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走疾病,吃來健康,會吃才健康
06-30
《孔令謙談:會吃才健康》講的是中醫飲食養生,包括中醫飲食養生觀念、人群養生、四季養生、現代人典型體質養生等內容。陰陽失衡是百病之源,不管是體內五臟六腑的運化,還是食物、中藥四氣五味的辨證治療,都圍繞著陰陽平衡來進行。基本方法是辨證養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因人而異。生搬硬套是飲食養生的大忌。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然後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什麼東西要多吃,什麼東西要少吃;才能知道怎樣吃走疾病,吃來健康。吃,是一門大學問。常見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飲食不當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對,會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來健康。孔令謙談:會吃才健康內容簡介吃,是一門大學問。常見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飲食不當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對,會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來健康。本書講的是中醫飲食養生,包括中醫飲食養生觀念、人群養生、四季養生、現代人典型體質養生等內容。陰陽失衡是百病之源,不管是體內五臟六腑的運化,還是食物、中藥四氣五味的辨證治療,都圍繞著陰陽平衡來進行。基本方法是辨證養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因人而異。生搬硬套是飲食養生的大忌。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然後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什麼東西要多吃,什麼東西要少吃;才能知道怎樣吃走疾病,吃來健康。作者簡介孔令謙——孔子第76代傳人,京城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著名中醫孔少華之子,師從著名太極大師孫劍雲、田秀臣修習太極拳。中國傳統文化及中醫文化學者,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孔伯華養生醫館館長。孔伯華中醫世家醫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前言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周禮?天官》記載周朝時就已把宮廷醫生按醫療性質分為四種:疾醫、瘍醫、食醫、獸醫。隨著歷史的發展疾醫、瘍醫、獸醫大多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傳承,但民間正式就業的食醫大夫,在宋代以後就已絕跡。其學術思想只能從在歷史典籍和醫家著述中覓得蹤跡。食醫作為有中國特色的一種醫療形式在遠古年代產生,以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為體,以中國傳統醫學四氣五味、性味歸經學說為用,以葯食同源的理念為基礎,從中醫獨特的角度專門研究營養學和烹飪學,通過飲食療法為中華民族的健康服務。中國古代食醫研究飲食療法,從現有文獻方面考證,在周秦之間,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具有很豐富的經驗並得到了很普遍的應用。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身邊就曾有易牙、開方、豎刁為其營養飲食服務。《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收載365種藥物,其中藥用食物就達50種左右,包括米穀、蔬菜、蟲魚、禽、肉等食物葯,並記錄了這些藥物「輕身延年」的功效。《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特彆強調了藥物治療與食物治療相結合「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益精氣」,書中還記載了半夏秫米湯等六個葯膳用方。後來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社會的動蕩,人民生活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食醫學術自此在民間失傳。但在以帝王君主為代表的統治階層中,由於對健康長生的追求,食醫不僅有幸得以保存而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更加講求服餌的方法,連形式器皿都很考究,所謂「金漿玉液」、「列鼎而食」等等。而御用食醫也逐漸演變為了封建官僚成員,如光祿寺卿、光祿寺大夫即屬此類。食醫的理論技術是非常豐富多彩而獨特的,「五味相調」、「性味相勝」、「以類補類」、「所宜所忌」等理論不僅閃爍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而且正在被現代醫學逐步認識和接納,古今同理,萬法一如,中西合璧,相得益彰。