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勝利:石油戰爭將裂變成政治先導的經貿競爭大戰

  【核心提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參加APEC中國峰會、去澳大利亞出席G20領導人峰會真可謂一直很窩心受氣:一是在國內,中期選舉中失去了對參議院的控制權;一是在國際上,中俄新簽署的西線油氣協定對美國迎頭棒喝,中國與俄羅斯石油貿易超過5000億美元之巨,導致美歐對俄羅斯制裁形同可有可無的虛設。在國際地緣政治上成坡腳,在全球經濟上——美國成全球第一能源大國取代俄羅斯之後(石油生產和消費),到12月25日全球石油每桶來跌到50多美元上下價位……而11月24日,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Anton Siluanov)參加「國際金融和經濟論壇」上說:油價下跌每年給俄羅斯造成的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而西方吞併因克里米亞制裁也對俄國經濟造成損失為400億美元。兩者之和,給俄羅斯一年造成1400億美元外流……若是每桶80美元這樣,俄羅斯頂多撐上三年多;若是70、50、40美元每桶,那麼俄羅斯分別只能撐上20個月、10個月、7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象當年的蘇聯失去財政收入而自然消亡……

  12月17日,俄羅斯財政部出手用外匯儲備干預匯市。俄羅斯央行當天拋售美元捍衛盧布,致盧布大幅反彈,漲幅一度超過11%,這天美元兌盧布實際報價1:60.53,1美元兌盧布下探20盧布差,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干預結果,但要維持則要比收回失地更難。而16日,美元兌盧布匯價曾一度接近1:80大關。隨後,俄羅斯央行在15日出售了19.61億美元的外匯以干預匯率,結算日為12月16日。但俄羅斯的大背景是:其有效外匯儲備為2030億美元(除去黃金、主權基金),而到2014年11月就耗去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那麼再經過12月份近10%的基準利率提高——盧布的超級震蕩、到12月10日本年度已經貶值超過49%,到來年1月中下旬俄羅斯的外匯儲備美元就將耗盡。12月17日,盧布絕地反彈超11%,這會是人類必然的一種「迴光返照」嗎?!

  2014年末展開的這輪油價暴跌大戰,是今天全球國家政治與經濟資源爭奪無法調和而爆發的世紀、世界大戰,與以往百年來不同的是:囿石油戰爭裂變成政治先導的經貿競爭大戰——以金錢與財富鋪就這種大戰未來結局和前程……2014年12月臨末,全球油價由114美元每桶跌至55美元(26日)上下,1美元兌盧布來到53新地……2015年已經到了,全球油價再向何方?俄羅斯會步蘇聯後塵能轉危為安、春天來到嗎?此文從100年油價歷史來看看今天、明天、後天再向何方?

  引子:盧布危機12月寫真

  12月8日,歐佩克第二、第一大產油國為佔領市場,伊拉克將每桶油降至63.05美元每桶,沙特將油加調降至66.19每桶,隨後紐約原油期貨合約報每桶64.27美元。這個價格是自6月以來、在不到六個月里跌了40%,為2009年7月全球金融海嘯結束不久以來的最低價格。到12月9日,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油價已累計下跌43%。國際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4.9%,至每桶63.56美元,為2009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基準——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也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上升後下跌(美國幾乎享受著全球最廉價的石油資源)。

  2014年及未來,因為拉丁美洲的美國、墨西哥、巴西等新興石油產出大國都創歷史最高增長紀錄在擴張,以前在全球石油市場名不見經傳、沒有任何市場份額的國家,現在「蓋過了」全球供需。若歐佩克減產,將拱手把以前的石油市場出讓給新興產油國——石油市場出現超供大於求,有經濟學家估計:全球石油市場供大於求約3/4(見下表2全球「十大」產油國)。

  11月27日,歐佩克石油組織會議宣布決定保持目前每天3000萬桶產量上限,作為國際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Brent)在倫敦洲際交易所(ICE) 1月份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5美元(相當於近40元人民幣),最低時每桶跌至71.25美元,隨後該價格收復部分失地,回升至72.8美元,此役使布油價收盤重挫6%。

  11月28日,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繼續直線下滑,跌幅超過10%,令市場一片錯愕。國際油價四年來首次跌穿每桶70美元重要關口後,繼續深度向下,並一舉跌至每桶67美元下方,為2009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貨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深度下跌7.54美元,跌幅達10.45%,每桶收於66.15美元,為2009年9月25日以來最低原油合約結算價格。

  12月10日到收盤,美國NYMEX一月原油期貨價格收跌1.88美元,跌幅3.89%,報60.94美元/桶。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跌2.60美元,跌幅3.8%,報64.24美元/桶。歐佩克10日發布報告稱: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至2892萬桶/日,比此前預期減少28萬桶/日,相比2014年預計需求要少2940萬桶/日,而到2014年末全球產油能力至少有6000-8000萬桶/日。

  11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99美元,報收於每桶59.95美元,跌幅為1.6%,創下了2009年7月以來的新低。當日,囿國際油價再度暴跌,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關口。油價暴跌刺痛了俄羅斯的神經?是日,俄羅斯央行緊急宣布加息100個基點至10.5%,但油價下跌已經大勢已去,俄羅斯央行加息後盧布匯率反而大跌,再創歷史新低。這是盧布自蘇聯解體後20多年來各國基準利率最高時期了。

  15日,截至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9美元,收於每桶55.91美元,跌幅為3.29%。2015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9美元,收於每桶61.06美元,跌幅為1.28%。市場人士指出,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大幅提升,原油市場進入價格戰,給原油價格帶來壓力。從百年全球石油價格市場風雲可知,美元兌盧布的50關口是盧布的一個「生死線」,而15日當天盧布一騎絕塵,離這個門檻值越走越遠。俄羅斯央行決定將盧布關鍵利率從10.5%上調到17%!是日,盧布兌美元暴跌超13%,創下199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1美元兌盧布突破66盧布,16日曾一度1美元兌80盧布,盧布再度刷新歷史新低。俄羅斯各類資產遭到慘烈拋售,這給俄羅斯央行和普京總統巨大挑戰。來自莫斯科的官方預測,如果油價保持在每桶60美元,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收縮4.5%到4.7%。

  16日,北京時間晚上、紐約時間一大早,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大跌3%,一度跌破每桶54美元。與此同時,不少原油消費國悄然增加了儲油步伐,反映全球油運價格的BDTI指數自10月份以來跌了近半數。中國家統計局也在上月首次公布了戰略原油儲量數據,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外媒預計,中國在未來幾年還將啟動第二輪國家戰略石油儲備。

