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找琅琊

作者:《光明日報》( 2015年07月09日05版)秦朝統一全國後,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為三十六郡之一。從曾參荀子到秦始皇,從諸葛亮王羲之到顏真卿,一連串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與琅琊這個地方緊密相連。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琅琊郡名漸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中。本期尋蹤,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尋覓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琅琊。臨沂:「琅琊王氏」的歷史回聲作者:本報記者 趙秋麗 本報特約記者 李志臣《光明日報》( 2015年07月09日05版)

「千秋萬歲」瓦當 資料圖片提到琅琊郡和琅琊文化,山東臨沂是個繞不過去的重要之地。而說到臨沂,「琅琊王氏」郡望又是不能忽略的一個板塊。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地方實行郡縣制。琅琊郡治,秦時在琅琊,西漢在東武,東漢初年在莒縣,以後均在臨沂境內。隨著時代的變遷,琅琊郡之名最終湮滅,但「琅琊王氏」郡望卻深深留在臨沂人的記憶中。「琅琊世家」,今人猶稱「琅琊王氏」這一郡望,是長期生活於琅琊郡這一特定行政區域內的王姓望族,郡屬「琅琊」是這一國內著名望族的鮮明標識。琅琊臨沂王氏,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自這一世族的奠基者——西漢名臣和經學大家王吉,由琅琊高虞(在今山東即墨市溫泉鎮西高虞村)徙家於同郡的臨沂縣都鄉南仁里(今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後,這一家族在此繁衍生息長達400餘年。王吉之子王駿和孫輩王崇,均官至三公。因其祖孫三代皆為高官,故有累世之美。這一榮耀不僅在一郡內,即使在國內亦不多見。於是,以王吉祖孫為代表的這支王姓家族,便在客觀上成為聞名遐邇的高門望族。因自王吉起,其子孫世居琅琊國臨沂縣,於是,「琅琊臨沂王氏」便成為國內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為榮的標誌性徽號。自此開始,直至唐代的九百餘年間,其後裔無論身居何處,均無不自稱自己是琅琊臨沂王氏。時至21世紀的今天,南方粵、閩等沿海一些王姓人士,仍稱自己為「琅琊世家」。千古書聖洗硯琅琊有「書聖」之稱的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郡望的一位代表。王羲之,字逸少,因曾為右將軍,又稱「王右軍」。其書法為歷代學書者所推尊。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於琅琊臨沂,並在此度過他的幼年時期。民國時代的《臨沂縣誌·古迹》記載:「王右軍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西晉末年「永嘉之變」時,王羲之隨宗族南遷,「舍宅為寺,東有曬書台,南有澤筆池,一曰洗硯池,皆其遺址」。後人為紀念王羲之,在普照寺和洗硯池之間增建右軍祠。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李希賢在右軍祠內設立琅琊書院。抗日戰爭前,寺院等仍一直保存,為省立第五中學的第三、四院。日軍侵佔臨沂後,古建築被破壞,古文物遭洗劫,普照寺等名存實亡。1989年,臨沂市(縣級)開始修復王羲之故居。2003年4月,在紀念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之際,臨沂市投巨資對王羲之故居進行大規模整修擴建。2003年10月,整修工程全面竣工。整修擴建後的王羲之故居,面積由原來的28畝增至80畝,成為全國最大的名人故居之一。故居坐北朝南,大門匾額「王羲之故居」由全國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院內有硯池懷古、曲水流觴、普照夕陽、千秋五賢四個景區,分布著洗硯池、曬書台、琅琊書院、書法碑廊、普照寺、王右軍祠、五賢祠等眾多景點。