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的海淀園林
張寶章
一、康熙帝選址海淀修建暢春園
暢春園位於海淀鎮西北緊鄰,是清代在北京西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的皇家園林。從康熙帝這座「避喧聽政」的御園開始,陸續修建了圓明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到乾隆中葉建成萬壽山清漪園,橫跨數十里的「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就建設成功了。由於清代皇帝大多在京西御園上朝理政,使得海淀一帶成為紫禁城外的又一個政治活動中心,對清代歷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康熙帝原先在京城南郊有南苑行宮,在康熙十六年和十九年又在西郊修建了香山行宮和玉泉山行宮(靜明園)。而暢春園是在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1684-1687年)在明代清華園的舊址修建完成的。
康熙帝為什麼選擇在海淀清華園舊址修建暢春園呢?第一,此地的自然山水條件優越。這裡是巴溝低地的邊緣地帶,有眾多泉水湧出,形成幾座小湖,又匯聚了西來的玉泉水和南來的萬泉水,合流成水源充沛的湖泊一一丹棱沜。這就是暢春園的供水來源。暢春園的西邊,是一帶逶迤連綿、峻峭秀美的西山,以及西山余脈金山、玉泉山和瓮山,成為御園最適宜最巧妙的背景和借景,使得暢春園環山抱水,充滿了大自然的鐘靈毓秀和朦朧的仙境般的氛圍。
第二,這裡地理位置適宜,既擺脫了城市的喧囂和嘈雜;又不太遙遠,免去朝臣們為上朝晉見而長途奔波的負擔。這裡地勢平坦,園域廣闊,既能疊山理水,又能建造宏偉的殿堂。御園周圍有較多空地,可供王公大臣修建宅園,也方便朝臣們在民居和寺廟裡租住。
第三,歷史人文環境良好。園西的玉泉山建有金章宗的芙蓉殿行宮,為西山八院之一的泉水院,「玉泉垂虹」為燕山八景之一。明代修建了一批著名寺院。瓮山西湖景,被譽為「壯觀神州第一」。湖畔的功德寺和圓靜寺也是盛名遠播。明代在海淀修建了清華園和勺園,也成為朝臣和文人墨客聚會和吟詠之地。從這些勝跡中傳出了一樁樁佳活和難以數計的優秀文章和詩篇。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更加重了御園的文化氛圍,使當代文化與歷史文化密切地融合在一起。
第四,在明代武清侯李偉清華園基礎上修建暢春園,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利用已有的佔地範圍,避免重新佔據大面積耕地和民房,省去了居民搬遷之苦,節約建築工程量和大量經費開支,達到節約的目的。
暢春園由全國最優秀的造園藝術家張璉、張然父子進行設計和指導施工。建築世家樣式雷第二代傳人雷金玉,在建園工程中主要負責楠木作事務。他在正殿九經三事殿上樑工程中的表現優異,受到皇帝的召見和讚賞,欽賜內務府總理欽工處掌班,並授予七品官爵,食七品俸祿。經過造園藝術家和能工巧匠們的精心施工,終於將暢春園建成為一座構思巧妙、山環水抱且頗有特色的花木配置的水景園。
(一)暢春園建築景觀概貌
1、中路建築
九經三事殿。此為正殿,面闊五間,懸康熙御書匾額,殿內有御書聯語:「皇建有極斂時敷錫而康而色;乾元下濟虧盈益謙勉始勉終」。用「九經三事殿」作殿名,表示這裡是循經守禮、治理國政的地方。康熙帝幾次於上元節在此殿舉行盛大宴會,宴請蒙古王公和朝廷大臣,還在此接見過外國使臣。
春暉堂和壽萱春永殿。穿過二宮門,便是春暉堂,面闊五楹,東西配殿各五楹。第三進院正殿為壽萱春永殿。這兩座殿堂都是乾隆初年改建的,殿額和楹聯都是乾隆御書。弘曆將其生母孝聖皇太后奉養在這裡。春暉,源於唐代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借指母愛,母親的恩德;萱,指萱堂,母親的借稱,殿名含母親長壽之意。壽萱春永殿後還有一個建築群,北端鄰湖修建了一座三層九楹的延爽樓。這是園內最為高大宏偉的建築。登樓四望,視野開闊,南北荷池一覽無餘,園外的丹棱白蓮和玉峰美景也盡收眼底。
