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人類的起源與華夏種族的形成

人類的起源與華夏種族的形成-何新博客

一、現代人的起源(一)中國人的起源問題。中華民族是一個晚近的概念,指現在世界上的全體華人。中華民族的前身是華夏種族。4000年前的夏民族與更早的華胥民族,是華夏民族的前身。關於中國人的起源問題,考古界的爭論很多,有些學者認為中國人的祖先是北京猿人,後來又有遺傳學家提出中國人起源於非洲。本文對有關理論嘗試作一梳理。

(二)現代人的誕生1、現代人的起源。人類進化的最近一個階段,是包括現代人在內的智人階段。可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約25萬~4萬年前,是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古人類。晚期智人在解剖結構上屬於現代人,大約是在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的。在晚期智人階段,人類的分布範圍擴大了,從舊大陸到達了澳洲和美洲。這樣,由現有發現的化石來追溯人類進化的各個階段,已可以循著由近及遠的序列,從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直立人—能人,一直追溯到南方古猿。比南方古猿更早、形態更原始的人類的早期代表,則還在探索之中。在人類起源的問題上,有兩個概念:人科的起源和智人的起源。對於人科的共同祖先約700萬年前至50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學術界目前並無太大爭議。而對於智人的起源,學術界則存在兩種假說。智人是人類進化的最後一個階段,晚期智人的形態已經與現代人基本一致。目前很多科學家支持「非洲起源說」,即非洲是現代人的故鄉;還有少數科學家則支持「多地區進化說」,即認為現代人是在歐亞非各自起源。1987年,美國科學家華萊士和威爾遜分別帶領兩個實驗室通過檢測細胞線粒體內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發現,現代人可以追溯其祖先到大約15萬年前住在非洲的一個女人。之後,一部分現代人類開始由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並在同一時間由穴居人類演變為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人類。這一觀點至此成為國際學術界爭論的「焦點」。《科學》雜誌上公布的文章,劍橋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對現代人類從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的地理位置和相應的人口基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距離衣索比亞(非洲東部國家)的人與衣索比亞人間呈現出很小基因變異性。現代人類開始由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的路線上,基因多樣性的特徵表現不明顯,沒有出現大量的基因中斷。這就進一步證明了現代人「非洲起源說」。2、現代人的形成。現代人,即人類進化史上的最新階段--晚期智人。對於晚期智人的由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而且直到今天也不能說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如果我們將西歐典型尼安德特人與克羅馬農人,或大荔人與山頂洞人的頭骨放在一起作一番比較,就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典型尼人的頭顱又長又低,兩側突出,腦後枕骨像是一個外伸的凸起,額骨向後傾斜,顯得很平坦,眉嵴骨十分厚重。然而克羅馬農人的頭顱很高,胸後枕骨較圓,頭骨兩側較垂直,額部也垂直,顯得很高。眼眶上沒有粗大的眉嵴。臉部的差異也很明顯,尼安德特人臉面向前凸出,長有一個很大的鼻子以及碩大而無下頦的下巴。而克羅馬農人臉面平,鼻窄,下巴頦突出,已與我們現代人完全一樣。在19世紀,大部分人類進化學者並不將尼安德特人看作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因為尼安德特人的體質特徵過於類似「猿」。當時的觀點是將克羅馬農人以外的其他化石人類,如中國猿人、爪哇猿人以及尼安德特人都看作是滅絕的旁支。然而到了本世紀20年代,學術界則開始認為尼安德特人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但在30年代,1932年發現的斯埋漢姆頭骨和1935年發現的斯旺斯科姆頭骨使一些學者認為晚期智人早在尼安德特人之前已經出現,所以尼安德特人應是演化中的一個旁支。這兩具頭骨顯示出有較圓的頭顱和較高的顱頂。雖然今天大家都承認這兩具頭骨上直立人的性狀仍很明顯,但是在當時卻形成了一種叫「人科災變說」的理論,認為以這兩具頭骨為代表的晚期智人大約在20萬年前已經出現。可是他們受到尼安德特人的壓制,因為尼安德特人在體質上更加適應嚴酷的冰期氣候,而體質形態上更為進步的晚期智人只是生存在亞洲一些較為溫暖的地區,逐漸發展出更為進步的技術和文化。大約在3.7萬年前,他們返回歐洲取代並消滅了尼人。「非洲起源說」20世紀80年代以後也被稱作「夏娃假說」,最早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80年代以後由於對各大洲現代人DNA序列的研究而得以盛行,之後得到許多考古學家、遺傳學家及分子生物學家研究結果的證實。支持該學說的研究者認為,現在世界各地的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不是由當地的古人類直接進化而來,而是來源於10~2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的共同祖先,該祖先其後向其他大洲擴散並先後取代了當地的古人類。通過對最近幾年有代表性的幾例DNA、Y染色體的SRY及YAP區DNA序列、X連鎖基因(Xq13.3、PDHA1)及常染色體控制區基因(Mx1、Ede、Ecp、Mcir和Ms205)的序列構建的系統發育樹的統計學分析認為,非洲人對現代人類基因組的貢獻是通過至少兩次向世界其他地區的領域大規模擴張而完成的。體質上完全具現代性狀的人類確實在7萬~8萬年前已出現在非洲,他們的擴散是通過基因交流和人口遷移來完成的。

二、現代人的遷徙(一)現代人的遷徙1、遷徙的路線。10萬年前有一批非洲人離開非洲大陸,現在所有非非洲人都是他們的後裔。10萬年前也許是我們祖先最早離開非洲的時間,此後人類陸續離開非洲,大約一萬年前,人類大規模遷出非洲大陸。我們的祖先「走出非洲」的路線究竟怎樣,還是個未解之謎。如(圖一)所示,傳統學說和基因學推測,人類大約在一萬年前由於自然災害被迫大規模遷出非洲,對鹽的需求使得人類必須沿海岸線遷徙。當越過紅海和阿拉伯半島來到伊朗高原,人類文明得到了了進一步發展,於是一部分向歐洲進發,另一部分繼續沿海岸線遷徙來到印度和緬甸。有一部分沿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邊緣向北來到黃土高原,他們依靠鹽鹼地和鹽礦獲得食鹽。另一部分則向東來到南海邊,並繼續向北達到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甚至越過白另海峽到達美洲。在東南亞,有一群擅長航海的人,他們駕駛獨木舟來到澳洲及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還有一小部分到了南美洲。當然,沿途有許多部落留在當地。2、山海經。《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通過口口相傳記述了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最後由西漢的劉歆整理彙編而成。除此之外,《山海經》還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周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當作歷史書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該書成書年代久遠,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書中描述的很多事物在中國境內沒有,也無法解釋,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卻可以解釋。《山海經》中有兩段對黑人的描述: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勞民國在其北,其為人黑。在中國境內沒有黑人,即使在印度也只有褐色人種。很顯然雨師妾和勞民國應該在非洲大陸。另外,《山海經》中記載有小人國,名靖人。當今世界只有非洲中部叢林和亞洲的安達曼島有小人部落存在,他們就是俾格米人。這裡有兩個疑問,第一是人類源於非洲應該都是黑人,只是生活環境改變,膚色才變淺。第二是小人國可能是中國的古人遊歷時發現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最新理論:大約15萬年前,在東非分化出了很多人種與部落,其中就已經包含了現在的黑、棕、黃、白四個人種的祖先。黃種人走出非洲的時間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萬年。但他們的擴散速度很快。他們只用了棕色人1/5的時間就到達東南亞。顯然,黑人部落在人類遷徙的路線中是沒有的。而亞洲的俾格米人同古印度人一樣是棕色人種,他們比其他人種更早遷出非洲,在我們祖先向東遷徙時被發現。中國的古人要想在遊歷時發現小人國,再全身而退,回到中國,記錄所見所聞,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不可能。(二)現代人遷徙的原因1、年輕的尼羅河。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是一條國際河流。發源於赤道南部東非高原上的蒲隆地高地,幹流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干達、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注入地中海。支流還流經肯亞、衣索比亞和剛果(金)、厄利垂亞等國的部分地區。幹流自卡蓋拉河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670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約287萬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陸面積的九分之一以上。入海口處年平均徑流量810億立方米。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流而成。尼羅河下游谷地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絕大部分工農業生產集中在這裡。因此,尼羅河被視為埃及的生命線。幾千年來,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時,淹沒了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十月以後,洪水消退,帶來了尼羅河肥沃的土壤。在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們栽培了棉花、小麥、水稻和椰棗等農作物。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上形成了一條「綠色走廊」。而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古埃及,就在這裡創造出輝煌的埃及文化。現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區。埃及人稱尼羅河是他們的生命之母。尼羅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6500萬年前的始新世就已存在。但是尼羅河又是一條年輕的河流,現在的尼羅河大約在1萬~1.2萬年前出現一次特大規模的泛濫,河流改道,水域生態發生較大變化。這次泛濫持續時間較長,也許有幾百年甚至一兩千年。大泛濫後,人類開始遷徙,不久水稻和麥子等農作物出現。2、大洪水的傳說。洪水神話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中幾乎普遍存在。在中國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一個共同的「葫蘆神話」。神話講述的是遠古時期,發生了特大的洪水災害,人類幾乎滅絕,唯有一對兄妹躲在葫蘆中得以逃生,洪水退卻,兄妹二人結為夫妻,人類獲得繁衍。而漢族幾乎有一個相同的神話,即伏羲和女媧兄妹成婚的故事。而在西方國家,洪水神話同樣存在,挪亞方舟就是一個典型的故事。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是個完美的人。那個時代的世界充滿了罪惡,上帝後悔造人,決心製造洪水使他所創造的一切生命都被毀滅。上帝看挪亞是個義人,就想保他全家性命。提前讓挪亞造一個方舟。等方舟造好後,果然天降洪水。挪亞就帶著他的家人以及牲畜躲進了方舟。洪水泛濫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漲,方舟在水面上漂來漂去。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水勢比山高過十五肘,山嶺都淹沒了。凡在地上的所有生命都死了。只有進方舟的挪亞一家還活著。世界各大民族的洪水傳說並不是說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類同時遭遇大洪水,除非整的地球被水淹沒。很明顯,現代人起源於非洲大陸,尼羅河的泛濫迫使人類大規模遷往世界各地,同時也把文明帶到世界各地。三、北京猿人是不是中國人的祖先(一)現代人起源的爭議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不是中國人的祖先?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爭論的一方為古人類學家,他們認為,約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而爭論的另一方為遺傳生物學家,他們認為,北京猿人並不是我們的祖先,中國人最早的祖先是大約6萬年前進入東亞的非洲人。我們姑且把古人類學家的觀點稱為「多地區起源論」,即現代人是多個地區的古猿獨立演化的。而遺傳學家的觀點就是「單一地區起源論」,即現代人是一個祖先演化而來的,這裡單指「非洲起源說」。1、多地區起源論。這個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在100萬~200萬年前,直立人由非洲擴展到其他大陸後,分別獨立演化為現代非洲、亞洲、大洋洲、歐洲人。也有觀點認為,與非洲一樣,亞洲、歐洲,甚至大洋州都是人類起源的中心,它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歷史來演化的。而在中國最主要的證據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有200多萬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115萬年前的藍田人、50萬年前的北京人、35萬年前的南京人、30萬年前的和縣人、十幾萬年前的長陽智人、2萬多年前山頂洞人等古人類遺迹。時間跨度從200萬年到1萬多年的化石證據都沒有間斷過,從原始人類到現代人類的演化進展是連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人是自己演化而來的,與「非洲人」無關。2、單一地區起源論。較早提出現代人「非洲起源說」的是美國的兩位科學家華萊士和威爾遜,他們在1987年分別帶領兩個實驗室通過檢測細胞線粒體內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發現,現代人祖先可追溯到大約15萬年前非洲的一個女人「夏娃」。「夏娃」的後裔開始由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至於其他各洲的原始人,有一些科學家推斷他們被冰川嚴寒全部自然消滅,也有一些科學家推斷他們全被夏娃的後裔征服並取代。關於夏娃的後裔最早來到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5~6萬年前,他們來到中國定居下來,生息繁衍,並取代了原來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原始人。在2005年3月7日《科學》雜誌上公布的文章,劍橋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對現代人類從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的地理位置和相應的人口基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距離衣索比亞(非洲東部國家)的人與衣索比亞人間呈現出很小基因變異性。現代人類開始由非洲大陸向世界其他各洲遷移的路線上,基因多樣性的特徵表現不明顯,沒有出現大量的基因中斷。這成為進一步證明現代人「非洲起源說」的證據。(二)基因研究得出的結論1、基因研究的原理。基因工程科學,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用DNA可以解決人種起源和繁衍分支的許多問題。生物的遺傳基因很可能發生突變或者錯誤複製,這些情況會原封不動傳遞給後代,留下了鮮明的排列口令記錄。人類基因排列的多樣性,就是因為基因複製過程中出現了突變或者錯誤所造成的,每一個人體的基因組共有三十億個核酸,發生傳遞錯誤或然率為千分之一,故多態性位點達三百萬個,分析DNA的多態性,可以向上追溯人類的祖先。人類有二十三對染色體,其中二十二對可以配對,所以出現了DNA交換,這就是「重組」。存在細胞質內的環狀DNA,就是線粒體DNA,研究線粒體的進化,就可以知道人類所有成員的母親到底是誰?男性體內以有Y染色體,它不會發生DNA重組,Y染色體比線粒體長很多,但是分析男性DNA順序的工作也要複雜得多,只有在DNA測序手段成本便宜的今天,才可以進行這種染色體分析。2、尼安德特人。經過分析,所有人類的母系都來自非洲,所有人類的父系都來自非洲。經過對於在克羅埃西亞發現的尼安德特人頭骨的分析,早在二百萬年前,非洲猿人已經進化為直立人,並且開始向全世界擴散。在一百萬年前,一支直立人進入歐洲,適應了歐洲嚴寒的天氣,進化為身材較矮(約五尺三寸)、但非常粗壯的尼安德特人,另一支遷徙至北京在周口店定居,成為著名的北京人。兩者是兄弟,都不能進化為現代智人。隨著DNA技術的進步,追宗認祖的親子鑒定已可揭開人類祖先的真正身份。

現代人體內沒有尼安德特人的線粒體DNA。尼安德特人沒有對現代人的基因造成任何影響。尼安德特人和克羅馬農人共存了很長一段時間,兩個不同的人種在一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融合也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沒對現代人的基因造成任何影響?是否說明尼安德特人和克羅馬農人根本不能結合產下有生育能力的後代。雖然曾經發現過頭部有尼安德特人特徵,身體有克羅馬農人特徵的混血後代,但這個混血兒應該是沒有繁育能力的。尼安德特人和克羅馬農人與馬和驢一樣,能產下後代,但它們的後代騾子是沒有生殖能力的。

