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作家簡介5
06-30
張承志(男)(1948-)原籍山東濟南,生於北京。回族。1967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革初紅衛兵積極分子。1968年到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插隊,在草原上當了四年的牧民。1972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1975年畢業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組工作。1978年發表處女作《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人民文學》1978.10),引起文壇注意,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語言系學習,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諸民族的歷史。1981年畢業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1-1982年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進修。這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金牧場》,中短篇小說《北方的河》、《黑駿馬》、《黃泥小屋》等,其中《黑駿馬》、《北方的河》分獲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他被稱作一個理想主義的精神漫遊者,早期以草原生活為題材,從大地、民間汲取斧神養料;稍後他把個人理想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開始了他對於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裡結識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們為了維護信仰的純潔及心靈的自由而不惜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極大地震動了張承志。他不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學的形式寫了一部宗教史《心靈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壇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他用宗教寫作為現代社會的精神沉淪亮出了一條拯救之路,著有隨筆集《荒蕪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來越濃厚的宗教傾向也引起了爭議。 張潔(女)(1937-)原籍遼寧撫順,生於北京。幼年喪父,從母姓。酷愛文藝,尤其是詩歌和音樂。1956年高中畢業,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1960年分配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表處女作《森林裡來的孩子》(〈北京文藝〉1978.7),引起文壇注目,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79年加入中國作協,同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觸及愛情與倫理道德的關係這一敏感問題,引起文壇的大反響。1980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後為作協北京分會專業作家,現旅局美國。初版有《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中短篇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初版,修改本)、《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草地上》,遊記《一個中國女人在歐洲》等作品集。其中《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1983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是反映改革的代表作品,發表後爭議很大,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享有國際聲譽,曾獲義大利1989年瑪拉帕爾蒂國際文學獎,被授予美國文學藝術院榮譽院士。她的作品初期特點是婉約清麗,在寧靜悠遠中呼喚人的真情;後來的作品則更關注社會現實,挖掘人性的複雜。對女性命運的關照是她堅持的立場。 張煒(男)(1956-)山東棲霞人。1976年高中畢業後,回原籍在農村參加工副業勞動。1978年考入山東煙台師專中文系。1980年畢業後到山東省檔案局工作。同年發表小說處女作。1983年加入中國作協,1984年調山東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蘆青河告訴我》,中短篇小說集《浪漫的秋夜》、《秋天的憤怒》、《童眸》等,中篇小說集《秋夜》等,散文集《融入野地》等,長篇小說《古船》、《我的田園》、《九月寓言》、《柏慧》、《家族》等。所作《聲音》、《一譚清水》分獲1982、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古船》、《九月寓言》等獲得評論界極高的評價。早期的創作描寫兩性之間淡淡的朦朧的柔情,顯得纖巧柔美。後轉入對農村現實的揭示,表達對人性的深入思考。自「秋天三部曲」直至《古船》,他徹底從原來的纖細敏感走向深厚沉鬱,這或許就是他從土地中所得。從《九月寓言》開始的三部長篇,顯示了他對知識分子精神理想和民間立場的堅持。他更多地在思考中國文化的命運和出路的問題,包括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改造問題和知識分子的精神自救問題,「融入野地」是他設計的一條理想之路。在他的史詩般的作品中,感情的勃發,詩性的潺潺流動,展現了他的作品與其他寫「史」的小說的不同之處,顯示著他對純文學的執著追求。 張賢亮(男)(1936-)原籍江蘇盱眙,生於南京。抗戰時期在重慶讀小學,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建南中學、南京市三中學習。1951年入北京三十九中學,1954年被除籍。1956年自願報名去西北,在甘肅賀蘭縣的農村當文書,後調任甘肅省幹部文化學校文學課教員。50年代初期開始詩歌創作,1957年因發表詩歌《大風歌》(《延河》1957.7)被劃成右派。1958年至1976年,經歷了勞動、管制、群專、關監,在寧夏農場被剝奪一切社會權利從事勞動。1979年獲平反,重新發表作品。