閑邪存誠和韻松軒。閑邪存誠位於九經三事殿之西,有康熙御書匾額,是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之一。雍正二年,弘曆曾在此殿讀書。乾隆四年被焚毀,重新建成後,更名玩芳齋。韻松軒在閑邪存誠之北,中間只隔一座小山,是康熙皇子們的書齋。後來成為康熙帝如近臣歡聚、賜茶賜食、游賞園景的地方。
2、東路建築
澹寧居。位於暢春園的東南角,坐北朝南,「只三楹,不施丹雘」,為兩進院落。前殿為康熙帝御門聽政、選館引見之所。在駐蹕暢春園期間,他幾乎每天都要在此殿問政理事,處理各類事務。後殿曾是養育和教導皇孫弘曆的地方。弘曆曾寫詩記載此事:「憶昔垂笤歲,賜居曰澹寧。無忘斯黽勉,有勒在軒庭。遠致要心泰,志明惟德馨。雖雲述格語,而每切聰聽。」
淵鑒齋和佩文齋。位於御園中部、前湖的東北岸邊。這是清爽幽靜、荷香繞屋,成為適宜讀書作畫的地方。淵鑒齋是玄燁的藏書窟、閱書室,也是他倡導和組織編纂浩瀚典籍的地方。他令徐乾學編注了包括800名作者、1300多篇文章的《御選古文淵鑒》;令張英、王士稹等編成多達445卷的檢查文章辭藻的類書《淵鑒類函》。玄燁還逐篇審閱,撰寫御批,題寫序言,印刷出版。
佩文齋是玄燁收藏古今典籍名畫法書的殿堂,是他讀書、鑒賞書畫和學畫練字的書畫室,也是他編纂書畫典籍和畫譜的工作間。他將佩文齋所藏書畫及評論,按類編輯,為一百卷;又應諸臣之請,允許將御制書畫題跋撿出數十則,編為一卷,以《佩文齋書畫譜》書名出版。在此殿編輯出版的書還有《佩文齋詠物詩選》、《佩文齋廣群芳譜》、《佩文韻府》等。
清溪書屋。這是康熙帝的寢殿,位於園北部中間偏東,不設圍牆,而以清溪環繞。正殿面闊七楹,後抱廈五楹;後殿為面闊五楹的導和堂,前後殿東西各有十六楹游廊連通。院內還有昭回館、藻思樓等建築。院西在山麓湖畔修建了一座竹軒。軒後峻嶒峻峭的假山上下,栽植一片青翠繁茂的竹林,營造成一個北國江南的小環境。
恩佑寺和恩慕寺。在清溪書屋東側,修建一兩座坐西朝東的寺廟,廟門開向園外。北邊一座名恩佑寺,是胤禃在雍正二年為逝去康熙皇帝薦福而修建的。山門題額為「敬建恩佑寺」。寺廟為二進院落,正殿有雍正御題匾額「心源統貫」,奉三世佛,左奉藥師佛,右奉無量壽佛。恩佑寺南邊為恩慕寺,修建於乾隆四十二年,是弘曆為皇太后廣資慈福而建。山門額為「敬建恩慕寺」。正殿額為乾隆御書「福應天人」,奉藥師佛一尊,左右奉藥師佛108尊,南北配殿分別奉彌勒像、觀音像。
3、西路建築
無逸齋。位於御園西南角,原為皇太子允初的居室和書齋,也是眾皇子的讀書處。在乾隆年間,這裡成為皇帝來暢春園向皇太后請安後的休憩和傳膳、理事之所。
蕊珠院。位於園西北部、後湖西側的一座孤稱島上,是一幢面闊五楹三層重檐的高樓。玄燁常奉皇太后登樓遠眺賞景,觀賞牡丹花海。弘曆將此樓作為皇太后避暑之地,他還在湖西岸修葺了純約堂、集鳳軒供太后「夏清」度夏避暑。
集鳳軒和西廠。位於蕊珠院西邊,正殿七楹。軒前和大西門之間是一個廣場,即西廠。這裡有皇帝習射的射圃,也是閱試武舉、選拔人才的地方。經測試表現優秀者,賜予進士及第、進士出身等不同待遇。這裡還是元宵節(燈節)燃放煙花的所在。玄燁在觀賞放花以後,還寫過一首《燈節戲作》:「隱隱光風度柳條,干尋銀箭到丹宵。龍銜火樹花開看,欲見山青待雪消。」
4、西花園
康熙帝住進暢春園以後,又在園南部西側修建了一座「西花園」,是為暢春園的附屬園林。這裡成為皇太子允礽和諸皇子的書房和住所。允初住在園北部的正殿討源書屋。諸位皇子住在南部荷花池畔的「荷池四年」,即南所、東所、中所、西所。乾隆年間,弘曆向皇太后請安也常來討源書屋進膳和理事。
(二)康熙帝的園居生活
自從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康熙帝駐蹕暢春園後,每年都要來園居住,最少的一年是康熙三十五年,也有29天;最多的是康熙四十七年,多達202天。他大多是正月上旬在辦完重大禮儀宴會後,即前來郊園,其中正月初二即到暢春園居住的年份就有八次。通常都要住到十一月乃至十二月下旬,才離園返回皇宮。其中臘月二十五至臘月二十八日才遲遲離園有八次之多。當然,其中有相當多的時間是去南巡江浙、東謁祖陵、西遊五台和北狩承德避暑山莊等,並非全是住在暢春園。在御園建成的36年間,玄燁居住在暢春園累計為257次,共3780多天。(據張恩蔭語)
