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為何會有攻擊心理 成熟攻擊和自戀攻擊的區別 衝動型人格障礙
06-30
喜歡人身攻擊的人把對話當成一場拳擊他們急切地不顧一切地要把對方擊倒是因為他們自己時時處於無法排遣的被擊倒的恐懼中 思維定勢,在談話之前,就已經確定了 「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凡是你說的都是反對我的。」 這樣的觀點。 攻擊心理。攻擊心理是遭受挫折後由憤怒情緒轉為攻擊行為的心理。這種反映多發生在膽汁質型的人身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反應。這種攻擊主要是針對受挫根源進行直接攻擊。攻擊心理是發生衝突的「潛因素」。一旦遇到「燃點」,就會全面爆發,輕則矛盾激化,重則釀成事故。因此,對於攻擊心理的防範,最重要的是要避開「燃點」,不給對方以一觸即發的機會。這就要求具有廣闊的胸懷和寬大的度量。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冷靜細心,「忍」字當頭,最大限度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語言和動作,即使對方說些過火的話,也不能在火頭上計較,更不可與其一樣衝上勁來,大耍威風,指手畫腳,以求「鎮」住對方。否則,就會使事態向惡化的方向發展。自反心理。自反心理是一種內在動機和外在行為不相一致的反應。這種人為了從挫折中解脫出來,常常拿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做反抗對象,不惜用自傷、自殺等消極的辦法懲罰自己。這種心理多伴隨著抑鬱質型的人。這些人進取心和虛榮心都很強,但性格也特別孤僻,挫折容忍力小、朋友少,一遇挫折,或感到臉面難看,或悲觀失望,又因無處訴說自己的苦惱,常常一個人沉悶地鑽牛角尖,難以自拔。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這種心理與攻擊心理不同,一般表現為內向,不需大吵大鬧,只希望有位善良可親、值得信賴的人,耐心傾聽他的訴說,一吐心中苦楚即可滿足。遇到具有這種心理的人,不能因為他們不吵不鬧就不聞不問,而應該主動親近他們,關心愛護他們,與他們談心交友,誘導他們把心裡的委屈、苦水和擔心傾吐出來,並適時給予安慰、同情和鼓勵,做一位忠實真誠的聽眾,從而把他們從挫折的泥潭裡解救出來,使之輕裝前進。轉嫁心理。這實質上是一種情感發泄心理。遇到挫折後,不能冷靜下來分析受挫的原因,找出克服障礙的辦法,而是久久難以平復憤怒的心情,一想起這件事就發作,遷怒於眾。在無辜者身上尋釁、挑戰,把積壓的憤怒情緒一古腦地發泄到別人身上。轉嫁心理比起前面兩種情況更會令人煩惱。它不僅對當事者本人有害無益,而且給別人造成的影響更壞,總使一些無辜者充當「出氣筒」、「替罪羊」。要重視做好這種人的思想工作,阻止轉嫁事件的發生。人際交往為何會有攻擊心理 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感受到別人的敵意,甚至會有來自他人的「攻擊」,也許我們早已習慣了防禦,卻未曾想過攻擊並非是某種心理的釋放,而是對激怒的反應。需要有足夠理解自己的人與環境 正如同每個人需要足夠的氧氣以供他自由的呼吸,我們也需要有足夠理解自己的人與環境,當暴怒產生時,總是因為什麼東西涉及到對我們自己的傷害。我們自母親懷孕起,在子宮中就享受了10個月被完全理解和回應的場所,可當我們出生以後,條件就變得不那麼完美了。我們的第一次對外界的理解需要被摧毀,很可能是某次 嬰兒期想嘔奶時,母親堅持要將奶瓶塞入我們的嘴裡,可以想像當時我們感受……當我們的需要不被理解和回應時,憤怒與攻擊就這麼產生了當我們開始漸漸理解到,攻擊原來這麼一回事時,我們是否願意嘗試去感受那些攻擊你的人,他/她,此時此刻也同樣在訴求著什麼,訴求著某些一直沒被理解和回應的需要。 在諮詢中,許多年來諮詢師會把來訪者的一些暴怒和攻擊行為視作為阻抗或防禦,來訪者拿出一塊外殼,諮詢師認同了它,於是兩人之間又再增添多一快外殼,距離便 越來越遠了……可當我們處在來訪者的位置去感受時,我感受到的是他多麼擔心過往被拒絕被拋棄的絕望感受又再重現於我與他之間……他僅僅是在為了保護自 己,輕輕地、輕輕地試探著我們,好像一隻小貓拿起她的爪子…… 有些時候,或許諮詢師可以以一位沉著的母親用來安撫其孩童的方式謹記於心。不管是什麼觸發了來訪者的焦慮,透過母親般人物的平靜而理解的共情,那些不被理解與回應而解組產生的攻擊,就像一批野馬被一點一點地安撫下來,在平靜地共情中融合消失了。攻擊行為的心理學解讀 為什麼有的人要對別人實施暴力,甚至殺戮,比如趙承熙製造弗吉尼亞慘案?為什麼有的群體要對另外的群體實施暴虐的行為,比如納粹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為什麼一個民族對別的民族要實施侵略,比如德國和日本發動世界大戰?人類對自己的同類是否不可避免地要施以攻擊,還是可以阻止攻擊的發生?這樣的問題值得我們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本文試從心理學的角度先對個體的攻擊行為作一探討,群體的和民族的攻擊行為將另文闡述。 在心理學裡,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對攻擊行為作了精神分析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兩種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長和增進,死亡本能指向生命的結束和毀滅。死亡本能的攻擊性在於,它並不是表現為一種求死的慾望,而是表現為求殺的慾望。死亡本能向外表現時,就成為破壞、損害、征服的動力,而當它向外界的侵犯受到挫折時,便退回到自我,體現為自殺和自我懲罰的傾向。弗洛伊德進一步認為戰爭也是由死亡本能決定的,它的破壞和殺害具有生物性的基礎,因此是無法避免的。有一種與弗洛伊德的本能論相似的理論認為,攻擊的本能在人體內會不斷積聚能量,達到一定度後就會變成攻擊的衝動而向外釋放。 但是攻擊行為來自於生物屬性的說法不能解釋這樣的現象:既然攻擊是不可避免的,為什麼有的個體並不對他人實施攻擊,有的民族並不對別的民族實施侵略。此外人的行為完全受生物性支配,這種無視人的社會屬性的說法有太大的硬傷,因此它受到了廣泛的抨擊。更多的心理學家相信,攻擊性行為應該是對環境作用力的一種回應。 有一種「挫折——攻擊」的理論假說把攻擊行為看作是人受了挫折的一種後果,它認為攻擊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先決條件。這種理論強調了挫折與攻擊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這種由挫折而引發攻擊行為的現象,我們的確在生活中能找到不少例子。但是這種理論假說也很快遭到了否定。因為人們發現人在受到挫折之後並不必然爆發侵犯行為,有些人在受到挫折之後恰恰表現為退縮的行為。於是又有人出來修正這個「挫折——攻擊」假說,指出挫折只是引起攻擊行為的一種「準備狀態」,是否發生攻擊要看具體情況,並且這種「準備狀態」並不只是由挫折引起,還可能由別人的攻擊或者習得的侵犯習慣引起。但是這種修正的結果也不能令人滿意,因為它的模稜兩可最終並沒有說明攻擊行為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另外一種以班杜拉的研究為代表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攻擊行為是來自示範的作用。班杜拉提出,生活中人們常常是通過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通過學習的過程最後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所以攻擊行為常常是兒童通過觀察模仿而習得的,比如大眾傳播媒介中的暴力形象、父母的暴力示範都能引起兒童對攻擊行為的學習和模仿。 學習理論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但是這種理論也不能解釋生活在同一環境里的人,為什麼行為模式並不相同;同樣面對暴力示範,為什麼引起一些人的模仿,而另一些人並不模仿。比如我們隨手就能找到的例子,趙承熙和她姐姐來自同一個家庭,為什麼他姐姐就沒有暴力行為?類似這樣的問題,學習理論並不能作出回答。 一種理論,哪怕是再偉大的理論,往往只能體現真理的一個側面,也許整合起不同的理論更能讓我們了解事物的真相。我們結合人的成長過程來看看攻擊行為是怎樣發生的。 本能理論雖然遭到很多人的批判,但是從發生攻擊行為的人來看,也的確能找得到遺傳的影子。比如膽汁質氣質的人,就比較容易爆發攻擊行為。另一方面,人既然是由動物進化來的,遠祖的獸性完全可能被遺傳下來;即便是進化到了人,人類祖先在和群獸交鋒的過程中,為生存而保留的攻擊性行為模式有可能如榮格所說的那樣,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被代代相傳。 