城市名片筆墨留香仲夏時節,記者漫步氣勢恢宏的臨沂書法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9.9米的王羲之的雕像,雕像目視前方,手握毛筆,儒雅淡定,令人頓生頂禮膜拜之感。據介紹,建立於2009年的臨沂書法廣場,到處充滿著「書法」的氣息,草、篆、隸等各類字體十萬多字分布在廣場之上,展現著從龍山文化時期到清中晚期6000多年的中國書法發展史,又有眾多古今書法家和文化名人的作品。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文化品牌是最有品位的城市名片。臨沂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豐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底蘊為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臨沂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地深入發掘和整合臨沂文化資源,積極打造「書聖故里」文化品牌,從2003年第一屆中國臨沂書聖文化節開始,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弘揚中華傳統書法文化是書聖文化節的主題,經過歷屆的不斷打造,臨沂榮獲了「書聖文化之鄉」和「書法名城」稱號,「羲之故里、書法聖地」的城市品牌成了叫響全國的金名片,日益名揚海內外。(本報記者趙秋麗本報特約記者李志臣)琅琊刻石尋蹤作者:本報記者 趙秋麗 本報特約記者 李志臣《光明日報》( 2015年07月09日05版)琅琊刻石,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因刻立在山東省青島市琅琊台上,故稱「琅琊刻石」,也稱秦碑,是秦朝統一全國文字的典範之作。諸城市原博物館副館長任日新曾撰文指出,琅琊刻石共有兩塊:第一塊為秦始皇頌德石刻,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第一次巡狩琅琊時所刻,全文有497字,文字之多,為全國之最。另一石刻為「二世詔書」,系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登基,於二世元年(前209),來琅琊在頌德石刻之旁刻詔書,世稱「二世詔書」。在任日新看來,琅琊刻石,歷經滄桑,經過了兩千餘年的風風雨雨,頌德詩在北宋時已失。蘇軾為官密州(諸城)時,曾記述云:「秦始皇二十六年,初並天下,二十八年親巡東方海上,登琅琊台觀日出,樂而忘歸,徙黔首三萬家於台下,刻石頌秦德焉。二世元年,復刻詔書其旁,今頌詩亡矣,其從臣姓名僅有存者,而二世詔書具在。」宋政和元年(1111),金石學家趙明誠,偕夫人李清照,曾回故里諸城,去琅琊台摩挲刻石,作了深入考證,他在其名著《金石錄》中記述:「秦琅琊刻石,在今密州(諸城),其頌詩亡矣,獨從臣姓名及二世詔書尚存。」據此可見其保存梗概。祖籍諸城的蘭州大學教授張崇琛對琅琊刻石和琅琊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他介紹說,琅琊刻石均為李斯用小篆所寫,但需要更正的是,其實琅琊刻石不是兩塊,而是只有一塊。先刻的是秦始皇的頌詩,後刻的是秦二世的詔書,頌詩和詔書刻在了一塊石頭上。但是秦始皇的頌詩已經看不見、沒有了,只剩下了兩個隨從大臣的名字,秦二世的詔書可以看到。「刻石只有一塊是沒有問題的,我查了《史記》和好多文獻比對,沒有第二塊。」張崇琛語氣堅定地說。對於蘇軾和趙明誠所述的「頌詩亡矣」,張崇琛則認為,「亡」不能理解為石頭丟失或遺失,應該是刻石上的字看不清楚了。張崇琛說,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琅琊石刻是在1959年被調往北京的,高129cm,寬67.5cm,厚37cm,一共是13行86字。目前諸城市博物館保存有複製品。琅琊刻石歷經兩千餘年的滄桑之苦,多次瀕臨泯滅,幸得多方保護,才賴以保全。現在雖然殘破不堪,文字也有些模糊,但它的歷史價值和書法價值,卻永存於世。(本報記者趙秋麗本報特約記者李志臣)青島:山水之間識琅琊作者:本報記者 劉艷傑 本報特約記者 朱楠《光明日報》( 2015年07月09日05版)