康熙帝在暢春園生活的主要內容,是避喧聽政、頤養慈寧和避暑賞景。一是御門聽政,選館引見,處理各類朝廷事務。二是學習科學,纂修類書,從事多項文化事業建設。三是奉母頤養恪盡孝道,展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之道。四是憩息避暑,遊樂賞景,使身心愉悅,以更充足的精力治理多民族的中華帝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玄燁己屆71歲高齡。就在位時間而言,躍居中國歷代帝王之首。玄燁在位期間,國家由亂而治,不獨幅員遼闊,而且政局穩定,人口增長,經濟發展迅速,文化繁榮,中國社會出現了少有的太平盛世局面。在「萬壽節」期間,三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在暢春園大宮門前舉辦盛大的「千叟宴」,筵請前來祝壽的65歲以上的官民老人6745人,玄燁在《千叟宴》詩中寫道:「萬機惟我無休暇,七十衰齡未卸肩。」
然而,玄燁已是疾病纏身,生命走到了盡頭。這年十一月十三日,病逝於暢春園清溪書屋。
(三)暢春園的衰落、焚毀和遺址現狀
雍正帝將新擴建的圓明園作為上朝聽政的御園,從而結束了暢春園的全盛時代。乾隆年間,暢春園成為弘曆奉養生母的「皇太后園」。孝聖皇太后在乾隆四十二年去世。乾隆帝降諭:暢春園定為皇太后園,「我子孫亦當世守勿改」。嘉慶帝頤琰謹尊皇父諭旨,雖然沒有皇太后,也未敢將暢春園移作他用。當道光帝欲將皇太后進行安置時,暢春園已經閑置荒廢了40多年,牆倒屋塌,絕非一兩年能夠修建完好。道光帝決定將皇太后奉養在綺春園。在道光、咸豐年間,暢春園的園域被蠶食侵佔,磚石木料被拆卸去修繕其他園囿,已經淪為一座廢園了。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又將暢春園的清溪書屋、恩佑寺、恩慕寺等建築徹底焚毀,使暢春園成為一片焦土和廢墟。
清末和民國年間,在暢春園遺址修建練兵場和民房,開墾稻田,修建養鴨場。新中國成立後,修建機關用房、科技大廈和學校,暢春園的輪廓也消逝了。
我們可以對暢春園的遺址現狀作輪廓性的勾劃;北四環路沿著昔日暢春園南牆穿過,大地科技大廈修建在大宮門內和九經三事殿基址上,大廈前的四環柏油路面正是舉辦千叟宴的地方。海淀新技術大廈和矽谷電腦城,建在澹寧居及以北的土地上。御園西南隅的無逸齋和偏北的純約齋,已經建成了芙蓉里居民區。暢春園北部如今是北京大學職工宿舍樓群和學生公寓。後湖南部修建了一座街頭公園「暢春新園」。御園中部的前湖建成了海淀體育場,後湖東北方的淵鑒齋、佩文齋舊址上聳立著一座現代化的海淀體育館。西花園的基址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海淀公園」。
這就是「三山五園」第一園暢春園遺址的當今面貌。三百年前那個康熙盛世的標記統統消失了,只有暢春園東北隅恩佑寺、恩慕寺那兩座山門,奇蹟般地保存了下來,而且被定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們常常在這座古建筑前久久地佇立,仔細閱讀那紅牆黃瓦間無字的文章,引發出無限的遐思。
二、康熙帝建成澄心園
(一)澄心園建成於康熙二十一年
康熙帝玄燁是清代第二代皇帝。他即皇帝位後,對紫禁城內封閉枯燥和盛夏溽暑的宮廷生活很不適應,更由於民族生活習俗的原因,便在京城郊外修建行宮,既能避暑,又能演練騎射,繼承祖先崇尚習武的傳統。玄燁早期的郊外活動地點主要在京城南郊。從康熙十四年起,才有他到西郊活動的文字記載。《康熙起居注》載:十四年乙卯閏五月(1675年6月)「初六日癸已,早,上幸玉泉山觀禾,酉時回宮。」康熙十六年,玄燁在西山修建了香山行宮。玄燁是考慮到遊覽香山的山水名勝時,「恐僕役服侍之臣或有所勞」,才在香山寺東南方修建這座行宮的。
