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學佛100問 【上】
1【種姓制度】古代印度在後期吠陀時代(西元前1000年左右至西元前600年左右),四姓制度已告成立。所謂四姓,即︰(1)婆羅門︰指祭司、僧侶階級,可為他人執行祭儀、教授《吠陀》聖典、接受布施。(2)剎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階級。其職責在於保護人民。(3)吠舍︰指從事農業、畜牧、商業的庶民階級。(4)首陀羅(或作首陀)︰指奴隸階級。即被前三階級所征服的原住民,以服務前三種姓為義務。此四姓之中,婆羅門之地位最為尊貴,首陀羅則是最下等的階級。此外,另有一種「不可觸*民」,為四姓之外的混雜種姓,被視為野蠻人而倍受歧視。
2【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3【善知識】「惡知識」之對稱。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勝益之師友。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善親友、勝友。釋氏要覽卷上引瑜伽師地論,舉出善知識具有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十種功德。
4【惡道】 順著惡行而趨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是。
5【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6【有漏】 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7【三昧耶戒】密教的戒律。
8【悉地】意譯作成就、妙成就。梵漢並舉而稱成就悉地、悉地成就。於密教,意指依誦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種種妙果。據大日經疏卷十五載,完成正覺之階位,稱為無上悉地;達於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種悉地。對此,顯教諸師認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於初歡喜地(相當於聲聞之入見道),「五通」是遍知世間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進而完成如來位。若依密教,則初歡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為下品,次四心為中品,後二心為上品。
9參觀:法尊法師著《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
10【密意】隱含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蓋佛之真意與眾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稱為密。此即言,即使詳細說明,眾生亦難以理解測知佛真實之意,故佛所說者,皆為方便教說。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對顯了真實之教而言。又以密意所說之語,稱為密語。亦即指佛陀真實、秘密之言語與教示。例如,如來說涅盤乃隱去如來常住之意而說,故稱密語。
11【了義】乃直接顯了法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稱為了義教,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顯了法義,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則稱不了義教(未了義教)。了義教與不了義教,合稱二了。「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即為四依之一。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稱,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其義未了,故為不了義教;與此相違者稱為了義教。[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圓覺經略疏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12【三寶】系指為佛弟子所尊敬供養之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又作三尊。佛(梵buddha),乃指覺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導他人之佛教創始人,或泛指一切諸佛;法(梵dharma),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之教法;僧(梵sam!gha),指修學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團。以上三者,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
13【四眾】指僧俗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
14【宗派】凡教義之宣布、儀式、行事之內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屬一宗派。佛陀在世時,佛教僧尼團體本稱僧伽,為當時唯一之教團,然於佛陀入滅後數百年之間則產生十八至二十個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學說分歧,又有中觀派、瑜伽派之形成。 中國佛教產生學派之初,僧人未必屬於一定之僧團。直至各種教義紛紛確立,祖師之傳承逐漸受重視,宗派之名稱,遂成為該一僧團之代表。 中國佛教宗派之產生,約於隋唐時代,有十三宗之說。所謂十三宗,即:毗曇、成實、律、三論、涅盤、地論、攝論、凈土、禪、天台、華嚴、法相、密宗等。禪宗有五家七宗之說,五家即: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南宗禪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臨濟宗又分出楊岐派、黃龍派。
15【如法】指隨順佛所說之教法而不違背。亦指契合於正確之道理。
16 【正法】(一)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凈法,或稱妙法。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皆稱正法。(二)正、像、末三時之一。佛陀入滅後,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
17【大乘】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又作上衍、上乘、勝乘、第一乘。為小乘之相反詞。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下各說:
(一)在阿含經,尊稱佛陀之教說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語,系釋尊入滅後一段時期,大乘佛教興起後,由於大、小乘對立而起之名詞。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稱,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場來看,大乘並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發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礎。
18【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之心。詳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凈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心。」 此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故諸經論廣嘆其德以勸發行者。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雲(大正9·775b)︰「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凈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凈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凈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凈法悉圓滿故。」
19【華嚴宗三觀】初祖杜順依《華嚴經》而立。謂之法界三觀。法界是所觀之境,三觀是能觀之心。一、真空觀,窮盡法界之事相,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空並非頑無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眾生所見之森羅萬象,悉為妄情之偏計,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名為真空觀。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二、理事無礙觀,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然則眾生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隨緣之萬象即真如。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名為事理無礙觀。此乃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三、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此名周遍法界性。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詳見華嚴法界觀。
20【信行】對於法行而言,自己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玄義十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21【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
22【慈悲】慈與悲。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
23【運心供養】四供養之一。又稱以心供養、理供養。但於心中起供養之思,而不現於事實。亦即心中興起至誠之供養想。
24【資糧】即必需品、積集、準備之意。資為資助,糧為糧食;如人遠行,必帶資糧,故欲證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糧以資助己身。諸經中亦每以「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與《大寶積經》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種資糧之說,即指福德資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德資糧(又作智慧資糧,即修行般若智慧)。
25【羯磨】漢譯作業,即作授戒懺悔等事業的一種宣告儀式,由此宣告儀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業。
26【瑜伽教】密教的總稱,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為宗。
