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心理遊戲:言語下的潛台詞

心理導讀: 我們平常的交流,表面上一回事,內在又是另一回事。我們有意無意在玩著曖昧的心理遊戲,說著言語下的潛台詞,這是怎麼回事?——

《生活在禪中》的作者凈香·貝克為我們描述的一段話,是一個年輕女孩講的話。她和一個男孩已經交往了一段時間,覺得還算順利,若是有人問,她會承認自己很喜歡他。現在那個男孩剛撥了電話過來,我們來聽聽她對那男孩說的話,更要聽聽她自己心裡想的話:

「我真高興你打電話來,你好像挺開心的!」(你根本就應該早點來電話的。)「哦,你請了某某人吃午餐。是啊,她真是一個嫵媚的人,我知道你和她在一起一定很開心。」(我殺了你!)「你覺得我不太愛講話?嗯,多謝你的意見。」(你對我有多少了解?怎敢給我下結論!)「你考試考得很好?好啊,我真為你高興!」(你每次就在嘮叨自己的事情,你對我的生活到底有沒有一點兒興趣?)「你想明天晚上和我一道出去吃晚餐?很好啊!真高興能再見到你!」(總算約我出去了!為什麼要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問呢?)

這是兩個人之間一個十分普通的對話,雙方似乎是在傳達信息,其實卻是在矯飾。這兩個人很可能都挺喜歡對方的,不過,女孩對自己和那男孩都有一個接一個的概念。雙方交談的全都是些概念性的東西,彷彿黑夜裡交錯而過的兩艘船隻一樣,沒有真實的接觸。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情景是不是非常多見?我們不敢坦露自己的感情和需求,不敢呈現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相反,不是沉默以對便是拐彎抹角,甚至說出跟自己感受完全相左的話語。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在交流溝通,但每一句話似乎都包含著許多雙重的、隱藏的信息,也就是說表面上一回事,內在又是另一回事。我們有意無意地隱藏本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心理遊戲」。無論是你、我還是他,無論是職場、官場、國際關係還是日常生活,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玩,跟父母玩、跟朋友玩、跟伴侶玩、跟客戶玩、跟初次見面的陌生人玩,跟自己玩……為什麼我們一直在玩這些遊戲自己卻毫無覺察?為什麼我們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而要採取這種方式?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感覺經常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需求經常被否定,於是發展出了一套行為機制,學會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在心理遊戲中,溝通過程總是會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混亂,比如雙方都會感受到挫敗、沮喪、憤怒等情緒。

以下是心理遊戲的一些基本特點,供大家在自我檢視中參考:

1、重複性:遊戲是一再重複的。

「為什麼這種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注意了,如果某些類似的情景、事件、感覺總是一再發生,而且讓你覺得憤怒、不平、受傷,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在玩某個「心理遊戲」。實際情況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遊戲一玩再玩,人物和場景會變,但遊戲的本質不變。因此,若當你與某人相處時一再重複發生同一情況,你不妨檢視一下,是否存在「心理遊戲」。

2、漠視的存在:遊戲是不在成人自我覺察之內的。

玩遊戲的人一再重複地玩同樣的遊戲,卻絲毫沒有覺察。他們會覺得事情就是這樣的,當溝通變得令人不舒服的時候,通常轉而指責對方「不可理喻」——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而絲毫不知道是自己設計了(或選擇參與)這樣的過程和結局,不妨回顧彼此的交流過程,看看是否存在「漠視」。所謂「漠視」,就是無視自己和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視溝通過程出現的真正問題。

3、參與遊戲的人之間會有隱藏溝通。

表面上看,雙方的對話都沒有什麼不妥。但在表面的溝通下,會有隱藏的真正需要表達的信息在傳遞,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遊戲相配的人。例如當一方尋求幫助,而另一方提供幫助時,他們都以為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可是從結果來看,他們隱藏的動機卻是完全不同的,從他們所傳遞的「隱藏訊息」可以看出他們真正的意圖:幫助者想得到的是提供幫助卻不被人所接受,而求助者想得到的是拒絕別人的幫助。

4、遊戲結束時,雙方會經歷負面的感覺。

通常完成一段交流時,雙方感覺心情不愉快,會有一種很搓火的感覺,甚至忍不住想責怪對方。而且,你會覺得這樣的交流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感覺雙方的交流溝通其實是無效的。

推薦閱讀:

曖昧越多 真愛越難
你不愛,就不要輕易曖昧!
他只是曖昧,你卻走了心
男子與女網友曖昧聊天 被對方男友約出打成重傷|男子|曖昧
情侶情人問候曖昧簡訊大全

TAG:心理 | 遊戲 | 台詞 | 曖昧 | 言語 | 潛台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