏珠林寺
敏珠林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主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扎囊縣扎囊河以東的扎期區。寺院坐西朝東,建於清康熙十五(1676)年,由寧瑪派的一位伏藏大師創建。敏珠林寺面積約10萬餘平方米,主殿祖拉康牆壁上繪有多頭多臂、面目猙獰的佛像,這是寧瑪派寺院的一大特點。按藏傳佛教的解釋,這些威赫忿怒的護法神靈,是寺院防禦敵人和惡魔的守衛者,被稱為「護法神」。造型粗放、誇張,是西藏密宗藝術的代表。主殿第三層有兩個佛殿,其中一個喇嘛拉康佛殿內,繪有歷代著名寧瑪派喇嘛像。敏珠林寺注重研習天文歷算、醫學,並以書法優美著稱。依以往慣例,由敏珠林寺選派高僧,一部分擔任設在布達拉宮內的僧官學院的教師,另一部分人則到門孜康負責研究歷算和編寫修訂《藏曆年表》。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繼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傳承,並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統關係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寧瑪派的歷史、教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藏金剛寺
金剛寺是一座紅教廟宇,相傳始建於公元15世紀後期。金剛寺規模略小於安覺寺、南無寺,但其名聲並不亞於二寺。每年藏曆五月初十,為紀念蓮花生大師,金剛寺都要舉行名為「澤久」的跳神活動。是日,寺院內香煙繚繞,鼓號齊鳴,僧人頌經,觀者潮湧。最吸引人的跳神,是俗眾稱為「骷髏舞」的面具舞蹈。跳神者頭戴骷面具,身穿繪有肋骨紋路的白色上衣,手戴長指甲手套,腰圍彩裙,腳套響鈴,外形奇異舞步輕盈。據說,骷髏形象其實是心地善良、而且法力高深的護法神。
推薦閱讀:
※展望藏傳佛教21世紀在全球的傳播
※壇城唐卡的寓意是什麼?
※有了這篇文章,看懂藏傳佛教僧人稱謂,不再口誤
※如何看待藏區的人骨法器?如何看待人皮唐卡?
※藏傳佛教--- ----音樂 、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