27【繒蓋】指絹帛。意即以絹帛製造之大蓋。又稱天繒蓋。系天蓋之一種。蓋,原為印度作為防日遮雨之器物,後世乃以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像頂上,或懸於說法者高座之上,而成為佛殿之莊嚴具。
28【鬘】花鬘,以香草結成花鬘供佛。由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
29【瓔珞】音譯作吉由羅、枳由羅。又作纓絡。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
30【塗香】塗香於身手以供養佛。《智度論》九十三曰:「天竺國熱,又以身臭故,以香塗身,供養諸佛及僧。」同三十曰:「塗香有二種:一以栴檀木等摩以塗身,二者種種雜香搗以為末。以塗其身,及熏衣服,並塗地壁。」《大日經疏》八曰:「塗香是凈義,如世間塗香能凈垢穢息除熱惱。」
31【幢幡】幢幡皆為旌旗之屬。梵語馱縛若,譯曰幢,梵語波吒迦,譯曰幡。竿柱高秀,頭安寶珠,以種種之彩帛莊嚴之者曰幢。長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
32【伎樂】音樂。
33【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
34【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因此六者是一切眾生乘業而趣向之處,故又名六趣。
35【勝義】又作第一義、真實。指勝於世間世俗義之最勝真實道理。
36【依止】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而不背離。
37【僧伽】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稱為僧。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義,以涅盤解脫為目的。(二)事和,有六種,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38【賢聖】賢與聖之並稱。賢,即善和之意,指見道以前調心離惡之人;謂凡夫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亦未斷惑,系見道以前之位。聖,即會於正理之意,指證見諦理,舍異生性之人;謂捨去凡夫之性,發無漏智而證理斷惑,屬見道以後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稱為賢者;以無漏智證見正理者,稱為聖者。
39【三惡道】 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40【四諦】1、苦諦。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三為行苦,謂不苦不樂時,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包括生、老、病、死在內。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2、集諦。亦名習諦。集是積聚感招之意。說一切眾生,常時以來,由於貪嗔愚痴的行動,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3、滅諦。亦名盡諦,為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稱為滅,也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盤寂滅境界,即為解脫。4、道諦。道為通達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認為道諦是指八正道。以後大、小乘又各有發展。佛教認為依道諦去修行,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諦。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41【十二因緣】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42【三善道】 天、人、阿修羅。天屬上善,人屬中善,阿修羅屬下善。
43【依止】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一般謂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亦稱為依止。
44【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輻輪,三手指纖長,四手足柔軟,五手足縵網,六足跟圓滿,七足趺高好,八癇如鹿王,九手長過膝,十馬陰藏,十一身縱廣,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膚細滑,十七七處平滿,十八兩腋滿,十九身如師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圓滿,二十二口四十齒,二十三齒白齊密,二十四四牙白凈,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廣長舌,二十八梵音清遠,二十九眼色紺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三十二頂成肉髻。
45【八十種好】又曰八十隨形好,更細分別三十二相為八十種之好。隨形好者隨三十二形相之好。一無見頂相,佛頂上之內鬘,仰之則愈高,遂不見其頂上;二鼻高不現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輪垂埵;五身堅實如那羅延;六骨際如鉤鎖;七身一時迴旋如象王;八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九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十膝骨堅而圓好;十一身清潔;十二身柔軟;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圓而纖細;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脈深不現;十七踝不現;十八身潤澤;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滿足;二十一容儀備足;二十二容儀滿足;二十三住處安無能動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眾生見之而樂;二十六面不長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撓;二十八面具滿足;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遠;三十一臍深而圓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滿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長;三十七手文不斷;三十八一切噁心之眾生,見者和悅;三十九面廣而殊好;四十面凈滿如月;四十一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氣;四十三自口出無上香;四十四儀容如師子;四十五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鵝王;四十七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聲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紅色;五十三毛軟凈;五十四眼廣長;五十五死門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蓮華之色;五十七臍不出;五十八腹不現;五十九細腹;六十身不傾動;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長;六十四手足軟凈滑澤;六十五四邊之光長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視眾生;六十八不輕眾生;六十九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七十說法不著;七十一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七十二發音應眾聲;七十三次第以因緣說法;七十四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七十五觀不厭足;七十六髮長好;七十七發不亂;七十八發旋好;七十九發色如青珠;八十手足為有德之相;見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義章二十末。
46【凡夫】略稱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者,均稱凡夫。故是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47【僧伽】略稱僧。意譯為和、眾。乃和合之意,故又稱和合眾、和合僧、海眾(眾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為喻,而稱海眾)。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稱為僧。唐代道宣律師認為構成僧伽須有二種條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義,以涅盤解脫為目的。(二)事和,有六種,即: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48【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49【加行道】乃加功力進修之道。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為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盤之道。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見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經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後之無間道。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斷道。」[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俱舍論卷二十一]
50 【正學女】為出家五眾之一。又作學法女、學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為在學法中之尼眾。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尼眾別行篇載,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於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間,別學三種法:(一)受持淫、盜、殺、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等六法。(三)修學一切比丘尼應具足之戒行。於此期間,查驗有無胎孕,並試行真固與否。此時期之沙彌尼即稱正學女。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h.foyuan.net/blog-156036-111439.html
推薦閱讀:
※如何消業障,學佛多年為何很多事一直不順
※高僧故事:砍柴少年目不識丁 學佛成就舉世震驚
※學佛的基礎
※老法師:學佛為什麼沒有得到真實的利益?
※學佛照妖鏡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