如果人類是在各地起源的,那他們的基因差異至少在百萬年,他們應該早已因為生殖隔離(就如同馬和驢)而不能互相通婚產生混血後裔。如果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還不夠說服力,那我們談談現在的熱門話題混血貓科動物,且不說分化達200萬年的虎和獅,就算親緣關係最近的豹和獅,它們是在120萬年前由同一種貓科動物分別演化而成的,但它們的後代是沒有完全生育能力的,也就是存在生殖隔離印度和日本的動物園都曾培育過豹獅獸。一般而言,變種間的雜交是能育的,它們的雜種後代也能育,而物種間的雜交是不育的,物種和雜交種之間可划出一個明確而清楚的界限。3、北京猿人不是中國人的祖先。同樣的道理,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作為洞穴人與其他猿人沒有基因交流,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物種,而一個中國人如果娶一個歐洲女子為妻,則毫無疑問的可以正常生兒育女,繁衍後代,這也說明現代人不管是什麼膚色,都屬於同一物種。所以北京猿人並不是蒙古人種的祖先。北京猿人雖然一百多萬年前已經來到華北平原,但是沒有演化成為人類。四萬年前,北京猿人已經滅絕了。取而代之的是從非洲遷徙來到亞洲的智人,他們的大腦進化、智力水平、說話能力、群體組織、創造工具能力和戰爭能力都比北京猿人(直立人)更加優秀,優勝劣汰,北京直立人退出了歷史舞台,只是在周口店洞穴中留下了大名鼎鼎的頭蓋骨。真正的中國人來自於非洲,龍和獅的傳說就是最好的證明。世界上沒有龍,只有中國古代的傳說中有。但是如果見過印度的長吻鱷就會發現兩者驚人的相似,只是長吻鱷頭上沒有角,龍的原型毫無疑問就是鱷魚。而中國的獅子也只是傳說,中國並不出產獅子,而獅子只有非洲和印度才有。或許年代久遠,又是口口相傳,中國的石獅子和真獅子相貌才差別較大。四、中華民族的形成(一)起源於緬甸1、基因研究的證明。復旦大學的研究顯示含M122突變的群體中得出M122C突變發生的年代大致是在18,000~60,000年前,在漢族和藏緬民族的M122突變個體中計算得出兩者的分化時間為5,000年(此年代由DYS390推算而得,是三個微衛星位點年代中最大的)。一般而言,單純從遺傳學角度對古代人類的群體遷移和基因突變年代的精確估算困難非常大,因為在上述公式中有效群體大小和突變率的估計帶來的偏差直接影響結果,但做出這樣的年代估算與體質形態學和考古學在齒型、石器和化石的發現相符。

考古學研究表明涵蓋中國北方地區的北亞人種特有的Sinodont齒型發生在1.8萬~2.5萬年前,而這種齒型是由東南亞地區的類Sinodont齒型演變形成的,這與我們用公式推算出的M122C發生年代下限是相符的。此外,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和阿爾泰地區近來的考古學研究表明,這一地區的人類石器文明出現在2.5萬~4.5萬年前。如果西伯利亞和整個東亞群體由非洲起源並經東南亞遷移而形成,那麼現代人類進入東亞地區應該在北亞出現石器文明之前。認為M122C突變估算年代的上限6萬年前更接近於事實了,因此研究認為1.8萬-6萬年是早期現代人遷入東亞所造成的瓶頸效應的年代。據此,該研究認為隨著冰川期逐漸消亡,非洲起源的現代人約在6萬年前從南方進入東亞,在以後的數萬年中逐漸向北遷移,遍及中國大陸,北及西伯利亞。大約在8500年前,非洲來的新移民把文明帶到了東亞,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最早的中華文明開始在黃河中上游地區萌芽。2、語言學的推測。漢族今天能成為幾乎佔了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世界第一大民族,這與在歷史上優秀的漢文化曾影響了生活在同一環境的其他兄弟民族甚至包括外來的民族,最後他們都接受了漢文化,今天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有關。今天漢人的祖源實際上是多來源融合的,但最早說原始漢語的漢祖起著主導作用,他們是來自西南邊陲的。漢語和緬甸語同為漢藏語系,語言學家推測漢族起源於緬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生物遺傳學的研究成果。(二)進入中國

中國利用DNA分析自己祖先的遷徙路線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了,中科院雲南動物研究所,哈爾濱醫科大學,中科院細胞遺傳學院等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只要把各自分散的路線拼合起來就是一條完整的中國人遷徙路線。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華夏56個民族和東亞、東南亞各民族都是由南亞語系的先民分化出來的,因為他們身上都帶有M122的突變。M122突變大約發生在3萬年前,那時中國陸地上的許多山脈被積雪常年覆蓋。除了有少數棕色人在黃河、長江流域活動,更多的地方顯得空茫一片。這時候,在東南亞的緬甸一帶,黃種人的部落已經取得一定勢力,棕色人不斷向南退縮。如(圖二)所示當中國陸地上的冰川不斷地消融時,一支帶有M122突變的南亞語人群開始進入了中國。目前發現關於南亞語先民進入中國後的分化路線有3條,共有2個入口,一個是在雲南,一個是珠江流域。其中一支沿著雲貴高原西側向北跋涉,他們最終在距今1萬年前的時候到達了河套地區,黃河中上游的盆地。這批漢藏語系的祖先也被後人稱之為先羌,他們也就是漢族與藏族人的共同祖先。這一支南亞先民在出發時的頭顱還很圓,又因為地中海貧血基因的關係,出現了大鼻子、厚嘴唇等特徵。但他們順著江,走著河谷,從雲南來到甘肅,人體形態也發生變化。而到了高原之後,不再受瘧疾影響,加上缺氧,地中海貧血基因的人不容易存活。於是存活下來的人,臉都變得很長,線條、稜角變得剛硬、如同刀削。在漫長的行進中,他們使用的語言也發生變化。有一種理論認為,這是口耳相傳所帶來的變化。聽的人覺得你在講另一個字,複述的時候就變成另外一個音了。更重要的是,經過這1萬多年的遷徙,在他們的體內M122的基礎上又誕生了一個新的突變M134。這樣一直到5000到6000年前,人體內部的DNA又開始「不安分」了,那時,由於粟谷農業的出現,新石器文化開始在這個地區發展。人口的增長使群體必須擴增新的居住地。漢藏語系的兩個語族開始分野。其中一個亞群在M134的基礎上又發生了M117的突變。他們帶著這個突變向東行走,一直到渭河流域才停留下來。他們掌握了農業文明,開始以農耕為生。這個群體就是華人,也就是後來所稱的漢人。M117是漢人身上很古老的一個遺傳突變。當南亞先民沿雲貴高原西側北上形成漢藏語系的同時,從中分離出一支南亞先民朝東南方向遷徙,繞過寮國的崇山峻岭,距今1萬多年前,南方的北部灣形成了澳泰語系祖先。這一支黃種人帶著M119突變從越南、廣西方向進入中國,沿著海岸線往東北走,形成了百越民族。具有M119突變的族群在民族學上又稱為百越民族系統,他們歷史上的覆蓋範圍是從越南北部的交趾分布到江浙一帶。在千百年的分化中,誕生了黎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高山族、壯族、傣族。這些民族在語言上、文化上有很強的一致性,所以也統稱越人。有學者在上海調查吳人和越人究竟是一個民族還是完全分屬兩個民族。之前在語言學界有觀點認為他們同屬一個民族,因為他們之間的語言能相互溝通。經研究發現,他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民族。越人在七八千年前就在上海的松江發展。吳人要到3000年前才進入上海。越人各民族的身上有大量的M119突變。吳人則很少有,他們更多的是M7突變,那是從苗瑤語系分化出來的。當初南亞先民從雲貴高貴西側進入中國後,還有一支人群與漢藏民族分開了,他們沿著長江往下走,這個時候,他們DNA鏈上位點在M134的基礎上發生了M7的突變。這個人群在洞庭一帶形成了苗瑤語系。吳人就是苗瑤人東進和南下的漢人同化後形成的,所以他們遺傳結構的變化多而複雜。新的研究發現,在2萬多年前,澳泰語系形成的時候,就有一支部落沿著海岸線往上跑。幾乎就沒有留下沿途停滯的痕迹。他們一直跑到西遼河流域再停留下來。他們是「阿爾泰」語系的核心。後來夷人上去了,華人也上去了,在那裡進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興隆文化。這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進入新石器文化的地方。之後那些「阿爾泰」語系的先民又朝周邊遷徙,往西分化成蒙古和突厥,往東進入朝鮮和日本,向北穿過白令海峽踏上美洲。

(三)炎帝、蚩尤和黃帝

1、炎帝。炎帝,傳說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任姒,一日游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有反應,回來就生下炎帝。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

2、蚩尤。蚩尤是中國苗族的先祖。因為現在苗族的族屬淵源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南蠻」有著密切的一脈相承的關係。在原始社會末期,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下游一帶,遠古的時候就生活著很多原始人類;他們經過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過艱苦的勞動,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叫做「九黎」,以蚩尤為首領。《國語·夢語》注中說:「九黎,蚩尤之徒也」。《書呂刑釋文》、《呂氏春秋·盪兵》和《戰國策·秦》中,都說蚩尤是九黎之君。他們藉助優越的地理條件,不斷地辛勤開拓,使生產力不斷提高,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一躍而成為雄踞東方的強大部落,並且最早進入中原。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同志寫道:傳說中的中國遠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統被稱為『蠻族』。其中九黎族最早進入中部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斗的強大部落。」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所以在蚩尤死後,黃帝及其後代帝王都把蚩尤奉為「兵主」,視為「戰神」來崇敬和緬懷。

3、黃帝。黃帝與炎帝都被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  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建國於有熊(河南新鄭),亦稱為有熊氏。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和人文祖先。

4、涿鹿之戰。傳說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九黎族首領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進行的一次艱苦激烈的大戰,這是遠古時代一次很大規模的戰爭。相傳神農氏為帝王時,各氏族、部落相互爭戰。阪泉之戰後,黃帝勢力大增,蚩尤不肯聽命。黃帝徵集各部落、聯盟兵眾,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之野。相傳黃帝命應龍作水陣阻擋蚩尤,但被效忠於蚩尤的風伯雨師所破。黃帝又請旱神女魃作法,天氣驟然放晴,旱熱難當,使久習於東南方陰雨氣候的蚩尤無法忍受,敗陣南逃,於冀州之野擒殺蚩尤。「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九黎族原居於南方,後北上中原,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發生了衝突,雙方戰於涿鹿之野。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佔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鴞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于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戰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這場「戰爭」的大致經過情況是由神話傳說所透露的,因此更具體的細節已無從考索了。但是神話畢竟是歷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實的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說,涿鹿之戰堪稱為我國古代戰爭的濫觴。涿鹿之戰中,黃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後勝利,在於其戰爭指導比蚩尤族要來得高明。具體而言,即其已開始注意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作好戰爭準備,史稱「軒轅氏乃修德振兵」,就是證明。在戰爭過程中,黃帝族還善於爭取同盟者,並能注意選擇和準備戰場,巧妙利用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天候條件,果斷及時進行反擊,從而一舉擊敗強勁的對手,建立自己對中原地區的控制。而蚩尤族雖然人數眾多,武器先進,但可能處于軍事轉型期,即石制兵器向金屬兵器的轉變,由於金屬兵器製造工藝還不成熟,成本較高,不能象石制兵器那樣就地補給,所以在這場空前規模的戰爭中敗下陣來。涿鹿之戰,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並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見,涿鹿之戰的確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四)中國歷史上的游牧民族1、消失匈奴。中國部分史籍記載,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部分學者根據《史記》記載的後半段文字,認為匈奴原是山戎、獫狁、葷粥。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余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還有人認為匈奴與先秦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不可混為一談,匈奴應是西方草原的一個游牧民族,戰國末期之前,還未游牧至中國北部。戰國末,常擾掠秦、趙、燕北邊,三國相繼築長城以拒之。冒頓單于在位(前209~前174)時,統一各部,建立國家,統有大漠南北廣大地區。老上單于(約前174~前160)時,匈奴勢力東至遼河,西越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草原游牧帝國。漢初,匈奴不斷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圍漢高祖劉邦於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遂迫漢朝實行和親,且歲奉貢獻,並開關市與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屢屢背約南侵,成為漢朝一大邊患。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舉出兵反擊匈奴,匈奴勢力漸衰。漢代,匈奴由於天災、人禍及漢軍的打擊,發生過兩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現的五單于並立局面。結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歸漢,引眾南徙陰山附近。公元前36年,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發西域各國兵遠征康居,擊殺與漢為敵的郅支單于,消滅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公元前33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呼韓邪單于,恢復了和親。另一次是王莽篡漢後,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但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邊八部擁立為南單于,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請求內附,得到東漢允許。匈奴又一次分裂,成為南北二部。南下附漢的稱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至西晉,南匈奴人在逐步轉向定居農耕生活,但除了上層貴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教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會結構變化不大。304年,匈奴劉淵建立政權,民族共同體開始瓦解,逐漸漢化。除劉趙政權外,十六國中的夏(赫連氏)和北涼(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

公元91年,漢軍出居延塞(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一帶),圍北匈奴單于於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戰敗後部分西遷,餘眾後來歸附於興起的鮮卑。多數學者認為,西遷的北匈奴就是歐洲史上的匈人。南匈奴南下漢化,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帶,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311年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

匈奴有一支地位低下的白種人族群稱為羯人。漢趙的大將羯人石勒自立,建立趙國,史稱石趙或後趙,351年被漢族人冉閔所滅。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涼漢官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後被北魏所滅。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匈奴在中國歷史舞台上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亞洲部分的匈奴最後一點殘餘部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身份從中國歷史中徹底宣告終結,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消融於漢族為主體的華夏族。

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等等,據說有一些目前還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等地。2、漢藏同源。藏族的起源沒有特別可靠的文獻記載。如果考察風俗習慣的聯繫,由於各民族間的廣泛交流,不會太准。考察DNA的情況也是如此。唯一公認的是藏語與漢語同屬「漢藏語系」。這並不常見,象滿蒙兩個民族與漢族的血統和文化交流要密切得多,但滿語蒙語卻屬於「阿爾泰語系」。 古人認為:藏即羌也。現代中國專家經考證也認可了這一結論。而羌族又是所謂華夏民族的組成部分之一,傳說中的大禹就是羌族人。這就形成了極密切的關係。DNA方面的結果說明了藏族是「蒙古人種」, 無論是從外貌到文化,都很難讓人相信漢人和藏人本出同源,但分子人類學家對此深信不疑。最早提出漢藏同源的是中國的一些語言學家。原本在語言學界認為南方的侗傣語和漢語最接近,後來發現與漢語最接近的是藏語。 藏語中大多數字的發音在中國東南部的方言中都能找到,而且字義相同。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的不是一般意義的對應關係,而是系統性的一一對應。在語言上,漢族和藏族表露出非同一般的關係。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於1996年在DNA中找到了漢藏同源的證據。發現漢人和藏人在M122以及在其分支M134上都有相同的突變。通過對Y染色體主成分分析,發現藏族的突變頻率與漢人最接近,這意味著在藏緬語系的諸多民族中,藏族和漢族最接近。他們分化的年代約在5000年前。3、倖存的蒙古。蒙古族是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傳說中的蒙古人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據文字記載,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蒙古族的族源問題,現在多數的學者都認為:蒙古族屬東胡族系。公元前209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所破,東胡諸部在匈奴人統治下達三世紀之久,公元一世紀末至二世紀初,匈奴為漢朝所破,東胡人的一支鮮卑人自潢水流域轉徙其地,剩餘的匈奴人也都自稱為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晉書》記載:曾在晉代受封為「鮮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有熊氏,就是黃帝部落。公元四世紀中葉,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帶的鮮卑人的一支,自稱為「契丹」;居住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則稱為「室韋」。蒙古部就是室韋人的一支,在唐朝時已有記載,稱為「蒙兀室韋」。據《史集》記載,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生息繁衍,大約經過了400多年的時間,部落逐漸興盛起來,併產生了許多分支,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為了更好的發展,不得不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在遷出的蒙古人當中,有一位很有聲望的人,名叫孛兒帖赤那,以他為首的迭兒勒勤蒙古自稱為「乞牙惕氏」(乞顏的複數)。「乞牙惕氏」人遷徙到了斡難河源頭肯特山一帶,生活方式由狩獵轉為游牧。據《蒙古秘史》記載,孛兒帖赤那的的十二世孫朵奔篾兒乾死後,他的寡妻阿闌豁阿又生了三個兒子,傳說這三個兒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因為他們是從阿闌豁阿潔白的腰裡出生的,因此他們的後裔被稱為「尼倫蒙古」。在尼倫蒙古中,以孛端察兒為始祖的孛兒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迭兒勒勤蒙古和尼倫蒙古,被統稱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們是原蒙古人。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千戶制體系分封人口。戰敗的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乃蠻被瓜分到各千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的各部在統一的汗權統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五、結束語歷史上,喜歡把別人歸類的習慣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的苦難。整個族群被屠戮或被奴役,原因只在他們的膚色或眼睛的形狀。科學證實所有人類都彼此相連,無論是強盛不衰的中國人、在各地殖民的歐洲人、散布全球的猶太人,還是獵捕羚羊的布須曼人,全都是人類大家庭的成員。在中國,無論是哪個民族,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外貌、語言、文化和習俗的差異都不足以分裂我們的中華民族。展望未來,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之下,中華民族的聯繫將更加緊密,人類大同的新世界已亦將指日可待。

