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約/青年女畫家劉麗

關注 || 中青年美術家劉麗

河北美術館

劉麗

1975年出生於河北邯鄲

1997年本科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

1999年研修於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2007年碩士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國畫系,導師白雲鄉教授

2012年訪學於中國國家畫院,導師林容生教授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畫院中國畫院研究員,民革河北省書畫院理事,任教於石家莊學院美術學院國畫系。作品曾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建軍80周年、85周年美展、第八屆民族百花展、第12屆全國美展、首屆寫意中國等諸多專業展覽。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北京民族文化宮、國家畫院美術館、上海世博會、台灣中山美術館,天津、河北,遼寧等各省美術館展出並有收藏。

如何閱讀劉麗的山水。山水是什麼?狹義地講是山和水的總稱。但在中國人這裡,山水又有著多層含義。它往往被理解為與人相對獨立存在的風景畫,或繪畫中與人和社會相處獨立存在的自然。因此,中國人又將山水畫賦予多層情感,它也表達人接近自然風光的願望,或孤寂或超脫。在古人那裡往往是想表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之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而西方人的風景畫呢?在歷史上前期多在刻畫真實的場景,近代又在研究光與色的變化。像現代思想家們設想「精神還鄉」之路,尚未在現當代繪畫形成系統的風格或流派。海德格爾們理想為人類的理想在現代性雙刃劍困境下尋找出路,除在荷爾德林的詩歌中得到驗證和支持外,在繪畫中,找不到完全對應的高峰。找不到像達芬奇那樣能證明文藝復興那個時代思想高度的代表。

莽莽群壑,離離秋塬 124x200m 2007.6

對於劉麗,面對人類文化史中的視覺傳統,將做出如何選擇?她在何種程度上證明了她的理想?

劉麗曾接受相對嚴格的中西繪畫基礎的訓練,在一群學風嚴謹並有活力和深度的教師身邊成長。與同輩畫家不同的是她具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大學畢業後曾花幾年時間研讀現當代哲學、經典美學和中外不同作家所著的美術史,這對她以後山水畫創作的精神高度和語言選擇提供了一個清醒判斷的可能。這是一個學者型藝術家應有的態度——能站在人類文化全部成果之上去做屬於當代,屬於自己最應該做的事。

秋山雲水謠 96x180cm 2008.7

我在不遠處觀望著她的成長。我認為,她沒有去簡單摹仿和刻意地進入古人的世界,像一個古代落魄文人那樣去追求屬於他們那樣飄逸出世的境界。雖然當代山水畫中存在著那樣一群人,執著於打著傳統的旗號去摹仿古人。她認為:一個現代人真實的精神際遇和古人是不一樣的。她期望的是表達現代人真實樸素的願望,創造那個具有生命氣息和樸素生機的境界,去迎接現代人精神返鄉的殷切渴望和疲憊的步伐。這個選擇無疑是有意義的。

秋陽 27x60cm 2008.10

同時當代山水畫創作中又有一種表達自然山水真實質感的風格,用真實和高度再現的手段去反映自然的真實,這在歷史和當代山水創作中非常鮮見,而且能使作品具有氣度則更可貴。劉麗清醒認識到這種風格的珍貴之處,但她並沒有被動繼承老師的現成創造,她希望在更廣博的傳統視覺文化中汲取營養,在當代視覺世界中發現新的可能,以體現自己獨立創造給人帶來的驚喜。

壟塬千里浩蕩風 120x200cm 2008.8

於是,劉麗在中國傳統繪畫的汪洋大海中,選擇了用筆力度,用墨的濕潤、構圖汪洋恣肆的設計、結構縱橫捭闔的編織,已顯示出她不同於常人的才華和品位。

在傳統和自己才華之上,她的繪畫已形成的鮮明特徵的是,她的畫,吸收了西方現代結構意識,組成強大有力頗具雄渾氣勢的主體體塊及它們之間的結構關係,極具想像力,秩序嚴謹。而且她的畫並不因為強調了大的氣勢和構成而單調。無數的細節,山石林木花草房舍,鬱鬱蔥蔥,茂密而溫暖,無不以生動的筆墨融合於巨大的構成之間,我理解這就是她所說的「遠見取其勢,近看取其質」吧。

水村山郭九月風幽 68x138cm 2013.12

近年來,我也畫了大量的風景,對於學習中國繪畫精神傳統並以期有少許語言風格的建設的艱難,頗有體會。因此也更能看出劉麗山水畫中獨自發現和創造的珍貴,我真為她高興。

我這樣看劉麗的山水,不知劉麗以為然否,不知讀者以為然否?