  對俄羅斯盧布,這一是迄今為止中外金融貨幣史上最瘋狂的舉動了,俄央行2014年內第6次提高基準利率了,盧布基準利率總體水平翻了130倍,從基準利率6%開始,一路飆升至17%。到2014年底,俄羅斯消費者價格指數已達9.4%,俄央行預計今年俄羅斯的通貨膨脹率會超出10%上下。自2014年3月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歐美對俄羅斯發起多輪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資本外逃、貨幣持續貶值、通脹攀升。俄羅斯央行分別於3月、4月、7月和10月、12月兩次進行了六輪加息以緩解經濟運行風險,盧布基準利率從5.5%一路調升至17%,俄羅斯這個冬天比冰天雪地更嚴酷——盧布正在走向崩盤(通常以當年內20%為界限)。

  而美國智庫、知識戰略家們卻早在10月份、全球石油每桶跌至80美元時就未雨綢繆、謀略獻言:用「溫水煮青蛙」,讓俄羅斯在劫難逃、與當年蘇聯財政虧空的路途一樣在等著俄羅斯的今天和2015(見本文(Ⅲ)「全球石油的美國方略新博弈」部分章節)……

  近10多年全球油價變化情況(表1):

  (Ⅰ)歐佩克決定暫定乾坤

  11月27日,歐佩克石油組織5個小時會議後決定:維持該組織石油產量。再到2015年6月5日舉行OPEC下一次會議。OPEC決定:產量保持產量不變。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產油國置該組織貧窮成員國要求減產以遏制油價下跌的呼聲不顧,堅持不減產。有從事國際市場戰略研究人士分析認為,止不住的中長期持續油價下跌,可在石油市場大環境上導致:(凸)象全球油價象2014年6月份至今那樣油價下跌,是有節奏的「溫水煮青蛙」那樣油價持續狂瀉,致一些產油國山窮水盡、沒有退路;(凹)倘以每桶油價持續在50-70美元區間運行、那麼持續進行8-14個月石油持續下跌,一旦跌到象病入膏肓地步,屆時早已沒有任何葯可救治……

  當日,全球第一指標——布蘭特原油期貨LCOc1暴跌逾6美元,跌至每桶71.25美元。因為沙特對如何才能促使石油價格起升三緘其口,令人擔憂未來7個多月全球供應過剩的局面將不斷加劇。OPEC會後發布的聲明並未提及將會舉行特別會議,也未要求成員國停止超額生產,27日的決定表明OPEC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不再象過去那樣設法去捍衛油價。

  然而昨日,這個卡特爾組織決定不降低產量目標之後,全球油價再跌至4年以來的最低點,跌幅超過8%。歐佩克的決定拉低了能源股、削弱了石油出口國的貨幣,同時也使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前景更為暗淡。這一重要決定是在油價自6月份以來已經暴跌了近40%的背景下做出的(有評論說OPEC的方略是要溫水煮青蛙、再劫難逃)。該組織宣布將保持目前每天3000萬桶的產量上限,作為國際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Brent)在倫敦洲際交易所(ICE) 1月份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5美元,至每桶71.25美元。隨後該價格收復部分失地,回升至72.8美元。

  27日會議的結果實際上意味著:一場OPEC和非OPEC產油國搶奪市場份額的大戰已經打響。美國頁岩油熱潮正在興起,以及中國和歐洲成長放緩已經拖累油價自6月以來重挫超過30%。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稱「這是一個很棒的決定」。沙特說服OPEC要保持產量不變,稱「小不忍則亂大謀」,在持續了五小時的會議結束後他面帶微笑走出了會場。在被問及OPEC是不是決定不減產,且不推翻現有的產量政策時,他肯定回答說:「沒錯」。

  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離開會場時難掩憤怒,他拒絕對會議結果做任何回答。

  海灣富裕國家已明確表示,他們準備接受低油價,而低油價已使委內瑞拉和伊朗等OPEC成員國的經濟受創,他們紛紛向該組織施壓,要求減產以穩定市場,同時緩解其預算壓力。但這些國家有無法承擔自行減產所帶來的後果。

  價格戰還會給主要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的經濟造成重大傷害。俄羅斯已經因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與沙特發生了衝突。另外,西方國家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進行的制裁已經使該國經濟舉步維艱,俄羅斯需要油價保持在100美元水平才能實現預算平衡。

  OPEC產油量佔全球石油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OPEC單方面減產,而其他產油國並不採取相應的行動,其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壓縮減少,其中北美頁岩油生產國已經蠶食掉了該組織的部分市場份額。海灣產油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他們有能力在一段時間內經受住份額戰導致的油價進一步下滑所產生的衝擊。而那些家底薄弱象委內瑞拉等成員國,就只能咬牙難度日了。委內瑞拉外匯儲備有約320億美元,該國超過90%以上國家收入靠石油生產,到11月該國已經耗去超過50億美元。

  科威特石油部長Ali Saleh al-Omair曾表示,無論油價是60、80還是100美元,OPEC都必須接受。伊拉克油長Adel Abdel Mehdi也曾表示,他預計油價將在65-70美元築底。由於生產成本較高,價格戰可能會削弱部分未來頁岩油項目的競爭力,從而緩解OPEC的長期競爭壓力。

  「我們將今日的結果解讀為,沙特說服其他成員國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即要想油價在未來數年持穩在80美元之上,短期需要走低,60美元為底部」。「換句話說,油價短期走低,以迫使美國頁岩油項目開發放緩是符合OPEC成員國的利益的」有這樣新論說。

  北美頁岩油、葉岩氣熱火朝天搞得很多很多致OPEC成員已是猝不及防、措手不及。「美國的石油生產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非常非常之大,我是說從總體環境和氣候改變的角度來看」,委內瑞拉外長Ramirez如是說,他是該國在OPEC的代表。

  OPEC組織維持原油產量的戰略目標很簡單:這就是要維持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因為隨著美國的新興產油國崛起、俄羅斯、墨西哥等非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產量都在增長,歐佩克組織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受到威脅。數據顯示,2008年歐佩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42%,而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下跌到35%。不過,近年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供應量均在增加,而且步調一致,因此歐佩克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比例又回到1980年時大體一致,大約為40%。無論是全球石油市場的35%還是 40%,總之,面對來自俄羅斯以及美國等國的強烈競爭,歐佩克要繼續維持其市場份額並非易事。況且,鑒於歐佩克組織的油產量低於全球的百分之五十,其小幅減產是否能夠有效地提振油價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全球石油市場趨勢是:單方面減產實際上就意味著OPEC將進一步把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美國頁岩油、頁岩氣以及後起的墨西哥、巴西等。如果OPEC今天決定維持原產量,那就意味著全球產油國將展開一場價格大戰,如果說沙特與其他海灣產油國的外匯儲備龐大,應該能夠支付價格戰的外匯代價的話,那麼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其他成員國或許就難以招架。這也是歐佩克組織內部的主要分歧所在。委內瑞拉等國呼籲與墨西哥、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進行合作,共同協調原油價格,不過委內瑞拉的呼籲並沒有獲得其他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積極回應,俄羅斯做出的小幅減產承諾不過是杯水車薪、微乎其微,俄羅斯到2013年末有524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2014年到11月之前已經耗去該國1400億美元。