《李輝:黃色人種的起源與擴散》

一、華夏人類的起源【體質人類學基本知識】在本文的一開始,首先需要糾正大家的一個傳統觀念:中國人皮膚的顏色不是黃色的,而是淺棕色的。中國人眼睛的顏色不是黑色的,而是深棕色的。中國人的頭髮的顏色也不是純黑色的,而是帶有一點深棕色的。對於中國人種族上的這種性狀特徵,我們需要了解它的來源。在此之前,我們又必須了解中國人的種族構成。    中國人的種族來源,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歐亞部落的血統,一部分是古亞洲人的血統。古亞洲人是第一次出非洲的人群,而歐亞人是第二次出非洲的人群中的第二次擴張的人群。古亞洲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矮黑人(D-YAP),他們和非洲黑人(尼格羅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另一種是棕種人(C-M130)。純種的矮黑人是印度的安達曼人,東南亞的維達人等,而純種的棕種人如今已不存在,但他們是蒙古人、女真人、澳大利亞土著等民族的直系祖先。矮黑人、棕種人先後從亞洲南部北上東亞後,膚色變淺。矮黑人中最進化的一支是日本的阿伊努人(蝦夷人),它們是繩文人的後裔,也是大和民族的重要底子。另外,西藏人中也擁有大量的矮黑人父系成分。第二次出非洲的人群被稱為中東部落(F-M89),其中的一支演化為歐亞部落(K-M9),其餘進化成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屬於暗白人種。歐亞部落的原始人種屬於未分離的黃白人種,又演化成好幾支。其中一支形成東亞部落(NO-M214),被稱為黃種人(又稱華夏-芬蘭人種),另有一支形成中亞部落,屬於早期的白種人。東亞部落的黃種人又分離為兩支,一支是芬蘭人,部分北亞人的直系祖先(N-M231)。另一支則形成中國人,東南亞人的直系祖先(O-M175)。在M175的基礎上,東亞地區的黃種人演化為華夏、東夷、百越、苗瑤、百濮、南島等一系列民族。而中亞部落也分化為兩支,一支是印第安人和他們的北亞祖先(Q-P36),一支是主流歐洲人和印度雅利安人的祖先(R-M207)。其中進入歐洲的白種人是後來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波羅的人,克爾特人的主要祖先(當然這些民族還有少部分其他來源)。這些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人群是相對比較純的歐亞部落後裔(主要是中亞部落,少數屬於東亞部落),他們被稱為諾迪克人種(又稱北歐人種,白海-波羅的人種),屬於顯白人種,也是狹義上的白種人。他們和南歐的地中海人屬於不同的人種。在混血程度不高的史前,相比於純種的地中海人和阿拉伯人,純種的諾迪克—雅利安人和東亞的純種黃種人血緣關係要更接近。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下文討論的基礎。北歐的諾迪克人種和南歐的的地中海人種在歐洲中部地區發生混血,形成了阿爾卑斯人種。一般認為,諾迪克人是典型的白種人,而阿爾卑斯人是典型的歐洲人,地中海人則接近中東人。亞洲黃種人和亞洲棕種人、矮黑人大約在10萬年前就已經分離;亞洲黃種人和北歐白種人大約在4萬年前的伊朗高原上分離,而傳統認為東亞的黃種人和歐亞大陸北部的黃種人大約在3.5萬年在阿富汗分離。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兩者的實際分離時間可能比原來的認識大大縮短,並且分離地點很可能在雲南一帶。另外需要說明,中國人也有部分芬蘭-烏拉爾黃種人的血統,不過和歐洲黃種人屬於不同的子類型。這些也非常的重要。回到中國,我們簡要得概括一下中國人大體上的血緣構成:父系=壓倒性的黃種男人(F系下的K系)+極少量矮黑男人(M168下的C)+極少量棕種男人(M168下的D)+極少量的暗白種男人(M168下的F系)+極少量的顯白種男人(F系下的K系)((黃種成分南北差異不大))  母系=部分黃種女人(N系下的R系)+部分矮黑女人(非非洲人的M系)+部分棕種女人(非非洲人的M系)+少量暗白種女人(非非洲人的N系)+可能的極少量的顯白種女人(N系下的R系)((黃種成分由南向北遞減))  以上是以父系的Y染色體遺傳標記(父傳子不傳女,子傳孫)和母系的mtDNA遺傳標記(母傳子女,女傳後代,但子不能傳後代)為標準的大致比例構成。但決定體質的主要是常染色體。常染色體是一個人父親家族的所有直系祖先和母親家族的所有直系祖先的混合,但比較容易被環境改變而不太穩定。中國人身上具體到底有多少是歐亞人血統,有多少是古亞洲人血統,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至今還未有定論的問題。但可以肯定南方人是比北方人更純的黃種人,中國最純的黃種人是在兩廣一帶,這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雖然南北漢族父系有80%以上的同宗,母系也有50%的同宗,但是從各種方法研究常染色體的結果來看,北方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日韓人棕種成分比較多,並且聚類在一起,南方漢族和東南亞人的黃種成分比較多,並聚類在一起,兩者之間以長江為界徑渭分明。這說明南方人總體上的的黃種血統普遍要多於棕黑血統,而北方人則不好說(其實這個結論從母系遺傳的線粒體DNA各類型的分布情況就可以得出了)。由於歷史上北方漢族的大規模南下,使得今天的南方漢人融入了更多的古亞洲血統,和東南亞人區分了開來。當然,氣候也能影響常染色體的反映狀況,這種聚類也有氣候的因素。  在開始分析中國人的相貌特點以前,有必要列舉新亞洲人(純黃種人)、古亞洲人(矮黑棕種人)、諾迪克人(北歐人)、地中海人(包括中東人)之間的一些體質上的性狀特徵如下:    1.純黃種人:棕色眼睛 雙眼皮 大眼睛 兩眼居中 中眼窩 中鼻樑 闊鼻頭瓜子臉面部線條柔和深棕發直髮長頭型中顴骨淺棕皮膚身材中等修長 無羅圈腿 體毛較少腦容量最大  2.古亞洲人:黑色眼睛 單眼皮 小眼睛 兩眼靠鼻 淺眼窩 扁鼻樑 塌鼻頭驢窄臉面部無立體感純黑髮捲髮短頭型高顴骨深色皮膚身材矮小粗壯 有羅圈腿 體毛髮達腦容量一般  3.諾迪克人:藍灰眼睛 雙眼皮 大眼睛 兩眼居中 中眼窩 中鼻樑 圓鼻頭 介於14面部線條柔和金黃髮直髮長頭型中顴骨白色皮膚身材高大強壯 無羅圈腿 體毛中等 腦容量較大  4.地中海人:棕褐眼睛 雙眼皮 大眼睛 兩眼居中 深眼窩 高鼻樑 鷹鉤鼻橢圓臉面部立體感強棕褐髮捲髮長頭型高顴骨淺棕皮膚身材中等較壯 無羅圈腿 體毛髮達 腦容量一般需要說明的是,人類學中一般不用眼睛,皮膚,頭髮的顏色作為判定種族的根本依據,因為這些在史前的進化過程中是很容易改變的。即使在進化的自然選擇作用大大降低的現代社會,一個民族的高矮胖瘦也是比較容易改變的。所以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人種特徵。判定種族差異的根本區別主要在於人的骨骼方面,尤其是測定各項頭骨數據,因為骨骼尤其頭骨比較穩定不容易被環境改變。這樣,我們可以發現,除去某些處於邊緣化的印第安人在北亞的近親部落以外(北歐人與地中海人混血而成的阿爾卑斯人是後來形成的),東亞的純黃種人和北歐印度的純白種人其實是整個歐亞大陸上血統最接近的人種!這不僅在已經遺傳科學上獲得了證明,而且在體質觀察中也可以被確認。寫到這裡,積累了上面的這些基礎知識,現在就可以著手解決標題所提出問題:既然北歐人的祖先和中國人的祖先血緣關係如此接近,為什麼中國人長得和北歐人不一樣呢?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強壯的體格,高鼻深目,金髮碧眼,白色的皮膚呢?  我國人的種族來源,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歐亞部落的血統,一部分是古亞洲人的血統。古亞洲人是第一次出非洲的人群,而歐亞人是第二次出非洲的人群中的第二次擴張的人群。古亞洲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矮黑人(D-YAP),他們和非洲黑人(尼格羅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另一種是棕種人(C-M130)。純種的矮黑人是印度的安達曼人,東南亞的維達人等,而純種的棕種人如今已不存在,但他們是蒙古人,女真人,澳大利亞土著等民族的直系祖先。矮黑人,棕種人先後從亞洲南部北上東亞後,膚色變淺。矮黑人中最進化的一支是日本的阿伊努人(蝦夷人),它們是紋繩人的後裔,也是大和民族的重要底子。另外,西藏人中也擁有大量的矮黑人父系成分。第二次出非洲的人群被稱為中東部落(F-M89),其中的一支演化為歐亞部落(K-M9),其餘進化成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屬於暗白人種。歐亞部落的原始人種屬於未分離的黃白人種,又演化成好幾支。其中一支形成東亞部落(NO-M214),被稱為黃種人(又稱華夏-芬蘭人種),另有一支形成中亞部落(P*),屬於早期的白種人。東亞部落的黃種人又分離為兩支,一支是芬蘭人,部分北亞人的直系祖先(N-M231),另一支則形成我國人,東南亞人的直系祖先(O-M175)。在M175的基礎上,東亞地區的黃種人演化為華夏,東夷,百越,苗瑤,百濮,南島等一系列民族。而中亞部落也分化為兩支,一支是印第安人和他們的北亞祖先(Q-P36),一支是主流歐洲人和印度雅利安人的祖先(R-M207)。其中進入歐洲的白種人是後來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波羅的人,克爾特人的主要祖先(當然這些民族還有少部分其他來源)。這些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人群是相對比較純的歐亞部落後裔(主要是中亞部落,少數屬於東亞部落),他們被稱為諾迪克人種(又稱北歐人種,白海-波羅的人種),屬於顯白人種,也是狹義上的白種人。他們和南歐的地中海人屬於不同的人種,在混血程度不高的史前,相比於純種的地中海人和阿拉伯人,純種的諾迪克—雅利安人和東亞的純種黃種人血緣關係要更接近。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下文討論的基礎。北歐的諾迪克人種和南歐的的地中海人種在歐洲中部地區發生混血,形成了阿爾卑斯人種。一般認為,諾迪克人是典型的白種人,而阿爾卑斯人是典型的歐洲人,地中海人則接近中東人。亞洲黃種人和亞洲棕種人矮黑人大約在10萬年前就已經分離,而亞洲黃種人和北歐白種人大約在4萬年前的伊朗高原上分離,而傳統認為東亞的黃種人和歐亞大陸北部的黃種人大約在3.5萬年在阿富汗分離,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兩者的實際分離時間可能比原來的認識大大縮短,並且分離地點很可能在雲南一帶。另外需要說明,我國人也有部分芬蘭-烏拉爾黃種人的血統,不過和歐洲黃種人屬於不同的子類型。這些也非常的重要。回到中國,我們簡要得概括一下中國人大體上的血緣構成:其實,中國人的父系祖先還是比較高大強壯的,只是不如白種人(指北歐人種)高大。在生物學中有兩個個規律,一個是海拔越高的地方進化成長的物種就越高大粗壯,反之亦然。還有一個是溫帶地區形成的人種最高大,熱帶和寒帶形成的人種都比較矮小。在人種形成的初期,受外界的自然環境選擇作用是很大的。中國人的祖先出非洲後,曾經在伊朗阿富汗一帶的中緯度的高原上進化了很長的時間,然後才通過印度緬甸進入雲南的中低緯度的高原,又進化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才擴散到中國各地,取代了原來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古亞洲男人。其中華夏族又在西部甘肅的中緯度的高原上生活了很長的時間。北歐人和印第安人的共同祖先和中國人的祖先在伊朗高原上分離以後,進入了中亞的中高緯度的高原地區進化了很長時間。北歐人印度雅利安人的共同祖先接著和印第安人的祖先分離,並分兩批向西進入歐洲或印度。第一批進入歐洲的是西歐的克羅馬農人,第二批是近兩萬年後才進入歐洲的從南俄草原進入的作為征服者的印歐人。  印歐人的另一部分向南進入印度,伊朗,阿富汗,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雅利安人。在兩批進入歐洲的北歐人之間,隔著一批在農業擴張時代進入歐洲的中東農民,他們帶來了歐洲人中的地中海人種的基因,甚至一部分非洲黑人基因(不過和班圖黑人屬於不同的子類型)。另需提醒,歐洲的緯度高於東亞。史前的歐洲不僅緯度高,而且經歷了寒冷的冰川期,地中海人種的某些體質特徵的形成某種程度上就拜這次冰川期所賜,克羅馬農人也受到過一點影響。地中海人由於生活在炎熱的中東時間更長,所以高鼻深目的特徵就更突出。印歐人6000年前征服了歐洲後,由於和被征服者克羅馬農人,中東農人混血,加上相同地區的相同地理氣候條件下產生的趨同進化,使得所有的歐洲人面目特徵都看上去比較相似。  在中世紀,歐洲的氣候仍然很寒冷,一直到近代大西洋暖流的形成。北歐人雖然長期生活在北歐寒冷的高緯度平原地區,但是由於他們的種族特徵主要形成於溫帶的高原地區,所以並不矮小。中國人的父系祖先也是在高原上進化出的人種,因此先天的身材並不矮小乾瘦,只是緯度沒有北歐人高,氣候條件也比北歐人暖和一些,所以先天基礎沒有北歐人高大強壯。飲食習慣和營養條件對人種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不過因為和身材矮小瘦弱的古亞洲女人混合,導致了後代的中國人身材,體格被大大拉低。但影響身材高大強壯與否的除了人種的先天基礎外,還與人種大致形成後的氣候條件,飲食習慣和營養條件息息相關。古代北方中國人長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人種之一,不亞於歐洲人。倒是歐洲人歷史上有一些時期由於營養不佳,身材比今天矮小很多。  再說一下「高鼻深目」的特徵。相比於現代東方人的扁平的五官,純種的黃種人其實是可以稱得上「高鼻深目」的,只是沒有中東和南歐的地中海人種那麼得誇張。「高鼻深目」本來就是M89的中東部落後代的特徵(應該來自於非洲祖先),只是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實在是進化得有些誇張了。而M9的歐亞部落後代則要柔和很多,這應該和歐亞部落在較高緯度的地區進化過一段時間有關。不過和大餅臉的古亞洲人相比,純種的黃種人具有明顯的歐亞黃白人種的特徵,五官立體感要強很多。今天的亞洲基本已經沒有純種的黃種人了,不過這可以參考一下黃種血統比較多的某些東南亞人,以及介於黃白之間的某些北美印第安人。某些東南亞民族,他們是比南方漢族更純正的黃種人(當然也是和矮黑人棕種人混血過,只是比例要稍低一些)。而南方漢族,是比北方漢族更純正的黃種人。漢人中黃種血統最少,矮黑人棕種人成分最多的是土生的西北漢族(新疆漢族屬於中原移民,另當別論)。另外,南方的四川地區有些特別,矮黑血統比其他南方人要多,這是因為四川是屬於矮黑種的歷史上的氐人的老家。韓國人類似於西北漢族。而歷史上的各種北方胡人(白鬍除外,包括滿蒙),日本人,基本上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黃種人。即使今天的兩廣人,也不是純正的黃種人,只是黃種成分比其他中國人更多。很多人污衊廣東人是「馬來人」,殊不知,廣東人的某些「馬來特徵」,恰恰是黃種祖先的原始相貌特徵的一些反映。二、走向遠東的遠古人類【膚色與人種的起源】現代人(ModernHuman)的學名叫做晚期智人(Homo sapienssapiens),其生物學級別被假定為一個亞種(subspecies),與各早期智人的亞種同屬於一個物種(species)。可能這種級別的設定完全不正確,但至少晚期智人的級別與早期智人的各分支相併列是相當可信的。所以現代人有相當近的同源性,都可以追溯到晚期智人的發源地——非洲古陸。而後在擴散遷徙過程中形成了各分支,我們姑且稱其為地理種,即比亞種更小一級的分類單位。不管哪個地理種,與當地出現過的早期智人亞種都沒有直系親緣關係。現存的現代人地理種有4個:即黑色人種(尼格羅人種Negroid)、棕色人種(澳大利亞人種Australoid)、黃色人種(蒙古人種Mongoloid)和白色人種(高加索人種Caucasoid)。雖然膚色是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卻不是關鍵的判別特徵,同一地理種內的各群體膚色會相差很大,造成有些黑色人種群體比一些白色人種群體還白得多。例如衣索比亞(Ethiopia)的一些黑人群體體色非常白。我們對人種的判定一直採用一種綜合的體征標準,以達到確實的親緣關係。這種標準包括顱面骨骼的各部分形態、發質發色、虹膜色澤,以及其它一些遺傳體征。單一的特徵都很難判定人種,因為其變異和交流可以造成不同原因的相同表現。比如膚色可能受高紫外線地區的生活環境選擇而造成不同的人種都可以有深色的相同表現,不能以膚色深淺判斷關係遠近。所以所有體征中,顱面形態相對來說是最好的分種依據,因為其受環境影響比較小,變化範圍大,變化以後不易回復祖先群體的形態。一般來說,黑人整個頭顱較圓,額部較突;白人較側扁,面部凹凸不平,眶骨深,鼻根低;黃種人前後較扁,面部較平整,鼻根高;棕色人種顱型略偏圓柱形,面部起伏也較大。另外,從髮型上看,黃種人多直發,棕種人多窄波發,黑種人多旋發,白種人多寬波發。這些特徵一直被體質人類學界用以分析人種。特別是在東亞的人類學研究中,分析棕色人種和黃色人種的交流歷史。體質形態的分類主導地位在近二十年內漸漸被單倍遺傳系統所取代。所謂單倍遺傳系統是指純由父母之中的唯一一方遺傳延續的遺傳分子。包括母系遺傳的線粒體和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非重組區。這些單倍分子不受混血影響,其中的無功能區又自由忠實地記錄了群體分離的歷史。以此判定人種和次人種,層次結構相當清晰。這些人種的分布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和殖民洪潮之前是相對隔離的。具體分布大致是這樣的:黑種人分布於非洲大陸和撒哈拉(Sahara)沙漠以南地區;白種人分布於歐洲、北非、西亞乃至印度;棕種人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新幾內亞(NewGuine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安達曼群島(AndamanIslands)等地;黃種人分布於其餘除南極洲以外的地區,包括北亞、中亞、北歐、東亞、東南亞、太平洋諸島、紐西蘭(NewZealand)、印度洋諸島、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和美洲。但在有些地區,可以明顯看到人種間普遍的混合特徵,比如中亞和北歐,基本上是黃色和白色人種的混合。這種人種混合的體質觀察現象由歷史記載也可以得到印證。 人種混合的存在提醒了研究遠東地區的人類學家。在遠東,特別是東南亞,棕色人種和黃色人種錯綜而居,有些群體更似乎兼有兩方的特徵,很難判定。這種格局究竟是不是混血,還是其它機制形成的。這個問題引起了人類學界的長期爭議。其中的觀點基本上可以分三類:氣候帶說、進化滯留說和南北混合說。氣候帶說認為,早期的人類分散到各地,長期生活在固定的氣候環境中,經過千萬年的適應,漸漸形成了不同的體質。這種體質的差異從熱帶到寒帶形成了一個差異梯度,越是往熱帶越具有棕色人種的特徵,越往寒帶越具有黃色人種特徵。較近的歷史時期內的移民活動又局部地打亂了這種南北梯度。氣候帶說的觀點在遺傳證據發現之前似乎能解釋大部分現象。除了個別案例,比如寒冷的塔斯馬尼亞,棕色人種定居歷史也相當久遠,卻沒有所謂黃色特徵。後來的遺傳發現證實了氣候帶說的觀點實為本末倒置。他們所依據的一些特徵的確是由氣候造成的,卻不是長期適應的結果,而是快速選擇的結果。比如寬鼻厚唇的熱帶特徵,實際上是由於熱帶瘧166Journal of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Hall疾高發,而地中海貧血基因可以抵抗瘧疾。在強大的生存壓力選擇下,只要經過數代人的強化和固定,任何群體中的地中海貧血基因都會極高頻地出現。而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胎兒在發育期間會因為缺氧而造成寬鼻厚唇等特徵。這些特徵與群體久遠的發生歷史毫無關係,根本不能解釋黃種人和棕種人形成的機理。進化滯留說與結構主義人類學有關係,支持者主要是一些古人類學家。他們認為遠東人類由當地的古人類進化而來,其中棕色人種的特徵與古人類更接近。他們發現,十萬年以來,遠東地區的人類化石「漸漸」由棕色人種特徵轉化為黃色人種特徵。舊石器時代基本上「原始」特徵佔大部分,到新石器時代,「原始」特徵個體的比例越來越少。華夏中原地區到夏商時期還有「原始」特徵的類澳大利亞個體存在,到後來漸漸消失。這體現了人類的一個進化過程,一些「原始」特徵漸漸在群體中被淘汰。而在澳大利亞和伊利安(Irian),「原始」特徵卻滯留在現代人群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各個人種的進化速度怎麼會差別如此大。而各地黃種人卻幾乎勻速同向地進化了。這種現象的原因根本無法解釋,而基因時代是拒絕這樣不能解釋的理論的。當然,現在的進化研究已經證實了東亞的古人類和現代人無關係,現代人的差異也不可能是因為進化程度的不同造成的。    南北混合說是早期群體遺傳學界的普遍觀點。他們在大量的雙倍遺傳標記研究中發現,南北差異始終是主流。對這種現象成因的最自然解釋就是南北的人群有完全不同的來源,黃種人來自北方而棕種人來自南方,漸漸地擴散融合形成現代的格局。最早的看法以為現代人是當地起源的,所以猜想黃種人來自北京猿人,棕種人來自爪哇猿人Javaman)。現代人非洲起源說成為共識以後,又猜想黃種人從北方中亞進入,而棕種人從南方東南亞進入。但是從最合適的單倍遺傳標記分析看,東亞人群幾乎全部是從南方進入而後向北擴散的,所以南北異源之說也無從說起。這種觀點基本上是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從單倍遺傳標記的分布看,對遠東兩個人種的分布格局形成機理,可以再提出一種新假說——先後替代說。棕色人種最早到遠東,擴散開來;黃色人種來到遠東以後漸漸取代棕色人種,形成黃色人種佔據主體地區,棕色人種處於偏遠地區的格局。  【遠東人群遺傳層次結構的發現】自從單倍遺傳系統的研究建立起來以後,學界對全世界的各個群體作了深入詳細的調查分析,數十萬的數據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從這種全面的數據中探索規律,就更能夠避免管窺蠡測斷章取義了。我們先來看看Y染色體非重組區的單倍群分布,在全世界的分布具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異性。

