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蟲子!」,你不要比孩子先尖叫!
米妮媽有話說:密密麻麻的螞蟻,緩緩蠕動的毛毛蟲,突然出現在家裡的大蟑螂,雨後泥土裡翻滾的蚯蚓……看到它們,我們和孩子都會大叫......
...
看見「蟲子!」,你不要比孩子先尖叫!
米妮媽整理
這叫喊也許是出於驚喜,也許是因為害怕,也許還包含了許多更複雜的情感。的確,對於蟲子在我們面前的「現身」,父母和孩子的態度大致分為三大派別。
親「蟲」派
代表人物
孩子組:捉「蟲」能手豆豆
豆豆生活在農村,有著和蟲子「親密接觸」的便利條件,蝴蝶、蜻蜓、螞蟻、蛐蛐……豆豆無一不愛。他2歲的時候有次在地里玩的時候大喊媽媽:「快來看,我捉了大蟲蟲!」媽媽走近一看,嚇得大驚失色!只見豆豆把一條小蛇踩在腳下。
豆豆最喜歡捉蛐蛐。第一次捉的時候被蛐蛐的後腿「咬」了手。他仔細地觀察了一陣兒有了重大發現:「我看見啦!蛐蛐的腿上有小鋸齒似的毛毛。我不是被它咬的,是被它鋸的。」豆豆還把捉來的蛐蛐通過視頻放給城市裡從沒見過蛐蛐的小網友們看,可激動了。
父母組:全力支持「蟲迷」的博士爸爸
我兒子是個小昆蟲迷,他的志願是上北京大學的生物系。我家陽台上養滿了他的「寶貝」——螞蚱、蛐蛐、天牛、蠶……無論兒子把什麼昆蟲帶回家,我都積極地幫他找器皿養起來,幫他查資料怎麼餵養。春天的時候,他養了不少蝌蚪,前一陣都變成青蛙跳到了屋子裡,害得我和他媽媽一陣好找。但是我還是全力支持兒子玩蟲子,這是一種生活樂趣,更能使孩子「膽大心細」。
其他父母的擔心:雖然知道讓孩子親近蟲子有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等等好處,但是還是覺得玩蟲子太不安全了。一旦孩子習慣了親近蟲子,就什麼蟲子都不怕了,這樣可能會被一些有毒的或者有危險的蟲子傷害。而且玩蟲子太不衛生了,容易傳染疾病。
怕「蟲」派
代表人物
孩子組:越來越膽小的童童
童童在幼兒園時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那些色彩斑斕的毒毛毛蟲、一指長的大青蟲她都敢拿著玩。9歲的一天,大雨過後,她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滿地都是被大雨澆到地上的槐蠶,竟然不敢再走一步,而且被一條向她涼鞋上爬來的蟲子嚇哭了。這個小姑娘年歲越大膽子卻越小了,這讓從小就鼓勵她親近蟲子的爸爸有點想不通。
父母組:從小怕到大的蘭蘭媽
我小時候就特別怕蟲子,上學時,總有男生用蟲子嚇唬我。有一次,他們把蟲子放在我鉛筆盒裡,我打開的時候當場被嚇暈過去。成家後,有一次我看見家裡的花盆裡爬出一條蚯蚓,嚇得奪門而逃,好幾天沒敢回家,直到愛人把那盆花送人。我也不願意讓女兒碰蟲子,實在是太害怕了。
其他父母的擔心:孩子越大膽子反而越小,這正常嗎?媽媽要是害怕蟲子的話,還怎麼讓孩子親近蟲子?但是如果孩子受到影響,也害怕起蟲子來,會不會少了很多觀察、了解昆蟲世界的機會?在學校會不會也要受到欺負?
滅「蟲」派
代表人物
孩子組:「滅害專家」小陽
小陽很喜歡蟲子。但是遇到害蟲,他就決不手軟,而且「迫害」方法無窮無盡,自稱是「滅害專家」。比如他燒死過毛毛蟲,還把很多槐蠶收集進一個塑料袋,扔到池塘里。要是媽媽批評他,他就陳述自己的道理:那些都是害蟲,他們吃花、吃樹葉,應該把他們消滅掉。
父母組:健康、安全為上的巧巧媽
我可是不能容忍家裡有蟲子。一想到螞蟻、蟑螂什麼的爬完垃圾爬碗筷,我就特別難受,一定要把他們都除掉。這也是為了孩子和家人的健康。有一次,巧巧坐在地上玩積木,我猛地看見一隻壁虎正在往她腿上爬,雖然我知道壁虎不是害蟲,但還是衝過去把它踩死了。
其他父母的擔心:消滅害蟲也許有情可原,但是這麼做是不是也太殘忍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不會有心理有問題,缺少愛心?有時候父母也會在消滅害蟲和威脅到孩子的蟲子時表現殘忍。這樣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專家點評:徐凡 心理學專家
有句話叫「無知者無畏」。孩子「初遇」蟲子,往往沒有什麼好惡偏見,但他們天生就有對未知的好奇,因此引導他們安全觀察蟲子,是對他們的好奇心最好的保護和開發。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先帶他們養一些「安全」的蟲子,比如蠶、蝸牛,進而讓他們了解蟲子的一些特性,比如什麼樣的蟲子具有攻擊性,是不是帶武器的蟲子都會傷人等等。這樣便會給孩子的觀蟲之路提供了安全的保障。讓他們逐漸達到一種「知所以者亦無畏」的境界。
但是,人的生活是相當複雜的,在從「無知」到「知所以」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難免邂逅各種各樣的蟲子。關於蟲子的那些片段的知識和經驗,與我們生活中的其他經驗相聯結,就構成了我們對蟲子親近、厭惡或懼怕的情感基礎,而且這種感覺還會遷移到我們對其他未知的蟲子上。其中,厭惡或懼怕是人類出於安全需要的本能反應,當我們無暇去處理這些情緒問題時,這些情緒也許會伴隨我們一生,但並不影響我們的其他生活。我們可以坦率地面對自己的厭惡或懼怕,卻不一定要把它傳遞或不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殺蟲的目的多半是為了人類的生存。但我們可以告訴那些手段有些殘忍的孩子:蟲子是和我們共生的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我們眼下認定為「害蟲」的蟲子家族中,也有許多秘密值得我們人類去學習。也許它們還正為保持整體的生態平衡做著我們目前未知的貢獻。人類能否智慧地在地球上長久生存,在於我們對周圍世界能否細心地研究。
最後要提醒的是,孩子和蟲子「親密接觸」後要徹底洗手、洗臉,因為有些蟲子雖然不會直接傷害孩子,卻容易傳播病菌。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由本刊編輯整理!如涉侵權,請作者第一時間聯繫我們以便刪除!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者建議可直接與我們聯繫,我們也將虛心接受!)
推薦閱讀:
※《孩子夭折的回賜》
※孩子抓狂爸媽不抓狂招招侃談
※你知道關於孩子身高的結論可能是誤區
※零存整取的不只是錢,更是愛
※像個孩子一樣!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