食醫的最高處方配料原則是:「法無定法」、「因人而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是說,對象不同,宜採用不同方法區別對待;又因患者的生活環境有別,地域風土習慣攸分,氣候寒熱溫涼有異,應採用就地取材、因時取材的方式,靈活處置,而不是盲目地、籠統地機械套用。運用五味相調相勝、五味入五臟等原則,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靈活處方,既不機械,又切實際。還要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經濟負擔的能力,社會物質的充實與匱乏,陰陽虛實的需要,天時氣候的宜忌,精思熟慮,才能開出得當的食醫處方。這種「天、地、人合一」的理論模型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的,是食醫最精湛的立論,也是與近代營養學出發點不同之處。孔伯華中醫世家,在整理繼承前人醫學學術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數十年年臨床實際情況,提出了「陰虛、脾濕、肝熱」的現代都市人群體質學說。並廣徵博採,從傳統醫學典籍和各家專業著述中發掘要義,將歷史中僅供部分封建貴族小範圍使用的食醫療法整理成為適合現代人群體質特點的食療方法。今天我將前輩研究所得,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出來,希望廣大讀者都能對「食醫」原理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有一定了解,辨清個人體質,根據不同的體質按圖索驥選取適當的食療組方。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應該把食養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一種治療手段來運用。養治要分開,我們不主張非醫務人員運用養生方法替代藥物的治療,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正確看待養生與治病的關係。作者2009年10月目錄第一章:健康需要一點「吃」心.以吃治未病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最怕飲食不均衡,讓營養成了健康木桶最短板食養如太極,平衡為要義吃對性味能治百病汽車的油,人體的糧食,缺一頓都不行不吃肉,身體就會少點什麼水果蔬菜:大自然什麼時候給我,我就什麼時候吃別人能吃的,你不一定能吃吃對了是良藥,吃多了是毒藥第二章:三種人敲破醫生門:陰虛人、內熱人、脾濕人三種人的新「四害」:煙酒、熬夜、壓力、過飽肝氣不舒也會內熱傷陰飲食過渡傷脾生濕化熱養陰清熱除濕,讓你遠離現代病)第三章:陰虛人吃什麼,怎麼吃年紀大了,就會陰虛,這是自然規律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陰虛對抗陰虛的兩大法寶:生活自然,飲食要靜肝腎陰虛吃什麼肺陰虛吃什麼老年哮喘光治肺不行,還要養腎老年失眠原因多,遍尋不見因陰虛陰虛咳嗽用雪梨,痰濕咳嗽吃茯苓海鮮、水產,大多是滋陰佳品陰虛少吃辣,吃辣配魚不配肉第四章 內熱人吃什麼,怎麼吃陰陽不平衡,陰弱於陽,就是內熱讀懂自己的身體,才能有針對性地降火養生小兒咳嗽往往是內熱作祟內熱之人易感冒黛蛤散,兩味葯治好了皇貴妃的熱咳分清哪裡「上火」,教你怎樣「降火」第五章:脾濕人吃什麼,怎麼吃脾是物流公司,運輸出了問題就會脾濕預防脾濕不僅要健脾,還要養胃養肝脾濕和風邪是風濕的罪魁禍首喝對茶養生長壽,喝錯茶傷身生濕過量飲酒,酒在體內會形成痰濕四川人愛吃辣是為了除濕妙招教你健脾化濕第六章:順應四時食為養,違背自然食為傷春養肝,保衛陽氣第一戰養肝三要:心情好、睡眠好、飲食好小心風邪,避風如避劍春天吃什麼——種春天最佳食物春季養生食譜夏養心,防暑也要防貪涼莫要因暑貪涼,渴極更需慢飲夏天吃什麼——種夏天最佳食物夏季養生食譜秋養肺,飲食養生以潤肺、去燥為主肺是身體的空調,別讓秋燥傷害了它補水、泡澡、按摩,三招戰勝「秋老虎」飲食養生三步走:排毒、調腸胃、進補「秋凍」不僅是「凍」,更是「動」貼秋膘注意別貼出胃病來多喝水,補充膳食纖維,戰勝便秘秋天吃什麼——種秋天最佳食物秋季養生食譜冬養腎,藏陽氣保精氣養腎防老長壽冬寒傷身,三招戰勝寒邪冬季進補正當時,分清體質再進補…冬季進補不要過飽火鍋美味又滋補,吃好吃對才健康冬天吃什麼——種冬天最佳食物冬季養生食譜第七章:同氣相求,用食物補養五臟六腑吃補五臟,學手太極功夫五臟六腑的三個房間:上中下「三焦」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上焦調養要防氣候的風、寒、暑、濕、燥、火補上焦心肺多吃蔬菜、水果、花、葉類清淡食物肺如鍾,撞則鳴慢性咽炎可以吃肉嗎中焦調養要注意飲食的寒、熱、溫、涼補中焦脾胃,以通為主下焦調養主要是滋陰補腎便宜的海參、鮑魚殼滋補肝腎的效果和鮑魚一樣好第八章:以食物的偏性糾正身體的偏性青年人去火,老年人補陰,中年人兩手都要抓食物和葯的區別生薑既可單純調味,又可食補入葯小孩消化不良,用山楂配藥一支蓮藕的四重功效冬蟲夏草,價比黃金的普通中藥一筐紅肖梨治好絕症第九章:女性以血為本,避免形寒飲冷女性養生絕八字:憂思忿怒,形寒飲冷補血聖葯阿膠也不宜常吃女性水腫要補脾、肺、腎更年期不要亂服安眠藥對女性來說,最好的保養方法就是優質睡眠用豬肉、鴨肉就可自制高效膠原蛋白做月子不能學美國人孕期小心低熱殺手孕期最後三個月不要吃黃芪燉雞隻吃蔬菜,減了體重也減了健康第十章:中老年人養生,要固守精氣神固守精氣神,是健康長壽的秘訣養生貴在養心,過激情緒是健康的敵人人老先老腿,怎樣來養腿老人睡不好根本的解決辦法是養陰補陰、潤燥,解決老年便秘高血脂是一種濕邪吃肥藕解決老年高血壓節飲食,和喜怒,把中風的危險降到最小老年人感冒千萬莫忽視中醫治療糖尿病附錄一 養生太極附錄二 四季養生原則附錄三 五臟食補原則附錄四 《本草綱目》食療驗方第五章 脾濕人吃什麼,怎麼吃▲脾是物流公司,運輸出了問題就會生濕先解釋一個中醫上的概念,西醫說的心肝脾肺腎就是指我們身體里確實存在的真實器官,而中醫上的心肝脾肺腎是指功能系統。