我們假定攻擊行為的確有一定的生物性基礎,但是攻擊行為的發生又必須在後天的環境中碰到觸發點。這樣的觸發點會有哪一些呢?童年時期的養育方式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一個過於嚴厲的家庭里,兒童的行為會表現出兩種傾向,一種是退縮傾向,一種是暴力傾向。家長的暴力會給兒童示範,而過度的壓抑,會使兒童在能量積聚到某個臨界值時爆發攻擊行為來釋放壓抑。 在少年時代的成長中,社會性的示範和模仿會起到更大的作用。社會認知成為少年認識的主要內容,這個時候,如果社會或者傳媒對暴力進行肯定性的宣傳,那麼必然引起很多人的模仿;如果社會並不肯定暴力,但卻對暴力進行了過度的渲染,那麼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少年的行為方式產生影響。 一個已經成年的人,如果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暴力環境和暴力示範下度過的,攻擊性行為就一定會成為這個人應對世界的基本行為。無論是一個少年還是一個成年人,他遭遇挫折後,如果挫折感沒能通過一定的渠道得到釋放,那麼挫折感就會積累起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如果他能對外實施攻擊,那麼攻擊行為就可能發生;如果他不能對外攻擊,他就會把攻擊轉向自身,表現為自我傷害。如果攻擊行為是被他人的攻擊所激起,這種攻擊其實是一種防禦,或者是過度的防禦。一個具有主動的攻擊傾向的人,如果他的攻擊行為不是獲取自身利益的一種手段,而只是一種行為習慣,那麼在臨床心理學裡,對他的界定是,這個人有人格障礙。 我們綜合起來說,一個人的攻擊行為,有一定的生物性的基礎,童年教養中的暴力環境會使一個人習得攻擊的模式,社會性的暴力示範會使一個人在行為中選擇攻擊行為作為應對世界的方式,而挫折會使一個人在挫折感達到一定程度後爆發突發性的攻擊行為。如果這幾個方面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那麼這個人的精神就可能崩潰,他就可能爆發嚴重的攻擊行為,甚至製造駭人聽聞的兇案來釋放他的心理能量。 從攻擊行為的預防和控制這個角度看,對個體的攻擊行為的預防控制需要在一個人從幼年開始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全程加以進行。兒童養育要以寬嚴適度的方式,以鼓勵為主的方式來實施。家庭要以親和的方式示範而不是以暴力的方式示範;社會要限制暴力形象在大眾媒體中的出現頻率,以減少少年在社會學習中對暴力的模仿。要通過全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青少年和成年人用積極的、合理的方式宣洩不良情緒,化解不斷積聚著能量的攻擊傾向,防止侵犯他人的行為和自我傷害的行為發生,進而促進社會全體成員的身心健康和發展。退避行為的心理學解讀 退避行為和攻擊行為一樣,是人們遭遇問題時經常採用的應對辦法。一般而言,攻擊行為會直接造成對他人的傷害,而退避行為則主要是造成對自己的損害。退避行為在臨床心理學裡是社會功能受損的一種表現,那麼退避行為發生的機制到底是怎樣的,退避行為的危害其嚴重性又達到怎樣的程度?本文試從心理學角度作一解析。 人作為一個生命的種群是以群體的方式生活的,這種群體的生活方式來自人類遠祖的生存需要。人是一種弱小無比的動物,人沒有強健的四肢,沒有鋒利的牙齒;人既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身上沒有芒刺,嘴裡噴不出毒液,幾乎任何一種動物都可以置人於死地,而人依靠各自的軀體基本上無法作出有效的還擊。在強大的天敵面前,人類只能用個體之間的協作,靠群體的力量來應對嚴酷的環境。 人的社會屬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於是,人的成長和生活與大多數生命種群都不相同,在滿足個體的生物性需要的同時,人還要滿足日益複雜化的社會性的需要。當人類物質生活越來越發達,社會結構和功能越來越複雜,人用於社會性學習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人用於社會性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龐雜。在這種狀況下,對社會生活的適應不良就成了人類個體生活的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退避行為也就成了適應不良的一種典範性的行為。 在心理學裡,精神分析對退避行為的機製作了較多的闡述。在弗洛伊德的防禦機制理論中,有一種倒退性防禦和退避行為在指向上非常接近。弗洛伊德的倒退性防禦是指個體面臨衝突、焦慮和緊張時,可能返回到他早期發展的安全階段,以避免當前的衝突、焦慮和緊張。比如一個小孩眼見弟妹出生,自己的寵愛受到威脅,他就可能因此倒退到重新出現尿床或吮吸手指的現象。但是弗洛伊德的倒退性防禦其效應存在著爭議。比如被廣泛引用的一個例子是,當父母不準孩子玩心愛的玩具時,孩子會運用更加原始的遊戲形式,但是這種替代是否就反映孩子退回到了早期的發展階段,這是值得懷疑的。而實際上,這種遊戲的替代恐怕和我們這裡談的行為退避更加相似。 在新精神分析學派霍妮的神經症研究中,霍妮提出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裡,個體為了獲得安全,可能採取三種辦法來擺脫焦慮:一種趨向接近人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人採取屈從態度(「如果你愛我,你就不會傷害我」);一種趨向反對人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人採取攻擊態度(「如果我有權,我就不會受到傷害」);另一種則趨向脫離人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人採取退避態度(「如果我避開,什麼都傷害不了我」)。霍妮認為由於這三種方法是矛盾的,因此在嚴重焦慮的個體身上,往往把兩種壓抑到無意識中,剩下一種占支配地位,但是在誇大的作用下,由這種支配方法發展起來的理想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之間的矛盾就成為神經症的主要來源。 現在我們根據弗洛伊德和霍妮的理論,結合我們社會的情況來作進一步的陳述。退避行為是當個體面對他不能戰勝的環境力量後作出的退縮行為,這種退縮是為了消除強大的環境力量引起的個體內心的焦慮和不平衡,退縮使個體獲得了安全感。但是,從社會功能的角度看,退避行為並沒有使個體達到他自己的目的,而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這樣我們發現,在人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一些遺傳傾向或者家教的作用使個體指向膽怯的人,他們在生活中常常以一種模式化的退避行為來逃避問題,這樣的人表現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性格上順從和沒有主見,這些人通常是生活中獲取利益最小的人。 在我們這個社會,遍布社會各個層次的壟斷性權力機構和壟斷性行業聯成強大的環境力量,使社會結構中處於底層的群體無法與這些力量相抗衡,於是,被人們稱為「弱勢群體」的這些人如果不用對抗的或稱攻擊性的行為來應對,那麼就只能通過退避等方法、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來消除焦慮、保持基本的心理平衡。這種退避已經遠遠超出了個體的社會生活適應不良的範圍,它不是社會普遍的複雜化導致個人的適應不良,而是社會的結構性的傾斜和偏離導致大眾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大眾,兩方面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退避行為在精神分析中,是神經症人格的一種表現,在現代臨床心理學中,退避行為的程度也被作為診斷精神疾病的一種指標。這樣,退避行為按照心理學的解讀,並不是一種健康的應對,反而是一種病態的應對。於是在個人生活中,如何改變消極退避的應對方法,去獲取個人的更大發展,在我們這個社會,如何改變權力分配,使人數最多的大眾,去取得他們更多應得的利益,就成為我們必須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攻擊行為又名侵犯行為,通常是指有意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攻擊行為是兒童和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個體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及其他有關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長,青少年犯罪問題已引起了西方學者的極大重視.