玉泉山地處瓮山和香山之間,山勢峻峭,泉流豐沛。清代首任皇帝福臨,在順治年間即多次在此校獵和駐蹕,並派太監來進行管理。玄燁從康熙十九年開始修建玉泉山行宮,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駐蹕玉泉山」。二十一年行宮建成後,命名「澄心園」。當年八月初三至十一日,玄燁在此園連住了九天。玉泉山澄心園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奉旨更名為「靜明園」。靜明園成為玄燁經常遊覽賞景和駐蹕理事的山水離宮。
玉泉山的管理官員,澄心園時初設管園總領一人、副總領二人。康熙三十年,增設副總領和筆帖式各一人。
(二)澄心園的建築景觀和佔地規模
澄心園的宮殿、寺廟及風景建築,以至它的四至所在,己不能準確地確認了。因為在乾隆十五年以後,弘曆大力擴建靜明園,將園界擴展到玉泉山四周,舊圍牆被拆毀:園內原有建築也經過拆毀和改建,使得原來的主要建築如皇帝和太后寢殿、書房等全被改造不見原物了。根據《康熙起居注》提供的材料,我們確認:澄心園內有一座太后宮。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二日,「上迎皇太后,送皇太后至玉泉山宮內。」另外,此書還多次記載,「上御玉泉山內前亭」詔見重臣理事。這「前亭」應康熙帝寢殿的前邊。還有,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六日,「上御玉泉山東門」詔見新任命的杭州副都統。這「東門」是泛指,很可能在後來的東門「含暉堂」所在地,有一座供皇帝使用的殿堂。澄心園的其他建築,我們只能根據乾隆年間還能識別出來的部分進行清點了。
清音齋位於裂帛湖北側,殿堂三楹,坐北朝南,殿額為康熙帝御書。這是澄心園中最早的建築。弘曆在詩注中寫道:「靜明園建自康熙年間,清音齋皇祖御額也。」清音齋旁翠竹成林,矗立兩株古栝,依山面水,滿庭綠蔭。玄燁坐在齋內讀書品茶,窗外泉聲風聲隱隱傳來,更襯托得這裡清爽靜謐,環境幽雅。弘曆在乾隆十一年遊覽靜明園時,曾寫有一首《初夏遊玉泉山清音齋小憩》:「別院清和六轡停,琴齋瀟洒靜因寧。婪春花色丁星紫,過雨山容縹緲青。乳竇玉淙聲倍壯,綉茵綠褥氣猶馨。階前雙栝解人意,送與新月翠滿庭。」
心遠閣。位於玉泉山東南坡半山腰,由清音齋順山路攀登,路旁有三楹敞軒,坐北朝南,即是心遠閣。這裡「後依丹巘前列喬柯」,頗有迂倪畫意。閣西另有房屋三楹,額題「碧雲深處」。弘曆《心遠閣》詩有「敞軒崇椒上,尋溪展步行」之句。弘曆在乾隆七年寫有一首《心遠閣遠眺》:
松柏青青槐柳黃,登高把菊作重陽。
卧楹寫霧軒窗迥,飛觀圖雲翰墨香。
檐鐸風聲傳梵唄,稻畦秋景貌江鄉。
吟余試看前春句,樹影依然上粉牆。
賞遇樓。位於玉泉山西南側嶺上,四周松竹圍繞,可以眺望園外風光,是出西門的必經之路。弘曆在乾隆五十一年登上此樓時,稱它為百年書樓。在「好在書樓百歲矣」句後有註:「園中諸處間或有新構築者。至清音齋暨此賞遇樓,皆康熙年間所築,逮今百年矣」。他的《賞遇樓》詩寫道:
高樓構峰頂,瀟洒似蕭齋。
林壑供吟興,山原入望佳。
霞光紅到座,樹梢綠侵階。
錯綉看畦階,悠然暢我懷。
函雲城關。《日下舊聞考》載:「綉壁詩態之北為水月庵,又東為城關」。「城關建自康熙二十年,聖祖御題額曰函雲。」這座石頭城關高丈余,東額函雲,西額澄照,皆康熙御題。這座城關是園內東西相通的要道,往東可達龍王廟。
以上幾座建築物肯定是康熙澄心園時的遺物。其他建築就難以確定了。對於澄心園的四界,我們找不到具體的文字記載,只能讀到康熙朝的近臣張玉書寫的一篇《賜游暢春園玉泉山記》。那是康熙帝降諭,准許身邊一些重臣進暢春園和玉泉山遊覽。文中寫道:「初六日癸酉早上,御玉泉山靜明園。諸臣俱集,從園西門入。園在山麓,環山為界。林木蓊鬱,結構精雅,池台亭館,初無人工雕飾。而因高就下,曲折奇勝,入都幾不能辨東西徑路。攀躋而上,歷山腰諸洞,直至山頂,眺望西山諸勝。。此文為我們推測澄心園的大致規模提供了參考資料。第一,園在山麓,即在山根附近,不會離開山太遠。行宮的上線在山頂,山腰的幾座山洞都在園內。可知澄心園即是修建在玉泉山地南坡和南麓。第二,由於澄心園的遺留建築都在玉泉山南麓及東南麓,其他地域如山西、山北和山東則在澄心園以外。因為這些地方在乾隆擴建靜明園時新建殿堂也不是很多,如有康熙年間建築應該會保留下來,至於北峰就更不會在澄心園的園域之內了,那裡的妙高寺等景觀建築是乾隆三十六年建成的,弘曆是在這一年才第一次到北峰遊覽。第三,康熙帝修建澄心園,是為了在春末至秋初到此休憩避暑,也小住幾天在園內理政,並不是常年居住的御園。行宮的規模不需要非常廣闊。例如香山行宮就不大,相當於乾隆靜宜園的寢宮(中宮),即現代的香山飯店的規模。張玉書文中說「園在山麓,環山為界」,指的是澄心園是順著山麓修建的,並不是說「在環山四周全都是建成園林」。據此我認為:澄心園是在玉泉山南坡和南麓的一座皇家園林。