  但美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中國等不受歐佩克約束。

  到2014年10月末,全球10大產油國每天產油數據(來源於國際能源署。表2):

  美國: 1290萬桶

  沙特: 1175萬桶

  俄羅斯: 1060萬桶

  中國: 430萬桶

  伊朗: 413萬桶

  加拿大: 410萬桶

  墨西哥: 350萬桶

  阿聯酋: 323萬桶

  委內瑞拉: 300萬桶

  伊拉克: 300萬桶

  (Ⅱ)背景:2014全球最後的動作

  產油國會議談判以僵局而告終。

  11月26日,全球油價再下跌每桶逾1美元,這是各方缺乏共識導致石油市場出現拋售,洲際交易所(ICE) 1月交貨的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在此次會前有所上漲,但在會後又下跌了1.35美元,跌至每桶78.33美元。

  此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在一次會議上未能就如何應對不斷增長的供應過剩達成一致。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以及非歐佩克產油國俄羅斯和墨西哥的石油部長之間的談判以僵局告終。俄羅斯國有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首席執行官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表示,目前的價格水平不算「危急」。

  舉行此次談判的大背景是,原油價格自6月以來累計下跌了30%,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文簡稱「歐佩克」)成員國的代表已匯聚維也納,準備在明日舉行一個重要會議。造成供應過剩的原因包括美國頁岩油產量持續猛增,歐佩克供應量高於預期,以及全球需求疲軟。這次會議被廣泛視為這個產油國卡特爾自金融危機以來最重要的會議,對於歐佩克會不會同意減產,如果減產的話,減產多少以及在什麼時間段減產,各方觀點分歧。

  此輪油價暴跌已導致各家能源公司的計劃陷入混亂,並給俄羅斯這樣的石油出口大國帶來重創。但它也給石油消費國(包括美國)帶來一個提振;美國昨日宣布,該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高於此前的測算。一些人曾希望,讓俄羅斯這樣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參加維也納會議將有助於穩定價格。但也有人質疑這樣的期待有多現實。

  委內瑞拉外長和歐佩克代表拉斐爾·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表示,11月26日會議的參與者能夠達成一致的只是低於80美元的油價「不好」,而他們將在三個月後再次開會。「如果我們能夠達成協議,那將是在歐佩克內部。」

  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之間的會議,只是明日歐佩克會議前夕各方穿梭外交的最新例證。委內瑞拉和伊朗等歐佩克成員國需要更高的油價才能平衡預算,加強各自的短期財政狀況;這些國家殷切希望歐佩克通過減產來遏止油價進一步下跌。石油收入占委內瑞拉硬通貨收入的95%以上,該國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ás Maduro)上周表示,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國家的石油收入已減少35%。

  但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海灣產油國對於油價下跌比較放鬆。沙特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Ali al-Naimi。沙特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回擊了有關減產前景的問題。在被問及他是否認為本周的會議將會出現棘手局面時,他回答說:「不——為什麼?」他補充說:「這並不是第一次市場供過於求」。

  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演變大體分為5個階段(表3)。

  (Ⅲ)、全球石油的美國方略新博弈

  2014年的石油能源大局是:(a)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來講,至今中國石油、氣進口已經超過了60%,且還在不斷增加比率中。中國希望全球能源市場能充分競爭、能有更大、更加創新的石油、氣的技術革命(象葉岩氣、核巨能等),能象美國一樣享受廉價、物美的能源產品給中國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和且實的利益。(b)美國成全球能源大國的「新科狀元」已經坐實,俄羅斯第一能源大國成昨日黃花之夢。(c)囿美國石油氣的崛起,致國際石油組織的「話語權」有所分散,石油氣能源成為21世紀上葉為全球市場而戰的最具競爭力疆場。

  對老牌、昔日的第一能源大國、今日俄羅斯來講:第一希望是要將每桶石油價格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接著是鞏固、維繫與歐洲的石油、天然氣供給繼續;更重要的是開拓中國及其亞洲的石油、天然氣的更廣泛的新市場。據知,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到達每桶75-80之間,2014年俄羅斯因石油虧損和外流美元就達到1400億美元(到2013年末,俄羅斯外匯儲備約有4720億美元,約黃金儲備1040.10噸,俄羅斯總資產高達近1.5萬億美元)。若全球石油每桶是70美元,那麼俄羅斯外匯儲備只夠約24-30個月之間就將全部虧空:若全球每桶原油是50美元,那麼俄羅斯只能支撐15個月……

  對全球能源新科狀元美國來講:除了奪取全球第一能源大國的頭銜外和位置意外,還要主動主導能源美元在全球的新地位、新疆場、新戰略,將過去不是美國能源的新市場收入囊中。葉岩氣(只及俄羅斯天然氣1/5-1/3的價格)、頁岩油已經打開了世界能源的「潘多拉寶盒」。接著是美國石油、天然氣再擴大1/3以上的產量,徹底將俄羅斯油氣擠出歐洲市場。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們、智庫的研究美國決策方案稱:(1)是只要美國將油、氣綜合「價格平衡」,美國完全可以將全球油價市場化控制在每桶50美元上下,這就一舉摧毀、致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單一靠石油、天然氣能源國活下去的國家遭遇滅頂之災,美國一舉奪取這些原來不屬於自己的石油市場。一如當年蘇聯遭遇石油美元財政虧空而遭遇難以為繼之災難。(2)是美國石油氣「價格平衡」後,將美國石油、氣產量再擴大1/3產量規模、也就是日產原油約2000萬桶左右,即便是委內瑞拉主張石油輸出國組織減產石油、維持每桶100美元方案也將成為泡影、而難以為繼、徹底玩完。(3)是將歐洲的石油、氣最大市場收入美國、沙特等囊中,這樣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就會難以無米之炊、財政來源危在旦夕、石油美元根源彈絕糧空。

  「能源擴張計劃」是美國秘而不宣的超級「秘密武器」,對俄羅斯及委內瑞拉是超級管用。

  在全球能源石油、天然氣的美國、中國、俄羅斯之間,每桶是100美元、80美元、還是75美元或是50美元之間,這決定到俄羅斯等國家的命運、生死存亡,關係到美國未來21世紀美元霸權利益是否依然獨領風騷,還關係到21世紀第一石油氣能源消費大國——「中國夢」能否落實實現、能否享受到世界能源帶來的巨大國家發展契機和13億人的切身利益。

  未來美國及產油國產油新曲線圖(表4):

  (Ⅳ)每桶油是100、75、還是50美元?