作為暴力犯罪重要特徵之一的攻擊行為亦成為西方心理學界的一個熱門課題,並被當作預測青少年反社會行為、暴力犯罪行為的重要內容而備受關注,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學者著重探討了犯罪青少年攻擊行為的認知特徵,從認知的角度展示了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這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個重大進步,也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擊行為,科學矯正其暴力行為提供了心理學依據。目前,我國這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為了借鑒西方的有關經驗,加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研究,筆者依據有關資料,單就西方對犯罪青少年攻擊行為的認知研究作一簡單介紹,以其拋磚引玉,並請教於諸位同仁。廣泛見於從低等動物到人類的整個動物界,在個體生存的種族保存中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攻擊行為具有神奇性,在很大程度上威脅著人類自身的安全,全球每年因暴力而喪命的人數達200萬,而且每年因暴力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攻擊行為已經成為社會學、心理學、法律和精神病學關注的焦點之一。攻擊行為的概念目的尚未統一,包含折廣義和俠義兩個方面,廣義的攻擊行為包括對人(他人和自身)、隊伍和物體的傷害行為,而俠義的攻擊行為則僅指對自身以外的傷害行為。人類的攻擊行為,由於攻擊行為的概念和定義不同,所報道的攻擊行為發生率差別很大,從20%到70%不等,目前尚無公認的流行病學資料。國內諧謝振安(1997)曾對4所大學進行過攻擊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54.7們的學生曾有過言語、打架鬥毆、破壞他人或集體財務、自傷性攻擊行為,其中有4.2%的學生因攻擊行為受到過學校處分。Swanson等(1990)曾對美國5個地區的17803人進行了攻擊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18%的人以往曾有過使用無期、毆打別人或飲酒時發生鬥毆等攻擊行為,1年內有過攻擊行為的為3.5%;攻擊者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其中有近50%的攻擊者可以建立DSM系統軸I的診斷,近期發生攻擊的與精神疾病的關係更為密切。可以多種多樣,如諷刺挖苦,散布流言,漠視社會規範,抗拒權威,打架鬥毆,普通他人或集體財物等。攻擊行為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如言語、動作和暴力行為,有意與無意的攻擊,敵對與非敵對攻擊,個人與團體攻擊等。1、生物學因素(1)遺傳:攻擊、暴力行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焦現象,且符合多基因遺傳特點。HYY型超雄結構可能更具有攻擊性。(2)生化: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及總膽固醇的水平與攻擊行為的發生和抑制有關。(3)神經內分泌:雄性激素、學堂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水平可能與攻擊行為有關。(4)腦結構與功能: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性發展與協調功能、額葉與顳葉功能及腦電圖慢播活動等運與攻擊行為有關,有人將杏仁核稱為攻擊中樞。(5)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患者較一般人群更易發生攻擊行為,顱腦創傷等也常伴發攻擊行為。2、心理學因素(1)攻擊行為與體力、情緒穩定性及成長階段有關。高發階段在青春期,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30歲以後快事下降;(2)男女發生攻擊行為的比例為9:1;(3)人格的特徵與供給行為有關。Shoham等(1989)曾發現暴力犯罪者多具有多疑、固執、缺乏同情新與社會責任感、情緒不穩定、喜歡追求刺激、缺乏自信心與自尊、應付新世紀與社會交往的能力差等特點;(4)嚴重和持續的應激性事件可能成為攻擊行為的促發因素;⑤智力水平低下者易發生攻擊行為。3、社會學因素(1)低收入、社會底層、失業和職業不穩定群體攻擊行為的發生率明顯較高;(2)早年不良的家庭環境,如父母離異或分居,遭遇父母虐待等與成年後的攻擊行為關係密切;(3)攻擊行為的發生與受教育年限呈反比;(4)不當的社會傳媒和輿論常常具有誘導和「榜樣」作用;(5)婚姻穩定性差、缺少社會支持及質量布告者等易發生攻擊行為。4、其他(1)既往有的攻擊行為史增加未來發生攻擊行為的可能性;(2)藥物和酒精濫用者容易發生攻擊行為。1、攻擊行為的預測由於攻擊行為具有一定的傷害性,但準確預測非常困難。對攻擊行為具有較高預示性的有:過去有過衝動暴力行為、有無法控制的憤怒、處於妄想或躁狂狀態、有傷害或殺人的念頭、人格障礙、痴呆、譫妄、酒精、藥物中毒等精神障礙。2、攻擊行為的預防攻擊行為的預防一般分為基礎處理和情景處理兩個方面,基礎處理包括:妥善處理原發問題、疾病和應激,改善應對策略,改善和加強社會支持,避免社會性誘導等。情景處理包括:了解相關信息,評價攻擊的可能性,建立適宜環境,減少誘發因素。注意接觸粉飾,應和緩、得體,表現出同情和關心,避免威脅和挑釁,避免直接的目光接觸,並保持一定的距離;鼓勵適當方式的表達與宣洩,分散主義里,轉移攻擊意圖,鼓勵自我等以提高自控能力;通過醫療及行為方式控制攻擊的原因等。3、攻擊行為的處理首先須事先對工作人員在隔離、監禁等技術方面進行訓練。在攻擊行為發生時,應採取緊急措施處理,避免單獨接觸,須儘快接觸攻擊者的武裝,控制場面及保護其他人,隔離攻擊者,必要時採取保護性約束或藥物控制等。對於存在潛在攻擊性的人一般可採取教育、疏導、感化、刑事處罰及其他社會性制裁和心理、行為重建等方式;對存在醫學問題者,須根據不同情況去抗焦慮、抗抑鬱、抗精神病、抗癲癇及心境穩定劑等藥物治療,對頑固和嚴重暴力傾向者必要時可採取電休克或監禁等方式處理。1、偶然性攻擊及其干預兒童身上的偶然性攻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種攻擊是無意的,但卻可能對別人產生傷害。如兒童無意中踩了別人的腳,弄壞了別人的東西等等。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1)主要是讓攻擊者明白攻擊的行為後果,並掌握道歉的語言技巧。(2)成人應及時引導攻擊者觀察受害者的表情,理解受害者的感受。(3)成人可以要求攻擊者向受害者道歉。2、表達性攻擊及其干預兒童的表達性攻擊表現在口頭上和行為上,包括罵人、說別人壞話、嘲笑別人、把別人推倒、在別人的畫上亂塗、把別人的積木推倒等。這類攻擊的共同特徵是攻擊者並不具有攻擊的故意,而只是想從攻擊中得到快樂,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類攻擊行為,如果不加註意,極易發展為敵意性攻擊。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1)設法轉移攻擊者的攻擊目標。(2)告知攻擊者其行為的不良後果。(3)引導兒童之間進行協商,建立行為懲罰準則。3、工具性攻擊及其干預工具性攻擊行為在幼兒期比較常見,到5歲達到高峰。這類攻擊主要表現為兒童會為得到某種物品、維護某種權利而傷害別人。家長的干預措施包括:(1)給兒童提供足夠的操作材料、玩具和食物,以免由於爭奪物品引起攻擊。(2)教兒童學會分享。至於怎樣分享,可引導兒童自己協商以後決定。(3)要求兒童遵守秩序。如輪流玩玩具,不能霸佔公共物品等。(4)當兒童主動採用非攻擊性方式解決問題時,成人要給予表揚,進行正面的強化。對兒童的敵意性攻擊,成人可採取的措施包括:(1)明確告訴攻擊者其行為是不能忍受的,也是不被允許的。(2)幫助兒童消除對他人的語言或者行為的誤解。(3)教兒童學會控制敵意性攻擊衝動。當兒童產生攻擊衝動時,可以採用一些發泄或轉移憤怒的技巧,如自言自語、放鬆、深呼吸等。如果兒童很好地控制了攻擊衝動,成人要給予及時的獎勵。(4)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行為模式。