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斷奶」嗎?能有多複雜!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需要逐漸調整食物的結構,添加輔食,這一過程被稱為「嬰兒期食物轉換」。
聽起來好唬人哦!不就是「斷奶」嗎,誰不知道啊→_→
可別小看這一過程,其中有不少講究呢!
嬰兒期食物轉換
嬰兒期食物轉換也稱「輔食的添加」,是孩子飲食結構轉換的重要過渡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需要達到以下幾個目的:讓寶寶逐漸適應各種食物的味道、培養寶寶對乳類以外的食物的興趣、逐漸由乳類為主轉換為進食固體食物為主,除此之外,母乳餵養的寶寶還要逐漸替代掉人乳。
過渡期的食物也稱為「輔食」,包括半固體和固體食物:
半固體食物:可調成泥糊狀、茸狀的食物
固體食物:適合嬰兒咀嚼、吞咽功能發育水平的食物,如熟軟碎菜、水果片、片狀或條狀軟食(蔬菜、水果、魚類、肉類)
這不還是「斷奶」嘛→_→
別急,你知道嬰兒期食物轉換的重要性嗎?
為什麼要進行食物轉換?
體格生長的需要:6個月以後純奶類餵養不能滿足嬰兒體格生長的需要。消化道發育逐漸成熟,如已經六個月的寶寶消化酶的發育、咀嚼與吞咽能力的發育、牙的萌出等。所以這個時候添加輔食是最好的。
「學習」咀嚼、吞咽的關鍵期和味覺敏感期不容錯過:牙齒並不是嬰兒進食固體食物的必須條件。學習咀嚼和吞咽的關鍵期和味覺的敏感期就是在第六個月。這時候如果輔食添加得好對於寶寶的進食是事半功倍的。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
進食技能的培養:自己進食可以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
獨立能力的培養:自我進食可培養寶寶獨立能力,如寶寶可以自己成功吃飯,大家在旁邊一起拍手,可以增強自信心。
促進語言發育:進食技能的學習可以促進口腔運動發育和語言發育。
如果寶寶已經有這種能力了,就一定要對寶寶進行進食技能的培養。
那麼,該怎麼進行食物轉換呢?
添加食物的順序:
米粉(強化鐵)-補充能量和鐵
蔬菜(塊莖類)、水果-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並訓練味覺
葷菜(6個月以後)-魚、蛋、肉、豆製品等
食物添加的原則:
1、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固體食物:如米粉不能調成水一樣的,稍微粘稠,便於訓練寶寶的吞咽功能。
2、從單種到多種:一種食物適應了,再添加到另外一種新的食物。3-5天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嬰兒是否耐受;菜泥中無鹽、油;水果泥不加糖或水。
3、從一餐到兩餐,再到三餐,與此同時也要多注意進食技能的訓練。
最後,看看參考時間表吧:
0-3月齡
提倡母乳餵養,應按需喂哺,每日8~12次,乳量約500~750毫升/天
如何判斷奶量是否充足?
觀察小便次數(正常:6-8次/天)
體重增長是否理想
乳類:定時(3~4 小時一次)哺乳,5~6次,約600~800毫升/天,逐漸停止夜間哺乳;
強化鐵的穀類:開始少量(1勺),逐漸增加;
蔬菜類:蔬菜泥(瓜類、根塊類、豆莢類) 1~2勺,與米粉同時喂,中飯時間喂;
水果類:水果泥1-2勺,每日1~2次;
進食能力訓練:用勺;5個月齡左右開始學慣用杯喝。
4-6月齡
6-7月齡
乳類:逐漸添加配方奶;總奶量約800毫升/天;
強化鐵的穀類:1/2餐;稠粥或麵條:1餐;
水果、蔬菜類:每日水果1/2-1個、碎菜25-50克;
魚類、肉類:可開始引入少量;
蛋黃:可開始引入;
進食能力訓練:嬰兒可坐在一高椅子上與成人共進餐。
乳類:逐漸以配方奶替代人乳,乳類約4次,乳量約800毫升/天;
軟食(軟飯、麵食):1~2餐(100~150克);
水果、蔬菜類:每日水果50g、碎菜50-100克;
魚類、肉類:25-50克;蛋黃:逐漸增加到一隻。
進食能力訓練:學習自己用勺進食,用杯喝奶;和成人同桌進餐2次。
8-12月齡
1-3歲
乳類: 400~600毫升/天(2~3次)
主食:3餐( 150~200克 )
蔬菜:100-200克,水果:75-150克
魚肉禽畜類:50-100克,蛋類:50克(1隻)
豆製品:25-50克
進食能力訓練:學會自己用勺進食,用杯喝奶;和成人同桌進餐3次。2周歲開始完全獨立進餐,學習餐桌禮儀。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了解了不少「斷奶」的門道了呢?
什麼?你還想知道別的?
還不快來關注鄰家好醫的系列講座!
還可以把自己關注的主題以留言的方式寫在這裡哦,我們會根據大家的留言酌情選擇今後的講題和開展新的系列講座哦^_^
鄰家好醫
我身邊的醫生朋友
推薦閱讀:
※轉奶和斷奶都沒做好,難怪寶寶腹瀉、嘔吐又不吃輔食!
※比利時Lambers公司|膽汁酸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斷奶靠憋?小心憋成乳腺炎!
※斷奶,是一門技術活兒!強烈推薦....
※致媽寶男:還沒斷奶,就別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