打個比方吧,西醫上的胃就是胃臟,脾就是脾臟;而中醫,凡是和吐相關的,都屬於胃功能,凡是和瀉相關的,都屬於脾功能,所以中醫說的脾,是指功能上的,不是單指脾臟。有個老中醫曾經接診過一個患者,號完脈後,老中醫說:「你這病,是脾濕引起的。」患者生氣地說:「你這大夫怎麼亂講,我的脾前兩年因為車禍給摘除了,怎麼可能脾濕。」其實,這個患者把器官上的脾和中醫講的脾給混為一談了,中醫講的脾,是功能性的,是運化水谷的功能,而不是指解剖學中的脾臟。只要是運化功能失調,都可以產生脾濕。可以這樣認為:胃是一個糧倉,而脾呢,就是一家物流運輸公司,主要的工作呢,就是將糧倉里的東西,合理地、適當地,有條不紊地輸送到需要的地方。濕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中醫上有痰濕、寒濕、濕熱。綜其根本,就是人體津液的代謝失常的一種病理產物。換句話說,就是該代謝出去的東西沒有代謝出去。為什麼沒有代謝出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飲食習慣上,你吃飯非常地快,就容易給你的消化帶來負擔。打個比方,我們現在每天工作八小時,這時候身體不會太累,但是你非要兩個鐘頭就把活幹完,身體自然受不了。人體在代謝的過程中,應該排出體外但是沒有排出體外的產物,我們就管它叫濕。除了快食不好以外,過飽也不好,比如你這個糧倉只能裝100噸貨物,物流公司每天的運輸量也就是100噸,結果你非給它裝200噸貨物。那你肯定運不了,那麼多餘的東西自然就積存在身體里形成濕。所以我們要預防脾胃疾病的飲食原則是:第一不要快食,第二不要過飽,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該注意。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不要貪涼,因為寒主凝滯,把你的運輸通道給堵塞了,自然會影響到運輸。中老年人暴飲暴食易中風根據我們醫館大夫的經驗,不少中老年人的腦血栓、腦出血都是在節假日暴飲暴食引起的。飲食過飽是引起腦中風的原因之一。明《四友齋叢說》說:「尊年之人不可頓飽,緣衰老人脾胃虛薄,不能消納」。所以,老年人在飲食上尤其要注意,飲食不要過快過飽,不要暴飲暴食。▲預防脾濕不僅要健脾,還要養胃養肝吐跟胃有關,瀉跟脾有關。中醫認為凡是表現為吐的,統統和胃相關;凡是表現為瀉的,統統和脾相關。脾濕,也會導致腹瀉,因為濕為陰邪,是要向下走的。這樣的腹瀉有時候並不一定是因為病菌,而是脾胃功能紊亂造成的,所以不應該一見腹瀉就使用抗生素。比如,一個小孩,先吃了一個熱漢堡,然後馬上吃了一根冰棍,於是腹瀉了。這個孩子患的病就是中醫上說的脾濕,就是一涼一熱打亂了脾胃的升降功能導致的,只要吃點調和脾胃的葯,平衡一下飲食就可以了。當然對於小兒腹瀉,尤其是嬰兒腹瀉,家長應該及時送孩子到醫院找醫生診治,因為小兒腹瀉容易引起脫水,還是有一定危險的,家長不要自作主張,耽誤了治療。脾和胃經常是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平時飲食不調,嚴重時「上吐下瀉」,說明脾胃都有問題。所以治療脾濕,健脾和養胃是分不開的。脾胃不和與肝胃不和中醫常把脾胃不和稱為肝胃不和,為什麼看似沒有什麼關係的肝會「摻和」到脾胃當中呢?這是因為肝主疏泄,要調理一身的氣機,也包括了脾胃之氣的升降。肝在中醫里五行屬木,脾在中醫里五行屬土,木克土,肝氣鬱滯就會侵犯到脾胃,引起脾胃方面的疾病。所以預防脾濕,平時少生氣,保持心境平和,養肝護肝也很重要。▲脾濕和風邪是風濕的罪魁禍首現代患風濕的人越來越多,歸根到底還是飲食結構的問題,經濟條件好、飲食觀念缺乏造成攝入過量,營養過剩;工作忙,人變懶缺乏運動,攝入和排出不成正比,攝入的多,排出的少,久而久之就形成「濕」,如果再外感風寒、風熱,就會形成風濕。比如我們說的風濕性關節炎等,天氣變化的時候,肢體腫脹疼痛,中醫上叫做痹證,痹證的形成是風、濕、寒、熱之邪糾結的結果。而其中最難對付的就是濕,濕為陰邪,性質黏膩,中醫上有個比喻叫「如油入面」,最難去除。濕邪和其他邪氣糾結在體內,時間長了都會化熱,形成濕熱。如果想清熱的話,就要用苦寒的葯,但是這類藥物可能會助長濕氣;如果要化濕,就要用溫燥的葯,而這類藥物又會助長熱邪。所以濕熱糾結,治療上就比較困難。要預防風濕,最根本的就是不要讓體內有濕邪停滯,這樣即使感受風寒、風熱之邪,也不會纏綿難愈。第六章 順應四時食為養,違背自然食為傷四時即四季,《黃帝內經》里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意思是說,智者的養生之道,最重要的是順應季節變化,迎合冷熱交替,只有這樣做,才不會被各種疾病困擾,才會長壽。中醫把人生病的原因歸結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外因正是指因為季節變化而產生的風、寒、暑、濕、燥、火幾大外界因素,人體正氣不利,就會被這些外界因素侵襲而生病。「順四時而適寒暑」,是中醫養生學裡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也可以說是防病、長壽的法寶。人體與外界環境相互感應,晝夜交替,四季輪轉……所以養生的重點也要根據外界變化而隨時做出調整。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正是中醫四季養生的一個基本原則。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春養肝,保衛陽氣第一戰《黃帝內經》里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天來時,冰雪消融,自然界陽氣生髮,萬物復甦。