(三)玄燁筆下的玉泉山
玄燁留下了一些記述和描寫玉泉山的文字,有詩也有賦。這可以使我們了解到,他是多麼喜愛這塊山水寶地。他對玉泉山風光有很高很恰當的總評價。他在《玉泉賦》中寫道:「若夫天產瑰奇,地標巡迥;融則川流,峙惟山靜;撫風埌之清淳,對玉泉之幽靚;信芳甸之名區,而神皋之勝境也。」這裡山川瑰奇,風埌清淳,是芳甸名區,神皋勝境,真是「天作地成,以貽皇上」,正適合玄燁修建一座皇家園囿。玉泉風光之被人尊崇艷羨,最突出的優勢在於它有常年噴涌的玉泉水。玄燁對玉泉有全面的準確的概括。他在描寫了玉泉趵空的動人景觀:「源出高崗,溜生寒麓,瑤竇濺珠,瓊沙噴玉」之後寫道:「侔色則素纈無痕,儷質則纖塵不屬,挹味則如醴如膏,揣聲則為琴為築。」玉泉水的顏色像純白的綢緞沒有些微雜痕,泉水的質地純凈透明纖塵不染,泉水的味道清冽甘甜,泉流發出的聲響像琴築奏出的樂曲。玉泉水流成的小溪清澈渺涌,匯聚成平湖像一泓明鏡,干頃玻璃。在這裡修建的御苑,就如同閬苑仙境一般。
玄燁在澄心園裡,在處理完政務以後,觀賞著園中景緻,觸景生情,詩興勃發,美妙的詩句很自然地在腦際呈現,信筆寫來,成為這位千古一帝生活和思想的記錄。康熙二十一年八月的一天,玄燁有月光下靜聽泉水奏出的樂句,不覺間想起唐太宗的詩《秋日二首》,其中有「露凝乾片玉,菊散一叢金」的詩句。由此產生聯想,他很快寫成了一首《玉泉山晚景,用唐太宗(秋日)韻》:
晴霞收遠岫,宿鳥赴高林。
石激泉鳴玉,波回月涌金。
熏爐籠燈翠,行漏出松陰。
坐愛秋光好,翛然靜此心。
此詩頸聯「石激泉鳴玉,波回月涌金」,用句工麗,對仗工整,確是月光下玉泉生動逼真的寫照,完全可以與唐太宗上引著名的頸聯相比美。玄燁以「重農恤商」為基本國策,非常重視農業生產,關心年景的豐歉。玉泉周圍便是廣袤的農田,特別是京西稻田更是他關注的重點。他親自試種和推廣「早御稻」,為了管好海淀一帶的御稻田,他命內務府在玉泉山下設立了「稻田廠」,促使稻田發展,產量提高。他曾寫過《初夏玉泉山二首》:
其一
別館依丹麓,疏簾映碧莎。
泉聲當檻出,花氣入垣多。
路轉溪橋接,舟沿石竇過。
熏風能阜物,藻景己清和。
其二
山翠引鳴鏣,湖光漾畫橈。
野雲低隔寺,沙柳暗藏橋。
百囀黃鸝近,雙飛白鷺遙。
今年農事早,時雨足新苗。
靜明園內外的景緻如此瑰麗多彩,再逢時雨充沛,新苗茁壯,農活及時完成,預示著又一個豐收的年景。這是最讓人解頤開懷的。康熙四十一年四月,京城又降喜雨,身在玉泉山靜明園的玄燁,又提筆寫出一首《靜明園喜雨》,表達他的心聲:
西山初夏玉泉清,暮雨隨我滿鳳城。
四野皆霑比屋慶,八荒盡望樂豐盈。
(四)康熙帝在澄心園問政理事
康熙帝從澄心園建成後,即經常蒞園休憩、遊覽並處理政務,直到康熙二十六年二月暢春園建成並常年駐蹕後,就不再在玉泉山居住理政了。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康熙帝駐蹕澄心園的時間的次數,在《康熙起居注》一書中都有簡明而精確的記錄。下邊有選擇地抄錄幾則記載: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八月初四日巳卯,巳時,上率妃等、皇太子出西直門,幸玉泉山。是日,上駐蹕玉泉山。
初六日辛巳,巳時,杭州副都統邵鳳翔陛辭,奏請諭旨。上御玉泉山東門,面諭……命賜邵鳳翔食。是日,上駐蹕玉泉山。
初十日乙酋,早,上御玉泉山內前亭,大學士勒德洪、明珠從京至,同扈從學士席柱捧折本面奏請旨……是日,上駐蹕玉泉山。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四月二十一日癸巳,巳時,上由西華門出西直門幸玉泉山。各部院衙門章奏,俱交內閣,命學士薩海扈行。其滿大學士俱更番赴玉泉山啟奏摺本。是日,上駐蹕玉泉山。
