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開始過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放鞭炮?
過春節的習俗從何時開始
春節是中華民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漢、朝鮮、鄂倫春、錫伯、達斡爾、赫哲、侗、壯等許多民族都過此節,又稱舊曆新年。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其中最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歷史上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夏代叫作「歲」,是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來了,夏朝時,春節是在正月初一。商朝叫作「祀」,春節在十二月初一。周朝時稱「年」,開始有了過年的說法,周朝的春節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初一為春節。漢朝建立後,漢武帝恢復舊曆,以每年的正月初一為元旦,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
歷代對春節的叫法各異,夏代叫「上日」,漢時稱「歲旦」,唐時稱「元旦」,漢代以後春節持續的時間較長,從臘月的臘祭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正月初一為最高潮。辛亥革命以後,中國採用西方的公曆紀年,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故取名「春節」並延續至今。
春節貼春聯的起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朝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
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時,桃符才改稱「春聯」。明朝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還親自題春聯。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一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富貴賤均要放爆竹。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有:「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反映了當時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推薦閱讀:
※肝病、冠心病人春節飲食需知
※春節支招 | 拜見岳父的正確穿衣法!
※馬年春節帶來四海歡騰
※春節檔5天近50億票房:中國電影告別「垃圾觀眾」?
※春節喝什麼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