  決定全球石油每桶是100美元、75美元、還是50美元,取決什麼?

  (1)、國家因素

主要與這些國家至關重要:美國與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英文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歐佩克組織,該組織有12個成員國),俄羅斯及其。主動權掌握在美國與歐佩克組織手中,美國與歐佩克的日產油量決定全球油的價格。歐佩克並不能控制國際石油市場,因其成員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只佔世界石油、天然氣總產量的40%和14%。但是,歐佩克成員國出口的石油佔世界石油貿易總量超過60%,對國際石油市場具有「一錘定音」的影響力,特別是當其決定減少或增加石油產量時,將左右全球石油的價格。

  2014年10月份,全球每一天消耗原油為:3025萬桶。而僅歐佩克石油輸出12國組織日產原油就高達3070萬桶,再加上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委內瑞拉、巴西、墨西哥及其國家,現在全球原油產能超過7000萬桶以上,也就是說全球要壓縮一半以上產能,才能維持10月份全球75-80美元每桶的價格,否則全球能源將為市場份額廝殺而戰繼續狂瀉下去……

  (2)、市場因素

  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石油從2012年5月每天372萬桶的峰值大幅下降,到2014年7月時候每天不足300萬桶。俄羅斯,2013年向歐洲20多個國家出口天然氣1740億平方米。

  根據《世界能源統計2011》,2010年底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石油總儲量為10684億桶,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77.2%,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2645億桶)、委內瑞拉(2112億桶)、伊朗(1370億桶)、伊拉克(1150億桶)和科威特(1015億桶)。2010年該組織成員原油產量為16.233億噸,約佔世界原油產量的39%,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4.678億噸)、伊朗(2.032億噸)、阿聯酋(1.308億噸)、委內瑞拉(1.266億噸)和科威特(1.225億噸)。

  在APEC峰會之前,中國與俄羅斯就簽訂了為期30年的第二輪天然氣供應框架協議。協議規定,俄方將從西伯利亞西部通過阿爾泰管道向中國每年供應額外30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一協議讓華盛頓打算用天然氣出口「反制」普京的計劃再次蒙上陰影,但也絕非昔日能源大國的「救命稻草」。由於全球石油價格向下,俄羅斯賣給中國的石油、氣也絕不可能維持堅挺價格。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和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第二次達成能源聯盟了。就在今年5月份,雙方簽訂了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合同,為期30年、每年供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總價值超過4000億美元,旨在開通西伯利亞運往中國東北省份的管線,被普京稱之為「西伯利亞力量」。在他眼裡,這兩個計划具有「劃時代」意義。

  (3)美國因素

  不得不說的是,中俄這兩個國家選擇了以能源「蜜月」到「結婚」的最佳聯盟時機,而這個機會還是美國製造的。在失去歐洲這個最大的出口市場後,俄羅斯迫切需要開闢新的能源市場,而美國「頁岩氣油革命」恰在此時又攪動了全球能源格局,這為中俄能源合作帶來了巨大契機。因為美國天然氣產量不斷提高,拉低俄天然氣價格,使得阻礙中俄天然氣合作的關鍵問題得以迎刃而解決。

  中俄能源合作,比起東線計劃,西線的阿爾泰項目更具戰略意義。首先,在西線的阿爾泰管道完成後,西線管道將運送西西伯利亞開採的天然氣進入中國新疆,東線管道則經俄遠東地區輸送到中國東北地區,兩線合併貫穿了整個中國大陸地區,其中還包括了人口最稠密的上海和廣東。這意味著俄羅斯將每年供給中國680億立方米天然氣,超過了其對德國每年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給。到那時,中國將成為俄羅斯名符其實的最大天然氣客戶。其次,如果算上船運運輸量,西線天然氣輸出量幾乎是東線的3倍之多。這兩個龐大的管道項目不僅對俄中兩國帶來好處,還將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它就像是兩個能源鉗子一樣,讓俄羅斯呈「熊抱」中國的態勢,助力其成為世界最大經濟的同時也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一個長期的立足點。此外,由於地球東西的地緣關係,這兩大項目也抑制了美國成為亞洲液態天然氣主要出口商的野心,因為這不僅使得美國的液態天然氣在中國市場無法現實達成,使得美國無法與亞洲的其他天然氣供應商卡達和澳大利亞展開正面競爭。

  短期看,搭上中國這個能源消費國第一航空母艦,克里姆林宮從此不再懼怕歐美的國際制裁了,美國意欲孤立普京的計劃也大打折扣。從更長遠戰略的角度看,中俄能源合作意味著亞太地區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新的權力結構,讓中國不再懼怕被美國及其盟友包圍遏制,使其更加自信。有了俄羅斯這個支點,解決與日本的歷史遺留問題更加方便,加上日本與俄羅斯也存在領土爭端問題,這會驅使東京更進一步向華盛頓靠攏。還有最最關鍵的是,俄羅斯避免了蘇聯一樣能源斷糧的「死結」,如此一來,美國就徹底被拉進了亞太地區權力之爭的全球能源漩渦。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美國政府可能會想方設法打斷中俄能源框架協議的順利進行。預計美國的關鍵應對策略是從「錢」入手,因為項目負責方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最大的弱點在於融資,該公司每年開支高達250億美元,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和歐美製裁俄羅斯的影響,該公司也陷入了資金運轉困難問題。這家公司修建「西伯利亞力量」管道至少需要210億美元,阿爾泰管道的預計費用也高達150億美元,且工程經過蒙古國時成本會進一步提高。這些項目大部分需要國際銀行貸款才能順利修建。然而,國際油價下滑至四年來新低和盧布跌跌不休都讓俄羅斯身陷囹圄、舉步維艱。如果美國向國際貸款機構施壓,要求停止對俄的資助,並不讓北美的原油進入市場支撐兩位數價格的油價,那麼俄羅斯的亞太計劃就會被牽制。問題在於:美國現在有精力這樣做嗎?既要打擊中東伊斯蘭國恐怖組織,還要防治埃博拉病毒,奧巴馬政府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再布局石油氣能源來「平衡」亞洲?