二十六日戊戌,早,上還白玉泉山,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申時,上復幸玉泉山。
四月二十八日庚子,早,上御玉泉山內前亭,大學士勒德洪、學士阿蘭泰、席柱、王守才同薩海捧折本面奏請旨……巳時,上白玉泉山幸譚柘寺駐蹕。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四月初九日甲辰,辰時,上御玉泉山內前亭。大學士明珠,學士麻爾圖、席爾達、金汝祥同扈從學士圖納以折本請旨……是日,上駐蹕玉泉山。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三月二十四日戊寅,巳時,上御玉泉山內前亭……是日,上白玉泉山移駐南苑舊宮。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六月十二日戊午,早,上迎皇太后,送皇太后至玉泉山宮內。未時,駐蹕暢春園。
從《康熙起居注》提供的資料可知,自從康熙十九年始建玉泉山行宮起,至第一座大型御園暢春園建成的康熙二十六年止,是玄燁經常到澄心園駐蹕的年代。期間玄燁共21次到玉泉山居住、工作和遊覽,其中有16次是從紫禁城前來,有3次是從南苑舊宮來,還有2次是分別從暢春園和潭柘寺來,離開澄心園時,19次是回紫禁城,一次是去潭柘寺,一次是回暢春園。玄燁到玉泉山的時間,大多是在氣候比較適宜的春末夏初和秋天,共有18次;其餘正月、六月、臘月各有一次。在些期間,玄燁共在玉泉山工作生活了59天,春秋季共50天,其中四月即有30天。
康熙帝居住在玉泉山澄心園期間,不是只為賞景休憩,他在這裡仍然御朝聽政,辦公理事,召見臣僚。玄燁是一位發奮圖強、勤政務實的皇帝。他終生以全副精力投入到起伏跌宕的複雜艱難的國務活動之中。從康熙六年親政之日起,即開始御門聽政,每天都要親自上朝,聽取各部院大臣啟奏本部院要政,提出垂詢和裁決爭議,與大學士、學士們討論呈上折本,發布諭旨,對重要的軍政事務做出決斷。玄燁在駐蹕玉泉山期間,處理了大量的具體事務,從中可以看到他勤勉務實的身影。
第一,關於任免和使用官吏。玄燁非常重視官吏的先拔和委任、使用和調動、處罰和罷免。首先,對重要部門和崗位官吏的作用,非常謹慎,不僅要考慮官吏的才能,還要做到發揮各人的長處,人盡其用。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玄燁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覺羅勒德洪、明珠、王熙,學士王起元、禪布,扈從學士麻爾圖以折本請旨:由於江寧巡撫湯斌升任他職,請以滿洲或漢軍、漢人補缺。玄燁降旨:「江寧巡撫責任甚屬重要,必須練達事務賢能之人,方子地方有益。著於在內官員及在外道撫內揀選具奏。」幾天以後,勒德洪、明珠等徵得九卿的意見,同意以浙江巡撫趙士麟或兵部侍郎馬世濟補缺。皇帝征納明珠的意見,明珠上奏:「趙士麟在浙江居官頗佳,既經九卿會推,共稱其善。臣等眾見似可調補此缺。」玄燁即表態降旨:「趙士麟居官誠善,著調補江寧巡撫」。當場還決定由福建巡撫金鉉補授浙江巡撫。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康熙帝在玉泉山前亭聽政。大學士勒德洪、明珠等捧折本面奏,提補漢軍御史員缺,以候缺梁述祖為正陪,郎中盧崇魁為擬陪。康熙帝對梁述祖的政治表現了解得很清楚,便持否定態度。他說:「梁述祖乃一極庸常之人。擬陪盧崇魁何如?」勒德洪回答說:「盧崇魁較梁述祖稍優,該部因其可用,故御史缺出,選擇擬陪。」皇帝便詔准了這一任命。
其次,重要官吏的任命和罷免,不僅要看當事人政治文化等基本素質及資格閱歷,還要考察任職期間的政績。如果人還正派聰明,很有學問,但為官平庸,缺少建樹,也是不能提拔晉陞的。一位在職官吏,既已任命就要信任並放手使用,讓他盡職盡責;如果沒有顯著的失職惡行,也不能隨意罷免。康熙二十七年八月初七日,玄燁在澄心園內前亭聽政。大學士勒德洪、明珠等呈上奉天府府尹高爾位奏摺,內容是將錦州知府孫成題薦,將開原知縣周至煥題參。題薦孫成的原因之一是辦學有功,題參周至煥的原因是他在接待戶部和光祿寺官員時發生的問題。康熙帝看罷奏摺發出上諭:「題薦孫成有興起學校等語。朕春間至盛京,見民人甚少,讀書者有限,並未見其興起學校。又開原知縣又無庸劣顯惡,但問這次扈從戶部、光祿寺等衙門官員,果有在地方顯惡備辦供應等物違誤否?並無大善極惡,即行舉劾,何也?爾等詢明再行啟奏。」玄燁以在盛京觀察到的實際狀況,否定了孫成辦這有功的題奏,避免了因無實際政績而誤陞官吏:也不因無顯著惡跡而予隨意罷免。這樣的施政方針有利於鼓勵官員忠於朝廷,盡責盡職,從而維護政局穩定,促進各項事業發展。
