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太煩人了!這些知識都不了解,還想做女神?
本文專家:郭曉強,博士、生命科學領域科普作家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了!女同胞們是不是都開開心心的過節去了?
平時女性朋友們都深受「大姨媽」的困擾,「大姨媽」太煩人了!今天,我們有必要清楚的認識一下它了。即使過了今天,也不要停止對女性朋友的關愛呦!
你了解「大姨媽」嗎?
月經為啥叫「大姨媽」?
傳言,一個小女孩初來月經時,忽然看見下體一攤血,先納悶一聲「咦(姨)」,後緊張大叫一聲「媽」,從此月經就有了一個江湖別名「大姨媽」。
「初潮」
大姨媽首次到來被稱為「初潮」,以前初潮年齡一般在12到15歲之間,隨著社會發展,近些年這一時間明顯提前。
月經周期
青春期女性的月經周期較不規律,跨度可從21天到45天,成年女性則比較穩定,平均28天。
大姨媽往往會伴隨女性30多年時間,一般到50歲左右消失,稱為「絕經期」。當然,妊娠期和哺乳初期也會暫時告別大姨媽。
大姨媽現象主要在人、猿和猴等高級靈長類生物中存在,當然其他個別生物,如蝙蝠等也出現。
「大姨媽」是咋來的?
大姨媽周期到來(月經期)形成的原因在於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
初期子宮內膜開始增厚(類似於為將來胚胎髮育提供裝修服務),並為胚胎植入準備好豐富的營養物質。
每個月經期的中間(大約第14天)機體排出一枚卵子(偶爾也有2到多枚),它在急切等待另一半精子的到來,如果精子到來融合形成受精卵,此時子宮內膜成為胚胎進一步發育的溫床。
而如果這個周期內精卵未結合,則子宮內膜脫落並排出從而出現大姨媽。
等這次大姨媽排除完畢後開始新一輪周期,周而復始,就成為伴隨女性30多年的生理現象。
關於靈長類生物緣何把子宮內膜部分營養物質排出體外,而不完全吸收重新利用的原因目前學界尚無統一認識。
部分學者認為這是一個巨大浪費,不利於物種的繁衍(畢竟大多數動物都不存在大姨媽)。
而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損失營養成分同時也有利於有害物質的排出,整體而言是有利於生命的生生不息。
為啥來個「大姨媽」就死去活來的?
大姨媽的到來總會為女性帶來諸多不便,出現乏力、情緒煩躁、腰疼腹疼等各種癥狀。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是心理層面
心理層面上,女孩子會對這種不速之客的定期到來產生焦慮和恐懼(題外話,有時候不來可能更恐懼)。
二是生理層面
由於隱私原因和相關生理知識缺乏,那麼對「大姨媽」這種神秘現象的處理會更加無助。
因此,部分女孩在大姨媽到來前常常出現手足無措、情緒低落、暴躁易怒甚至更嚴重的行為異常,這種現象被稱為「經期前綜合征」。癥狀輕者可自行解決,嚴重者則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
為什麼會痛經?
另外,不得不提,很多女性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在痛經中度過。來「大姨媽」已經夠煩惱的了,再加上痛經,真的是難以形容。
痛經發生原因在於機體為了將脫落的子宮內膜殘骸順利排出體外而釋放前列腺素進一步通過刺激子宮收縮實現,而恰恰正是這些大量前列腺素導致了痛經發生。
有沒有辦法緩解痛經呢?
不同女性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痛經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減輕疼痛的策略也存在不同。
加強鍛煉
輕度痛經一般可自行處理,最常用策略是加強定期鍛煉,保持血液暢通。
腹部熱敷
或者給與腹部熱敷,通過促進血液循環而緩解疼痛。
藥物止痛
也可以適當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來實現。對於嚴重痛經,就需要到專業診所或醫院進行正規治療了。
目前臨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和激素類避孕藥。實際生活中,許多女生為了特定原因(如升學、比賽等)需要推遲月經的到來,她們往往也採用口服避孕藥的策略來實現。
注意!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方案。
那麼,男性是否有「大姨夫」?
既然女性有生理周期「大姨媽」,那麼,男性是否有「大姨夫」呢?真是激發了各種好奇心啊!
有時候在也存在「大姨夫」一說,部分熱帶國家的男性偶爾也會出現尿液帶血,但實際上它不是生理現象,而是寄生蟲感染的結果,所以說這個「大姨夫」名不副實。
推薦閱讀:
※再見了,姨媽君~
※大姨媽除了流出身體還會去哪裡?
※你真的挑對姨媽巾了嗎?
※大姨媽要來的女人惹不起?還不快教她調理秘方
※姨媽讓愛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