當兒童間出現敵意性攻擊行為時,成人應表明自己的態度,安慰受害者,同時與攻擊者、受害者以及旁觀者一起討論,形成對攻擊行為的正確認知,從而建立起恰當的行為模式。自體心理學——成熟攻擊和自戀攻擊的區別傑弗瑞自體小組筆記第二次傑弗里.斯特恩 英國語言和文學博士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核心成員, 美國精神分析協會、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會員,培訓和督導精神分析家,《美國精神分析年鑒》副主編,著名的自體心理學家,著名的以精神分析視角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1、概述:在成熟攻擊與自戀攻擊之間有很大的別,科胡特對此作了不同的區分。為了完成我們的目標或願望,成熟的攻擊是必須的。當我們被剝奪了正當的權利時,會感到憤怒而產生攻擊的慾望。成熟的攻擊是在攻擊完成後,我們不會再對對象產生興趣;而自戀性攻擊會對引發憤怒的對象保持持續的攻擊,自戀憤怒會認為受到侮辱,一個自戀性憤怒或暴怒狀態的人會試圖毀滅引發憤怒的對象,會產生報復的想法,這是因為誇大自體的受損。2、自戀攻擊和成熟攻擊的產生:自戀攻擊會產生報復的想法,這是因為誇大自體受損的結果。兒童的自戀狀態是試圖幻想控制客體,猶如成人試圖控制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當兒童無法控制客體時,就會陷入自戀的暴怒中。當兒童失去控制感時,就會感到憤怒,挫折對他而言是對他誇大自體的侮辱。兒童期的孩子更多的視母親為一種自體客體。但隨著成長,充分的鏡映被吸收之後,可以使得誇大自體變成現實的自體。當兒童能夠意識到母親是個獨立的客體時,會發展出共情的能力,逐漸能夠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利用母親滿足自己的情感期待。當孩子逐漸能夠意識到自己可以不需要母親不斷的簡單、表面讚揚和照顧來滿足誇大自體時,那麼當母親不能滿足孩子需要時,孩子將不再會感到憤怒。這時,孩子就可讓誇大自體轉換成科胡特所說的「現實自我」。當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的鏡映是缺損或受阻的,則無法形成一個現實自我。換言之,缺乏同理心的人是因為早年誇大自戀受到抑制或缺失的結果。故,一個無法愛自己的人,也就無法生髮出愛他人的能力。3、自戀故事:電影:以一條全身純白的巨型鯨魚莫比迪克為中心發展,它是一條被水手們視為魔鬼化身的兇猛鯨魚。船長亞哈在捕捉它的過程中被咬掉了一條腿,這種屈辱與傷痛更激發起他一定要打敗這條巨鯨的決心。拉吉號的船長布默勸說亞哈不要對莫比·迪克進行報復,拉吉號船剛剛和莫比·迪克交過手,被莫比·迪克撞沉了捕鯨小艇,船長加迪納的兒子不知去向。儘管「裴龐德號」在海上大有收穫,但亞哈船長滿腦子裡都是報仇,船長因被大白鯨咬斷左腿,一意要追殺大白鯨,他向水手們承諾,誰最先發現那隻白鯨,就獎勵一枚金幣。他們和白鯨三度遭遇,一次船上的儲存鯨油的桶破裂,魁魁格拚命補救,結果得了重病,木匠做了一個黑色棺材,魁魁格卻奇蹟似的生還。經過三場血戰,最後船長奮身刺殺白鯨,被魚叉上的繩子纏住,不幸落海身亡,捕鯨船被撞翻,而「莫比·狄克」也不知去向;只有船員以實瑪利生還,他在海里爬上了魁魁格生前的預備棺材,被「拉吉號」救起。他後來以回憶方式敘述這段驚心動魄的歷險。亞哈是一名意志堅定的船長,聰明、自大,他曾說:「不要對我不尊敬,就算是太陽得罪我,我也會出手痛擊。」亞哈船長果然自戀的厲害,是典型的自戀性攻擊。亞哈船長失去的一條腿的事實,類似於成人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而在自戀障礙患者那裡(即船長),等同於誇大自體的受損,所體驗到的是難以名狀的侮辱。4、典型區別:成熟性的憤怒是有一個指向的客體(人或事);自戀性的暴怒則是因自身的誇大自體(令患有自戀障礙的此人)感到深受傷害,而將自身的誇大自體視為一個」敵人「,並實施攻擊。當使用「憤怒」的時候,我們內心都是有一個具體的對象的,即客體;而當使用「自戀暴怒」的時候,這是一種源於自體客體的受損。5、治療理論:根據科胡特的理論,通過解釋來了解一個人的自戀型憤怒的狀態是行不通的,一個辦法就是通過鏡映修復他早期自體客體的問題,在工作中,當我們看到當一個人出現出這樣自戀型憤怒狀態,治療師應該很快的認識到,來訪者在早期和其父母互動中缺失了一些東西。治療師更多的是需要和病人回顧兒時父母無法滿足其期待是如何一種情況和感受。成員思辨討論摘錄:科胡特認為,要了解人類的主觀經驗,要體察他人的主觀情緒狀態和思想觀念,只有運用神入和內省這樣的主觀方法,除此以外,別與他途。首先,我必須表示非常贊同,神入是科胡特的最大貢獻,也是其理論最核心的精華。不過這裡有個說法不準確了,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理論不是在弗的理論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他的理論是基於神入的原則在臨床中的新發現,對弗理論的繼承只有一些原則性的東西(科胡特稱為組織經驗的依序原則,主要是動力學與起源學的原則),而更多的是一個範式上的超越。在這裡區分了攻擊和憤怒是兩個概念。憤怒可以導致攻擊,但攻擊真的有時不是由憤怒引發的,至少有時不完全是。比如一個小男孩喜歡把桌面上的東西打下來,他不是因為憤怒,只是那樣做能帶來興奮感,這種情形是確實有的,對嗎?(當然我不排除很多時候因為憤怒那樣做的情形,我只是想說明也有不因為憤怒,只因追求興奮而為之的情形)。再如在性愛中攻擊帶來的興奮(排除伴隨憤怒的施虐成份)。同時我也有自己的兒時淘氣的記憶,我幹了一件什麼小壞事,我回想起的是我那樣做的當時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因為破壞帶來的快感(排除我潛意識裡無法自辯的憤怒,呵呵)。關於將憤怒區分為對自體客體及對客體的憤怒。事實上,自體客體和客體的概念主要是根據主體是否以自戀的方式體驗客體來劃分。總之,自體心理學理論確實難讀,我們需要藉助大家不同層面的理解來幫助閱讀。但是,如果在理解的過程中,主要通過邏輯思維來理解和闡述科胡特的概念,這將與他強調神入和尊重主體的主觀感受相去甚遠。——有時,對理論是需要一點邏輯思辨的,科胡特的神入並非反對邏輯思辨,他將神入就區分為經驗貼近的與經驗遠離的,只是以對主體的主觀感受為基礎,我想我在思辨的時候,沒有完全脫離主觀感受,只是當我考查的越細緻時,讓人覺得經驗遠離的感受就會多一些,但,畢竟我們是學術討論,沒辦法是完全經驗貼近的。另外,我之前寫的不是僅僅對科胡特自體心理學理論的理解,我是有興趣讓大家區分相同概念在弗洛伊德和科胡特兩個人理論中的區別,我希望大家看到這種區辨,而不是陷入一個流派觀點推翻另一個流派的可能陷阱中。一般說來,攻擊性與家庭教育有較大關係。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個人意識太強,受到限制就容易採取「還擊」;專制型的家庭,兒童常遭打罵,心理受到壓抑,長期鬱結於內心的不滿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往往會選擇較為激烈的行為來發泄積怨。而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還會模仿家長的攻擊行為。攻擊型人格障礙病患不是「老好人」更不是「惡魔」精神科醫生王相蘭 最近,有關「悍匪」胡益華的兇殺案引起了網民的關注,並帶來一系列對他殺人動機的猜測,有的以他在兇殺現場微笑的反常表現,直接推出,其有嚴重的人格障礙問題,反社會,反人類等等。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衝動性為主要特徵的人格障礙,又稱為暴髮型或衝動型人格障礙,通常還有以下特點. 1.情緒急躁易怒,存在無法自控的衝動和驅動力。 2.性格上常表現出向外攻擊、魯莽和盲動性。 3.衝動的動機形成可以是有意識的,亦可以是無意識的。 4.行動反覆無常,可以是有計劃的,亦可以是無計劃的。行動之前有強烈的緊張感,行動之後體驗到愉快、滿足或放鬆感,無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惡感。 5.心理發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經常導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產生不良行為和犯罪的傾向。 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種非典型意義上的精神疾病 攻擊型人格障礙,按字面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即在人格上出現了攻擊性,有了障礙,按王相蘭醫生的專業解釋,主要表現在情緒的衝動和行為的暴力及不計後果上,也可以叫做衝動性人格障礙,此外,還有一種類型稱為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另外,王相蘭醫生補充介紹,目前有一種觀點是,攻擊型人格障礙並非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精神疾病,因為一般疾病都有起病、發展、轉歸的過程,而人格障礙並不如此。 