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養肝三要:心情好、睡眠好、飲食好春季人體新陳代謝與肝臟關係極大,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生髮的特點,以養肝為第一要務。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而生髮,但是如果肝氣生髮太過或是肝氣鬱結,都容易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心情好:慎激動,少爭執,莫驚亂中醫認為,肝屬木,與春季生髮之陽氣相應。如果不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情緒,肝氣抑鬱,則會生出許多疾病來。肝主驚,驚則氣亂。春季養肝要減少與他人不愉快的紛爭,盡量避免七情過於激動而影響情緒。要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培養些興趣愛好,對春季養肝頗有裨益。睡眠好:睡眠要充足,時間要規律,環境要安靜《黃帝內經》云:「人卧血歸於肝。」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大量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營養物質的代謝,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提高睡眠質量有助於春季養肝。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保證8小時的睡眠,60歲以上老年人應在7小時左右,8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要睡8~9小時,體弱多病者可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晚飯不要吃得過飽,睡前切勿飲濃茶及咖啡。睡前應用熱水洗腳,以幫助提高睡眠質量。睡姿講究「卧如弓」,以右側卧位為宜。保證安靜的睡眠環境,卧室內空氣保持新鮮,不在卧室擺放不利於睡眠和夜間耗氧量大的花草,溫度、濕度適宜,床鋪、被褥乾淨舒適,這些都有利於獲得優質的睡眠。飲食好:平補為主,少酸增甘,少油膩,忌生冷平補養肝,春季滋補以清平為主,適當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少酸增甘,忌吃油膩、生冷、黏硬食物,以免傷及肝脾。注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春季是吐故納新,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而適當運動則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中醫認為,肝主筋,堅持鍛煉能舒筋活絡,有益肝臟。可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舞劍、打球、郊遊和爬山等。▲小心風邪,避風如避劍風為春季的主氣,所以風邪致病雖然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多見於春季。風邪是中醫的主要病因之一,風邪致病有內風、外風之分,這裡我們說的風指的是外風。第七章 同氣相求,用食物補養五臟六腑中醫不難學,因為中醫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這麼一個成語,叫「五味雜陳」,用來形容各種滋味。而中醫正是將所有能夠入口的食物分成了酸辛苦甜咸五味,與五臟相對應,如酸入肝,苦入心等;為什麼說這個人心火太大要吃點苦呢,就是這個道理。民間有句俗話「吃什麼補什麼」,雖然這種觀念多少有些以偏概全,有些時候並不適用,但的確是一種樸素的中醫補養觀念——同氣相求。每種食物都有它的氣、味、色,與身體的五臟相對應,吃對了,就會對身體有補養作用。▲吃補五臟,學手太極功夫民以食為天,應該說,吃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從生吃到熟吃,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吃得合理到吃得科學。吃出健康、吃出美麗,飲食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呈多元化方向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食品更加極大豐富,使人眼花繚亂,這個好,那個棒;這個能吃,那個不能吃。因此有吃出病的,像脂肪肝、糖尿病等;也有減肥導致的在優質生活條件下的營養不良症等。這些無不與我們的日常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年練習太極拳時,老師曾說過,太極拳練好了,渾身上下無不太極。太極就是剛柔相濟,剛柔就是陰陽,我將其引申到吃,就是食物的寒熱溫涼,升降沉浮。因此,對於眼花繚亂的各類食品,以一顆平常心、太極法加以區別,一定會逐漸煉成一嘴無吃不太極的功夫。以食物之性補人體之偏寒、涼、平、溫、熱即食物的五性。五性的分類,可以讓你更明顯地針對自己的體質來選擇食用不同品性的食物。如果你屬於寒性體質,就不適合吃太多寒性的食物,否則只會「雪上加霜」,導致身體不適,陰陽均衡的關係更加傾斜,也違背了健康養生的本意,這在太極中叫立身中正,陰陽互濟。A 寒、涼性食物可以起到清熱去火、潤肺除燥的功效,食用後會使人體的能量代謝率降低,促進熱量下降。適合熱性體質及熱性癥狀者食用。B 溫、熱性食物可以祛寒補虛、消除寒證,增加人體熱量,促進人體的能量代謝。適合寒性體質、寒性癥狀者食用。