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競爭焦點 - MBA智庫資訊

  互聯網金融的深層意義上不僅是一個變革的符號。更是一場持續性的變革,而支撐互聯網金融持續變革的深層原因,則包括國內金融壓抑的現實、技術的進步、客戶群體的改變以及監管的包容等四大動力。

  在互聯網金融剛剛興起的時候,特別是去年,很多人都在爭論這到底是一場泡沫還是什麼?我們在去年就斷言這不是一場泡沫,這是一場持續性的變革,為什麼?看它是不是具有持續性,主要看它背後的動力是不是有持續性。

  我們分析得出四大動力,第一中國金融壓抑的現實,中國金融到底有多壓抑,市場上洋溢著這麼多的財富,但實際上尋求打理的渠道非常有限。第二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樣子的改變,其實沒有逆轉的。可能當80後、90後逐漸成長為財富主體的時候,他們是數字一代,跟著互聯網長大,他們對自主的要求在金融領域是一樣的,我的錢我做主,不是走到金融機構的盲點裡去才會得到服務,給互聯網的生長造成欲窮的客戶需求。最後一點監管的包容,在中國金融市場,在任何國家的金融市場,這樣一個高度監管的市場里至關重要。這樣四個動力的驅使之下,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變革會長遠走下去。

  看一個數字,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基礎,當年我們做研究的時候,很多客戶都問,到底有多大的市場?我們當時就做了一個測算。大家看左邊這個矩陣是客戶的互聯網使用的活躍度,當時我們採用了一個非常保守的測算,並不是說您是否使用過網購,我們使用的是在過去三個月您是否使用過網銀,縱向是家庭財富收入。右上端橫著一條綠色是傳統金融機構經常專註的客群,這是一個財富客群。縱向三個黃色塊塊,現在稱為數字長尾,它的特點是年齡比較輕、財富水平比較低、他對於互聯網實際上是非常熟悉,而且認同,跟互聯網長大的,這樣子的客群在傳統金融機構里常常被忽略的,因為達不到他們的財富等群,這樣的客群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客戶基礎。為什麼餘額寶上線之後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客戶數量爆發到1億以上,還有上升空間,因為整個客戶基礎還要大。

  過去你要看銀行什麼時候開門找到網點、走進網點,排隊接受服務。今天是怎樣?我希望在我計程車裡面就能夠隨時用手機錢包支付,我希望在網購的時候隨時可以付款,將來還希望在我做很多事情,可能在跟小孩玩的時候,就能完成一些金融服務,這樣的追求沒有止境,我希望金融走到我的生活來里,這樣的要求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和基礎。

  互聯網金融下一個競爭焦點到底怎樣?首先形象體現一下兩種思維。我們訪談了幾十位來自於高等院校、來自於傳統金融機構、來自於互聯網新創公司很多領導和專家,對於他們各種訪談中,我們清晰的意識到了兩種不同思維。左邊這個是傳統金融機構慣常的思維模式,研發好、測試好,找渠道、賣出去,周期很長,如果需要不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下架,也可能不下架,一直在市場上。而在互聯網領域的專家、創業者的時候,他們的思維模式是場景、用戶、雲、端這是他們提到最多的,他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非常短,不斷的網狀的重複出現,這是兩種思維的碰撞,在這樣碰撞里,難怪會出現我看不懂你,你看不慣我的樣子,我們相信這種融合會逐漸發生。

  下一步的爭奪會在哪?所謂制高點大家都知道,打仗要搶制高點,搶了制高點就有贏的機會。四個制高點,第一基礎設施,第二平台,第三渠道,第四場景。

  基礎設施裡面具體的再講一下,第一支付體系,很多人都會認為支付的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們有支付寶、財富通,這麼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市場已經相當整合,但是我們認為不是這樣。舉例來說,就拿介質來說,介質從當年的貝殼到牛、到錢、到塑料的銀行卡,到後來手機錢包,到後來很多很多創新的想法,從虹膜到指紋、到聲音,支付的介質永遠可以從頭再來,可以翻新。而每次這樣翻新的時候,這場戰爭會重新開始,不一定未來就一定是手機,這場戰爭可以一直打下去,所以我們接下來認為支付還是一個重要的制高點。