第二,在處理違法案件中,必須審核驗證錯罪事實,審慎判刑。對於判處死刑的人,要更加謹慎,細緻準確,不能冤枉一個好人;而對於那些罪行嚴重的人,必須從嚴處罰,決不寬容。康熙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勒德洪、學士阿蘭泰等奏稱,三法司議定將強盜馬伯元等四人應立即斬首。皇帝覺得強盜雖然劫走人質,卻未殺人,是否一定斬首?便群臣商議,說:「觀奏內馬伯元等,雖持兇器,明劫肖通,勒令取贖,仍與贖還。豈有強盜而明令人回贖者乎?人命事情所關重大,朕心稍覺有疑。爾等云何?」勒德洪等人說,此案上次已經皇上駁回。刑部等又經一次確審,仍然維持上次建議。我們也認為,馬伯元等手持兇器,劫壓財物。將人劫去,勒令贖取。這屬於「大兇惡可惡之賊」,還是依部議為好。皇帝聽罷,方才詔准,降諭:「既屬駁回再議,可依部議。」
康熙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明珠、學士佛倫等捧折本面奏請旨。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關於「螺子山敗北」一事,提出了對有關人員進行處理的建議:長史索拜失去龍纛,因其父吳達禮陣亡有功,應予以免死,革職,鞭一百,籍家產,本身及妻子俱給本主為奴。其散騎郎羅占及護衛等官分別議罪,得到應有的處罰。皇上聽奏後降旨:「長史索拜情罪殊屬可惡!並非可以寬恕之人,理應依議正法。但吳達禮陣亡,從寬免死,著革職,鞭一百,發寧古塔。余依議。」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初九日,康熙帝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明珠、學士麻爾圖等以折本請旨。吏部等衙門會商議定,將布政使顏敏等「私支庫銀」罪,擬秋後處決。其原任巡撫郝浴浮冒銀九萬兩,應當向郝浴的家屬追征。玄燁果決地降諭:「郝浴乃流徙情重罪人,朕赦回置鄉重任,理應潔己奉公,報朕優異之恩,乃將國家錢糧浮冒侵漁入已,情殊可惡!」明珠緊接皇帝旨意上奏:「聖諭極是,郝浴行跡污穢,真負眷養之恩。近刑部尚書魏象樞己將誤薦郝浴自行請罪。」康熙帝降旨:「此事交與九卿、科、道會議具奏。」幾天以後,明珠向皇帝奏明六部滿漢堂官的意見,認為朝官向皇帝舉薦官員時都非常慎重。但要想全面了解被舉薦者的操守優劣,實在是非常困難的。郝浴是皇上召回任用的,他還侵蝕錢糧數萬。其他司官操守的優劣,誰能下保票?康熙帝發出諭旨:「清廉操守如何可廢?凡犯貪惡之人,發覺後自有應坐之罪。郝浴在廣西居官甚好,然猶侵蝕數萬錢糧。魏象樞薦郝浴,此等情事魏象樞安能預知?」皇帝已經明確表態,魏象樞未被追究舉薦郝浴之責。
第三,關於關注民生,豁免災區錢糧。康熙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明珠、學士佛倫等面奏皇帝,山西巡撫穆爾請蠲太原、大同二府逃亡人丁荒地錢糧。經過九卿、詹事、科、道會商議定,自康熙二十一年開始,蠲免二府全部荒地三年的錢糧。玄燁聽完朝臣秉報,認為人丁逃亡完全是由於巡撫以下官員沒有照顧好小民的生理,平常又不積糧備荒,責任全在地方官員,而賑濟災民則是完全應當的。玄燁降諭:「小民得安生理,皆在司道有司官員。而有司賢否,又皆在該巡。百姓果衣食豐足,不失生理,豈致逃散?此皆巡撫以下官員不行撫恤百姓,不令其儘力田畝。又未於常平等倉積穀備荒,一值歲歉,輒失生計。百姓既己逃散,若仍照額徵收荒地錢糧,必致苛派現在百姓。著照九卿等議,豁免錢糧。」至於巡撫以下各級官吏,理應從重議處。姑且從寬處理,予以寬免。但要擬定並下發正式文件,予以嚴切申飭!
