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的外交手腕
19世紀德國統一的最大功臣,世所公認,非俾斯麥莫屬。1862年9月末,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對內對外盡顯其「鐵血本質」。但「鐵血」掩蓋了他的另一面,他也是個精於外交手段、對國際大勢和地緣政治有精準判斷的外交家。
化敵為友:尋求與敵人的共同利益
丹麥、奧地利和法國這三個鄰國,都是德國統一繞不過去的門檻,都只能用戰爭才能最後解決問題,實現統一。他認真分析歐洲形勢,決定利用諸大國間矛盾,充分施展外交手段,孤立敵人,各個擊破,最終達到目的。經過認真分析、權衡,他選擇丹麥作為首要打擊對象,因為丹麥違約吞併荷爾斯泰因公國和石勒蘇益格公國在先,為他提供了進攻丹麥的「合理性」。況且,「解放」這兩個邦國,對歐洲政治版圖沒有過大影響,其他國家也沒有必要干預。
俾斯麥的過人之處、也是最能反映他外交謀略與手腕的,是能根據需要,找到與敵人的「共同利益」,將敵人化為盟友。既然此兩邦與奧地利利益攸關,俾斯麥就通過具體外交談判、磋商,讓利與奧,說服奧地利最後同意與普魯士一同向丹麥開戰,二者平分戰利品,普魯士佔領石勒蘇益格,奧地利佔領荷爾斯泰因。1864年2月,普、奧向丹麥開戰,丹麥戰敗。同年10月,簽訂和約,丹麥放棄這兩個公國,分別為普、奧佔領。
「利害」與「是非」雙重功效
對丹麥戰爭勝利後,俾斯麥立即開始策劃對奧地利的戰爭,要將奧趕出德意志邦聯,實現以普魯士為首的德國統一。
在對奧地利作戰前,俾斯麥做了最周詳的外交活動,保證了戰爭中有利於己的外部環境。戰爭爆發後,奧地利被迫與北邊的普魯士和南方的義大利兩線作戰,很快就潰不成軍,普魯士大軍直指維也納。危急之中,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向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緊急求助,請他出面調停。拿破崙三世也怕普魯士佔領奧地利後勢力太大,立即出面調解。此時普軍輕而易舉便可攻佔維也納,普王威廉一世和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們自然都想乘勝前進,一舉破城。但俾斯麥卻力排眾議,堅決主張不破維城,就此停戰締約。威廉一世開始不接受他的意見,俾斯麥堅持己見,甚至以辭職相要挾。在他的堅持和勸說下,威廉一世終於同意立即停火談判。1866年8月23日,普、奧雙方在布拉格正式簽訂和約,規定奧地利完全退出德意志邦聯,舊邦聯宣告解體。經過這次戰爭,普魯士基本統一了德意志。
雷頤(原載《文史天地》2016年第12期)
推薦閱讀:
※手腕腱鞘炎怎麼樣才能恢復?
※手腕
※美國打算以制裁和外交手腕施壓朝鮮 但同時也準備自衛
※《左傳》通讀(一):鄭莊公的政治手腕
※男人的手腕,也可以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