C 平性食物能夠開胃健脾、補虛強腎,並且易於消化,適合任何體質的人食用,身強體健者還可長期食用。熱性食物升,寒性食物降,一起維護身體的陰陽平衡在太極拳中強調虛心實腹,其目的在於通過太極拳鍛煉,使人體陰陽二氣處於本位,即輕清者升,濁陰者降;中醫治病原則也是如此,無論是草本藥物還是食物,其升降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基本規律是熱性食物多具有升提的作用,寒涼性食物多具有沉降的作用。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選擇食物前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種體質。只有這樣,才能讓食物起到充分的養生功效。我們的體質跟食物也很相似。就人體而言,大體分熱性體質、寒性體質、實性體質和虛性體質等。其基本選擇規律很簡單,熱的吃多了,就要涼一些;葷的吃多了,就要素一些;身體虛了,就要滋補;營養過剩了,就要清一清。但需要注意的是,體質的表現只是一種傾向,並不帶有絕對性,而且也並非一成不變,它會根據你的飲食、生活環境以及情緒變化等情況逐漸改變。因此,要保持自身的健康,最好的辦法就是隨時掌握自己近期的體質,加以維持,調配飲食。▲五臟六腑的三個房間:上中下「三焦」人的五臟六腑在身體里有特定的位置,中醫把五臟六腑劃分在三個不同的「房間」里,也就是上中下「三焦」,上焦的臟腑主要是心肺,中焦的臟腑主要是脾胃,下焦的臟腑主要是肝腎。如果把身體比成一個工廠,上焦這個房間是蒸發室,心是發動機,肺是蒸汽機,心肺協同作用宣發水谷精微,推動氣血在身體內周流不息,輸布養料,下接受來自中焦的水谷精微,經肺氣宣布,若霧露般瀰漫灌溉臟腑,充養全身。《靈樞?決氣篇》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中焦是燃料轉化室,脾胃在這裡收納水谷,攪拌加工,消化發酵,使食物變成身體所需要的養料和燃料,所以稱「中焦如漚」,腐熟水谷精微,像發酵一樣,泡沫浮游。下焦則是廢料排出室,主管著消除毒物,排出廢物。所以下焦如瀆,像水溝一樣,使水谷之濁氣排除體外。三個房間各司其職,讓人體的動力核心有序工作,絕不怠慢。如果哪一個房間出了差錯,身體恐怕就要部分*了。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對三焦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發現三焦互相影響,三焦病則有傳變的現象,並在《溫病條辨》中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的三焦治法。這為中醫治療瘟疫,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大部分傳染病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在幾次傳染病大流行期間,我們根據吳鞠通的三焦理論,運用中醫的治療方法,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有人說神奇,其實不神奇,只不過是把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運用正確罷了。第八章 以食物的偏性糾正身體的偏性大多數食物只有一種性,只歸一種或兩種經,這就是食物的偏性;身體也有偏性,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食物的偏性,來糾正與其性質相反的身體的偏性。如性熱體質,可以吃一些性涼或性寒的食物,起到宣發清熱的作用。上一章是補,這一章是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從而養生。比如夏天暑氣盛,人身體的偏性就熱,就容易上火,這時候吃一些個寒涼的食物,用食物的寒涼特性,去糾正身體的熱性。再比如我們風寒感冒了,寒氣淤積在體內,一般我們都會喝一些薑糖水,取的就是姜的辛、熱二性,來糾正身體的寒性。▲青年人去火,老年人補陰,中年人兩手都要抓雖然身體偏性各有不同,但是就人群來說,還是可以大概地進行一下劃分。我們按年齡來分,把現代都市人分為三類,青年人(包括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青年人,正值青春年少,氣血正旺,一般不會出現精血虧耗的情況,體內的偏性是,水正常、火有餘,所以食療養生上應該以清熱為主,吃一些去火的東西,補陰是次要的。中年人,事業有成,工作繁忙,經常熬夜;應酬多,經常暴飲暴食,飲酒過度。工作繁忙、熬夜、喝酒,我們知道這些習慣是傷陰的,而暴飲暴食則會導致內熱。身體的偏性是火多水少,所以中年人的養生要點是滋陰和去火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而老年人,一般飲食都比較清淡,隨著年紀增大,精血虧耗嚴重。身體的偏性是體內的火沒有少多少,而水少了很多。相對的也是一個火多水少的局面,這時候也會上火,根本的原因是水少,中醫上稱之為虛火。所以,老年人飲食養生應該以滋補肝腎為主,清熱去火反而是稍微次要的。▲食物和葯的區別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食物可以入葯,而一些葯也可以當食物,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說,食物就是葯,只不過是用法不同?當然不能。上面我們說過食物和葯都有四性五味,但是我們平時吃的最多的食物,米、面、水果、蔬菜、肉蛋奶,絕大多數都是平性的或溫和的。而葯多數偏性較大,葯之所以能夠用來治病,就是取其性,用藥的偏性來糾正身體的偏性。還有一些食物有偏性,所以它就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就不僅可以拿來吃,也可以拿來治病,中醫上管這種情況叫葯食同源。