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止語是一種修行,無言是一種境界。

閱讀 185

俯瞰娑婆間

關注

止語是一種修行,無言是一種境界。好辯是一種執著,我們因為太多的爭辯,而失去了內心的平靜,卻因太少的沉默無言,而招惹了無端的是非。其實有時候事後仔細想想,對於那些本質上沒有必要過多糾纏的,再爭不過別人的時候,只是徒增煩惱。即使爭贏了,那有如何?又有什麼值得慶幸的?有些事其實爭辯起來沒有什麼意義,傷了和氣,又辨不出個是非!但是我們熱衷於爭論是非長短,是因為我們的二元知見。這些知見來自「我執」!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標準!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如是的實相真理,不是爭辯而得,而是默然觀照,本來現前。所以佛祖拈花,迦葉微笑。言語道斷,以心印心,當下相契。

一切語言本是戲論,執相而求,謬以千里,所以「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學會無諍,才能安住內心的平靜,懂得沉默,才能體悟空性的智慧。語言往往是禍根的起因,不假思索和不遮掩的去說,往往給自己帶來困惑。和風細雨的感覺人人都喜歡,但疾風驟雨便不得人心。出言時當心中權衡好,別傷了他人,也毀了自己!所謂止語,並非只是語言的止息,而是內心的無念無住。回歸更深的醒覺與自由,在沉默與獨處中,才能真正懂得修持。不爭不辯,無語無言,是非對錯,過眼雲煙,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與其在爭辯中相互廝殺,不如守護內心的寧靜,去履行更好的修行。很多不語,不是無理,很多沉默,不是無能,只是明了了言語的真諦。因為止語是一種修行,因為無言是一種境界,此心如如,默然歡喜。

  人的情緒就像天空中的雲,不知道突然從哪裡來,也不知道突然就到哪裡去了。一會兒還因為一點小事耿耿於懷,怎麼想都想不通,但一會兒這種心態就沒有了,想找也找不回來了。所以,我們的心真的很無常,不要總把一些煩惱當真! 一切問題,最終都是時間問題。一切煩惱,其實都是自尋煩惱。

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痛苦是與人比出來的;疾病是惡習造出來的;心態是經歷煉出來的;快樂是知足養出來的;健康是活動練出來的。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鬆。所以,做自己該做的事,若自己儘力了,剩下的一切隨緣,凡事順其自然。 ??


推薦閱讀:

人生感悟;欣賞的最高境界是走進一個人的心靈
人生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張如安的象棋三重境界
這群逗B的境界實在高,笑炸了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第十二講 (上)

TAG:修行 |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