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
06-30
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球完全有或完全沒有心理疾病的人只佔6%和9.5%,有84.5%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也就是說,全球絕大多數人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現代社會心理問題涉及各個方面,比如人的流動產生對新環境的適應問題,信息爆炸時代引發的學習和競爭壓力,或者人際關係問題。人們由於生活壓力增大,缺少對他人足夠的包容、認識、理解和溝通,進而帶來很多的人際難題。 人和人要認識、相互喜歡,必須在居所、學習或工作場合等方面有近距離接觸。兩個人距離越近,認識和接觸的機會越高,越有機會去培養對方的好感。重複接觸和面對,只要是中性的刺激,你對他沒有特殊的反感,那麼看得越多,接觸越多,對他越易有積極的評價,這是心理學中的「鄰近效應」。中國有一句俗話叫「日久生情」,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掌握了這一規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你和他人的物理環境,如果你想結交朋友,就要拉近你和想結交者的物理距離,尋找機會,重複多次出現在目標對象面前,跟他打一個招呼或者給他一個微笑,讓他留意到你,那麼在他的潛意識當中有了你的影子,當有一天你沒有出現的時候,他可能會想起你來。 心理學當中還有一個詞叫「自我監控能力」,表示個體根據外部的環境、別人的反應等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我監控能力,高自我監控的人會隨著外界環境變化和人的不同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言行;而低自我監控的人比較嚴守自我原則和標準,不會靈活變通。高自我監控的人通常人際關係非常融洽,也易贏得更多的合作和別人的認可,但容易流於圓滑和無原則;低自我監控者我行我素,和人相處的時候,不會去討好別人,甚至容易得罪人,但是低自我監控者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們善於獨立的思考,有創造力,比如一些性情古怪的天才發明家和科學家,對於這類人群,我們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忍讓、接納和理解,才能夠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總體而言,自我監控能力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我們應在合理的範圍內適當調整自己的言行,以滿足周圍人的需要。 取悅他人,讓別人有一個好心情是博取好感最有效的一個途徑。研究發現,當人們處於好心情的時候,通常更加樂於助人,更加願意提供幫助。同時,自己經常保持積極的情緒,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加強,使自己和別人的交流更加愉快和輕鬆。 表情和肢體語言是獲取他人內在心理感受的一個重要渠道。我們說話的時候可以言不由衷,把心理的想法隱藏起來,但是肢體語言和表情,難以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你是一個會察言觀色的人,你會從中發現他人內心的真實反應。 心理學中有許多原理和策略有助於我們知己知彼,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但是策略是其次,關鍵是要真誠地對待他人,才可以獲得別人真誠的回報。所以設身處地,理解和顧及別人的需要和感受,對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跟你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想要結交慷慨之人,自己要先做這樣的人,才可以接受和吸引這樣的人,所以你的個性就像一個磁場,可以把性格相同的人吸引到身邊,最終成為你的朋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八字結構與人際交往
※我突然想有個歪果仁朋友,僅此而已
※尬舞在尷尬中退潮,是怎麼回事?
※什麼樣的女生最容易追?and怎麼追?
※固執的背後,其實是認知能力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