  (4)中國獲益最大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約60%的石油需求依靠進口。據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稱,如果油價持續下跌,到今年年底,中國將省下高達300億美元。過去幾個月,國際油價驟然大跌,較之六月的最高值,跌幅超過40%。

  近年來一直利潤豐厚的能源生產商,如今處境不妙。11月27日,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不減產,令能源生產商改善處境的希望灰飛煙滅。歐佩克不減產的消息一出,市場大為緊張,布倫特原油的價格應聲大跌。自那以來,布倫特原油的價格已小幅反彈至每桶約71.58美元、60美元、到12月15日已經跌至55美元左右一桶,但仍遠低於今年早些時候每桶約107美元的高位。意料之中的是,油價大跌有人獲益有人遭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消費大國,約超過60%的石油需求依靠進口。因此,油價下跌會降低中國經濟的總體負擔,使工廠生產及最終產品的成本下降。據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稱,如果油價持續下跌,到今年年底,中國將省下高達300億美元。這些錢可用於投資,幫助刺激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中國今年的GDP增長率預計約為7.3%,而2007年的最高點為14.2%。

  除中國外,油價下跌還對日本、印度、德國和法國等其它石油凈進口國的經濟起到提振作用。

  近期中美油品價格比較(表5):

  (5)最大輸家

  全球各地區原油開採成本的差異同樣讓美國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中東和俄羅斯的近岸石油外,美國中部和南部石油在29-35美元/桶比較(表6):

  與之相反的是石油出口大國俄羅斯(原全球第一能源大國)。近100年來,石油銷售一直在俄羅斯GDP及出口中佔有極大比重。因此,俄羅斯盧布的穩定性,與能源價格息息相關。盧布在12月15日跌至歷史新低,本月內貶值15%,盧布兌美元的匯率達到跨越式的60、80:1。2014年1月份與12月份之比,盧布幣值縮水超過了60%。

  油價下跌不僅削弱了俄羅斯的消費力,也增加了俄羅斯平衡國家預算的艱難度。俄羅斯所做的政府稅收預算,是基於石油價格為每桶100美元,如今的油價將顯著改變俄羅斯的財政計劃。

  奈及利亞和委內瑞拉等其它石油凈出口國,境況與俄羅斯類似。

  12月2日,據英國《金融時報》《俄放棄南溪輸氣管道震驚東歐》一文報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周一表示,俄羅斯將停止建設「南溪」(South Stream)天然氣管道。莫斯科方面曾一直指望依靠這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項目,鞏固其在歐洲東南部的影響力。東歐國家對俄羅斯決定放棄穿越黑海進入歐洲的500億美元「南溪」(South Stream)天然氣管道項目表示震驚和氣憤。一些參與該項目的公司股價跳水。囿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拒絕給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豁免權,把這一項目視為俄羅斯可能藉以對歐洲東南部實現經濟控制的另一個項目。Gazprom需要取得豁免權,才能開足馬力運行該天然氣管道。普京表示,沒有豁免權,俄羅斯將研究建立一個經土耳其通往南歐的天然氣管道樞紐。這正是俄羅斯與土耳其周一所簽訂諒解備忘錄的主題。在普京做出上述表示的當日,油價持續下跌導致盧布兌美元匯率暴跌。

  (Ⅴ)、石油新悖論

  (凸)俄羅斯有歷史死結?

  當地時間11月24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一個國際金融和經濟論壇上,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Anton Siluanov)表示,油價下跌每年給俄羅斯造成的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而西方制裁也對該國經濟造成的損失為400億美元。兩項疊加俄羅斯2014年度流失1400億美元。

  歸根到底,資本外流造成的投資不振和外國貸款下滑是主要原因。西盧阿諾夫說,「當人們問我——你是財政部長,盧布匯率要跌成什麼樣?我幾乎無法回答」,因為這裡面有很多因素,「看看石油價格,盧布的走勢將取決於他們」。他的呼聲似是在向石油界的「小夥伴」隔空求救。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石油價格直線下降,至11月下跌逾三分之一,達四年低點。

  與此同時,盧布兌美元匯率今年已下跌近30%。為防止俄羅斯貨幣急劇惡化,盧布基準利率已經上升至9.25%最高,自10月份起俄羅斯中央銀行為支持盧布已耗費每月約80億美元。本月早些時候該行表示,將會「有限度地」進行干預。西盧阿諾夫發表講話當天,有報告建議,俄羅斯應該每日削減石油產量30萬桶,以維繫和穩定石油價格。

  11月27日,歐佩克(Opec)成員國將在維也納會晤,不斷跌破心理關口的油價將是重要議題。伊朗、利比亞和委內瑞拉敦促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同意降低產量,但達成共識仍有難度。例如,科威特已經表示,不太可能減產。

  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國際能源機構(IEA)專家稱,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需求下降和美國石油產量上升,將導致至明年初的石油價格仍徘徊在低位。作為歐佩克內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對減產的態度仍不明朗。瑞士諮詢公司Petromatrix的分析師奧利維爾·雅各布表示,沙特的態度將受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核計劃談判延期的影響,這一談判24日結束時被推遲到明年夏天。俄羅斯能源部長亞力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上周說,莫斯科正在考慮削減石油產量,但據稱尚未獲得普京首肯。

  (凹)石油陰謀論?

  11月28日,國際油價再次受到重挫下跌,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收盤暴跌10.23%,創下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的新低。近一段時間以來,用「跌跌不休」來形容國際油價可謂是再恰當不過了。那麼自今年6月份以來,全球油價跌幅超過了30%,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有兩個:一個是全球原油產量充裕,特別是頁岩油的開放讓包括美國在內的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大幅提升;另一個是全球經濟疲軟、導致原油需求增速放緩、創下新低。

  不過,面對這兩種情況,石油輸出國組織一改絕對維護石油價格的常態:歐派克卻決定保持產量、不減產。一邊是暴跌,一邊卻是繼續觀望,石油輸出國組織究竟在等待什麼?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又會給哪些國家帶來影響?未來,油價還會怎樣一個下探、走低法?

  2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作出不減產決定之後,國際油價在28號一瀉千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7.54美元,收於每桶66.15美元,跌幅為10.2%。創下62個月以來的新低。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當日表示:決定維持3000萬桶的日產量,我們還要再觀察一下市場,對這3000萬桶的產量究竟有什麼反應,我們將視情況作出後續反應。

  有分析認為,歐佩克此舉是放任油價下跌,是斷臂以市場保求生。但實際上,歐佩克內部對不減產的決定並非一致擁護。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說:雖然現在我們沒能實現回復油價,但我們將會繼續努力,直到油價回到它應有的價格,也就是每桶一百美元左右。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表示,不排除這是針對俄羅斯的一場「政治陰謀」說。

