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欲換凡骨 · 金丹書法篆刻展25日江蘇省美術館即將開幕

「欲換凡骨 · 金丹書法篆刻展」將於

2017年10月25日下午3點

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

敬請閣下光臨

主辦單位

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部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西泠印社

南京藝術學院

協辦單位

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

江蘇省篆刻研究會

學術支持

《中國書法》雜誌社

《大美術》雜誌社

策劃設計

江蘇沃克梅迪文化產業有限公司

特別鳴謝

祗德齋上海幽風文化傳播

南京黒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南京聚賢堂畫框工作室

開幕時間

2017年10月25日下午3:00

展覽時間

2017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

展覽地點

江蘇省美術館

自 序

金丹

予髫齡學書,初無師承,後得廣陵鄉賢何雪廬先生啟蒙,初學顏平原,繼學褚河南,再學虞永興,又於《集王聖教序》學之最久。予少時臨寫,橫斜曲直,無不肖似,頗為自得。雪廬先生年屆耄耋,循循善誘,而予少不更事,未得其解,某年先生八十,予十八。弱冠後負笈金陵黃瓜園,師事風齋黃惇先生,後又二度、三度隨先生游,染濡至深。秦漢碑版、晉唐法帖、明清墨跡皆所涉及,遍臨王右軍、李北海、楊景度、米南宮、王覺斯諸家。先生於書印一道常有驚人語,予於書學始有大進,知學古人書非徒以形似為能,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夫學之通蔽、書之雅俗,皆豁然有會,尤以書史之變、書風之別,瞭然於胸,學書之路明矣。

翰墨者,乃昔賢之餘事,今人之專藝,雖時代不同,體用略異,然其不同於他藝,若徒以造型目之,則書道微矣。書道之妙,在獨抒性靈;書史之奇,在入古出新。入古者,變之途;出新者,變之機,然變者即解放也。予今於書,欲新而不故作新,欲變而不強作變,而求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何其難哉!

東坡云:「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采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予人書未老,正求絢爛之時。予於書法篆刻一道,雖無所成,但不甜、不俗、不邪,此正思翁論畫關捩。篆刻小道,壯夫不為,予浸於秦璽、漢印有年,又於漢金文中得法,尤篤嗜吾鄉吳攘翁,篆刻力求刀筆互見,平中見奇。

黃山谷詩云:「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予極喜其詩,尤於楊少師心慕手追。予雖有成仙之名,卻愧無換骨之才。董思白評此詩云:「山谷語與東坡同意,正在離合之間,守法不變,即為書家奴耳。」誠然,翰墨之道,良工心苦,骨雖凡,然欲換,予當以此為座右。

四十年來妄學書,未知紙筆費幾何?時有廢紙數十,僅得一紙,知書必資神遇,而不可力求也。今聚書印作品近百件,皆近作也,小不盈尺,大逾尋丈,雖未能盡抒己意,然一時之跡,亦真實不虛,情之所鍾,興之所至,不計工拙,以乞大方之家教我。

丁酉仲秋於金陵江聲草堂

《欲換凡骨》

《荒村帶返照》草書中堂 136cm × 68cm 2016 年

《旨理幽賾》拓片題跋 138cm × 69cm 2017 年

《漢鏡銘》篆書四則 27cm × 38cm × 4 2017 年

《阮籍詠懷詩之三》行草冊頁 27cm × 39cm 2017 年

《東臨碣石》草書中堂 247cm × 123cm 2017 年

《昨夜窗前風雨時》草書斗方 68cm × 68cm 2017

《陋室銘》小楷小品 28cm × 10cm 2017年

《世人但學蘭亭面》草書扇面 30cm × 60cm 2017 年

《幾靜甌香七言聯》行草對聯 180cm × 27cm × 2 2017年

《吉祥富昌》

金丹

1966年5月生,江蘇揚州人。

文學博士。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系主任。

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專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西泠印社社員,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

江蘇省篆刻研究會副會長。

1988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首屆書法專業,

1998年先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導師黃惇教授。

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重大展覽中入選和獲獎。

書法創作之外,致力於書法史論研究,論著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西泠印社當代篆刻學術研討會一等獎、教育部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文聯授予「江蘇省藝術成果獎」等。

先後在專業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


推薦閱讀:

書法作品落款時間怎麼寫? 各種雅稱全匯總,實用落款
書法心得匯粹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書法賞析
毛澤東詩詞書法欣賞--附歌曲視頻精選
〖硬筆書法〗鋼筆扇形書法作品欣賞及講解

TAG:美術 | 美術館 | 書法 | 江蘇 | 篆刻 | 展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