Y染色體主幹單倍群在各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非洲的E型,美洲的Q型,歐洲的R型,中東的J型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這些特色單倍群說明了該區域的人群的主體起源是一致的。更深入地說,在這一地區某種來源的人群的後代已經完全佔據了主導地位,其它成或許曾經是多數,但現在已經被覆蓋(註:即過去佔優勢的人種被後來的另一人種基本上消滅掉)。 在非洲,這表現為E對A和B的覆蓋;在歐洲則表現為R 對I的覆蓋;而在美洲,基本上只能看到Q,其它類群很難觀察到。所以在人類定居歷史悠久的大陸,一群人擴張開來,替代另一群人的過程往往會發生。這既體現在現代人種對古代人種的替代上,也體現在現代人種的歷史中不同人群的更替。族群發生、發展、興盛最後衰亡的歷史在不斷的演繹著。    

Y染色體主幹單倍群的區塊分布示意圖在遠東地區,這種更替的跡象更為明顯。我們可以看到在普遍存在的C和D中間,O型和P型硬生生地插了進來。這種更替的過程並沒有完成,隨著文明社會的到來,這個過程被定格、凝固了起來,使我們看到今天的格局。C型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伊利安、太平洋、西伯利亞;D型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日本、安達曼群島;O型主要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P型主要在蒙古高原和中亞草原,並低頻存在於O型群體中。CD(註:即棕色人中基因類型)和OP(註:即黃色人種基因類型)的對立就揭示了遠東地區的現代人發展歷史中最主要的一個更替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我們這裡要建立的假說,新石器的黃種人取代了舊石器的棕種人。    把單倍群的分布區塊化地畫在地圖上,我們更容易看到,C型處於遠東的南北兩端,而中間地區,實際上也已非常低的頻率存在著。D型則處於東西兩端,同樣在中部低頻存在。對這種現象,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人群進入東亞以後,內部共有著C、D、O、P等類型,當進一步向周邊擴張的時候,由於遷徙的人口較少,正好只有一小部分的CD個體來到了周邊,發展成今天的樣式。這就是一種瓶頸效應的解釋。其二,CD的群體先來到遠東地區,並且定居到了各個小區域,OP到達以後漸漸從中間向周邊取代CD。這是群體更替的解釋。對這兩種解釋的取捨,僅僅從群體類型的格局上是無法判斷的,還必須藉助於其它的證據。從Y染色體的STR標記,我們可以計算出各個單倍群的發生年代。把現在得到的所有有關個體都集中起來168Journalof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Hall計算,我們得到C、D的總年代為約95000年,而O、P的總年代卻是約53000年。如果是瓶頸效應產生的格局,那麼CD和OP的年齡應該是一樣的,因為進入時他們是一個群體。而取代說才會是有不同的年代,CD的年齡要比OP大得多。所以,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群體更替造成的,是OP正在替代CD。    我們把CD確定為棕色人種類型,把OP確定為黃色人種類型,是通過這兩個人種的大量的群體分析得出的。在典型的棕色人種中,澳大利亞、伊利安和美拉尼西亞,最主要的類型是C,安達曼幾乎全部是D。而黃色人種毋庸置疑,O和P始終是主流。所以OP替代CD就可以解釋為使黃種人替代棕種人。  在母系的線粒體的分布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替代,也能看到交流。人類歷史上,基本是母系的交流要多於父系的交流。就替代而言,同樣的,線粒體單倍群M*和N*被ABCDFG等擠壓在周邊。在東亞大陸上,主要的是B、F,G、D、M7、M8。由於交流的大量存在,替代的格局不如Y染色體明顯。    群體更替的觀點確立以後,還有一點需要深入分析。因為更替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外來的更替,另一種是內源的更替,兩者都會得到替代者比被替代者年輕的格局。因此,必須把幾個人种放在一起分析,看看黃種人是在棕種人內部還是在外部。白種人和黑種人必然在遠東人類活動的大規模影響之外,如果黃種人的替代是內源性的,也就是從早期的棕色人種內的一群爆發開來的,那麼他勢必距離棕種人更近一些,而距離其它人種更遠一些。反之,則會距離棕色人種遠一些,至少不會近。所幸我們現在有足夠的材料來做這樣的分析。當我們用單倍遺傳標記把各地區的人種進行聚類分析,得到了非常有趣的構型。非洲黑人自然很早就開始分化成幾個細支,並不斷地進行著基因交流。走出非洲的群體中,棕色人種最先分化,遠遠地離開了白色和黃色人種。白色和黃色的分化則相當晚,幾乎是與棕色人種分化年代的一半。問題已經相當清楚了,在遠東替代棕色人種的黃色人種是從外部進入的,入口就是東南亞。    這種替代的過程是怎麼進行的呢?一種可能是黃種人進來以後,與棕種人通婚交流,漸漸地由於遺傳機理而佔到了優勢。另一種可能是黃種人把遭遇到的棕種人消滅,佔據他們到達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一種中間的形式,消滅和交流兼有。從Y染色體看,主要地區的棕色類型CD都非常少,除了波利尼西亞(Polynesia)的黃色人種中間,看似棕色的男性可能大部分被消滅了。從線粒體看,人種之間的差異也是相當大的,但是交流的跡象相對多得多。所以女性可能被保留得稍多一點。要進一步看這種交流的程度,還是要看雙倍遺傳的常染色體基因。我們來看一下遠東特色的HgC基因的幾種類型在遠東各地的分布。    其中,1型在東亞大陸,2 型在太平洋島嶼,3 型在北亞,這些都屬於黃種人。*型是根部的未區分類型,澳大利亞棕色人種中全部都是這一類,南亞和東南亞也不少,但是在其它地區則基本上沒有出現。為了分清這四個亞型之間的關係,我們進一步觀察它們的網路關係圖。    由這個網路圖觀察,我們要推翻前面的1、2、3型屬於黃種人的論點。在Hgc起源位置上的原始類型都存在於南亞和澳大利亞的棕色人種群體中,而黃種人的幾種亞型都起源於棕色人種,另外黃種人也沒有原始亞型。這說明,Hgc不是黃種人原有的基因;黃種人在與棕色人種接觸的早期,交流得到了少量Hgc;黃種人的進一步擴張過程中,人口膨脹使Hgc基因突變成新的亞型,但是並沒有與棕色人種進一步交流,所以沒有原始類型。現在可以得出結論,黃種人進入遠東時曾與棕色人種有過有限的交流,而擴張期間則基本上把遭遇的棕色人種消滅了(所以說原始人是野蠻的原始時代生存競爭是十分殘酷的)。現在我們可以勾畫棕色人種和黃色人種在遠東地區的遷徙歷史了.A.棕色人種大約十萬年前走出非洲,至少在五萬年之前已經來到東南亞;黃色人種則是大約五萬年前的時候開始向東遷徙;B.大約四萬年前,棕色人種已散佈於東北亞到澳洲的廣大地區,而黃色人種則進入了東南亞;C.大約三萬年前,黃色人種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次大陸和中國南方進一步擴張,而棕色人種可能有一部分已經來到美洲;D.大約兩萬年前,黃色人種幾乎征服了東亞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使該地區的棕色人種銳減;E.大約一萬年前,黃種人進入美洲,並成為美洲的主宰;F.在數千年內,黃種人向中亞、北歐、印度洋和太平洋諸島擴張,東亞最偏遠地區的棕色人種也漸漸與黃種人融合。  

遠東地區兩個人種擴張和替代的過程示意圖

——A約50000年前;B約40000年前;C約30000年前;D約20000年前;E約10000年前;F約500年前。 這是一個動態的替代過程,黃種人擴張的同時棕種人也在繼續前進。替代過程中的征服和殺戮恐怕是難免的。這與兩個人種社會文化上的嚴重差異有關。黃種人之所以能替代棕色人種,也可能與其社會文化的相對先進和工具的相對先進有關。直到殖民時代到來,大部分的棕色人種始終都使用粗糙的舊石器,沒有陶器;而黃種人則很早就有陶器和新石器。可能東亞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沒有後續的晚期智人考古文化大多屬於棕色人種,而新石器及其祖先型的舊石器文化則可能都屬於黃色人種。社會和器物的更替通過人種的更替實現了。  【棕色人種的擴張史推測】棕色人種早期詳細的遷徙歷史已很難考證,他們是進入遠東最有可能的線路是沿著阿拉伯海的沿岸。早期的棕色人種應該是以採集漁獵為生的,而且最可能是沿海打魚為生。這是一種比較容易的謀生手段,海岸灘涂總是可以找到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一方面他們因為沿海覓食而漸漸向東遷徙,散布到了非常廣闊的地域;另一方面,灘涂海產也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過度增長。他們最大的分布特徵是大範圍低密度,這嚴重限制了他們的生產力發展。因為他們沒有生存壓力,就沒有生產革新的動力。