目前各類人格障礙劃分為許多種類,王醫生也一一闡釋:具體依據在人格某一方面偏離更為突出而劃分,如強迫型人格障礙病患,主要是追求完美,謹小慎微;偏執型,最主要體現是敏感多疑,憑空設想別人有意針對他;癔症型主要是富有表現色彩,情感特別豐富,自我暗示比較強;分裂型,主要表現為一種情感的淡漠,行為的孤僻,讓人感覺沒有什麼親情,在人際交往方面做得比較差。 人格障礙起因於人格形成「黃金期」 在疾病學上,有「潛伏期」這個概念,作為精神類疾病,人格障礙的「潛伏期」比較不好界定,對此,王醫生表示,人格障礙的形成主要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期,因為這一階段是個體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因為一下談及人格這一精神學科辭彙,怕小編不理解,王醫生拓展性解釋,人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遺傳,即先天因素所致,對於這一部分人格特徵,心理學上稱為氣質,四種氣質類型: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和膽汁質,分別在情緒和行為方式及智力活動方面有不同的表現,但無所謂好壞。人格另一方面指人的性格,即人的社會屬性,更多帶有社會經歷和成長環境的烙印。 兒童和青少年期是大腦發育黃金時期,是主要的人格形成時期,也是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期。 對於採訪中的問題「攻擊型人格障礙和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哪一種對社會危害更大?」王相蘭醫生一時笑起來,他解釋,不能特別地去比較二者之間程度的差異,主動攻擊型人格障礙性格會比較外顯,讓人覺得脾氣比較暴躁,也正因為如此,周圍人都明白他的情況平時交往會多加註意,盡量不去招惹他,隨之,危害可能降低也可能較少造成危害。 被動型攻擊型人格障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看上去比較安靜,順從,一般不發表反對性意見,也少見攻擊型行為,但並不表示沒有情緒和行為,當他的反常「攻擊」出現時,會讓周圍人防不勝防,即會用一種非直接的攻擊方式去「報復」。 了解了兩種類型人格的發病「原理」,王醫生特別提醒,更應該注意到的是,人格障礙患者並非時時刻刻處於此種病態狀況下,一般綜合多種狀況才會出現攻擊傾向,不可隨便猜測,推斷別人「病發」。 採訪中提到的「胡益華案」,王相蘭醫生給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不能隨便對人下定論,認定他就是患有相關的某一種人格障礙。在對犯事者的動機沒有特別了解的情況下,不能憑別人三言兩語的描述下結論,網路或其它類媒體上的分析很多只是個人簡單的判斷,絕對不同於臨床診斷結果。 在精神病學界,評判病理狀況時,要看癥狀持續時間上的長短,一般假設某人出現了這樣的病症,也並非就會一直處於非正常狀態里,只有在一定情境才發作。而且,作為發病基礎,人格障礙可能又複合或重疊了其它類心理疾病。 衝動型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衝動型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又稱暴髮型或攻擊型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徵顯著偏離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為模式,對環境適應不良,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衝突,給自己或社會造成惡果。人格障礙常開始於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衝動型人格障礙 - 基本概述衝動型人格障礙又稱暴髮型或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類具有要進行某些行為的強烈慾望並付諸實施的精神障礙。由於發作過程中其有突髮型,類似癲癇,故它又叫癲癇型人格。這種人往往在童年時就有所表現,往往因微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會突然爆發強烈的暴力行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從而造成破壞和傷害他人。這類障礙有多種形式,包括間歇性爆發障礙、縱火癖、偷竊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賭博等。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尚無完整的統計。衝動型人格障礙有時與精神疾病有相似之處或易於發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態。嚴重軀體疾病,傷殘,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災難性生活體驗之後發生的人格特徵偏離,應列入相應疾病的人格改變。兒童少年期的行為異常或成年後的人格特徵篇離尚不影響其社會功能時,暫不診斷為人格障礙。關於人格障礙流行學研究較少,一般認為某些機構如監袱、福利部門中的發病率高;Langer和Michael認為最低社會經濟階層的發生率較最高層大三倍;Leightons則認為社會秩序混亂地區的發生率較安全地區的總發生率大三倍。衝動型人格障礙 - 臨床癥狀1、行為的目的在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不在於其他。2、這些衝動行為本身往往是損人又不利己的。3、患者能夠認識到其行為的危害性,但難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敗告終。4、在實施此行為前感到逐漸增強的緊張和興奮,直到開始行動。5、在實施此行為的過程中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滿足的感受。6、在實施此行為後會感到釋放和輕鬆;有人可能會感到後悔、自責或自罪,但這並不能防止再發。7、常伴有各種人格障礙、抑鬱或焦慮症,以及精神發育遲滯等。8、神經系統可能存在非特異性癥狀體征。衝動型人格障礙 - 障礙表現衝動型人格障礙衝動型人格障礙圖冊1、情緒急躁易怒,存在無法自控的衝動和驅動力。2、性格上常表現出向外攻擊、魯莽和盲動性。3、衝動的動機形成可以是有意識的,亦可以是無意識的。4、行動反覆無常,可以是有計劃的,亦可以是無計劃的。行動之前有強烈的緊張感,行動之後體驗到愉快、滿足或放鬆感,無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惡感。5、心理發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經常導致心理不平衡。6、容易產生不良行為和犯罪的傾向。上述表現是主動攻擊型的表現。還有一種被動攻擊型形式,其主要特徵是以被動的方式表現其強烈的攻擊傾向。這類人外表表現得被動和服從、百依百順,內心卻充滿敵意和攻擊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電話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無法進行;頑固執勘,不聽調動。拖延時間,暗地破壞或阻擾。他們的仇視情感與攻擊傾向十分強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於外,他們雖然牢騷滿腹,但心裡又很依賴權威。主動攻擊型人格障礙與前面提到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相類似,但又有區別。一般說來,主動攻擊型人格呈現較為持久的攻擊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以對他人攻擊衝動為主要表現;反社會型人格主要表現對他人和社會的反抗言行,具有屢教難改,明知故犯,常以損人不利己的失敗結局告終,不能吸取經驗教訓。簡言之,主動攻擊型人格的行為以自控能力低下為特點,而反社會型人格則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為特徵。