  所謂石油「陰謀論」:(a)人們自然想起20世紀全球最大事件——全球第一大國蘇聯在一夜之間轟然倒掉,大家會自然聯想到:當時蘇聯因財政虧空、無力繼續而全盤解體。所以,作為一個多世紀的全球第一能源國,一開始囿全球石油降價而致蘇聯沒有財政收、致蘇聯全面解體,這是第一「陰謀論」的起源。(b)再一個「陰謀論」是去年在敘利亞問題上,當時沙特要求美國出兵干預敘利亞,但在聯合國表決會議上因俄羅斯反對而使武力干預敘利亞成泡影,沙特欲致俄羅斯經濟置於死地而後快。(c)由於葉岩氣、頁岩油革命性巨大成功,美國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新科狀元的第一能源大國,沙特想借這個機會打擊美國的頁岩氣革命,以保持原有的全球能源市場格局。這就是:誰減產石油,就等於退出石油原有格局的全球大市場,全球石油產量已大於2/3,以洗牌重建全球石油市場新格局。

  蘇聯栽倒在石油上,俄羅斯再步後塵……

  對俄羅斯來講、最最慘痛的是:能源是敗國、能源也興國,是一個世紀以來也一直沒有擺脫、改變能源給俄羅斯帶來的歷史「魔咒」和興衰。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國際油價下跌的背後是一系列國家政策,石油價格不是以市場為基準,而是摻雜了很多國家的政治因素。不過普京表示,由於主要石油出口國都是按照80-95美元的油價制定預算,所以石油價格下跌也會讓製造陰謀的人也受到損失。

  據經濟學家判斷:全球石油產量已經過剩3/4或4/5。今年以來,6月份開始油價下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下發生裂變、以及產量嚴重過剩。如果說沙特、俄羅斯聯手,決心是打壓美國、美國是完全可以承受這種全球石油市場的這一番重新洗牌、程序構建石油市場競爭新規則的。那麼,國際油價依然還有下跌——只要全球石油不崩潰、沒有重新洗牌,那麼石油生產國為石油而戰就要一直繼續下去……

  如果說全球問題、非常規油氣的價格無法突破,那麼價格能夠低於非常規油、氣的成本,這一段時間非常規油氣的開發就可能會遲緩。從價格來說,油砂開採大概90美金,頁岩油氣的開採大概需要70美金,它在60美金的時候,油砂或者深海油氣、頁岩油氣的開發可能都無利可圖了,堅持一段時間這些企業可能就不能繼續融到資金。所以對於俄羅斯也好、沙特也好,定一個相對比較低的目標,比如說六十美金,堅持一段時間可能他們就會達到目的。

  至於沙特、俄羅斯產油成本依然足以和美國硬對抗,這輪價格大戰,最慘的恐怕將是高成本的產油國,比如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的成本是比較高的,需要對地下進行加溫才能夠把油采出來,所以成本一直是居高不下。再加上委內瑞拉的創新能力很弱,另外要大量投入到社會福利上去,所以很可能最終導致巴塞羅下台。

  油價下跌對中國的影響如何?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從油價下跌中獲益,其中以GDP的2.5%進口石油的中國也是一個主要的受惠國。對此國際公認:國際油價走低對中國利遠遠大於弊。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國,進口率已經到了60%,低油價實際上對致中國有三個窗口已經開啟:一個就是可以用同樣低價格進口更多的石油,事實上中國還可以適當進行調整,想低油價時期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儲備可以調整;因為石油儲備市場有戰略儲備;還有就是商業儲備。最大問題還有一個資源儲備,中國已經有商業儲備和戰略儲備,實際上低油價中國應該考慮一個商業儲備,另一個問題是可以在多元方面考慮市場(比如除國家儲備之外),這樣中國的空間就會更大、更廣闊、更有實際應用價值。

  (O)永遠沒有結束:

  (A)、盧布崩盤對中國及全球的影響

  到12月20日,盧布基準利率達到17%,已經處在事實上崩盤的狀態,如果不出意外到2015年還有10天時間,盧布基準利率很有可能超過20%崩盤……崩盤就是基準利率無法控制。有經濟學家斷言:普京政府已經無力掌控全球石油價暴跌而致使俄羅斯財政虧空,且這種局面已經「溫水煮青蛙」的延綿了5個多月,到來年1-3月份到達頂值(油價每桶70—50美元為基數,則整個過程約為7-10個月周期),俄羅斯危機則比1998年那次金融危機更為嚴酷而橫空出世,這次潰爛的是為俄羅斯國家提供財政資源超60%的能源油、氣、電等實體產業(註:這次油價暴跌,而美國、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天然氣業由於運輸制約還未發力)。

  截至2014年11月28日,俄羅斯的官方外匯儲備高達4205億美元。但值得指出的是,這些儲備中一半以上流動性不好、甚至沒有流動性。正如結構透析所指,這些儲備中有450億美元是黃金儲備,還有1720億美元屬於兩隻主權財富基金,而這兩隻基金由財政部管理。事實上,俄羅斯有效外匯儲備實際只有2030億美元,考慮到俄羅斯經濟部預計2014年將有1250億美元資本凈流出,外匯儲備將更加雪上加霜。按國際油價平均每桶50美元計算,若盧布貶值20%、通脹超過10%,那麼2030億美元頂多夠6-8個月就消耗遺盡(見表7)。

  包括美國在內的拉美國家正在全力開動石油生產機器,力求在國際石油市場佔有、或能擁有更大的份額,特別是後起的巴西、墨西哥及非洲新興石油國家要取得以前不屬於自己的國際石油市場。

  普京政府在2015年年初之際,將短缺1500-2000億美元來應對這次危機。美國、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不會提供俄羅斯提供這筆救難資金,除非俄羅斯吐出克里米亞。在今日全球,中國是唯一可能、有能力救助俄羅斯的國家,但由於歷史上「地緣政治」與中國領土的「死結」,讓中國坦坦蕩蕩拿出2000億美元血汗錢去拯救俄羅斯危難,很顯然於會被13億中國國民、美歐等詬病、也會被國際輿論淹死,為全球各主流國家所不齒,美歐就是以這次石油危機致當今最霸道普京下台走人而後快。

  有國際著名智庫建議:中國可以將2014年5月22日簽訂的「中俄油氣簽署4000億美元天然氣供應協議」——因為此合同為全球石油最高價時期所簽,可以打折半價、提前付款一半予2000億美元來繼續履約完成中俄此協定為契機,但要讓國際最著名商務公司來談判斡旋,中國政府在後台等待就是,然後簽訂補充協議。中國總理李克強12月14日在盧布崩盤之際簽約哈薩克140億美元貿易合作大單,風險極高,因為哈薩克是俄羅斯最大兄弟的一員,也是盧布體系最大的夥伴關係之一。得不到外來資本援助,那麼俄羅斯只能將外匯儲備拼光再說,若油價繼續向下、油價50美元每桶再延續到來年一月底,俄羅斯能夠流動的外匯則會耗盡……剩下只有俄羅斯對世美歐最大的政治籌碼——普京辭職……