人口稀少,新的發明不易流傳,很容易埋沒。他們就是這樣使用著最簡陋的工具探索東方的新世界。這也是他們後來大部分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在沿海捕撈的過程中,什麼時候他們學會了使用木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事,木筏幫助他們進一步擴展領地,在從印度尼西亞半島到伊利安-澳大利亞大陸的遷徙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他們到達了美洲,那麼這也應該完全是木筏的功勞。因為那時的白令陸橋一片冰雪覆蓋,原始社會的人類根本不能通過。如果只是坐著木筏沿海捕撈為生,情況就不同了。所以棕色人種在三萬年前到達美洲是完全可能的。    我們可以想像,最早的棕色人種拿著最簡陋的舊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邊走著,尋覓著魚蝦蚌蛤。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擴展,幾萬年後他們來到了南亞和東南亞。在海岸邊,到處是一個個棕色人種的小村落。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要低好多,巺他(Sunda)群島與印度支那半島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很大的印度尼西亞半島。澳大利亞和伊利安以及美拉尼西亞的許多島嶼也連在一起。棕色人種很快就散布到了這片地區。到海平面抬升以後,印度尼西亞半島消失,澳大利亞和伊利安遠離亞洲大陸,棕色東南亞的尼格利陀(Negrito)小黑人人種在澳洲這兩塊世外桃源般的大陸上居住到了現在。而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Phillipines)的偏遠山區也還有零零落落的棕色人種部落,他們被稱為尼格利陀人(Negrito)。  在南亞地區,印度半島上的居民達羅毗荼人(Dravidian)長期以來都是棕色人種,直到白種的雅利安人(Arian)入侵才使他們發生了混血。他們是所知的棕色人種中文化發展的最為先進的一支。緬甸以西的海中,棕色人種也留存在安達曼群島上,並保持著非常純的血統。實際上來到遠東以後,一些部落必然發展出以狩獵為生的生活方式,因而進入大陸腹地。他們來到荒無人跡的地方,沒有任何的競爭者。只要用簡陋的工具就能獲得維持生存的食物。棕色人種的食物必然不會非常充足,沒有精湛的狩獵技術無法保證每一次都有收穫,所以他們不浪費任何食物來源。從安達曼到伊利安,棕色人種始終保持著食用人類屍體的傳統,並以此建立他們的道德標準。儘管到處流傳的食人族的傳說總是讓人不寒而慄,但對於棕色人種來說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部落生存必需的準則。這也成為後來他們為黃種人所不容的原因之一。    棕色人種北上東亞大陸的歷史可能比南下澳州要晚一些。來到澳洲可能是六萬年前,而在東亞大陸散布開來恐怕是四萬多年前的事。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或許大多是棕色人種的,雖然他們膚色可能並不深,與南方的棕色人種在體質上也可能有較大差異。至少,他們應該看上去不太像黃種人,面部的凹凸感較強,頭顱形態也不同於黃種人。我們這裡討論的始終是晚期智人,與早期智人無涉。到了今天,早期智人的來源成了古人類研究中的最大的疑點。直立人起源於非洲,晚期智人也起源於非洲,而早期智人是直立人進化而來的還是另有淵源卻是個未解之謎。但至少歐洲的早期智人源於非洲。 華夏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遺骸有柳江人、山頂洞人、資陽人、札萊諾爾人等,他們的形態差異頗大。顏誾的觀點比較客觀,他指出柳江人比其它人更接近黃色人種。山頂洞人和資陽人很相似,有觀點認為他們相對最接近蝦夷人(Ainu)。我比較傾向於這種觀點,這說明在三萬年前,黃種人已經到達了中國南方珠江流域,而棕色人種還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活動。當時的日本列島還與朝鮮半島連在一起,是人類最容易到達的地區。捕撈生活的棕色人種就這樣沿著海岸向東北延伸,通過白令海灣順勢到了美洲。    棕色人種到達美洲目前還沒有遺傳證據,但是許多古人類遺骨和考古遺迹的發現指向這一論點。在亞馬遜(Amazon)發現的早期人類遺骸與印第安人完全不同,而更接近於澳大利亞土著。下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特殊部落的發現更揭示了一個體質、文化和傳統完全不同於印第安人的人群的生活。據說這個類似澳大利亞人的部落被西班牙人帶來的瘟疫滅絕了。棕色人種在三萬年前到了美洲之後過了兩萬年,黃種人才開始到來。黃種人和棕種人對美洲的爭奪戰可能在美洲大陸廣泛地開展著。中美洲古老的奧梅克(Olmec)文化留下了許多石刻頭像,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他們與黃種人聯繫起來。如果棕色人種來過美洲,他們一定就是。  【黃色人種的擴張史推測】黃種人走向遠東的路線應該與棕種人不同,他們更可能採用了一條陸路。從西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在南亞次大陸的北端經過,進入東南亞。初來乍到的黃種人還沒有能力與棕色人種抗爭。至少在南亞的時候,印度半島南部生活著大量的棕種人,一小批的黃種人只能沿喜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過。這期間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種的基因。在東南亞的密林里,黃種人發展壯大了起來,漸漸佔據了優勢。也是在這一時期,黃種人分化成了沿海支和內陸支。    沿海支的黃種人最初在越南、廣東一帶形成,後來部分人南下馬來和印度尼西亞,部分人則沿著東海大陸架北上。這些人(水註:沿海支)就是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和侗台語系(Daic)的人群的祖先,就是民族學上所說的百越民族。這一支的人群攜帶著明顯的Y染色體單倍群O1。內陸支的黃種人則形成於緬甸、雲南一帶,並長期居住於此。由於歷史比沿海支稍長,漸漸形成了更多的基因突變。這群人(水註:內陸支)是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祖先,就是民族學上說的百濮民族。他們帶的Y染色體特色單倍群為O2 和O3。  我們這裡提到某個人群帶有某種特色單倍群時,並不是說他們只有這種單倍群,而是說他們以此為主,還兼有其它類型。在這些群體中,的確是特色單倍群佔到絕大多數。    當時的末次冰期不僅僅造成了海平面的下降,大陸邊緣的延伸,另一個效應是當時的一些不高的山都是積雪冰封。所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間的南嶺居然成了一個不小的阻隔。這限制了黃種人向北的遷徙。當然,可能還是有一些人進入了北方,這些人可能攜帶了特色Y單倍群P。他們(註:在冰期末最先翻過冰雪進入中國北方的黃種人)與後來到來的黃種人混合以後形成了黃種人的北亞支,就是阿爾泰語系(Altaic)的祖先。    末次冰期結束使黃種人大量北上,這個時間在大約兩萬年到一萬年前。我們可以看到北方的人種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半坡和寶雞的新石器人種與甘肅史前古人種完全不同。黃種人的史前大北伐使中國大陸的人類歷史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不久,新石器產生了,並迅速傳遍了各地的黃種人社群,農業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各地的黃種人中燃燒了起來。這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社會發展的火車頭被拉動了。    黃種人的北伐也是分兩條路線進行的。東部的沿海支進入浙江、江蘇、山東,形成了河姆渡—崧澤—良渚的先越文化和大汶口—龍山的先夷文化。這一支人群與南下的沿海支黃種人遺傳上比較接近,所以古人類學家觀察到大汶口文化的人種體質上與玻利尼西亞的南島民族極為相似。夷越類群(註:沿海支北上,商人與此類群關係密切)在沿海一帶的發展相當快,東北渤海周邊的紅山文化也可能與這一類群有關。農業、新石器、玉器和早期的中國哲學思想都可能先產生於這一族群中。    西部內陸支的先濮民族也幾乎同時北上,他們是通過雲南、貴州、四川這條路線北上的,並且至少分出了兩支。一支沿著長江往下走,到了三峽地區和洞庭湖平原,發展出了城背溪—大溪—青龍泉的先蠻文化,形成以後的苗瑤民族(Hmong-Mien)。另一支(註:內陸支北上,和夏、周有關)沿著四川的幾條大河北上,來到了黃河上游地區,發展出了半坡—仰韶的先羌文化,形成了以後的羌華民族(Sino-Tibetan)。我們計算北方的O型的年代時,基本上都得到一萬年左右的數值。   北部的阿爾泰群與當時北上的兩支黃種人廣泛地發生了混血。至今可以明顯地看到,東部混有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中部混有較多的內陸支成分O3。在混血發生之前從北部支已經有一部分的人開始通過白令路橋向美洲跋涉,這部分人在行進過程中Y染色體從P變成了Q。一萬多年前到了美洲以後,他們(大陸北部黃種人)迅速地向南擴張,在千年時間內遍及了南北美洲。    從Y染色體看黃種人的遷徙,Underhill畫出了一系列的線路圖。他並沒有在路線的細節上畫得很詳細,因為有些細節還不夠清楚。比如P北上的路線,究竟是波斯還是中國,當時還不很清楚。現在在中國南方發現很低頻的P 的原始類型,說明P更可能是通過中國大陸北上的。    黃種人來到北方以後,對當地的棕種人進行了殺戮和驅逐。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很快就完成的。棕種人已經在北方生活了這麼長時間,並繼續在許多偏遠的山區躲藏了很長時間。直到商代的人骨材料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可能是棕色人種的成分,而且為數不少。只是他們依然是黃種人殺戮的對象。在殷墟的祭祀坑裡有大量的異族俘虜的頭骨,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棕色人種。  這個替換的過程在中國進行到了非常晚的時期。唐代崑崙奴的傳說不知道是否與此有關。據地方史料記載,清代廣東官宦家庭中還有過豢養「小黑人」的案例。在台灣,最早到達的南島語系原住民有著滅絕「矮黑人」的傳說。這些零零星星的記憶都指向一點,黃種人對棕種人進行了種族滅絕。所幸的是,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個棕色人種的分支——「矮黑人」還是存在的。我們無需對此懺悔,這是那個社會階段必然要發生的事件。 在原始社會,與本種群有競爭關係的其它種群就是敵人,只有你死我活的結局。要麼黃種人消滅棕種人,要麼棕種人吃光黃種人。在這個長期的拉鋸戰中沒有其它的結局。而當黃種人文化上先進於棕種人的時候,結局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黃種人成了遠東唯一的主宰。  當歷史進入了階級社會,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奴隸的需求使得黃種人對遭遇到的棕種人不再滅殺。那段時期黃種人才到達的邊緣地區,比如青藏高原、日本列島,棕色人種的成分被大量地保留了下來。而南島語系的族群向兩個大洋拓展的過程中,甚至避開了棕色人種居住的區域。 【兩個人種的交融地區】日本列島在棕色人種到來時還可以通過大陸架很容易地到達,而當黃色人種來到東北亞時,已成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島,是黃種人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所以長期以來,島上居住的繩文人一直是與大陸不同的人種。關於繩文人的來源,日本研究者的大膽猜想很多。有一點是公認的,現代北海道的蝦夷人和種子島的部分居民應該是繩文人的後代。那麼根據蝦夷人的遺傳結構,我們能夠了解繩文人的來源。很幸運,蝦夷人的Y染色體給出了明確的結論,他們大多是D,還有部分的C。他們必然是早期的棕色人種的後代。 日本的黃種人——彌生人,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遷入的,進入口是九州島島。他們向本州島及更東北方向擴張的過程中,對舊石器的繩文人進行了征服和奴役。勢必造成了繩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我們可以看到本州島島的北部開始到庫頁島,都還是蝦夷人的領地。  從本各地的遺傳結構看,棕色人種的遺傳比例雖然是從西往東遞減,但各地的該種成分都不在少數。所以日本人總體上應該算是兩個人種的混血區域。  

蝦夷人(Ainu)及其1800年分布區  對於蝦夷人奇特體質,以前的人種學家猜想很多,最後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處於黃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過渡種群。這實在是一種匪夷所思的觀點,他們居然與遠在地球另一面的白種人有關。其實他們的體質形態獨特性說明,棕色人種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已然形成了幾種不同的體質,至少澳洲土著、尼格利陀人和蝦夷人是有區別的。   青藏高原的情況要複雜得多。藏族是一個很晚才形成的民族。他們是秦漢時期開始向高原遷徙的羌族中的兩支——發羌(黃色人種)和唐旄(棕色人種)。在進入高原後,與當地的雅礱土著發生了混血。在藏族起源的神話傳說中,雅礱土著被轉化成了醜陋的獼猴,羌人則是仙女,兩者婚配繁衍出了藏族。其實雅礱土著屬於棕色人種,在羌人的審美觀念中,他們的確是非常醜陋的。他們的混血使羌人很快適應了高原的環境。也使青藏高原的歷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我們在研究現在的藏族人的遺傳結構時,還是能看到大量的D型Y染色體。而觀察藏族的面貌特徵,甚至在同一個村子中也會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樣式。有的人是挺拔的羌人的面容,有的人則是敦圓的棕色人種面貌,膚色的差異也很大。    當我們在青藏高原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研究氐羌的其它民族,更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曾經在中國南北朝的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氐族,現在僅存於四川和甘肅邊界地區,有著驚人的Y染色體遺傳結構——全部的D 型。難道他們也是棕色土著的後代? 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在漢藏語中,「氐」這個詞,從來就是「底層」的意思。羌人來到青藏高原,把原本就在這裡的土著居民稱為「氐族」,因為他們「原抵」就在那裡。我們再看羌族的結構,他們也含有部分的D型,但還是以O2為主。再看華族,就幾乎不含有D型了。所以,「氐—羌—華」原初大概就是這麼分化的。 而歷史上對西戎民族的認識,一開始就有氐和羌的不同概念。我們進一步計算當地的D和O的年代,發現D至少在四萬年以上,而O卻最多纔有一萬年曆史。青藏高原上的D型成分與安達曼群島棕色人種的D型應該是有關係的。  

氐羌民族的幾種面貌——A 白馬氐族婦女(摘自注23);B 羌族婦女;C 黃種特徵康巴男子;D 棕種特徵的康巴婦女;E氂牛羌納西族婦女 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這樣的遺傳成分也是存在的,並且在各個民族中的成分比例不同。東南亞是世界上民族結構最複雜的地區之一,南亞語系的百濮民族是最古老的黃種居民。由於生活於熱帶,他們的膚色很深,比如佤族就是我國膚色最深的一個民族。但是有些民族的膚色就深得過份了,比如泰國和馬來西亞邊境上的土著Senoi族,再加上他們其它一些特別體征,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們是否含有大量棕色成分。可惜他們的遺傳結構至今還沒有調查過。【轉自何新博客:http://blog.hexun.com/songkoro/1033278/viewarti】