  第二點信用體系,中國缺失信用體系,不需要我多說。在座各位,特別是P2P的從業者非常有這個感覺,咱們為什麼不能完全線上化?咱們沒有一個社會信用體系可以借用。整個社會都在呼籲誠信體系,這樣的體系如何誕生,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我自己在上個月參加一個徵信的研討會,大家在這裡面有這麼多活躍的嘗試,目前雖然沒有答案,但是一定會有。中國的信用體系將來會像歐美國家一樣去中心化,還是像法國一樣的中性化。所謂中心化政府掌控,可能是央行,也可能是去中心化,到底能成為什麼樣的格局,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但是無論如何這裡面商機無限。

  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大會,為了需要談這一點?我覺得都不需要我自己詳細講。中國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比例是6比4,在美國是3比7,在金融危機之前更高几乎到了2比8,中國一定會逐漸的中心化,慢慢的削減間接融資的佔比,直接融資很多手段比如說P2P,比如說眾籌等都是機會,這樣資產撮合平台,把以前不能能夠交易的資產變得可以較產,就是互聯網金融一個巨大的機會。

  做平台,大家一直在做平台,我們總結了一下,海內外很多實踐,到底什麼能夠成就一個平台?第一個手段非常常見,社交,看看微信、看看Facebook。第二個手段導航,這個聽上去很老,但是隨時可以翻新,從前黃頁就是導航,到後來一些目錄性的門戶也是導航,將來還會出現怎樣的導航?因為信息浩瀚無邊,客戶永遠有這樣的需求,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需求永遠不會得到完全滿足,就永遠會有商機。第三點服務整合,不能只說把所有服務放到網站上就是服務整合,不是這個樣子。餘額寶就是一個深度的服務整合,它整合了貨幣基金和第三方支付帳戶,在整合中起到化學反應,出來一個創造產品,這樣才能贏得客戶。客戶要求自主、自由,90後以後的00後對於個性化的追求,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哪些互聯網金融手段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非常關鍵,也蘊含著無限的商機。

  渠道,幹嗎還要談渠道?我們都有互聯網了。當然要談,為什麼要談?特別在金融領域?大家都看到金融行業永遠還是一個需要面對面的行業,在很長時間了,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不會看到完全沒有線下的金融業務。這張圖的縱軸是跟金融機構的交易量、交易次數,09年一直到2020年的逐年測算,大家可以看到一個趨勢,客戶跟金融機構的交易次數大幅提高,大家都有這種感覺,問問過去爸爸媽媽,多長時間去一次銀行?打一次自己的餘額,很少對不對?看看存摺。現在沒事拿起手機銀行就可以查查是不是到帳、扣錢了,你跟金融機構交易的次數多得多。現在有消費金融、有車貸、房貸,跟金融機構交易的次數比以往多得多。第二交易次數所通過的渠道組合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是什麼?當然是網點,這是最下面綠色的這一排,再往上逐步出現了ATM,後來又出現了什麼?呼叫中心。然後網銀,再然後手機銀行。大家會發現交易次數的提高都是這些新渠道驅動的。反過來一個現象是什麼?

  網點並沒有消失。大家感覺網點好像不那麼重要了,它所承載的交易次數的佔比小了,對於你的重要性小了,但並不是它的作用沒有了,它仍據佔一席之地。網點不會死,未來的世界是O2O,當時還沒有O2O這個詞,而是說多渠道整合。

  今天在多渠道裡面的商機是什麼?誰能夠玩轉多渠道整合。問一下傳統金融機構,你去打電話用網銀、去網點,每個渠道里你都好像一個新的客戶,所有信息要重新填一遍,不是金融機構不願意服務你,而是因為真的很難。即便是我們新創的公司,讓客戶有一個無縫體驗非常困難。誰能夠把上和線下組合無縫的玩起來,那誰就在這裡面會有一個競爭優勢。

  場景,來自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選手不用我多解釋場景,其實場景是什麼?是客戶的時間。每個客戶每天只有24小時,他還需要睡覺、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大家都在爭奪客戶時間。我們做過調研,客戶在網上的時間都是怎樣分布的。這個時間每年都會變化,舉例來說娛樂佔9.3小時,購物佔多少,這個組合時刻在變化。客戶可以不看電影,這個客戶可以不打遊戲,但是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的形式去娛樂,他在娛樂的時間裡,我們能夠提供怎樣的服務?這個就是機會。很多客戶可能並不喜歡逛街,很多客戶可能並不喜歡網購,但沒有客戶不會買東西。他購物的時間裡面,我們能夠做什麼?這就是機會。