衝動型人格障礙 - 診斷鑒別診斷人格障礙者是衝動型,必需符合下述項目中的三項:①有肯定的不可預測和不考慮後果的行為傾向;②行為暴發不能控制;③不能控制或不適當的發怒,易與他人發生爭吵或衝突,特別是行為受阻或受批評時;④情緒變化反覆無常,不可預測,尤其易暴發憤怒和暴力行為;⑤生活無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計劃或不能預見將會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做事缺乏堅持性;⑥強烈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要麼與人關係極好,要麼極壞,幾乎沒有持久的朋友;⑦有自傷行為。衝動型人格障礙者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較多的,且男性多於女性,但我們在心理諮詢中也發現了女衝動型人格障礙者。衝動型人格障礙患者起病早,而且與人的生理因素或童年創傷體驗有關,因此,一般的普通治療沒多大效果。在企業里,思想教育工作對這種人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一旦確知這種人是患有衝動型人格障礙;企業應與其家屬取得聯繫,讓其去接受專門的精神治療。很多精神病學專家認為用藥物治療衝動型人格障礙有效果,且比心理治療效果好得多。衝動型人格障礙 - 形成原因1、生理原因大量動物實驗與臨床資料表明,攻擊行為有其生理基礎。一些生理學家提出,小腦成熟延遲,傳遞快感的神經道路發育受阻,因而難於感受和體驗愉快與安全,可能是攻擊行為發生的因素。有人報告,暴力犯罪者中腦電波異常多見,特別是穎葉的慢波活動與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為2%,在攻擊型人格患者中則為14%。另外,攻擊行為還與人體內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過多有關。2、心理原因(1)角色的認同與攻擊性。進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為已經長大成人了,而且特別熱衷於對男子漢角色的認同和片面理解,強調男子漢的剛毅、果敢、義氣、力量、善攻擊等特徵,因此,他們會在同齡人面前,特別是有異性在場時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以證明白已是一個男子漢。(2)自卑與補償。每個人都可因自己身體狀況、家庭出身、生活條件、工作性質等產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尋求自卑的補償方式。當以衝動、好鬥來作為補償的方式時,其行為就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彆強,如果經受挫折,往往反應特別敏感、強烈。挫折是導致攻擊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挫折攻擊」理論提醒我們: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挫折,因而每個人都有攻擊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甚至使用暴力。3、家庭原因一般說來,攻擊性與家庭教育有較大關係。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個人意識太強,受到限制就容易採取「還擊」;專制型的家庭,兒童常遭打罵,心理受到壓抑,長期鬱結於內心的不滿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往往會選擇較為激烈的行為來發泄積怨。而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孩子還會模仿家長的攻擊行為。4、社會原因武打、兇殺的小說和電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產生模仿和認同。另外,社會上流行的「老實人吃虧」的觀念也易使青年人產生攻擊性行為。衝動型人格障礙 - 治療方法1、開展青春期有關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外部的變化和心理的變化。進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自己身體的某些外部特徵和外部行為表現的認識上,還要鼓勵他們經常反躬自問和獨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學習、成才上去。2、開展多種形式的業餘文藝、體育活動,讓青春期男孩體內的內在能量尋找一個正常的釋放渠道。另外,培養各種愛好和興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從而健康成長。3、進行深入細緻的心理訪談,使其正確對待挫折。人生在世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要正視挫折,總結經驗,找到受挫折的原因並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採取攻擊行為。通過各種手段培養他們的承受能力,並能對挫折採取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措施。(1)培養必要的涵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心比己互相等重;適度容忍寬以待人,避免產生攻擊行為。(2)升華作用。即使受挫,也要盡量轉移到較高的需要與目的上去,把攻擊的能量轉移到學習、工作上來。(3)補償作用。受挫後,盡量用另一種可能成功的目標來補償代替,以獲得集體、他人對自己的承認,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獲得心理上的快慰感。(4)積極的表同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盡量讓他們學習好的行為榜樣,從積極的方面引導他們。高自尊且極度自戀的人群,更易報復他人不知道大家身邊是否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極度覺得自己很出眾,眼中似乎容不下別人一丁點。每天不管是在哪裡,都需要拿出鏡子照照自己,又或者他們永遠都是那樣,迫切希望獲得關注,以此獲得滿足。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樣的人群往往擁有著比一般人更強的攻擊性。最近一項綜述(※此處已修改)表明,自尊心強且極度自戀的一類人,他們擁著著比正常人更多的防禦能力和更強的攻擊性質。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的秦雪蓮等學者分析了多篇中外文獻(※此處已更改),從自尊、自戀、攻擊性三者進行梳理,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學進展》期刊上。學者表示,自尊心極強的人群同一般人群相比較,其內心存在某一類感覺可以顯著地預測個體的攻擊行為。另一方面,自尊水平越高,憤怒與敵意感越強,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外在行為反應,同時表現在認知策略的使用上。諸如認知重評﹑下行社會比較﹑偏見﹑否認等防禦策略,使其自尊免受進一步的傷害,然而也是這種防禦性使得自尊心強的個體在自我威脅出現之後,常常輕率地採取行動,將敵意和憤怒指向自我威脅源,故而表現出高攻擊性等不良行為。文中,作者進行大量實驗,實驗表明,擁有超強自戀型人格的人群顯得更期待得到外界的認可和讚許。如若一旦出現惡意評價或者貶低,此類人群內心會產生強大的憤怒不安情緒,他們的內心會潛在存在一種自我威脅,這種威脅模式下,因為自我感的混亂和對自我潛在的不確信,容易造成對自尊的波動,為了獲得自尊的平衡往往作出攻擊自尊威脅源的行為。在受到負面社會反饋挑戰時,自尊心極強的人會產生即刻的強烈羞愧情緒,進而將這種內向的羞愧轉換為向外的高敵意,高自戀者, 在自我威脅條件下則更可能是一種權威受到質疑的憤怒情緒。事實上,過度的強調自我及過高的自我保護,殊不知對他人也是一種傷害。在自尊和自戀中,我們不應該追求哪一種是更重要的,而是應該在這兩者之間尋求支點,更好的來平衡一切。最後學者強調,「單純的自尊或者自戀水平也並不決定個體的行為模式,攻擊作為一種古老的心理和行為現象,與天性和教養都密不可分,需要從家庭教養,同伴關係,學校教育等各方面入手,儘可能地提升自尊水平,又要防止其出現自戀或者過高自我優越感的情況發生。」心理學中的自尊(self-esteem)可以看做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低自尊是指對自己評價和期望較低,並不是說這個人不要臉。