葉智彰:人類起源與中華民族的形成

一、靈長類動物與人類

靈長類在分類學上稱為靈長目。這個目是生物中進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目,它包括原猴類、猴類、猿類和人類,如果用分類學方法細分的話,可以分得非常詳細,計有18個科161屬,其中已絕滅7個科99屬,現生者有11科62屬222個種。  由於高度進化,人類擺脫了自然界的控制,反過來用自己的智慧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故稱為智慧生物。因此在靈長類學研究中把靈長類區分為人類和靈長類動物,靈長類動物統稱為非人靈長類。靈長類學研究內容非常廣泛,現存種類統稱為現生靈長類,古代已絕滅的種類稱為古靈長類,又稱化石靈長類。研究人類本身的科學稱為人類學,研究猿人進化成現代人類的科學稱為古人類學。  與人類遺傳距離最接近的靈長類動物就是猿類,猿類又稱類人猿。它包括屬於小型猿類的長臂猿和屬於大型猿類的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黑猩猩與人的遺傳距離最近,2003年美國學者古德曼等人研究分析了負責構造蛋白質的那部分基因,在這部分關鍵基因組中,人類與黑猩猩有99.4%完全一樣。換句話說;使我們成為人的東西可能就藏在O.6%的基因組中。  還有一個有趣的話題就是野人問題。近些年來,多處傳聞存在野人,尤其湖北省的神農架地區傳說更多,被描述成介於現代大型猿類與現代人類之間的高等靈長類動物。有人從良好的願望出發,希望能從物種進化角度填補人類進化的空白,但這個問題很少有本專業的學者熱心關注。有幾位來訪的日本學者問我,到底神農架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大還是不存在的可能性大。我的答覆是不存在的可能性大,理由很簡單,作為高等靈長類動物,可以說毫無例外是社會性動物,過著群體生活。據稱,傳聞中的野人一般是單個個體,如此少量的個體如確實存在,其物種是難免絕滅的。反過來說,今天幾乎到處都有人類的足跡,若存在野人群體,至今未被發現也是難以想像的。  二、人類起源問題  約在8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從他們的共同祖先分離,一支發展為現今的黑猩猩,另一支經猿人階段發展成現代人類。在這段歷史長河中,黑猩猩的變化較小,而人類的進化則經歷了大的飛躍,從四足型靈長類進化成直立行走手足分工的兩足型靈長類,其大腦得到飛躍式的發展,成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咸了控制和改變大自然的主人和地球上的萬物之主,發展成統治整個星球的物種。  人類起源研究存在著「單一起源論」和「連續進化論」兩種論點。前者認為人類只起源於一個地區;後者認為非洲、歐洲、亞洲的猿人各自進化成現在的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科學家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猿骨骼,取名「露西」。她被單一起源論者認為是人類共同祖先,約生活在300多萬年前的東非。2002年,法國科學家米歇爾.布呂內在撒哈拉查德的沙丘中發現一個距今600萬~700萬年的人種:撒哈拉查德種。所以,在誰是最古老的原始人這個問題上還存在激烈的爭論。在判定古人類化石的年代上,古人類學家和遺傳學家存在很大的差異。後者根據只存在母性遺傳的線粒體DNA礆基替換速率推算出「露西」生活在距今30多萬年而不是300多萬年。  國際上現今較多學者尤其是遺傳學者支持單一起源論,認為約在13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沿海岸線經南亞和東南亞島鏈到達澳洲,然後沿原路線返回到現今的伊朗,分為兩支,一支向北遷移,形成高加索人種(白種),另一支沿海岸線東進,在我國南方廣東一帶登陸(約在6~1.8萬年前);另一說是約在同一時期同時經廣東和雲南進入我國南方,在中華大地形成蒙古人種(黃種)。而留在非洲和到澳洲的人群形成了尼格羅一澳大利亞人種或稱尼格羅人種(黑種)。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幾十米,島鏈之間有陸橋相連。據印度生物學家2005年的研究,印度安達曼一尼科巴群島上的兩個原始部落可能是至少5萬年前第一批從非洲向外遷移的人類的直接後裔。DNA研究表明,這兩個部落是「世界上最早人類的後裔,也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現代人類」。這些部落的體貌特徵與非洲人相似。由母系遺傳,存在於人類每個細胞之中的線粒體DNA可以一直上溯到生活在約15萬至20萬年前的同一位母系祖先身上。細胞和分子生物中心主任拉勒吉.格教授說,被研究的原始部落居民的DNA與那位母系祖先所謂非洲源頭的基因極其接近。因此他們很可能是5萬至7萬年前通過海路從非洲遷移到此,並從此就一直在安達曼群島過著「基因隔離」的生活。  在人類起源問題上,較多的學者尤其是遺傳學家支持單一起源論。人類起源於非洲的依據,一是在非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其生活年代最古遠;二是根據遺傳多樣性。不同人類群體的基因遺傳多樣性各不相同,科學家們發現,黑人比其他人類群體——白種人、黃種人等擁有更豐富的遺傳多樣性。也就是說,黑人的基因種類更多。比如由基因導致的血型差異,黑人中A、B、AB、O血型都普遍存在,但歐洲人中B血型非常少見。基因研究發現,黃種人、白種人的基因表現形式在黑人中都存在,反之,一些存在於黑人中的基因卻在其他人種身上沒有發現。據此,得出了黑人是現代人祖先的結論。比如,一個地區的人類有1O種基因,但並不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因此,當一部分人遷移出去時,並不能帶走所有的基因種類,只能帶走幾種。當這些人繁衍生息,其後代只繼承了這一部分基因,遺傳多樣性自然就比祖先地區人類少了。  對人類線粒體DNA的研究顯示,今天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大約15萬年以前生活在非洲的智人。當時,世界上還有兩種原始人:生活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和生活在亞洲的直立人。但在智人從非洲遷移到其他地方以後不久,這兩個人種都消失了。多年來,科學家一直沒法解釋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的消失。他們提出從戰爭到智人從非洲帶來的奇異病毒等各種理由。但這兩個人種滅絕的原因可能要複雜得多。  三、中華民族的形成  我國的人類學研究,人類學家一般持連續進化論觀點,而遺傳學家則持單一起源論觀點。但是,不論從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結果,還是從分子遺傳學研究結果來看,蒙古人種(黃種)均可分為南北兩大類,即蒙古人種南方類群和蒙古人種北方類群。也就是說兩種不同論點的學者所得出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在體質人類學研究方面,張振標等(1988)研究了現代中國人(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體質特徵。結果表明,現代中國人在體質人類學上表現出兩種類型: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的居民屬北部類型,而長江以南的居民則表現為南部類型。用我國新石器時代顱骨聚類分析的結果也同樣表明,南北兩大類特徵明顯。他據此指出,從人種起源角度看,現代中國人的這兩個體質類型形成的並存不是源於不同人種的混雜,而是來源於同一人種——黃種人。並指出,導致兩個體質類型形成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中國晚期智人。北部類型可能是以山頂洞人為代表的北部地區晚期智人發展而來,南部類型可能是以柳江人為代表的南部地區晚期智人發展而來的。林聖龍(1987)根據早期人類化石的形態序列和時間序列認為,中更新世早期的人類,從長江流域向北越過秦嶺山脈,逐漸擴散到黃河流域。他推測蒙古人種兩大亞類的形成可能有幾十萬年的歷史。  分子遺傳學研究的結果也異曲同工地獲得了上述結論。趙桐茂等對現代中國人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的分析(1987,1991),和運用人類白細胞抗原等頻率計算人群間的遺傳距離(1984),以及杜若甫等對中國人群間遺傳距離的研究(1983,1998)等結果都表明,大致以長江為界,中國人明顯地分為南北兩大類群。北方少數民族向北方漢族聚類,而南方少數民族向南方漢族聚類。也就是說,南北漢族之間和南北少數民族之間遺傳距離大,而北方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和南方漢族與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遺傳距離小。藏族向北方類群聚類,是因為北方人群經青海向西藏擴散的結果。  南北類群的形成是由於長江地理隔離所致。在古代南北人群因地理隔離缺少基因交換而形成了遺傳學上的差異。根據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Gm因子在世界範圍的分布,人們認為北方類型的蒙古人種後來擴散到朝鮮和日本,一部分通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所以北方類群包括中國北方人和東北亞各地居民如日本人、朝鮮人、蒙古人及俄羅斯亞洲部分的少數民族,此外還有美洲的印地安人等。而南方類型的蒙古人群向東南亞各地遷移,因此,南方類群包括中國南方人和東南亞各地居民如泰國人、印度尼西亞人和菲律賓人等。以前所謂的馬來人種(棕種),應屬蒙古人種(黃種)南方類群。根據最近美國學者喬迪.海伊對美洲蒙古人種DNA的研究,(2005),美洲的蒙古人群是在約1.2~1.4萬年前的冰河期穿過白令海峽到美洲的,當時約有70人到美洲,現在美洲的蒙古人群如印地安等都是這70人的後裔。而以前認為這批蒙古人群是在約2.5萬年前到美洲的。中國處於兩大蒙古人群的原居棲地,因此Gm單體型頻率分布呈現「混合狀態」。居住在我國西北地區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和回族具有Gm3;5單體型,這提示這些民族混有高加索人種血緣,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東鄉族的混合程度都大於25%。  體質人類學研究和分子遺傳學研究結果均表明漢族不是一個同源的群體。居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和北方漢族在同一個集群,居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和南方漢族在同一個群體。這說明從種族關係上看,南方和北方漢族之間的差異,遠遠大於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差異。作為一個國家,北方和南方兩大類群雖然有較多的血緣交融和基因流動,但各自的體質人類學特徵和分子遺傳學特徵並未消失。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漢人南遷,到中國的南方繁衍生息,形成了幾個大的民系,幾大方言區,如客家民系、廣府民系、河洛民系等。同是中原漢人,同是講北方方言,但到了南方不同地域以後,卻形成了現今不同的方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現今南方漢族的幾大民系都稱自己的祖先是中原漢人,現在要討論的是在血緣上是北方中原漢人為主呢,還是南方原住民為主。這兩者之間雖然有較多的血緣交融或基因流動,但各自的人類學和遺傳學特徵並未消失。大量這方面的研究表明,現在的中國南方人屬於蒙古人種南方類群,這隻能認為遷到南方的北方中原漢人佔少數,只是將當時較先進的中原漢文化帶到南方,同化了當時占多數的南方原住民。  有趣的是,根據復旦大學文波等人的研究(2004)顯示:漢文化的擴散的確伴隨著大規模人口遷徙,但這場由北向南的人口遷徙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男性。研究人員測定和分析了來自南北28個地區有一定代表性的漢族人群的Y染色體非重組區和線粒體DNA,結果發現,南方漢族與北方漢族的Y染色體類型及頻率分布非常相近。母系方面,北方漢族與南方漢族的線粒體類型分布非常不同。這可以說形成了南北漢族「同父異母」現象。  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理解為,古代較大規模的中原漢人南遷,多數為男性,遷到南方與南方女性通婚並繁衍生息,形成了南北漢族「同父異母」現象。有史料記載的這一個例子就是秦始皇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駐嶺南。這支龐大的部隊大都是男性,他們在秦亡後沒有北返,繼續留在當地,這是大批漢人南下之始。漢武帝時,發大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後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礎上設置九郡。同樣,這批大兵也沒有北返。這樣的向南擴張屬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征服過程,其直接結果是漢文化的滲透和同化。後來,從漢末到東晉,受黃巾起義和永嘉之亂影響,大批中原漢人南遷。在中原漢人南遷的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南北朝時,北方漢人為躲避戰亂而大量南遷。這次南遷對中國人口版圖的劃分具有重大意義。當時南遷人口的數目,據說佔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當時東晉的人口為540萬,以此計算,當時南遷人數至少有90萬,這些移民看來同樣男性占多數。最後一點推論就是,當時較流行的一夫多妻制進一步促進了南北漢族在遺傳特徵上「同父異母」現象的形成。  綜上所述,人類起源於非洲,現今世界上存在的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同一物種的3個不同亞種。中國人的祖先先在中國南方繁衍生息,後來擴展到北方。由於長江形成的地理隔離,南北人群在遺傳上缺乏基因交流,形成了具有不同遺傳特徵的蒙古人種(黃種)南方類群和北方類群。歷史上雖然發生過較大規模的北方中原漢人南遷,但在遺傳上並沒有取代南方地區以前存在的人群。中原漢人南遷帶動了漢文化的擴散,將當時較先進的中原漢文化帶到南方,並將南方人群同化,使其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但文化上的同化無法改變南方人身上的遺傳基因。所以,漢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緣上的完整群體,南北漢族在遺傳學上屬於具有不同遺傳特徵的不同種族,由於文化相同而形成了同一的民族。(葉智彰,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任職;摘自2006年第1期《雲南科技管理》)

附錄:陝西神木突現宏大古城史書無記載(新快報記者劉虎報道)陝西神木發現我國史前最大城址,史書中尚未找到針對性的文字記載。因發掘工作浩大,可能耗時十數年或數十年。這座碩大無比的史前古城正在改寫中國上古史及中華文明的起源。神木縣位於黃河中游、長城沿線;境內丘陵密布,溝壑縱橫;草灘綿延,沙梁翻滾;是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歷史上多次發生過戰爭,狼煙四起,只有饑民逃荒,不見富戶榮歸故里。因此,儘管它是陝西省最大的縣,總面積7706平方公里,但卻人煙稀少。直到二十多年前勘探人員在這裡找到了世界級的「神府-東勝」煤田,滾滾煤海才讓神木人過上了富裕生活。要說這裡有一座我國史前時期最大的古城,似乎像是一個笑話。不過,若是你來到黃河支流禿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溝交匯處的山樑頂部實地,看到已經清理髮掘出的一個面朝東方、居高臨下、位置險要、佔地2500平方米的城門遺址,大概就要扭轉看法了。

2011年由省、市、縣三家文博機構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了區域系統調查,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砌城址。201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對石峁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及複查,並確認了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組成。內城牆體殘長2千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0萬平方米。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浙江良渚遺址(300多萬平方米)和山西陶寺遺址(270萬平方米),是目前所知我國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晚期城址。華夏第一門發掘工作從2012年5月至11月。主持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孫周勇說,為了弄清楚石峁城址到底建於何年代,考古隊當年重點發掘東門。這是我國迄今考古發掘的最早石城門,其結構異常複雜。發掘顯示:它主要由「外瓮城」、兩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內瓮城、門塾」等部分組成,這些設施以寬約9米的「」形門道連接,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東門遺址屬於整座城的地勢最高處。石牆牆體寬約2.5米,保存最好處高出龍山晚期地面4米。整個外城的東南角與其相連,地勢開闊,位置險要,堪稱整個古城的樞紐地帶。曾在考古現場考察過的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認為,從總體上講,石峁古城打破了中國夯土築城的傳統認知,其東門遺址無疑是目前考古發掘所見最早的石城門,其功能和結構的複雜性尚有待探討,其在黃河文明史、甚至人類文明史上的意義都是難以估量的,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堪稱「華夏第一門」。48個人頭骨此次考古發掘,首次考古發現7件玉器,其中完整的6件,主要是玉鏟、玉璜等,最長的玉鏟有18厘米長。不過,這些玉器出土的地點都十分奇特——在城牆裡。石峁考古隊隊員邵晶此前聽當地老鄉講,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大批玉器流散出來,出土的地點是就石頭牆裡面。「我們當時還有些懷疑。後來發掘證實老鄉說的是對的,我們這些玉器出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傾斜的石牆裡面,第二種就是在倒塌的石牆堆積裡面。」考古隊認為,這也為流散在海內外的石峁玉器找到了確切的時代依據和文化背景,證實其有4000年歷史。考古中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是遺址下層地面下出土了48個人頭骨——考古隊找到了集中埋置人頭骨的遺迹兩處。這兩處人頭骨擺放方式似有一定規律,但沒有明顯的挖坑放置跡象,每處各有24個頭骨。經初步鑒定,這些頭骨以年輕女性居多,部分頭骨有明顯的砍斫痕迹,個別還有灼燒跡象。考古人員推測:這些頭骨可能用於4300年前城牆修建時的奠基或祭祀活動。改寫中華文明的起源2012年10月,中國考古學會、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等40餘位考古專家,對神木縣石峁遺址發掘現場進行了聯合考察。「我看了以後感覺十分震撼!」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先生認為,該遺址的價值不是今天就能完全認識到位的。河套地區規模最大的石頭城、用玉器來表現文化、黃河腹地二里頭文化之外另一個重要遺址,這些都足以體現了遺址的重要性。