1980年調寧夏自治區文聯工作,當《寧夏文藝》的編輯,後從事專業創作。現任寧夏自治區文聯主席、作協寧夏分會主席。出版有小說集《靈與肉》、《肖爾布拉克》、《感情的歷程》等,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習慣死亡》等。代表作有《靈與肉》、《肖爾布拉克》、《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等,前兩篇分獲1980、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綠化樹》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還被翻譯成各國文字。他的作品一方面取材於自身經歷過的苦難生活,表現知識分子在困境中的反應和省思;另一方面寫農民的命運際遇,探究人性、人生,耐人尋味。以粗獷、蒼涼的大西北為背景,飽含情感,又帶有理性色彩。但也曾因較為膽大的性描寫引起過爭議。 張辛欣(女)(1953-)原籍山東,生於江蘇南京。幼年隨父到北京。小學畢業時文革爆發,16歲時下放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年加入湖南省更隊。後歸北京,當過護士和共青團幹部。197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1980年發表的《我在哪兒錯過了你?》和1981年發表的《在同一地平線上》兩篇小說開始引起文壇注目。1984年分配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導演。主要作品有《張辛欣小說集》、《我們這個年紀的夢》、《北京人――一百個中國人的自述》(與桑曄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初版)、《封。片。連》等,很多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作品風格發生過較多變化,早期側重描寫知識女性的心靈世界,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講究心理和寓意,與傳統的故事性的主流文學不同;後多吸取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因素,特別是心理分析和黑色幽默的特點,象徵誇張,如《瘋狂的君子蘭》等;《北京人》展現了具有文化意蘊的中國民眾生活相,不追求情節,而重視敘述本身,自此之後她開始更多致力於紀實文學的創作。她的很多作品評論界褒貶不一,引起廣泛的爭議。 張中曉(男)(1930-1966年尾或1967年初)1930年初生於浙江紹興,讀書時受到魯迅、胡風等人影響。1950年經人介紹與胡風通信。1952年入新文藝出版社任編輯。1955年胡風事件發生後被作為「反革命嗅覺最靈」的「胡風集團骨幹分子」逮捕入獄,次年因舊病複發獲「保外就醫」,回到家鄉。「文革」前夕調到上海新華書店儲運部勞動,約在1966年尾或1967年初去世。再生命的最後十年,他寫下大量的札記,1966年由路莘整理選編為《無夢樓隨筆》出版(收入「火鳳凰文庫」,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趙樹理(男)(1906-1970)原名趙樹禮。筆名野小、尚在、常哉、五甲士等。山西沁水人。1925年就讀于山西省立第四師範,積极參加學生運動。1929年被捕,在「自新院」里寫過小說,次年獲釋。1936年任教上黨公立簡易師範。1937年參加山西抗日救國同盟會。1939年調任長治第五專署民宣科員,創作通俗劇本多種。1942年調北方局黨校研究室。毛澤東的《講話》發表後,他的《小二黑結婚》受到根據地群眾的歡迎,被認為是實踐《講話》方向的代表作品。建國後,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曲藝處長,兼《說說唱唱》、《曲藝》主編,並擔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和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1965年調山西文聯工作。「文革」中受到殘酷迫害,被歐打致殘致死。代表作品還有《李有才板話》、《邪不壓正》,《登記》、《鍛煉鍛煉》、《套不住的手》,長篇小說《三里灣》等。此外還有文藝論集《三複集》,長篇評書體小說《靈泉洞》(上),戲曲劇本《三關排宴》、《十里店》等。他是一個來自民間、回歸民間的作家,寫農民的生活給農民看,自稱「地壇」作家。他的語言通俗有趣,情節引人入勝,作品站在農民的立場勾問題,所以他的農村小說不同於其他來自知識分子作家的農村題材作品,而總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實實在在地反映了農村的現實問題。因為他對農民理解得深,所以不可避免地觸及了政策執行中的失誤,也造成他的一些作品在當時受到批判,如《鍛煉鍛煉》。他是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的作家,近來越來越受到批評界的重視。 趙振開(男)(1949-)筆名北島,還有石默、艾珊等。原籍浙江,生於北京。就讀於北京第四中學。1969年進北京一家建築公司,當過混凝土工、鐵匠等。1970年末開始寫詩。1972年開始寫小說。1976年參加天安門運動,寫詩《回答》。1978年與芒克等文學同人創刊《今天》,擔任主編。其現代主義色彩的新詩歌形式受到青年讀者的歡迎,被稱為「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但也受到來自傳統保守勢力的批評。1980年進《新觀察》雜誌社當編輯,1981年在《中國報道》社的文學部門當編輯,後辭職。發表過小說《波動》(《長江》1981.1)和《稿紙上的月亮》等,《波動》因其存在主義的傾向受到批判。1986年被《星星》評為「我最喜歡的中青年詩人」之一。《北島詩選》獲中國作協全國第三屆新詩詩集獎。在美國、瑞典分別出版有詩集《太陽城札記》、《北島顧城詩集》。還著有小說集《歸來的陌生人》。90年代後在歐洲、美國流浪,現居美國。 周立波(男)(1908-1979)原名周紹儀,又名周鳳翔,周立波是他三十年代初期的改名。曾用筆名張一柯、張尚斌等。湖南益陽人。1929年入上海勞動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學習,並開始寫作,後因參加左翼活動被除名。1932年在神州國光社當校對時因參加罷工而被捕。1934年出獄,加入左聯,從事名著翻譯、散文創作。入黨後並參加左聯黨團工作,任《每周文學》編輯。期間翻譯了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一部)、基希《秘密的中國》等。抗戰時期在八路軍前方總司令部、晉察冀邊區擔任新聞工作,寫了《戰地日記》、《晉察冀邊區印象記》等報告文學。1939年底到延安,任教魯藝兼編譯處處長。1944年任《解放日報》副刊部副部長。後又先後擔任《七七日報》、《中原日報》、《民聲報》副社長。抗戰勝利後赴東北參加土改,又在宣傳部門、文學部門擔任職務。1946年開始創作《暴風驟雨》。1948年主編《文學戰線》,1949年任瀋陽魯藝研究室主任。