這一點和我們生活中所說的「自尊心」不同。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JAMES GILL著陳德康譯摘要James Gill神父一文從心理學角度研究憤怒、敵意和攻擊行為。人所希望的或趨向的目標受到阻礙、便會對所經驗的挫折產生憤怒的回應:憤怒升級便會有敵意的態度,並推動人作攻擊和破壞行為。這是導致毀滅行為的進程,作者要人謹慎地處理。有人站在你前面磨拳擦掌,提高聲浪,面部肌肉抽搐。很明顯,他很憤怒。當你指出他的狀態時,很多時得到的回覆是:「我並非發怒,只是心煩而已。」有人很清楚地表現出敵意——他大吵大鬧,責罵他人,目露不屑鄙視的眼神。當你讓他知道你察覺到他的敵意時,他卻否認,並堅持說:「我只是不虛偽,並非敵視他。」很多時,一個極能幹的人的行為會清楚顯露他的性格是具高度攻擊性。當你提及他的表現時,他會即時自衛,向你作出更正。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我不是作出攻擊,這只不過是自信的表現。」憤怒、敵意和攻擊等字眼經常在修道人的講詞中出現。當有人向修道人指出他們也有發怒、具敵意或攻擊行為時,他們大多數會感到被冒犯、指責或判斷,並作出自衛的反應。他們認為這些字眼有侮辱性,用作形容他們的行為或表現,即暗示他們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有缺失。因挫折而憤怒讓我們先看看憤怒是甚麼一回事。心理學家將其列為與目標為本的行為有直接關係的原始情緒之一。當我們感到受阻,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或是感到目標難以或無法達到,便會引發憤怒的情緒,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由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和釋放進入血管的腎上腺素所控制的生理反應,其中包括:呼吸量大增、血壓和心跳加速、血液凝固的速度上升、隨汗液排出廢物的速度加快。這一切令憤怒的人進入戒備狀態,隨時對所經驗到的挫折作激烈回應。這些生理反應若長期持續,能導致心身相關(與壓力有關)病症的病徵。當憤怒的情緒被壓抑或埋於心內,得不到公開宣洩時,這情形最常見。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由嬰兒期開始,憤怒情緒已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當一名約五個月大的嬰兒得不到他所想要的,會以喊叫、揮動四肢、令身體肌肉繃緊來表達他的憤怒。很多時導致嬰兒憤怒的原因可能只是些微的身體不舒適、活動受到限制或被忽略。當兒童稍長,開始懂得照顧自己,他會因不能令他人明白自己的感受,不懂自己穿衣,或不能成功地自己用餐匙進食,而有挫敗感和憤怒。就學前兒童來說,當有人干擾他的活動,拒絕關注他,取去他的物件,或他經常受到責罵或懲罰,都會感到憤怒。哭、叫、咬、踢是這個階段的兒童表達憤怒的方式。大發脾氣常見於二至四歲的兒童,這代表兒童正努力務求達到目的,同時亦是他發洩因挫折而感到憤怒的方法。六至十歲的兒童較常以打架、戲弄人、不友善的態度、罵人、嘲笑人、恐嚇、粗魯行為等方式表示憤怒。稍後,到初中階段,少年人會以拒絕與人交談,排斥人參與團體活動,將情緒發洩在動物、較年幼或受歧視的兒童身上等方式表達憤怒。正如心理學家Robert Goldenson在 《人類行為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一書中提及:「在缺乏安全感,對朋輩的批評較敏感,對權威抗拒,要求有私人的空間的情況下」,少年人較易發怒。在一個能挑起年輕成年人的憤怒的境況的研究中,同一心理學家發現挫敗感大多是由他人引起的,「例如:父母的霸道和取笑,侮辱性或譏諷性的評語,責罵或指斥」。導致成人感到挫折憤怒的典型情況可能會涉及:在不公平的情況下遭受損失、儀器失效、有歧視成份的徵稅、不和睦的鄰居、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在這些情況下,爭論、批評、詛咒和搬弄是非是常見的表達憤怒方式。在老人方面,尤其是當他們的活動和社交能力已明顯地受到限制,即使只是遇到輕微挫折,他們也會有胡思亂想、脾氣暴躁、惹人討厭的行徑等反應。個人的表達方式成人表達憤怒情緒的方式,大多取決於他孩提時代發展形成的傾向。Goldenson 指出最重要的形成因素包括:(1) 紀律訓練的方法、(2) 父母的態度、(3) 性別上的差異、(4) 家庭地位、(5) 社會經濟水平和 (6) 性格特徵。他發現中上階層的兒童通常被教導要壓抑憤怒,而屬於社會經濟水平較低的兒童(特別是男孩)則被鼓勵公開宣洩憤怒,認為這是力量的表現。作父親的會不理會或會鼓勵兒子宣洩憤怒,因為他覺得這樣兒子才算有男子氣慨。但是作母親的對子女(特別是女兒)憤怒反應的容忍力較低。父母自己對高中低不同程度憤怒的反應,能成為子女的榜樣,塑造他們的情緒模式。如上文所說,挫折提供發展憤怒反應的機會,但挫折本身與憤怒不同,並不是一種情緒。挫折是人向目標邁進時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狀況。挫折出現的先決條件是有一個需要、推動力或行動的傾向(通常稱為動機),再加上妨礙該人達到目標的障礙。當一個人認為受到的障礙干擾是不合理或無法估計,而非可預計或無可避免的,憤怒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另外,由挫折產生的失意情緒會影響人的注意力、思考、計劃的能力和其他與建設和想像力有關的表現。當人的憤怒程度由中等上升至極高水平時,他的行為會傾向無條理、衝動和混亂。隨挫折而來的攻擊行為人因挫折而感到憤怒是正常、健康和無可避免的反應。在此情況下,作為相連的情感,不論他意識與否,他也會傾向採取攻擊行動。這行動可以是:直接或間接的、 實在或象徵性的、清楚表露或隱藏其攻擊性的、真實或想像的。廣義地說攻擊性行為是其目的為懲罰或傷害他人的任何行為。它可以只是說話,例如一群憤慨的修生高聲地據理力爭,要求院長收回成命。另一方面,它亦可是確實的行動,例如一群怒氣沖沖的執事推開擋駕的接待員和教區辦事處職員,要求與主教見面,因為主教最近的決策打擊了他們在牧民方面的熱忱和努力。雖然很多時攻擊行為只涉及象徵性的行動,如書寫抗議信表達對未有制止事情發生而感到不滿和激憤,但一個人極度憤怒時,他的攻擊行為可以是實實在在的襲擊、破壞或虐待性的暴力行為。很多時,攻擊被視作暴力的同義詞,用來形容其目的為導致他人痛苦(或甚至死亡)的破壞性行為,但有時攻擊對象會被轉向至其他動物或物件,甚至是轉移到自己身上。心理學家認為出現攻擊行為的可能性是視乎個人正面對的挫折的嚴重性。三項因素決定挫折的嚴重性: (1)要求達到受阻目標的動機的強度;(2) 妨礙達成目標的阻力的嚴重程度; (3) 現正或最近受到阻礙的動機的數目。但是應記得,每人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受其性情和早期經驗影響。有些人遇到輕微阻力已出現攻擊行為;另一些人要遇到極大阻力才有攻擊反應。若個人感受到的挫折的嚴重性和其攻擊反應的強烈程度起碼維持一定的正比關係,憤怒和攻擊屬正常的心理現象。後天或先天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首先主張當尋求喜悅或避免痛苦的動力受阻時,攻擊是對此挫折的基本反應。他的論點得到臨床經驗和實驗結果支持。佛洛依德和及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均假設攻擊驅力是人的本能的一部份。最近,Konrad Lorenz和其他一些生物學家提出證據證明攻擊是本能性生物驅力的說法。當有助於生存時,攻擊便會出現,例如: 為了保護家園,阻止入侵者和確保物種的生存。Lorenz指出人類是會自相殘殺的眾多物種之一。兩名不相識的男孩碰面後可能是打架收場,正如兩隻陌生的猴子、蜥蝪、老鼠或刺魚的情況一樣。Lorenz的理論今天受到廣泛的討論。現時仍無法肯定攻擊驅力是否如Lorenz所說的普遍。事實上,有些人、動物、甚至是整個社群甚少或不會有攻擊表現。心理治療家Anthony Storr在他的著作《人類的攻擊行為》(Human Aggression) 一書中說:「到目前為止,仍無足夠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在生理的層次,攻擊反應比性反應的本能性弱。若攻擊的定義不局限於真正的襲擊,則攻擊表現如性表現一樣,可能是人之為人的必要條件。……成功地支配事物、克服障礙、掌握外界事物,是人的本性需要,正如人需要性和食物一樣,而若要滿足這些需要,攻擊是必要條件。」挫折感的表達值得注意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挫折必會導致攻擊行為,但是心理學家Neal Miller後來證實有些人遇到挫折時會有其他不同的反應,例如:有些人會變得被動、退縮、服從、或刻意求和、奉承阻撓他的人等。