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先生認為,石峁遺址的發現,為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認為,這4000多年前的史前最大城址,門址、石城牆、墩台、「門塾」、內外「瓮城」等重要遺迹體量巨大、結構複雜、構築技術先進;初步認定石峁城址最早當修建於龍山中期或略晚,興盛於龍山晚期,夏時期毀棄,屬於我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對話三位考古學家「這古城,我們有太多不知道」●對話人物: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助理、神木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商周研究部前部長張天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玉器是有意埋進城牆裡的記者:石峁遺址的發現比較久了。為什麼選擇在2012年啟動發掘?張天恩:2011年對遺址做了一個全面的勘查,發現這個城非常大,400多萬平方米,龍山時期最大的城。過去文物普查的時候知道有城,但並沒有想到規模有這麼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發現後,2012年就動工了。記者:發掘出的玉器是建城時埋進牆裡去的嗎?還是後面放進去的?孫周勇:具體原因目前還不能解釋,但可以講我們觀察到的現象。玉器是有意埋藏進去的,在修建過程中。這個很難理解,很可能是跟祭祀禮儀宗教活動有關。記者:埋那麼多人的頭骨也跟祭祀有關?孫周勇:對,應該也跟造城時的祭祀有關。這座城,證實在公元前2000年-2500年的時候,北方有一個很大的集團中心。至於它是誰的,我們還沒法說。過去,我們以為北方不是那麼發達,是蠻荒之地。但現在,知道那時有類似現在有北京、有西安、有廣州這樣的格局。它存在於華夏形成之前記者:現在知道這座城有幾個城門?孫周勇:內城和外城各有東城門,其他的不好確定。外城的東城門在全城最高處,有防禦性的作用,便於瞭望觀察。記者:在石峁古城存續期間,那塊土地屬於誰的勢力範圍?是不是華夏之域?許宏:沒有文字記載,不知道是哪個邦國的。石峁城址應該是一處區域性的中心吧。孫周勇:它存在於華夏形成之前,也不在後來華夏的區域。張天恩:它屬於哪個部族,沒有說法,找不到記載——我翻的所有的書上都沒有。這個考古應該是中國北方地區文明最重要的發現。記者:如此宏大的規模,您認為它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是不是一座都城?孫周勇:「都城」的概念,那時不一定有。我傾向於酋幫,就是部落,大的集團,這個城址是大的勢力範圍控制的一個中心。許宏:石峁是當時那一帶最大的城址,如有都城,它就應該是。張天恩:地域性都城,相當於中原地區夏朝的都城。它就是龍山時期最大的城。記者:古城廢棄原因是什麼?張天恩:也許是因為戰爭,或者是人類活動中心的轉移,又或者是因為氣候環境改變得很惡劣,越來越冷,不適宜人的居住。現在文獻一點線索都沒有,期待靠發掘來解決,找到更合理的說法。

重慶發現人類最早藝術品人類非洲起源說受到挑戰(新華網)

重慶商報12月20日消息:去年5月,當地群眾報告,天坑地縫景區洞穴中發現幾處化石點。為了搶救和保護文物點,奉節縣風景管理局和文化旅遊局邀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前往現場。黃萬波發現,這些洞穴是史前人類穴居過的山洞,古人可能在洞中居住了上萬年。天坑地縫地區10個洞穴中,他發現了8處古生物化石點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

發現有圖案的化石

去年9月上旬,黃萬波教授再次率領科考人員,在天坑地縫周邊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一個月的野外工作,在雲霧鄉海拔高度約1100米的1號和2號洞內,發現了巨羊、碩箭豬、雙角犀、劍齒象、大熊貓等3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同時,在1號洞離洞口50米處的堆積層,還發現許多舊石器和1枚古人牙化石。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牙的旁邊,有排列整齊的一對完整的、長達2米多的劍齒象門牙化石。在門牙的尖端部表面有若干明顯的痕迹,其中幾條深而彎曲,像伸展的樹枝,橫斷面呈U型。

黃萬波稱,史前時期獸骨或獸牙上的痕迹,產生的因素有6個方面:動物(啃齒類或食肉動物)的咬啃;大型哺乳動物踩踏;植物根莖腐蝕;自然營力作用(包括物理風化、化學分解、地層滑動等);動物自己磨蹭;史前人類刻劃或砍砸。經史前考古、古生物學者和動物專家觀察研究,排除了產生這種痕迹是自然營力、動物啃咬、大象生前自己所蹭等因素,認為產生這種痕迹的因素,最大可能是中更新世「奉節人」所為。

確認為最早藝術品

去年11月19日,黃萬波在渝就發掘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一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對我市和中央駐渝各媒體記者稱,刻痕是人類藝術最早的萌芽。奉節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刻痕與歐洲曾發現的一種史前人類刻痕非常相似。對此次發現,他們還將採用電子顯微鏡掃描、壓模對比等進行研究。如果進一步研究結果能得以印證,將標誌著青藏高原東部的長江三峽地區出現了人類最早的刻痕藝術。根據隨同出土的各種動物化石群推算,人牙是距今數十萬年前中更新世古「奉節人」的化石,將為「三峽是人類重要起源地之一」提供實物證據。具體年代尚待進一步測定。

經中科院和英國大英博物館進行嚴格的科學鑒定研究,這些痕迹最終被認定為鳥頭圖案,並確信為史前人類刻劃所致。其年代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和南京師範大學分別用考古鈾系法進行科學測定,最近得出了非常接近的結論:一為15萬年,一為13萬多年,都在14萬年上下。它比目前發現最早的史前人類刻劃在一塊南非礦石——赭石上的圖案還要早6萬年,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品。

中國學者用年差挑戰「非洲起源」說不完備_廣州大洋網

(一)2002年末我國傳出驚人的消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更可能在中國,而不是非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用世界先進的地層年代測試方法,首次對埋藏柳江人頭骨化石的地層進行年代測定後得出的結果。廣西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王頠(wěi)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他的研究小組通過對柳江人洞的堆積物進行詳細研究,採用鈾系測年法,首次對柳江人頭骨化石的出土地點進行了系統的地層年代測定,結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萬年至13萬年之間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認識的不超過3萬年。這意味著,具有解剖學上現代人特徵的柳江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比人類學家原先所認識的要更早就生活在華南地區。

這一結果使現代人「非洲起源」學說受到挑戰,這一學說認為,現代中國人是3.5至8.9萬年前從非洲遷移來的。王頠說,他們所採用的測年方法,突破了以前同位素碳-14測定法最多只能測到3萬年的局限,而把可檢測的最遠時間延長到數十萬年,這種方法目前在第4紀研究中,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最為成熟、可靠的新方法。1958年在廣西柳州市附近的柳江縣一個洞穴內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包括一個基本完整的頭骨和部分體骨、肢骨,是迄今為止東亞地區發現的少有的基本完整的現代人的化石之一。對它的年代測定有助於理解現代人類起源——這一國際學術界普遍爭論的焦點問題。「化石出土的地點現存8米多厚的堆積層,可分上、中、下3個單元層,我們在不同層面抽取鈣板樣品,在兩個世界著名的鈾系測年實驗室——分別在南京師範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測試,並進行地層學分析,發現原埋藏柳江人頭骨化石的中層的年代介於距今7萬年至13萬年之間,或更早。」王頠說。地球上最早出現古人類是在至少50萬年前,之後先後演化成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等階段,大約10萬年前進化成晚期智人,現在在地球上生活的人類屬於晚期智人,或稱為解剖學上的現代人。

儘管古人類起源於非洲在國際學術界的看法比較趨向一致,但對於現代人的起源問題卻有激烈的爭論。去年5月,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了由中外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基因研究認為,東亞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而是來源於非洲的現代人,他們於3.5至8.9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東亞地區。「用基因研究的結果推測人類進化過程,無論如何是間接的,而來自化石的證據卻是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測定直接證明了在7萬年至13萬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經在華南地區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這之後才從非洲遷移來,」王頠說。

中國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牙化石,在中國出土的各時期的古人類化石都有共同特徵,如鏟形門齒、長方形眼眶、臉較為扁平等,這表明至少170萬年以來,中國人的進化過程是連續不斷的。但由於東亞地區缺少5萬年至1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證據,使這種連續性出現了缺環。基因研究者因此認為,東亞地區的古人類在這個時期滅絕了,非洲現代人遷移亞洲並取代原住人群便「順理成章」。「我們的新發現彌補了這一缺環。在不久的將來,包括年代學在內的對中國南方古人類遺址的系統綜合研究,有望揭示現代人類在東亞出現的年代和演化模式,」王頠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慰文說:「除人類化石證據外,在中國出土的舊石器工具,其打制技術主要繼承了其祖先的技術,這也說明了現代中國人更可能起源於中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侯亞梅說:「過去由於東亞地區缺乏現代人的化石證據,使現代人『非洲起源』說在國際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同。柳江人化石的年代測定,使國際學術界重新把目光轉向東亞。」 2003年末我國又傳出驚人的消息,中國科學家和考古專家對薩拉烏蘇文化遺址的最新研究表明,現代人多地區起源說獲重大證據:7萬年前就有「鄂爾多斯人」(即過去稱呼的「河套人」)。著名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就是主張多地區起源說的專家之一。但一直以來,「多地區起源說」未佔主流,更多的學者傾向於「非洲起源說」。這就有一個前提,如果能在亞洲找到早於6萬年前具有現代人體質特徵的古人類化石,「非洲起源說」就難以成立了。中國科學家上世紀80年代用碳14同位素方法對薩拉烏蘇遺址測定,距今大約3.5萬年,沿用至今。但由於這種方法的測定範圍不超過4萬年,所以,3.5萬年只說明薩拉烏蘇遺址不晚於3.5萬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董光榮採用另一種同位素方法———熱釋光方法所獲結果為距今7萬年至15萬年。不久前,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尹功明用更加先進的光釋光方法測定,也證明薩拉烏蘇遺址的年代不晚於距今7萬年。上述結果符合薩拉烏蘇動物群和地層學觀察對於遺址的判斷。他們的研究發現得到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東生的充分肯定。因此,「鄂爾多斯人」的年代不晚於距今7萬年的事實,將成為現代人多地區起源說的重要證據。(二)中國部分科學家的這種不晚於距今7萬年的年差的反駁,即如果能在亞洲找到早於6萬年前具有現代人體質特徵的古人類化石,「非洲起源說」就難以成立的證明;但如果其前提是2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類祖先,離開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當地的土著居民,走的是陸路,這就不完備了;因為與陸路相對還有海路。 打開地圖看吧!早在遙遠的古代,印度洋上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雖是阻礙東西方來往的一片難以逾越的水域,上面馱負著極其沉重的亞非大陸,索馬利亞、阿拉伯、波斯和印度西部沙漠的風沙,緊貼著它的背脊尖聲呼嘯,一列列土黃色的沙丘一直伸展到海邊,但早有古人開始考慮從海上開闢一條更直接便利的道路。阿拉伯人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順著紅海航行到了東非,還曾在波斯灣上航行過。世世代代在海上生活的結果,使他們逐漸發現了印度洋的秘密。他們發現,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風總是從東北方的大陸上吹來,拂動著海水向西南流去。這時的海上總是晴空萬里,積雲和雨水都很少。4月至11月則恰恰相反,出現西南風,驅趕著雲濤和海流不斷馳向東北方,海上的雷雨也比較多。 因此橫渡阿拉伯海的辦法說來也簡單,只消掌握住風向和海流的變化規律,就能航船到遠方的印度去。即夏、秋兩季,可以利用西南風直航印度;冬、春季兩行,再順著東北風返回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後來的人們也是依靠季風的幫助,十分順利地建立起了和非洲、印度的聯繫,在海上鋪平了一條連接東西方之路。我國從遠古《山海經》誕生時開始,便流傳了許多關於遠方異國的傳說。例如東方海外的黑齒國,那裡的人們牙齒是黑色的,喜歡吃蛇,也能玩蛇;南方海外的灌頭國的人嘴部突出,以捕魚為生;西方海外的奇肱國人會捕捉各種飛鳥;北方海外的聶耳國的人,耳朵較長,住在海島上,是獵虎的能手。這些有趣的傳說,看起來彷彿都是充滿了幻想色彩的荒誕神話,但是仔細加以分析,便會覺得其中的一些國度與印度洋及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上的許多地方相似。傳說往往以現實為基礎,其中有一些很可能是我國古人在海上的見聞實錄,或在航途中從其他民族古人那裡聽來的,也許有一部分是真實的情況;。 總之,如果是2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類祖先,離開非洲有一部分遷移來到阿拉伯海的葉門和阿曼海岸邊生活,數萬年間能發明一些用蒙著海豹和海象皮的小舟,或用蘆葦捆紮成的小船,或者就是用獨木舟,在緩緩漂浮木塊的洋流水道上跟隨著行進,又順著風一槳又一槳地用力划行著,向著迷茫不清的海面駛去,雖到處都潛伏著不可捉摸的危險,但他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阿拉伯海岸,儘管許多古人曾經葬身在變幻無常和神秘莫測的海里,可是他們之中有人卻汲取了更多的經驗教訓,勇敢地劃著小皮舟或蘆葦舟或獨木舟,在東方的海面上越駛越遠。而且,也許經驗告訴他們,有一股海水從印度那邊滔滔不絕地湧入,在這股海流下面,隱藏著數不清的魚。這對捕魚為生的海上古人來說,也是一種強烈的誘惑!終於有一次,他們駛行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遠,逐漸駛入了那股夾藏著大量游魚的暖流悄悄向東偏移,絲毫也不覺駛近了迎面而來的另一條陌生的印度海岸。後來又把他們送到了恆河流域,從印度到緬甸,緬甸到我國雲南。如果遇上這一股是從印度通向阿拉伯半島的洋流,反之亦然。 這項研究也是有根據的。曾有探險家研究了太平洋上的土阿莫圖群島的民族起源,又仔細察看了埃及一座大金字塔內壁畫上的蘆葦船圖形;而與此相似的蘆葦船,至今還在南美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上應用,認為大洋不足以成為古人類往來的障礙,古人很可能就是乘坐蘆葦小船漂航能到印度去。他們在青尼羅河發源地的達拉湖邊砍了12噸蘆葦,按照從金字塔里抄繪來的圖紙捆紮了一條小船,大約一個月就漂航了3300公里。而關於獨木舟,大約在17世紀末,英格蘭中部蘭開郡的馬丁湖被排幹了,當人們在開挖湖底的時候,無意中掘出了一隻獨木舟,接著又是一隻……,就這樣一共挖出了8隻。最初人們以為這幾隻獨木舟不過是英國古代原始人類的遺物,但是經一位名叫李依的學者仔細研究和比較分析這些獨木舟的式樣和大小,發現竟和當時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沒有什麼不同。如果鑒定沒有錯,這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古代的美洲印第安人曾經到達過英國。難道古代的印第安人就是憑藉這種原始的獨木舟漂過遼闊的大西洋到英國來?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從美洲中部炎熱的墨西哥灣,也有一股寬達幾個公里的墨西哥灣流,以每晝夜150公里的流速偏向北西,流到英倫三島的西岸,然後再向北流到挪威的海面,最後消失在北極圈裡。這股巨大的海上「河流」曾卷帶著一些美洲的熱帶樹木流到北歐沿岸,給古人以啟發。獨木舟漂洋過海雖然充滿了危險,但是在順利的情況下,卻不是不可以成功的。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迷航的獨木舟在漂洋越海的途中被大海所吞噬,真正到達印度海岸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與大海完全隔絕的四川各地區考古,都發現有一種像船的棺材懸在懸崖上,而並非發現於中國東南的海邊。很可能,5000多年前四川還是內陸盆塞海,那些僥倖逃生的人類的非洲祖先,經阿拉伯海的洋流乘獨木舟之類的工具到印度,從印度到緬甸,緬甸到雲南,雲南到廣西,北至內蒙古,特別是進入中國後,就遷居到水草豐美、適宜於漁獵生活的四川內陸盆塞海,並按照曾在阿拉伯海灣生活的方式製造了這些像船的懸棺的獨木舟。在四川省鹽亭縣天垣鄉盤埡村發掘出的「盤古王表」和盤古王退位後南遷的傳說,以及在四川發掘出的三星堆、金沙等古遺址發現的遠古文明,和巴比倫古蘇美爾人是蜀人等,也為這種東西方往來的遠古交流提供了證據。因此,2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類祖先遷徙到中國,走的是海路,就只需10到15萬年,用年差挑戰「非洲起源」說難於成立。因為柳江人和鄂爾多斯人的時間測定在10到15萬年區域,說明可能是從海路來中國的。(三)通過我國著名冰川學家韓同林等人的考察研究,第四紀大冰川期,中國已成地球大冰球的一部分。如果設想在約100多萬年前,全球各大洲雖都有直立人,但為避懼嚴寒,他們中的一些優勢群體都大遷徙到了非洲,約20萬年前又從非洲走出,這樣既能回答各地的人類起源化石發現問題,又能回答現代人種在非洲匯合雜交的起源。 中國學者應該坦然接受現代人最早起源於非洲說,因為中華民族起源既有土著特點又有非洲特點,而不應該以政治鬥爭說保護非科學,即認為「非洲起源」說是各種「外來說」的翻版,一方面受著國際流行的學說與方法論的影響,有些也受著西歐中心史觀的支配,同時也限於外國的學術水平低與資料缺乏;這些假說提出之後,在中國與西方即已受到了駁難。其實,這個邏輯不成立.可嘆中國大多數的傳媒記者和專家、學者,陷於政治和臉面而耿耿於懷,一次又一次上演「買櫝還珠」的新悲喜劇:把不存在的現代人種起源於中國留給自己、把真實的遠古文明起源推給別人。 且不說有陳竺等中國分子生物學家經測定,已證明中國現代各民族的人種和國際科學共同體認定,現代人種起源非洲的基因證據是一致的。而且在四川綿陽涪江和梓江下游區域,距今8000年左右的古山寨聚落遺址猶存,它們規模宏偉,氣勢壯觀;圍繞山寨的處於半山腰的大圍坪,延伸數百里,境內文物古迹眾多。這些與古書記載的蠻荒歷史無一相似。這使人想起了20世紀初留學日本歸鄉的綿陽學人何拔儒,通過長期考察和研究從鹽亭輻射嘉陵江流域兩岸的大圍坪和古山寨地質地貌,得出從1.2萬年至8千年前的大冰川末期起,四川曾發生和存在過多次盆塞湖和盆塞海現象,從而為5000年前中國的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提供了地質地理條件,而被人稱為中國上古海洋文明和城邦文明古環境研究的第四部書。