  還有,中國與「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剛剛建成不久,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也簽署其他的貨幣互換協議,那麼一旦俄羅斯提出請求,希望通過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活其他方式得到救援。中國救還是不救?——如果救,數百億美元的的救助成本未來能否收回尚且不談,杯水車薪能否發揮救助效果也值得戰略考量。如果不救,金磚合作的積極性將會大打折扣,短期內甚至會擱淺「金磚合作」停滯,而未來從冷卻到重啟的過程將可能是困難而更加漫長的。救或不救,成了擺在中國面前的兩難選擇。

  經濟學家認為,油價暴跌導致俄羅斯盧布匯率跌至創紀錄水平,更多俄羅斯企業債務違約勢不可擋、無法避免。俄羅斯第三大黃金生產商Petropavlovsk 本月稍早便與多數投資者就一份援救計劃達成協議,包括將發行股票和債券融資3.35億美元,目的在於降低債務負擔。俄羅斯是一個高度能源大國,人民生活必需品吃穿衣行需求仰仗外來。

  俄羅斯盧布保衛戰表(7):

  如今的情形,是讓1998年俄羅斯爆發的金融危機——債務違約記憶重現、甚至遠非今比。前次是貨幣關聯的債務無法履約,而這次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流動性空前緊縮,致俄羅斯國民經濟生產因貨幣貶值、成本高企、貨幣匱乏——流而不動,陷入盧布貨幣20多年至今俄羅斯的谷底。

  作為與俄羅斯有著緊密經貿聯繫的中國,其處境也受到關注。10月13日,中俄兩國央行剛剛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1500億人民幣,儘管對俄羅斯很需要,但只是杯水車薪。在人民幣與盧布實現直兌的情況下,盧布走勢嚴重下跌,根源不利於中國對俄出口的增長。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到2013年末,中俄貿易額達到8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1%,中國成為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國。

  到2014年末,機電產品佔中國對俄出口的六至七成,而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八成以上為石油、天然氣和原材料,這些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計價,因此不會受到盧布貶值太大的影響。

  現實而言,盧布貶值對中俄之間的能源貿易影響不大,因為都是美元結算,然而對以盧布計價的中俄民間經貿影響很大。中國對俄羅斯出口除了商品,很大部分提供工程、技術、服務,在當地以盧布銷售結算,收入必須換算成美元匯回國。換算後大幅縮水,企業沒有利潤,會逐步減少貿易投資活動,預計今年中俄經貿總量下降。中國電子產品聯想、華為、中興等不得不連續提高在俄的商品售價以抵抗通脹,中石油海外工程人員工資收入縮水,公司開始考慮撤回部分人員。此外,中俄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這部分不涉及匯率換算,主要是貨幣使用的配額問題,因此對中國影響不會太大。盧布崩盤,相對影響數字最大的是中國,但由於俄羅斯是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數字相對在俄羅斯貿易國家中較大,卻在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排名最小,對中國影響相對較小。

  若盧布崩盤,對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土庫曼等原蘇聯加盟國影響巨大。對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印度等影響也不可小視。

  對歐洲有短期能源石油、氣供應的致命短板,但通過不長時間將很快得到改善。

  盧布超級震蕩,為中國通往歐洲的「絲路經濟帶」戰略蒙上了難以施展的最大陰影;也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深化推進留下難以規避的歷史「節點」。

  16日,白宮發言人喬希-厄尼斯特(Josh Earnest)例行新聞發布會稱,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簽署一項國會提議通過的法案,其內容是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主要是針對俄羅斯國防公司。另外,奧巴馬直屬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賈森-費曼(Jason Furman)則表示,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問題是其「自己造成的」,並表示美國經濟不會受到影響。

  同是16日,有媒體在接受美歐高端採訪時一致表示:俄羅斯央行對於目前的狀況完全無能為力。俄羅斯想要解決困局唯一可以指望的人就是總統普京。儘管他可能無法讓油價止跌,但如果他在烏克蘭局勢、克里米亞問題上選擇讓步的話,西方國家會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將會幫助經濟企穩。但目前來看,以普京的政治強勢還看不出有民意大幅度下跌到危機走人。普京則表示,有些人要對盧布的下跌負責。他說,俄羅斯政府知道投機者是誰,也知道我們可以使用什麼工具來影響他們。現在是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了(見2014年12月17日CCTV《石油暴跌盧布崩盤 普京如何拯救俄羅斯經濟?》報道)。且看俄羅斯的下一步有什麼出手、那些動作?

  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晨、中國北京時間17日,美國務卿克里當日喊話表示,俄羅斯最近幾天在降低烏克蘭緊張局勢方面採取了一些建設性步驟,如果保持這種做法,華盛頓有可能結束對俄制裁。克里在倫敦講話時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繼續採取措施緩和緊張局面並遵守停火協議承諾來結束烏克蘭衝突,則美國與歐洲可能在幾天或幾周之內取消制裁。「這些制裁可能在幾周或幾天內取消,就看普京總統做何選擇了」。克里還說,「這些制裁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恢復各國之間打交道的國際規範,」以確保邊境、主權與權利得到尊重。

  當日在華盛頓,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Josh Earnest)表示,預計奧巴馬總統將在本周簽署授權對俄羅斯進行新制裁的法案。13日國會通過的議案尋求向普京施壓,授權對俄羅斯武器公司和高科技石油項目投資者進行制裁,並對烏克蘭政府提供軍事援助。奧巴馬將必須綜合政治、經濟和其他因素考量,決定是否實行新的制裁。他之前表示,不希望在沒有歐洲夥伴國參與的情況下獨自實施新的制裁。

  有觀點認為:只要普京請求中國援救,那麼中國黨政一定會出手相救……這問題:(1)是、需要多少錢可以救俄羅斯於轉危為安?這取決於全球油價跌到何種程度、下跌周期有多長時間;這(2)是、會否把中國拖下水?若是全球油價40美元每桶、延續1-2年時間,那麼7000-10000億美元填進去也可能是杯水車薪;這(3)、俄羅斯會否改變烏克蘭政策?歐美會否繼續制裁俄羅斯、又要延續多久?(4)、油價高、油價低對中國都是一把「雙刃劍」:油價越低,中國對俄羅斯援助的砝碼就越高;油價越高,對中國未來經濟運行的成本就更高。(5)、援助了俄羅斯,將激起美歐等發達國家的公憤,就等於中國倒向俄羅斯,對中國參與全球化將結成一個「死疙瘩」。