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會有孩童學習的表現,面對挫折時不但不作出攻擊,反而有退化的表現。當不斷遇到挫折,他們會變得像嬰孩,依賴他人,不能自己處理問題。面對挫折時,有些兒童學會變得拘謹和不安,但是在玩耍的場合,他們的憤怒和攻擊力的宣洩程度卻令人震驚。這現象可能可用作解釋在籃球場和修道院、宗教場所的休憩室出現的暴力行為。在表達方面,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較少顧慮他們攻擊行為的表現。很多時候,男孩被鼓勵要反擊,但是女孩的攻擊行為卻被視為非女性化的表現,不被鼓勵。研究人員亦發現來自貧乏家庭的兒童比來自富足家庭的兒童有更多攻擊行為,但是即使同是來自貧乏家庭,若得家人認同和獎勵,攻擊行為的出現率亦會比不容忍此行為的家庭高。值得一提,兒童是從成人身上學習實際的攻擊行為,而電視節目則給兒童提供大量學習機會。最後,在研究兒童的攻擊行為時,心理學家發現領導模式是一個重要因素。習慣了權威性領導模式的小組在獨處時,很多時會將攻擊對象指向單一位受害者身上。在寬鬆自由氣氛下的小組則傾向互相打鬥或破壞室內的物件。而兩組所表現的攻擊性遠比由民主領袖帶領的小組高。上文為攻擊所下的定義為大多數心理學家接受,但卻得不到佛洛依德派的精神病學家的完全認同。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是攻擊的目的未必一定是「懲罰或傷害他人」。攻擊(aggression) 一詞來自拉丁文aggredi,意思是順向或逆向的活動。對很多現代佛洛依德派學者來說,攻擊未必全是具破壞性。他們認為:要求獲得控制權的衝動,要獲取和行使權力的傾向,都證明攻擊未必會傷害他人。但是有關攻擊行為,心理分析學派理論家仍有很多問題未能解決。在Freedman、Kaplan和Sadock的合著《精神病學完全課本》(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第二版) 中提到「由佛洛依德開始研究探索到現在,雖然我們對攻擊的作用和變化已掌握了不少,但是有關其性質、來源、形成和消失的條件、成長因素如何能導致其病態性的偏差和如何能令其更有建設性地融入人的作息中等課題,仍需努力鑽研。」敵意是推動力「敵意」通常會與「攻擊」被互換使用。與攻擊不同,敵意被認為隱含有破壞,或起碼有指向破壞後果的意思。敵意(hostility) 來自拉丁文的hostis,意思是敵人。Goldenson 強調敵意的感情成份和其挑釁的意圖,視敵意為「持久的憤怒,加上強烈的報復意欲」。在差不多所有與精神有關的病症,包括精神病、神經病、性格異常等,敵意都是其中一個原素,它亦出現於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病症。敵意也是正常和健康的人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要將憤怒和敵意兩者區分不易。若你見到的表現是源自長期的欠缺或挫折,而行為本身又可被形容為具攻擊性的憤怒或怨恨,這可以肯定是敵意的表現。攻擊通常被用作形容行為,而敵意主要是形容感覺和推動力。精神病學者Leon Saul在他極負盛名的著作《敵意的心理動力性》 (Psychodynamics of Hostility)一書說「敵意是一種推動力——意識到或意識不到的衝動、傾向、意圖或反應——目的是傷害或破壞一個不論是否有生命的對象」。隨敵意而來的通常是憤怒的感覺和情緒,若以行動宣洩,會衍生暴力、罪行和令無辜者受到傷害。Saul認為若將人對人不同的敵意表達形式視為機制延續的徵兆——即當人生活於洞穴和森林時為生存而必需有的反擊或逃命反射式行為於今天重現,敵意是人所能明白的。但在現代文明社會,此等行為卻被視為過於橫蠻。他說若被誤解和無節制,此自保的機制會「失控和對人對己帶來破壞」。他指出在此先天的生理機制下,敵意無可避免地融入各種形式的退縮、抑鬱、恐懼、強制、性反常、沉迷、精神分裂等表現中。敵意的外在表達可以是具破壞性的攻擊,但在某些情況下,亦可偽裝於公義、正直,甚至是愛的面具下。在過失、反叛、戰爭、強暴、虐兒、離婚和自殺中我們看見敵意。兒童通常以饒舌、輕視他人、弄髒地方/物件、尿床、拒絕進食、手足不和等方式表達敵意。成人則以歧視、不滿的態度、煩躁、過度與他人競爭、過度具侵略性、蔑視他人的生活方式和表現等方式表達敵意。在所有不同的情緒中,敵意最能令人不安。它能產生極大的罪惡感,特別是當敵視的對象是父母,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是敵對的態度和行為超越了道德的門檻。它不但能引起對報復的恐懼,也能引起對失去愛和認同的恐懼,結果是存在於人內心的敵意(不論是否意識到)成為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主要根源。為了保護自己,脫離這些不安的感覺,我們會採用一些防衛機制,例如:否認(拒絕承認自己正受敵意的情緒折磨)、反向作用(對敵視的對象過份友善或記掛)。被脅持人質會不自覺地使用了反向手段,因為他們覺得若脅持者察覺到自己的敵意,可能會生命不保。精神病者隱藏敵意的方法通常是服從、奉承、自我抑制,為搏取接納、愛和安全感。敵意的起始敵意不是遺傳的,不是先天性不能改變的。敵意通過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行為傳給子女。在嬰兒和兒童期,敵意的性情已形成——一個極敏感的反擊或逃命心理機制——是缺乏適當的照顧和被忽略的後果。在以兒童和成人為對象的臨床實驗中多次證明,父母行為的制約性影響(不論是善意、不自覺或刻意的),為個人在面對壓力和情緒問題時可能受到傷害的程度播下種子,最終會形成容易產生敵意的性格。若兒童重複經驗到被忽略、拒絕、過度保護或控制,他會預期將來亦會受到同樣的對待,在心內,他慣性地感到恐懼和怨恨,並處於準備隨時逃避他人的誇張和緊張狀態。結果是他在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時,會有過敏反應,其特徵是極度憤怒、大發脾氣和報復性的敵意。可惜的是,他早期因感到父母錯誤的對待(不論合理與否)而對他們產生的怒氣,最終會投射到一些未能達到他的期望、需要或要求的人身上。另一方面,具此類性格的人常有罪惡感和自卑感。他的原始衝動——在兒童期和及後——是傷害和毀滅所有他依賴的人,因為他認為自己應得到比目前更佳的待遇。由於他處身一個模糊但持久的驚恐狀況而產生慣性焦慮,令他以為若別人感到他的敵意,便能嚇倒人,令人走開,結果是他反而得不到最渴望的愛和接納,所以敵意通常伴隨有罪惡感和焦慮或恐懼,這些令人痛苦的情感,給不同的情緒和心身病症發展機會。敵意的主要來源雖然早年的缺乏和因此而形成的情緒模式能加劇人的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但對像Saul 的心理分析派學者來說,煩躁、挫折感、焦慮和敵意的來源主要是圍繞數種強有力的基礎性推動力。它們包括(1)依賴他人和獨立自主的需要; (2) 愛和被愛的需要; (3) 性的驅力; (4)自卑感和自大感(或自戀); (5) 競爭力。Saul說這些推動力「不同程度和比例的組合產生各式各樣的性格和心理病類型及心身病症的病徵」。這五種推動力雖是各自獨立,但關係密切。換句話說,敵意的首要來源是這五種推動力在趨向成熟時受到的干擾。此干擾主要是來自早期與父母在互動上的欠缺,再因後期未能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和交往而惡化。這篇文章簡略介紹了憤怒、攻擊和敵意的性質、主要特徵和來源。很明顯,三者關係密切,有重疊的地方。但是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專業文章能就三者作完滿全解釋。有一點清楚的是,攻擊作為一種行為,是由於人在滿足需要或達成願望時遇到障礙,感受到挫折,並因而引發憤怒的情緒。此情感與敵意聯合,成為攻擊和破壞行為的推動力。行動可向外,成為打鬥式的表現。行動亦可向內,形成憂鬱、自毀的思想或行動,甚至是自殺。戰爭、所有的情緒病和大部份在宗教團體內經驗到的傷痛,都與我們所討論的題目有關。在下一期,即文章的第二部份,內容會集中於如何有效和積極地處理這些實在的問題。我們也會討論在這些具影響性、有趣和不斷重現的生活課題上,負責培育、領導和輔導的人可以有甚麼策略,幫助他們的服務對象有更整合和成熟的發展。我們將會觸及的,不只是心理和社會的範疇,亦會特別強調靈性和道德上的含意。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人格障礙
※」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希望你過得好「——戀愛中的自戀型人格障礙
※如果你的伴侶有這些特點,請一定謹慎考慮——遠離邊緣型人格障礙
※DSM5人格障礙診斷標準
※所有的人格障礙 都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