但要解決四川古盆塞海洋文明與中原的古黃土文明誰在先?劉東生院士2002年獲得的被譽為諾貝爾環境獎的「泰勒環境獎」,這是認識地球上自然歷史、氣候、生物變遷的第三本書;即它認為中國的黃土高原已經存在了250萬年,我國的乾旱史也有250萬年,這是投了黃土高原的棄權票。因此,如果說人類最早的頂尖優勢文明起源於8000多年前的四川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那麼就能說明中國後來的北方、南方以及海外的遠古文明淵源問題,因為在這些頂尖優勢文明產生之前,嫘祖、夸父、盤古、女媧、伏羲、蠶叢等先王,就已經在四川盆塞內陸海及四周城邦之間演習操練過多時了。 然而在解放前這些真實古史的科學方法的研究,就得不到第一部門(政府)和第二部門(企業)的承認,只能長期埋沒於第三部門的極少數如綿陽學人何拔儒這類民間學者的腦中。我們不能不如實報道,1949年新中國的解放,由於革命和政治鬥爭的需要,四川省僅在鹽亭縣就有數百特定環境中和革命發展不合拍的人物被鎮壓;大批收繳中的有關古書籍、古文獻資料被焚燒,數十座遠古山寨城邦遺存被拆毀。其中,在文革結束前的歷次政治運動中,也有消毀證據的事情。今天當不知情者要求拿出第一手遠古文明的相關材料時,該不該把這些消毀證據的證據提供給審視者。而今天,60歲以上活著的人中,嫘祖故里四川省鹽亭縣還能找到成十上百的這些見證人到場作證。 我國古人類學家周國興說,年代測定早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大學原思訓等人就對柳江人化石地點堆積物的年代進行過測定,除了碳14法外,也採用了鈾系法,測得的年代從大於距今4萬年、7萬年或8萬年,直至距今約10萬至22萬年。而且對柳江人年代的測定數據,均不是來自人骨化石本身,它要麼來自地層,要麼來自伴生的哺乳動物的骨化石或牙齒化石,故都是間接年代。嚴格地說,柳江人究竟有多古老,尚難定論。此外,柳江人化石並非正式考古所得,是農場工人挖岩泥時得到的,它的確切出土方位並不明朗,所測數據不一定能準確地反映柳江人的生活年代。正因為此,所以原思訓等提供的年代數據並未被古生物學界全部採納,僅僅作為參考數據,還得參照地層、古生物學、人類化石形態特徵以及同期其他古人類遺址等多方面的考量,來考慮柳江人的生存年代,一般認為這一年代在距今3—5萬年間。即古生物學界對柳江人年代的認定還存在分岐。但認定它存在於距今7—13萬年或更早的研究人員卻斷定這些年代是具有可靠性的,然而他們所說的「鈾系法」,是指「新生碳酸鹽岩鈾系測年法」。

我國有些學者曾利用此法測定與柳江人地點鄰近的柳州白蓮洞人遺址,結果與用碳14法所測出的年代相差甚遠,竟把白蓮洞人牙化石年代從距今3—4萬年提前到16萬年前,他們還測定了柳江人化石地點的地層,認為柳江人不少於16萬年。須知,在這個年代,柳江人生活的溶洞尚未形成,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另外,如果承認柳江人和白蓮洞人生活在16萬年前,那麼它勢必成為化石智人的早期代表,但它在形態特徵上卻與華南地區已知的化石智人早期代表馬壩人差距太大,柳江人是現代型,馬壩人接近猿人型,這同樣是不合邏輯的。綜上所述,我們不能認為這種「鈾系法」測出的年代一定可靠,任何一種測年法都需要經過多方的驗證。 但周國興也說,有些專家認為,在古文化方面,主要是石器製作技術上承襲了祖先的技術,而看不到來自非洲的因素。這也是對多地區論的支持。我國分子生物學家根據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的研究估算出,現代東亞人群的非洲祖先大約在距今6—1.8萬年前首先進入東南亞,再轉入中國南方,最後越過長江進入北方地區。這些專家認為中國古人類化石記錄中有一個「空白期」,即距今10—5萬年間尚未有古人類化石的確切記錄。他們將這一現象歸於末次冰期降臨,使絕大多數生物種類難以存活,人類也因此而滅絕。冰期結束後,來自非洲的現代類型人群進入中國大陸,成了這塊土地的新居民。這就是現代中國人祖先「非洲起源論」的來歷。這種「非洲起源論」也不是沒有破綻的。且不說是否真的存在這個「空白期」,並無充分的科學依據,即使有這個「空白期」,也有些問題不好解釋。晚更新世始於距今10—13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期始於距今7萬年,最冷的冰盛期是在距今2.5—1.6萬年前,非洲來的居民正好趕上最嚴酷的寒冷環境,如果原來的居民不能生存的話,非洲來的居民又豈能生存下來! 這裡周國興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常識性錯誤。而排除了這個錯誤,周國興的反駁更有力地說明中華民族起源既有土著特點又有非洲特點。這就是第四紀大冰川期和始於距今7萬年,最冷的冰盛期是在距今2.5—1.6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期,是兩個不同層次和溫度差別很大的時期,非洲來的居民在最後一次冰期的寒冷環境能生存,而在第四紀大冰川期我國原來土著特點的居民卻不能生存或難於生存。

第七章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全部:展開/關閉)

7-1人類的起源

人類起源問題的概述(展開/關閉)

從猿到人過程中新舊因素的更替(展開/關閉)

人類起源的進化系統(展開/關閉)

早期人類進化的主要階段:能人(展開/關閉)

7-2 人類的進化
  能人(Homohabilis)也稱「早期猿人」,他們是早期人類第一階段的代表。1959,1960年,利基夫婦在坦尚尼亞發現鮑氏「東非人」附近稍低的層位中,發現了兒童的頂骨、下頜骨和手骨化石,以及成人的手骨、鎖骨和足骨化石;1963年,又在較高層位里找到一個頭骨和下頜骨化石。這些化石類似南猿,在1964年定名為「能人」。能人頭骨壁薄,眉脊不明顯,平均腦容量為637毫升。頰齒,特別是前臼齒,比南方古猿非洲種為窄。下肢骨明顯顯示「能人」已能兩足直立行走的特徵,儘管這些特徵遠不如現代人那樣完善。手骨表明其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夠對握,但還不很精確。與能人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不少石器,典型的石器是用礫石製成的砍砸器,這種石器文化叫做奧杜韋文化(Olduvaiculture)。能人生活層中有被宰殺的動物(包括東非南猿)遺骸,表明他們已經會打獵,也許已能在一個廣泛的地區內進行活動。  從60年代後期起,在肯亞特卡納湖的東面和北面發現大量似人化石,其中最好的一個是利基的兒子理查德·利基(R.Leakey)發現的,即著名的KNMER1470號人(KNM代表肯亞國立博物館,ER代表盧道爾夫,「1470」是博物館標本的收藏編號)。1470號人頭骨與任何南猿的頭骨相比都要進步,腦容量可達775毫升。肢骨基本上和現代人相似。地層年代原先測為距今270萬年,後來的研究結果是200萬年左右。這一化石被認為是能人類型的主要代表。近年來,還發現編號為3733號人的頭骨7,其年代在130—160萬年前。  一般認為,能人是介於南猿和直立人的中間類型。但也有認為,它應屬於纖細南猿。

早期人類進化的主要階段:直立人(展開/關閉)

  直立人(Homoerectus)是晚期猿人(也稱猿人)的學名。它是早期人類第二階段的代表。  1891年,荷蘭人類學家杜布瓦(F.Dubois)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特里尼爾(Trinil)發現了爪哇直立人(H.erectuserectus)。自此以後,在亞、歐、非洲各地都發現類似的化石,地質年代包括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這些直立人之間只有亞種級的差別。後來研究表明,直立人與其前的南猿有屬的差別,與其後的智人則是種的差別。  直立人化石中最主要的代表是爪哇直立人和中國直立人(H.erectuspekinensis),但前者比後者更為原始。此外,在中國的還有元謀人、藍田人(H.erectuslantienensisi),還有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托猿人和直立猿人;非洲有坦尚尼亞的利基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毛里坦猿人;在歐洲有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海德堡人(Homoerectus heidelber gensis),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近年來也發現了猿人化石。猿人大約生活在200—150萬年到20—3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  我國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至今已發現的材料中最豐富的直立人遺址。經古地磁法測定,北京人的絕對年代不超過69萬年,地質年代屬更新世中期。第一個頭蓋骨於1929年12月2日發現。北京人頭骨的主要特點是頭骨的最寬處在左右耳孔稍上處,而現代人的頭骨最寬處則在較高的位置。北京猿人頭骨的高度遠比現代人為小。額向後傾斜。平均腦容量為1088毫升,而現代人平均為1360毫升。眉脊非常粗壯而前突。頭骨的厚度比現代人幾乎大一倍。牙齒比現代人的碩大和粗壯。面部比現代人相對地較短而明顯前突。北京人大腿骨的主要性狀與現代人相似,有股骨脊(股骨後面突出的脊的存在表明已有拉直軀幹的發達的肌肉),以及肱骨短於股骨的事實,可以確定北京人已能採取直立行走的姿勢,像現代人那樣地邁步行走。  我國周口店的北京人文化是亞洲重要的直立人文化。它是以發現診貴的北京人化石而著稱於世的。  北京人石器的主要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狀器等幾大類。大型的砍砸器多是用砂岩礫石打制的,可以用來砍伐樹枝。小型的刮削器,有直刃凸刃、凹刃和多邊刃等多種,大部分可能是日常生活的用具。  值得注意的是直立人已開始用火。從北京人遺址中已發現有木炭,很厚的灰燼層,燃燒過的土塊、石塊、骨頭和朴樹籽等,表明北京人不僅已經知道用火,還知道保存火種。從伴生動物諸如鹿、綿羊、羚羊、獐等的骨頭化石表明,直立人已是熟食的狩獵者。不僅如此,還有食人的風氣。魏敦瑞(F.Weidenreich)和賈蘭坡等認為,根據周口店混雜在動物化石中人的骨頭狀況表明,北京人已會吃人。其中某些頭骨有被從枕骨大孔打穿進去的痕迹,推測這是古人類為吸取有營養的腦髓而造成的;長長的肢骨的兩端被他們劈開來敲取骨髓。  在歐洲,和直立人同時代的石器文化有著名的阿布維利[即舍利文化(Chellean culture)]、阿舍利文化(Acheulianculture)和克拉克當文化。典型的阿布維利文化(Abbrevillianculture)用的代表性的工具是手斧,它是以燧石(chert)結核打制的。阿布維利文化繼續向前發展,就進入阿舍利文化,它佔優勢的工具仍然是手斧。克拉克當文化,是一種以石片為主體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在直立人階段,婚姻形式和社會形態已從早先過渡階段的雜亂性交關係的原始群進入了血緣家庭的前氏族公社。血緣家庭後是群婚,即整個一群男子與整個一群女子互為所有,很少有嫉妒餘地的婚姻形式。婚姻集體是按照輩數來劃分的。

早期人類進化的主要階段:化石智人(展開/關閉)

人種的概述(展開/關閉)

人種形成的時間、地點和過程(展開/關閉)

人種起源的若干理論(展開/關閉)

7-3 人類的未來
  人類產生到現在這段歷史時期,相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僅僅是其中的一瞬間;這段時間即使與生物進化史相比,也是十分短暫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宇宙大爆炸後的150億年時間壓縮成一年,稱為宇宙年。在這一宇宙年內,9月初地球還沒從星際物質中形成,恐龍僅出現在聖誕節前夜,開花植物首次出現在12月28日,人類是在除夕晚上10時半誕生的。到了11時46分,北京人開始用火。所有人類有記載的歷史都集中在12月31日的最後10秒鐘內。例如,指南針的發明在晚上11時59分53秒;歐幾里得幾何學誕生於59分56秒;以後的3秒鐘,就是舉世聞名的歐洲文藝復興。假定把從生命起源到今天這段時期壓縮為一天,即24小時。我們也可對此制定一張生物進化的日曆表(見圖)。根據表的推算,人類最初出現就在晚間11時59分,人類的全部歷史記錄不過佔一天中的最後一秒。  我們作上述這樣的比較是要說明,人類的歷史是十分年輕的。儘管與別的生物相比,人類的誕生在進化史上佔有至高無尚的地位,但人類畢竟還處在幼小的年代。她一定有,也應當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社會進化的水平。  從進化論的角度講,人類進化是生物進化的高級階段,它的主要內容是指自然選擇作用推動下人類體質和行為特徵的進化。但當人類誕生、有了社會以後,使開始了社會進化的歷程。社會進化是生物進化的繼續和發展,從化學進化到生物進化再到社會進化,構成了宇宙的系統發展。在社會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作用將受到社會選擇的制約,但人類的自然進化仍在繼續。例如,某些正在進行中的變化,如「頭髮、智齒(wisdomteeth)、小趾和闌尾可能逐漸消失」(S.L.Weinberg,1974),人種的界線逐漸縮小等。在人類進化中,比較主要的兩個方面是優生與健康。

關於人類優生問題(展開/關閉)、關於人類健康問題(展開/關閉)

7-4 人類起源動力的探討
  人類起源的動力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個哲學問題。對此,恩格斯早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1876年)這篇著名哲學論文中作了精闢的論述。其後100多年來,許多人經過研究,又提出了不少很有價值的見解。

兩種屬性和兩大方向(展開/關閉)、勞動在人類起源中的作用(展開/關閉)、人類進化動力的綜合性質(展開/關閉) 

何新:中國之名的考古起源

人類的起源及其智力的發展

第十三章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

非洲,還是四大洲--人類起源再起爭議

【轉載】人類的起源與華夏種族的形成【孔子歸來】博客:人種:遷徙與和諧

【轉載】現代中國人的遠祖從哪裡來?

帝嚳祝融及中國人種起源_武陵君_新浪博客

【轉】滅絕小黑人創造英國巨石陣和古文明?【轉】不肖國人數典忘祖:巨石文化起源於中國論中華文明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的基本特點(陳連開)李安山:世界歷史進程中的非洲-中國社會科學網李安山:世界歷史進程中的非洲(1)_文史哲教 光明網

人類的起源與中華民族的形成(一)薩尼婭的博客

人類的起源與中華民族的形成(二)薩尼婭的博客人類的起源與中華民族的形成(三)薩尼婭的博客人類的起源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四)薩尼婭的博客
推薦閱讀:

天福號起源[圖]
中國姓氏起源大全-(姜)
《知命》八字起源
茶的起源與 茶韻 悠悠
地球的起源

TAG:種族 | 人類 | 華夏 | 起源 | 何新 | 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