  據12月17日路透社中文網《壓裂法顛覆油市生態 油價下看40美元》一文報道,知名能源經濟學家Philip K. Verleger爆料,到明年年底時,國際油價可能低至每桶40美元。Verleger以個人電腦問世,來比喻美國壓裂採油技術革命的重大衝擊。「我們預測低價將延續很長一段時期,因為壓裂技術已經改變油氣生產而爆發技術革命,致原油生產成本天量下降」Verleger在一篇每周客戶報告中寫道。他根據全球商用石油儲量及消耗發展,而做出一個未來油價預測模型,這個模型預測油價將穩定下跌,到明年年底時跌至每桶40美元。這又是俄羅斯等石油依賴國的一個超級噩耗,不過也是百年來全球油價的一個常規中間偏高些水平的歷史再現(見本文表(3)百年數據)。

  (B)、全球原油價格2015新局勢

  到2014年11月27日,石油生產國一直翹楚的石油減產未有任何共識……於是人們都想台頭望一眼懸崖外,然後下結論說谷底其實就在下面不遠處。石油間隔支撐——也許很簡單:供應中斷(近來有所減少)可能因政治緊張而再度增加。也許80美元或70、還是50美元,是資本願意繼續為美國頁岩油田(石油市場上邊際供應的來源)的擴張提供資金的最低價格?或許谷底價格(也)可能是歐佩克(Opec)產油國平衡公共支出和財政收入的最低價格?根據2003年以來,油價不斷上揚,尤其進入2007年後,上漲更加迅猛,布倫特原油價格從2007年1月49.95美元到2008年7月的價格最高點143.95美元,每桶上漲了近100美元,漲幅為200%。隨後幾個月的時間,油價急劇下跌,到2008年12月底又跌破40美元。12月14日,阿聯酋官方稱,即使油價跌至40美元/桶,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也不會改變此前做出的不減產決定。同日,美國國會一致通過法案,決定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併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在此背景下,俄羅斯最悲觀的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盧布匯率可能跌至1美元兌100盧布!

  據高盛最新分析報告認為:美國頁岩油將取代OPEC成為真正的油價市場價格「調節者」。以沙特為首的OPEC目前無法採取減產措施以提振油價,因為美國方面的產能已經足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需求減弱十分明顯。目前美國頁岩油閑置產能(30天內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達到的產量)為500萬桶/日,遠超沙特150萬桶/日的產能。如果沙特減產,那麼其結果只是美國進一步擴大產能,而油價將維持不變,沙特的利潤和市場則將進一步萎縮。這就是全球第一石油生產大國與老二的全球市場現狀。

  有分析認為,「原油世界定價權的轉移其實早已經出現,而轉折點則是美國大幅減少從西非國家的石油進口、美國國內又大幅擴張產量」。《原油101》作者Money.net的CEO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油價可能會跌破70美元/桶」。如果美國產能保持旺盛生產而OPEC維持供給的話,油價則將維持現狀在低位。而一旦OPEC選擇減產,那麼就意味著美國搶佔定價石油、全球市場則成為難以改變既成事實」。若是美國與OPEC都不退讓,油價將繼續向下,全球原油市場將重新洗牌,將致單一產油國踢出市場,因為單一能源油氣生產國沒有儲備美元、黃金可以更多消耗補貼油價。

  根據英國BP的2013年能源業年度統計數據顯示,每桶降價40美元使得生產商現金流減少約1.3萬億(兆)美元,或相當於全球名義GDP的1.7%。看這數據這好象對全球經濟向前進是在大助力。但並非所有油價下跌的節約效應都能盡數傳導。首先,對全球原油產出的三分之一而言,其生產和配銷都在同一國內完成,所以其轉移效應並不會那麼明顯。油價下跌恐怕不會對全球全國GDP成長率帶來太大影響,因為消費者——老百姓所得到的好處或多或少將被生產商的損失所抵銷。

  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的原油產出是屬於跨區域消費。以BP的數據來看,油價每桶下跌40%美元,以65美元每桶計算,全球跨區域支付將減少8000億美元左右(2013年全球GDP總值為71萬億美元,此數據來自世界銀行2014年年報),相當於全球GDP的1.1%。最大的贏家是歐洲,可以節省1450億美元,美國則可以省下950億美元,中國省下920億。主要輸家為中東地區(歐佩克成員國)及前蘇聯國家,將分別減少2,680億美元及1,240億美元的收入。然而全球消費和投資的變化幅度將小於8000億美元。對於石油出口國而言,有很大部分的原油銷售收入一直是用於儲蓄而不是支出。原油產生的現金收入往往會借貸給進口國,或在進口國進行投資,這將推升進口國資產價格,並帶動當地消費。油價下跌首先將會降低這部分資金流動。

  這就全球石油進口國而言,並非所有油價下跌所帶來的財富都會花在其他替代消費財(消費品)上。油價下跌所釋出的資金有很大部分將會用於還債,或者是推高金融資產(如股市)價格。在最為發達的原油進口經濟體中,油價下跌的收益用於財務目的的比重可能會特別高,這些經濟體幾乎全都有老齡化及財務槓桿過高的老問題。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幫助有多大?遺憾的是,無法取得原油出口國資金外流的確切數據,同時也無法預測進口國的消費者行為。對於全球多數大型原油進口國而言,油價下跌的紅利可能不多,遠不到其GDP的1%。而且這隻會發生一次性效應。唯有油價在2015年續跌,這種效應才會重演。

  近100年以來(見本文表(3)),全球油價的80%以上時間段都維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下,那麼超過50美元每桶、100美元每桶,為什麼只有十年時間?這次石油價暴跌之後又能維持一個什麼樣的全球平台?是100美元、80美元、50美元、40美元?還是什麼?這隻能讓全球人們拭目以待。

  從以上戰略分析可知,全球產油國產能過剩,加上第一能源大國改朝換代,再加上石油氣技術革命的顛覆性突破,促成了這一輪全球石油價格暴跌。但關鍵是,在石油生產國中還沒有被全球石油市場擠出去之前,你願意動用多少美元去支撐石油生產、將外匯儲備填進去嗎?到底你能延續多長時間、能堅持延續多久:短期8-12個月,80美元每桶,大多數石油生產國都可以撐下去;中期13-24個月,將是一些石油生產國「火上澆油」燒盡外匯儲備、油價是每桶70—50美元;長期36個月以上,若是每桶75美元上下波瀾起伏,那麼將致全球現在石油生產國重新洗牌、情況超級惡化、石油危機爆發……「溫水煮青蛙」將改變全球性石油生產國的大環境?

  (鞏勝利,《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推薦閱讀:

【轉載】「黑金」:黑社會「綁架」台灣政治
美國各大主要電視台與主要報刊的政治傾向是怎樣的?
如何看待西方人權組織反對布基尼禁令?
左圈和右圈分別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思想?他們為啥老掐架?還有他們常用的詞都有什麼意思?
對於isis:法國發生大規模isis恐怖襲擊後,我們要對他們持什麼樣的態度?難道要去拿教義感化他們嗎?

TAG:戰爭 | 政治 | 石油 | 競爭 | 裂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