《溫病條辨》是清代溫病大醫家吳鞠通所寫,這本書用食品入葯的有七十種之多,主要分四類:蔬菜、水果、肉類、礦物類。冬蟲夏草,價比黃金的普通中藥上面我們說,食物入葯,取的是食物的偏性。所以飲食養生、食療最重要的是要對症,而不是只看價格,便宜的不一定效果不好,貴的效果也不一定肯定好。最近幾年,社會上流行蟲草熱,不管大小藥店,甚至路邊的小賣部,都掛著牌子賣冬蟲夏草。價格更是一路飆升,最高的時候甚至超過了同等重量的黃金。關於冬蟲夏草的功效,傳得更是神乎其神,小到感冒發燒,大到糖尿病、癌症、白血病,沒有它治不了的。冬蟲夏草是不是好東西?肯定是。它性溫,味甘,歸肺、腎經,有平補陰陽的功效。適合病後初愈的病人和身體虛弱的老人。那麼它應不應該那麼貴?有沒有那麼神奇?肯定沒有。為什麼蟲草被說得那麼神奇?就好像傳說中的仙藥一樣?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它神秘,在冬為蟲在夏為草,說植物不是植物,說動物不是動物,這本身就夠神秘了;再加上冬蟲夏草主要產於西藏,而西藏本身就是個神秘的地方。以前中原地區的人對蟲草的認識只能夠聽信西藏當地的一些傳言甚至是神話傳說,所以蟲草的功效就被無限放大了。二是它稀有而昂貴,蟲草的產量極低,而且地處偏遠難以採集,「物以稀為貴」,所以它的價格自古以來就很高,在古代,是只有王公貴族才吃得起的補品。在百姓眼裡,它的效果就更好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原本只有皇家、王公貴族才吃得起的蟲草也正在走入尋常百姓家,從而也加速了冬蟲夏草神效的傳播速度,富裕起來的人們都想親口嘗一嘗被視為神葯並且在以往只有皇帝老兒和有錢有勢的人才能享用的冬蟲夏草,有點小錢,何不小資一把,過點兒幸福生活,一兩天也好啊。所以,從傳統中醫藥行業到廣大的民間,對冬蟲夏草醫療保健效果的認識已完全步入誤區,誤導廣大消費者盲目使用冬蟲夏草來防病治病,滋補身體,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自身的利益。其實,冬蟲夏草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和一般的中藥材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現代醫藥科學技術已經能夠證明,冬蟲夏草的醫療保健效果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神奇。從冬蟲夏草的化學組成成分來看,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冬蟲夏草菌多糖、冬蟲夏草酸、多種氨基酸以及鐵、硫、鈣、鋅、硒、錳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根本沒有傳統中醫藥和民間傳說中的「靈氣」。我們再說現在商家鼓吹的冬蟲夏草的「六大」養生保健功效:增強免疫力、改善身體功能、改善肝功能、抗心率失常、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抗衰老和抗應急作用。這所謂的六大功效,看起來似乎很神,實際上大多是一種籠統的說法,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調節飲食來達到,一點多餘的錢也不用花。一言以蔽之:蟲草是一味普通的名貴中藥,它不可能包治百病,更不是什麼「仙藥」。第九章 女子以血為本,避免形寒飲冷男性和女性生理結構不同,陰陽屬性上也不一樣,男性屬陽,女性屬陰,再加上女性對於美容的特殊要求,所以在養生上與男性有所區別。俗話說「氣血充盈方為美」,女性養生,多以血為本。▲女性養生絕八字:憂思忿怒,形寒飲冷女性養生大多數情況下與男性是一致的,與男性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四個字:經、帶、胎、產。經,主要指的是月經;帶,指的是女性的帶下;胎和產顧名思義就是十月懷胎和生孩子。女性養生,只要斷絕八個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八個字就是:憂思忿怒,形寒飲冷。憂思忿怒傷肝脾憂思忿怒指的是什麼呢?女性本身心思細膩,憂患意識強,這是好事,但是也不能過分。比如和老公吵了半天架,或者在外面碰到了什麼事情,很生氣,憋在心裡,或者發之於外,就是忿怒了。健康的人體是一個和諧健康的整體,憂思忿怒會打破這種平衡,從而引發一系列疾病。一些年輕的姑娘,好像什麼病都沒有,就是月經不調,去醫院檢查,什麼也查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憂思忿怒,幾乎所有相關情況的女性,在月經異常的前一段時間,情緒上都會有一些大的壓力或波動。憂思傷脾,脾在中醫上講是什麼作用?脾統血。《黃帝內經》中說「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瀉於腎」,這是中醫對氣血的一個基本闡述,我們可以看出,脾是血之源頭,氣血從脾中生化出來以後,上行則化為乳汁,下行則化為經血。如果你憂思過度,傷了脾,相當於把一條河的源頭給斷了,氣血生化出了問題,那肯定就不會通暢,月經滯後、閉經等也就自然發生了。同理,如果哺乳期的媽媽憂思過度的話,很可能會乳汁分泌減少。所以,女子以養血為主,而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女子應該特別重視調養脾胃。我們都知道,坐月子的時候,如果乳汁不足,喝一些鯽魚湯,可以幫助「下奶」。這是因為鯽魚入脾經,有補脾的作用,氣血生化順利,同時協調各臟腑的工作,上行化為乳汁,起到催乳的作用。同樣,月經不調或痛經的女性朋友也可以吃一些補脾的食物,可以通過使氣血通暢,從根本上解決痛經問題。女性最好的保養方法就是睡眠除了日常飲食運動上的保養和調理,對女性來說,最好的保養方法就是睡眠。