琅琊台群雕 資料圖片琅琊台遺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西南沿海的琅琊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南登琅琊,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琊台下,復十二歲。作琅琊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一個僻遠小鎮,緣何能讓雄圖霸業的始皇帝流連忘返、大興土木呢?時值仲夏,記者來到琅琊古鎮,探尋那段遙遠的歷史足跡。「四時主」祠與帝王的歷史舞台琅琊台因山得名。琅琊山海拔183.4米,東西走向,延伸入海,僅西部與陸地相連。古琅琊台以山體為基,夯土成台,現在南坡的秦代夯土層依然清晰可辨。站在台上,北望大珠山蒼龍入海;南瞰琅琊灣漁舟靜泊;西眺青山蔥蘢、沃野千里;東覽黃海浩渺、碧波萬頃。因為未經大規模開發,琅琊台周邊環境基本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風貌。隨行的導遊介紹說,琅琊台是上古時代的天文觀測點和「四時主」的祭台。據史記記載,周朝初年姜太公封齊地後,「因其俗,簡其禮」,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作「八神」之祭,其中「四時主」祠就在琅琊台。有專家認為,「四時主」起源於堯帝時,即為《尚書·堯典》中提到的分別值守於東、西、南、北方觀測天候、驗證四時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官員,而羲仲所在的東方「隅夷暘谷」應當就是琅琊台。《史記·封禪書》稱「琅琊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也說明了琅琊台在中國古代太歲紀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姜太公在琅琊建祠合祭「四時主」也就順理成章了。遵循姜太公因地制宜、發展工商的治國方略,齊國日漸強盛;琅琊也憑藉漁鹽之利,發展為「齊東境上邑」,史載春秋首霸的齊桓公及齊景公曾巡遊至此。越王勾踐滅吳以後,圖霸中原,由會稽「徙都琅琊,立觀台以望東海,遂號令秦、晉、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見於《吳越春秋》),成就了霸業。「根據專家考證,勾踐遷都是從海上完成的,越國以琅琊為都城的時間長達二百多年。」青島市黃島區博物館館長翁建紅介紹說,古越人「水行山處,以船為車」,具有高超的航海能力,作為中國五大古港之一的琅琊港在這個階段也進入了鼎盛時期。秦統一後設立琅琊郡,郡治就在琅琊台西六公里處的夏河古城遺址。作為重要的祭祀場所和沿海重鎮,琅琊台成為歷代帝王巡遊的目的地。秦始皇五次出巡,三次登臨琅琊台;漢武帝六次巡視山東沿海,史書有明確記載的有兩次來到琅琊。自周至西漢共有十多位帝王到訪過琅琊台。中日海上文化交流的開啟者在琅琊郡停留期間,秦始皇除了築台祭祀、刻石頌德,還做了另外一件大事。《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從徐福等方士的口中,秦始皇得知在他的一統天下之外,竟然還有不為他所知的海外仙島,有他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葯,這激起了秦始皇探索海疆、尋仙問葯的強烈慾望,他當即下令派徐福出海。「徐福東渡確有其事。我們認為,他的出發地在古琅琊港,而最後抵達地就是日本。」中國徐福會副會長、琅琊暨徐福研究會會長鍾安利介紹說,徐福多次出海,最後一次帶了三千童男童女及五穀、百工,「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說明徐福和他的隨從抵達了日本列島並定居下來。現在日本熊野市等地至今保存有徐福墓、徐福宮、徐福上陸紀念碑等遺址,也有不少記載徐福東渡日本的史籍文獻和民間傳說。日本人把徐福作為他們的先聖崇拜,尊他為「司農神」和「司葯神」;更有日本學者考定徐福東渡建立了日本王朝,認為他就是神武天皇。「徐福不但帶去了童男童女、各類能工巧匠和五穀種子,還帶去了先進的中國文化。」鍾安利說,徐福及後人並非一去不回,而是多次往返於中日之間。《括地誌》記載:「亶洲在東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仙人,遂止此洲。其後復有數洲萬家,其上人有至會稽市易者。」可見,是徐福東渡開啟了中日海上貿易和文化交流。從琅琊台下山,南行約一公里就是徐福東渡的琅琊古港。這裡已經發現了兩處造船遺址,當地漁民經常在海邊撿到古時造船用的銅釘。滄海桑田。今天的琅琊港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繁華景象,只有休漁的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海灣里。然而十公里之外的琅琊灣對岸,一個億噸級的深水大港——青島董家口港區正在快速崛起。「千秋萬歲」,琅琊文化活力綻放在黃島區博物館,記者見到了作為鎮館之寶的國家一級文物——秦代「千秋萬歲」瓦當。瓦當呈黃褐色,「千秋萬歲」四字銘文為標準的秦小篆,清瘦剛勁、完整清晰;另存有秦琅琊刻石殘碑的複製品,刻石殘碑已文字漫漶,難以辨識。「琅琊刻石為李斯所書,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黃島區書法家協會主席盧清澤介紹說,秦刻石目前留存下來的僅有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琅琊刻石原件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存字86個字,是字數最多的一塊。近些年來,考古專家在琅琊台遺址周圍進行了更全面的考察,發現了多處埋藏於地下的陶制管道,初步推測為秦代的輸、排水系統;在夏河城遺址附近的海邊發現了巨大的夯土層遺迹,出土了戰國瓦當和車馬飾銅件、秦磚等珍貴文物。這些考古發現進一步印證了琅琊古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琅琊文化研究的關注。「春秋戰國是琅琊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一直致力於琅琊文化研究的鐘安利對記者說:「齊秦文化與吳越文化的融合、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的碰撞,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琅琊文化,其精神核心就是敢於探索、勇於進取、注重實際、追求幸福。」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被國務院批複成立第9個國家級新區,隨著新區的成立,當地政府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發掘保護和傳承發展的力度,除了每年舉辦的中國琅琊旅遊文化節,古琅琊釀酒工藝、琅琊祭海民俗等正在進行國家非物質遺產的申報。「越王勾踐遷都琅琊,把吳越之地的釀酒方法傳到了琅琊,帶來了古琅琊釀酒業的繁榮。」盧清澤介紹說,如今青島「琅琊台」濃香型白酒仍沿襲了古老的「老五甑」釀酒工藝。(本報記者劉艷傑本報特約記者朱楠)
推薦閱讀:

王小波: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們在其中尋找因果
八字主要是尋找用忌神
未戀人,尋找一種紅粉知己的可能!(2)
十倍股的尋找軌跡
尋找真愛途中……

TAG: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