  這張圖實際上就總結了一下BAT在對客戶爭奪時間上做的一些舉。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直接,你在幹什麼,我就去哪買下這個資產,就買下你的時間,就爭取了我跟你接觸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提供服務。你的時間在做什麼,這個時間裡面一定有需求。如果能把我的服務嵌入進去,當然就有了很大的成功機會。

  因為時間關係,最後再很快講一下。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裡面,到底什麼樣的企業能夠長遠的成功下去。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其實好與壞不外乎世界的兩面而已,這是一個非常激蕩不已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勢必給了很多重新洗牌、重新再來、重新分配、重新開始的機會,在這樣一個時代裡面,每個人的需求,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百年老店,還是新創公司,就是我能長長遠遠的走下去。

  過去波士頓諮詢創設了波士頓矩陣,行多商學院教材里都會有,用矩陣這個工具很多企業分析了自己業務組合,制訂了戰略。但是波士頓矩陣的應用有一個重要前提,行業的增速和行業的體量一定要有一個能夠預測的基礎,這個基礎不存在了,你會發現那兩個緯度沒法計算。在今天我們更多從2010年開始研究變化的行業,邊界模糊難以預測的情況下,到底要應用什麼樣的戰略思維去設計、去思考,而其實反過來,所謂的戰略思維去思考,不外乎是想建設起能夠必勝的能力。反過來我們也以這樣的框架去審視一個企業,他是不是在建立這些能力,建設這些優勢,是不是已經有了這些優勢,很可能確保他在這個激蕩不已的時代來長遠走下去的基礎。

  第一最重要的核心試錯優勢。第一要快、第二要低成本,第三要有紀律,儘快判斷一個試錯的成功和失敗可能性,如果失敗迅速退出,如果能成功迅速推廣。在很多機構里做起來非常難,每個人都留戀於自己正在做得事情,非常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第二個優勢觸角優勢。所謂觸角優勢就是什麼?像雷達一樣能夠迅速敏感的感知你的環境,你的環境是什麼?你的環境是客戶、是監管、是同業、是競爭對手,來自全球的力量,並不僅僅是你所處的北京、上海甚至中國,建設這樣的觸角優勢並不容易,很多做得好的企業會非常有章法的從自己的環境里採集信息。比如說有個中科院的教授曾經提到過,有一家大型私企,跟他們有個一個合作的項目,這個教授每年要至少向他們提供20本海外正在流行、非常熱門的專業著作,就是為了確保這家企業能夠最靈敏的觸角。光收集信息還不行,要非常有紀律的對信息進行反映,更高的境界能夠反饋回信息,塑造所在的信息環境,為自己爭取更多優勢。

  第三個組織優勢。在新創公司大家感受不到這一點,因為都非常靈活,喊一嗓子活就被幹了。在一些稍微成規模的企業,這些都是問題,你的組織、領導力、管理機制等等是不是有活力、是不是有彈性,這點非常關鍵。特別是在已經有基礎的企業改變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也很痛的事情,就是給自己下刀的事情。

  第四點系統優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建立一個多元的業務系統,建立一個生態並且管理它,讓它能夠保持活力的能力。諾基亞總裁說打敗我們的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誰打敗它?蘋果。蘋果的生態系統非常複雜,從軟硬體的供應商,製作商到運營商等等,這樣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的攻擊下。當你的商業模式能夠融入這個主體的時候,你就獲取了一張能夠長遠生存下去的權利條。順應社會的趨勢,承擔起社會責任,並不是說簡單的捐款,做公益、做好公民就能達到的,把你的商業模式融入到這個社會思維裡面,解決老百姓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子成功的機率會很大。

  互聯網金融的社會經濟價值。這點就不多說了。在發布的報告里有詳細的闡述,大家可以看到,對於老百姓理財的覆蓋率會有幾倍的提升,對於小微企業的覆蓋率會有很大的提升,其實更多的我們是想通過這樣子的量化,為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找到一些經濟價值上的證據和依據。那這些其實反過來就是我們互聯網金融創業公司巨大的價值空間。


推薦閱讀:

四大引擎驅動藍色游標飛得更高遠,趙文權致投資者的一封信
APP Store中發布APP,如何填寫關鍵詞才能獲取百萬下載量
劉強東又瘋了!瞎扒捐款「內褲」,就你知道的多
「罪與罰」,阿里「月餅事件」涉事員工到底該不該被開除?

TAG:互聯網 | 金融 | 互聯網金融 | 智庫 | 競爭 | 資訊 | 焦點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