優質的睡眠可以讓女性氣血充盈,皮膚光澤滋潤,看起來朝氣蓬勃。睡眠不足的危害1 導致皮膚暗淡無光,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氣色不好。女性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頭一天晚上沒有睡好,那麼第二天臉就會看起來灰蓬蓬的,沒有光澤。健康的皮膚為什麼會有光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皮膚下的毛細血管暢通。如果前一天晚上睡不好,皮膚下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就會變慢,呈現在皮膚上的就是一種不健康的灰色,甚至看起來很蒼白。2 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皮膚下毛細血管的重要作用就是給表皮細胞輸送養料和協助排泄廢物,如果毛細血管里的血循環慢了,表皮細胞得不到充足的養料,一些代謝的產物又帶不走,就會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加速皮膚衰老。3 黑眼袋或黑眼圈。睡眠不好的女性最容易出現黑眼袋和黑眼圈,這也是毛細血管循環不暢的表現。4 內分泌失調。經常睡眠不足的女性臉上更容易出現暗瘡、斑點等,這是內分泌失調的表現。睡美人的四大法寶1 睡前護理。不要帶著任何化妝品睡覺。不管什麼情況,睡前一定要洗個臉,徹底清潔面部。還可以給皮膚做個補水。2 睡眠時間要把握。人體的排毒高峰期在晚上11時到凌晨3時,並在1時到3時之間達到高峰。所以,每天上床睡覺的最佳時間是在10點左右。3 良好的睡姿。最科學的睡姿是仰卧,兩手順身體自然放在兩側。4 重視細節。睡前用熱水泡泡腳,然後用雙手反覆按摩一下,可以幫助你緩解疲勞,輕鬆入睡。另外,通風的環境、清新的空氣、舒適的床都是睡眠不可缺少的。女性熬夜後的補救措施現代都市女性有時需要應酬,尤其是白領女性,隨著社會地位的提升以及工作上的需要,她們肩負著與男性一樣的工作壓力和負擔。或者和朋友聊天玩耍而錯過了最佳睡眠時間,還有些女性需要值夜班。那麼,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能夠讓你在熬夜之後第二天依舊靚麗動人呢?現在就教你幾個「小秘方」。1 不管回家時有多晚,有多累,睡前或起床後利用5~10分鐘敷一下臉(最好使用保濕面膜),因為皮膚熬夜以後最容易缺水。2 起床後洗臉利用冷、熱水交替刺激臉部血液循環。3 塗抹保養品時,記得按摩臉部5分鐘。4 早上起床後先喝1杯枸杞茶,有補氣養身之效。5 用綠茶包敷眼睛,可以減輕黑眼圈。用豬肉、鴨肉就可自制高效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好東西,它是皮膚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它,皮膚才會光滑有彈性,一旦缺少了膠原蛋白,皮膚就會變得暗淡無光,容易出皺紋。膠原蛋白本身還有補養氣血的作用,一些含膠原蛋白豐富的食品時女性食補的最好選擇。現在一些個女性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就是膠原蛋白。我有兩個女性朋友,買了好幾瓶某國際大品牌的膠原蛋白顆粒,就那麼一小瓶,要一千多塊錢。要我說,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食補這種方式,來補充膠原蛋白。最簡單的補充膠原蛋白的方式,就是吃豬蹄,每天半隻就可以,豬蹄本身的熱量在肉類裡邊算中等,也不會擔心發胖。再教大家一個自己做膠原蛋白的方法:選帶皮的瘦豬肉和鴨肉各500克,肘棒1根,蔥、姜、料酒等,不要用高壓鍋燉,就用普通的鍋加水煮,等到裡面的肉稍爛的時候,把肉撈出來,在剩下的湯中加入少許澱粉,也可以加一些青豆,繼續煮熟,待冷卻後放入冰箱冷凍。這個菜有滋補肝腎的作用,滋補肝腎就是滋補氣血。需要注意的是,鹽不能多放,雖然鹽也是入腎經,但過了就會傷腎,一個成年人每天吃的鹽不要超過6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減半。第十章 中老年人養生,要固守精氣神「人過四十,陰氣自半」,人過了四十以後,生命已經過了最強盛的時期,開始由盛轉衰,精氣神都開始日漸減少和衰弱。這時候飲食養生的重點就是如何保住你的精氣神。▲固守精氣神,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什麼是精氣神?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神是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固守精氣神,是健康長壽的秘訣。守精飲食八字訣:定時、定量、不偏、不嗜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說的精是指人體的真陰(又稱元陰)。*充盈不僅可以保持身體機能正常運轉,更能提高抗病能力。精有先天後天之分,中醫上講,先天之精受之父母,是「生命之根」,但先天之精需要後天之精的充養,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功能。後天之精完全來自飲食中的營養物質,所以又稱:「水谷精微」,有了這些營養物質的補充,人才能正常生活。「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說,人脾胃功能的強健,是保養精氣的關鍵,即《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所以,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人都必須要吃主食。