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街(11)江蘇省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以2008年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古運河為中軸,南長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為獨具特色的古運河江南人家歷史文化街區。因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是貫通中國南北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其歷史文化價值主要表現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古運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態風貌地以及運河申遺的重要示範地。街區現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絕大部分歷史建築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建,建築有著濃厚的運河江南人家特點,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獨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庫門商賈別墅。無錫清明橋歷史街區李玉祥

無錫清名橋沿河街區是古運河水鄉傳統風貌的精華地段,是吳文化與大運河發展史的重要環節。

很多年前曾與無錫作家阿福來此考察過,當時印象這裡很破落但很地道。

特別是該地沿河江南磚瓦窯群遺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該窯址是吳文化與大運河發展史的重要環節,

古運河是富庶江南漕運重地的見證,是譜寫無錫民族工商業發展的重要篇章。

現今這裡已被改造成為歷史街區,並剛剛成為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經過幾年的改造,現今的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以古運河為中軸、清明橋為中心,北起跨塘橋,南到南水仙廟,東起王元吉鍋廠舊址,西到定勝河沿線,佔地0.44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面積18. 78公頃。

儘管保持著路河並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也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在我看來旅遊商業化的成分更突出了,昔日的老街成為清一色的酒吧、飯館,其名稱更多的是異域色彩,像加勒比海盜酒吧、烏托邦等等什麼的。

眼下的中國大地均在熱火朝天進行所謂的舊城改造,但改造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更多的都是以充斥的假古董替代了貨真價實的真古董。

一句話:悲哀也!

不過總體而言,該歷史街區修繕的水平還算及格。

這棟老房子蠻有點意思,儘管已東倒西歪了。

無錫民居典型的山牆

永遠的等待

相對熱鬧的清明橋,老窯址區倒顯得清靜些.

修繕後的老房子看上去像影視拍攝基地般

清明橋街區的小販

運河絕版地,夜遊清名橋

Shoo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2012.3.14攝)江南,水鄉。水多之地,自多清麗。大運河,經江南富庶之地,灑下魚米之鄉,更給江南無數雅韻。可惜的是,現存的江南古運河少之又少,這也讓無錫古運河有了「運河絕版地」的稱呼。清名橋,這或許是我在無錫唯一還存有興趣的地方。夜遊清名橋,成為在無錫這些時日的一個程序。或伴著人群,或順著石板,或就著細雨。清名橋,讀這名字,就讓人清爽。

清明橋明萬曆年間,「寄暢園」主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該橋,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故各取一字而名曰「清寧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清寧橋。時至道光年間,諱皇帝名「旻寧」而改「清名橋」,也有人稱它為「清明橋」。清名橋橫架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連運河兩岸,造型勻稱,穩固雄偉,一直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亦是本地最可體現江南印象的老街區。

夜晚的古運河多年來,我曾多次走過清名橋街區,幾乎見證了清名橋「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後」的全過程。如今的清名橋地區,再現了江南水鄉風情。特色的青磚白房,幽幽的絕版運河,在經濟洪流中,我們該如何尋找那些遠去的記憶。清名橋恰恰給了答案。人們散步在南長街,船兒悠然行在運河上,深紅的燈籠掛滿亭廊,街邊的酒吧閃爍霓虹… …動人的一幕幕,在古運河兩岸不斷上演。我可以循著燈光的指引,一下遁入這片繁華之地,也可稍一轉身,就步入只有暗光照耀的河岸邊。我想每個城市,都需要這樣的一塊地方。在這裡,你可以品味平靜,也可以找到喧囂。你可以進入一家酒吧,與人們一同搖擺呼叫;還可以找一家書吧思索人生,然後寫上一張明信片,寄給遠方想念的人。

清名橋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長43.2米,寬5.5米,橋孔跨度13.1米,最高點8.5米,均由花崗岩堆砌而成。有趣的是,清名橋東西兩側的石階各不相同,東側有46級,西側是43級。這是因為運河兩岸地勢高低不同而導致的。清名橋的拱圈為江南常見的分節平列式,共11節。在圈洞兩面的圈石上,各有2爿題刻。一題為清咸豐年間,介紹橋樑和更改橋名經過的文字;一題為同治年間,介紹重建清名橋的文字。清名橋的橋欄上沒有任何雕飾,只是4根望柱孤零的矗立,顯得更加質樸。或許是它一直和市民生活攪在一起,早不需那些繁複的掩飾了。我曾走過不少江南的古石橋,可偏偏那些藏在巷中,有磨得光亮的石板,有周邊的市民騎車壓過,有下學的孩童蹦跳前行的景象最吸引我。生活的印記,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不是那麼容易抹去。

街區的北端,一座新修的石橋——跨塘橋。

街區內還保留有不少早期建築,此為2008年原貌復建的張氏嘉樂堂。

南長街東側傍古運河,運河兩岸仍是市井之地。

1929年建造的大公橋,橋西側是由由薛南溟、周舜卿合資創辦於1896年的永泰繅絲廠舊址,如今已改為中國絲業博物館。

在河岸遠望清名橋。

多少年來,它就一直如此靜靜矗立。正是有了它,這運河有了多少靈性。

向北望去,古運河已與無錫這座繁華的城市融為一體。

夜晚,停靠在岸邊的木船。

與清名橋相望的伯瀆橋。

遊船在橋下試過,留下一道光影。

在伯瀆對望清名橋。

還有那運河岸邊的水鄉民居。

當夜色將這一切掩映,肚子徘徊的人,該往哪裡去?

清名橋頭那隻獅子,早已辨不清面容。

街上還存有100年前的消防隊——坎宮救熄會。

百年前的老房子,早已換了新顏,與這每夜的燈紅酒綠相伴。

街口的牌坊。

這牌坊當年也是沒有的。。。


推薦閱讀: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甘肅古浪大靖鎮
徽州六大最著名的古道,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徽商之路」
鳳凰古城、苗家風情、歷史文化二日游
宿州古城復原,斑駁的古城牆見證宿州滄桑的歷史!
皖江文化(安徽安慶地區的歷史文化,是以潛山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江淮文化的發祥地)

TAG:中國 | 歷史 | 文化 | 中國歷史 | 歷史文化 | 江蘇 | 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