康熙皇帝即位後,除了獎勵農耕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外,還通過大規模地蠲免錢糧、賑濟災荒和提倡積穀等手段,來減輕農民負擔,改善群眾生活,以緩和社會矛盾,穩定封建統治。康熙年間,豁免錢糧總數超過一億兩。這在中國古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第四,康熙帝決定編纂出版《太祖高皇帝聖訓》、《太宗文皇帝聖訓》、《世祖章皇帝聖訓》。經過多方反覆聽取意見,也決定編輯出版康熙皇帝聖訓。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康熙帝在澄心園前亭聽政。大學士勒德洪、明珠同扈從學士席柱捧折本面奏請旨。御史戴王縉條奏,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章皇帝聖訓,應行纂修。及比年以來,凡系用兵詔命密旨,征剿機宜,並應編輯成書,以垂不朽。勒德洪、明珠等人面奏,內閣與翰林院已經協商議定,認為此議甚妥,應予准行。皇帝對編纂先皇聖訓完全贊同,但對編纂自己的訓諭還有些顧慮,便降諭:「太宗、太祖、世祖聖訓,垂法萬世關係重大,理應纂修。至朕所行之事,編纂成書,古人雖有其例,尚於朕心有歉。爾等可將此意述與九卿,確詢再奏」。
三天以後,康熙帝在瀛台門聽政。大學士明珠等奏明皇上,說已經奉旨傳集九卿等官員,將戴王縉的條奏讓大家逐一視看,並傳諭關於纂修當今皇帝聖諭的徵詢意向。眾位朝官的一致看法是:「祖宗聖訓固應編輯,至逆賊寇,克奏膚功,復見昇平,皆皇上神明獨運,指授方略所致。若不纂輯成書,恐鴻功偉績或有遺漏。況古來帝王武功告成,無不將所行之事逐一記載。今宜如台臣所請,勒成一書,昭示聖子神孫,以垂永久。」玄燁聽罷,解除了心中顧慮,趨勢傳旨:「眾議如此,可著編成一書。」
康熙帝敕編的這四部幾代皇帝的《聖訓》,都是語錄體,先擇歷代皇帝生前言行的精華,編輯成書。玄燁的本意是為記錄帝王的豐功偉績,高超訓誡,專供後世皇子皇孫即後代的統治者閱讀學習,從中汲取治國的經驗和精闢的思想,以利於愛新覺羅一族的長遠統治;同時也供後代朝臣閱讀學習,以利於治理國家,指導他們遵從祖宗之法,竭忠盡職,報效國家。
最先完成的《太祖高皇帝聖訓》是一部語錄體著作,收錄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92條語錄,是努爾哈赤平時為政為軍的心得體會經驗的總結。共四卷,二十六個類目,如敬天、至孝、神武、智略、寬仁等。《太宗文皇帝聖訓》,在順治年間即開始編輯,玄燁降旨續編,於康熙二十六年完成。全書共六卷,收錄皇太極111條語錄,三萬餘字。分為論治道、訓諸王、訓群臣、謙德、寬仁、智略、求賢、求言等二十二門。玄燁為此書寫有序言。《世祖章皇帝聖訓》,也是康熙二十六年編成,是清世祖福臨的分類言論集,共6卷113條,三萬餘字,分為32個門類。此書集納的福臨語錄,都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言論,全面反映了這位少年天子在清初統一全國、安定天下時所進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及精闢的思想觀點與精神風貌。玄燁在此書序言中寫道:「……茲朕祇承遺緒,惕厲靡寧,瞻方略之常新,僾羹誠之如覩。因命儒臣分類編纂,朕復詳加批釋,計一百一十三條,統為聖訓六卷,寶諸金匱,拱若球圖。俾後世子孫,知我皇孝之貽謀燕翼,百世無疆,開國經綸,萬年時敘。」輯錄康熙皇帝玄燁語錄的《聖祖仁皇帝聖訓》,於雍正九年(1731年)全面記錄了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的煌煌業績,反映了豐富的治國經驗。
康熙帝在玉泉山靜明園休憩、生活和頻繁的政務活動,是這位曠代英主生活事業的組成部分。這從一個側面使人們認識到,靜明園在清代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作用。
感謝張寶章先生授權,原文發表於《圓明園》學刊第十六期
推薦閱讀:
※康熙是如何剷除鰲拜的?
※此人是康熙諸皇子中最無望繼位的,他的死直接導致了太子胤礽被廢
※林志玲錄《康熙》被問結婚:自己都不知道
※康熙下一赦令,一老頭聽後大喜,士兵抓到老頭,康熙說:立即凌遲
※康熙陵寢2 陪葬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