50年代回農村生活,創作了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因其濃厚的鄉土氣息而獲得藝術上的成功,文革前擔任湖南省文聯主席兼黨組書記。「文革」中受到殘酷迫害。1978年發表《湘江一夜》,獲該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還有長篇小說《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短篇小說集《禾場上》、《山那面人家》等。他的作品以故鄉農村為背景,文風秀美,但也因時代局限性使他對農村生活的把握不夠準確。 周濤(男)(1946-)原名周小濤。原籍山西,生於北京,1955年遷居新疆。1965年考入新疆大學中文系,開始發表作品。1970年接受「再教育」一年。1972年分配至喀什市團委工作。1979年參加人民解放軍,調入新疆軍區政治部創作組。1986年後在蘭州軍區政治部創作組工作。1979年長詩《八月的果園》出版。1982年後,與楊牧、章德益等合力發表「新邊疆詩」,對西部文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著有詩集《牧人集》、《神山》、《鷹笛》、《野馬群》、《雲遊》等,長詩《山嶽山嶽。叢林叢林》等。代表作有《野馬群》、《馬蹄耕耘的歷史》、《鷹之擊》、《一座名叫博格達的峰巒所塑的雕像》等。詩集《神山》獲第二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部分詩作被介譯到國外。他的詩歌和散文多取材於西北邊疆生活,特別是部隊生活,開掘、張揚在極度艱難中謀求生存和發展的生命韌性,格調雄壯、冷峻,具有縱深感、歷史感。 周揚(男)(1908-1989)原名周運宜,字起應。筆名有綺影、谷揚、周莧等。湖南益陽人。1928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同年冬留學日本。1930年回上海,參加領導中國左翼文藝運動。曾任左聯黨團書記、文化總同盟書記、《文學月報》主編。期間主要介紹蘇聯文藝理論。1936年以其為首提倡「國防文學」,與魯迅、胡風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發生著名的「兩個口號」的論爭。1937年到延安,歷任陝甘寧邊區教育廳長,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中央文委委員,延安大學校長。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聯合大學副校長。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長、華北局宣傳部長。1949年與郭沫若、茅盾等籌備、召開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建國後,一直擔任文化宣傳方面的領導工作,主要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他是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文藝界的實權人物,具體領導了中共中央部署的各種文藝運動和思想鬥爭,發表了許多重要的文藝講話。「文革」初受到政治性批判,並被監禁。「文革」後得到平反重新復出,擔任過文聯主席、中宣部副部長等職。1983年因發表《關於馬克思主義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涉及「人道主義」和「異化」的問題而遭胡喬木等人的批判,後長期卧病。一生著譯甚多。翻譯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生活與美學》等。編有《馬克思主義與文藝》,系統分類介紹馬、恩、列、斯、毛以及高爾基、魯迅的有關論述,有較大影響。出版論著有《表現新的群眾的時代》、《新的人民的文藝》、《堅決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等。他的很多論述帶有不同時代強烈的政治色彩,是個爭議較大的人物。 朱蘇進(男)(1953-)江蘇南京人。1959年隨父到福州入小學,後因病輟學。196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當過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等。1971年開始業餘創作。1977年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同年轉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現任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協理事。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在一個夏令營里》、《炮群》、《醉太平》,中篇小說《射天狼》、《引而不發》、《凝眸》、《第三隻眼》、《絕望中誕生》、《金色葉片》、《接近無限透明》等,散文集《天圓地方》等。《射天狼》、《凝眸》分獲1981-1982、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作品多表現和平時期的軍人生活和思考,切入角度新穎,立意深邃,語言具有穿透力又不乏幽默。他拓寬了軍旅題材的寫作空間,以個性化的視角,對人性進行深入地開掘。 宗璞(女)(1928-)原名馮鍾璞,筆名還有綠蘩、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同年在《大公報》發表處女作《A.K.C》。1951年畢業分配在政務院宗教事務委員會工作。51年末調入中國文聯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藝報》任外國文學的編輯。1957年出版童話集《尋月集》,同年發表短篇小說《紅豆》(《人民文學》1957.7)引起文壇注目,在反右鬥爭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農村。1960年調入《世界文學》編輯部。主要撰寫散文和小說。「文革」中被迫中斷創作,1978年重新發表作品。後調入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說選》,散文集《丁香結》,長篇小說《南渡記》,翻譯《繆塞詩選》(合譯)、《拉帕其尼的女兒》等。所作《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散文集《丁香結》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她的作品多寫知識階層,文字優雅,富於學養,含蓄蘊藉。文革後的創作追求現代主義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寫,具有超現實的荒誕和象徵,比如《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受到批評界的注意。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