徐福厚2011年11月(徐福厚,著名油畫家、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前任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美協副主席。)

花開春浪漫 31x39cm 2010.3

太行晨曲 98x180cm 2013.3

雪嶺清影 98x180cm 2012.4

固守心田

——劉麗和她的山水畫

劉麗喜歡畫大尺幅大場景的山水畫,她說自己喜歡氣勢恢宏寂寥無邊的景象,畫大畫,還能有幾分在畫面上縱橫天地的豪氣。這樣的情懷在女畫家中並不多見。

山鄉和音 68x68cm

北方的生活環境和山水的視覺經驗透過她的作品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蒼茫、宏大、荒寒的意境。這樣的畫面在她前些年的作品裡更多地體現了北方畫家對自然的認識及其特定的鄉土和家園情感意識。這種情感和意識源於生活的共同的認知和感受,同時建立了一個畫家在筆墨和形式之外的創作基礎。具體來說,她筆下有大山、深谷,有溪流、鄉村,也有野樹、荒原,山水間無不飽含對冀地太行高坡峻岭天地造化充滿敬仰的熱情以及對丘壑溝坎之間人與自然生命相依相存的樸素關懷。而筆墨的方式則是在樸拙中帶著凝重,生澀里透出清淡,留白卻常常是北國風光最令人心馳神往茫茫雪原——在那裡,自有她「心中的美妙」:「外表是宣紙上那一抹濃烈的重墨/裡面凝固的卻是冰/睡著了的水??」,「只為固守內心的的那份寧靜/平和的心態不打破一粒塵埃/在靜態已升華成意境」,這樣的文字可以用來解讀她自己的作品——畫面所呈現的自然表象終究不是為了敘事,而是直指內心的感動。

凡境春聲 68x138cm 2013.1

劉麗近期的作品在畫面之中出現了許多更為富於生活氣息的細節描繪,她開始用一種更為明確獨立的用筆來表現畫面近景處的民居、樹木,田園,水塘,線條韻致飽滿,顯得單純而又爽快,用筆中有一種專註的自信和熱情,並且有了一些變化細膩的水墨渲染,原本蒼茫凝重的大山之間也因此有了些許溫潤的氣息。可以看出,她把女性特有的溫情和柔軟,把在山水畫中對生活和自然的凝視和關懷給了身邊這些觸手可及的微小景緻。如果說前些年作品只是源於她所生活的北方自然環境的客觀認識和現實的描繪,而近期的作品,則讓我們感受到她已經在這一共性的基礎上,開始尋求更為內在的精神表達和筆墨的個性追求。這一步,她也邁得不急不躁,踏踏實實。

靜園清雨 68x138cm 2013.10

生活中的劉麗是一個興趣廣泛,喜歡學習和思考問題的人,不論和年輕的學生還是年長的師友在一起,都能讓人感受到她的熱情爽朗和活力。除了探討中國畫的文化傳統和筆墨技法這些與專業有關的具體問題,她對宗教和心理學也有濃厚的興趣,甚至還喜歡玩星座與性格的遊戲並由此討論繪畫個性與風格形成的問題。她在單純直爽的性格表象之下,內心也有一部分沉靜的存在。

燕山水碧景氣秋 180×96CM 2012.10

畫家的創作,從客觀的現實描繪逐漸走向內在的精神追求,是藝術和生命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和必然過程,劉麗對此也有明確和清楚的認識。我相信她在內心所向的道路上能夠有更多的收穫並對此充滿期待。

林容生 2014年8月7日(林容生,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院研究員、福建省美協副主席、福建省畫院院長、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空塬雪映 50x63cm 2012.6

太行即景系列之一 68x68cm 2013.2

太行即景系列之二 68x68cm 2013.2

太行即景系列之三 68x68cm 2013.2

太行即景系列之四 68x68cm 2013.2

太行即景系列之五 68x68cm 2013.2

太行雪霽 98x180cm 2010.11

溪路空濛天靜秋 96x180cm 2010.9


推薦閱讀:

不畏浮雲遮望眼,一心只為山水畫創作—申大偉
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張延東
墨色中的高古之氣 ——王漢翔的山水畫
王維《山水訣》及《山水論》
溪山風骨 -- 郭金標山水畫

TAG:畫家 | 青年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