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姓名考 從「薊」到「北京」

商、西周時期的薊城所在地

琉璃河商、西周燕都遺址

西漢幽州刺史部

北京在歷史上曾經有過數十個稱謂,其中既有正式的官方名稱,也有表示褒揚讚美的雅稱。這裡選擇幾個重要稱謂,對其語源略作解說。

早期聚落——薊

北京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稱為「薊」的早期聚落以及修建了城牆之後作為薊國都城的「薊城」。根據《史記》與《禮記》的記載,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或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取得勝利,隨即「褒封」黃帝或堯帝的後人於薊,以表示周人對尚未控制的商代北方舊族的承認。顯然,勢力核心在今永定河以北的薊國及其都邑薊城,至少在商代後期就已經存在。此後不足十年,周成王分封燕國於今天的房山區董家林一帶。西周晚期燕國吞併薊國並將國都遷到薊城,以「鳩佔鵲巢」的方式,開始了《韓非子·有度》所謂「以薊為國」的時代,薊城故址在今北京廣安門一帶。

戰國時期名將樂毅《報燕惠王書》,有「薊丘之植,植於汶篁」之語。由此可見,這處生長著植物「薊」的土丘,是可以指代整個燕國、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性地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指出,薊國之都薊城,是以城內西北隅的薊丘為名,這就是「因丘以名邑」。後來以薊城為治所的薊縣,其命名之源與此一脈相承。一般認為,薊丘位於今北京西便門外的白雲觀西側。在現代植物分類系統中,屬於菊科的「薊」有「大薊」與「小薊」之分。小薊就是鄉間百姓通常用作豬草的「刺兒菜」,大薊則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一米以上。北宋時期的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他奉命出使到達契丹地界,看到大薊的葉片支撐開來與車蓋相似,這在當時的中原地區很少見到,這裡以「薊」為名,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這樣看來,從特徵明顯的植物到封國名稱,其間在語源上環環相扣的派生關係應當是:大薊(植物)→薊丘(生長大薊的土丘)→薊(從薊丘派生命名的聚落)→薊城(從聚落髮展起來的城邑)→薊國(由薊丘、薊城得名的封國)。當代北京周圍的大薊主要生長在山區,應當是數千年來的農業墾殖迫使大薊由平原退向山野所致。

軍事重鎮——幽州

「幽州」是《尚書·禹貢》予以理想化設計但從未真正實行過的天下九州之一,長期作為指代北方的區域名稱。《尚書》《莊子》《史記》諸書,有舜(或堯)把共工流放到幽州的記載,「幽州」亦作「幽陵」或「幽都」。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說:「北方幽州,陰聚之地」。與天氣炎熱、光照強烈的我國南方相比,北方地區無疑要寒冷昏暗得多,以「幽州」為名正合此意。到西漢時期,作為監察機構的「州」逐漸由虛變實,最晚在西漢末年變為具有行政職能的政區名稱。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部,今北京地區隸屬於幽州刺史部。由此開始,以「薊城」或「薊縣」為治所的「幽州」,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直至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石敬瑭把幽、薊等十六州土地割讓給契丹,遼會同元年(938)把幽州提升為陪都「南京」,持續沿用了近千年的「幽州」才被廢止。

《舊唐書·史思明傳》記載:唐乾元二年(759),叛將史思明自稱「大聖燕王」,「以范陽為燕京」。這個稱謂的淵源,顯然出自薊城曾是燕國都城之一的歷史。「京」有高、大之意,引申為天子所居之城。當契丹升幽州為陪都時,「燕京」之名與「南京」並行。如果說史思明的作為尚不符合正統觀念的話,遼南京的出現則被人們普遍接受。契丹在得到幽燕地區之前,已按照地理方位命名了上京臨潢府、南京遼陽府,以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遼陽府遂改為東京。這三處都城與後來設置的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一起,構成遼代的五京。幽都府源於先秦時期的區域名稱「幽都」,開泰元年(1012)改稱「析津府」,此前一直作為幽州治所的薊縣改為「析津縣」。《遼史·地理志》稱,析津縣「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故名」。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人們把天上的星宿與地上的州域逐一對應起來,二者互為對方的「分野」。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在的地域,對應著天上二十八宿中的尾、箕二宿,它們就是燕國的分野。星宿的分野也有的以「十二次」為綱與列國相配。古人為了說明日月五星的運行和節氣的變換,把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東分為十二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也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為標誌,「十二次」中與燕國相配的是「析木」。此外,在我國古代的「太歲紀年法」中有「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由東向西排列,與由西向東排列的「十二次」逐一相配,「十二辰」中的「寅」正好與「十二次」中的「析木」相對應。這樣,所謂「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故名」,大致是說此地原屬燕國之境,其「分野」與「十二辰」中的「寅」相對應,又是太陽運行過程中到達「十二次」之間的「析木」時所必經的津渡,所以被命名為「析津縣」。

一國之都——中都

金朝遷都燕京並改名為「中都」,以此為治所設置「大興府」,在北京城市史與地名變遷史上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把都城從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到燕京。《金史·地理志》記載,海陵王「以燕乃列國之名,不當為京師號,遂改為中都」,顯示了不能像燕國那樣局促於一隅,而是要繼續開疆拓土的宏大氣魄。「中都」之名突出了作為整個國家政治中心的地位,表明這裡是「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之地,遠非此前的遼代陪都南京可比。金代仿效遼代的五京制度,根據各自的地理方位設置並命名了中都大興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東京遼陽府、南京開封府,但在此前後屢有置廢與更名變化。此外,《金史·地理志》謬稱遼開泰元年將幽都府改稱「永安析津府」,實際上《遼史·地理志》等處並無「永安」二字。元好問《續夷堅志》記載,金代海陵王天德年間營建中都時,挖出了鐫刻著「永安一千」字樣的古錢,朝廷認為是祥瑞之兆,遂仿照漢唐長安的命名意圖,給中都增加了一個「永安」的別號或雅稱。今人或以為歷史上的北京在金代曾稱「永安府」,顯然是翻閱古代文獻時粗枝大葉所造成的謬誤。

世界明珠——北京

金末蒙古軍隊佔領中都城後,「燕京」「中都」之名一度被交替使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可能是意識到「中都」之名的大氣,至元元年(1264)八月下詔改燕京為中都。在中都新城建設初具規模、改國號為「元」之後,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為「大都」,地名語詞更具有帝都氣派。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達率軍攻克元大都,十餘天后即改大都路為北平府,大都隨之改名北平,含有「北方平定」之義。當鎮守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得皇位後,永樂元年(1403)正月就把北平升格為「北京」,與首都「南京」遙相呼應,今日首都北京的語源就在於此。雖然明代的北京曾在「京師」與「行在」之間幾度搖擺,但終究確立了作為全國首都的地位。清朝繼續定都北京,直至1928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失去首都地位的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9月21日開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京」。從此,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孫冬虎

本期稿件統籌 侯宏興 韓旭 張柳 譚浩 趙信儒 李更鑫

推薦閱讀:

光陰的故事(副本)
藏族青年畫家美久的油畫作品,(副本)
副本
老照片記錄晚清時期移民美國的中國人,現實版的「北京人在紐約」!
老年優待卡啟動更換「北京通」 涉及160萬老人

TAG:京都 | 姓名 | 北京 | 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