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何時成為道教教主

大道被演化為人們崇拜的尊神,始於道教創立之初。張陵於東漢時開創正一天師道,自稱「太清玄元」,得太上老君之真傳。《神仙傳》說:「張道陵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這位來自天境的「柱下史」,就是先秦思想家老子,史載老子嘗為周柱下史。《老子想爾注》亦曰:「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三天內解經》也說:「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太無變化玄氣、元氣、始氣,三氣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後,混氣凝結,化生老子。從玄妙玉女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這樣一來,本為哲人的老子便被道教神化成為道教的教主。

道教列仙圖

早期正一道還吸收了巴蜀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少數民族的三官崇拜

此外,早期正一道還吸收了巴蜀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少數民族的三官崇拜。《三天內解經》記載東漢永壽三年(157年)張道陵在蜀郡,「與漢帝朝臣以白馬血為盟,丹書鐵券為信,與天、地、水三官、太歲將軍,共約永用三天正法。」此外,經中還載有道德丈人、太上丈人、天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新出老君、五帝、西王母、上元夫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等天師道的天真神明。在另一種早期天師道的《正一法文經章官品》中亦列有名目繁多的天地各方神君,如九水丈人、天昌君、天綱君、安氣君、赤沙君、天玄君 、青龍君、官席君、九地君、四明君、畢女君、破市大將軍、破獄大將軍、解患大將軍、太陰君、玉女君、誅殃君、五穀君、萬福君、行廚君、金倉君、注變君、北海君、太平君、百舌君,明星玉女、天皇君、朱雀君等,他們均各有主司,或主收邪治鬼、治病祛痛,或主祈雨求晴、利市安宅,其範圍幾乎包括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此可見早期道教的神系其組成的成份已相當複雜,但尚缺乏系統性與條理性。

靈寶元尊、元始元王、太乙元君等道教新神在魏晉時出現

隨著道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一些新興的道派如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又出現一大批道教新神,如元始天尊,靈寶元尊、元始元王、太乙元君、北帝、天真大神、妙行真人、三十二天帝、五斗星君、五天魔王、長生大君、無英公子、白元尊神 、太一司命等。但各派所奉神真不同,其來源亦異,故多不相關,略無統序。如靈寶派所奉第一尊神元始天尊,即援引上古的神話——盤古開天壁地,加以改造而塑的新神。題名葛洪《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 鴻 ,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這裡已把盤古演變成了道教尊神元始天王。 至於道教神系中的三十二天帝,則有取於佛教。中國古代是講九天的,而道教授引佛教的「三界說」,謂「四梵三界三十二天」,所供奉的三十二天帝,這些皆明顯摸似於佛教。

道教曼荼羅《真靈位業圖》

上清派亦創造了許多新神,並著手於對道教神系的全面整理,從而產生了被譽為道教曼荼羅的《真靈位業圖》。從卷首陶弘景的自序中可知,該書的目的是理順仙聖品階,正確地顯現位業。「祈祝跪請,宜委位序之尊卑。對真接異,必究所遇之輕重。是以三君共辭先致,學未體之尤;下班居上,智有不達之蔽。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千億。」因此,這部南朝道教的神譜將眾多的真靈分為七個神團,由天界、人間、鬼域三大體系組成,包括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豐都七大世界,各有主神,左右仙真,分司專職,治理著整個宇宙。如「豐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豐山,三千年而一替。」「辛玄子,自雲禁元中郎,將吳越鬼神之司。」在北陰大帝的左、右兩傍各有五十餘位鬼神,如秦始皇、魏武帝、周文王、公孫度、馬融、陶侃、王逸少、鄧攸等,大都是三國魏晉時武將文人。

尤其要指出的是,除第一階所列六七位真靈純屬天神之外,其餘六階的七百餘位神真中,絕大多數皆為道教中人或歷史人物。這個特徵及現象,值得注意,因為它涉及到道教的教理。也是研究道教神學及神系必須思考的問題。北周道書《無上秘要》卷八三、八四中所收內容與《真靈位業圖》大致相同,但沒有排列階位,其神真排列的順序有異,尤其不同的是位置的大顛倒,即《真靈位業圖》中最後一名「鄧攸」,在《無上秘要》中卻出現在卷首開頭。

這是因為後者是從「得道成仙」的視角,從下至上依其修鍊之程度,分為八個層次,即「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乃至「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這兩者從形式看似有區別,一個從上至下,一個從下至上,但其內涵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統一道教的神系,以便為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完整的崇拜神團。當然,《無上秘要》一書中述及的道教神靈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神跡的介紹方面,其內容都遠遠地超過了《真靈位業圖》。如《靈官升降品》、《眾聖本道品》、《身神品》等所載眾真萬靈,多為《真靈位業圖》中所無。總之,這是第一次編織了道教的神真體系,在道教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義,它標誌著道教由早期派別林立,各自為政的散雜狀況,開始朝向諸宗歸一、信仰趨同的成熟階段發展。

道教列仙圖

唐代時確定了道教最高尊神三清至聖的地位

時至唐代,經過南北朝道教各派相互融合的歷史過程,確定了道教最高尊神三清至聖的地位,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靈寶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神系亦步入了新的格局。他們或以師徒的關係出現,或以大道的顯化降跡,構建了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這是道教神系發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因為諸真萬神遍布的宇宙之中,終於有了統領群仙眾真的至高大神。道教內的諸宗諸派,無論其派內的神靈來自何處,其構成與面貌如何複雜,但都必須服從三清尊神,敬奉三清尊神。從此,道教的信仰集中於對三清尊神的崇拜,這對於道教的發展與壯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兩宋時期是道教神系得以完善、定型之際

兩宋時期是道教神系得以完善、定型之際,其後變化不大,併流傳至今。從《上清靈寶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道門定製》、《道法會元》、《法海遺珠》等道書中,不僅收集,整理了近千年來道教神真譜系,並受佛教密宗的影響,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神真,從而豐富了道教的神系。兩宋以來的神仙譜系,可以概括為十個層次。

最高層是三清、六御(或四御);第二層是諸天帝,如九天上帝、五靈五老天君、三十二天帝等;第三層是日月星辰,如五斗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層是三宮大帝、三元真君、四聖元帥等;第五層是歷代傳經授法祖師,如玄中大法師、靈寶三師、三天大法師等;第六層是自然之神,如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第七層是山川之神,如五嶽大帝、十洲仙官、諸海龍王、百種水神等;第八層是羅豐鬼神,如豐都大帝、扶桑大帝、溟冷大神、地獄主者等;第九層是各種執法功曹、直符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役使等;第十層是城隍土地、六丁六甲、太歲司命等。這是一個相當龐大但又嚴然有序的道教神系,其數量多得難以計算,所謂「三境高尊,萬天上帝」,十方上聖,歷代師真,「因經科而立教化,垂有作出法錄以度人。九品三乘,遞相通貫;六書八體,互以發明。傳於天中,為萬聖指歸之路;降乎人間,開群生修進之門。」?

以上所述為道教神真體系的基本狀況。那麼,在認同三清至尊的根本信仰下,神霄派的神系又是什麼面貌呢?與其它道教派別的神系相比較,又有什麼特徵呢?通過下面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這些情況。

推薦閱讀:

萬福圖譜-道教圖片 2
道教教派
宗教學道教能不能拯救道教?
一受成形
老子是太上老君在人間的分身或化身嗎?

TAG:道教 | 教主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