有些女性為了減肥只吃蔬菜,一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減少糖的攝入,都不吃主食;人體得不到足夠的「水谷精微」,後天之精得不到補充,基礎沒了怎麼能不生病。尤其是老年人,「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賴飲食以滋氣血」。老年人一方面,陰氣僅半,*本來就有虧虛,再加上脾胃功能衰退,後天之精補充起來比年輕人難,所以更要注意通過飲食來補充後天之精。定時、定量、不偏、不嗜這八個字是一切飲食養生的基礎,只有做好了這八個字,才有可能去談如何滋補。定時,是指一日三餐必須固定,不可以缺,也不可以沒有規律,平時晚飯7點吃,有點什麼事可能拖到10點甚至更晚,這樣對脾胃的傷害很大。另外一些身體衰弱或者患某些疾病的老人,脾胃吸收功能更差,可以考慮少量多餐,每天吃4餐或者5餐,這個同樣也需要定時。需要注意的是,早餐不可省,晚餐不可晚。早餐是一天活動的基礎能量來源,可以吃一些能量稍高的食物,睡前的三四個小時最好不要吃東西。定量,是指每天攝入的食物熱量要基本一致。也就是我們說的飯量,人的勞動強度不一樣,飯量自然就不一樣,農村人的飯量一般就比城裡人大,體力勞動者的飯量就比腦力勞動者大。一般來說,經過了一段時間,身體自然會調節一個合適的飯量給你,而且他也會逐漸適應這個飯量。比如說,你每天中午吃一碗米飯,某幾天忽然每天吃2碗,腸胃一下子肯定受不了。尤其是老年人,腸胃功能本來就弱,如果再不定量的話,肯定會出問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你平時每頓飯吃一碗米飯,碰到口味差的時候不要一點都不吃,儘可能吃點,遇到改善伙食或者胃口好的時候,也不要沒節制的大吃大喝。老年人吃飯還要注意不要吃得太飽,吃飯只吃八分飽,不要有「撐」的感覺。養氣有七法,吃好最重要氣是指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活動能力,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輸布,血液運行,津液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化功能來維持。精是基礎,精轉化為氣,來引導全身的功能。關於如何養氣,古人總結了七點:「一者,少語言,養真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少語言,是指說話要戒急戒快;戒色慾,指的是*要節制;薄滋味是指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油,戒肥甘厚味;咽津液是一種養生方法,古人認為津液是人體的精華,把口中的津液咽下去有養生益壽等功效;莫嗔怒,是指平時要心境平和,不要隨便發火;美飲食不是說要吃好的,吃貴的,而是說飲食結構要搭配合理;少思慮是指閑來不要胡思亂想。其中美飲食是養氣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飲食要吃對。身體需要什麼,就吃什麼,身體需要多少,就吃多少。葷素要搭配、營養要均衡、食補要對味。另一方面是要喜歡吃。如果吃飯時沒有好心情、好狀態,吃什麼對身體都不好。或者飯菜是很有營養,可是色、香、味都沒有,讓人一看就倒胃口,這也是不行的。附錄二 四季養生原則青年人重在養肝,勿使其熱。肝無熱象,則陰虛不生;肝無熱象,則病不傳脾,濕亦少。春季不宜過勞,以免耗散過度,飲食不宜過油膩肥厚,以免肝中瘀熱。所謂勿生髮太過。夏季勿貪晚不眠,勿貪涼,暴飲暴食,以免伐肝氣之陰,成疲勞之勢。所謂勿長之太急。秋季勿持己氣血強,雖寒氣起衣尚薄,食補不可過,以免肺氣傷,肝熱傷肺,脾之運化失調而及肝。冬季宜潛陽養陰,使春之生髮有所備,勿耗散太過。中年人重在養陰,「人過四十,陰氣自半」。陰氣得存,津液不失,肝熱不生,脾則不濕。春季勿急躁,勿食辛辣,以免傷陰而陰虛生內熱,繼而脾虛或肝熱。夏季勿貪涼,勿多飲,以免陽盛傷陰。秋季勿進補太過,以免濕熱內生,浸淫及脾,或化為肝熱。冬季暖不宜過,使陽氣得存,陰氣不傷。老年人重在養脾,「脾為後天之本」,脾之運化得順,則四肢百骸得養。春季勿過起之過早,食不宜過於油膩。夏季勿遊玩過度,傷心則傷脾。秋季勿茲食生冷,使運化不利,升降失常。冬季以暖為宜,勿感傷,使陰氣得和,肝氣得柔。編輯推薦飲食養生有悠久的歷史,可惜隨著歷史的演變,中醫飲食養生的精髓:「五味相調」、「性味相勝」、「因人而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所宜所忌」等已少有人能了解並準確應用。孔令謙老師在總結、發掘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孔伯華中醫世家對於現在人體質的獨特見解,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中醫飲食養生原理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大家辨清個人體質,為您解讀真實的中醫飲食養生秘訣本書為孔氏醫學傳人孔令謙先生扛鼎之作,為你:·揭秘國人三大致病體質:陰虛、內熱、脾濕·教你如何讀懂自己的身體,吃對食物治百病·細述四季養生秘訣:春養肝,保衛陽氣第一戰夏養心,防暑也要防貪涼秋養肺,飲食養生以潤肺、去燥為主冬養腎,是飲食進補的大好時機·解讀不同辨證,不同食養方法·找到食物養生普遍規律·解釋不同人群養生原則
推薦閱讀: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嗎?
※中草藥飼料的主要功用及其對畜禽疾病的防治作用-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2
※手上出現哪個癥狀說明腎功能在衰退?
※五行五官五臟經絡與疾病
※疾病還有歷史學!